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共63页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PPT课件1 华东师大版

⑴危害: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内容 割三地 赔二亿 开四口 设工厂
危害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 经济侵略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直接掠夺中国原料 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义的发展 资本输出为主 瓜分中国
从这两段日方的材料,能得出什么结论?
(伊东祐亨命令第 一游击队前去牙山 湾侦查时)“且赋与 内命,谓牙山湾附 近如有优势的清国 军舰驻泊,可由我 方进攻击。” ——田保桥洁 《甲午战前日本挑 战史》
战争进程-黄海海战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 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 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 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 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 ”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 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D.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 。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战争影响
1.对中国: ⑴政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民族 危机加深。 ⑵经济:促进自然经济解体,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 ⑶思想:为挽救民族危机,各阶级民众和知识界展 开了不同形式的救亡图存斗争,掀起维新思想,民 主共和等思潮。中华民族开始觉醒。 2.对西方列强:极大刺激了列强侵略的野心,掀起 瓜分中国狂潮,严重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辽东之战
日军袭击大连旅顺、大量屠杀居民
日军在旅顺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日军“缚数华人 于一处,鸣枪肆击,复以利刃乱剁,直至体无完肤始 已”。全城约有一万八千余人被杀,幸免于难者仅36人。 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行,将被害者的尸体集中火化后埋葬, 用木牌写上“清国将士阵亡之墓”,借以欺骗世界舆论。
旅顺大屠杀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 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 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 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 国人居住
军事 外交
赔
禁 拆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 受列强控制。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 的工具 。 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 的武装控制之下 。
清军将领叶志超弃城逃跑,一夜狂奔500里, 跨过鸭绿江,回到中国,平壤陷落
甲午战争中的几次重要战役各是什么战役?最大的一次战役是什么战役?
黄海大海战
辽东战役 平壤战役
威海战役
丰岛海战
黄海激战
丁汝昌
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 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 攻,但未得到上级命 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 洋海军陷入绝境。弹 尽粮绝后又无援军来 援的希望,拒绝了伊东 祐亨的劝降和瑞乃尔 等的逼降,服毒自尽 以谢国人。
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国辱权的辛丑条约内容归纳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列表归纳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第6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三、战争的结果——《马关条约》
1895年4月 马关
(今日本下关市)
直隶总督 兼北洋大臣
日本首相 伊藤博文
李鸿章
日方保存的《马关条约》
(可见伊藤博文和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的签名)
1895年,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和日本政府 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谈判:
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 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 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最终清 政府失败了。
台中
打了100多仗
台南 打死打伤32000余人
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
(作于1896年春,即《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诗人痛 定思痛,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深情。)
乔 石 对 甲 午 战 争 的 题 词
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 中国简表
国别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势力范围”
山东 长城以北和新疆 广东、广西和云南 长江流域 福建
割占或租借地
强租胶州湾 强租旅顺、大连 强租广州湾 强租“新界” 、威海卫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Hale Waihona Puke 心的遗憾晚年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经历、民族感 情与父辈的仇恨,打算撰写一部纪实性的长 篇之作,书名就叫《甲午战争》。为此,老 人多次提笔,“可是,她竟然一个字都没有 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 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 纵横地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 下的热泪。” …… “此时此刻的冰心,一边 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 恨!真可恨!’”
