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轴向柱塞泵的发展现状与国外差距
国内水泵与国外的区别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国内水泵与国外的区别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中国的水泵在制作和市场投放中已经达到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一般用在本土,很少能打进国外市场。
究其缘由,是因为国内的水泵跟国际水准还存在一些区别也可以说存在缺陷,是迫切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有一下几方面:国内的水泵没有完整的自主设计,往往是复制或者是参照别的国家来设计的,结构上可突破的局限性很小,而国外一些先进发达国家设计的水泵,结构巧妙,设计者思维灵活,拥有自主的设计意识。
这点是我国非常缺乏的,我们的设计师通常只会在别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改良,但是从来都不花心思去自主设计,思维模式受到很大的局限性。
这样是不可能有太大进步的。
其二,国内的水泵从材料到做工都比较粗糙,而发达国家的标准是相当严格的,他们既重视水泵结构的设计,又对水泵的用材到做工都非常讲究。
国内制造水泵用的材料一般都是比较低端的,而像意大利等国家队材料的要求就相当高,所用的不锈钢外壳都必须具备高粗超度,而我们国家队这些基本上没有要求,只要能用就可以了。
在做工上更是如此,日本做出来的泵非常精致,他们在水泵的每一个细节上都做得相当好,这样做出来的水泵性能,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自然就要高很多,而我国在这方面却望尘莫及。
除此之外,我们对水泵的检测标准和要求也不及国外严格。
是什么原因会导致我国设计,生产,检测水泵的技术不如国外发达国家呢,追根究底是因为我们的观念跟别人的不一样,首先,体现在成本上,如果我们把水泵的做工做的很精细那么花费的时间成本就会增加,材料用的好自然制造成本又需增加一层,这样生产出来的泵无疑出售的价格要比以前高几倍,但是国人无法接受这种高价格,他们宁愿使用低端的水泵也不愿增加成本,所以生产企业根本就无法去精细制造水泵。
其次,国人的创新意思和自主知识产权意识比较薄弱,在设计方面一味只想着如何参照别人,仿制别人,没有一种创新的观念,没有一种自主研发的概念,所以设计上比不上人家。
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人必须改变观念才行,要大力提倡和鼓励自主创新,自己研发设计,要宣扬好产品的用途和安全性能,改变消费者目光短浅的意识,这样,我国未来的水泵行业才能有突破性的发展,才能跻身世界先进水平,才能打进国际市场。
泵站国内技术现状及与国外的差距分析

泵站国内技术现状及与国外的差距分析来源:免费论文作者:未知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泵站需新建21座泵站,利用并部分改造14座江苏已建泵站,大约需要140台叶轮直径3.0m左右的大型泵。
这些泵站的主要特点是扬程低,单机流量大,年运行时间长(5000h),运行可靠性要求高,选用的大型泵机组应具备先进成熟、运行效率高、抗汽蚀性能好、运行稳定可靠的特点。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泵站的扬程2.3~9.0m,根据国内已建大型泵站的情况,可以把东线一期泵站分为三个扬程段来确定基本泵型:7.0~9.0m扬程宜采用立式导叶式混流泵;4.0~7.0m扬程宜采用立式轴流泵;2.3~4.0m扬程宜采用卧式或斜式轴流泵。
根据流量规划要求,大部分泵站为80~120个流量,通常单机在30个流量左右,为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通常要考虑一台备机,因此,泵站的装机台数一般为4~5台,以在建的宝应站为例:总流量100个流量,设计扬程7.6m,选用单机流量为33个流量的立式全调节导叶式混流泵,三用一备,装机4台。
南水北调中线与西线主要以自流为主,东线则要兴建大型泵站梯级送水。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大型泵的显著特点是:单机流量大,通常要求在30m3/s左右;扬程低,都在10m以下;年运行时间长,一般在5000小时/年以上;技术指标要求高,同时要求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
国内大泵技术现状我国的大型泵技术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到本世纪初已初步形成立、卧、斜三大系列,叶轮直径有1.6m、1.8m、2.0m、2.5m、2.8m、3.0m、3.1m、3.2m、3.8m、4.0m、4.1m、4.5m 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就大型泵的品种规格而言,无疑我们是走在国际前列,但其综合制造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还有一段距离。
这是由于长期以来大型泵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水利系统,用途一般以排涝为主,投资主体是国家,产生的效益是间接效益、社会效益,加上客观上年运行时间较短,甚至几年用一两次,因而人们通常注重的是泵站的投资规模,在市场经济不很规范的招投标中,价格起着重要作用,很少注重泵的制造技术提高,由于大型泵向电厂、市政、船厂等领域的拓展,泵的制造技术随着不同用户、不同时期要求逐步提高,但提高的幅度是有限的,与国际先进制造技术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我国电力变压器发展与国外差距透析

我国电力变压器发展与国外差距透析专家估量今年变压器行业或会出现洗牌。
未来几年,按照今朝的情况阐发。
不合格或拿不到订单的企业会因市场要求的不断前进而被淘汰。
全球当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颁布发表,日前。
将与中国南方电网无穷任务公司单干,为其负责建设的云南糯扎渡—广东特低压直流输电工程的一座换流站设想、制作、装配并调试800千伏特低压直流变压器装备。
这已经不是ABB国第一次出手电力变压器市场了ABB甚至默示,作为一家位居天下500强的海内闻名电力变压器企业。
只要在中国才有其最全的产品线,其他国家都没有实现从产品、元器件到服务范畴的市场笼盖。
一方面看中的国电力设备市场的复杂后劲;另一方面,这种海内巨擘强势加入国内市场合作的背地。
也体现了中国企业长足的前进,特别在品德方面,国产电力变压器已经越来越凑近海内程度,使得海内巨子们不得不拿出“看家本事”逐鹿中国市场。
