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地理第二章课后题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二章章末检测(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章末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聚落景观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聚落的分布特征是()①聚落规模大②聚落规模小③呈团块状分布④呈带状沿河分布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该聚落最可能分布在()A.塔里木盆地B.黄土高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华北平原1题,据图可知,该地区河网密布,耕地破碎,聚落规模小且呈带状沿河分布。
故选D项。
第2题,结合上题可判断,该聚落可能位于我国南方河流冲积平原地区。
故选C项。
2.C垛田是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垛状高田。
江苏省兴化市垛田镇垛田数量多,垛田星罗棋布,似千万小岛荡漾于水面之上,素称“千岛之乡”。
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入围全国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下图是垛田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垛田中的网状深沟的作用不包括()A.交通B.防洪C.灌溉D.淋盐4.甲地垛田入围“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理由是()A.人地关系协调B.自然环境优越C.机械化水平高D.推广价值大3题,读图,图中垛田中的网状深沟可以行小船,有交通作用;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利于排水、灌溉,有防洪、灌溉作用;该地位于淮河以南,属于湿润地区,很少有土壤盐渍化问题,网状深沟的作用不包括淋盐,选D项。
第4题,甲地垛田入围“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理由是因地制宜改造利用环境,人地关系协调发展,选A项。
4.A读某城镇略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B.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C.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D.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6.若甲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D.视野开阔,俯瞰全城5题,②功能区位于市中心,应属于商业区;①功能区在最大风频风向的上风地带且面积最大,应为居住区;③功能区位于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地带,应为工业区。
计量地理徐建华第二章课后题6-11答案

642.73 1990.01 4725.01 1243.43 2312.82
677.54 2272.82 5333.1 1426.34 2556.02
798.9 2692.81 6379.63 1677.8 3081.91
பைடு நூலகம்918.8 3467.72 7385.11 2005.42
3473
1065.7 3907.23 8690.24 2338.98 4006.72
113 109.7
109
109.8 109.8
112
113.3 109.9 112.4
115.5 110.74
112.1
115.1 115.9 111.51 111.8469 112.3 112.2
116.2 111.51 113.3
110.2016 110.1 110.24 112.7 111.2 110.9 112.7193
4751
4788
4822
4857
4889
4660
4719
789
796
803
811
818
828
836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 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 自治区 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
2849 8329 3756 4241
258 3644 2515
517
554
1849
2829 8143 3799 4287
108.7 108.6 108.2 111.2 111.4 110.9
111
0.172787 0.1637 0.160417 0.204905 0.155195 0.164757 0.21299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地理中图版必修2课后训练:第二章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Word版含解析x

课后训练1.下列有关地域文化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差异只表现在物质方面B.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其“地域”范围大小成正比关系C.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变化2.下列事物或现象属于文化范畴的是()。
A.泰山日出 B.黄山四绝中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C.庐山云雾 D.黄土高原的窑洞3.我国民间竞技体育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赛龙舟——水量大、水流急的河流上游 B.赛骆驼——黄土高原C.赛马、飞马拾银——藏北高原 D.赛牦牛——东北平原4.我国青藏地区的居民“身穿绵羊皮缝制的藏袍,白天束带为衣,夜间解带当被”所反映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①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②气候温暖,昼夜温差小③游牧地区的生活④定居牧区的生活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5.根据自然环境对戏剧的影响,判断“采茶舞”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地区的代表性舞蹈?()A.东北平原地区 B.黄土高原地区C.江南丘陵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读“日本东京城市规划示意图”,完成第6~7题。
