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的用具

合集下载

中国茶道用具都有什么

中国茶道用具都有什么

中国茶道用具都有什么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代表着一种独特的烹茶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修身之道。

在茶道的仪式中,茶具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等。

本文将介绍中国茶道用具的种类和特点,展现茶道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茶壶茶壶是茶道中最重要的用具之一,它用于沸水和茶叶的沏泡。

茶壶的种类繁多,最常见的包括紫砂壶、陶瓷壶和玻璃壶。

1. 紫砂壶:紫砂壶是中国茶道中最具代表性的茶壶之一,它以紫砂泥制成,质地细腻,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较好地保持茶汤的温度和香气。

2. 陶瓷壶:陶瓷壶是制茶用具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由陶瓷材质制成,色彩多样,造型独特。

陶瓷壶能够均匀释放茶叶的香气,使茶汤更加浓郁。

3. 玻璃壶:玻璃壶的特点是透明,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茶叶的沏泡过程,体现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而且玻璃壶不会对茶汤的味道产生干扰,让茶叶的香气更加纯正。

二、茶杯茶杯是品尝茶汤的必备用具,不同于普通的杯子,它有着特定的形状和材质。

1. 盅:盅是一种小巧玲珑的茶杯,常用于品尝高贵的名优茶。

它的形状优雅,杯口稍微翻起,使茶汤的香气更加集中。

2. 杯子:茶杯大多呈现圆形,适合放于茶盘上,供茶客品尝。

杯子的容量大小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习惯进行选择。

三、茶盘茶盘是茶道仪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放置茶具的场所,还具有装饰、收纳茶具以及排放茶汤的功能。

1. 实木茶盘:实木茶盘质地坚实,寿命长,具有天然木料的香气。

在实木茶盘上,可以放置茶壶、茶杯、茶叶等茶具,使整个茶道仪式更加美观。

2. 石制茶盘:石制茶盘多采用花岗岩、玉石等材质制成,外观光滑,纹理自然,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石制茶盘还能吸湿,起到保持茶几清洁干燥的作用。

四、其他茶具除了茶壶、茶杯和茶盘,还有一些其他的茶具在茶道仪式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茶夹:茶夹是用于取放茶叶的工具,通常由竹子或金属制成,其形状类似于夹子,方便使用。

2. 茶匙:茶匙是用来量取茶叶的工具,一般由竹子或陶瓷制成,可以根据需要取适量的茶叶放入茶壶中。

茶道二十四器的介绍

茶道二十四器的介绍

茶道二十四器的介绍唐代饮茶之风盛行,饮茶由粗放煮茶进入精工煎茶阶段,于是茶具的艺术价值开始受到重视。

那你们知道茶道二十四器是什么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茶道二十四器的介绍,希望对您有用。

