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ppt课件

合集下载

《琵琶行》ppt课件29张

《琵琶行》ppt课件29张
全文以人物为线索,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使情节波澜起伏。它所叙述的故 事曲折感人,抒发的情感能引起人的共鸣,语言美而不浮华,精而不晦涩,内 容贴近生活而又有广阔的社会性,雅俗共赏。
译:夜晚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 芦荻被秋风吹 得发出飒飒声响。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 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 要分别,临别时茫茫江水中浸着一轮冷月。
思考:“主人下马客在船”此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互文
译: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登上船。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 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 辞形式: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 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时间地点 故事人物
写作缘由 名字由来
奠定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2.正文分为几段?每段讲了什么内容?尝试自己概括一下。 ① 江头送客秋瑟瑟 ② 江上聆听琵琶曲 ③ 歌女倾诉身世苦 ④ 同病相怜伤迁谪 ⑤ 重闻琵琶青衫湿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年老色衰

贬谪放逐


沉沦憔悴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译: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 急声。凄凄切切不似刚才奏过的单调,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 泣不停。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 泪水浸湿!
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 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 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 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29张

《琵琶行(并序)》PPT课件29张
又融进了江花月三景,足见诗人炼字功夫炉火纯青。 C.“轻拢慢捻抹复挑”,写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娴熟。一连串的动作,具体地表现了
琵琶女扣弦、揉弦、顺手下拨弦、反手回拨弦的动作熟练,技艺精湛。
√D.“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不仅与开头“月”“夜”“船”
相呼应,而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演奏的愉悦气氛,同时也给读者 留下了回味的空间。
• 进入本诗的主体内容,写与琵琶女相见及听她演奏的情景。 • 惨淡的心情峰回路转,“寻声暗问”-“欲语迟”-“移船相见”-“重开宴”-“千呼万唤”-
“始出来”-“半遮面”,这一系列的动作行为,展现出了欲相见的急迫与琵琶女的羞怯
第一次演奏:
浔阳江头夜送客, 环境描写: 枫叶荻花秋瑟瑟。 渲染萧瑟凄凉气氛, 奠定基调。 主人下马客在船, (互文)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惨”饱含离愁、沦落之意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侧面烘托琵琶女的技艺高超
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 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另外,还有一 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 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 称“乐府”。乐府诗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意义:狭义的指 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 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 诗体裁的作品。《琵琶行》属于后者。
注意诗中描摹音乐的手法: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第 二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一、大量运用比喻。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8-3《琵琶行》课件(共39张PPT) 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ppt

8-3《琵琶行》课件(共39张PPT) 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ppt

• 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词语集释 •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 2.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 3.擢:提升官职。 •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左迁,降级。 •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 6.黜:黜,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 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 •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 9.孝廉:汉代选拔各级官吏的科目之一。孝廉是能尽孝道,做事正直。
忧愁和怨恨暗暗滋生
突然 溅射 突然冲出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
乐曲结束 弹奏弦乐时所
用的拨工具
船 静悄悄的
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
用拨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 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
庄重的颜容
唯见江心用到秋的月右白手手。法。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
“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 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音乐
音乐是沟通诗人和琵琶女 情感的桥梁

创作一首新诗
好久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夸张
犹抱琵琶半遮面。
译文
夜晚我到浔阳江头送别客人,枫树、 芦荻被秋风吹得发出飒飒声 响。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 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茫茫江水中浸着 一轮冷月。
忽然听见江面传来阵阵琵琶声;我忘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轻声询问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停了许久将要回答,又有 些迟疑。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重新掌灯摆 起酒宴。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依然怀里抱着琵琶半遮着 脸面。

