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议论文练习

合集下载

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如何寻找中心论点评测练习

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如何寻找中心论点评测练习

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如何寻找中心论点评测练习一、辨别下列标题类型,看那些能作为中心论点,那些不能,并说明理由1.谈读书(否,只交代了论述的对象)2.幸福究竟是什么(否,论点不能用疑问句表示)3.多好的草地都有瘦马(否,论点不能用比喻句表示换成本义:多好的条件也有不成才的)4.人应当学会原谅(是,能揭示一定的道理)二、找出每一个语段的中心论点1、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都应该多动脑筋、多思考。

这样才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上发现新的东西,由此锻炼出我们敏锐而正确的视察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在知识的学习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此丰富我们的头脑。

(论点: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都应该多动脑筋、多思考。

开门见山型)2、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①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②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十几年来,开展每日午读、亲子读书会、阅读节等活动,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

小学6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竟能读1700本课外书。

阅读不仅让孩子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成绩,还锻炼了口才和思维,跟爸爸妈妈在家里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

③有感于读书给孩子带来的变化,玉峰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突发奇想,让孩子与读过的书合一张影,结果发现书堆起来,跟孩子身高一样高。

如果要解码该校一些小学生“6年读1700本书”的奧秘,或许正源于学校通过改进教育方式,让这里有了更多“读书等身”的孩子,其实现路径就是挤时间读书——“只要每天坚持花20分钟时间,就能在小学6年读完1700本书。

”④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2X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 67本,与202X 年基本持平;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偏向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比例降落: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 1%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6. 3%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比较多,37. 8%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41. 5%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初三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

初三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

初三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摘要:中考是决定同学们是否能进入理想的高中院校的重要考试,为大家带来了初三语文专练,供大家复习参考!(一)读书三境界①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

② 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

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腹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

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

吞虽为知识积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

③ 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昏脑涨、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夜路。

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

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juān)免的里程。

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将死的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

④ 品乃焚香沐浴,如饮醍醐(t h 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是成熟聪颖的心灵与星空的娓娓絮语。

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通的人生不胜惋惜地告别了青春光阴庄严地踏上了奉献岁月。

浮躁尽除,功利淡化,读书成了颐养灵性的乐事默然回首,天机消溶于慧心。

品是在啃之基础上悟性升华这是进入人生创造之园的门票。

⑤读书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停留在第一境界,仅少数不甘人生庸碌者可进入第二境界。

进入第三境界,非志强智达者不能。

但能进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与第二境界的人。

吞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其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

⑥举凡大家鸿儒,书读到品的份上后,往往将吞啃品三字当成进一步治学的相济并用的三种方法:吞文字,啃新意,品韵致。

或者是:泛读的吞之,精读的啃之,需细细体悟的则品之。

⑦对一般的读书人而言,不谈三境界,如能将吞啃品三宇当作对待不同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用于消遣的书吞,有用的书啃,启心益智的书不妨品那么,人生同样会受益无穷。

1、作者认为读书三境界吞、啃、晶的具体含义是:吞:啃:品:2、作者认为吞啃晶三种读书境界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答:3、对本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列举了大量的具体的事实,阐述了读书三境界的观点。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颜值重要,但不代表一切①当今社会是个看脸的时代,大多数人希望通过提升“颜值”来获得更多的自信与机遇。

然而颜值并不能决定一切。

马云,一个名列福布斯全球科技百富榜亚洲第一的男人,他并没有很高的颜值。

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如今的诸多成就。

即使是在颜值时代,修心亦是很重要的。

②一个没有素质的人,就算穿的多么华丽,一说话一个举动就能暴露自己。

一个非常有涵养的人,即使穿着朴素,和他相处也会觉得清风拂面。

③修心使人睿智。

钱穆,一个没有任何文凭,甚至连中学都没有毕业的人,通过自学,成了一代儒宗。

他学习古人的治学与为人,及时反省自己的错误,通过修心,有了一番成就。

④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学数学让人周密,学科学使人深刻,学伦理让人变得庄重,学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修心是有好处的。

