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登记代理人测试法律知识辅导-行政行为的内容
2023年-2024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3年-2024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精选试题及答案二单选题(共45题)1、关于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基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方式、步骤和顺序进行B.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所选择的程序必须以效率为首要目标C.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应该予以撤销D.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机关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答案】 B2、下列各项行为中,不属于民事代理行为的有()。
A.甲委托乙代其接受捐款B.甲委托乙帮其购买货物C.甲委托乙代理房屋抵押登记D.乙受甲之委托出席合同签字仪式【答案】 D3、对于区分所有人的建筑物()。
A.区分所有人可就共有部分请求分割B.区分所有人对共有部分的权利可单独转让C.区分所有人对整个建筑物享有共同所有权D.共有部分的修缮费用及其他负担,由各区分所有人按其所有部分价值的比例分担【答案】 D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案件时,不可以进行调解的内容包括()。
A.赔偿数额B.赔偿方式C.赔偿程序D.赔偿范围【答案】 C5、某市税务局对李某作出处罚决定,李某向该省税务局申请复议。
省税务局受理后按法定程序通知了市税务局,市税务局一直推托未提供证据。
省税务局应作何种处理?()A.中止复议案件的审理B.撤销市税务局的行政处罚决定C.驳回李某的复议申请D.给予税务局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答案】 B6、添附理论中的加工是指()。
A.一方使用他人的财产,将其加工改造成具有更高价值财产的行为B.将不同所有人的动产互相混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的行为C.将不同所有人的财产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行为D.以所有的意思占有无主动产而取得所有权的行为【答案】 A7、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上级行政机关可以()。
A.中止该行政许可B.撤回该行政许可C.撤销该行政许可D.宣布该行政许可为无效【答案】 C8、如果各共有人对于是共同共有还是按份共有有不同的意见,且无法查清,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外,应当认定为()。
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综合提升练习题库包含答案

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综合提升练习题库包含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行政责任是()的责任。
A.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B.行政相对方C.行政法律关系主体D.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答案】 A2. 下列各项中属于人民法院受理事项的是()。
A.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企业经营自主权B.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行为C.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免职决定D.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答案】 A3. 下列不会导致物权关系发生的是()。
A.没收B.征收C.继承D.混同【答案】 D4. 下列不属于我国行政机关的是()。
A.国务院B.北京市人民政府C.海淀区人大D.德化县政府【答案】 C5. 甲为一乘客(老烟民,熟知烟的价格),乙为一小贩。
乙在火车车厢叫卖:“红塔山香烟,10元钱一条”,甲欣然买之。
经查,该烟为假烟,甲与乙之间的行为()。
A.无效民事行为,理由为欺诈B.可撤销民事行为,理由为欺诈C.无效民事行为,理由是违反法律规定D.有效民事行为,理由是双方达成合意【答案】 C6. 下列能够产生抛弃效力的有()。
A.将患狂犬病的狗丢在闹市中心B.将城里老房闲置C.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承包经营权D.将被患有狂犬病的狗咬伤的猪弃在荒山野岭中【答案】 D7. 下列关于合同的法律约束力,说法不正确的是()A.法律约束力不是由当事人的意志所决定B.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只发生在合同当事人之间C.随着现在社会中合同效力内容的扩张,合同的法律约束力不再局限于合同当事人之间D.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并不等于说合同就是法律【答案】 C8. 在某法院受理的一起交通处罚案件中,被告提供了当事人闯红灯的现场笔录。
该现场笔录载明了当事人闯红灯的时间、地点和拒绝签名的情况,但没有当事人的签名,也没有其他证人签名。
原告主张当时不在现场,并有一朋友为其出庭作证。
根据原、被告双方提供的证据,法院()。
A.可以认定原告闯红灯B.可以认定原告没有闯红灯C.对原告是否闯红灯无法认定D.需进一步调查后再作认定【答案】 A9. 刘某夫妇因为需要外出开会,遂将自己8岁的孩子小华委托给好友张某照看。
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45题)1、依据行政行为实施的对象及适用力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区分为()。
