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发展、建立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它研究社会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解决医学领域中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2、医学模式:特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看法与态度,是一定时期内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

模式转变: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

范围:①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②研究心身互相作用及其机制;③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④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5、学科性质: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简答)

7、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分类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心理现象结构示意图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食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感觉是知觉形成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深化。感觉反应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及外部联系。知觉虽以感觉为基础,但是知觉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集合或总合。

3、知觉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4、注意的品质:①注意的广度;②注意的稳定性;③注意的分配;④注意的转移

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思维的种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8、情绪与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首先,从产生原因来看:情绪是由生物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体验,如饮食、安全等需要引起的偷快或不愉快、恐惧等体验; 而情感则是由社会性需要的体验,如尊重、交往等需要引起的体验。因此,情绪是低级的,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情感是高级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其次,从情络与情感的发生来看,情绪出现得早,情感出现得晚。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最先出现的是情绪反应,之后随着个体发展,有了社会性需要,才有情感体验的出现。再次,从情绪与情感的表现来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外显性、冲动性,它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绪发生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生理变化,具有较强的表现性,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等。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等特点,如爱情、良心、自豪等,它更深沉、内隐,不易外露,旦形成便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

虽有区别,但密不可分。首先,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绪离不开情感。其次,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9、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10、情感的分类:①道德感②理智感③美感

11、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自治性、坚持性(选择题)

12、人格:是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不同遗传素质的个体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认识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

14、气质的概念: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14、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热情直率,精力旺盛,缺乏耐心,冲动)、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黏液质(反应慢,动作迟缓,态度稳重,实干精神,情绪不外露)、抑郁质(不善交际,多愁善感)。

15、性格的概念:是指人对现实典型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心理特制。

第三章心理应激

1、心理应激的概念:是指由心理刺激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生理和心理反应,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过程。

2、一般适应综合征(GAS)的三个阶段: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

3、应激的生理反应:神经-神经中介机制;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神经-免疫系统中介机制。

4、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类型:压抑、投射、否认、退行、反向、认同、转移、幽默、升华。

5、心理应激作用过程示意图(认知评价是应激中介机制最关键的品质)

应激源应激中间(介)变量应激反应

社会支持

生应对方式心理反应

活行为反应健康疾病

6、应激源的分类:(选择)

躯体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文化性应激源自然性应激源

7、人格与特定健康的关系

A型行为模式:生活节奏快,缺乏耐心,不安于现状,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攻击性,很难处于放松状态。与冠状动脉疾病、心血管疾病关系更为密切

C型行为模式:内向、退缩、情绪不稳定、不表达负性情绪,核心特征:过度社会化、压抑、自我克制、不表达负性情绪、过分耐心、过度合作、屈从让步,不知拒绝。与癌症关系更为密切

第四章心身疾病

1、心身疾病的概念:广义的: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狭义的: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2、心身疾病的特点:

①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患者以明确的躯体不适求诊,经临床诊断有躯体性病变。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详细了解病史,兼顾心理、社会、躯体三方面因素,并明确其时间关系。③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发病的基础,心理社会因素起“扳机”的作用。④某种人格特质是疾病发生的易患因素,比如A型人格、C型人格等。⑤心身疾病一般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⑥心神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3、心身疾病的诊断原则:

①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症状有时间问题。②有明确的躯体症状,存在器质性病变或病理生理学变化。③排除躯体疾病、神经症或精神病。

第五章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1、心理发展的概念:是指个体的心理行为按照一定的规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幼稚到成熟的变化过程。

2、心理健康的概念:广泛的:一种高效、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适应良好的状态,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协调一致的过程,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和人格完善。

3、0~3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心理发育的关键期。

4、3岁以内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3岁以后孩子会出现“第一反抗期”(独立愿望,开始自行其事)。儿童期指6~12岁的时期。青少年期指12 - 18岁的时期。

5、心理问题:指由于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发的内心冲突,导致心理活动的失衡状态。狭义:现实的心理社会因素所引发的心理冲突导致的心理活动的暂时失衡状态。广义:各种心理社会相关因素所引发的心理活动失衡和社会功能缺损状态,还包括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7、心理障碍的概念:是指个体因各种生理、心理或社会因素引发的心理功能失调和行为异常现象。没有原因引发的心理障碍,即不是脑和躯体疾病引发的,也不是遭受严重心理社会应激引发的心理障碍,即所谓的内源性或原发性的心理障碍称之为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

8、心理障碍的判断:①医学标准②统计学标准③内省经验标准④社会适应标准

9、判断心理活动异常与否的“三原则”:个人心理活动的主观世界与外在的客观世界是否保持统一、心理活动的内在过程是否一致、人格是否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10、心理障碍的表现:(1)认知障碍: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及记忆障碍;智力障碍;(2)情感障碍;(3)意识行为障碍。P74~79

11、精神分裂症:感知觉、思维、情感和意识行为障碍

临床分型:单纯型(起病于少年期,起病缓慢,逐渐进展,懒)、青春型(青春期,较急,较快,思维破裂,乱)、紧张型(青壮年,较急,僵)、偏执型(妄想型,青壮年,中年,缓慢,敏感多疑,凝)

13、双向心境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活动增强(三高)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精神运动抑制(三低)

第六章:心理评估

1.心理评估:根据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患者心理行为进行定性或定量描述的过程。涵盖心理诊断和心理测验两大类。

2.心理评估的五大方法:

(1)调查法;(2)观察法;(3)晤谈法;(4)心理测验法;(5)作品分析法(补充的)