⑤一个人空有“颜值”却没有内在是不行的。

现在,有很多好看的人只凭自己的高颜值就能得到很多的喜欢与关注。

可是,当有一天颜值不在,自己又没有内在,怕苦又怕累的时候就会明白,颜值不是最重要的,内在才是。

⑥吕布是三国时一位大将,俗话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吕布空有一身武艺,却不曾修心,每当自己失败的时候,就将责任归咎于他人。

他不盖识人,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最终死干曹孟德之手。

若吕布可以修心,重用手下贤才,爱兵如子,未必不能问鼎天下。

可惜,吕布只是将才,成就不了更高的事业。

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当今社会,空有颜值目中无人不予修心是万万不可的。

我认为人们没必要去整容,你的相貌再怎么长久也不过几十年,而你的内在若出名,还可以留名青史,被传颂千年。

⑧再者,如果人人都长的一模一样,还不是靠气质区分吗?(选自《意林》2019年合订本,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请为第②段画横线句子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初三议论文阅读及答案

初三议论文阅读及答案

初三议论文阅读及答案初三议论文阅读1:《人的价值》①人的价值,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不断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

②以前有人说,人的权力和地位就是人的价值。

其实不然。

从历史看来,过去不少显赫一时的达官显贵,他们的权力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可谓登峰造极,可是这些人在历史上留下美名者却寥寥无几。

然而,那些一生坎坷,或者时而走运、时而潦倒终于未能官运亨通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们,他们的贡献始终铭刻于后世子孙们的心中。

比如,李白、杜甫的诗句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

在历史老人的心目中,他们是没有高下之分的“诗仙”与“诗圣”。

只要人类历史存在,他们的诗句就会青春永驻。

③历史老人最为公正,在他看来,人的价值不在其权势地位、身份等级、金钱财富的拥有,而在其创造和贡献,在其对人类的造福。

人的创造和贡献有大有小,因而人的价值有高有低。

在历史上拥有权势地位者,真正为黎民百姓留下“青山绿水”,也是值得钦佩的,不可以认为权势地位与人的价值相悖;拥有金钱财富者,真正为民众留下“晴空万里”,他们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④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人们的日常所见,大都是世俗的尊卑贵贱,至于体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境界,则非肉眼所能觉察,而要靠人的理性和深思。

当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当居里夫人在狭小的实验室里探索科学的奥秘,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呢?因此,历史老人告诫世人:看人不要只看他穿的衣服、使用的什物以及他的种种头衔,而要看他的内心和行动。

衣服、什物、头衔等都是人的外在现象,这些对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些并不能全面地体现人的价值内涵。

估量一个人的价值,必须看他的心灵,看他的所思所想,看他的所作所为,看他为社会为大众贡献了多少。

⑤北宋名臣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了这样的宏大志向,有了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有了一颗跳荡的火热的心,再伴以扎扎实实的行动,这就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历程。

初三议论文阅读习题10.细读全文,写出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让孤独成为一种力量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让孤独成为一种力量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练习:让孤独成为一种力量让孤独成为一种力量孙超①据报道,北京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今年将开始加大腾退爱护力度。

这其中,便有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

这里,以前见证了鲁迅的孤独岁月。

②办刊物失败后,鲁迅独居北京,个人的不得志、国家前途的渺茫,给这个志向远大的青年莫大的痛苦。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地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呐喊·自序》里这个蛇的比喻,让人对这位将来的大文豪以前历的孤独,有着形象的感受。

③步入新时代,当下的中国蒸蒸日上,气象万千。

不过从年轻人成长的心路历程来看,说二三十岁的年龄是现代年轻人最孤独的阶段,也确有一些道理。

④呼朋引伴的少年时代已经成为过往,学生时代的宿舍生活也已经挥手离别。

初入职场,尚未打开局面,压力却已经迅速袭来。

父母难免会因为代际沟通的问题,难以完全理解自己。

能够给予情感陪伴的伴侣常常还不知身在何方……孤独,正在成为许多年轻人难以绕过的境遇,成为成长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⑤不过,不必太担心,这种孤独,有可能成为一种生产力。

