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与粮食安全概述

合集下载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粮⾷安全问题2019/3/20谈谈中国粮⾷进⼝与粮⾷安全[简介]对中国这样⼀个14亿多⼈的发展中⼤国,粮⾷安全⼀直是“天字第⼀号”的⼤问题。

近两年国际粮价⼤涨,世界粮⾷储备降到了30年来的最低点,粮价持续飞涨已在30多个国家诱发粮⾷危机,甚⾄损害了经济增长并危及政治安全。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对粮⾷安全的担忧⼤为增加。

我国粮⾷连续五年⼤丰收,使得我国在这轮全球性粮⾷危机中显得⾮常平静。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枕⽆忧。

热钱窥伺,⾛私涌动,粮库亏空,耕地减少,⾕贱伤农等等⼀系列问题都摆在我们⾯前……⼀、中国粮⾷危机现状1.我国耕地保护再次敲响警钟从1996年12⽉31⽇的19.51亿亩,到2001年的19.14亿亩,再到2007年的18.26亿亩,耕地⼀年年地减少,⽬前已经迫近18亿亩红线,也迫近我们的⼼理防线。

当前⼟地执法中⼤量存在的“内部结案”现象,使依法保护耕地的⼒度⼤打折扣,耕地红线存在失守的危险。

2.种粮成本上升农民弃耕抛荒粮价上涨抵不上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价格的上涨,种⽥⽐较效益低所以年轻体壮的宁愿出去打⼯,或者在镇上做⽣意。

3.预期价格上涨农户捂粮惜售受卖跌不卖涨⼼理的影响,农民惜售⼼理逐步增强;⼀些⾯粉加⼯企业、饲料加⼯企业为争抢粮源以每⽄⾼于托市价格两分钱进⾏收购,特别是⼀些饲料企业使⽤⼩麦替代⽟⽶,且对⽔分、不完善粒、杂质要求较低,这也使得⼀些农户惜售⼼理增强。

4.粮⾷消费进⼊新⼀轮快速增长期我国粮⾷问题出现了粮⾷产量增加,但粮⾷库存减少;饲料、⼯业⽤粮迅猛增加,⼝粮消费减少;城镇粮⾷需求增加,农村粮⾷需求减少的现象,“三增三减”新变化已成为影响我国粮⾷供需的主要因素。

每年粮⾷消费需求增加100亿⽄。

5.秋粮总产2400亿⽄意味着什么?秋粮虽丰收到⼿,但这只是为全年粮⾷⽣产开了个好头。

家中有粮,⼼⾥不慌。

仓禀⾜⽽知礼仪,⾐⾷⾜⽽知荣辱,这样中国⼈的粮⾷安全观。

粮⾷危机,就是粮⾷不够吃了,有⼈要饿肚⼦。

粮食安全 的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粮食安全 的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粮食安全的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粮食安全是指人类在生活所需的粮食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并且没有任何食品安全问题的状态。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粮食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保障粮食安全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更是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民众的幸福生活。

然而,粮食安全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不确定性,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灾害性减产。

其次,土地资源的减少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威胁着粮食的生产和质量。

此外,粮食的产地、储存、加工和运输环节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包括种植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超标、食品霉菌、食品中毒等问题。

因此,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也需要全球合作来共同解决。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市场监管、鼓励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等,以确保粮食的供应和质量,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标。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粮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进行探讨:1.2.1 粮食安全的定义首先,我们将对粮食安全进行定义和界定。

通过对国际粮农组织(FAO)和其他相关机构的定义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将详细阐述粮食安全的内涵和意义。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粮食安全与农业、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关系,以全面理解粮食安全的本质。

1.2.2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其次,我们将重点探讨粮食安全在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国家安全、全球稳定等方面的关系进行分析,我们将展示粮食安全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粮食安全对国家经济、社会和民生的重要影响,以及粮食安全与全球治理的关联。

