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调五脏 古琴可养生
古琴与中医-五音疗愈

古琴与中医-五音疗愈古琴与中医,古琴据可追溯的历史最少有3000年,古琴,最让大家认可的说法是伏羲氏古琴,传说伏羲,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另见下方伏羲做琴典故)。
在我国,古琴名列四艺之首,有着三千多年渺渺光阴的文化传承史。
它不仅是一种演奏乐器,而且有着丰富浑厚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审美价值,古人曾把琴视为修心、修身乃至文人的一种象征。
所以音乐可以治疗疾病也不足为奇,根据我们所了解,音乐治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七八千年之前,后世将音韵疗法加以完善,从而出现了我们现在所了解的—五音疗法。
五音疗发,五音对应的音律里边的宫商角徵羽,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本身就对应五行阴阳,五音分属五行木、火、金、土、水通肝、心、肺、脾、肾五脏,通过调节五行均衡,阴阳平衡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所以常常通过宫商角徵羽五音来进行治病。
其实古人之所以会将古琴作为修身养性之物,也是因为音律可以调节身体五行阴阳的原因。
所以我们常常会见到那些弹奏古琴的人给我们翩若仙子的气质。
所以常州锦医堂中医院为了宣传养生健康保健,特此联合常州市古琴协会在2017年3月6日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雅集|琴与中医·五音疗愈”的交流活动。
常州古琴研究会的前身为龙吟琴社,由常州籍人氏杨晖、汤晖、陈旭东等人创建,以传承和发扬古琴文化为主。
琴社目前有会员36人,并于每月第一个星期日下午2:00定期雅集,旨在促进交流。
2010年11月23日,经常州市有关部门批准,龙吟琴社正式改名为常州古琴研究会---常州古琴研究会宣告成立。
2017年3月6日在常州市锦医堂中医馆举行了“雅集|琴与中医·五音疗愈”为主题的中医和古琴的交流活动,旨在宣传中国的中医文化和古琴文化,同时也是在告诫人们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与会人员江苏省常州市古琴协会会长杨晖,张梅芳、洪萍等古琴协会会员,还有中医国手孟河派传人陈友祥教授,陈友祥教授师从金氏传人金明渊教授,也曾随诊姜春华、张镜人,洞悉中国传统文化,擅长古琴、古筝等古典乐器。
宫商角征羽五音养生

宫商角徵羽五音养生音乐疗法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其在心理治疗上的作用已毋庸置疑。
那么生理上呢?除了对牛弹琴的笑谈,音乐与我们的身体会否发生某种奇妙反应?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
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
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
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五音养身给你听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
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
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
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徵)、土(宫)、金(商)、水(羽)。
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
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
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
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
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
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
用乐如用药在繁体字中,乐、药、疗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
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
音乐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
琴音入五脏,有助改善体质

