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碰撞安全法规大全(中文版)

合集下载

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最新版)

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最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关于汽车正面碰撞的国内外安全法规综述(最新版)在日益发达的今天,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汽车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隐患。

车速越来越快,给人们的安全和财产带来的伤害也越来越大。

因此,汽车的安全性是汽车厂商、消费者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按照碰撞事故形态,汽车碰撞主要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以及碰撞翻滚等。

其中,根据美国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大约60%的碰撞事故发生于车辆前方,因此,进行汽车正面碰撞的探索研究尤其重要,制定汽车的正面碰撞法规、标准也是各个国家相关部门首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实车碰撞试验法规主要有美国的FMVSS和欧盟的ECE两大体系,其他国家的技术法规大多是参照以上两个法规体系制定的。

中国在碰撞法规的研究中主要借鉴了欧盟ECE法规体系,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颁布了《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到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中国在汽车安全法规的研究上正在积极地与国际接轨。

本文基于汽车正面碰撞研究,主要介绍欧美和中国的汽车碰撞法规。

1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实施车辆正面碰撞法规的国家,其于上世纪60年代授权美国运输部(DOT)对乘用车、多用途乘用车、载货车、挂车、大客车、学校客车、摩托车以及这些车辆的装备和部件制定并实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ederalMotorVehicleSafetyStandards,简称FMVSS),并率先于1986年颁布了FMVSS208《乘员碰撞保护》法规。

美国汽车安全技术法规(FMVSS)中文版

美国汽车安全技术法规(FMVSS)中文版

101-控制器和显示器摘要-本标准要求基本控制器位于当驾驶员被腰带限制以及躯干上部也被限制的情况下能够触手可及的地方。

同时要求确定的安装在仪表盘的控制程序能够被识别。

要求-必须确定所有手动操作控制都要用文字标识。

除脚踏式控制或安装在转向柱上的手动操作控制器之外,无论何时前照灯打开时,基本的控制识别和显示系统必须被照亮。

必须确定某些必要的手工操作控制器和某些显示系统都要有一个标识显现出来,而且这些标识能够被照亮。

每辆乘用车,多用途乘用车,卡车和公共汽车所装的控制器,指示器或指示灯栏在表1或表2(PDF格式),必须符合本标准要求的位置,标识,颜色,和照明的要求。

指示器照明亮度(a)指必需为指示器提供照明,足以使驾驶员在夜间和白天行驶的状况下可以看到他们。

(b)提供所需可视的同时,设备应该可以手动或自动的进行调节,除了制动器,大灯,转向灯,安全带的指示器和识别装置在任何驾驶条件下不应调节到不可视的情况,室内灯的亮度(一)任何内源照(1)光照强度,手动或自动调节,提供至少两个级别的亮度;(2)其中之一是很弱的光线强度,对已经适应黑暗环境道路状况的驾驶员可辨别;(3)作为一种手段关闭。

颜色-表1(PDF格式)中所示的每个指示装置的灯光必须是独特的,在该表中的第6栏已给出。

没有在表中1中(PDF格式)的任何指标灯或指示器的标识的灯光颜色不能影响到驾驶员辨别。

102-变速器换挡杆顺序摘要:该标准特别强调变速器换挡顺序,起动机的互锁机构和变速器,以减少换挡错误的可能性。

在变数器档位在驱动挡位置时启动,并能提供在速度低于40公里/小时(25英里)的辅助制动。

乘用车变速器换挡位置的布置:空挡位置应该在前进和倒挡中间。

105-液压和电动制动系统摘要:本标准规定车辆配备液压和电动制动系统以及相关的停车制动系统,以确保在正常条件下和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制动。