6.日本东京以皇宫为中心,将皇宫摆放在城市中轴线上,体现了()。
A.天人合一的思想 B.皇权的至高无上C.民主与法制精神 D.城市格局历史的悠久7.影响日本东京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C.历史因素 D.环境因素下图为某城市中最常见的女性装扮。
据此完成第8~10题。
8.这座城市可能是()。
①北京②麦加③银川④巴格达⑤雅加达⑥拉萨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④⑥9.该城市中比较常见的宗教建筑景观是()。
A.清真寺 B.教堂 C.寺庙 D.泰姬陵10.该城市中常见的建筑风格是()。
A.红墙黄瓦飞檐斗拱 B.白墙尖塔穹顶水池C.绿篱草地花园洋房 D.高基斜顶围墙庭院11.中国古代建筑多突出下列哪一项的重要地位?()A.教堂 B.皇权 C.佛教 D.自由“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
世界气候类型和洋流填图.之令狐文艳创作

一、填写下面各气候类型与气候特点令狐文艳二、完成下面的气候模型图,在右侧空白处画出对应的自然带模型图。
找到下列地方用字母标记出来,并简述其气候形成成因。
a)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沿海和中美洲的东侧b)5゜N~10゜S之间,38゜E以东的东非高原c)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部和巴基斯坦东部d)巴塔哥尼亚高原一、填写完整下面的洋流名称二、在经纬网图中填写出各洋流的名称四、气候类型的判读1.气候类型的判读规律第一步:“冷热”定“半球”。
最高气温月出现在7月或8月(或最低气温月出现在1月或2月)是在_____半球;最高气温月出现在1月或2月(或最低气温月出现在7月或8月)是在_____半球。
第二步:以“温”定“带”。
(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确定热量带。
)>15℃:热带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冷月均温 0℃~15℃:亚热带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温带海洋性气候-15℃~0℃:温带其它的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热月均温<10℃:寒带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以“水”定“型”。
(根据降水总量及季节分配,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年雨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雨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雨型:____________。
少雨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似气候类型的比较——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水有明显的干湿(旱雨)两季。
不同点:(1)年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大于15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一般在750~1000毫米之间。
(2)降水过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过程具有突变的特点;热带草原气候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点。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2章第1节《城市的空间结构》练习及答案

第二章第一节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东南某地城镇规划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地,最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得就是( )A.甲B.乙C.丙D.丁2.图中批发市场区位选择最主要得原因就是( )A.位于上风向,污染较小B.交通便利,地价较低C.接近工业区,运费较低D.远离河流,不污染水源答案1、C 2、B解析第1题,丙地位于河流得上游,靠近湖泊与风景区且远离工业区,环境优美,最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
第2题,图中批发市场位于城市得外缘,地价较低;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3.土地价格就是形成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得重要因素,影响地价得最主要因素就是距离城市中心得远近与交通就是否便捷。
图1就是某地区地价等值线分布图,图2选项中能正确反映①、②两地之间地价高低情况得就是( )答案 B解析①位于市中心,有两条主要公路十字形穿过,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
②位于城市附近得卫星城,两条公路丁字形交会,通达度较高,地租也较高。
二者之间通达度降低,地价也降低。
4.(2018·北京学业水平测试)下图为“浙江省温台城市群示意图”,温州市与杭州市相比( )A.城市级别高B.城市规模大C.服务范围大D.服务种类少答案 D解析从图中可以瞧出温州得城市等级低于杭州,因而其城市规模小,服务范围小,服务种类少。
读“某地区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回答5~6题。
5.图例中得城市功能区,正确得就是( )A.甲——低级住宅区B.乙——重工业区C.丙——轻工业区D.丁——高级住宅区6.甲功能区布局得有利条件不包括...( )A.位于盛行风得下风向B.位于河流得下游C.位于居住区附近,劳动力充足D.靠近铁路,交通便利答案5、D 6、C解析第5题,图中功能区丁位于河流得上游,盛行风得上风向,且靠近旅游景点,因而为高级住宅区;功能区甲、乙、丙分别为重工业区、轻工业区与低级住宅区。
第6题,功能区甲为重工业区,其位于盛行风得下风向,河流得下游,不易对城区造成大气污染与水污染;靠近铁路,有利于原料与产品得运输。
男女的身材比例计算公式之令狐文艳创作

女士:令狐文艳第一则1。
标准体重=(身高-100)*0.9。
如:155CM,标准体重是49.52。
腰围:深吸一口气测量收缩最细的状态,应保持在(身高-100)以下,是身高的30%-37%为标准3。
胸围:深吸一口气,测量胸部最扩张时的状态。
测量的胸围/身高(CM)*100=53位标准,在54-56之间为中等,57以上为肉弹4。
臀部:比胸围小1-2CM或相等为标准。
臀部并非是尺寸合乎标准便很美观,挺翘更为重要。
两腿伸直,脚跟并拢站立,从腰部至臀部的顶点如果在18CM以内属于挺翘,反之下垂。
5。
腿部:以腿并拢后两腿之间只有四个小空隙才是最标准的。
