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

微观经济学计算公式最全1.供给函数:供给函数描述了生产者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关系。

通常表示为:Qs=Qs(P,Pₑ,Y,T,O)其中,Qs代表供给数量,P代表价格,Pₑ代表预期价格,Y代表收入,T代表税收,O代表其他相关变量。

2.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描述了消费者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关系。

通常表示为:Qd=Qd(P,Y,Pₑ,O)其中,Qd代表需求数量,P代表价格,Y代表收入,Pₑ代表预期价格,O代表其他相关变量。

3.边际效用(MU):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额外获得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

通常表示为:MU=ΔU/ΔQ其中,MU代表边际效用,ΔU代表总效用的变化,ΔQ代表消费量的变化。

4.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同一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小。

这可以通过边际效用公式来表示:MU=∂U/∂Q其中,MU代表边际效用,∂U代表总效用的偏导数,∂Q代表消费量的偏导数。

5.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输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通常表示为:Q=f(L,K)其中,Q代表产出,L代表劳动力,K代表资本。

6.边际成本(MC):边际成本是指生产单位增加产量时所需的额外成本。

通常表示为:MC=ΔC/ΔQ其中,MC代表边际成本,ΔC代表总成本的变化,ΔQ代表产量的变化。

7.平均成本(AC):平均成本是指每单位产量所需的平均成本。

通常表示为:AC=C/Q其中,AC代表平均成本,C代表总成本,Q代表产量。

8.边际收益(MR):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通常表示为:MR=ΔTR/ΔQ其中,MR代表边际收益,ΔTR代表总收益的变化,ΔQ代表产量的变化。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分析市场行为和个体决策时提供量化的指导,进而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经济现象的发生和变化。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8. 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9.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10. 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11. 供给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51. 边际产品
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52. 边际产品价值
它表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VMP=P.MPP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53.地租
当土地供给固定时的土地服务价格。
54.租金
把这种供给同样固定不变的一般的资源的服务价格叫租金。
20.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21. 替代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22. 收入效应
44. 收支相抵点
厂商无经济利润但能实现正常利润的均衡点也被称为收支相抵点。
45. 停止营业点

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3) 正常品与劣质品(低档品)
4) 必需品与奢侈品
5) 恩格尔定律与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总收入)恩 格尔系数的大小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 国家的富裕程度。一般认为,恩格尔系数在0.6以 上的为绝对贫困,0.5—0.6为勉强度日,0.4—0.5 为温饱,0.3—0.4为富裕,0.3以下为最富裕。一 般来说:
• 弊:
– 排队抢购、黑市交易、搭配销售 – 票证、配给 – 商品质量低劣、服务差 – 变相涨价 – 钱权交易、滋生腐败、败坏社会风气 – 政府财政支出增加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2. 最低限价(支持价格、保护价格、政府收 购价格等)
• 政府定价 • 一般高于均衡价格 • 利:
– 有利于保护某些生产者,如农民,以及一些劳动者 的利益
需求量 100万 150万 200万
三 需求曲线
1 定义 2 坐标图 3 线性需求曲线与非线性需求曲线 4 线性需求函数 5 特点:①价格与需求反方向变动;②斜率为负或一 阶导数小于零;③凸向原点。
第三节 供给曲线
一、供给函数 1. 供给的定义: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 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各种商品的数量。 2. 有效供给的两个条件:供给的愿望与供给的能力 3. 影响供给量的各种因素(自身价格、生产的成本、生 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 期) 4. 供给函数的定义: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和影响该 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弹性系数无度量单位 • 弹性系数可以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和绝对值等于1。 • 取绝对值之后,弹性系数越大,表示反应程度越大;弹性系数
越小,表示反应程度越小;或者说前者表示富有弹性,后者表 示缺乏弹性。 • 弹性理论在经济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O
Q2 Q0 Q1
Q
2.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D S2 S0 S1
P
S↑ 右移→ P(均衡)↓
S↓ 左移→ P(均衡)↑
E2
P2 E0
P0
P1
E1
结论是: ①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
反方向变动。
②供给变动引起均衡数量
O
Q2 Q0 Q1 Q 同方向变动。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前苏联政府向观光客骄傲地宣称:为了使欣赏歌 剧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我们最好座位的票价只要4 美元。纽约百老汇类似的演出,票价高达60美元。我 们的低票价政策使得所有的老百姓都可以看得起歌剧!
这似乎是一个令人羡慕的事实。但从经济学的观 点来看,我们要问:当票价定得这么低时,是不是每 一个要看歌剧的前苏联人民,都能买得到票呢?前苏 联政府的这种补贴是否符合资源的有效利用呢?
P(价格高)↑ → D(需求量少)↓ ②其他商品的价格
互补关系:汽车 P ↑→汽油 D↓ 两种互补商品 之间价格与需求 成反方向变动。
替代关系:羊肉 P ↑→牛肉D ↑ 两种替代商品 之间价格与需求 成同方向变动。
③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 平等程度。
④消费者嗜好。 偏好程度↑→该商品D↑
③ P0时: DE=SE→达到均衡
用经济模型来表示均衡条件 D = f(P) S = f(P) D=S
Q
三、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P D2 D D1
S
D↑(右移)→ P(均衡)↑ D↓ (左移) → P(均衡)↓
P1
E1
P0
P2
E0
E2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需求与供给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需求与供给