1.2.3 未来发展展望最后,我们将就粮食安全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安全生产

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安全生产

我国粮食生产安全1、粮食安全问题是怎么产生的试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安康市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蒋次禹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安全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

我国是世界拥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日益增长,而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及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供给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因此,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立足我国国情的需要,也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探讨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一、粮食安全的内涵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1974年11月于罗马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粮食安全”问题。

1983年4月,国际粮农组织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新概念。

即: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都能买得到又能买起人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粮食安全概念做出了第三次表述: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享受充足的粮食,过上健康、富有朝气的生活。

从上可见,粮食安全的内涵是不断发展的,由数量安全到质量安全,由国家粮食安全到家庭粮食安全,由营养安全深化到可持续安全。

20余年以来,这个概念一定处于调整之中,但是最基本的内容仍是保证全世界的人都有权利得到起码的营养。

这种解释是指“所有人在任何是时候都能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

包括要作到确保可供、获得、利用和稳定等方面都没有风险”。

(一)粮食安全含义它包括三个含义:一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数量与质量,即不仅要供应足够的粮食,还要保证所供应的粮食安全、卫生,满足人们生存和健康的基本需要;二是保障粮食供应的稳定性与长期性,即保障粮食供应在任何时候都是充足、卫生的,满足人们的长期需要;三是保障人们的购买力,即人们不仅能够买得到而且买得起其生存和健康所需的基本食品。

粮食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合理的粮食储备、粮食生产按市场需求稳定发展、适量进出口粮食、解决好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受充足的粮食。

粮食安全生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建议

粮食安全生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建议

粮食安全生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建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粮食安全生产一直是国家的重要工作之一,涉及到广大农民的生计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环境的恶化,粮食安全生产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粮食安全生产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我国的粮食生产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极端天气现象频繁发生,农作物受灾较为严重,造成粮食减产。

在应对这一问题上,我们建议做好灾害防治工作,提前做好气象预警,采取措施减少农作物受灾程度,确保粮食产量。

土地资源稀缺和质量下降也是粮食安全生产的另一个困难。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田被征用用于建设,土地资源严重受限。

过度化肥农药使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质量也随之降低。

我们建议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质。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是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

传统的耕作方式和种植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同时也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引入智能化农业设备,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粮食产销衔接不畅是粮食安全生产的一个难题。

农产品产销脱节导致农民难以销售农产品,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建立健全的粮食市场体系,加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联系,确保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

粮食安全生产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加强管理,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才能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的双赢局面。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粮食安全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字数:450】第二篇示例:粮食安全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粮食安全问题变得愈发严峻。

粮食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制约了粮食安全生产的发展。

关于粮食问题

关于粮食问题

去年,粮农组织发布的《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指出,世界饥饿人口已达10.2亿,创历史最高水平。

该组织甚至宣称,这还不包括那些正在遭受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足和其他形式营养不良的人,遭遇粮食安全困扰的人其总人数可能接近30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

这是一个惊人,警世,也足够“政治正确”的数据,唯一问题是,它是真的吗?1,粮农组织界定的“粮食安全”粮食危机也就是“粮食安全”出了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概念第一次提出是在粮农组织1974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当时的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

1983年4月,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概念进行了第二次界定: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

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粮食安全概念做出了第三次表述:让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享有充足的粮食,过上健康、富有朝气的生活。

这个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要有充足的粮食(有效供给);要有充分获得粮食的能力(有效需求);以及这两者的可靠性。

这三者中缺少任何一个或两个因素,都将导致粮食不安全。

2,粮价上涨不等于粮食危机粮食涨价并不新鲜,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实际粮价最高峰发生在1970年代初第一次石油危机冲击之后,除去通货膨胀因素,当时主要谷物的美元实际价格在目前价位的两倍以上。

而上一次粮食供求变动周期的实际粮价峰值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然后是90年代后期和世纪之交粮价持续的下降和低迷,国际粮价过去几年才开始回升,可以这么说:所谓“粮食危机”其实是粮食周期的新名字。