3.心理测验的四个基本要素及其概念:

(1)标准化:测验目的明确、设计科学,对测验量表的每个项目进行严格的科学程序筛选和编制,有统一的实施指导语、评分方法、解释原则

(2)常模:就是标准,它是指某一心理测试在一定群体中测量结果的标准量数

(3)信度:不同时间采用同个测验重复测量结果一致性程度,误差分为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评分者信度

(4)效度:反应测验准确性,分内容效度、构想效度、效度标准

心理测验: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量化的手段对行为加以确定和测定。

4.心理评估五个基本流程:

(1)明确要评估的问题;(2)明确评估的目的和方法;(3)实施心理测验(4)计算测评结果;(5)测评报告、解释及建议

5.具体测验结合实验和书本。p105-117 或p98-109

a、智力测验(韦氏成人智力评定量表、瑞文联合智力测验、比内-西蒙智力测验)

b、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 有566道题目和399道题目两个版本、卡特尔16项人格测验16PF 187道题目、艾森克人格测验EPQ)

c、临床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

瑞文(CRT)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表(SAS)

第七章:心理干预

1.心理干预:依据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对特定对象的心理行为施加影响,以促使其向着预期目标发生转变的过程。狭义: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广义:各种维持心理行为健康的方法和措施。

2.心理干预的四个基本技能:(1)尊重;(2)真诚;(3)共情;(4)关注

3.心理干预的四个流程:(1)建立关系(2)评估问题;(3)解决问题;(4)总结巩固

4、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都是心理干预的重要组成关系,从实践领域来看,两者都是解决人们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康复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5、心理咨询的原则:1.自愿原则2.自主原则3.中立原则4.保密原则5.收费原

4.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具体看书):(案例里的治疗)

Ⅰ精神分析治疗: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移情分析、阻抗分析、解释

Ⅱ行为治疗(以经典的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学习论为理论基础):①放松训练:呼吸、冥想、肌肉放松②系统脱敏法:放松训练、建立焦虑等级表、脱敏训练③厌恶疗法、④满灌疗法、⑤操作学习和角色扮演Ⅲ认知行为治疗:①贝克认知疗法(最主要技术:1改变认知{1信念不能证实2领悟3概念重建}2行为技术:放松训练角色扮演,完成和愉快评定)②艾利斯的ABC合理情绪疗法(RET,A激发事件、B个体信念系统、C事件的情绪性后果):A.陈述激发事件 B.对事件的看法或想法C.情绪性后果 D.采取有针对性、直接的、系统的方法对不合理想法进行诘难E.动摇或改变原有想法,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

Ⅳ当事人中心疗法

Ⅴ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第八章:患者心理及医患关系

1.角色适应不良的五种情况:(1)角色行为缺如;(2)角色行为冲突;(3)角色行为减退;(4)角色行为强化;(5)角色行为异常

2.患者常见四种情绪问题:

(1)焦虑;(2)恐惧;(3)抑郁;(4)愤怒;

3.临终患者五个心理阶段:(临终关怀心理学创始人Kubler Ross)

否认期;(2)愤怒期;(3)协议期;(4)抑郁期;(5)接受期

4.癌症患者四个心理阶段:

(1)休克-恐惧期;(2)否认-怀疑期;(3)愤怒-沮丧期;(4)接受-适应期

5.医患关系三种类型:

(1)主动-被动型:医生占主导地位(父母-婴儿)

(2)指导-合作型;以疾病治疗为指导思想(父母-儿童)

(3)共同参与型: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为指导思想(成人-成人)

第十章:中医心理学

1.中医心理学: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吸纳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知识,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将其理论应用于病因、病机、四诊、辩证、治疗和养生等各个环节,与中医临床各科有广泛联系。

2.《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心理学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标志早期中医心理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3.五脏情志论: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五志:喜怒忧思恐

4.情志致病病机:情志致病病机是中医情志病辨证论治的本质所在。(具体病机对应自己看)(1)气机升降失调(关键病机);(2)肝脏功能紊乱;(3)精、气、血、津液失常

(4)情志化火伤阴;(5)经络不利

5.情志病证心理治疗

(1)以情胜情法:采用一种情志去激发某一脏腑的功能,纠正其所胜的情志刺激而引起的失衡,借助以偏纠偏之法治疗相应疾病。(对照3)

(2)移情易性法:转移病人注意力或改变患者心境。

(3)暗示解惑法:

(4)气功疗法:松、静、守、息

6.中医心理养生五种方法:

(1)清静养神,淡泊明志;(2)四气调神,顺应自然;(3)琴棋书画,悦乐养神;

(4)和畅情志,爱养神明;(5)厚德有道,适应社会

案例分析:

1、主要涉及异常心理内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精神障碍

2、诊断为广泛性焦虑障碍,无特定焦虑对象;提取符合症状,符合写上去。

诊断依据:

病程指标:

症状标准:

排除标准:

病程:

3、评估方法:调查法、观察法、晤谈法、心理测验法

心理评估的基本程序:

(一)明确要评估的问题

(二)确定评估的目的与方法

目的: 1、寻找和确定心理问题2、考察疗效

方法:根据目的选用测评方法

临床诊断疑似智能问题,选择做智力测验;临床诊断疑似人格问题,选择做人格测验; 疑似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选择做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心理测验的基本要素:标准化、常模、信度、效度。

(三)实施心理测评

(四)计算测量结果。

(五)测评报告、解释及建议

4、具体解释心理测验:

