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祁黄羊举荐》(四年级晨诵)
《祁黄羊》课文解读及相关阅读练习最新4篇

《祁黄羊》课文解读及相关阅读练习最新4篇《祁黄羊》课文解读及相关阅读练习篇一《祁黄羊》教学反思苏教版教材第八册课文《祁黄羊》一文介绍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故事,表现了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崇高理想境界,表现了祁黄羊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是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公正的人。
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抓住对话,朗读与想象相结合。
一、以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为切入点,练习分段这篇课文的重点段是311自然段时,可以分成两个层次进行,引导学生找出37自然段是外举部分,811自然段是内举部分。
课文中祁黄羊举荐人才是故事的中心事件,作为一个线索贯穿全文。
故事正是紧紧围绕举荐人才展开。
于是在让学生理清文章层次、练习分段时,我先让学生找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到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品读相关语句,体会。
最后师生确定37自然段是外举部分。
而后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找出811自然段是内举部分。
由此,课文的分段水到渠成。
二、演读对话,感受人物本文主要以人物对话来展示人物品格特征的。
但在人物对话的背后,有许多空白之处,在教学时,我就抓住了几个值得学生探究的空白,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说话,效果还不错。
学习外举部分时,我先挑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祁黄羊竟然举荐他的杀父仇人担任中军尉这一职位,不但悼公感到意外,解狐也非常不理解,你觉得他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然后让学生找出关键的词语或句子进行品味。
以读为主线,进行点拨,并让学生大胆想象。
有的说:解狐很快知道了祁黄羊举荐他的事,他想:我与他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难道他忘了吗?有的说:解狐心想:祁黄羊在解狐面前举荐我会不会别有用心呢?他不怕我当上中军尉以后谋害他吗?学到这儿,我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祁黄羊,你怎么来说服解狐呢?层层深入,将学生的体验不断引向深处,使其充分领悟到文本的内涵。
此外,教学这部分课文内容时,我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积累词语的方法,如悼公听了祁黄羊的话,明白了他的用心良苦了吗?我们可以用学过的什么词来形容?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9《祁黄羊》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9 祁黄羊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全文的内容。
2.学会生字:霸、伐、晋、悼、荐、召、慎、避,会认:祁、尉、解、讶,辨析多音字:解,理解:举荐、慎重、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等词。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祁黄羊的一心为国,出以公心,不避亲仇,光明磊落。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读好对话,反复诵读品味,体会祁黄羊的高尚品德。
难点:理解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
教学评价设计:1.预习检查中,通过指生认读、分析、齐读等方式让学生能认准字音,掌握字形、结构、笔顺,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感知环节,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读通句子读顺课文的基础上,能知道课文讲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故事的起因、经过时怎样的,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3.精读感悟时,从人物的对话入手,感悟祁黄羊的一身正气,一心为国的精神。
首先能把四次对话读得正确流利,结合人物的语言,说话时的神态,抓住关键词语,能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感情,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仔细品味。
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并查资料,了解祁黄羊。
2.教师准备教案及有关教学资料,并指导学生预习。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把握(一)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在我国春秋时期,有一段荐贤的故事被传为美谈,主人翁以他的正直无私,一心为国赢得了后人的赞誉,你想知道这个人的故事吗?他就是春秋时晋国的重臣——祁黄羊。
2.板书课题,读题,明确目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出示自学指导: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掌握生字的结构、笔顺,标出文中的生字,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词语的意思。
(1)学生自学,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生字、生词。
(2)指生认读生字,小组读、齐读。
祁尉解讶霸伐晋悼荐召慎避强调“解”在文中读“xiè”,作姓使用,另外有“jiě、jiè”的读音,并分别组词。
四年级下册三四单元课内阅读练习

2、给文中第10、11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解(jiěxiâ)狐召(zhüo zhào)开落(lào luîlà)下毛病压(yàyü)根儿兴(xīng xìng)亡上当(dàng düng)晋(jìn jīng )国统帅(shuài suài )慎(shâng shân)重悼念(dào diào)推荐(jiàn cún)中军尉(wèi wân)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并写出它的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推荐()()允许()()强壮()()郑重()()三、5、照样子,填词语。
如:争夺(地位)()机会()形势()时机()策略举荐()召见()担当()担任()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叙写了()时期,晋国中军尉祁黄羊,为了()不计私家恩怨,不避个人亲仇,即(),两度为国荐贤的故事。
表现了祁黄羊(、)【用上合适的成语】的高尚品格。
主要是通过人物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高尚品格。
(2).祁黄羊向悼公举荐中军尉人选,推荐了两个人,先是,是他的;后是,是他的。
他推荐两人的原因是。
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是(3)请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7、给下面的句子用上合适的关联词在多年的征战中,祁黄羊的腿脚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要告老退休,便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
8、认真读读文中画线的句子,通过这三句话中的“想”字,你体会到什么?9、小练笔解狐和祁午听到祁黄羊举荐他,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展开想象,动笔写一写。
10、拓展练习:你知道下列成语的主人公吗?例:三顾茅庐(刘备)卧薪尝胆( ) 破釜沉舟( ) 精忠报国( ) 凿壁偷光( ) 负荆请罪( ) 完璧归赵( ) 乐不思蜀( ) 入木三分( ) 指鹿为马( )《三顾茅庐》阅读练习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祁黄羊简介