茶道二十四器的介绍风炉为生火煮茶之用,以中国道家五行思想与儒家为国励志精神而设计,以锻铁铸之,或烧制泥炉代用。

筥筥是装炭用的竹篓,形状有圆有方,高约一尺二寸,直径七寸,亦有木箱者,外围用藤条编出六角圆眼状,底盖合拢后似竹箱,盖沿打磨光滑。

炭挝六棱铁器,长一尺,用以碎炭。

火策亦称为火筷。

又圆又直,顶端扁平,取炭用。

多以铁或熟铜制成。

鍑用以煮水烹茶,似今日本茶釜。

多以铁为之,唐代亦有瓷鍑石鍑,富家有银鍑。

交床为十字交叉形器物,将上面木板中间挖去一块,用于安置鍑。

纸囊又白又厚的藤纸双层缝制而成的纸袋,用于储藏烤好的饼茶,茶灸热后储存其中,不使泄其香。

碾、拂末前者碾茶,后者将茶拂清。

罗合、则罗合实为两样东西,罗为筛茶末用的细眼筛子,合为存茶末的盒子,罗与合配合使用。

则,量茶之多少。

夹为小青竹所制一尺二寸长,用于夹烤茶叶之用。

小青竹所制茶夹烤茶时将小青竹的水分与香气同时烤出,借竹香可增进茶滋味。

水方用以贮生水,容量约为一斗,也即10升左右。

漉水囊用以过滤煮茶之水,有铜制、木制、竹制。

瓢用剖开的葫芦制成,又有用木头雕凿而成,用于舀水。

竹荚一种用竹子、桃木、柳木等所做的筷子。

一尺长,两端用银片包起,煎茶时用以环击汤心,以发茶性。

鹾簋、揭唐代煮茶采用加盐去苦增甜,鹾簋是装盐用的小罐子,一般为圆形,也有像盒子、瓶子或坛子的。

与揭搭配使用,揭即用竹子制成的取盐花用的小勺。

熟盂用以贮热水。

唐人煮茶讲究三沸,一沸后加入茶直接煮,二沸时出现泡沫,杓出盛在熟盂之中,三沸将盂中之熟水再入釜中,称之谓‘救沸”、“育华”。

碗是品茗的工具,唐代尚越瓷,此外还有鼎州瓷、婺州瓷、岳州瓷、寿州瓷、洪州瓷。

以越瓷为上品。

唐代茶碗高足、偏身。

畚用于收纳茶碗,碗与碗之间用特产纸隔开避免碰撞。

茶道工具的用途是什么

茶道工具的用途是什么

茶道工具的用途是什么茶道工具是用于茶道仪式中使用的各种器具和道具,它们在茶道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准备茶具到泡制茶汤,再到享用茶汤,每个工具都有其特定的用途。

以下是常见的茶道工具及其用途的介绍。

1. 茶碗(Chawan):用于盛放和品味茶汤的器皿。

茶碗的形状和质地会影响茶汤的味道、香气和口感。

2. 茶杯(Chaka):一般用于盛放冷藏茶或冷饮。

茶杯通常较小,便于喝茶时的持握和饮用。

3. 茶壶(Kyusu):用于泡制茶汤的重要工具。

茶壶通常有细长的注水嘴和滤网,可以控制水流和过滤茶叶渣,确保茶汤的口感和质量。

4. 茶杓(Chashaku):用于取茶叶的木质勺子。

茶杓的大小和形状会影响取茶叶的重量和放置的位置,从而影响泡制茶汤的浓度和口感。

5. 茶筅(Chasen):用于搅拌和打发茶汤的竹子制成的筷子。

茶筅通过搅拌茶汤,使茶汤的泡沫更加丰富和细腻,提升茶汤口感和口味的层次感。

6. 茶椅(Chabu):用于茶道仪式中客人的座位。

茶椅的设计和材料会影响客人的舒适程度和仪式的氛围。

7. 茶托(Chataku):用于茶道仪式中茶碗和茶杯的支撑器。

茶托的设计和材料通常与茶碗和茶杯相匹配,以保护桌面,同时也可以增添美感。

8. 茶巾(Chakin):用于擦拭茶碗和茶具的白色棉质布巾。

茶巾必须保持干净,以确保茶具的清洁和茶汤的纯净。

9. 茶道服(Chado-fuku):用于进行茶道仪式时穿着的特殊服装。

茶道服通常采用传统的和风式样,以彰显仪式的庄重和尊贵。

10. 茶道席(Chashiki):用于茶道仪式中摆放茶具和准备茶汤的特殊地毯。

茶道席的材料和织法会影响仪式的氛围和舒适感。

11. 茶船(Chasen):用于茶道仪式中废弃茶汤的容器。

茶船通常是一个小的扁平容器,方便茶师收集和处理茶渣。

总之,茶道工具的用途是为了营造一个恰到好处的茶道仪式环境,从准备茶具到品尝茶汤,每个工具都有着特定的功能和意义,使茶道仪式更加完整和独特。

茶道用具的介绍与用途

茶道用具的介绍与用途

茶道用具的介绍与用途茶道离不开茶艺,茶道依存于茶艺,舍茶艺则无茶道。

茶道用具有什么?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用具的介绍与用途,一起来看看。

茶道用具的介绍与用途主茶具乃泡茶、饮茶主要的用具,主要有茶壶、茶船、茶盅、茶杯、杯托、盖碗、冲泡器等。

(1)茶壶用以泡茶的器具。

也可直接用茶壶来泡茶,独自酌饮。

也可用小茶壶当茶盅用。

茶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

壶盖有孔、钮、座等细部。

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

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

以把划分:①侧提壶: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

②提梁壶: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

③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为彩带飞舞状。

④握把壶: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状。

⑤无把壶:壶把省略,手持壶身头部倒茶。

以盖划分:①压盖: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外露。

②嵌盖: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

③截盖: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

以底划分:①捺底:将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

②钉足:在壶底上加上三颗外突的足。

③加底:在壶底四周加一圈足。

以有无滤胆分:①普通壶:上述的各种茶壶,无滤胆。

②滤壶:在上述的各种茶壶中,壶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滤胆或滤网,使茶渣与茶汤分开。