第6课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中日《马关条约》全文

《马关条约》大清帝国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为订立和约,俾两国及其臣民重修和平,共享幸福,且杜绝将来纷纭之端,大清帝国大皇帝陛下特简大清帝国钦差头等全权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爵李鸿章、大清帝国钦差全权大臣二品顶戴前出使大臣李经方、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特简大日本帝国全权办理大臣内阁总理大臣从二位勋一等伯爵伊藤博文、大日本帝国全权办理大臣外务大臣从二位勋一等子爵陆奥宗光为全权大臣,彼此校阅所奉谕旨,认明均属妥实无阙。
会同议定各条款,开列于左:第一款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
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
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件,永远让与日本。
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
从鸭绿江口溯该江抵安平河口,又从该河口划至凤凰城、海城及营口而止,画成折线以南地方;所有前开各城市邑,皆包括在划界线内。
该线抵营口之辽河后,即顺流至海口止,彼此以河中心为分界。
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界内。
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三、澎湖列岛。
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第三款前款所载及黏附本约之地图所划疆界,俟本约批准互换之后,两国应各选派官员二名以上为公同划定疆界委员,就地踏勘确定划界。
若遇本约所约疆界于地形或地理所关有碍难不便等情,各该委员等当妥为参酌更定。
各该委员等当从速办理界务,以期奉委之后限一年竣事。
但遇各该委员等有所更定画界,两国政府未经认准以前,应据本约所定画界为正。
第四款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该款分作八次交完:第一次五千万两,应在本约批准互换六个月内交清;第二次五千万两,应于本约批准互换后十二个月内交清;余款平分六次,递年交纳;其法列下:第一次平分递年之款于两年内交清,第二次于三年内交清,第三次于四年内交清,第四次于五年内交清,第五次于六年内交清,第六次于七年内交清;其年分均以本约批准互换之后起算。
文艺复古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详细讲解PPT课件

乎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铁甲舰,尤其是主炮更
2
是305mm口径,一炮过去日军没有什么舰船
能够挡住,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大杀器,却只有
三发榴弹,战争还没开始。
军人可以打赢战争,但是有些战争,军人怎么 都打不赢,甲午海战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各方
4 面全部都占优势的情况下,政府却不闻不问, 统治者贪图享受,没钱没粮没子弹,最好落得 个开船和敌人同归于尽的下场,北洋舰队的官 兵没错,错的是清朝的迂腐。
随着清军节节败退,在清廷内部,主和派已占上风, 大肆进行投降活动。旅顺口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 获得重要的根据地,从此北洋门户洞开,北洋舰队深藏 威海卫港内,战局更是急转直下。
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 北洋舰队的最后一战。日本大本营对山东半岛的作战部 署为“海陆夹击”北洋舰队。李鸿章在建完各炮台后, 即调派绥、巩军各4营分别驻守北帮炮台、南帮炮台。 同时在刘公岛上驻扎北洋护军,并在海港东西两口布设 防材和敷设水雷248颗。整个山东半岛大约有步兵约40 个营、骑兵8营、水雷2营。 威海卫港内尚有北洋海军 各种舰艇二十六艘。
当时的请示统治者慈禧却把钱都花光了。
3 中日甲午海战正好迎上慈禧的六十大寿,慈禧 想要重修颐和园,本来清朝的国库就不多了, 只得从北洋舰队的军费里克扣,在打仗的前半 年里,北洋舰队已经半年没发军饷,连炮弹什 么的都没有购置,每个船上只有半个基数的炮 弹可以使用。
当时对日本人最有危险的就是定远号,定远几
2
第二阶段——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
在此阶段中,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江防 之战和金旅之战。
清廷估计到日军将乘胜入侵辽东半岛,谕令李鸿章 速谋战守。李鸿章根据“各国探报,倭人将以大股图犯 北京,又云谋袭沈阳”的情势,提出了“惟有严防渤海 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顾东省之根本;然后厚集 兵力,再图大举,以为规复朝鲜之地”的战略方针 。
甲午中日战争之《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甲午中日战争中的第二节《马关条约》前面我们学习了甲午中日战争中最具代表性一次战役“黄海海战”的大致经过,1895年初威海卫一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完全是丧失抵抗能力。
至此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而告终。
日军攻陷威海之后威胁清政府,扬言要进攻北京。
这时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统治者就坐不住了,急忙任命李鸿章为全权代表,奔赴日本求和,于1895年4月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这里有个小插曲,就是最开始前往日本谈和的人不是李鸿章,前后有两次派人前往日本都遭到日本当局的刁难失败归国,清政府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派遣李鸿章为议和大臣前往日本,得知日本提出各地要求时,其实李鸿章他也不愿意去,经办外交多年,李鸿章早尝够了“卖国贼”的滋味,所以,他一定要得到清政府的全权授权,才肯出使日本。
我们来看一下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割地、赔款、开商埠、允设厂一、承认朝鲜“独立自主”二、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三、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四、开房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五、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通过以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我们来看看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一、承认朝鲜独立自主就迫使中国和朝鲜历史以来宗藩关系解除。