①智力测验(韦氏成人智力评定量表-最准确、最耗时)

②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MMPI)。

③神经心理测验( 成套神经心理测验一测量多方面的心理功能或能力状况)。

④临床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

5、治疗建议(心理干预)

系统脱敏

6、结合正常人给出建议

心理学

分布卷面60%实验课20%课堂发言10%平时作业10%

卷面单选20 多选5 填空名解简答4 案例

选择填空主要章节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第七章考试题量大

案例题主要章节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重要:

医学模式(描述)

医学模式:特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看法与态度,是一定时期内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

第一章心理学学科内容方法p17

心理学基础图2-3

心理现象组成和概念(定义)

心理现象是人的内心活动的外部形态和联系,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等心理过程以及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

精神分析:移情阻抗心理防御机制描述精神活动(精神运动性抑制/兴奋) 心理应激心理治疗心身疾病心理评估心理干预心理障碍(带心理的名词)

心理评估

观察法调查法晤谈法心理测验法

心理测验

组成要素:标准化常模信度效度

各个测验

简答:

1、对比性的概念

2、情绪和情感的差异幻觉和错觉一般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鉴别

情绪与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①从产生原因来看:情绪是由生物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体验,如饮食、安全等需要引起的偷快或不愉快、恐惧等体验; 而情感则是由社会性需要的体验,如尊重、交往等需要引起的体验。因此,情绪是低级的,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情感是高级的,是人类所特有的。

②从情络与情感的发生来看,情绪出现得早,情感出现得晚。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最先出现的是情绪反应,之后随着个体发展,有了社会性需要,才有情感体验的出现。③从情绪与情感的表现来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外显性、冲动性,它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绪发生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生理变化,具有较强的表现性,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等。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等特点,如爱情、良心、自豪等,它更深沉、内隐,不易外露,旦形成便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

虽有区别,但密不可分。首先,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绪离不开情感。其次,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幻觉:是指无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知觉样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

错觉:是指对外界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整体属性歪曲的错误感知,多见于脑和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3、心理障碍是异常心理,它的判断(标准和原则)

心理障碍的判断:①医学标准②统计学标准③内省经验标准④社会适应标准

判断心理活动异常与否的“三原则”:个人心理活动的主观世界与外在的客观世界是否保持统一、心理活动的内在过程是否一致、人格是否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4、心理干预:心理治疗的方法;(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

心理干预:依据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对特定对象的心理行为施加影响,以促使其向着预期目标发生转变的过程。狭义: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广义:各种维持心理行为健康的方法和措施。

5、行为治疗【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放松训练,直至患者主动自如地达到放松状态;建立焦虑等级表;脱敏训练

6、认知行为疗法【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RET】概括为几个步骤ABCDE分别代表什么

①贝克认知疗法(最主要技术:1改变认知{1信念不能证实2领悟3概念重建}2行为技术:放松训练角色扮演,完成和愉快评定)②艾利斯的ABC合理情绪疗法(RET,A激发事件、B个体信念系统、C 事件的情绪性后果):A.陈述激发事件 B.对事件的看法或想法 C.情绪性后果 D.采取有针对性、直接的、系统的方法对不合理想法进行诘难E.动摇或改变原有想法,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

7、心理学需要的层次理论马斯洛p126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认识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

8、患者心理(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五阶段)

临终患者五个心理阶段:(临终关怀心理学创始人Kubler Ross)否认期;(2)愤怒期;(3)协议期;(4)抑郁期;(5)接受期

案例:抑郁症和焦虑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精神障碍

1、提取案例症状

②、诊断+依据

③、进一步检测选择检测方法(量表心理评估)

④、治疗建议(心理干预)

⑤、个人建议(无标准答案)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 第1章绪论 1、医学心理学概念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患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并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研究心理因素在各类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2)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对机体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3)研究人格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和康复中的作用 4)研究如何通过人的认识第心理功能支配和调节自身的生理功能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调查法(包括晤谈法和问卷法)、测验法和实验法;根据所研究的对象多少,还可分为个案法和抽样法;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时间性质,可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第2章心理学基本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动力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和释梦理论。 1、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Ⅰ意识:能被个体察觉到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情绪、思维) Ⅱ潜意识:无法被个体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动物性本能、冲动,经验,欲望,动机) 1)潜意识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所在 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理解潜意识对行为特别是对变态行为的影响,是理解精神分析思想的关键。 Ⅲ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 前意识保持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外界现实规范的要求和个人 道德来调节,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区。 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只有经过前意识的审查、认可才能进入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相互协调构成了人格的基础。本我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生存的原动力;超我监督、控制个体按照社会道德标准行事,以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自我则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冲突,使个体适应环境。 Ⅰ本我:与生俱来的、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代表人的生物性本能和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破坏欲。遵循“享乐原则”,本我冲动永远存在。 Ⅱ自我:个体出生后在与现实接触中由本我发展分化而来,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代表着理性与审视。遵循“现实原则”,自我的成熟水平决定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Ⅲ超我: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化的自我,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第内化的结果,属于道德、良心的部分,是人格的最高形式和最文 明的部分,遵循“至善原则”。