品德水平与海外产品相称一种静止的电气装备,电力变压器。
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互换电压(电流)变成频率不异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电压(电流)装备。
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去年第三季度看管抽查功效显现,天下12个省、直辖市29家企业生产的29种电力变压器产品中,发现有6种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的请求,合格率80%这一功效基础上体现了目前国内电力变压器行业的品德水准。
应当说经过这么多年的成长,目前国内变压器行业全部水平基础达到海内一流程度,品德水平与海外产品相差无几。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变压器分会相关担负人说。
据有世界技术制高点变压器行业重要看两项数字,据了解。
产品容量与电压等级。
早在十一五”初期,国就已是世界上电力变压器的生产和应用大国,但并不是强国。
那时,国内仅有大都企业能生产500千伏的超高压变压器,超高压变压器的市场份额基础被海外巨擘把持。
随着国内首条特低压实行树范工程的下马,国内变压器企业迎来了生长契机,产品电压等级和容量一举跃居世界第一,占有了行业成长的技术制高点,同时,增进了低电压等级变压器技巧的不断成熟和完善。
2024年高压柱塞泵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高压柱塞泵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高压柱塞泵是一种常见的流体传动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石油化工、能源等领域。
本文将对高压柱塞泵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趋势。
高压柱塞泵市场概述高压柱塞泵是一种能够产生高压力的液压泵,通常用于输送高压流体。
它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承受压力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高压柱塞泵市场随着各个行业的发展持续扩大,市场规模不断增加。
2024年高压柱塞泵市场发展现状市场规模高压柱塞泵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高压柱塞泵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高压柱塞泵市场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格局。
市场上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知名企业,如XX公司、XX公司等。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市场需求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对高压柱塞泵的需求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石油化工、能源等领域,高压柱塞泵的应用非常广泛。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对高压柱塞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例如,对泵的可靠性、工作效率和智能化程度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
技术发展趋势高压柱塞泵市场的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效节能: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市场对高压柱塞泵的能效要求越来越高。
未来的高压柱塞泵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创新。
•智能化: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高压柱塞泵的智能化程度要求也在增加。
未来的高压柱塞泵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研发和应用。
•轻量化:随着用户对设备重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对高压柱塞泵的轻量化设计需求也在增加。
未来的高压柱塞泵将更加注重材料轻量化和结构优化。
结论高压柱塞泵市场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市场,在各个行业的需求推动下,市场规模不断增加。
未来,高压柱塞泵市场将继续朝着高效节能、智能化和轻量化的方向发展。
企业应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目前国内外液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前国内外液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液压技术现状液压技术相对机械传动来说是⼀门新技术,从17世纪中叶巴斯卡提出静压传递原理,珠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台⽔压机算起也只有⼆、三百年的历史。
近代液压系统技术在⼯业上真正推⼴使⽤亦是本世纪中叶以后的事,⾄于它和微电⼦技术密切结合、得以在尽可能⼩的空间内传递出尽可能⼤的功率并加以精确控制,更是近15年内的新事物。
我国液压⾏业已形成了门类齐全,有⼀定⽣产能⼒和技术⽔平,初具规模的⽣产科研体系。
⽬前全国约有近300家企业,还有液压研究室(所)、国家级液压元件质监督检测中⼼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
我国液压站已可为⼯程机械、农业机械、机床、塑机、冶⾦、矿⼭、⽯油化⼯、铁路、船舶、轻⼯机械提供⽐较齐全的产品。
⽬前,液压元件产品约有1000个品种,近10000个规格。
通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产品⽔平有⼀定提⾼,⽣产出⼀些具有世界⽔平的产品。
另外,在CAD和CAT技术、污染控制、故障诊断、机电⼀体化、海⽔及⾼⽔基溶液的应⽤、现代控制技术的应⽤等⽅⾯也取得可喜成果,不少成果并已⽤于⽣产。
