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 13 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粮食安全尤为重要。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饥饿与粮食安全

问题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的粮食安全也面临许多隐忧。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积极务实的对策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

关键词:粮食安全;重要性;隐忧;对策

正文: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对于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

大事;对于世界来说,粮食安全是实现和谐世界的保证。据悉,全球饥饿人口在2009 年首次突破了10 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 6,粮食安全问题十分紧迫。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处于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粮食危机问题

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大型农场和跨国农业企业在世界粮食生产和

贸易中居有利地位。大型农场已构成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基础,跨国农业企业垄断了从种子到期货的全过程,形成了农业、工业与金融一体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建立在大型农场基础上的发达国家的国内农业产业体系,在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条件下,逐步向全球拓展。全球四大跨国农业企业控制了世界粮食产业链,掌控世界粮食价格的定价权。它们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倾销,抢占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市场,并在必要时抬高价格,从中获取暴利。发展中国家组织化程度很低的农民和实力弱小的农业企业被迫与发达国家的

大型农场和跨国农业企业竞争。这种不公平竞争的结果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基本无利可图,不得不转向生产其他经济作物。大规模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土地兼并,导致发展中国家国内粮食产量急剧下降,对外依赖不断增强,并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而发达国家的跨国农业企业则成为世界粮食危机中粮价大涨的最大获利者。

金融全球化在近几年来呈明显加速发展之势,已成为经济全球化最突出的特征。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粮食实际上已成为金融衍生品,粮食价格有可能完全背离粮食供求,更多地受金融投机活动的影响。2009 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粮食需求持续下降,并带动世界粮食价格继续下跌。粮价的下跌降

低了农产的粮食生产收入,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减少了农业投资和粮食播种面积,导致粮食供给下降,从而有可能引发下一轮粮价的较大波动。世界粮食危机仍未消除。

二、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隐忧

耕地数量逐年减少,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受非农建设用地及生态退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农业耕地尤其是优质肥沃的耕地数量逐年有不同程度减少。

据有关资料表明, 1996 年我国耕地面积为亿亩,2003 年下降到亿亩,短短7 年时间减少了

1 亿亩。 2004 年我国耕地面积为亿亩,比 2003 年净减少140 万亩,人均耕地下降为亩 (2003

年人均耕地亩 )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

人均耕地已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警戒线亩) 。而且,我国耕地面积分布极不平衡,62%

的耕地分布在水资源不足全国20%的淮河流域及以北地区,水资源充足的长江流域及以南

地区耕地仅占38%。同时,耕地质量也在下降。全国耕地中只有不到1/3 是可灌溉的高产

稳产农田,其余2/ 3 是中低产田,其中一半以上耕地严重缺乏氮、磷、钾。从水资源情况

来看,农业用水非常紧缺。再加上我国农业节水程度很低,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而发达

国家为。所以,采取水利和农艺等方面的有效措施,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也十

分紧迫。

粮食需求刚性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增加45%,粮食增产为 60%,粮食消费需求每年需增加40 亿千克,呈刚性增长趋势。人均粮食需求量加大和

人口总数稳定增长,必然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极大挑战。此外,健康食品来源于单位面积粮

食产量不能明显提高;食品安全需要更多的绿色粮食饲料发展转化蛋、奶、肉。每年我们肉

类消费需求要增加 80 万吨,蛋奶消费也“跨越式”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口

的不断增多,与绿色革命要求的粮食产量放缓会形成一定程度反差,这也是个重大挑战。

粮食浪费严重,储备量不断下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粮食浪费相当严重。有媒体报道,中国人每年消费用珍贵粮食酿造的酒,相当于一个西湖;每年中秋节糟蹋的用蛋黄、水果等

烤制的月饼,相当于一个小山头。国务院鉴于粮食和食品在生产、储存、加工、运输、消费

等环节损失浪费现象严重,尤其是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的浪费触目惊心。另

外,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的粮食危机依然十分严峻,世界粮食库存量仅占消费量的15%,我

国目前虽然粮食储备充足,超过了联合国规定的粮食储备量占社会消费量18%的水平,但是同时自给率也是95%,还有一定的缺口。同时,市场经济没有推行以前的广大乡村群众

一般将当年生产的粮食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都储存起来。只消费前一年的粮食。而新世纪以来,农村群众也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的储粮意识愈来愈淡薄,很多农民不储粮,或粮食储备量很少。

对粮食的需求增加,进口依赖度提高。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我国粮食

需求总量不断增加。据测算,城市化程度每提高1%,粮食消费总量大体上增加100 万吨。另外,随着人们消费结构和生物工业的发展,工业用粮将继续增加,预计年递增%,占粮食

总消费的%左右。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分散,科技附加值较低。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依然沿袭着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形成的传统、分散的生产模式,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很低,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也因此造成粮食生产科技附加值较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40%左右,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60-80 %的水平。

三、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粮食的生产领域,农户可发展较大的经营规模;而在粮食生产的服务环节上,可由多家农产联合起来组成合作社,共同从事购买或销售农业生产资料等活动。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目前的家庭承包制实质上只是一种土地经营方式,虽然农民是集体产权的最终所有者,但在法律上并没有界定村集体与农民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仍存在产权主体缺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农民仍属于分散的弱势群体,维权能力弱,强势的利益集团往往通过各种权力资源,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家庭承包制,方向是进一步强化农民的权益,避免村集体或其他利益主体对土地

流转和规模经营的过多介入。让农民自己搞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村集体的作用只应限于为农户服务,保障农民之间合法转让土地,依法履行合同。只有在保护农民权益的基础上,才能比较顺利地实现规模经营,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基础。此外,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不同地区土地流转的需求和流转的方式也不同。经营规模应取决于当地的土地资源、

人口数量,以及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数量、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程度等因素。发展规模经营不可能采取一种模式,衡量规模经营是否成功的标准,应是对当时当地经济发展要求的适应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