⑥住在绍兴会馆的几年时间,鲁迅用“钞古碑”三个字一笔带过。

而实际上,除了抄写古碑,他还校订古书,整理古籍,搜集金石、造像。

或许是这些闪耀着古人光芒的物件可以让他感到超越时间的陪伴,或许是一笔一画的反复誊写让他更多地感受到精神的力量,“钞古碑”这件事鲁迅一做就是好几年。

⑦而在鲁迅向钱玄同做了那个的铁屋子比喻后,鲁迅也从个人精神世界的铁屋子里走出,以一篇《狂人日记》震惊中国。

有人认为,鲁迅在绍兴会馆的状态,便是酝酿着呐喊的沉默。

至少,我们的确可以在《中国小说史略》,甚至在《故事新编》中,看到这长长的孤独期的深厚烙印。

孤独期的探索,为日后的厚积薄发积累了深厚的能量。

孤独,被他化作了生产力。

⑧孤独,能给人反思与反省的契机,让人更好地审视自己。

古代的贤人主张“三省吾身”,或者身体力行坚持“日课”。

这对于每日在现代机构和流水线之中忙碌的人来说,未免过于奢侈。

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也说颜值①过去,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风度潇洒,喜欢用“一表人才”。

现在,网友们又发明了一个热词:颜值。

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颜值”呢?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从未被大家忘记,“貌比潘安”的赞誉流传至今。

但潘安被称赞并不单单因为他的相貌,他的德行、他的才华、他对妻子的专情才是他被后人记住的关键所在。

所以,颜值高固然是优势,但仅有高颜值是远远不够的。

③颜值高,让人易于在社会生活中占得先机。

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剔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

放眼当今世界,相貌甚至被当成了一种商品或一个消费符号。

在职场、社交场以及婚恋场上,颜值高的人都比颜值低的人更加如鱼得水;而那些颜值不高的人,却不太容易在第一时间得到别人的垂青。

于是,很多人吐槽说:对这个看脸的世界失望了!④如果仔细研究人类发展史,颜值不高的人,对这个世界大可不必失望。

就长远发展来说,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拥有德行和才华。

⑤貌因德而美。

外表是皮囊,德行才是核心,若非如此,再好的相貌也没有价值。

汪精卫长相英俊,气度不凡,可谓“颜值高”,但这样一位相貌出众的热血青年后来却做了汉奸,至今仍遭到中国人的唾弃。

德不配颜,徒有“颜值”之虚名,其“高颜值”反倒成了一个笑话。

⑥才补颜不足。

颜值低是一种“先天不足”,才华却是弥补这种“不足”的营养剂。

英国人戈登在他的著述中对晚清大臣曾国藩有如此描述:个子中等,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

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外貌并不“漂亮”,可谓“颜值不高”,但他却在大风大浪中凭借过人才华,成就一番事业,名留青史,令人敬仰。

⑦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也有流行语“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终于人品”。

无论是一个人如何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值得祢道的只有两样——德行和才华,然后才可能说,这个人还有“颜值”。

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专项练习:议论文阅(上海)(原卷版+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专项练习:议论文阅(上海)(原卷版+解析版)

议论文阅读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①人一出生手脚就会自然“动”起来,慢慢长大就会参加一些劳作,有时还会感到一丝劳累,有“劳”有“动”,劳动就这样伴随着人的一生。

②然而在当下,一些青少年对劳动的意义重视不足,甚至认识偏颇。

有人不会做基本的家务,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它体力劳动不值一提;有人觉得如今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只要花钱就能买到服务;还有人将“免于动手”视为一种优越感,对提供服务的劳动者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③针对这些不会劳动、不想劳动、甚至不尊重劳动的现象,重新认识劳动和劳动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