(2)茶船承放茶壶等的垫底器具,有竹木、陶瓷及金属制品。

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其主要种类有:①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

②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

③双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的储水器。

(3)茶盅亦称茶海、公道杯、公平杯,用于盛放和分斟茶汤。

将茶汤及时斟于茶海中,可避免茶叶久泡而苦涩。

其主要种类有:①壶式盅:壶形,或以茶壶代替。

②圈顶式盅:将壶口部分或全部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作把手。

有盖或无盖。

③杯式盅:杯形,有把或无把,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

茶道六君子的名称及用法

茶道六君子的名称及用法

茶道六君子的名称及用法
茶道六君子是指在茶道中必备的六种道具,它们分别是:
1.茶壶(铁锅):主要用于沸水烧制茶水,选择茶壶要注意它的材质、大小、形状和工艺等因素,以及其是否适合烧制特定的茶叶。

2.茶杯(盏):用于品尝和饮用茶水,茶杯的选材和制作也有讲究,如紫砂杯、玻璃杯、瓷杯等不同材质的茶杯对茶水的口感和香气都会有所影响。

3.茶匙(舀):用于舀茶叶、放茶汤和调制茶水,茶匙的大小和材质也要根据不同的茶叶和茶器来选取。

4.茶筅(筛):用于过滤茶水中的杂质和茶渣,以保持茶水的清澈和口感,茶筅的制作材料和筛孔大小也会影响茶水的品质。

5.茶巾(布):用于擦拭茶具和桌面,保持茶道环境的整洁和卫生,茶巾的材质和颜色也要与茶具搭配协调。

6.茶托(盘):用于盛放茶杯和茶匙,以及捧着茶具和茶碗移动,茶托的大小和形状也要根据茶具和茶宴的规格来选取。

茶道六君子在茶道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是
茶道仪式中必不可少的道具,也是茶客品味茶水、感受茶道文化的载体。

当然,茶道的实践和感悟还需要在不断的学习和体验中逐渐领悟和感受。

中国茶道用具翻译

中国茶道用具翻译

中国茶道用具翻译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它强调品茗、修心、交流以及对生活的敬重。

作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道用具在茶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介绍常见的一些中国茶道用具的翻译及其含义。

1. 茶壶(Chá Hú): 茶壶是茶道中最常用的用具之一。

它通常由陶瓷、玻璃、紫砂等材质制成,用于沏泡茶叶。

茶壶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美学,旨在为茶叶带来最佳的泡茶体验。

2. 茶杯(Chá Bēi): 茶杯用于盛放沏泡好的茶汤。

它的材质和造型各异,有些设计精美,被制作成不同的艺术品。

无论是传统的陶瓷杯子还是现代的玻璃杯,茶杯都能够展现出茶水的色泽和清香,让人更好地享受茶道的乐趣。

3. 茶盘(Chá Pán): 茶盘是供茶艺师使用的工具,用于放置茶具和茶叶。

它通常由木材或石材制成,表面光滑易清洁。

茶盘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能够方便沥水和清理茶渣,保持茶道的整洁和卫生。

4. 茶匙(Chá Chí): 茶匙是用来取茶叶的工具,通常由铜、银或竹子制成。

它的形状特殊,便于舀取适量的茶叶。

茶匙在茶道中被视为一种仪式性的用具,使用它取茶叶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5. 茶筅(Chá Xiǎn): 茶筅也被称为茶掸,用于抹茶道中的抹茶粉末。

它通常由竹子制成,因其纤细柔软的质感,能够有效地将抹茶粉末均匀地搅拌和溶解在水中,从而制作出香浓的抹茶。

6. 茶道服装(Chá Dào Fú Zhuāng): 茶道服装是茶道艺术表演和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设计以传统汉服为基础,注重舒适度和美观度。

