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读后感1500字

合集下载

《宇宙简史》的读后感(精选6篇)

《宇宙简史》的读后感(精选6篇)

《宇宙简史》的读后感(精选6篇)《宇宙简史》的读后感(精选6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宇宙简史》的读后感(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宇宙简史》的读后感1亲爱的朋友门,你们是否也曾在许多个夜晚抬头仰望星空,看着头上那片广袤而幽远的星空思考着关于宇宙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宇宙中还存在着什么?等等问题……答案若是肯定的,那么我会推荐你好好读一读《宇宙简史》这本书。

因为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通过霍金先生那风趣幽默的语言以及浅显易懂的比喻来了解宇宙物理的诸多复杂现象。

这将有助于我们初步了解我们身处的宇宙……关于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必是“盘古开天辟地”以及“上帝七日创世”等各类神话故事吧!那么,有没有对这个问题更科学、更真实详细的描述呢?答案是——有的。

霍金在《宇宙简史》的第一、二讲中以时间为主线,简明扼要地通过亚里士多德在《天论》中提出地球是个圆球开始,到托勒密的宇宙模型,再到后来的弗里德曼模型等等一系列天文学成就深入浅出地为我们阐述了宇宙大爆炸可能就是宇宙的开端这个最为大众所熟知的理论是怎么形成的。

里面虽然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可是通过霍金的解说却也能让普通大众所理解,毕竟霍金著本书的思想是为喜欢仰望星空、探寻宇宙秘密的人提供一次最好的宇宙学启蒙教育。

又例如在谈论到黑洞安置问题上,霍金运用比喻的方式给我们简单地做了回答:“安置这样一个黑洞的唯一地点是应当把它放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

而且,可以使它绕地球作轨道运动的唯一途径是,在它的前方拖动一个大质量物体,以把黑洞吸引到那里去,这种情况有点像在驴子面前放上一根胡萝卜……”如此形象的比喻,即说明了它的原理又让我们有了想象空间,由此可见霍金才华与机智。

除此之外,书中还讲述了许多重要的理论知识之概念,并穿插若干富于丰富想象力的精彩描述,使人阅后难忘,此书对于想了解天文学的普通大众来说是极好的科普之作。

《宇宙》读后感

《宇宙》读后感

《宇宙》读后感
作为一部揭示宇宙奥秘的科普作品,《宇宙》是由英国作家布莱恩·格林所著的一本科普读物。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简
洁的描述和图片,让人们了解了关于宇宙的起源、演变和未来发展的一些基本知识。

下面,我将阐述我的读后感。

首先,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在我看来,它的特点是:不仅介绍了一些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最新发展,而且还涉及到一些历史上的科学成果。

作者在书中借助许多现代化技术的成果,为我们展示宇宙的整个演化历程,深刻地解析了我们所处的宇宙,使我们有了一种放眼宇宙、全面认识宇宙的感觉。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从书籍中领悟到了一些很深刻的理念和思想。

例如,在描述宇宙起源时,作者指出,我们所处的宇宙只有几十亿年的历史,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宇宙已经发生了亿万年的变化,这是一个体现无数科学家、智慧和汗水的结果,这让我对信息时代的科学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在讲解宇宙的组成时,书中提到黑洞和宇宙射线等物理理论,揭示了宇宙中的一些秘密,这些理论的阐述和解说让我受益匪浅,应该说这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但正如对于一件物品的研究不在于其本身,更在于它所呈现出来的意义,对于我来说,《宇宙》这本书的意义也就是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了宇宙和人类与之关系的纠缠交融。

最终,我认为这本书的创新观点在于,无论是天体物理学的基础问题,还是宇宙演化的历史与未来,都有其重大意义,让我们在如此宽广和丰富的知识之海,孕育一颗芳心、萌芽一份理解之情,同时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了科技与服务的本质。

这些都是书籍所教授我们的东西。

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就不能完全地认知、感受、理解和体验世界。

宇宙奥秘读后感

宇宙奥秘读后感

宇宙奥秘读后感宇宙奥秘读后感3篇宇宙奥秘读后感1宇宙中充满了未知,也使我充满了好奇,《宇宙奥秘》这本书替我一一解开了迷题。

翻开书本,八大行星嫣然而来,华丽的土星,蔚蓝色的地球,暖橙色的火星,海蓝色的水星一一展现在眼前,仿佛身处变幻莫测、美丽神奇的宇宙中,宏伟而美丽!《宇宙奥秘》带我认识了什么叫星等,原来星星的明亮程度也有等次之分;让我知道了日食、月食是如何形成的,星球是怎样诞生的;让我置身于我们生活的星系――银河系,螺旋形的银河系,象一个庞大的车轮沉嵌在银盘中,又象一根根闪亮的白色绸带在深蓝的夜空中随风飘荡,满足了我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宇宙奥秘》也介绍了中国古代人对宇宙的研究和认识,比如“浑天说”、“宣夜说”。