④劳动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

众所周知,劳动创造了人,是劳动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我们的先民把野草驯化培育成农作物,修建水利工程,才有了稳定的粮食来源;生长在土地上的棉花,只有经过人们的采摘,才能被捻成细线,织成棉布,裁成衣裳,为人们遮身蔽体;遍布在田野中的泥土,只有经历双手的劳作,才能被夯实成墙壁,支撑起遮风挡雨的屋顶。

因此,《辞海》中“劳动”一词被定义为“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

⑤劳动更是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车轮。

社会的进步依赖于一代又一代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四大发明闪烁着古人在日常劳作中的创造光芒,杂交水稻见证了袁隆平在田间地头的日夜求索,神舟飞天凝结着众多科研团队的劳动汗水。

_______没有劳动,人类也许会一直停滞在蒙昧原始的状态,难以获得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⑥在认识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还有必要重新认识学校劳动教育的特点和功能。

学校中的劳动教育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

当我们在劳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时,劳动教育中有德育;当我们“动动手,出出汗”以强健体魄时,劳动教育中有体育;当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劳动中遇到的问题时,劳动教育中有智育;当我们动手设计并创造美的作品时,劳动教育中还有美育。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题在语文考试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没有围绕画线句论述的一句是(2分) ( )(学习)要刻苦勤奋,持之以恒。

A.古语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B."水滴'和"绳锯'的力量可谓小矣,但是经常不断地朝着一个目标去"滴',去"锯',最终会收到"石穿'"木断'的效果。

我们学习上要打好基础,也必须有这种精神。

C."满招损,谦受益',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

D.只要坚持不懈地下功夫,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基础是一定可以打得坚实的。

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以《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为主题的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场隆重开幕。

B.打开报纸,满纸"界面友好'、"功能强大'云云,让人恨不得马上就掏钱。

C.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和煦:真是难得的好天气。

D. "满招损,谦受益。

'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12分)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李浩燃①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

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

②"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

'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

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议论文练习

①挫折和顺利,失败和成功,都是完整人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互相转换。

人们常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动人的音乐多为悲凉的音乐,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面对挫折呢?
②挫折虽带给人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为,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

科学家贝弗利奇说:“人们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因此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
一种特殊环境。

③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的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过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④挫折是我们最挑剔的朋友,它时时刻刻都在准备与你翻脸。

但是不管怎么说,它最
终还是你的朋友,当你真正接纳了它并且决心战胜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它也挺忠诚的。

挫折又是一剂良药,它有着“良药苦口利于病”的功效。

你也许遇到过什么重大挫折,那时你会很悲伤,但软弱不是办法,你应该抬起头来,向生活挑战,你会惊讶地发现,挫
折不过如此。

⑤只要坚定信念,勇敢去挑战挫折,就可以拔云见日,踏上成功的大道。

吴晶,江苏
泰兴的一个普通女孩,在一岁时因一场疾病成为盲人,她没有向命运屈服,凭着惊人的毅力,先后攻读了英语、西班牙语、瑞典语三门外语。

她不俗的经历加上优异的成绩打动了
数所中外名校,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知名大学先后给她发来了录取通知书。

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⑥生命似洪水奔流,只有遇到岛屿和暗礁,生命之水才会激起美丽的浪花。

挫折并不
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失去了面对挫折的勇气!笑对困难与挫折,勇于在困境中磨砺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破茧成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3、下列四句名言能填入第③段划线处,作为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A.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富兰克林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C.莎士比亚说:“如果今天能做到有所节制,下次就容易做到,再下次就更容易做到,因为习惯能改变人的本性。


D.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
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4、文章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文章第⑥段说“生命似洪水奔流,只有遇到岛屿和暗礁,生命之水才会激起美丽
的浪花”。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6、为第⑤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答案:
1、我们要笑对困难与挫折在这过程中磨砺自己,最终成长起来。