茶道服装通常由丝绸或绢料制成,色彩鲜艳,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尊重。

7. 茶托(Chá Tuō): 茶托是放置茶杯的小盖碟,用于防止杯底的水渍弄脏桌面。

它通常由陶瓷或金属制成,造型简洁大方。

茶托不仅起到实用的作用,还可以增加茶具的美观度,使茶道更加精致。

茶道茶具知识大全

茶道茶具知识大全

茶道茶具知识大全茶道与茶具知识全解一、泡茶用具1.盖碗:盖碗是常用的泡茶器具,上面有盖、下面有托,中间是碗。

它也被称为“三才碗”或“三才杯”。

盖碗具有便捷、不吸味、散热快、实用、高雅等优点,适用性较广。

2.茶壶:茶壶是泡茶的常用器具,材质可以是瓷质、紫砂或玻璃。

紫砂壶具有透气性好、保温性能好、吸附茶汁等特点,常用于冲泡乌龙茶、普洱茶等。

3.飘逸杯:飘逸杯是根据现代工业技术和泡茶原理设计出的,与传统冲泡用具不同的现代泡茶用具。

同一杯组可以使茶叶、茶汤分离,并自动过滤,避免茶叶在杯中浸泡过久而使茶汤过浓。

同时简化了泡茶过程,适合在办公室等场合使用。

4.茶杯:平常生活中,将茶叶直接投放在一个瓷杯或玻璃杯中冲泡的现象很常见。

这种瓷杯或玻璃杯简单方便,但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能做到茶水分离。

这种方式泡茶,喝头几口的时候可能问题不大,但十几分钟之后往往茶汤过浓,续水两遍之后,茶汤又可能过淡甚至没什么味道了。

所以,建议使用飘逸杯或能做到茶水分离的用具,便于享受到口感均匀合适的茶汤。

二、分茶用具公道杯:公道杯又称茶海或茶盅,用于分茶的器具。

用茶叶冲泡完毕以后,可以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匀茶,使茶汤均匀,然后平均分给客人,这样就可以使每杯茶的浓度均匀,体现出一种平等。

三、品茶用具1.品茗杯:品茗杯主要用来品饮茶汤。

材质多样,包括紫砂、瓷质、玻璃等。

2.闻香杯:闻香杯用于闻香,比品茗杯细长,多与品茗杯搭配使用,一般用于冲泡乌龙茶时使用。

双手掌心夹住闻香杯,靠近鼻孔,边搓动边闻香。

四、备茶用具1.茶荷:茶荷用于盛放待泡干茶的器具,用于置茶,还可以用来赏茶。

茶荷的形状以有引口的半球形为主,质地多为瓷质。

2.茶叶罐:茶叶罐用来存放干茶的器具。

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茶叶变质,茶香挥发等。

从质地上来说,一般有铁质、锡质、陶瓷等。

五、备水用具备水用具形式多样,常见的有随手泡、电水壶,也有的茶友使用铁壶。

随手泡多集烧水冲茶与一体,简单方便;电水壶则是日常家用的烧水用具,也可冲茶;也有茶友用铁壶烧水、煮茶。

茶道必备工具

茶道必备工具

茶道必备工具茶道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道需要的工具,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道需要的工具茶道组也被称为茶道六君子,指的就是泡茶时所用的工具,即茶筒、茶则、茶漏、茶夹、茶针、茶匙这六样。

它是整个茶艺表演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更是品茗诗意画境的一道靓丽的风景,起到点缀之美,既是实用工具又是艺术的体现,让众多茶友爱不释手。

在茶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茶道组合,茶道组合,简称茶道组,也被称为茶道六君子。

茶道组通常包含有:茶夹:也被叫做茶镊,外形就如同一个夹子一般;茶勺:也被叫做茶则,外形就是一个小勺子般;茶斗:或者称为茶漏,外形就是一个环形的如同漏斗一般的器具;茶针:也有称呼茶通者,形状就是一根细头针的模样;茶刮:外形就是一个带有扁平弯头的棍状器具;茶瓶:外形如同花瓶一般。

茶道组是茶盘上最常用到、也最容易被忽略的物件,比如说茶漏,用盖碗或是壶泡茶都要用它来过滤茶渣;用来夹闻香杯和茶盏的茶镊,有木的、竹的、金属的;还有用来放品茗杯的茶垫,用来疏通壶口的茶签,以及茶勺和茶刮。