A.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B.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C.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D.单方行政行为和双方行政行为【答案】C2、张某是某县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在一次产品质量大检查中,张某发现A、B 两家商店都经营着同一种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根据规定,应当对两家商店给予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张某认为,A商店经营规模比B商店经营规模大得多,于是分别对AB两家商店处以10000元和5000元罚款,张某的这种做法()。
A.违反了合法性原则B.违反了公正原则C.是正当的D.属于权力滥用行为【答案】B3、关于行政强制执行的分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行政强制执行可以分为间接强制执行和直接强制执行B.间接强制执行又可分为代执行和执行罚C.与直接强制执行相比较,间接强制执行对相对人造成的损失更大D.直接强制执行又可分为人身强制执行和财产强制执行【答案】C4、“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该规定体现了违约形态中的()。
A.预期违约B.实际违约C.作为违约D.不作为违约【答案】A5、我国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
A.国务院B.全国人大C.最高人民法院D.中国共产党党中央【答案】A6、甲向乙出售房屋,约定甲应于2017年4月20日前向乙交付房屋并办理产权登记,乙应于4月19目前付款。
4月17日,甲又将该房屋出售于丙,双方并办理了产权登记,但未交付房屋。
根据《合同法》,在4月20日前乙()A.不得向甲主张违约责任,因为履行期没有届满,不构成违约B.不得向甲主张违约责任,因为房屋所有权尚未移转,甲仍得履行C.得向甲主张缔约过失责任,因为合同因标的不能而无效D.得向甲主张默示预期违约的责任【答案】D7、依照取得利益是否需要支付对价,可以将合同分成()。
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和答案

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和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行政行为是指()。
A.行政机关的行为B.行政主体的行为C.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并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D.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并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答案】 D2. 关于听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听证方式必须采用书面形式B.听证制度包括两种形式:公听和陈述C.听证制度被公认为现代行政程序法基本制度的核心D.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若涉及单个或相互无争议的多个当事人,则可进行个别听证,这种听证被称为“公听”【答案】 C3. 下列各项中,对自己代理理解不正确的是()。
A.自己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与自己为民事法律行为B.自己代理,在事先得到被代理人的同意时,发生代理的效力C.自己代理属于滥用代理权的一种行为D.自己代理在任何情形下,都不会得到法律的承认【答案】 D4. 下列选项中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的是()。
A.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B.公司法人C.社会团体D.子公司【答案】 C5. 实物补偿也就是以同等条件或者性能的实物来弥补行政相对人损失的方式。
下列不属于实物补偿方式的是()。
A.调换土地B.产权调换C.开发荒地滩涂D.减免所得税【答案】 D6. 甲与乙订立买卖茶叶的合同,合同约定,甲于2016年10月7日发货,乙收到货物后10日内付款。
乙收到货物后,经检验,发现货物与封存的样品差异巨大,乙方拒绝支付款项,根据已知的条件,乙方的行为是()。
A.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B.行使不安抗辩权C.行使先履行抗辩权D.违约行为【答案】 C7. 甲公司欠乙公司500万元,后甲公司被乙公司兼并,二者之间的债务关系因此消灭。
导致这一债的关系消灭的法律事实是()。
A.混同B.免除C.抵销D.解除【答案】 A8. 现代民法的基础是()。
A.万民法B.市民法C.罗马法D.瑞士法【答案】 C9.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内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行政许可证件。
土地登记代理人测试法律知识辅导-行政许可概述

土地登记代理人测试法律知识辅导:行政许可概述第二节行政许可一、行政许可概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申请,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颁发证明或批准、登记、认可等方式,允许其从事某项活动,行使某项权利,获得某种资格和能力的具体行政行为。
许可证是行政许可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法律用语。
即由许可机关向申请人发放的一种证明性文书。
在个别情况下,也有口头形式的许可行为存在。
各个国家对行政许可证的颁发都规定了一定的法律制度,形成各具特色的行政许可证制度。
行政许可证制度是规定许可证的申请、核发、监督管理的、系列规则的总和,包括规定许可机关、许可范围、申请、审查、颁布许可证的具体程序以及监督检查、撤销、中止、更换、修改、废止许可证的方式、条件、期限和许可费用等内容的各种规则。