“浑天说”认为天就象一个球体,我们踩的地下是球的一半,地上是球的另一半,太阳、星星都围着它转。

古代西方也有自己的看法,比如“地心说”、“日心说”。

“日心说”是哥白尼提出的,正确地反映了太阳系的实际情况,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水星等都绕着太阳公转,月亮随地球绕太阳公转。

看了本书,我感觉到了科学的强大,没有科学,就没有文明。

科学来自于一代代人对大自然孜孜不倦的探索,他们勤于思考,坚持不懈地观察实验,敢于挑战权威,甚至不惜为真理献出生命,如布鲁诺为了宣传“日心说”,被活活烧死在罗马广场上。

正是因为对宇宙的科学认识,才有了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力学理论,才有了今天的`航天飞机、人造卫星等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其实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比如镜子为什么会让我们看到自己,放大镜为什么能把事物放大,植物为什么会有各种颜色,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通过学习、观察和思考,我们能发现好多习以为常,却又意想不到的事情,让你充满发现的乐趣。

我们就是在一串串的“为什么”中学习了好多身边的科学,认识了这个神奇的世界。

宇宙奥秘读后感2当读完《宇宙的奥秘》这本书时,我感受到了宇宙的奥秘太多了。

茫茫宇宙自古是最令人类产生无限遐思的地方,宇宙的庞大至今仍然让一般人难以想象。

宇宙读后感

宇宙读后感

宇宙读后感宇宙读后感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宇宙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宇宙读后感1最近,我迷恋上了有关宇宙的书,就在上个星期,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太阳系与宇宙星座》。

这本书告诉了我很多有关宇宙的知识,让我充满了遐想。

让我先来介绍一下银河系吧:银河系是一个漩涡星系,是由20xx 亿颗恒星及其他星际物质组成的,书上说,银河系的直径大概10万光年。

大家知道吗,我们所处的太阳系大约在银河系3万光年的位置。

有的人可能会说:“哇,银河系实在太大了!”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虽然银河系直径有10万光年,但是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银河系的样子,就好像太平洋中零星的小岛一般。

有人可能会问:什么是恒星呢?其实恒星是由太空中的星际尘埃物质长期凝聚而成的。

恒星的“青年时代”是主星序阶段,也是它最漫长的黄金年代。

此后,它慢慢演变成一颗红巨星,直到爆发大量的物质被抛射回太空,留下的残骸成为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地球的重要,海王星、冥王星、金星、火星……都不适合我们居住,而我们唯一能居住的地球正在受我们的伤害:工厂排放烟雾,遮挡了天空的脸;随便踩踏花草,使地球妈妈难堪;随意捕杀动物,让地球失去一份友好……这些都是我们人类所犯下的错误。

有一天,我们家大扫除,我也帮着一起干,当奶奶将拖把放进浴缸里洗时,我说:“奶奶,你放浴缸里洗太脏了,下面不是有条河吗,去那边洗吧!”奶奶边说:“那条河里的水太脏了,臭的来,还是在浴缸里洗吧!”听了奶奶的话,我便跑到走廊里看那条河。

果然!那条河一点也不清澈见底!由此看来,人们不仅危害了地球,还为自己添加了麻烦!所以,请大家保护地球妈妈吧!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而科学便是人类发现的源泉。

前几天,读了这本《宇宙与人——大气篇》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也让我解除了一直困惑的一个问题——日晕和月晕是什么?我一直以为日晕是太阳所放射出的一种阳光,而月晕便是月亮放射出的一种月光,其实是错误的,那真正的日晕和月晕又是什么呢?这本“科学老师”就告诉了我。

《宇宙》读后感

《宇宙》读后感

《宇宙》读后感幼时观天文学科教片,惊骇莫名,涕泗横流,几欲自绝于世。

宇宙之浩渺、人类之微渺,诚然令我沮丧,然“纵我长生不老,太阳成红巨星,地球亦将毁灭”,此为最伤心者。

虽自幼深思远虑,幻想长生不老,然理性如蟑螂,常于不经意间掐灭我之幻想。

此诚可悲也。

然吾仍长成一有理性无人性之人。

或因自虐,强忍恐惧读《宇宙》一书。

或因心理建设佳,或因已被同类手法吓惯,竟未被吓倒。

此书乃史上最强大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博士之作,兼具智慧与亲和力,决不致使目标读者有看不懂之失落感。