35
某大都市为了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努 力增加牛奶供给,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的奶牛。 经过几年的努力,牛奶的供给水平迅速提高。但 随着人民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 出生率又稳定下降,对牛奶的需求量反而下降, 一时造成牛奶供过于求,奶牛场的收支入不敷出, 亏损日甚。进一步提高价格,需求量还会下降; 若降低价格,需求量估计也只是上升无几。反复 考虑,最后决定忍痛宰牛。
但是,由此而可能产生的麻烦,当时看来 是估计不足的。
2020/10/23
14
需求曲线的特征
一般情况下,需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向右 下倾斜的曲线,即斜率为负。这表明P、Q 呈反向变动关系。
需求曲线的斜率,可以因点(价格)的不 同而发生变化。
当需求曲线是直线时,斜率在各点上相同。
2020/10/23
Pe
2020/10/23
42
几点结论
当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市场达到了均衡,此 时市场出清(Market-clearing)
市场机制(Market Mechanism)就是在自由市场经济 中价格不断变动直至市场出清的趋势。这一均衡的形成 是市场供求自发调节的结果,当供过于求,厂商降低价 格,当供不应求,消费者抬高价格,价格象一只看不见 的手调节着经济,使市场自动恢复到均衡状态。
潜在的买主
需求
2020/10/23
潜在的卖主
供给
38
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p
Pe
O
2020/10/23
S
均衡价格
均衡数量
E
均衡点
市场出清
D
Qe
Q
39
2、均衡价格的形成
下表表示某种商品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微观经济学第3章 生产要素需求与供给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3章  生产要素需求与供给理论

经济学家把对一个经济变量如何对其环境的变 化做出反应的研究称为“比较静态”。例如,我们 可以问一个利润最大化厂商的产出供给如何对产出 价格的变动做出反应。这就是供给函数比较静态的 部分研究内容。 术语“比较静态”并非是专门描述性的,它似 乎仅被经济学家所使用。描述这种分析的一个更好 的术语是灵敏度分析。这个术语的额外好处就是, 它在其他的研究领域也在使用。不过,比较静态是 经济学中的传统术语,并且似乎是如此深入经济分 析中,以至于试图改变它是徒劳的。
2.准租金 准租金指对任何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短 期内相对固定)生产要素的支付。除土地外, 任何一种在短期内供给量相对固定的生产要 素的使用都须支付一定的价格。在现实中, 有些要素在短期内是不变的,在长期中可变, 这类要素所获得的收入,就叫做准租金。
3.经济租金
经济租金可以定义 为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 入超过其在其它场所可 能得到的收入部分。可 以理解为要素的当前收 入超过其机会成本的部 分,简言之,经济租金 等于要素收入减去机会 成本。
代入 w L r K ,整理得:
w L r K PAK L PQ 上式说明,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 规模报酬不变,则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 各个生产要素。这被称为产量分配净尽定理。 由于可以用数学书的欧拉定理加以说明,所 以也被称为欧拉定理。
1
第六节 欧拉定理
假设生产函数为,式中,Q为产量,L和 K分别为两种不同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和资 本的数量。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为:
W P MPL r P MPK
其中
dQ MP 1 AK L L dL dQ MPK AK 1 L1 dK
第四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 定