人口会无止境的增长,粮食生产却会走到尽头,这是马尔萨斯的著名预言,至今信奉者众。

然而过去几十年的事实是,粮食增长的速度可以远远高于人口增长的速度,从1960年到1980年之间,全球粮食产量翻了一倍,粮食价格下降,粮食储备大大增加。

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粮食价格其实在走一条长期下行线,过去的半个世纪世界人口增加一倍半,人均粮食消耗增加17%,种粮食的人减了大概三分之二,而粮食价格相对于其他商品却降低了一半。

《粮食安全问题》课件

《粮食安全问题》课件
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鼓励农民创业创新,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增加农 民收入。
PART 05
国际粮食安全合作与政策
国际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
全球粮食供需状况
分析全球粮食生产、消费和库存情况,探讨全球粮食供需 平衡面临的挑战。
粮食安全政策
介绍各国政府为保障粮食安全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农 业补贴、价格支持、生产激励等。
国际粮食安全合作机制
分析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框架,如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国际粮食援助与贸易政策
粮食援助方案
介绍国际社会提供的粮食援助项目,包括紧急粮食援助、长期发展 援助等。
粮食贸易政策
分析各国粮食贸易政策的演变及其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探讨贸 易自由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题。
02
现状分析
目前全球仍有近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尤其是在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地区
,粮食短缺问题依然严重。同时,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全
球粮食需求还将持续增长。
03
未来展望
未来全球粮食安全面临诸多挑战,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
等,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可持续农业、提高农
主要出口国
美国、中国、巴西等国家 是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国。
主要进口国
欧洲、日本、韩国等发达 国家是全球主要粮食进口 国。
PART 03
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 气事件频发,影响农 作物生长周期和产量 。
气候变化还可能导致 病虫害增多,增加农 业防治成本和难度。
气温上升和降水分布 变化影响土壤质量和 灌溉水源,降低农业 生产效率。

粮食问题与粮食安全概述

粮食问题与粮食安全概述

全世界 挨饿的人中 有2/3生活 在印度、刚 果、孟加拉 国、印尼和 埃塞俄比亚 等非洲国家。
非洲是一个缺粮 的大陆 ,约有4/5 的国家和地区粮食不 能自给,上亿人营养 不良,几千万人在忍 饥挨饿。
1.5 世界为什么缺少粮食?
世界粮食生产、 贸易、消费的严重不 平衡导致缺粮。
A 、在宏观方面: a、区域人口增 长过快,导致粮食供 不应求。
以谷物为中心,粮食为重点的综合化食物安全观
• 在粮食的概念上,东西方存在理解上的一定差异
– Food Securit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粮食主要指谷
物(包括小麦、稻谷、玉米等)、豆类和薯类;食物,指粮食、 食用植物油、肉、禽、蛋、奶及水产品
1.2 哪些植物是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是以收获成熟果实(种子) 为目的,经去壳、碾磨等加工程序而成 为人类基本食粮的一类作物,主要分为 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和豆类作物。
粮食作物 包括小麦、水稻、玉米、 燕麦、黑麦、大麦、谷子、高粱和青稞 等, 但是,其中三种作物(小麦、水稻 和玉米)占世界上食物的一半以上。粮 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
– 布朗提出两个问题:
• 一是中国将来是否有支付能力大量进口粮食? • 二是若中国大量进口粮食,是否有哪个或哪几个国家能够足额
提供?
“粮食威胁论”争论再起
• 中国人吃肉引世界粮荒?
– 美国《生物能源文摘》2008年公布的研究报告更有惊 人之语:中国人吃肉增加才是粮食紧张的主要原因
– 中国目前人均年消费肉类53公斤,是1995年的1.12倍, 由此需要增加饲料粮近两亿吨。照此进度,会在2010 年使世界粮食库存枯竭。
“粮食安全”内涵不断丰富延伸
• 粮食安全内涵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内容不断丰 富充实的过程