琴音入五脏,有助改善体质作者:流水来源:《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5年第06期古琴五音入五脏,可调理气血和脏腑阴阳平衡,明白自己的体质后,有针对性地多听相应的调理琴曲,对改善体质很有帮助。
调理体质的曲目要因人而异。
平和体质的人暂不需要调理。
气虚体质气虚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
气虚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
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
建议这类体质的人多听宫音、商音、徵音。
因为宫音入脾、商音入肺、徵音入心。
可多收听古琴曲中的《流水》《阳春》《长清》等。
气郁体质气是生命运动的根本和动力,生命活动的维持,必须依靠气。
人体的气,除与先天禀赋、后天环境以及饮食营养相关以外,还与肾、脾、胃、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所以,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实质上都是气在人体内运动的具体体现。
当气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时,便形成气郁。
中医认为,气郁多由忧郁烦闷、心情不舒畅所致。
长期气郁会导致血循环不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建议这类体质的人多听角音和徵音。
角音入肝,能疏肝理气;徵音入心,振奋心阳。
这类古琴曲有《渔歌》《高山》等。
阳虚体质阳虚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
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
阳虚体质特征与寒性体质接近,为阳气不足,有寒象,表现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苍白、少气懒言、嗜睡乏力,男性遗精,女性白带清稀,易腹泻,排尿次数频繁,尤其夜尿多,性欲衰退等。
建议这类体质的人多听角音、徵音,振奋阳气,增加人体活力。
这类古琴曲有《流水》《酒狂》《欸乃》等。
阴虚体质阴虚体质是指当脏腑功能失调时,易出现体内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的症候,常表现为形体消瘦,两颧潮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易怒,口干,头发干枯、皮肤干燥,舌干红、少苔,甚至光滑无苔,多因燥热之邪外侵、过食温燥之品、忧思过度、房事不节、久病之后而发病。
音乐在养生中的重要意义听古琴养五脏

音乐在养生中的重要意义听古琴养五脏?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
此人与天地相参。
〞?素问阴阳应像大论?中将角、徵、宫、商、羽五音分属木、火、土、金、水,从而五音与五脏相通,有了“五脏相音〞学说,即宫声入脾,商音入肺,角声入肝,徵声入心,羽声入肾。
与五行的相生、相剋相似,五音也是对立统一的,宫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于调式上为主属关系,此为相生;而商、角属金、木;徵、羽属水、火,均为大二度,系不协和音程,属相剋。
音乐的内蕴是以人的情感为轴心的,古人就将五音各调归类:“宫音和平雄厚,庄重宽宏;商音慷壮哀郁,惨怃健捷;角音圆长通澈,廉直温恭;徵音婉愉流利,雅而柔顺;羽音高洁澄净,淡荡清邈〞。
故“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阔;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五脏相音〞学说在音乐养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说来,宫调式和徵调式色彩亮堂,有健脾、养心的作用;羽调式和角调式色彩上较暗淡,有补肾、疏肝的作用,商调式介乎两者间,可使人感欣慰而有清肺之成效。
因此,根据不同的病症,选用适当的音乐可获得较好的养生效果。
角音疏肝角音,相当于简谱中的“3〞。
角调式乐曲有大地回春、万物萌生、活力盎然之感,曲调亲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常听角音,有助于气血调达。
人体以气血为用,气血流畅,全身气机调达,营养得以输送全身,身体代谢的废物也能及时排出体外,这样人体内部脏器运动和谐,表达于外那么神清气爽、容光焕发。
代表曲目:?列子御风?、?庄周梦蝶?等。
收听时间:中医认为,23-1时气血流至胆经,1-3时气血流至肝经。
23点前睡眠有利于肝脏、胆脏的机能恢復。
所以收听时间可以安排在睡眠前1小时左右,并配合相应的穴位按摩,可以获得较好的保健效果。
适宜人群:抑郁、易怒、乳房胀痛、口苦、痛经、舌边部溃疡、眼部乾涩、胆小、容易受惊吓等症。
古琴五音与五脏的关系

古琴五音与五脏的关系中国的音乐疗法观念虽然由来已久,但是真正系统地发展为一门学科,则是缘自《黄帝内经》的“五音对五脏”的观念。