微观经济学第3章需求与供给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第3章需求与供给PPT课件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
衡量两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彼此需求量 的影响程度。
衡量收入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程度。
供给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衡量价格变化对供给量的影响程 度。
供给收入弹性
衡量收入变化对供给量的影响程度。
供给交叉弹性
衡量两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彼此供给 量的影响程度。
06
案例分析
市场均衡的案例分析
总结词
价格调整与市场出清
• 总结词:当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价格会随之调整,以实现市场的出清。市场出清意味着在任何给定 的价格水平上,市场都能够实现供求相等的状态。
• 详细描述:当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价格会相应地调整,以重新实现市场的均衡。如果需求增加而供 给减少,价格会上升;反之,如果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价格会下降。这种价格的调整过程是自动的,通过价 格的涨落来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市场出清意味着在任何给定的价格水平上,市场都能够实现供求相等的状态。 这意味着市场上不存在过剩或短缺的现象,所有的资源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价格调整是市场出清的 重要手段,它能够保证市场的有效运行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THANKS
学习目标
掌握需求与供给的基 本概念及影响因素。
学会运用需求与供给 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 题。
理解市场均衡的形成 及意义。
02
需求理论
需求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
描述需求的定义和性质
详细描述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有购 买愿望并且有购买能力,从而形成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需求具有时效性、价 格敏感性和购买力三个基本性质。
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愿意并 能够出售某种商品的数量。供给的性质 包括时间、价格、生产要素价格、技术 、预期等因素对供给量的影响。

微观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微观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PE


E0
需求减少 E2
O
QE
Q
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对需求变动的反应
p
p1 p0
d1
供给缺口
d0
Q Q0 Q1
2. 供给曲线的移动
(1)供给量的变动
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
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
P
P↓S↓
● ● ●
● ● ●

P↑S↑
Q
2 供给的变动:非价格因素变化对供给数量的影响。用整条 供给曲线的移动来表示。
P
供给曲线的移动
S↓
P1
S↑
Q2 Q1 Q3 Q4
Q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均衡的含义
均衡(Equilibrium):在经济学中,是指经济中 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 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
3.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 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多因素模型:
Q s f ( X1 , X 2 ,, X n )
如果只考虑价格因素:
Q s f ( X 1 ) f ( P)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1.供给表
价格—数量组合 A B C D E 价格(元) 2 3 4 5 6 供给量 (单位数) 0 200 400 600 800
西方经济学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均衡价格理论 消费行为理论(需求) 生产行为理论(供给) 厂商均衡理论 要素市场均衡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Q
3、供给函数: 一种商品的供给: 生产者, 一定时期内,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 愿意, 且能够提供出售的, 商品的数量。 因素:该商品自身价格(正比) 、生产 Q=f(p)=-a+b*p 成本(反比) 、生产的技术水平(水平 提高能降低生产成本,正比) 、相关商 品的价格(其它商品价格上升,生产 者会生产更多的其它商品,该商品减 S 少) 、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预期看好, S2 S1 增加供给,反之) 。 Ps:斜率正,价格与供给量正比。
P
Q
需求量的变动:其它条件不变,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的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变动的点都 在这条供给曲线 S 上) 供给的变动:商品价格不变,其它因素(成本、技术、相关商品价格、预期等)改变引起的 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位置发生移动 S→S1、S2) 供给增加,曲线向右平移 S→S1,供给减少,曲线向左平移 S→S2
������ = −
ΔQ Q ΔP是点弹性(两点间弹性) ,弧弹性就是取Δ P 趋向 0 时的极限 在需求曲线的同一条弧上,涨价和降价产生的弹性系数不等,要分别算。 五种弧弹性
缺乏弹性, 0<e<1 富有弹性, e>1 缺乏弹性, 0<e<1 单位弹性 e=1
P
P
P
Q
微观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合乎理性的人” ,即“经济人” (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 利己的。 2、需求函数: 一种商品的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 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且能够 Q=f(p)=a-b*p 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①支付意愿② 支付能力,需求是两者都要达到的有 效需求) 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自身价格(反 D2 比) 、收入水平(正比)、相关商品价格 D1 (相关商品价越高,该商品需求越高, D 反之) 、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 的价格预期(预期要涨价,现在就会 增加需求)等。 Ps:需求函数的斜率为负,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反比。 需求量的变动:其它条件不变,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变动的点都 在这条需求曲线 D 上) 需求的变动:商品价格不变,其它因素(收入水平、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价格预期 等)改变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位置发生移动 D →D1、D2) 需求增加,曲线向右平移 D→D2,需求减少,曲线向左平移 D→D1
供求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4、均衡: 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分析 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分析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该状态也叫“市场出 清” )的价格 均衡数量: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5、弹性: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弹性=因变量变动/自变量变动)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公式加-号是为了 e 取得正值)
Q
Q
完全弹性,e=∞
完全无弹性,e=0
P
P
Q
富有弹性:应该降价销售。 e=1 无所谓,都一样 缺乏弹性:提价销售。
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