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

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

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讨论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的概念、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和问题粮食安全是指人民在正常情况下,一直能够获得足够的、有营养的食物,以满足其生活需要。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粮食供应面临着压力。

再加上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频发,农作物产量的不稳定性使得粮食供应存在风险。

此外,土地的污染和过度开垦,以及水资源的不足也是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这些问题对于农村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居民尤其严重,他们可能面临着吃不饱、吃不足、吃不安全等问题。

二、食品安全的概念和问题食品安全是指人民在正常情况下,所食用的食物不会对健康造成任何危害。

然而,食品安全问题在各个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

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往往受到生产环节、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等多个环节的影响。

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食品添加剂超标、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污染等。

这些问题不仅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还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和经济损失。

三、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的关系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是密不可分的。

粮食是食品的基础,没有充足且优质的粮食供应,就无法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从种植、加工到销售,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和监管,确保粮食转化为安全可靠的食品。

此外,粮食安全也关乎着食品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合理的种植方式和科学的储存运输技术,才能保障粮食的长期供应和食品的稳定质量。

四、解决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问题的措施为了解决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各国和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农业投入,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益和产量。

这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的推广来实现。

其次,加强监管和管理,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法规和制度。

这样可以确保生产和销售环节的食品安全,以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及时处置。

此外,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 作物之一,北美洲种植面积最 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次 之。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 多的国家依次是美国、中国、 巴西、墨西哥。从栽培面积和 总产量看,玉米仅次于小麦和 水稻居第三位。
1.4 世界哪些人还在挨饿?
现在世界上 有10亿人挨饿, 他们中多数是妇 女和儿童,世界 上每6秒钟就有 一个儿童饿死。
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 作为主食的各种植物种子 总称,也可概括称为“谷 物”。粮食主要是禾本科植 物,所含营养物质主用的植物
种子,广义的粮食也包括马铃薯等植物可 食的根或茎部,而狭义的粮食单指禾本科 植物。粮食所含营养物质主要为糖类(淀 粉为主),其次是蛋白质。联合国粮农组 织对粮食的定义包括三种谷物,包括麦类 、粗粮类(又称杂粮,即经常被用作动物饲 料的植物)和稻谷类三大类。 (维基百科)
全世界 挨饿的人中 有2/3生活 在印度、刚 果、孟加拉 国、印尼和 埃塞俄比亚
等非洲国家 。
非洲是一个缺粮 的大陆 ,约有4/5 的国家和地区粮食不 能自给,上亿人营养 不良,几千万人在忍 饥挨饿。
1.5 世界为什么缺少粮食?
世界粮食生产、 贸易、消费的严重不 平衡导致缺粮。
A 、在宏观方面 :
and the Hidden Bbattle for the World Food
System)出版,郭生祥博士为该书中文版 写作了长篇序言。他们认为当今粮食企业 左右粮食价格,导致粮食预期恐慌,影响人 们的消费。
2.4 政治论
“粮食比子弹重要” 是朝 鲜新一代领导人金正恩首次 言论。在强调恢复经济和提 高人民生活水平问题时,金 正恩表示:“过去可以没有粮 食,但不能没有子弹,如今 是可以没有子弹,但一定要 有粮食。”


