神经内科微创介入治疗脑部血肿的治疗效果探讨
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112例疗效分析

织破坏较大 , 并且术中气管插管 麻醉可增加肺 部感染 的机会 ,
其手术适应证 窄。对于 年老 体弱 的 H C I H患者 , 因常合 并有 心脏病 、 肺心病 、 糖尿病 、 慢性 支气管炎 、 肾功能 不全 等 , 很难
吉林 医 学 2 1 00年 1 第 3 第 2 0月 1卷 8
・ 9 5・ 47
微创 钻 颅 血 肿 清 除术 治 疗 老 年 高血压 脑 出血 12例 疗 效 分 析 1
孙 晟 ( 苏 省 盐 城 市 第 三 人 民 医 院 神经 内科 , 苏 江 江 盐城 2 40 ) 20 1
[ 摘
人脑室 。发病到手术时间 2— 2h 平均 64h 大多数为发病 7 , . ;
后 6h内 , 占全部例数的 8. 5 9 / 1 ) 12 %( 1 12 。有 不同程度意识
障碍 8 9例 , 瘫 5 偏 6例 , 侧 瞳 孔 散 大 3 一 4例 。 全 部 病 例 行 C T 或 M I 诊 和定 位 。 R确
要 ] 目的 : 讨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 高血 压脑 出血 ( I H) 探 HC 临床效果 。方法 : 采用 回顾性 分析的 方法对 12 1
例 HC 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 据 C IH 根 T显示 血肿 的大 小 、 态 、 位 , 择适 宜 的穿 刺 部 位 并 配 合 血 肿 液 化 剂 治 疗 。 结 果 : 组 形 部 选 本 12例 患 者 中 ,0 1 1 3例治 愈 出 院 ; 亡 9例 , 死率 8 o % 。 13例患 者 中 3 患 者 恢 复 正 常生 活 工 作 ,7例 患 者 生 活 自理 ,2例 死 病 .4 0 4例 5 1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临床观察

2 . 2两组预后情 况比较
观察 组在术后7 的G S d C 评分 、再 出血率 、出院时的生 活能力及神
血量等一般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 P>0 5 .。 0
l - 2治疗 方法 ①对照组 :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 。②观察组 :采用微创颅 内血肿 清除术治疗 ,依据脑c 检查血肿最大层面采用立体定位法 ,影像 血肿最 T 大层面 中心为靶点 , 避开皮层大血管及重要功能区 ,确定穿刺部位及深 度,局麻下采用WT - 型颅 内血肿微创 穿刺针,选择与深度型号相近 FI 者 ,将穿刺针固定在 电钻上钻透颅骨后抽 出针钻 ,插入塑料针芯 ,将针
7. (33 )显 著 高 于开 颅 组 5 . (63 ) P < O 5 1 % 2/2 9 33 % 1/0 , . 。且 微 创 组术 后 7 0 d的 G S评 分、再 出血 率 、 出院时 的生 活 能 力及神 经 缺损 程 C
度 显 著优 于开 颅 组,P < 00 。结论 微创 颅 内血肿 清 除术 治疗重 症脑 室 出血创 伤 小 ,疗 效肯 定 ,可显著 改善 患者 预后 ,值得 ,床 推 广 . 5 『 占 【 关键 词】 微创 ;颅 内血 肿清 除 术 ;治疗 ;重症 脑 室 出血
分 ̄ 2 l 1分1例。对照组3例,男l例 ,女性l例,年龄4  ̄5 ,平均 0 9 1 17岁
年龄 (45 .)岁 。人 院时G S 5 .±5 6 C 评分 :3 8 0 ,9 -1分 1 分~ 分2 例  ̄ ̄ 2 0 例 。观察组和对 照组在年龄 、性 别、病程 、入 院时神经缺损程度 及出
组 ,观 察组3例 ,男2例 ,女性 l例 ,年龄4 -6 ,平 均年 龄 (5 2 0 2 27岁 5. 2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应用体会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应用体会
朱涛;郭建华;许强
【期刊名称】《徐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27)12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经CT 定位,对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YL-1型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抽吸、冲洗、粉碎、液化血肿,置管用尿激酶溶解引流残留血肿.结果首次血肿清除率35%~70%,总清除率为90%.基本痊愈9例(16.07%),显著进步19例(33.93%),进步24例(42.86%),死亡4例(7.14%).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操作简便、适应证广泛、损伤小、疗效高、费用低、并发症和后遗症少、病死率低,对高血压脑出血有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总页数】3页(P811-813)
【作者】朱涛;郭建华;许强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徐州,221003;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徐州,221003;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徐州,22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4