祁黄羊简介祁奚(前620(壬申年)--前545),姬姓,祁氏,名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人(今山西祁县人),因食邑于祁(今祁县),遂为祁氏。
周简王十四年(前572年),晋悼公即位,祁奚被任为中军尉。
祁奚本晋公族献侯之后,父为高梁伯。
“下宫之难”后,晋景公曾以赵氏之田“与祁奚”。
悼公继位,“始命百官”,立祁奚为中军尉。
平公时,复起为公族大夫,去剧职,就闲官,基本不过问政事。
祁奚在位约六十年,为四朝元老。
他忠公体国,急公好义,誉满朝野,深受人们爱戴。
盂县、祁县均设有祁大夫庙。
他曾推荐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替代自己的职位。
祁奚以公而无私赢得了朝野内外的赞誉,他的言行也随之成为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准。
祁奚之“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宗法制时代士大夫阶层应具有的“忠”“孝”之道德的内在要求。
大夫应尽力公家之事,以私害公,即为非“忠”;而“孝”之道德最为重要,贵族之孝,就是要“尊祖敬宗”“保族宜家”。
何况,祁奚唯贤是举,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所以才受到人民的怀念。
解狐简介解狐(xiè hú)(—前570年)春秋晋大夫,祁县东冀里人。
解氏。
祁奚请求告老,推荐他担任中军尉,未就职病逝。
《吕氏春秋》指出解狐出任南阳令。
解狐在职为当地办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阳百姓普遍好评。
解狐为人正直廉洁,曾荐其仇于刑伯柳为上党守。
解狐说:“举子,公也;怨子,私也,子往矣怨子如初也。
”其耿直倔强的性格同祁奚何其相似,不因个人恩怨而埋没人才。
祁午简介祁午,晋人,中军尉祁黄羊之子。
在祁黄羊告老还乡后接替其父职位。
这个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去私》。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9课《祁黄羊》是根据《左传》改写的.晋悼公作国君的时候,中军尉祁黄羊要告老还乡,请求辞职。
晋悼公问祁黄羊:“你看谁可以代替你呢?”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这个官合适。
”悼公很吃惊,他问祁黄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笑答道:“您问的是谁能代替我,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
古诗祁黄羊去私翻译赏析

古诗祁黄羊去私翻译赏析文言文《祁黄羊去私》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善。
”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注释】1祁黄羊:名奚,字黄羊,晋国大夫。
于:向2令:县官。
3其:语气词,无义。
4而:同“以”。
5居有间:过了些时日。
6尉:军事长官。
7举:举荐。
8其谁可而为之:哪一个是担任这官职的合适人选呢?可,合适;其,语气词,无义。
9外举:推荐外面的人。
“外举”二句:对外人,不因为和他有仇而避不举荐;对自己,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亲戚而避不推荐。
10为:当,担任。
【翻译】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缺个县令,哪一个是担任这官职的合适人选呢?”祁黄羊说:“解狐可以胜任。
”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
”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
都城的人(都)称赞(任命解狐)好。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少个掌管军事的官,谁担任合适?”(祁黄羊)答道:“祁午合适。
”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
”平公(又称赞)说:“好!”,就又任用了祁午。
都城的人(又一致)称赞(任命祁午)好。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话,真好啊!(他)推荐外面的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祁黄羊 PPT课件

江苏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精读课文
思考:
祁黄羊为什么不先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来接替 他呢?小组内讨论讨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精读课文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解狐 祁午
江苏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拓展练习
说一说
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
大公无私 一身正气 祁黄羊是 一心为国 光明磊落 的人。 正大光明 公私分明
江苏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拓展练习
1、把《祁黄羊》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2、若你是晋国的一名百姓,或是 假如我是______ ,我会说 ______。
晋国的官员,或是祁
府家丁,或是……,听了祁黄羊的故事,你会说些什么?
江苏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精读课文
探究“内举”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内举”? (8——11)
(2)自读课文,思考:“内举不避亲”说的又是怎么一回事?
江苏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精读课文
内举不避亲
就是推荐自己人不回避他是自己的亲人。
江苏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精读课文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
•祁
尉
解
yà
讶
江苏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初读课文
• 春秋 晋国 霸主 征伐 驾驭 • 悼公 祁黄羊 解狐 祁午
• 辞职 接替 举荐 召见 慎重 回避
• 压根儿 偏心眼儿
江苏教育出版社 四年级 | 下册
初读课文
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 晋悼公 祁黄羊 解狐 祁午 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悼公是晋国的国君 ,祁黄羊是中军尉,解狐
祁黄羊课文的主要内容