根据中国音乐发源自上古“河图洛书”的数学模式,从而推衍出人体的生理节奏,导引出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理论系统。
五音为角、徴、宫、商、羽”;对应的五脏为“肝、心、脾、肺、肾”。
中医历来认为,人与大自然形成阴阳太极的整体性。
而人之所以有病,就是由于阴阳失调。
音乐疗法的作用于人体,就是调节人体“内易”的旋转,以便适应自然界的“外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界旋转的平衡与和谐,借以达到康复身心的目的。
这不仅是生命科学的一个新的途径,也是研究健康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黄帝内经・素问》中《五脏生成篇第十》说:“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以意识。
”这好比现代声学中认识到不同的频率声波,传播到神经的边缘系统,透过此系统再作用于人体的不同内脏一样。
在古代医学论述中说:人体小宇宙中的五脏,正好对应于外界大宇宙中的五行,五脏各有对应的属音,正如五行一样。
木枝叶条达,有生发的特性。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故以肝属木,主疏泄;火性湿热,其性炎上。
心阳具有温煦之功,故以心属火,主血脉。
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
脚有运化水谷,输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属土,主气血。
金性清肃、收敛。
肺具清肃之性,肺气以肃降为顺,肺属金,主气。
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
肾有藏精、主水等功能,故以肾属水。
五音与五脏看来似乎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实都是可以经由“五行”的共通属性而彼此相互作用的。
当五音进入人体之后,便会引起人体细胞组织发生和谐的同步共振,进而便能够调整人们的生理机能。
因为人体是由许多有规律的、协调振动的系统所组成的,诸如大脑的电波运动、心脏的搏动、肺部的收缩、肠胃的蠕动和自律的神经活动等等,都是有着一定的节奏、节拍和频率的。
当有着一定频率的音乐节奏与人体的内部器官的振动节奏相吻合一致时,就能够产生同步共振作用,对脏器产生按摩作用,从而可以缓解或改变疾病的产生与发展。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五音疗疾”,五音与五脏有何渊源?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五音疗疾”,五音与五脏有何渊源?五音养生宫gōng、商shāng、角jué、徵zhǐ、羽yǔ,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五个基本音阶,相当于西乐的Do(宫)、Re(商)、Mi (角)、Sol(徵)、La(羽)(没有Fa与Xi),亦称为五音。
五音又是音韵学的术语,是古人依发音部位对声母的分类和表记方式。
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分其顺序是:宫—喉音、商—舌音、角—齿音、徵—牙音、羽—唇音。
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
五音又称五声。
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宫、商、角、徵、羽。
“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
”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灵枢·邪客》中把宫ɡōnɡ、商shānɡ、角jué、徵zhǐ、羽yǔ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
相传是由中国最早的乐器“埙”的五种发音而得名。
相当于现在的12356,即:do、re、mi、sol、la。
声者,宫、商、角、徵、羽也。
在中医中,五音分属五行,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
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对人的身体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用音乐。
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
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宫、商、羽。
中国古音乐〝五音〞对应〝五脏〞治疗人体疾病,乐曲大全,收藏

中国古音乐〝五音〞对应〝五脏〞治疗人体疾病,乐曲大全,收藏五音疗疾法〝药〞字是就由〝乐〞字变化而来。