科学之名声,今已稍显不佳,“专家”一词,几成骂詈。

“科技进步”,常与“环境恶化”“人性异化”相伴。

此非科学本身之过,实应用之误也。

科学之用为何?对真正之科学家而言,科学乃其思考之需。

求知欲强,足矣。

应用科学,不过副产品耳,易出问题者,乃应用也。

科学应用之目的为何?使人类生活更美好也。

然何种生活更美好,非科学所能答,亦非任何“学”、任何人所能答。

因答案难定,故科学应用易出差错。

彼之美好,未必此之美好;此代之美好,未必彼代之美好。

科学只需应对不变之客观规律,科学应用则需应对随时随地变化之人类需求,不出错,诚难矣。

卡尔·萨根之厉害,不在于其知科学知识多,而在于明了科学应用之法,并不动声色地晓之于大众。

萨根于书中未言其反对捕鲸,然以最能服我之理,述不可捕鲸之由:鲸以超声波交流,其变化复杂,可称语言。

鲸或为智慧生命。

若人类使其生存受威胁,则人类失拓展自身智慧之机会。

人类已知如何捕鲸,此方面知识无多增长余地,亦无可启发处;然如何识另一智慧生命,人类知之甚少。

在此情况下,捕鲸实不明智之举,可降低人类智力。

于我而言,变傻乃仅次于死之人生大患,“或变傻”之理由足使我坚定站到反对捕鲸一方。

萨根科普与科学应用法普及之目的,亲民善意固为一方面,更重要者,为保护科学本身。

爱奥尼亚之奴隶主科学家,科学成就匪夷所思,失传后数世纪未能完全恢复。

因其排斥科学应用,甚至不屑实验,视之为贱役,更不搞科普,科学遂成少数人自娱之奢侈品。

《宇宙》的读后感6篇

《宇宙》的读后感6篇

《宇宙》的读后感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自我鉴定、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elf-evalua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宇宙》的读后感6篇读后感不仅仅是对书中内容的赞美或批评,更要展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读后感是对作品中的冲突和矛盾的思考和解读,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宇宙》的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宇宙》读后感

《宇宙》读后感

《宇宙》读后感
读完《宇宙》这本书,我深感受益匪浅。

作为一部讲述宇宙奥秘的科普读物,它不仅仅让我了解了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未来,还启发了我对科学和人生的思考。


首先,我对宇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宇宙》这本书中,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让我明白了宇宙从一个无比微小的点,经过138亿年的演化,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广袤无垠的宇宙。

这个过程让我感叹宇宙的神奇和自然的伟大。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宇宙中的各种天体,如恒星、行星、黑洞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让我对宇宙的认识更加全面。


其次,我对科学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他们不断提出假设,并用实验去验证,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理论。

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让我深受启发。

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就一定能够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


最后,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面对浩渺的宇宙,我们人类是如此渺小。

但正是这种对未知的探索,让我们有了前进的动力,也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意义。

在这个广袤的宇宙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爱地球,保护环境,让人类和宇宙和谐共生。


总之,《宇宙》这本书让我对宇宙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科
学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些收获,更好地生活,更好地追求梦想。

宇宙探秘读后感(10篇)

宇宙探秘读后感(10篇)

宇宙探秘读后感(10篇)宇宙探秘读后感篇1当我读完这本书,发觉了原来宇宙那么的大,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仅仅是宇宙空间中微小的一部分。

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光年,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走过的距离大约9.5万亿千米。

据说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30亿150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

我也知到了我最关怀的月亮和太阳的一些学问:原来月球是我们地球的卫星,就像姐姐和妹妹一样。

我还知道了为什么会有日食,就是当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排成一条直线就形成日食了。

在日食的时候不要用肉眼直接看太阳,假如不能实施正确的眼睛爱护措施,那么可能会给眼睛造成永久损害,甚至导致失明。

我还了解了我们的太阳公公是我们地球上全部生命的源泉。

太阳公公有100亿年的寿命,如今已经燃烧了大约50亿年,再过50年太阳公公会耗尽燃料。

我很担忧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地球应当怎么办啊!或许那个时候我们已经走出太阳系了也不肯定呢。

关于宇宙的学问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我很想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天文学家,成为天文学家就可以更多的去了解宇宙学问,然后造福人类,为人类服务。

宇宙探秘读后感篇2最近,妈妈给我买了一套系列书,其中,我最喜爱《宇宙探秘》这本书。

你知道我为什么最喜爱这本书吗?那是由于在晴朗的夜晚,我总能看到许多淘气的小星星在空中不停地冲我刺眼睛,而白天我就看不到它们了,它们究竟躲到哪里去了呢?我始终都很奇怪,想把这个问题弄个一清二楚。