大腿围比腰围小5-7CM,小腿围比大腿围小17CM左右6。
手臂:上臂围(手肘至肩部最粗的部分)比颈围(下巴抬起颈部伸长的状态)细4.5CM为最理想第二则1.上、下身比例:以肚脐为界,上下身比例应为5:8,符合“黄金分割”定律2、胸围: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丰满处测量胸围,应为身高的一半。
3、腰围: 在正常情况下,量腰的最细部位。
腰围较胸围小20厘米。
4、髋围:在体前耻骨平行于臀部最大部位。
髋围较胸围大4厘米5、大腿围: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
大腿围较腰围小10厘米。
6、小腿围:在小腿最丰满处。
小腿围较大腿围小20厘米。
7、足颈围:在足颈的最细部位。
足颈围较小腿围小10厘米。
8、上臂围:在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的中部。
上臂围等于大腿围的一半9、颈围:在颈的中部最细处。
颈围与小腿围相等。
10、肩宽:两肩峰之间的距离。
肩宽等于胸围的一半减4厘米。
第三则女子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算法一 45+[(身高(厘米)-150)X0.32+(年龄-21)?算法二身高cm - 112女子最佳三围的计算方法:胸围=身高 X 0.51 ( 身高163cm的标准胸围=163cm X 0.51=83.13cm )腰围=身高 X 0.34 ( 身高163cm的标准腰围=163cm X0.34=55.42cm )臀围=身高 X 0.542 ( 身高163cm的标准臀围=163cm X 0.542=88.346cm )据统计,亚洲女性的魔鬼三围的标准(胸84厘米、腰62厘米、臀86厘米)第四则女子最佳围度的计算方法:算法一胸围:身高 x 0.52 (身高163cm x0.52=84.76cm)腰围:身高 x 0.37 (身高163cm=163 x 0.37=60.31cm)腹围:身高 x 0.457 (身高163cm=163 x 0.457=74.491m)臀围:身高 x 0.542(身高163cm=163 x 0.542=88.346cm)大腿围:身高 x 0.26 + 7.8 (身高163cm=163 x 0.26 + 7.8=50.18cm)算法二比例:以肚脐为界,上下身比例应为 5:8.胸围:在腑下沿胸的上方最丰满处测量,胸围应为身高的1/2.腰围:腰的最细部位其标准围度比胸围小 20CM. 68cm髋围:在体前耻骨平行于臀部最大部位测量,髋围应较胸围大 4CM.大腿围: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测量,大腿围应较小10CM.小腿围:在小腿最丰满处测量,小腿围应较大腿围小 20CM. 足颈围:在足颈的最细部位测量,足颈围应较小腿围小 10CM. 手腕围:在手腕与肘关节的中部测量,手腕围应较足颈围小5CM.上臂围:在肩关节与肘关节的中部测量,上臂围应等于大腿围的 1/2.颈围:在颈的中部最细处测量,颈围应与小腿围相等.肩宽:即两肩膀峰之间的距离,应等于胸围的 1/2 减 4CM 第五则亚洲MM标准身材计算公式体重=(身高-100)*0.81胸围=身高*0.52腰围=身高*0.37下腹部=身高*0.46臀围=身高*0.54上臂=身高*0.15大腿=身高*0.31小腿=身高*0.2腿脖子=身高*0.12男士:第一种男性标准三围计算方法胸围=身高 X 0.48 ( 如:身高175cm的标准胸围=175cm X 0.48=84cm )腰围=身高 X 0.47臀围=身高 X 0.51第二种男人的标准身高应该这样计算的:1.当他拥抱自己的女人的时候,女人的下巴可以微微的搁在他的肩膀上,这样他的身高就很标准。
计量地理第二章课后题答案

徐建华版计量地理学第二章答案点击这里1. 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 (1)3. 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4. 地理数据采集的来源渠道有哪些? (2)5. 数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数据处理中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2)6. 对表2.4.1 中的分组数据,分别计算其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2)7. 查阅2011年的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 (3)8.某一地区各个亚区的GDP 数据如下表所示。
(6)9.如果我们在作罗伦次曲线时,不是把某要素各组分的数据由大到小排序, (11)11. 根据第10 题中的数据,计算锡尔系数L 指标和T 指标。
(17)1.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地理数据就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指标。
按类型可分为:1)空间数据: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2)属性数据:数量标志数据,品质标志数据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采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
空间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
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特征,属性数据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
如一个城市点,它的属性数据有人口,GDP,绿化率等等描述指标。
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将一个地理试题表达清楚。
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系;属性数据——对于属性数据的表达,需要从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两方面进行描述。
其测度方法主要有:(1) 数量标志数据①间隔尺度(Interval Scale)数据: 以有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在某种单位(量纲)下的绝对量。
旅游地理学课后习题完整版之令狐文艳创作

第一章绪论1、令狐文艳2、试分析闲暇、游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其他基本需求满足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旅游是指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