行政许可具有两个方面的性质:一方面,从行政主体的角度看,行政许可行为表现为政府赋予管理相对人的某种行为资格或能力,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因而使其具有赋权行为的性质;另一方面,从管理相对人的角度看,行政许可实质上是解除了某种普遍禁止,恢复了被许可人的某种行为自由,使其具备了解禁行为的性质。
行政许可作为行政机关对国家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被运用到许多行政管理领域,成为国家管理行政事务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例如,工商行政管理中的营业执照,食品卫生管理中的卫生许可证,自然资源保护中的渔类捕捞许可证,森林采伐许可证,公安行政管理中的特种行为经营管理许可证等等。
据统计,我国已有150多个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行政许可作出了规定,这些规定涉及国防、外交、公安、经济、城市管理、文化、教育、知识产权、医药卫生、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民政、司法行政、对外文化交流、旅游等20多个领域,50多个行业。
概括起来,行政许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作用:1.有利于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管理,实现从直接命令的行政到间接许可的法律手段的过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各自对经济的调控功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法律手段在经济活动调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022年-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2022年-2023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单选题(共35题)1、下列不属于国家公务员的任用方式的是()。
A.调任B.选任C.委任D.挂职锻炼【答案】 D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的是()。
A.实施的主体不同B.制裁的对象不同C.行为的性质不同D.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制裁,行政处分不是【答案】 D3、不属于民法自愿原则含义的是()。
A.当事人有依法进行某种活动或者不进行某种活动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B.当事人有选择行为相对人、行为内容与行为方式的自由C.当事人有权约定纠纷的解决条款,明确纠纷发生后的解决办法D.任何人应当充分尊重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答案】 D4、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外,应当公开。
A.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B.企业机密、企业经营、企业财务C.商业机遇、个人机会、市场信息D.企业权利、企业义务、企业责任【答案】 A5、当事人行使法定解除权主张解除合同的,合同自()解除。
A.解除权人向法院主张行使解除权时B.解除通知到达相对方时C.解除通知发出时D.法院作出解除合同的判决时【答案】 B6、在我国,结婚的必备条件之一是()。
A.双方不得有血亲关系B.双方完全自愿C.双方签订婚约D.男方在25周岁以上,女方在23周岁以上【答案】 B7、2008年张某准备出卖自己的房屋。
郝某表示愿意购买,双方于2009年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
刘某也听说了张某卖房的事,找到张某要求将房子卖给他,并许诺多出1万元。
张某碍于刘某是熟人,就另行与刘某订立了合同,并办理了房屋过户。
郝某得知后向法院起诉。
法院应判()。
A.房屋归郝某,张某向刘某承担违约责任B.房屋归刘某,张某向郝某承担违约责任C.房屋产权登记有误,应重新登记给郝某D.房屋应重新归张某【答案】 B8、实物补偿也就是以同等条件或者性能的实物来弥补行政相对人损失的方式。
下列不属于实物补偿方式的是()。
土地登记代理人测试法律知识辅导-行政处罚概述

土地登记代理人测试法律知识辅导:行政处罚概述第三节行政处罚一、行政处罚概述行政处罚是指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所实施的行政制裁。
它具有以下特征:1)行政处罚的主体是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行政处罚是针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制裁;3)行政处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4)行政处罚是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政相对人的行政制裁。
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都属于行政制裁,但由于行政处罚是适用于行政机关管理社会秩序而采取的行政制裁,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适用于管理内部秩序而采取的行政制裁,因而两者存在不同:(1)实施的主体不同。
行政处罚是由享有行政处罚权的主体作出。
这些主体具有对外管理的职权,而且其行政处罚权已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
而行政处分是由受处分公务员所在的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作出的。
也就是说,一般的行政机关都具有对公务员的行政处分权。
(2)制裁的对象不同。
行政处罚制裁的对象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而行政处分制裁的对象仅限于行政机关内部的公务员。
(3)制裁的形式不同。
行政处罚的形式主要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责令停产停业、行政拘留等;行政处分的形式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六种。