我国液压⼯业重视同国外企业进⾏有效的经济和技术合作,近年来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很多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等制造技术,为提⾼产品⽔平和⽣产能⼒起了重要作⽤。
⽬前已和美国、⽇本、德国共同建⽴了某些合资企业,这些企业将推动我国液压⼯业的发展。
⼆、国外液压⼯业发展概况;(1)液压⼯业⽣产规模在国外,液压⼯业的发展速度⾼于机械⼯业。
美、⽇、德等主要国家⼈均产值以⽇本为最⾼,其主要原因是⽇本⼯⼚设备⾃动化程度⾼和⽣产管理完警。
此外,⽇本各企业外协盘⼤,它将⼀些零件扩散给协作⼚加⼯,实现零件专业化,这也是销售额⾼的原因之⼀。
(2)世界液压⼯业市场概况:A)液压产品需求动向液压技术的应⽤领域越来趣⼴泛,据分机建筑⼯程机械、农机等⾏⾛机械是液压⼯业的主要⽤户,在产业机械中,机床、冶⾦,塑机是主要⽤户。
由于机床、塑机、万味吕⼊等⾏业部分传动已被电⽓传动所取代,其需求量减少,建筑、⼯程、冶⾦等需要量的⽐重。
国内外水泵差距

1、国外泵厂家的水力计算能力更强,有非常深厚的数据积累,水力模型更加先进,只要提出工艺要求,能够立即利用水力计算,准确选型。
并能利用已选型设备,重新进行模拟水力计算,反向提供工艺计算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目前国内泵的水力(利)计算很多是80年代的或90年代初的,并且是模仿国外的模型开展的,因此,其设计水平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
2、泵的制造存在差距,首先是材料方面,国内泵的制造允许的可选材料非常有限,基本局限于几种可选,都是固有的,而国外的材料牌号品种非常多,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提供满足设计的各种材料,其材料基本属于根据设计下订单的,随时可以根据要求提供各种特殊的材料。
并且,国外的材料配方比较先进,即使是同一牌号的材料,其生产出来以后,质量也要比国内的好。
3、铸造水平存在差距。
以叶轮为例,国外精铸出来的叶轮变形量非常小,因此,内部流道基本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打磨加工量较小,保证了效率。
国内铸造出来的叶轮变形量较大,通过打磨修正后,还是很难弥补叶轮效率由于变形引起效率的降低,因为,叶轮叶片形状及其厚薄程度、流道的形状是否与设计一致决定了泵的效率的高低。
另外,打磨的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外打磨出来的流道更加平滑,顺畅。
4、测量水平的差距。
国内很多机械厂、泵厂制造出来的各工件、零件,很多还是采用人工用千分尺或表进行测量,一方面是测量器具精度偏低,导致测量的精度偏低,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测量水平。
而国外也采用人进行测量,但采用光电等测量原理进行测量的测量高精度器具,降低对人测量水平的要求,减少人为的测量误差,误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误差,因此,测量水平较高。
5、加工精度存在差距,首先是加工设备落后,国内加工一个零件可能要使用多种机床,不断更换工位,每次变换工位产生一次误差,累积后误差偏大。
国外,机床多功能化,加工一个零件可能在同一机床上即可完成,或尽可能减少工位的变换,基本保证在同一工位,减少了误差。
浅谈国内外泵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谈国内外泵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泵是一种将机械能转换为流体能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农业、能源等领域。
国内外泵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下面将从发展现状和趋势两方面进行分析。
国内泵行业的发展现状: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泵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国内泵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2.技术水平提升:国内泵企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一些企业还积极与高校合作,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3.企业竞争激烈:国内泵行业竞争激烈,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和营销战持续存在。
一些大型企业通过规模扩张和品牌建设,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小型企业则通过专业化生产和定制化服务来谋求发展。
4.环保意识增强: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国内泵企业不断研发节能环保型产品,如高效节能泵、变频泵等,以降低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国外泵行业的发展现状:1.技术领先:国外泵企具备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技术设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较高。
一些国际知名泵企在设计和研发方面具有较强实力,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2.产品多样化:国外泵企在产品种类和规格方面较为丰富,可以满足不同地区和行业的需求。
同时,一些国外泵企还致力于研发定制化产品,以满足特定客户的需求。
3.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国外泵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非常激烈,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竞争力较强。
一些泵企通过进行海外并购和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4.环保要求高:国外泵企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较多,积极研发和推广节能环保产品。
一些企业还注重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利用。