【相关文献】
1.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临床应用体会 [J], 张海风
2.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临床应用体会 [J], 薛小霞;亢小迪
3.外伤性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应用体会 [J], 吕庆伟
4.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临床应用体会 [J], 张海风
5.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临床应用体会 [J], 薛小霞;亢小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特点与疗效

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特点与疗效张毓;千超;李峰【期刊名称】《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年(卷),期】2018(003)019【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75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和观察组(75例,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未出现术后死亡患者,Glasgow评分Ⅴ级的患者有35例;对照组中,术后死亡2例,Glasgow评分Ⅴ级的患者有6例;观察组Glasgow评分Ⅴ级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要优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可将其作为首选手术方案予以推广.【总页数】2页(P40-41)【作者】张毓;千超;李峰【作者单位】陕西核工业215医院,陕西咸阳,712000;陕西核工业215医院,陕西咸阳,712000;陕西核工业215医院,陕西咸阳,7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相关文献】1.比较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特点与疗效 [J], 叶静2.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特点与疗效评估 [J], 单体华;李宏3.比较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特点与疗效 [J], 叶静;4.比较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特点与疗效 [J], 李学5.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特点与疗效 [J], 黄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
果比较
荣向辉;吕霁
【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
【年(卷),期】2017(015)019
【摘要】目的:比较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神经内镜组和开颅组.为神经内镜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为开颅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相关指标.结果:神经内镜组患者手术的时间短于开颅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开颅组患者,其GOS预后评分和血肿清除率均高于开颅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颅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荣向辉;吕霁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
【相关文献】
1.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J], 徐守仕
2.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比较 [J], 周伟;高峰
3.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J], 范奋飞
4.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临床效果比较 [J], 席增辉;李洋;倪海涛
5.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比较 [J], 李豪;耿新;成睿;王春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创介入脑部血肿在神经内科治疗中护理体会