医学心理学总结

医学心理学总结 P1-P6 (了解)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的一门科学。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P7-13 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知、情、意) 2.心理是人脑的功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P13-18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 感觉的特征: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衡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2)感觉的适应: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 (3)感觉的对比:指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受性在性质和强度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4)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 (5)感觉性的补偿与发展:感觉性的补偿是当某种感受器受到损伤后,在社会生活与实践活动的影响下,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大大提高的现象。 6.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物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7. 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8. 错觉(illusion):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9. 注意(attention):使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0.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形式。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11.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发展、建立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它研究社会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解决医学领域中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2、医学模式:特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看法与态度,是一定时期内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 模式转变: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 范围:①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②研究心身互相作用及其机制;③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④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5、学科性质: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简答) 7、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分类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心理现象结构示意图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食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感觉是知觉形成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深化。感觉反应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及外部联系。知觉虽以感觉为基础,但是知觉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集合或总合。 3、知觉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4、注意的品质:①注意的广度;②注意的稳定性;③注意的分配;④注意的转移

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思维的种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8、情绪与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首先,从产生原因来看:情绪是由生物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体验,如饮食、安全等需要引起的偷快或不愉快、恐惧等体验; 而情感则是由社会性需要的体验,如尊重、交往等需要引起的体验。因此,情绪是低级的,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情感是高级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其次,从情络与情感的发生来看,情绪出现得早,情感出现得晚。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最先出现的是情绪反应,之后随着个体发展,有了社会性需要,才有情感体验的出现。再次,从情绪与情感的表现来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外显性、冲动性,它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绪发生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生理变化,具有较强的表现性,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等。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等特点,如爱情、良心、自豪等,它更深沉、内隐,不易外露,旦形成便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 虽有区别,但密不可分。首先,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绪离不开情感。其次,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9、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10、情感的分类:①道德感②理智感③美感 11、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自治性、坚持性(选择题) 12、人格:是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不同遗传素质的个体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认识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 14、气质的概念: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14、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热情直率,精力旺盛,缺乏耐心,冲动)、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黏液质(反应慢,动作迟缓,态度稳重,实干精神,情绪不外露)、抑郁质(不善交际,多愁善感)。 15、性格的概念:是指人对现实典型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心理特制。 第三章心理应激 1、心理应激的概念:是指由心理刺激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生理和心理反应,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过程。 2、一般适应综合征(GAS)的三个阶段: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 3、应激的生理反应:神经-神经中介机制;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神经-免疫系统中介机制。 4、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类型:压抑、投射、否认、退行、反向、认同、转移、幽默、升华。 5、心理应激作用过程示意图(认知评价是应激中介机制最关键的品质) 应激源应激中间(介)变量应激反应 社会支持 生应对方式心理反应 活行为反应健康疾病 事 件 6、应激源的分类:(选择) 躯体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文化性应激源自然性应激源 7、人格与特定健康的关系 A型行为模式:生活节奏快,缺乏耐心,不安于现状,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攻击性,很难处于放松状态。与冠状动脉疾病、心血管疾病关系更为密切 C型行为模式:内向、退缩、情绪不稳定、不表达负性情绪,核心特征:过度社会化、压抑、自我克制、不表达负性情绪、过分耐心、过度合作、屈从让步,不知拒绝。与癌症关系更为密切 第四章心身疾病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小结

第一章绪论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中的规律,应用规律来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 健康与现代医学模式的关系: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应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现代医学不仅要保证躯体健康,而且还要促进精神愉快和社会功能完好,两者是相符一致的。 医学模式: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总体认识,并成为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要特征:1.承认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的主要原因;2.关注与心理社会有关的疾病日趋增多的趋势;3.全面了解患者,尤其是其心理状态,是诊断、治疗的重要前提;4.心理状态的改变为机体的功能改变提供早期信息;5.应用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6.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第二章基础心理学知识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性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个体因缺乏或追求某种需求所引起的不平衡状态。 动机:一种由需要所推动的,引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内在心理倾向,是行为的直接动因。其核心作用是满足需要,使机体与环境保持平衡。 冲突:又称动机冲突,心理学上指个体心理上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但不能同时满足,发生冲突并产生相应的挫折感和负性情绪状态。 挫折:指个体动机性行为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遭到阻碍,同时伴有不悦、烦恼、沮丧等负性情绪的出现。 趋-避冲突:个体对同一对象既想接近又想回避,但主观条件只能选择其一而产生的心理冲突,伴有负性情绪。 双趋冲突:个体对两个同时出现的动机均想接近,主观条件只能选择其一,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冲突,伴有负性情绪。 第三章心理健康与病理心理 心理健康(心理卫生):以积极有益的教育与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特点是: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广涵盖性、途径的多样性、目标的长远性。 病理心理:病理心理体现在三方面的失调:1.心理活动与社会环境的失调2.心理活动内部的失调3.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失调 第四章心理应激 应激:各种刺激作用于个体,使其生理或心理的内稳态受到干扰时,个体在多因素作用下出现的努力维持内稳态稳定的过程。应激是一种刺激/反应/过程。 心理应激:人对外界环境有害威胁、挑战经认知、评级后产生的生理、心理、行为反应。是个体在实际或认识上的要求(或需要)与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 GAS全身适应综合征:应激是机体对紧张刺激物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适应反应,主要局限于生理、生化方面的改变,称之为全身适应性综合征。 应激源:引起应激的因素,包括各种来自外界物质环境、人体内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应激的生理反应分期:警戒期、抵抗期、衰竭期 应激的心身中介机制: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递质系统、免疫系统 应激与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相关障碍、溃疡和消化道疾病、癌症和神经元变性障碍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绪论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发展、建立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健康:人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健康的对立面就是疾病。 医学模式:特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看法与态度,是一定时期内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斯金纳 人本主义学派:马斯洛、罗杰斯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认识、审美、自我实现认知心理学:奈瑟、西蒙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基础情绪和情感活动 心理现象意志过程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 人格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观念 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感觉与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注意的品质: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情绪:生物需要,低级的,人和动物,出现早,情境性、外显性、冲动性情感:社会需要,高级的,人,出现晚,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 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绪是情感的具体表现,互相离不开。 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 人格: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具有不同遗传素质的个体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带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等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希波克拉底: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性格:指人对现实典型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心理特征。 心理应激