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一个显著特点是要离开居住地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前往一个目的地从事各种娱乐活动,同时,旅游目的地要提供各种设施以满足需要。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3、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有哪些?旅游产生的环境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环境容量;社区旅游;新兴旅游;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规划。
4、试分析旅游地理学与地理学科及旅游学科之间的关系。
(1)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部分,它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但与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都关系密切。
(2)旅游地理学也可以认为是介于地理学和旅游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
(3)旅游活动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旅游地理研究,要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旅游地理研究者要学习,掌握这些学科与旅游相关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20世纪30年代初,麦克默里发表了《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被公认为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
1、试述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国外学科发展史中国的1978—1989:理想主义阶段旅游地理学主要进展•自觉构建学科体系和研究框架•关注国外理论前沿,反思自身不足•教书育人,提携后生,传播思想•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回馈社会•建立组织,加强合作理想主义研究取向的特征及意义•就旅游地理学研究本身而言,80年代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数量相对较少,研究范围较窄,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也难称规范,是旅游地理学发展中最为稚嫩的阶段•但是从研究的影响力来看,该时期对整个旅游地理学所彰显的“学术启蒙”意味难以抹煞1990—1998:现实主义阶段旅游地理学主要进展•旅游地理学家成为旅游规划的主力军•研究内容的实践驱动明显,学科本位意识下降•研究视野狭窄,对国际前沿关注度下降•研究规范性不够,学术贡献不足现实主义研究取向的影响•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当时注重实效的社会风气,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旅游地理学实用性、功利性的研究取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建华版计量地理学第二章答案点击这里
令狐文艳
1. 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1
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1
3. 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
4. 地理数据采集的来源渠道有哪些?2
5. 数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数据处理中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2
6. 对表2.4.1 中的分组数据,分别计算其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2
7. 查阅2011年的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
8.某一地区各个亚区的GDP 数据如下表所示。
6
9.如果我们在作罗伦次曲线时,不是把某要素各组分的数据由大到小排序,11
11. 根据第10 题中的数据,计算锡尔系数L 指标和T 指标。
17
1.地理数据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地理数据就是用一定的测度方式描述和衡量地理对象的有关量化指标。
按类型可分为:
1)空间数据:点数据,线数据,面数据;
2)属性数据:数量标志数据,品质标志数据
地理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的表达可以采用栅格和矢量两种形式。
空间数据表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几何拓扑关系。
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特征,属性数据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
如一个城市点,它的属性数据有人口,GDP,绿化率等等描述指标。
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将一个地理试题表达清楚。
2. 各种类型的地理数据的测度方法分别是什么?
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对于空间数据的表达,
可以将其归纳为点、线、面三种几何实体以及描述它们之间空间联系的拓扑关
系;属性数据——对于属性数据的表达,需要从数量标志数据和品质标志数据
两方面进行描述。
其测度方法主要有:
(1) 数量标志数据
①间隔尺度(Interval Scale)数据: 以有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在某种单位(量纲)下的绝对量。
②比例尺度(Ratio Scale)数据: 以无量纲的数据形式表示测度对象的相对量。
这种数据要求事先规定一个基点,然后将其它同类数据与基点数据相比较,换算为基点数据的比例。
(2) 品质标志数据
①有序(Ordinal)数据。
当测度标准不是连续的量,而是只表示其顺序关系的数据,这种数据并不表示量的多少,而只是给出一个等级或次序。
②二元数据。
即用0、1 两个数据表示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是非判断问题。
③名义尺度(Nominal Scale)数据。
即用数字表示地理实体、地理要素、地理现象或地理事件的状态类型。
3. 地理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 )数量化、形式化与逻辑化
2 )不确定性
3 )多种时空尺度
4 )多维性
4. 地理数据采集的来源渠道有哪些?