二、割让大面积的土地不但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还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快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三、赔款2亿两白银是一个什么概念?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大概是8000万两白银,也就是说相当于清政府两年半的财政收入。
清政府拿不出钱就只能从老百姓身上收刮或者像列强借贷。
这样做不但加重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而且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财政达到控制中国政治的目的。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四、开放的通商口岸由沿海到内陆直接入侵中国的经济腹地。
五、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这一条是自南京条约以来的首例,咋眼一看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这个是所有内容当中最严重的一条,列强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利益均沾”,纷纷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样以来减少商品的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沉重打击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和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东部沿海各省战争后开放的通 东南沿海 商口岸 内地 中日甲午 说明:外国侵略势力不继深战争后开放的 入,民族危机不断深化。 通商口岸 请思考:通商口 岸地理分布有什 么特点?说明了 什么?
这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内 容
割地增多 赔款增加 开口深入 设厂新增
危
害
最严重
破坏主权,刺激瓜分 加重负担,控制经济 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加深掠夺,阻碍民资
新阶段 大大加深
问题五
俄国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法国
俄国的盟国 意欲在远东 扩大侵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 欧洲的矛盾
日本
德国
清政府
利益至上
损害了俄、德、法在华的侵略权益。 实际:中国表面上收回主权但却置
于俄国势力之下 实质:帝国主义(日俄)瓜分中国 矛盾的激化
黄海大战
签订《马 关条约》
1895年4月,清朝代表李鸿章与 日方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 订了《马关条约》,条约的签订 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三、《马关条约》的签订
1895年4月 马关
伊藤博文
李鸿章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马关条约》内容:
割三地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
湖列岛给日本
赔二亿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四口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为
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
武装起来的台湾人民
刘 永 福
你知 道么?
甲午战争的史 实,给予我们什么 样的教训与启迪?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启迪:落后就要挨打只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课件

拓展延伸
学完本课你有何感想?
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小结
来 自 日 本 的 挑 战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马 关 条 约
民 族 危 机 空 前 严 重
•
《马关条约》规定的中国赔款数目,加上 赎辽费等,共计23150万两白银。为筹措这笔 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百姓,并进一步出卖国 家主权向列强大举借债。列强不仅从政治贷款 中获得巨额利润,还借机控制了中国的财政、 经济。 • 甲午战争之前,日本每年的财政收入约为 8000万日元。日本将中国的赔款的百分之八十 八作为军费。此外,甲午战争中日本还从中国 掠夺了价值1亿日元的各类物资和设备。更加 野心勃勃的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 • •
练兵营
A
•
参考答案: (1)广州、南京条约;(2)辽东半岛、 《马关条约》;(3)《南京条约》使中国 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或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或大 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2) 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不能对抗先进
的资本主义制度。
客 观 原 因
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强大、蓄谋已久
合作探究二: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 约》的内容,分析《马关条约》的危害。
权益类别 割地 内 赔款 开埠 《南京条约》 香港岛 2100万元
广、厦、福、 宁、上
《马关条约》
辽、台、澎 两亿两白银 沙、重、苏、杭
归纳
割三地 赔两亿 开四口 允设厂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增开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 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 设工厂。
二、帝国之辱——《马关条约》 对 比 展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