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 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2.临床心理学:指根据心理学原理、知识和技术,解决人们心理问题的应用心理学科。 3.心理学理论部分: 1)意识conscious:指与语言密切相关,是心理活动中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能被自 我意识所觉知。 2)潜意识unconscious: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主要内容是不 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 痛苦的过去事件,如已经被意识遗忘了的童年时期不愉快的经历、心理上的创伤。 3)前意识preconscious:指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以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即意识 的边界以外的某些心理内容,一旦注意的焦点扫描到那里,前意识的内容就可以 被意识到了,此时前意识也就转变为意识状态。 4)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中间起协调作用,使两者之 间保持平衡。 5)本我id:“伊的”、“原我”。存在于潜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人 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遵循所谓的“快乐原则”。 6)自我ego:自我在婴儿期由本我产生,是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唯一源泉,是人格中最 重要的部分,自我的一部分是意识的,也有一部分处于潜意识水平。自我是现实 生活的承担者,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 7)超我superego:类似于良心和道德,具有良知、理性等含义,大部分属于意识的。 超我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由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的。超我按 “至善原则”行事。 4.心理学基础部分: 1)感觉sensation: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个 体最简单最初级的心理活动。根据刺激来源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2)知觉perception: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可分 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3)记忆memory: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 记、保持、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4)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或再现。 5)思维:人脑对客观事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间接性和概括 性是思维的重要特性。 6)想象: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7)能力ability: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8)气质temperament: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即一般所说的一个人的 “性情”、“脾气”、“秉性”。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和灵活性,强度,指向性。 9)性格character: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 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 P.S. 气质是生来俱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它反映 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性。而性格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态方面以及性格形成的速度。 10)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是智力的量化单位。即通过智力测验将智力水平数量化, 用数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便于人们的理解和比较。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总结(详细)

医学心理学 1、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联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 术应用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要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变过程中的作 用及规律。 2、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整体的认识和实质的归纳,表现了一准时期内医 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一种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应。分为:①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万物有灵);②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形神合一、天人相应、内伤七情、外感六欲);③生物医学模式(以心身二元论和机械唯物论的哲学思想为主导);④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现阶段)。 3、科学心理学自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 室,标记着科学心理学的出生。 4、医学心理学的技术方法:①察见解:察见解是经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察看与剖析, 研究各样环境要素影响人的心理行为的规律。②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经过操作某些要素,来研究变量之间有关或因 果关系的方法。(可重复)③ 检查法(a.抽样 b.资料采集: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检查法是经过构造式接见或问卷等形式,系统、直接地从某一集体的样 本中采集资料,并经过对资料的统计剖析来认识心理行为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 ④个案研究法:个案法是对一个被试者的研究方法,能够使用察看、谈话、丈 量和实验等手段。(深入的) 5、心理现象的构造: (1)心理过程:①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想、想象 ②情绪和感情过程:情绪、感情③意志过程:意 志、行为

(2)个性心理:①个性偏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等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③自我意识系统 6、心理的实质:①心理是脑的机能: 1)心理是物质发展到必定阶段才产生的; 2) 心理的器官是脑; 3)心理是在反射活动中实现的。②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 观能动的反应: 1)心理是看法的反应; 2)心理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 3)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的映像; 4)人的心理的社会限制性。 7、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想、表象和想象等过程。 8、感觉:ppt: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书:是客观 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觉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合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性的大小能够用感觉阈限来胸怀。感觉阈限:是指能够惹起感觉的最低刺激量度。 常有的感觉现象:① 适应(“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明适应,暗适应)② 后像(比如,人在凝视亮的电灯时,如凝视时间较短,而后闭上眼睛或封闭电灯,仍会感觉眼前有一个灯的光明形象出此刻暗的 背景上:正后像。如凝视的时间较长,将灯光移去后便会有一个黑色的灯的形象 出此刻亮的背景上:负后像。颜色视觉也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颜色的负后像 是本来凝视颜色的补色,比方,凝视一个红色正方形约 1 分钟,而后将视野转向身旁的白墙,那么在白墙大将会看到一个绿色正方形后像;假如先凝视一个黄色 正方形,那么后像将是蓝色的。)③ 感觉的相互作用(先吃糖,后喝苦药会感觉 苦药更苦。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关于要点、难点也常常使用彩色粉笔书写板书以突 出要点加深印象。人对某种刺激物的感觉性取决于感觉器直接接受的刺激和同时 遇到刺激的其余感觉器的机能状态,如摇动产生眩晕呕吐、辛辣气味令人流涕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知识点[第四至六章]