(4)行为的性质不同。
行政处罚属于外部行政行为,以行政管辖关系为基础;而行政处分属于内部行政行为,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基础。
(5)救济途径不同。
行政处罚的救济途径是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及行政赔偿;行政处分的救济途径是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申诉。
二、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是指对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准则。
行政处罚法确立的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是:1.处罚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土地登记代理人测试法律知识辅导-行政处罚的适用

土地登记代理人测试法律知识辅导:行政处罚的适用(二)行政处罚的适用行政处罚的适用或称行政处罚的实施,是指行政主体依法认定违法行为,并决定是否给予行为人处罚和如何处罚的活动。
关于行政处罚的适用,主要涉及以下问题:1.行政处罚适用的原则(1)“首先纠正违法行为”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23条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行政机关在处理违法案件时,无论对违法行为人处以何种政处罚,都应当要求违法行为人及时纠正违法行为。
(2)“一事不再罚”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24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根据这一规定,在行政处罚法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含义是:1)对同一违法行为,一个机关已经给予罚款处罚的,其他行政机关不得再次给予罚款处罚;2)如果一个机关已经给予罚款以外的其他种类处罚,如暂扣许可证或者暂扣执照等,其他机关是否可以再次给予相同的处罚,行政处罚法没有明确规定。
但根据过罚相当原则,对同一违法行为,一个机关已经给予处罚的,其他机关不应再次给予相同的处罚,否则就违背了过罚相当的原则;3)至于是否可以给予其他种类的行政处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一般来说,一个机关给予的处罚已经足以纠正违法行为的,其他机关应再给予其他处罚。
2.行政处罚适用的条件行政处罚适用的条件包括前提条件、主体条件、对象条件和时效条件。
(1)行政处罚适用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行为的客观存在。
至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只需要具备主体要件、客观要件即可,主观过错不是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
(2)行政处罚适用的主体条件,即行政处罚必须由享有法定的行政处罚权的适格主体实施。
(3)行政处罚适用的对象条件,必须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4)行政处罚适用的时效条件是指对行为人实施行政处罚,还需其违法行为未超过追究时效,超过法定的追究违法者责任的有效期限,则不得对违法者适用行政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登记代理人测试法律知识辅导:行政行
为的内容
一、行政行为的内容
行政行为的内容是指某个行政行为对行政相对人的
权利、义务等产生的具体影响。
不同内容的行政行为,有不同的法律效果。
行政主体正是通过不同的行政行为来行使其行政职能,达到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的目的。
归纳起来,行政行为的内容主要有:
1.赋予权益和剥夺、限制权益赋予权益是指赋予行政相对人法律上的权能、权利或利益。
所谓权能,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行为的资格,如授予律师资格、颁发营业执照使其获得经营的资格等。
所谓权利,是指使行政相对人自己能够实施某种行为,或要求他人不为某种行为的自由,如颁发驾驶执照,使其获得驾车的自由,其他任何人非经法律规定不得干预等。
所谓利益,是指基于某种权利所得到的好处或便利,如依法发放社会保障金,给予行政奖励等。
剥夺、限制权益是指剥夺、限制行政相对人已有的法律上的权能、权利或利益。
如吊销营业执照、收回律师资格、收回社会保障金、责令停产停业等。
剥夺、限制权益一般是
以行政相对人有违法行为为前提,是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2.科以义务或免除义务科以义务是指行政主体使行政相对人承担某种作为或不作为义务,如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使行政相对人承担纳税义务;城市规划部门要求行政相对人停止违章建筑的施工并拆除违章建筑的决定使行政相对人承担停止施工和拆除违章建筑的义务。
免除义务是指行政主体免除行政相对人原有的义务。
如税务机关免除行政相对人的纳税义务等。
3.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确认法律事实是指行政主体依法确认对某个法律关系有重大影响的事实是否存在,如交通事故或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就属于对交通事故或医疗事故的事实予以确认,确认结果将会对法律责任的分担起重要作用。
确认法律地位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某个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否存在以及存在的范围加以确认,如房屋管理部门对房屋产权的确认、土地管理部门或人民政府对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确认等。
一般来说,确认法律事实是确认法律地位的基础,确认了法律事实的性质,才能明确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