玉米
大豆
马铃薯
1.3世界哪里盛产粮食?
东亚:中国水稻、小麦,日本、朝鲜水稻 ; 东南亚:菲律宾、越南、印尼水稻 ; 东欧:俄罗斯、乌克兰小麦、燕麦 ; 西欧:法国小麦 ; 北非:埃及水稻; 澳洲:澳大利亚小麦 ; 北美:美国、加拿大小麦、玉米; 拉美:墨西哥玉米 ,巴西水稻、小麦。
水稻
– 如果美国关闭所有乙醇工厂,可使枯竭期推迟到2013 年。
– 报告并称,目前中国人均肉类消费水平比美国少4成5 ,如果中国人吃肉与美国人一样多,世界额外需要 2.77亿吨饲料粮,需要6800万英亩耕地
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粮食安全
• 国际农业市场上中国政府的采购引起国际 社会的关注
– 目前,中国的玉米进口量创15年新高,而大豆 进口量在5年间翻了一番。
a、区域人口增 长过快,导致粮食供 不应求。
b 、政局 动荡不稳,风 云多变,战争、 内乱时有发生, 准殖民统治仍 在继续。
C、 国际粮食 贸易大鳄对市场 的垄断,造成价 格预期恐慌。
d、工业原料与人口争夺粮食,特别是发 达国家开发生物燃油,加剧了粮食消耗。
B、在微观方面主要表现在:
a、政府对粮食生产重视不够 ,农民 积极性不高,粮食生产发展缓慢;
《谁来养活中国》的争论
• 1994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谁来养活中国 》震动了中国和世界
– 1990年至2030年,一方面是粮食需求增长85%,另一 方面是粮食生产减少20%,于是造成中国巨大的粮食 产需缺口(3.66亿吨),即中国到2030年国内粮食生产 只能满足需求的42.5%,其余的57.5%要靠进口粮食来 满足
– 布朗提出两个问题:
• 一是中国将来是否有支付能力大量进口粮食? • 二是若中国大量进口粮食,是否有哪个或哪几个国家能够足额
提供?
“粮食威胁论”争论再起
• 中国人吃肉引世界粮荒?
– 美国《生物能源文摘》2008年公布的研究报告更有惊 人之语:中国人吃肉增加才是粮食紧张的主要原因
– 中国目前人均年消费肉类53公斤,是1995年的1.12倍 ,由此需要增加饲料粮近两亿吨。照此进度,会在 2010年使世界粮食库存枯竭。
粮食问题与粮食安全概 述
2020年4月20日星期一目录1 前言 2 粮食的重要性 3 粮食安全内涵 4 中国粮食系统与粮食供给 5 粮食安全问题隐患 6 中国粮食储藏 7 中国粮食安全保障
1 前言
1.1 什么是食物与粮食? 食物是由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纤维等成分构成的,能够食用或饮用 的,为人类及生物提供营养或愉悦的物 质。食物的来源可以是植物、动物或微 生物。人类借助采集、耕种、畜牧、狩 猎、钓鱼等不同方式获得食物。
2.2 客观论
1945年,美国学者 Frank A.Pearson和Floyd A.Harper合著《世界的饥 饿》(The World’s Hunger)出版。他们认 为环境条件决定粮食生产,影响人们的消费

2.3 主观论
2008年,英国学者Raj Patel著《粮食 战争》(Stuffed And Starved:Markets,Power
1.2 哪些植物是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是以收获成熟果实(种子 )为目的,经去壳、碾磨等加工程序而 成为人类基本食粮的一类作物,主要分 为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和豆类作物。
粮食作物 包括小麦、水稻、玉米、 燕麦、黑麦、大麦、谷子、高粱和青稞 等, 但是,其中三种作物(小麦、水稻 和玉米)占世界上食物的一半以上。粮 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
b、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落后,粮食产 量低而不稳;
c、全球变暖 、局部自然灾害等气候 因素影响,导致减产;
d、因为生活水平低,食物中肉类和奶 类少,增加了粮食消费量。
2 粮食的重要性
2.1 辩证论 有史以来,食物特 别是粮食始终是人类最 重要的问题,历史性地 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发 展,现实性地决定着人 类的数量与质量。
水稻的主要生产国 是中国、印度、日本、 孟加拉国、印度尼西 亚、泰国和缅甸。其 他重要生产国有越南、 巴西、韩国、菲律宾 和美国等。
小麦
种植小麦的国家 很多,但产量主要集中 在中国、印度、美国、 俄罗斯、加拿大、澳大 利亚和阿根廷等国家。 在这7个国家中,中国 是惟一总产量超过1亿 吨的国家,其次是印度 、美国和俄罗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