看完这本书,我最终明白了其中的神秘。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上千亿个星系,《宇宙探秘》这本书就讲了我们所在的太阳系。

太阳系中确定有太阳嘛,太阳是太阳系中的恒星,它的中心温度达1500万摄氏度,人要是一去的话,就立即被烧成粉尘了。

它的温度是水沸腾所需温度的15万倍,真是太烫了!其实星星白天的时候还在,只不过太阳的光线实在太强了,星星的光线哪有太阳强呀,所以我们就看不到它们了。

但也正是有了太阳的光线,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才能够生存,假如没有太阳,植物就枯死了,那我们就没有氧气,人类也会灭亡的,所以太阳真得很重要呀!太阳系里面也有很多行星兄弟,它们就是冥王星、天王星、海王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金星和水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宙》之读后感1500字
爱默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有人感到孤独寂寞,就让他看
看天上的星星吧。

这些从天国传来的光芒会将他与他所触摸到的世界分离开来。


我是一个喜欢看星星的人。

在夜晚,仰望星空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夜幕上星辰闪烁,璀璨而华丽,有着绚烂而迷幻人心的美。

伸出手才发现,它们是那样的遥不可及,星辰是近乎永恒的存在,它们将亿亿万万年地存在于浩瀚的宇宙中。

而我们,与这宽阔无际的穹宇相比,只是那样微渺的一点。

很好奇星辰所存在的神秘空间,那个我们不可捉摸的宇宙世界。

我常常去书店,想阅读那些有关科学的著作,可每次翻阅便被上面晦涩的专业术语,难以理解的化学物理概念所困惑。

一次偶然,在一大堆书中看到了一本封面黯淡的,上面只有两个简洁之字的《宇宙》。

我好奇地翻看了起来,草草阅读之下,并没有看那些纯学术的作品而
感受到的生涩难懂,反而走进了卡尔萨根所深爱的那个奇幻的宇宙世界。

将书买回家,我沉静地阅读了起来。

小时候有梦想成为科学家,儿时的认知中,科学是一个奇妙的词,可以创造发明出无数新奇的东西,同样那些遥远星辰上的画面和故事也让我格外向往。

而长大以后才发现,科学是那样的深奥玄妙,梦想也早已不知所踪。

卡尔萨根的《宇宙》却让我重新陷入了那个梦境般奇幻的世界,也燃起了我对科学的热情。

书中并没有其新的理论与知识的发现,但吸引我的是萨根那形象生动的描绘和天马行空的丰富想象。

萨根笔下的宇宙是动态的,不是那些深奥的天文学宇宙学概念,不是只有天文科学家们才能看懂读懂的独享事物。

微观粒子的奇妙和宏观宇宙的壮美,属于宇宙的秘密,那样清晰而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萨根的独特讲述,使我深深沉醉其中,那些我所渴望知道的奥秘,从宇宙洪荒到如今科技时代,从西方的文明到东方的历史,都一一得到了解答。

在萨根的《宇宙》中,我不再恍若一个旁观者,只能仰望着那一门高高在上得学科,欣赏着别人津津乐道的天文事件;我感到我成为了这茫茫穹宇中的一员,
身处其中,探索着它那惊心动魄的奥秘。

紧紧缠绕主题的,不仅只有广阔宇宙之间的奥秘,更有对人类的历史与未来,政治与宗教,命运与梦想的探求与思考。

其中萨根这样写道:“……宇宙中可能存在许许多多有高级生命的世界。

但是根据达尔文主义的理论,除地球以外,其他地方不存在人类。

只有在这里,只有在地球这颗小小的行星上才存在人。

我们是珍稀濒危的物种。

从宇宙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极其珍贵的。

如果有人与你有隙,让他活下去吧!因为在1000亿个星系中,你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人。

人类的历史是缓慢地认识这样一个真理的过程:我们都是一个更大家族的成员。

”这是萨根和平的博大之爱,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他不仅是科学知识的普及者,更是科学精神的传播者。

即使在病重之时,他仍然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倾其心血编著讲述着《魔鬼出没的世界》中科学的蜡烛怎样照亮黑暗。

在全书的结尾萨根更表现了其对人类前途的深深担忧,并为地球而呼吁着“我们应该忠诚于全人类,忠诚于整个地球。

必须由我们来
为地球大声疾呼。

维持人类的生存不仅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宇宙负责,对这个古老的、浩瀚的、孕育了我们的宇宙负责。

”伟大的萨根编写了一首真正的宇宙史诗,深爱着宇宙星辰的他,追寻着自己的梦想而去。

像萨根一样“酷爱星辰,岂惧夜幕”,努力寻找生命中最璀璨的亮点吧!
因为星并不远梦并不远,只要你踮起脚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