《琵琶行》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ppt

《琵琶行》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ppt

五、诗歌细品
第一段:江头送客惨将别
点明了地点、时间、 事件和环境
夜送客,
环境描写,渲染悲凉的气氛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情景交融
离愁,沦落
和朋友即将分别,秋风萧瑟,饯饮 不酣,沉浸在一种悲伤的氛围中。
第二段:江上聆听琵琶曲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侧面描写 急切、惊异 声 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描写细腻
二、知人论世
白居易
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 。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卖炭翁》等为代表的 “讽喻诗”, 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由于得罪了唐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州司马。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情感共鸣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女的身世
相同点
诗人的遭遇
年轻时 才貌双绝,春风得意
沦落
如今 年长色衰,门前冷落
被贬前 才华横溢,位列高官 如今 冷落浔阳,孤独失意
风物情——一枝一叶总关情
以下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叙述了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狄花,构成萧 瑟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传达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凄凉 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 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女出场
第二段:江上聆听琵琶曲
琵琶女弹奏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 。 调音 掩抑 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琵琶行超完整ppt课件

琵琶行超完整ppt课件
了宝贵的文学资源。
个人感悟
通过对唐诗的学习,我深刻感受 到古典文学的魅力,体会到中华
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未来的展望
传承与创新
在当今时代,我们应该传承唐诗的优秀传统,同时不断创新,使 古典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个人努力的方向
未来,我将继续深入研究古典文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为 传承中华文化做出贡献。
艺术特色
琵琶行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独特的叙 事方式、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音乐 描写,展现了白居易卓越的文学才 华。
对唐诗的感悟
唐诗的地位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唐诗对后世的影响
唐诗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其严谨的格律、深邃 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为后世提供
后世的诗人、音乐家、戏曲家等从中汲取灵感,传承和发展了琵琶行的艺术精髓。
琵琶行成为了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代表之一,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欣赏和传承。
当代的价值与意义
琵琶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和人文 精神,对于当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审 美追求、价值取向等方面仍具有重要 的启示意义。
琵琶行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得到了 广泛的认可和传承,成为了中国文化 艺术的瑰宝之一。
重点词汇解析
总结词:重点标注
详细描述:对《琵琶行》中的重点词汇进行标注和解析,包括生词、难点词等,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并理解诗句中的关键词汇 。
06
结束语
对琵琶行的总结
琵琶行概述
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通过 对琵琶女高超琴艺的描绘,展现
了唐代社会的繁华与落寞。
主题分析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围绕音乐、人生 和社会的感慨,通过琵琶声传达出 深沉的情感。

《琵琶行(并序)》PPT优秀课件(2024)

《琵琶行(并序)》PPT优秀课件(2024)
2024/1/29
篇章结构
开篇点题,引出琵琶女的身世和遭遇;接着描写琵琶女的演 奏,展现其高超的技艺和内心的情感;最后通过诗人的感慨 和议论,深化主题,表达对琵琶女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 判。
写作特点
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琵琶女的形象栩栩如生; 采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突出琵琶女的悲惨遭遇和诗人的感 慨;语言简练、质朴,富有感染力。
对官场腐败的批判
作品中通过对琵琶女身世的叙述 ,暗示了官场腐败和黑暗,表达
了作者对官场的不满和批判。
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作品中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 差距,如“商人重利轻别离,前 月浮梁买茶去”等描写,表达了
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作品中通过对琵琶女和诗人自身 命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
演奏姿势
正确的演奏姿势对于琵琶 演奏至关重要,包括坐姿 、持琴姿势和左右手的位 置等。
12
琵琶行中琵琶演奏艺术特点分析
情感表达
琵琶行中的琵琶演奏注重情感表达, 通过不同的演奏技巧来展现人物的内 心世界。
音色控制
琵琶行中的琵琶演奏要求音色纯净、 圆润,通过左手的按音和右手的弹奏 技巧来控制音色。
节奏变化
在差异,但也有很多相通之处。
25
当代全球视野中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
2024/1/29
传统音乐文化保护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护传统音乐文化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民 族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音乐文化传承
通过教育、演出、研究等途径,将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给下一代,并 不断创新和发展。
中西方传统音乐文化交融
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西方传统音乐文化在相互借鉴和融合 中展现出新的魅力和活力。

《琵琶行》课件(共53张PPT)