要求:制动距离。

(a)制动器应该能够使额定车辆总重不超过8000磅的车辆安全的停车。

正面碰撞法规介绍

正面碰撞法规介绍

Hybrid Ⅱ和Ⅲ第50百分位男性假人的主要参数
类 型


类 型


名 称
尺 寸(cm)
名 称
质量(kg)
头园周长
59.7
57.2

4.54
5.08
头宽
15.5
15.5

1.54
头长
20.3
19.6
上躯干
17.19
18.82
直立坐高
88.4
90.7
下躯干
23.04
16.28
试验前检查和确认项目 蓄电池:检查车辆蓄电池是否连接、是否达到额定电压以及安装是否牢固。车辆蓄电池可以被替换。 点火开关:点火开关应处于“ON”的位置。 气囊指示灯:应处于正常打开状态,仪表板上的安全气囊状态指示灯显示正常。 假人涂色:对假人头部、鼻子、下颚、膝部、小腿等部位进行涂色,所有部位涂到的面积要足够大,以能够看到假人与车身位置接触为宜。 车载记录仪:试验前应保证车载记录仪的电池电量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测量触发开关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车门及门锁状态:试验前应保证所有车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门锁没有锁止。
4、车辆变形量的测量 在试验过程中选取车辆后端结构作为测量参考点,车辆变形的测量都以此参考点为0 点。 测量部位: A、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加速踏板和驻车制动踏板中心:调节到中间位置 B、转向管柱中心点: 置于中间位置。 将点火开关关闭,切断蓄电池电源,拆除安全气囊,测量转向管柱末端中心点 C、在乘员侧B 柱做标记点并测量和记录: Ⅰ 在门槛向上100mm 处; Ⅱ 在两侧窗框下沿最低点往下的100mm 处。 所有的点应该尽可能靠近车门上的橡胶密封条。 D、在驾驶员侧A 柱和B 柱做标记点并测量和记录: Ⅰ 在门槛向上100mm 处; Ⅱ 在两侧窗框下沿最低点往下的100mm 处。 所有的点应该尽可能靠近车门上的橡胶密封条。

正面碰撞法规介绍

正面碰撞法规介绍

(质量9.7kg,站立高747mm,坐高488mm, 6个载荷传感器,臵于枕骨、第7颈椎骨、肩和
二、试验流程
一、车辆准备:
1、车辆运达时车辆状况的检查和确认
试验车辆到达试验室后,先测量运达时的车辆质量和前后轴的轴荷,并予 以记录。检查和确认车辆外观、配臵和车辆的基本参数
2、车辆整备质量的测量
a. 排空燃油箱中的燃油,运转发动机并到发动机自然熄火为止。 b. 向燃油箱中注入水,水的质量为燃油箱额定容量时的燃油质量90%(汽油密度
进行燃油泄漏检验的法规。
d. 这些法规的推出以及强制执行,促进了汽车生产厂商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进行汽车安全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动了汽车安全性技术的不 断发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以及交通事故中人 员(乘员和行人)的死亡率。
安全标准分布表:
汽车安全标准 主动安全
制 动 . 转 向 . 轮 胎 照 明 . 指 示 . 信 号 装 臵 车 辆 防 盗 保 护 乘 员 碰 撞 安 全 保 护
二、试验流程
NCAP,CNCAP,JNCAP,ANCAP等)及消费者保险协会(IIHS)等,
正面可变形40%偏执碰撞
试验流程
一、试验设备
1、试验场地:
0
160 110 110
90
110
200 地面 75 车辆应覆盖壁障表面的40%, 误差为±20 mm。
一、试验设备
二、试验流程
5、乘员舱的调整
后排座椅调整 后排座椅:应使其位于行程的中间位臵或者最接近于中间位臵的向后位臵锁止。 座椅头枕:应调整至最低位臵。 座椅朝向:应调整至前向。
转向盘调整
水平方向:应调节到可调范围的中间位臵。 垂直方向:应调节到可调范围的中间位臵。 转向盘应处于自由状态,且处于制造厂规定的车辆直线行驶时的位臵。

交通事故法律法规

交通事故法律法规

交通事故法律法规交通事故法律法规一:交通事故概述1.1 交通事故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事故是指道路交通参与者在公路上因交通事务而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害的事件。