表面 可无 明显 挫 伤” 】 。 相对 于传 统 的脑血 肿 治 微 创 治疗具 有切 口
小, 治 疗 时间 短 , 康 复快 等 优 点 。 选 取2 0 1 0 年8 月至 2 0 1 2 年8 月在 我 院 引 流管 时 , 上 端 一定 要 高 于引 流开 口处 固定 , 以保 持 正常 颅 内压 , 以
小等优点, 有 效 的 改善 了患者 的生 活质 量 。
【 关 键 词】微 创 ; 内科 ; 脑血肿 ; 护理
【 中图分类号1 R 7 6 4 . 4 3
【 文献标识码1 A
【 文章编号1 1 6 7 2 — 5 6 5 4( 2 0 1 3 ) 0 7( b ) 一 0 1 3 4 — 0 2
死病史患者总计为4 例, 具 有合并 糖尿病病史 患者总计为5 例。 全 营造一 个舒适 、 安静 的环境 , 以便于患者 的休息, 减少 由于 烦躁不 部患者均 由C T 影像扫描确诊 为脑 部血 肿患者, 并且符合高血压脑 安而引起其它不 良反应的几率。 指导患者定时进食 , 并且多食用易
就诊的脑部血肿患者7 2 例, 并实 施相关 的康复护理, 取得了非常良 免 造成 低 颅 压 症 【 4 ] 。
好的 护理 效 果 , 现 将 临床 经验 总结 报道 如下。
1资料 与 方 法
1 . 3 . 3 基 础 护理 保 持 输 液 管 通畅 , 用 静 脉 留置 针 进行 输 液 , 防 止 因活 动 造 成 液体 渗入 皮 下, 减少穿刺次数。 保 持 口腔 清洁 , 每日 4 次 护理, 预 防 口腔 炎 。 对 高 热 患 者 除用 药 物 外 , 可用物理降温 , 如 冰 1 . 3 . 4 环 境 及饮食 将 病 房 内的 室温 调 至 2 2 %. 2 6 ℃, 保 持 室 内的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使用 S P S S 1 4 . 0软件对数据 进行统计学处理分 析 , 计 量资料 以( 元 ) 表示 , 进行 t 检验 , 计 数资料使 用 x 检验 。
2 结果
分别为 7例和 6例 。
1 . 3 疗 效 判 断标 准
6 0 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 用微创抽 吸引流术 和传统 内科治疗术治
疗,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 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近期疗效 :经治 疗 1 个月后根据格 拉斯哥 预后 评分结果 将 疗效分 为优( 恢复 良好 能正常生活无神经 功能阻碍 ) ; 良( 有 轻度 神 经功能 阻碍但生 活能 自理 ) ; 中( 重度 病残意 识清楚 生活 不能 自理 ) ; 差( 植 物生存及死 亡 ) [ 3 1 。远期疗 效 : 治疗 6个月后 , 根据
1 . 2 方 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 1 近 期 疗 效 对 比
两组患者人 院后 给予降颅压 、 吸氧 、 维持水 电解质平 衡等脑
出血颅 内血肿 的常规治疗 , 严密监测患者 的生命体征等 。治疗组 采用微创抽吸引流术治疗 即在 C T片上选择血肿最大层面 , 测算 及定 位穿刺点 ( 避开外侧 裂及脑膜 中动脉) 并 标记 , 根据 C T选择 相应 长度 的 Y L - l 型穿刺 针 , 行 锥颅穿 刺到达 血肿腔 . 在针 体侧
经1 个月治疗后 .观察 组与对照组在 评分为优 的组别 和总 有效率 ,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 0 . 0 5 ) , 见表 1 。
表 1 两 组 近 期 疗 效 对 比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出血临床探讨

系列 病理改变 , 2 — 8h 在 4 4 这些 改变 明显加重 【 。 6 J
因而部分 学者认 为脑出血 6 h内是进行 微创术 的最佳 时 间 , 为此时行微 创术 可减轻高 颅压症状 , 认 降低死亡率 , 提 对 高生存质量更 有帮助。若再 出血 , 可用 09 N C 溶液 2 l .% aI OI n
脑血 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 健康 的常见病 、 多发病 , 是人 类 三大致 死疾病之 一 , 出血 是脑 血管 疾病 中死 亡率最 高 的 脑 疾病 , 中基底节 出血 占脑 出血的 6 % 一 0 … 。经 传统 内 其 0 7% 科治疗病死率 达 5 % 一6 %[ , 0 0 2 外科 开颅手 术需在 全身麻 醉 1 下进行 , 手术时 间长 , 损伤大 , 死率较 内科 保守治 疗无 明显 病 降低。而应用 Y I L— 型一次性颅 内血肿粉 碎穿刺针治疗 颅内 血肿 , 具有定位准确 , 伤小 , 创 操作 简便等特点 , 且能及 时清除 血肿 , 降低 颅 内压 , 少 神经 功 能 损 害 , 低 病 死率 和 病 残 减 降 率 j 。该手术 仅需局部麻 醉 , 可在较短时 间内完成 , 避免全身 麻醉与开颅手术对脑 组织及 全身 的损 伤 , 同时缩短 了治 疗时
司 ,0 5 6 3 . 20 , :7
出血 [] 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939 1 : . 19 ,()3 8
[ 收稿 日期 :0 2— 5—0 编校 : 晓飞/ 21 0 5 李 徐强 ]
[ ] 阎洪法 . 2 高血压脑 出血 的内科治疗 效果对 比研 究 [ ] J.