传说黄帝与蚩尤作战,用八十面特殊战鼓的巨大震声将蚩尤的兵将震倒,自己的士兵也被震昏。
为了治愈震伤的士兵,黄帝命人做了一个金属乐器,中间是铜鼎,两边是丝弦,架在木架上演奏。
仓颉就根据这种乐器创造了〝乐〞字。
古篆字的〝乐〞中间是白,白代表金属,两边是丝弦,底下是木。
又因为草药也可治病,因此在〝乐〞字之上加上〝草〞,便成为〝药〞字。
〝五音〞对应〝五脏〞治疗人体疾病音乐治病和养生常被用于古代医学中。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提到〝五音疗疾〞的理论,将〝五音〞对应到五行和人的五脏。
音乐中的五音是〝宫、商、角、征、羽〞,分别对应人体的脾、肺、肝、心、肾五个脏器。
疲劳、病痛时,不妨打开音乐,用身心感受古典音乐的疗愈与谐和。
下面这些音乐可以对照自己的症状,做相应的调理。
(有部分音乐没有找到,大家可以在网上自行查找)01急躁易怒,肝气郁结,病在肝者,可听角调曲目(对应五脏属肝),代表曲目包括:1. 《春风得意》春风得意音乐:中国广东民族乐团 - 中国民族音乐原声资料抢救与发掘出版工程之民族器乐篇(092)2. 《行街》行街音乐:上海民族管弦乐团 - 中国民族音乐原声资料抢救与发掘出版工程之民族器乐篇(096)3. 《江南好》江南好音乐:上海民族乐团 - 中国民族音乐原声资料抢救与发掘出版工程之民族器乐篇(093)4. 《霓裳曲》霓裳曲音乐:上海乐团民族乐队 - 中国民族音乐原声资料抢救与发掘出版工程之民族器乐篇(079)5. 《红河的春天》红河的春天音乐:群星 - 中国民乐300首-3-春诗6. 《胡笳十八拍》胡笳十八拍音乐:杨秀明 - 中国民族音乐原声资料抢救与发掘出版工程之民族器乐篇(012)7. 《春之声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音乐:中国交响乐团8. 《庄周梦蝶》9. 《列子御风》列子御风音乐:群星 - 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卷六02心悸不宁,躁动不安,病在心者,可听徵调曲目(对应五脏属心),代表曲目包括:1. 《步步高》步步高音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 - 中国礼仪庆典大全之春节喜庆篇2. 《紫竹调》紫竹调音乐:李晨 - 中国民乐大师纯独奏鉴赏全集:笛子3. 《浏阳河》浏阳河音乐:于秋旋 - 中国民乐大师纯独奏鉴赏全集:古筝4. 《喜相逢》喜相逢音乐:白天鹅乐团 - 中国民族器乐大全笛子现代名曲集5. 《渔舟唱晚》渔舟唱晚音乐:中央民族乐团 - 古筝传奇6. 《茉莉花》茉莉花音乐:中央民族乐团 - 虎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7. 《金蛇狂舞》金蛇狂舞音乐:女子十二乐坊 - 中国民族十大金曲8. 《花好月圆》花好月圆音乐:中国宫廷乐社 - 二泉映月9. 《春节序曲》春节序曲音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 - 金色铜管1 中国经典名曲03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病在脾胃者,可听宫调曲目(对应五脏属脾),代表曲目包括:1. 《赛龙夺锦》赛龙夺锦音乐:梅花乐团 - 华夏百年民乐经典(一)2. 《空山鸟语》空山鸟语音乐:白天鹅民乐团 - 二泉映月中国民乐精选3. 《彩云追月》彩云追月音乐: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 - 中国民族音乐原声资料抢救与发掘出版工程之民族器乐篇(092)4. 《平湖秋月》平湖秋月音乐:中央民族乐团 - 古筝传奇5. 《霸王卸甲》霸王卸甲音乐:上海交响乐团 - 中国琵琶经典名曲荟萃6. 《满庭芳》7.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音乐:华语群星 - 经典民乐珍藏版系列中国古典民乐(1)阳春白雪8. 《光明行》光明行音乐:张列;南京民族乐团 - 光明行 (民族管弦乐Live)9. 《月儿高》月儿高音乐:俞良模 - 中国民族音乐原声资料抢救与发掘出版工程之民族器乐篇(024)04气短乏力,悲伤欲哭,病在肺者,可听商调曲目(对应五脏属肺),代表曲目包括:1. 《阳关三叠》阳关三叠音乐:雨果唱片 - 中国民族管弦乐及小品系列-江河水2. 《将军令》将军令音乐:项斯华 - 项斯华-中国民族音乐大师-古筝演奏家3. 《鹤鸣九皋》4. 《长清》5. 《广陵散》广陵散音乐:中央民族乐团 - 古筝传奇6. 《潇湘水云》潇湘水云音乐:吴景略 - 中国民族音乐原声资料抢救与发掘出版工程之民族器乐篇(001)7. 《慨古吟》8. 《阳春白雪》阳春白雪音乐:中国宫廷乐社 - 十面埋伏05腰酸恐惧,畏寒肢冷,病在肾者,可听羽调曲目(对应五脏属肾),代表曲目包括:1. 《飞花点翠》飞花点翠音乐:杨瑾 - 中国民乐大师纯独奏鉴赏全集:琵琶2. 《小河淌水》3.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音乐:中央民族乐团 - 虎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4. 《乌夜啼》乌夜啼音乐:群星 - 中国古典音乐历朝黄金年鉴5. 《昭君怨》昭君怨音乐:刘光伟 - 中国民族音乐原声资料抢救与发掘出版工程之民族器乐篇(092)6. 《寒鸦戏水》寒鸦戏水音乐:纯音乐 - 中国十大经典发烧天碟第二辑渔舟唱晚7. 《寒江残月》8. 《嘎达梅林》嘎达梅林音乐:中国中央交响乐团 - 嗄达梅林优秀交响诗作品选9. 《汉宫秋月》汉宫秋月音乐:群星 - 中国民族器乐典藏。