1.2 交通事故的分类根据交通事故的性质,可以将交通事故分为车辆事故、行人事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等不同类型。

二:交通事故责任2.1 交通事故责任的基本原则2.1.1 追责原则交通事故责任应由肇事者承担,即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责任。

2.1.2 共同责任原则多人共同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情况下,各方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

2.1.3 违章行为责任原则交通事故责任应由违章行为的一方承担,如违反交通信号灯规定等。

2.2 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2.2.1 全责肇事者在交通事故中完全负有责任,需要承担全部损失。

2.2.2 主要责任肇事者在交通事故中负有主要责任,需要承担相应的损失。

2.2.3 同等责任多方共同负有相同比例的责任,需要共同承担相应的损失。

2.2.4 次要责任肇事者在交通事故中负有次要责任,需要承担一定比例的损失。

三:交通事故的处理程序3.1 报警和现场保护当交通事故发生时,当事人应立即报警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防止继续发生事故并确认事故责任方。

3.2 事故勘查和取证交通警察应及时到达现场勘查,并采集相关证据,包括现场照片、交通信号灯记录等,以确定事故责任。

3.3 调解或协商解决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调解或协商的方式解决交通事故纠纷,减少对司法机关的介入。

3.4 管辖机关和司法程序当事人无法通过调解或协商解决交通事故纠纷时,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并依法进行司法程序。

四:交通事故的赔偿4.1 人身损害赔偿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受害人有权获得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等相关赔偿。

4.2 财产损失赔偿交通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受害人有权获得财产损失赔偿,包括车辆维修费、财产损失补偿等。

4.3 精神损害赔偿交通事故造成的精神损害,受害人有权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包括精神抚慰金等。

汽车碰撞安全法规

汽车碰撞安全法规
第二章 汽车碰撞平安法规
主要内容
交通事故概况
1.汽车交通事故概况
• 1.1 汽车交通事故与汽车平安的关系 • 1.2 现代汽车平安保障体系 • 1.3 汽车平安技术主要内容
3
1.1 汽车交通事故与汽车平安的关系
汽车交通事故定义〔中国〕: 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的
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一些统计数字
• 美国:1972-1994年,304万人死于汽车交通 事故,是该国1972年以来战争死亡人数的 3 倍。
• 日本:2021年3月11日 , 日本东北部发生9级地 震引发海啸, 死亡人数1.5万人 , 9506人失踪。
25

1.2 现代汽车平安保障体系
• 亡羊补牢

从汽车诞生的那天起,就埋下了
认证制度 详细便于操作
表 1 美国 FMVSS 中有关被动平安性的法规:
条款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内容 内部碰撞乘员保护Occupant protection in interior impact 头部约束Head restraints 司机与转向机构碰撞保护 Impact protection for the driver from the steering control system 转向机构后移量Steering control rearward displacement 窗玻璃材料Glazing material 门锁及约束部件Door locks and door retention components 座椅系统Seating systems 乘员碰撞保护Occupant crash protection 安全带部件Seat belt assemblies 安全带固定点Seat belt assembly anchorages 保留Reserved 风挡玻璃安装Windshield mounting 儿童约束系统Child restraint systems 侧碰撞保护Side impact protection

汽车安全正面碰撞法规介绍

汽车安全正面碰撞法规介绍
碰撞能量吸收
汽车应具备有效的碰撞能量吸收能 力,通过溃缩、变形等方式吸收碰 撞能量,以减少对乘客的冲击。
碰撞试验及评定标准
碰撞速度
碰撞试验通常在特定的碰撞速度 下进行,如56 km/h或64 km/h ,以模拟实际行驶中的碰撞情况