或:笑对困难与挫折,勇于在困境中磨砺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破茧成蝶!
2、由挫折和顺利,失败和成功之间的关系,引出论题;引起下文的具体论述;激发读
者阅读兴趣。

3、D
4、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作用:通过具体事例和引用名言,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只
要坚定信念,勇敢去挑战挫折,就可以拔云见日,踏上成功的大道”的论点,从而论证了
本文的论点“笑对困难与挫折,勇于在困境中磨砺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破茧成蝶”,
有说服力。

5、在生命的历程中,笑对困难与挫折,勇于在困境中磨砺自己,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6、韩愈不被朝廷重用,但他凭着坚毅和豁达成为一代文坛领袖。

贝多芬耳朵失聪后,凭着“扼住命运的咽喉”的信念创作了《命运交响曲》;袁隆平的科研严重受阻,但他凭
着坚韧和执着成为杂交水稻之父;海伦•凯勒身体残疾,但他却凭着自己的果敢和勇气成为
青年的楷模。


①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相由心生”。

国外有一句至理名言是:“一个人要对他四
十岁以后的相貌负责。

”就是说,人的相貌除了先天的遗传,更重要的是后天的修行。


情是心的折射,
经常的表情会影响一个人的容颜。

所以,养颜必先养心。

②养心,首先要不断学习。

因为当你在学习的时候,你的心境是单纯的,你的神态是
认真好奇的,而经常的好奇与单纯,又会引导你的身心接近年轻人的外形和内心。

读书是
女人最好的美容剂,林徽因、冰心、琼瑶的美莫不如是,一个没有书卷气的女人也许“漂亮”,但决不会美丽;经常欣赏或参与艺术是另一种学习,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你
的举手投足之间自然会有一种文化与艺术的气韵。

人才会高雅。

③养心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铭恩忘仇做好事,因为总把别人往坏处想的人绝不会
快乐。

当你在嫉妒、诽谤、埋怨、挖苦别人的时候,你的心境决不会是明朗的,你的表情
也会跟着丑陋起来。

而经常的丑陋,会定格在你原本端庄的容颜上。

所以,受助不能忘,
施恩不图报;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心怀善意和感激,多帮助别人,我们就
会为自己拥有那么多好朋友而快乐。

千万不要因贬损别人而弄坏了自己的心境、狰狞了自
己的面目。

此外,不要和喜欢搬弄是非、嫉妒诽谤别人的人在一起,否则不是被小人的谗
言坏了心情,就是不知不觉地像了小人。

④美国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我们都曾一睹她在《罗马假日》里的年轻芳姿,可是
你们见过她60岁时的姿容么?端庄、纯善、袅袅婷婷,美得像一幅画里的圣母。

因为她几
十年来一直保持阅读的习惯、一直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一直向慈善机构捐款、一直向困
难的人们伸出援助的手!
⑤珍珠粉和面膜也许能光滑我们的肌肤、抹平我们的皱纹,但是假如我们的心境不平和、修养没提高,那么我们的容颜就像《聊斋》里的“画皮”,就像一个虽没有皱纹却内
心已烂的水果。

⑥快乐地迎接每一个早晨,友善地向周围的亲人和同事粲然地微笑,无论遇到多大的
误解和不公,只要保持心中的高贵,那么即使我们满头白发、一脸菊花,也依然美丽年轻。

1.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段的论证过程。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

4.在我们初中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一些“因学习而美丽”的正面事例,请选取一例加
以概述。

30字以内
答案:
1、养颜必先养心。

2、首先提出分论点:/养心必先学习,并分析学习的益处指出学习可以使人年轻。

/
接着举林徽因等事例论证“读书是女人最好的美容剂”。

/再从“经常欣赏或参与艺术”
方面论证学习使人高雅。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我们的容颜比作“画皮”和内心已烂的水果,/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假如我们的心境不平和、修养没提高,美就只能是表面,失去的是内在的气质
灵魂之美。

4、吕蒙就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