祁黄羊课文的主要内容
祁黄羊课文的主要内容
祁黄羊是春秋时代晋国大夫,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是祁黄羊课文的主要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主要内容
《祁黄羊》这篇课文叙写了春秋时代晋国大夫祁黄羊,为了国家的利益不计个人恩怨,不避个人亲仇,两度为国荐贤的故事,表现了祁黄羊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的高尚品格。
祁黄羊课文
春秋时代,几个大国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经常出兵征伐别的国家。
当时,晋国的军事力量比较强大,晋国国君悼公决定由祁黄羊担任中军尉,负责统领驾驭战车的士兵。
几年后,祁黄羊要告老退休,便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
悼公说:“中军尉职责重大,你在军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
你觉得谁能替代你呢?”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
”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你的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
“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好吧,我相信你,就照你的意见办!”
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
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
”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偏心眼儿?”
“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
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
悼公于是决定由祁午继任中军尉。
当时的人都很钦佩祁黄羊,说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祁黄羊举荐小古文拼音版注音版及翻译注释

祁黄羊举荐小古文拼音版注音版及翻译注释
《祁黄羊举荐》是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的作品,是一首描述祁黄山风景的辞章。
以下是《祁黄羊举荐》的拼音版、注音版以及翻译注释:
拼音版:
qí huáng yáng jǔ jiàn
mǔ jīng lín líng àn
shuāng nǚ xiù xiāng shǐ
shōu zhǔ wēi guǒ dān
jù rèn qí yáng dé
ruò shòu zhǔ zhī chán
shàn rì duō fú yù
xīn gǎo xiāng hǎn tán
注音版:
祁黄羊举荐
母鲸鳞灧岸
双女修香始
守主卫果单
举壬祁羊得
若受主之颤
善日多福遇
心告香寒谈
翻译注释:
祁黄山上的羊跃起
母鲸鱼在水中亮晶晶的鳞片上
两个女子开始烧香
守卫着主人的果实
举起乙太祁羊,也可以得到
如果能得到主人的信任
在好天时有很多福运
心里告诉自己,要谈冷香(有深意的话)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祁黄山的景色,线索不连贯,多为碎片式的描写。
萧统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这首诗具有丰富的意境和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祁黄羊举荐
写作背景:
春秋战国乱纷纷,各国征战频繁,时局十分 紧张,在此关头,用人是否得当尤为重要。当时 晋国军事力量强大,与中军尉祁黄羊的训练有方、 唯才是举密不可分。
原文出处: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 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百科 全书似的传世巨著,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 二十多万言。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 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本文出自《吕氏春秋·去私》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祁黄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 “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 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注释: 1.祁黄羊:名奚,字黄羊,晋国大夫 2.于:向
注释: 1.举:推荐、举荐。 2.为:当,担任。
译文: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真好啊,祁黄羊的话。他荐举外人,
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 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人物介绍:
祁黄羊(前620--前545),名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人 (今山西祁县人),因食邑于祁(今祁县),遂为祁氏。周简王 十四年(前572年),晋悼公即位,祁奚被任为中军尉。祁奚在位 约六十年,为四朝元老。他忠公体国,急公好义,誉满朝野,深 受人们爱戴。盂县祁县均设有祁大夫庙。他曾推荐自己的杀父仇 人解狐替代自己的职位。
读一读:
祁黄羊举荐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 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对曰:“君问可,非 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 “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 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想一想
祁黄羊举荐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推荐人才时应该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重,不顾个人恩 怨,公正无私,唯才是举。
2.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的意思。
举荐外人,不排除自己的仇人;举荐自家的人,不避开 自己的儿子。
3.令:县官。 4.其:语气词,无义。 5.而:同“以”。
译文: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这个地方没有长官,谁可以任用?”
祁黄羊答道:“解狐适合。”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 祁黄羊回答说:“您问可以任用的人,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平 公(称赞)说:“好的!”就任用了解狐。居住在国度里的人都称赞这 件事。
译一译
祁黄羊举荐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 :“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 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注释:
1.居有间:过了些时日。 2.尉:军事长官。
3.举:举荐。 4.其谁可而为之:哪一个是担任这官职的合适人 选呢? 可,合适;其,语气词,无义。
译文:
过了一些时候,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掌管军事的 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答道:“祁午合适。”晋平公说:“ 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可以任用的人, 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晋平公又称赞说:“好的!”,就又任 用了祁午。居住在国度里的人又都称赞这件事。
译一译
祁黄羊举荐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祁黄羊可谓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