1)来自于观测、测量部门的有关专业数据。
2)来自于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中的有关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数据。
3)来自于有关单位或个人的不定期的典型调查数据、抽样调查数据。
4)来自于政府公报、政府文件中的有关数据。
5)来自于互联网(internet)的有关共享数据。
6)来自地图图件。
主要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专题地图等。
7)来自遥感数据。
8)其他来源的有关数据,如室内实验分析数据。
9)来自于档案、图书等文献资料中的有关数据。
5. 数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数据处理中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1)运用数学方法,建立地理数学模型,从更高,更深层次上揭示地理问题的机理。
数学方法可以通过定量化的计算和分析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
2)地理信息系统在处理空间数据和海量数据方面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而GIS相关软件如ARCGIS等将空间数据域属性数据完美结合,处理起来更方便。
6. 对表2.4.1 中的分组数据,分别计算其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值=(25*0.5+96*1.5+136*2.5+214*3.5+253*4.5+ 286*5.5+260*6.5+203*7.5+154*8.5+85*9.5+24*10.5)/11=867.091;
从表2.4.1中可以看到中位数是5.5; 1)确定中位数所在的组位置: 所以中位数在第六组中; 2)求中位数:
所以中位数是5.5
7. 查阅2011年的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以各省(直辖市、自治
区)的
GDP 数据为变量,运用平均值、方差、变异系数等统计量,对全国各年经济发展的一般水平、差异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
11
1117367242251 5.503
286
n i m i e m f s M L d f -=-⨯-=+⨯=+⨯=∑
得G=0.216
8.某一地区各个亚区的GDP 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作出其各年份的罗伦次曲
线、计算集中化指数,并由此比较不同年份该地区GDP 在亚区
集中化指数:
A=0.5672911+0.7 018251+...+1=7. 636237
R=1/9*1+2/9*1+. ..+9/9*1=5
M=9*1=9
I=0.66
集中化指数:Array A=0.0223471+0.0 499304+...+1=2. 4962384
R=1/9*1+2/9*1+. ..+9/9*1=5
M=9*1=9
I=-0.625
集中化指数: A=0.5434022+0.6495893+...+1=7.4614638
R=1/9*1+2/9*1+...+9/9*1=5 M=9*1=9 I=0.615
.
集中化指数: A=0.4988233+0.6312948+...+1=7.4026257
R=1/9*1+2/9*1+...+9/9*1=5 M=9*1=9
I=0.6
集中化指数:
A=0.5133186+0.6531157+...+1=7.4598401
R=1/9*1+2/9*1+...+9/9*1=5 M=9*1=9 I=0.615
指数:
A=0.463
3016+0.
6254684 +...+1=7.349381
R=1/9*1+2/9*1+...+9/9*1=5
M=9*1=9
I=0.5875
对比以上6幅图,及其I值可以看到1999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的集中化程度基本相似,其中1999年的集中化程度最高,2004年的集中化指数最低。
9.如果我们在作罗伦次曲线时,不是把某要素各组分的数据由大到小排序,
而是由小到大排序,其结果又会怎么样呢?如果这样操作,集中化指数的计算公式又应该是什么样的?根据表2.5.3 中的数据,试把各亚区的GDP 数据由小到大排序,作出各年份的罗伦次曲线、计算集中化指数,并将计算结果与第8 题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从小到大排列后:
1999年GDP情况:
集中化指数: A=0.0153585+0
.0409111+...+1=2.363763 R=1/9*1+2/9*1+...+9/9*1=5 M=9*1=9 I=-0.66
A=0.0223471+0.0499304+...+1=2.4962384 R=1/9*1+2/9*1+...+9/9*1=5 M=9*1=9 I=-0.625
A=0.0253035+0.0545151+...+1=2.5385478 R=1/9*1+2/9*1+...+9/9*1=5 M=9*1=9 I=-0.615
集中化指数: A=0.0221363+0.049379+...+1=2.5969603 R=1/9*1+2/9*1+...+9/9*1=5 M=9*1=9 I=-0.6
A=0.0204688+0.0462435+...+1=2.5404578 R=1/9*1+2/9*1+...+9/9*1=5 M=9*1=9 I=-0.615
A=0.4633016+0.6254684+...+1=7.349381 R=1/9*1+2/9*1+...+9/9*1=5 M=9*1=9 I=0.5875
结论:如果将各组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则洛伦兹曲线会是程下
凹的曲线。
如果这样操作,集中化指数的计算值公式将会是
I=R M A R --
比较6幅图及观察I 值可知:1999年的集中化指数最大2004年的集中化指数最小。
并且集中化指数和从大到小排序的结果一样。
根据指数越大集中化程度越大知道1999年的集中化成都最大,2004年的集中化程度最小。
10.某一地区各个亚区的人口与GDP 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将纵、横坐标均以
累计百分比表示,作出罗伦次曲线,并近似的计算基尼系数。
指T 系数的计算公式: P 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在EXCEL 中算的P 系数为0.25246583
1ln()
n
i
i i i y T y p ==∑
在EXCEL中算的T系数为-0.65355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