第四章:主要理论流派 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又称心理动力理论,由奥地利维也纳的精神病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创立。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最重要的发现是潜意识,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 知识点:潜意识的相关概念 意识: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 潜意识:是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主要内容是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如已经被意识遗忘了的童年时期不愉快的经历、心理上的创伤等。 前意识:是指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以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是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地带。 知识点:人格的相关概念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本我:存在于潜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人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又称力比多)和攻击本能,人格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协调作用,使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如果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自我”无法调节时,就会产生各种精神障碍和病态行为。 超我:类似良心、良知、理性。是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其特点是能辨别是非、分清善恶,因而能对个体的动机行为进行监督管制,使人格达到完善的程度。它遵循“至善原则”。 知识点:性心理发展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在性本能驱动和环境影响下,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些与各阶段相关的心理特点。心理的性指的是口腔、肛门、肌肉、生殖器和皮肤等部位的躯体感觉,不同的发展阶段,快感集中在不同的部位。 性心理发展的五大阶段为:口欲期(又称口腔期,人格形成时间为1周岁之前)、肛欲期(又称肛门期,人格形成时间为2—4周岁)、性器期(又称性蕾期,人格形成时间为4—6周岁)、潜伏期(又称活动期,人格形成时间为6—10周岁)、生殖期(又称青春期,人格形成时间为10—20周岁)。 知识点: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为了对抗来自本能的冲动及其所诱发的焦虑,保护自身不受潜意识冲突困扰,而形成的一些无意识的、自动起作用的心理手段。 压抑: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就是通过压抑这些本能的冲动来保护自己,即强迫某些具有威胁的情感进入潜意识层面。 反向作用:通过采用某种与本能冲动的本来面目完全相反的行为,来伪装自己。 置换作用:是指将不能自我接受的欲望转移到其他各种各样的人和物身上,从而使原始冲动伪装或隐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 一、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狭义:外部动作广义:外部动作、内脏活动、心理活动 医学意义:人类的个性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系列习得性行为的综合。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获得,那么也可以通过学习而矫正,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创立了各种行为治疗方法。 1、经典条件反射(华生恐惧实验):某一中性环境刺激反复与非条件相结合的强化过程,最终成为条件刺激,引起原本只有非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理论意义:一个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配对,最后能引起原来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强调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特点:强化(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反应产生的促进作用)、泛化(反复强化使某些与条件刺激相近的环境刺激也引起条件反射)、消退(取消强化,条件反射可逐渐消失) 2、操作条件反射:某一种行为出现以后立即受到一种刺激,则该行为会因这种刺激的作用而发生相应的增强或减弱变化。 理论意义:操作条件反射重视行为结果对行为本身的作用 类型:正强化(行为的结果导致积极刺激增加,则该行为增强)、负强化(行为的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减少,则该行为增强)、消退(行为的结果使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减弱)、惩罚(行为的结果使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减弱) 3、内脏操作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在内脏功能方面的体现 理论意义:通过内脏学习过程可获得对内脏的意识控制。 4、示范作用:人可以通过对—个具体模型(榜样)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学会这一种新的行为类型。具体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行为过程、强化过程 5、认知行为学习理论: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相结合。强调机体本身的各种因素,如期望、认知评价以及信念、人格等

医学心理学相关知识总结(15)

注意障碍(attention disorder):心理障碍的一种。临床上大致可分为三方面:注意程度方面的障碍,注意稳定性方面的障碍,注意集中性方面的障碍。表现为注意增强、注意涣散、随境转移、注意迟钝、注意狭窄、注意固定。 注意增强(hyperprosexia):注意障碍的一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注意指向外在的某些事物。如具有妄想观念的患者,总围绕着一个有系统的妄想,过分地注意着他所怀疑的人的一举一动,甚至对某些微小细节都保持高度注意和警惕;另一种是指向患者某些生理活动,如有疑病观念的患者常过分地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或那些使他忧愁的病态思维内容,其他任何事情多不易转移他的注意力。 心因性障碍(psychogenic disorder):亦称“应激相关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心理障碍的一种。由应激性生活事件引起。不包括癔症、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的生理障碍,及各种非心因性精神病性障碍。常见的临床类型有三种: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表现为木僵呆滞,意识蒙胧;心境低沉,反复出现与刺激情境有关的情感体验,甚至幻觉与妄想。 焦虑性障碍(anxiety disorder):心理障碍的一种。以焦虑作为最突出特征。包括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强迫障碍及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 认知障碍(cognitive disorder):心理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认知的某个或某些方面的缺陷或异常。 记忆障碍(memory disorder):心理障碍的一种。个体记忆机能的失调或失控。是精神疾患尤其是脑器质性疾患中较为常见的心理异常现象。一般情况下,记忆障碍可以在识记、保存、回忆等不同阶段发生,各个阶段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记忆障碍的表现通常有记忆增强、记忆减退、记忆错乱、遗忘症等。 记忆增强(hypermnesia):记忆能力病理性亢进的现象。患者处在病理情况下或其他特殊情况下,对过去已经遗忘了的、久远的经验或根本记不起来的事情,都能记得起来,而且记得很清楚。多见于系统妄想症和轻躁狂。 记忆减退!(hypomnesia):记忆能力普遍降低的现象。患者识记、保持、回忆和再现这四个环节的能力比一般常人或比本人发病之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也可以是这四个环节中某一个环节受到严重破坏而导致整个记忆能力的减退。表现为近事记忆减退,也可表现为远事记忆减退;但从发展上看则常常表现为由近事记忆减退开始逐渐发展到远事记忆减退。极端表现是遗忘症。 进行性遗忘(progressive amnesia):遗忘持续进行的过程。由于大脑病态而引起大脑弥散性损害的患者,如老年痴呆患者,在大脑疾病不断加重的过程中,记忆的损害会进行性地加重,并同时伴有日益加重的痴呆和淡漠。其突出表现是回忆和再认的严重障碍。遗忘一般持续进行,日趋严重,多由近事遗忘开始,逐渐发展到远事遗忘。 遗忘症(amnesia):记忆障碍的一种。暂时或永久性的记忆的丧失。因导致遗忘的因素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型。(1)由于大脑皮层受到损害而导致。包括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2)由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 第一章绪论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结合了医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疾病之间的关系,解决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医学模式是特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看法与态度,是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模式转变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最终转变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模式是以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相互作用为基础的医学模式。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研究范围包括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心身互相作用及其机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各种疾