泵行业的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泵行业将继续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例如,智能泵的发展将成为未来的趋势,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泵的远程监控和运行优化。
2.绿色高效:节能环保将是泵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推出绿色高效产品,满足环保要求。
轴向柱塞泵的改进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注:1、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经各系、教研室主任审批生效;2、此表1式3份,学生、指导教师、教研室各1份。
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课题名称63CY14-1B轴向柱塞泵改进设计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指导教师20**年2月17 日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63CY14-1B轴向柱塞泵改进设计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指导教师职称20**年 5 月22日内容提要液压泵作为液压传动中的一个重要动力装置,在当今工业社会有着相当大的需求量。
本文所提到的63CY14-1B型轴向柱塞泵就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类液压泵。
作者通过对作者工作单位——邵阳维克液压有限责任公司,2005-2006年的泵的销售情况讲行调查统计,发现:63CY14-1B型轴向柱塞泵是现在重多使用频率较高的液压泵中的一类。
因而选择此型号泵进行改进。
本文先从液压泵的基本原理入手,并结合63CY14-1B型轴向柱塞泵自身的特点,相比较介绍,让读者对液压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然后,分析对于63CY14-1B 型轴向柱塞泵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而这些地方与哪些因素有关联?逐步的说明,改进设计的由来,及其设计步骤。
本次对63CY14-1B型轴向柱塞泵的改进,主要是从降低噪音入手。
而对于影响63CY14-1B型轴向柱塞泵噪音的3个摩擦副:缸体与配油盘的摩擦、变量头与滑靴的摩擦、柱塞与柱塞孔的摩擦。
又找出主要摩擦——缸体与配油盘的摩擦,进行改进。
经过实验发现,配油盘上的鼠尾的长度直接影响泵的噪音,于是作者对配油盘上的鼠尾长度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最后找到了比较合适的尺寸。
在上面所讲的系列实验中,主要采取对比的方法来做。
选取了几组缸体与配油盘进行对比实验。
本文主要的优点,就是一切从生产实践与试治实验出发,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较好的经济价值。
SUMMARYThe hydraulic pump has sizable demand in nowadays industrial society as an important motive equipment in hydraulic transmission. Model 63CY14-1B axial column this text mentionfill in pump relatively common first hydraulic pump among them. The author passes author's office correctly - - Shao Yang wei ke Hydraulic Company, Ltd. sales situation of pump for2005-2006 year speak conduct investigation count, find: Model 63CY14-1B axial column fill in pump serious to use more one kind of high-frequency hydraulic pump now. Therefore choose this type pump to improve.This text proceeds with basic principle of the hydraulic pump first,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 of filling in pump of axial column of Model 63CY14-1B, compare the introduction, let readers have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to the hydraulic pump. Then analyze , fill to Model 63CY14-1B axial column what place need improvement pump? And with what factors to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and unite in these places ? The explanation progressively , the origin designed in improvement, and design the step.Fill axial column of Model 63CY14-1B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ump this time, mainly start with reducing the noise. And fill in 3 of the pump noise to rub pair in influencing the axial column of the Model 63CY14-1B: With mix oil friction , variable head and slippery friction , column of boots of record fill in with column friction to fill hole cylinder block. Find out main friction again - -Cylinder block and mixing the friction of the oil one, improve. Find