所有这些,平时散放在茶盘上,专心喝茶的你可能不会去注意,分开来它们只是茶盘上的杂件,放在茶道瓶中,就成为茶道组了。

这些茶漏、茶镊、茶垫等因为其使用功能的限制,其形状大都大同小异,就是材质、工艺上有所不同。

茶道组作为在整个茶艺表演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更是品茗诗意画境的一道靓丽的风景,起到点缀之美,既是实用工具又是艺术的体现,让众多茶友爱不释手。

其中可能吸引你眼球的,或许是用来存放组件的茶道瓶,其材质多样,造型各异,不只是有花鸟鱼虫,蕴意多多,也让茶道组因此而大大提高了其观赏性。

茶道的程序与流程1、净手和欣赏器具: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心情的准备。

2、烫杯温壶: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说这叫洁具提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茶道的用具
置茶器
①茶则: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壶的用具。

②茶匙:将茶叶由茶则拨入茶壶的器具。

③茶漏(斗):放于壶口上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散落壶外。

④茶荷:属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还可视茶形、断多寡、闻干香。

⑤茶擂:用于将茶荷中的长条形茶叶压断,方便投入壶中。

⑥茶仓:分装茶叶的小茶罐。

理茶器
①茶夹:将茶渣从壶中、杯中夹出;洗杯时可夹杯防手被烫。

②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

③茶针:用于通壶内网。

④茶桨(簪):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于通壶嘴。

⑤茶刀:取、倒茶叶。

分茶器
①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壶中的茶汤泡好后可倒入茶海,然后依人数多寡平均分配;而人数少时则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
而产生苦涩味。

茶海上放滤网可滤去倒茶时随之流出的茶渣。

品茗器
①茶杯(品茗杯):用于品啜茶汤。

②闻香杯:借以保留茶香用来嗅闻鉴别。

③杯托:承放茶杯的小托盘,可避免茶汤烫手,也起美观作用。

涤洁器
①茶盘: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

②茶船(茶池、茶洗、壶承):盛放茶壶的器具,也用于盛接溢水及淋壶茶汤,是养壶的必须器具。

③渣方:用以盛装茶渣。

④水方(茶盂、水盂):用于盛接弃置茶水。

⑤涤方:用于放置用过后待洗的杯、盘。

⑥茶巾:主要用于干壶,可将茶壶、茶海底部残留的杂水擦干;其次用于抹净桌面水滴。

⑦容则:摆放茶则、茶匙、茶夹等器具的容器。

其它
①煮水器:种类繁多主要有炭炉(潮汕炉)+玉书碨、酒精炉+玻璃水壶、电热水壶、电磁炉等。

选用要点为茶具配套和谐、煮水无异味。

②壶垫:纺织品。

用于隔开壶与茶船,避免因碰撞而发出响声影响气氛。

③盖置:用来放置茶壶盖、水壶盖的小盘(一般以茶托代替)。

④奉茶盘:奉茶用的托盘。

⑤茶拂:置茶后用于拂去茶荷中的残存茶末。

⑥温度计:用来学习判断水温。

⑦茶巾盘:用以放置茶巾、茶拂、温度计等。

⑧香炉:喝茶焚香可增茶趣。

“清”
“清洁”、“清廉”、“清静”及“清寂”之清。

“茶艺”的真谛,不仅求事物外表之清洁,更须求心境之清寂、宁静、明廉、知
耻在静寂的境界中,饮水清见底之纯洁茶汤,方能体味『饮茶』之
奥妙。

“敬”
敬者万物之本,无敌之道也。

敬乃对人尊敬,对己谨慎,朱子说:“主一无适”,即言敬之态度应专诚一意,其显现于形表者为诚恳
之仪态,无轻藐虚伪之意,敬与和相辅,勿论宾主,一举一动,均
佁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烦思杂虑,由之尽涤,
茶味所生,宾主之心归于一体。

“怡”
据说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悦也、桨也。

”可见“怡”字含意广博。

调和之意味,在于形式与方法,悦桨之意味,在于精神与情感,饮茶啜苦咽甘,启发生活情趣,培养宽阔胸襟与远大眼光。

使人我
之间的纷争,消弭于形,怡悦的精神,在于不矫饰自负,处身于温
和之中,养成谦恭之行为。

“真”
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与真知结合的总体。

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欲,不为利害所诱,格物致知,精益求精,
换言之,用科学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诚,饮茶的真谛,在于启
发智能与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