五音治疗音乐之羽调音乐(肾)五音养生篇

五音治疗音乐之羽调音乐(肾)五音养生篇特性】:达到安神助眠的良好作用;亦可调和肾脏、膀胱功能,并抑制心火。
柔婉的琴音传达出如水般的清凉,带来通体的舒畅自在。
【羽乐(正调)】的功能和适应范围羽为冬音,属水主藏。
正羽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下降,调节肾与膀胱的功能,兼有助肝阴制心火的功效。
用于养生保健肾气较虚者,冬季宜多听。
用于练功可促进储能练精和丹田建设,静功宜配用。
用于调神可镇定安神,对于大脑疲劳、气血上冲、头胀脑热、难以入眠者宜听用。
用于体育运动可抑制兴奋,对于赛后休整,减少能耗,恢复体能时宜听用。
用于治疗适用于诸般气逆、虚火上炎、心烦失眠、夜寐多梦、腰酸腿软、性欲低下、或阳萎早泄、肾不藏精、小便不利等病症。
【乐曲介绍】羽属水,琴音传神的表现了山泉涓滴渐渐汇流成小溪,流过峡谷、流过平原....。
柔和温婉的音乐流泉,熄去了烦忧的心灵之火,给您一份悠游在山边水流的快乐心境。
羽调式音乐:乐曲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有如高山流水,富于清澈与光彩。
五行属水,通肾,五志属恐。
水:在五行中,有润泽、向下运行等作用。
羽调式音乐,是鼓、水声等音乐,入肾经与膀胱经,主理肾脏与膀胱的健康,利于防治气的上逆或过分上炎。
其旋律模拟地下泉水,溶洞水,山涧小溪、江河、湖泊、海洋的之水声音,风雨雷电交加水,天雷为火,天雨为水,水火相激、济,交响轰鸣,震荡寰宇,天地能量迸发。
听羽乐,使人讲究整洁规矩,且爱好礼节。
水是万物着母,主肾,生命之根,肾气蒸发,天地合,生命诞生。
羽(即6-La)调式乐曲:《船歌》《梁祝》《二泉映月》《汉宫秋月》《平沙落雁》、《月光奏明曲》。
羽调,为冬音,以羽音为主音,属水,主藏,通于五脏中的作强之官—肾。
正羽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潜降,调节肾与膀胱的功能,增强肾的功能,兼有助肝阴、制心火的功效,有利水滋阴,宁心降火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音调五脏古琴可养生
*导读:中国的古琴具备修身养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的意义。
边江红说:对于人生……
中国的古琴具备修身养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的意义。
边江红说:对于人生修养、养性修身、立命进德,古琴的琴声有莫大助益,其松沉旷远的音色、舒缓简淡的曲调以及宁静庄重之仪容,其中所蕴藏的古朴宁静的意境,传达着静远淡逸的气息,能唤起恬淡悠远的回忆,令人返于原始本然之故乡,这对于紧张而焦虑的现代人实在是非常重要、弥足珍贵。
班固《白虎通》承袭儒家《乐记》之思想,言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一些研究也慢慢证实,音乐在某些时候能起到药物所达不到的治疗效果,用音乐来进行治疗并非无稽之谈。
而在众多的音乐形式中,有着数千年发展历程的古琴,无疑成为了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古琴五音调五脏
中国的音乐疗法观念虽然由来已久,但真正系统地发展为一门学科,则是缘自《黄帝内经》的五音对五脏的观念。
五音为角、徵、宫、商、羽;对应的五脏为肝、心、脾、肺、肾。
当五音进入人体之后,便会引起人体细胞组织发生和谐和同步共振,进而
便能够调整人们的生理机能。
因为人体是有许多有规律的、协调振动的系统所组成的,诸如大脑的颠簸运动、心脏的波动、肺部的收缩、肠胃的蠕动和自律的神经活动等等,都是有着一定的节奏、节拍和频率的。
当有着一定频率的音乐节奏与人体的内部器官的震动节奏相吻合一致时,就能够产生同步共振作用,对脏器产生按摩作用,从而可以缓解疾病的产生和发展。
*在古琴弹奏中按摩经脉
边江红强调,弹古琴时,手指跳动于琴弦。
中医认为手指是人体上肢的末端,气机流注到此而返回,五个手指有6条经脉循行。
心、肺、大肠、小肠、心包、三焦等经络在手指尖部起始交接,肺经止于拇指少商穴,大肠经起始于食指商阳穴,心包经止于中指中冲穴,三焦经起始于无名指关冲穴,心经止于小指少冲穴,小肠经起始于小指少泽穴。
在古琴演奏中,手指用半甲半肉的地方直接触弦,左手要求按欲入木,基本技法有:吟、猱、绰、注、上、下、进、复等。
右手要求弹弦如断,主要指法有:托、劈、抹、挑、勾、剔、打、摘、撮、轮、拨、刺等。
在演奏出古琴曲的同时,又达到按摩手指、保健强身的效果。
师行功夫馆古琴悟道班即将开课,不妨来一起参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