应 用 负压 引流 护创 材 料 ( S 治 疗 四肢 复 杂创 面 临床 观 察 V D)
期是进行微创最佳时 间。陈恒年 等则 认为超早 期手术组功 能 恢复 明显 优于早期或延期手术组 J但 大量研究表 明 : 出血 , 脑 常在 发病 2 3 i 0— 0r n内形成血肿 , a 急性期在 3— 6h内灶周 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内科微创介入治疗脑部血肿的治疗效果探讨
发表时间:2018-08-24T16:47:08.4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1期作者:胡渊博
[导读] 对神经内科的脑部血肿病人进行微创介入治疗,并对其效果进行相应的研究
宝丰县中医院河南平顶山 467400
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的脑部血肿病人进行微创介入治疗,并对其效果进行相应的研究。
方法:从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脑部血肿的病人中选出102名病人,把这些病人分为普通组与实验组,对普通组的病人进行正常的开颅手术,对实验组的的病人使用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对比两组病人在接受治疗之后的效果。
结果:普通组的病人在各个方面的情况都要低于实验组(P<0.05)。
结论:对脑部血肿的病人使用微创介入治疗,能够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并且增加了病人的生活品质。
关键词:神经内科;微创介入治疗;脑部血肿;治疗效果;探讨
脑部血肿是一种比较多发的疾病,这种疾病在临床上会出现相应的意识方面的障碍。
医院在进行治疗时主要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人的情况比较严重就需要使用手术的方法清除脑部的血肿,但是在手术过程中有可能会给脑组织带来一定的损伤,并且手术完成之后会给病人留下较大的创面,手术后病人的恢复情况也不是特别的好。
随着微创技术在医院治疗上的广泛使用,尤其是微创介入治疗给脑部血肿的病人带来了治疗的新希望,这种治疗以其独特的优点成为治疗脑部血肿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平常资料
从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在我院的神经内科进行诊治的病人中挑出102名病人,把他么分为普通组与实验组,每组有51名病人。
普通组的病人中有男性30名,女性21名,年龄在25到68岁之间,他们的血肿量在27到67毫升之间。
实验组的病人中有男性31名,女性20名,年龄在23到70岁之间,血肿量情况在20到69毫升之间。
两组的普通资料是没有多大差异的(P>0.05)。
1.2、方法
两组病人都要进行相应的降颅压诊治,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营养,确保病人身体情况的稳定。
普通组的病人进行一般的开颅手术治疗,将他们麻醉之后再将头皮割开,然后使用相应的工具将血肿全部吸出。
实验组的病人进行微创介入治疗,首先是将病人进行麻醉,其次是确定病人血肿的具体位置并做好标记,使用相关仪器快速的穿入大脑中,并要控制好穿刺的深度,最后把一次性输血管作为吸取血肿的引流管,把引流管与引流袋进行固定,并依据病人的情况使用相应的药物,直到把所有的血肿全部吸出之后才能将引流管拆除。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以及生活品质情况进行相应的评分,总分是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品质越好。
判定疗效情况的标准是:第一,病人康复,病人脑部的血肿已经完全的消失了。
第二,治疗有效,病人脑部的血肿已经消失了一半以上。
第三,病人在治疗一段时间之后没有效果,病人脑部的血肿没有变少。
第四,病人治疗之后出现了恶化的情况,病人的血肿增多,在临床上的病症也表现的越来越突出。
1.4、统计学意义
以上获得的相关数据都要使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分析之后的数据使用t进行复检,以P<0.05表示统计学存在的意义。
2、结果
对两组病人在临床上的诊治情况进行对比,实验组在各个方面的指标都要高于普通组,两组的对比是有意义的(P<0.05),详细内容见表1。
表1.对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的评价进行对比[n(%)]
3、讨论
脑部血肿是由于脑部的组织出现了出血的情况,并且堆积形成了血肿,血液对脑组织进行不断的损伤,如果不能及时的把血肿清理干净,会给脑部带来严重的损伤甚至会威胁病人的生命。
相关的专家对这种疾病导致的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中疾病的致死几率达到了25%以上,因此很有必要对脑部血肿的诊治进行研究,进而促使病人身体得到快速的恢复。
随着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微创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治疗脑部血肿的一种有效手段。
以前的治疗方法操作复杂,安全性也不大,治疗的时间也比较长,而微创介入治疗操作更加的简单与安全,更加的适用于年龄比较大的病患以及病情比较严重的病患。
微创介入治疗对脑部几乎是没有任何的损伤,并且能够找准血肿的位置,降低了可能出现的其它会对脑部造成损伤的风险。
另外使用这种方法不容易对病人的脑部造成感染,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反复的清血肿,进而使病人能够一次性的清理好血肿。
总之,在对脑部血肿的病人进行治疗时使用微创介入治疗的方法,能够更有效、更快的清除病人脑部的血肿,并且保证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应该在医院中被广泛的使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昊,邓小容,汪静,刘永明.介入疗法应用于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05):137-139.
[2]金荣.神经内科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4):211.
[3]姜备海.微创介入脑部血肿在神经内科的治疗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8):188-189.
[4]张永昌.微创介入脑部血肿在神经内科治疗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4,33(05):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