《琵琶行》课件(共53张PPT)
共怀世间愁郁情 共奏人间悲凉曲 吟曲赋诗总关情 共享高山流水情
作业 1、熟读全诗 2、背诵诗中经典句子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用比喻描写音乐的写法,培养联想和 想象的能力。
2、赏析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
找出并有感情 的朗读文中描 写音乐的段落
合作探究
诗中几次写 到琵琶女的 演奏?每一 次诗人是如 何描写的?
小组交流:
为什么诗人会同一个从未谋面的下等的歌妓产 生共鸣呢?他们有哪些相同的经历?请划出文 中相关的句子并进行概括。
琵琶女
当年: 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色艺双绝、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欢笑红 颜)

而今: 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飘零憔悴、饱受冷落)
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两者相较,你以 为哪处更胜一筹?
《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 在慨叹琵琶女身世凄凉和抒发自己的不满。《 明湖居听书》只不过极力形容唱腔的美妙,无 弦外之音。两者相较,我以为《琵琶行》胜过 一筹。
谢谢!
作业: 1、背诵文中三处描写音乐的句子。 2、听一首自已喜爱的乐曲,然后用形 象的语言加以描写,不少于200字。
京倡 商妇 怨
诗人
当年: 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
融融; (京城作官、高官厚禄、身居 高位、位至谏言,名动京师)
而今: 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
凄凄。(谪居九江,凄凉落魄) 京官 谪官 恨
才艺超群: 名扬京都女艺人
合作探究:同是沦落天涯
才华横溢大诗人
无奈离京: 自言本是京城女
听课文录音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予(yú) 倡(chāng)女 贾(gǔ)人

高中语文《琵琶行》ppt课件

高中语文《琵琶行》ppt课件
全诗以抒情为主线,通过对琵琶女命运的同情和 感慨,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愤和不满。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琵琶女形象塑造
01
02
03
外貌描写
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琵琶 女的容貌、服饰,展现其 美丽动人、华贵典雅的形 象。
动作描写
刻画琵琶女弹奏琵琶时的 优雅姿态和娴熟技艺,表 现其音乐才华和独特魅力。心理描写三 Nhomakorabea诗人之一。
代表作品
除了《琵琶行》外,还有《长恨 歌》、《卖炭翁》、《赋得古原
草送别》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艺术风格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 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
魔”和“诗王”。
唐代文学特点及地位
对古代文学的继承与创新
唐代文学在继承前代文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 创新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唐代文学风格。
散文的兴起
唐代散文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出现了许多优秀的 散文家和作品,如韩愈、柳宗元等。
诗歌的繁荣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诗 数量庞大且质量极高,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诗人和 作品。
唐代文学的地位
唐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诗更是成为了中 国文化的瑰宝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语文《琵琶行》 ppt课件
目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与实践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琵琶行》创作背景
01 唐朝中期社会变革
唐朝由盛转衰,社会矛盾尖锐,白居易身处其中, 深感时局之忧。
人物形象对比与烘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名)曰(叫 )《琵琶行》。
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 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 对全诗有何作用?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 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 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 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 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 的长篇叙事诗。
文章结构
琵琶行
(并序) 白居易
唐大中皇帝吊白居易的诗
缀玉联珠六十年, 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 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歌, 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怆然。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 境)人。贞元十五年(798)进士, 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 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 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 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 ),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第三层: 概括写出主客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的神往,从侧面表现了琵琶 曲强大的吸引力量。这两句,从感情上来说,是由抑郁到惊喜的一个转 折;从结构上来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先闻其声,后见其人。 )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仕途一帆风顺,始 (从入仕 终抱着“为民请 到贬江州 命”“兼济天下” 司马以前) 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 主。代表作 品为《卖炭 翁》
后期 是他“独善其身” (即自贬 的时期,揉和儒家 江州司马 “乐天知命”道家
到死) “知足不辱”和佛 家“四大皆空”来 作“明哲保身”的 法宝。悔恨“三十 气太壮,胸中多是 非”。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第一诗段: 作者秋夜江边送客忽闻琵琶声。(诗的引子)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第一层: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起因、自然环境,全诗一开始就笼罩着 悲凉的气氛。在远离京都的浔阳江边送客,这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 暮色
暗淡,更使人惆怅惜别;霜叶衰草,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 )主 人下马客在船,(互文,即主客都下马登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助兴 的音乐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主人忘归客不发。
互文 借代
秋 江 夜 送 客( 肃 Biblioteka 清 )顶真送别的地
点、时间和环 境气氛。
第二诗段: 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景,着重表现琵琶女的高 超技艺和琵琶声所流露的幽愁暗恨。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语欲迟(迟疑)。移船 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 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第一层: 写邀请琵琶女的经过。“寻”“问”“移”“添”“回”“开 宴”“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 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诗人运用想象“欲语迟”、夸 张“千呼万唤始出来”和行动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 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这中间有自惭
身世,本不愿再向人献艺却又拗不过作者盛情相邀的不得已
之情,也有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束缚下的犹疑和顾虑。准确
描绘了琵琶女真切的个性,复杂的心理和特有的神态。使读 者如见其人,如见其态。 )
白居易的写景诗,也多为千古绝唱。他的《村夜》、《大寺林 桃花》、《寒闺怨》、《杭洲春望》等无不成为脍炙人口的佳篇。 尤其那首《暮江吟》己为流传千古的写景杰作。
白居易更为人们景仰之处,在于他一生关心民间疾苦,为百姓 的不幸遭遇鸣不平。
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对劳动者的苦难生活给予刻骨铭心的同 情,而对官府的掠夺行为给予鞭辟入里的揭露。
以闲适诗和 感伤诗为主。 感伤诗: 《长恨歌》 《琵琶行》
闲适诗: 《赋得古原 草送别》
白居易亦是唐代诗人中诗作最多的一位大学问家,现存的诗作
达三千多首。他是属于早熟的天才诗人。在他十六岁时,就有《赋 得古原草送别》问世,此诗成为妇孺皆熟的名篇。离离原上草,一 岁一枯荣。据说这首诗帮白居易在长安立了脚跟。他去长安见著作 郞顾况,顾开始用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价方贵,居亦 弗易”。就是说你的名字叫居易,而长安米价正涨,你在这里居住 是不容易的。但当顾况看了这首诗后,马上改口:“道得个语,居 即易矣”。就是说你能做出这样的诗,在长安居住就容易了。说明 顾况对白居易的诗才是十分赞赏的。
的的小在
同 时序正
时 间。文
又和在前
概 原序面
述 因中,
了。交作
诗在待者
的叙了有
内述作一
容 。
原 因