碰撞角度
碰撞试验的角度可以是正面对撞 、侧面碰撞或斜向碰撞,以评估 汽车在不同碰撞情况下的安全性
提高汽车安全性
法规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增加乘员的安全保障。
推动汽车产业技术进步
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也推动了汽车产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国 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02
法规主要内容解析
汽车安全标准
车辆稳定性
汽车在发生碰撞时应保持稳定 ,避免因车身翻滚或失控对乘
客造成伤害。
乘客保护
汽车应配备安全带、气囊等乘客保 护装置,以减少碰撞对乘客造成的 伤害。
VS
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汽车安全 正面碰撞法规的研究将不断深入,未来将 更加注重新材料、新工艺等的应用研究, 以及复杂工况下的碰撞法规制定等。同时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汽车 安全正面碰撞法规将更加注重智能化、自 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汽车安全正面碰撞法规介绍
2023-11-09
目 录
• 法规背景及目的 • 法规主要内容解析 • 法规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 法规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分析 • 法规实施建议及展望 • 结论
01
法规背景及目的
法规背景
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 ,交通事故频发,因此制定汽车安全正面碰撞法规势在必行。

民法典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的相关规定

民法典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的相关规定

民法典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的相关规定作者:来源:《新传奇》2020年第39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本刊有售,购买热线:87927015)共1260条,其中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专章规定如下:1.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当事人之间已经以买卖或者其他方式转让并交付机动车但是未办理登记,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受让人承担赔偿责任。

3.未经允许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是本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4.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5.以买卖或者其他方式转让拼装或者已经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转让人和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6.盗窃、抢劫或者抢夺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盗窃人、抢劫人或者抢夺人承担赔偿责任。

盗窃人、搶劫人或者抢夺人与机动车使用人不是同一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盗窃人、抢劫人或者抢夺人与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连带责任。

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7.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碰撞安全法规大全(中文版)
汽车碰撞安全法规大全(中文版)
中国篇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11551-2003)
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GB 20071-2006)
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GB 20072-2006)
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GB 11557-1998)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5083-2006)
汽车安全带固定点(GB 14167-2006)
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GB 17354-1998)
C-NCAP 前部正面刚性壁障碰撞试验方法
C-NCAP 前部偏置碰撞试验方法
C-NCAP 侧面碰撞试验方法
C-NCAP 评分方法
欧洲篇
防止汽车碰撞时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12)关于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14)
关于车辆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17)关于车辆内部安装件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21)
关于后面碰撞汽车结构特性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32)
关于正面碰撞汽车结构特性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33)
关于车辆火险预防措施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34)
关于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保险杠等)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42)
关于车辆正面碰撞乘员保护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94)关于车辆侧面碰撞乘员保护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95)EuroNCAP 前部碰撞试验方法
EuroNCAP 侧面碰撞试验方法
EuroNCAP 侧面撞柱评估标准
EuroNCAP 车辆对乘员颈部保护的动态评估试验方法EuroNCAP 行人保护试验方法
EuroNCAP 儿童保护评估方法
EuroNCAP 评估方法与生物力学极限
GTR 行人保护法规
EC 行人保护法规
北美篇
内饰件碰撞特性要求及试验方法(FMVSS 201)
头枕的碰撞保护(FMVSS 202a)
转向机构对驾驶员的碰撞保护(FMVSS 203)
对方向盘后移量的要求(FMVSS 204)
座椅系统(FMVSS 207)
乘员碰撞保护(FMVSS 208)
乘员离位(OOP)保护(FMVSS 208)
儿童约束系统要求(FMVSS 208)
安全带安装固定点认证的统一规定(FMVSS 210)
儿童约束系统(FMVSS 213)
侧面碰撞保护(FMVSS 214)
保险杠标准(CMVSS 215)
车顶抗压(FMVSS 216)
儿童约束安装点系统(FMVSS 225)
燃油系统完整性(FMVSS 301)
电动车辆的电解液溢出和电击保护(FMVSS 305)保险杠标准(PART 581)
US NCAP 前部碰撞试验方法
US NCAP 侧面碰撞试验方法
US NCAP 翻滚试验方法
US NCAP 评分方法
IIHS 前部碰撞试验方法
IIHS 侧面碰撞试验方法
IIHS 低速碰撞试验方法
附录
EuroNCAP 新评估方法建议稿
假人伤害指标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