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以及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既是基础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心理学主要有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和认知心理学派等不同的理论流派,代表人物包括XXX、XXX、XXX等。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论。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感觉的进一步深化,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及外部联系。知觉的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注意是人脑对一定客观事物的集中反映,注意的品质包括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 记忆是信息在人脑中储存的过程,根据储存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只能储存几秒钟以内的信息,短时记忆可以储存1分钟以内的信息,而长时记忆则可以储存更长时间的信息。 不受心理障碍和疾病的影响,能够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3、心理障碍的概念:指由于心理、生物、社会等多种因 素引起的心理功能异常,表现为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影响个体的生活和社会功能。 4、常见的心理障碍: ①抑郁症:情绪低落、失去兴趣、自责、无助感等。 ②焦虑症:紧张、害怕、恐惧、不安等。 ③强迫症:强烈的、不合理的想法或行为,导致个体无法控制。 ④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历过创伤事件后,出现反复的回忆、梦魇、恐惧等。 ⑤精神分裂症:幻觉、妄想、言语和情感的混乱等。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次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一、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认知过程第二节、情绪和情感过程第三节、意志过程第四节、人格 (一)心理学与心理的概念 1. 心理学 ●心理学是阐释灵魂的学科。●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对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 (1)心理是脑的功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脑产生心理现象的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的有规律的反映。大脑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控制的。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所谓客观现实,是指不依赖主体而存在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现实和社会现实。其中,社会现实对人的心理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之所以有人的心理是因为人生活在人类的社会环境之中;如果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即使有健全的人脑,也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活动●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个性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第一节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 认知过程是心理过程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是指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一、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1.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作用包括:(1)感觉为人们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的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2.种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3.特征:(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 每种感觉都有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以及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人们对最小强度的刺激的感觉能力。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绝对感觉阈限越小,则感觉越灵敏,感受性越高。 差别感受性: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分辨能力。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感觉越灵敏,感受性越高。 感受性←→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反比关系) (2)感觉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后效。在各种感觉中,痛觉后效特别显著,视觉的后效也很显著。视觉的后效即是视觉后像。一般来讲,刺激的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后像的持续时间也越长。 (3)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 •如:明适应和暗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4)感觉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5)联觉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 (6)感觉补偿当人们的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的感觉会高度发展起来弥补其缺失的感觉功能,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补偿。(二)知觉 1.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组织——辨认与识别 2.特性:(1)组织性(2)恒常性(3)知觉定势 (1)知觉的组织性——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 1)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系统具有把感觉到的个别特征、个别属性整合为整体的功能,这就叫知觉的整体性。 “主观轮廓”: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在客观上并不存在而由主观认识产生的轮廓称为主观轮廓 2)知觉的相对性(知觉的选择性) 在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过程中,由于经验的作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知觉对象,即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在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过程中,人们往往借助经验辅助对当前信息的理解,以便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觉。在知觉事物时,不仅依赖于当前的信息,还要根据自己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给它赋予一定的意义。

可打印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整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汇总 Medical Psychology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机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mental process and behavior)的科学。 心理学分类 基础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商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心身医学:A型行为——冠心病B型行为——肿瘤c型行为——癌症 一、医学心理学概述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 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二、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各种问题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它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 生物医学模式(起源于17世纪) 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1977) 整体医学模式(1990) 生物医学模式(biological medical model) 将人看成是生物的人,在医疗过程中重视躯体的因素而忽视心理和社会的因素。 心身观:二元论 健康观:生理功能良好 疾病观:微生物入侵(细菌、病毒)、外伤造成有机体的组织破坏,任何疾病都可以在组织、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生物病因 治疗观:运用药物、手术等生物疗法,消灭入侵的微生物,机体组织修复即可恢复健康。 特点:单一病因——单一方法,方法机械化、绝对化、心身分离、人与环境分离。 医学模式需要改变的理由 1.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意外死亡等已取代传染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2.证明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与目前导致人类主要死亡的疾病有关。 3.对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4.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压力对人健康的影响越趋明显。 5.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心身观:心身统一、相互影响 健康观: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完善 疾病观:社会、心理、生物因素都影响人的健康和疾病 治疗观:从社会、心理、生物三轴系统全面对疾病进行诊断、预防、治疗和护理 整体医学模式(holistic medical model)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心理治疗的过程和方法

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心理治疗的过程和方法 心理治疗是医疗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心理学的重要考察内容,为大家总结相关知识点。 1.概念: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师在一定的理论体系指导下,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求助者的心理行为的过程。 2.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 (1)初始阶段:建立关系,收集资料;在本阶段,心理治疗师和患者进行交流,了解病人的心理情况,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通过病人的描述,了解病人的情况。 (2)中期阶段:制定方案,实施治疗;该期是心理治疗的关键时期,是心理治疗师根据第一阶段收集的资料,采用各种心理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 (3)后期阶段:评估疗效,随访巩固。 3.方法: (1)精神分析疗法:其创始人为弗洛伊德,又称为心理分析。是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疾病的根源来源于早年生活的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