experiment , mix oil mouse length of tail of plate influence noise of pump directly, then the author passes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to the tail length of mouse mixed on the oil plate, found the size suitable finally. Among serial experiment above speak, method compared with to take make mainly. Choose several group cylinder block with mix oil record go on experiment of comparing with.Main advantage of this text, all have very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and better economic worth from production practices with trying managing the experiment and setting out.目录内容提要 (I)SUMMARY (II)第1章前言 (1)第1.1节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1.1.1、课题目研究背景 (1)1.1.2、课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1)第1.2节国内外研究开发水平和发展趋势 (3)第1.3节课题研究目标 (4)1.3.1、研究内容 (4)1.3.2、主要研究成果 (4)第2章液压泵的原理与计算 (5)第2.1节液压泵的原理与分类 (5)2.1.1、液压泵的传动与工作原理 (5)2.1.2、液压泵的分类 (6)第2.2节液压泵的性能参数 (6)2.2.1、压力 (6)2.2.2、排量与流量 (7)2.2.3、功率和效率 (7)第2.3节轴向柱塞泵的名称由来与特点 (8)2.3.1、名称的由来 (8)2.3.2、特点 (8)2.3.3、型号 (10)第3章泵的噪音来源与改进 (13)第3.1节噪音来源分类 (13)3.1.1、人为噪音 (13)3.1.2、非人为噪音 (13)第3.2节摩擦副影响因素 (14)3.2.1、缸体与配油盘的摩擦 (14)3.2.2、变量头与滑靴的摩擦 (14)3.2.3、柱塞与柱塞孔的摩擦 (15)3.2.4、零件材料的选择 (15)3.2.5、摩擦引起噪声的原因 (15)3.2.6、怎样减小摩擦来降低噪声 (16)第3.3节噪声改进方法 (17)3.3.1、泵的降噪措施 (17)3.3.2、改进噪声的试验 (17)第4章轴向柱塞泵结构改进前后 (22)第4.1节结构与工艺的改进 (22)第4.2节进口泵与本土泵的比较 (22)第4.3节结构改进方向 (22)4.3.1、主要改进点 (22)4.3.2、次要改进点 (23)4.3.3、新旧特性对比 (23)4.3.4、新旧噪音曲线对比 (23)4.3.5、技术参数对比 (24)总结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8)第1章前言第1.1节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1.1.1、课题的研究背景当今国内的工业社会,尚处于发展阶段,所以中、重型工业占主导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轴向柱塞泵的发展现状与国外差距
我国生产的轴向柱塞泵主要有引进国外技术的产品和我国自主研发的CY系列柱塞泵。
引进国外技术Rexroth、Yuken等系列,性能介于国外产品和CY泵之间。
纵观国产轴向柱塞泵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特点。
(1)就性能指标来讲,国产Rexroth系列的排量、额定压力、转速都要比CY系列的大一些。
其额定压力35 MPa,峰值压力达40 Mpa;转速达到2000 r/min以上,而CY系列额定压力在31.5 MPa,转速一般限定在1500r/min。
(2)就市场份额来看,CY由于价格优势仍稳定占有一定的低端市场份额.但利润率低。
由于性能不稳定很难应用于工程机械、注塑机等领域。
国产Rexroth产品有少量应用于起重机等领域。
国外产品凭借性能优势占据了较大的高端市场份额。
(3)就企业情况来看,在欧美,轴向柱塞泵的生产厂家是比较多的,但在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也只有六至八家,而且其中多数采用的国外的技术。
由于我国液压行业的基础薄弱,和国外的技术水平相比,国内还是比较落后的,在轴向柱塞泵领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和国内屈指可数的几个企业相比,国外企业数日很多、规模很大。
比如Rexroth、Eaton、Linde、Parker、Denison、Danfoss、Hawe、Yuken等:另外小松、川崎和三菱等一些企业,生产的泵直接为自己的工程机械整机配套。
(2)国外的厂家有丰富的产品线,产品系列多,产品型号全,比如Rexroth的AF系列、AV系列、KVA系列等,为工业液压和工程机械液压行业配置了丰富的产品线。
(3)国外产品性能出色,技术更新快。
排量从几毫升到上千升,额定压力有的可达40 MPa 以上,自吸转速大多都在2000 r/min以上,个别小排量的甚至达到8000 r/min以上,而且寿命长、噪音低。
(4)就变量控制方式来讲,国外产品变量方式比较多,而且各种变量方式又有很多可选功能。
虽然有差距,但我国对轴向柱塞泵的需求却一直很旺盛,这对轴向柱塞泵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只要能够在结构和技术上不断的开拓创新,我国轴向柱塞泵技术和产品一定可以上一个新台阶。
纵览轴向柱塞泵技术漫长的发展演变,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1)轴向柱塞泵,马达在发展中,基本结构保持了稳定,高速高压以及良好的控制方法是其发展的方向。
(2)随着电子、计算机、材料、制造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多学科交叉应用于泵,马达的研究,使仿真和试验更为接近现实,泵设计和优化的效率大大提高。
(3)我国的轴向柱塞泵技术还比较落后,但旺盛的需求对轴向柱塞泵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只要能紧跟国际技术潮流,发挥后发优势,一定能赶上国际先进水平,甚至后来者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