课文分析鉴赏
小序 元和十年,予左迁(降职为)九江郡司马。明年(第
二年)秋,送客湓浦口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 (铿锵悦耳地)有京都声(京城乐曲的声调)。问其人,本长 安 倡女(歌女),尝学琵琶于曹穆二善才( 乐师) ,年长( 年龄增长)色衰(容颜衰老),委身(嫁给 )为贾人 (商人 )妇。 遂(就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使快(畅快)数曲 。曲罢(弹完)悯然(忧郁的样子), 自叙少小(年轻)时欢 乐事,今漂沦( 漂泊沦落)憔悴,转徙(辗转迁徙 )于江湖 间(各地)。予出官(京官外调)二年,恬然(淡泊宁静)自 安,感斯人言(被这人的话感动了 ),是夕始(才)觉有迁谪 意(被贬谪的失意之情 )。 因(于是)为(写)长句(七言 诗),歌(作歌)以赠之,凡(共)六百一十六言(字),命
(第二层: 写与客人饯别时的凄凉情景。 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 ,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一个“惨”字,直抒胸臆, 真实表现了当时的场面气氛和人物心境。最后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 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以上这些描写,为悲剧性的人物琵
琶女的出场,创造了悲凉的气氛。)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 客不发。
江头送客闻琵琶 邀见歌女
江上聆听琵琶曲 演奏名曲
听者陶醉 少年欢乐
歌女倾诉身世苦 晚年沦落
悲苦心境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月夜听琵琶
秋江夜送客 月夜弹琵琶
东船西舫悄无言 我闻琵琶已叹息 同是天涯沦落人
凄凉话身世 自言本是京城女…… 梦啼妆泪红阑干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为君翻作琵琶行
却坐促弦弦转急
满座重闻皆叹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