的心理冲突。精神分析的工作就是发掘压抑在潜意识里的童年创伤和痛苦体验,使之成为意识的东西,并加以分析,让病人获得领悟,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可认为是一种病因治疗。 (2)行为疗法:又称为行为矫正或行为学习法。是行为主义学派将来自实验心理学的资料以及有关的学习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如系统脱敏法等。 (3)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法: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主导性动机和内在潜能,只要治疗师予来询者以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做到尊重、共情和真诚,来询者就能发现对自己负责的力量,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种方法强调病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能,治疗师主要通过和病人进行互动,给与患者尊重,较少为病人提供建议。 (4)认知疗法:关键在于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和因此产生的错误观念。比如转变以下不良的认知形式:任意推断、选择概括、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全或无的思维。

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知识点

执业医师医学心理学知识点心理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重要,作为执业医师,了解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点对于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执业医师应该了解的医学心理学知识点,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应对患者情绪和心理问题。 一、心理发育和心理健康 心理发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心理变化过程。执业医师需要了解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心理发育特点,以便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此外,医生还应具备判断和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能力,以及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二、应激与适应 应激是指个体在面对外界压力和挑战时对身心所造成的一种紧张反应。执业医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应激反应,如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并学会评估患者的应激水平和适应状况。医生还需要具备提供应激管理和适应性训练的技能,以帮助患者有效地应对各种应激源。 三、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执业医师需要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以便理解患者在家庭、职业和社交关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压力。医生还应具备解决患者社交问题和改善人际关系的能力,以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心理评估与诊断 心理评估是指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测试和观察方法,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系统的测量和分析。执业医师需要了解常用的心理评估工具和方法,如症状自评量表、心理测验等,并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心理问题。医生还需要学会与心理学专业人员进行合作,以便进行更深入的心理诊断和治疗。 五、心理治疗与干预 心理治疗是通过不同的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治疗的过程。执业医师需要了解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解离曝光疗法等,并能够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医生还应具备与患者建立良好工作联盟和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以提高治疗效果。 六、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 危机干预是指在患者处于危险或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干预的过程。执业医师需要具备判断患者危机风险的能力,并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危机情况。此外,医生还应了解和掌握自杀预防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以及指导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自杀预防工作。 七、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 医学伦理是指医学职业中,医生在面对伦理和道德问题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执业医师需要了解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如尊重患者

医学心理学相关知识总结(16)

思维形式障碍(disorder of thinking form):思维障碍的一种。包括联想障碍以及思维逻辑障碍。表现形式多样,常见的症状有: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包含过多、思维贫乏、思维散漫、思维云集、思维破裂、病理性赘述、思维中断、思维声化、思维扩散、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强迫观念等。 思维属性障碍(disorder of thinkingattribute):亦称“思维控制障碍”、“思维占有障碍”。思维障碍的一种。表现为患者感到思维不受自己控制,或者体验到思维不再属于自己,而受外力控制。表现形式包括思维插入、思维被夺、思维播散。其本质为思维的“自我”属性丧失,将自我与环境分开的界线破裂,并将其归咎于外力、他人或某些仪器或方法影响的结果。有人称其为思维异化,这种症状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思维包含过多(over inclusive thought):思维障碍的症状之一。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思维障碍的特点是不能排除多余的外界刺激,把不属于此概念但与此概念有关的内容也包含在其中,使概念的内容过度膨胀,思维活动变得无条理、不连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包含过多,既涉及抽象概括过程障碍,也与病人的信息输入、加工过程障碍有关。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及具有妄想的患者多表现出思维包含过多的特点。 思维贫乏(poverty of thought):思维障碍的症状之一。精神分裂症的一种基本症状。也见于器质性痴呆状态。其表现类似思维迟缓,但两者本质上并不相同。其特点是思维空虚,概念和词汇十分贫乏,对一般性询问无明确的应答反应,或仅回答“不知道”、“没什么”。此类患者一般不主动说话,常感到脑子一片空白,没什么想的也没什么说的,且对此现象泰然处之。 思维云集(pressure of thought):亦称“强制性思维”。思维障碍的症状之一。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表现为患者的思想不受意愿的支配,强制性地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杂乱无章且多出于患者意料之外,有时甚至是患者所厌恶的信息。多以突然出现、快速消失的形式发生。 思维中断(blocking of though):思维障碍的症状之一。患者在无意识障碍或明显的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思路在短时间内突然中断,或言语突然停顿。这种中断不受患者的意愿支配,常有明显的不自主感。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声化(thought-hearing):亦称“有声思维”、“思维鸣响”、“思维回响”。思维障碍的症状之一。患者在思考时感到自己的思想发出了声音,即思想变成了清晰可辨的言语声,实为幻听。一些学者按思维声化出现在思维前后将其分为思维鸣响、思维回响和读心病等。此症状在精神分裂症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思维插入(insertion of thought):亦译“思维植入”、“思维塞入”。思维障碍的症状之一。典型的精神自动症症状。表现为患者认为自己头脑中的某些思想并不是自己的,而是由别人通过某种手段强加于他的,即别人的思想借用他的脑袋在活动,或头脑中充塞着异己的思想。 思维被夺(deprivation of thought):亦译“思维被抽取”,亦称“思维被窃”。思维障碍的症状之一。患者在无其他干扰的情况下,不自主地感到思维突然停顿,好像思维被“夺走了”一样。患者感到有人或外在力量将自己原有的想法或观点抽取或窃走,而自己却不能加以阻止。此症状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