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合集下载

鲁迅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鲁迅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鲁迅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本身不仅是文学家,也是一位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一、对现实题材的关注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对中国社会现状的反思和批判为主,他深入剖析社会的某些制度,揭示出种种不合理的现象。

例如,《狂人日记》中,主人公通过种种荒诞的思考来暴露清末时期官僚买办政治和封建礼教的恶状。

这种对现实的关注和批判,为后来的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和革命文学打下了基础。

二、风格的开创鲁迅在文学上的创新和独特风格给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了重要的历史遗产。

他创造了一种大胆直言的写作风格,反映了新旧文化的冲突及其孕育的社会危机。

他的语言生动、活泼,富于情感,并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来表达他的思想。

他巧妙地运用古汉语、俗语、方言和口语,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生动鲜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三、人道主义关怀鲁迅的作品始终强调人道主义,这种关怀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阿Q正传》中看出。

在这个小说中,阿Q虽然是一个卑微的贱民,但是鲁迅却从他的角度出发,同情他的命运和心灵的苦闷。

他对阿Q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描摹,使得阿Q从一个普通的贱民走向代表着中国下层人民的象征。

由此可见,鲁迅的作品强调了人性和人道。

这种人性关怀成为中国新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四、反思传统文化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很多封建的旧思想,这些思想不仅是中国社会的顽疾,更是造成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在他的作品《中国小说史略》中,他深入探讨了中国小说的发展史,批判了许多旧的道德准则。

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自我更新和发展。

总之,鲁迅的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长期且深远的。

他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倾向,启示了中国人民如何与时俱进、适应时代需求。

他以那种娓娓道来的语言,以那种发人深省的思想来感动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鲁迅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鲁迅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鲁迅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和启示鲁迅先生是上世纪中国文坛的领袖人物之一,其文学创作和思想观点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人们。

鲁迅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和启示是不可忽视的。

一、以现实题材创作鲁迅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和启示之一是:以现实题材创作。

鲁迅先生执笔时常关注生活现实,揭示社会阴暗的一面,这样的写作风格引发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变革。

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如《阿Q正传》中的阿Q,“误国败家”的祥林嫂,《呐喊》中的草根百姓等等,这些作品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一道革命的风景线。

二、批判社会黑暗现象鲁迅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和启示之二是:批判社会黑暗现象。

鲁迅先生在其文学作品中常常对社会中存在的贪腐、黑暗、愚昧等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

《狂人日记》揭示了旧社会知识分子的软弱无力,而《孔乙己》则是对庸俗、虚伪社会环境的反抗。

这些批判社会黑暗现象的作品,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三、尊重传统文化鲁迅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和启示之三是:尊重传统文化。

尽管鲁迅先生常常批判传统文化中存在的某些缺陷,但他本人仍然尊重传统文化,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现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如《药》中贩卖假药的丑陋、《一件小事》中德性高尚、朴实生活等等传统文化元素都深深地融入到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之中。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为中国现代文学带来了更为深刻的文化底蕴。

四、崇尚人性鲁迅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和启示之四是:崇尚人性。

鲁迅先生在其作品中常常强调人性的重要性,他关注的不仅是人们的物质需求,也更关注人们的精神需求。

如《故乡》中,他展现了故乡的苦难和人们的感情。

在他笔下的人物中,多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品格,如《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命运》中的责任担当等等,这些人物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人性探讨的标志。

总之,鲁迅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和启示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鲁迅先生对中国的贡献

鲁迅先生对中国的贡献

鲁迅先生对中国的贡献
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是中国近代文学创作和文学发展的主要力量。

他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体系的核心和推动力,而且还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新的时代。

因此,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无可置疑。

一、对现代文学贡献
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贡献是巨大的。

他第一次把中国现代文学抛向现代文学新的高度,彻底打破了原有的旧文学的束缚,引发了中国文学的新的时代。

其中,他提出的“新小说”的理念,指导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他的作品,比如《彷徨》、《故事新编》、《呐喊》、《朝花夕拾》等,在中国的文学领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崭新时代。

二、对思想价值贡献
鲁迅先生把他的作品与他的思想结合起来,把自己的思想价值融入到作品中,大胆地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矛盾和时代思潮,进行社会讽刺和社会批判,把自由、民主和进步的思想写入他的作品里,无论是在文学还是在思想上,都提出了极大的改变,在影响中国现代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风格的创新
鲁迅先生在写作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作品注重心理描写,情节自然、流畅,通过历史事件表现真实生活,特别注重语言材料的收集和创造,实现语言的生动和真实。

其风格曾经影响过无
数中国文学家,在影响中国文学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结
通过以上的讨论,可以得出结论: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是不可置疑的。

他一方面为中国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新的时代,另一方面,也把思想价值融入到作品中,创新风格,影响了中国文学发展。

这种贡献是不可估量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最重要的支柱,也是中国文学漫长历史起点的至关重要的篇章。

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及其时代价值

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及其时代价值

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及其时代价值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对当时的文学界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本文主要探讨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及其时代价值。

一、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之父,他的文学创作和文论著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 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精华鲁迅在文学创作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精华。

他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中吸取营养,强调文学的独立性和思想性,表现了对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重视。

2. 推动中国现代文学从“清新”到“浪漫”的转变鲁迅的创作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从“清新”到“浪漫”的转变。

他在文学风格上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用普通百姓的语言来创作作品,极大地提高了文学的普及性和可读性。

3. 鲁迅的新思想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鲁迅的新思想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他的文学作品反映出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新思想的追求,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局面。

二、鲁迅的时代价值鲁迅是一位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艺术家,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1. 鲁迅思想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鲁迅思想不仅带有强烈的批判性,而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他以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思考,引导读者深刻了解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启发读者思考,提出自己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见解和看法。

2. 鲁迅文学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鲁迅文学作品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特征。

他的作品强调了文学与时代相结合的重要性,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

3. 鲁迅作品对后代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鲁迅的文学作品具有开拓性的思想内涵,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的作品对后代的思想启示和引领都不可忽视,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厚的思想营养。

结语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及其时代价值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鲁迅现代中国文学的奠基人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现代中国文学的奠基人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现代中国文学的奠基人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现代中国文学的奠基人、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深思熟虑的思想家和勇敢的革命家。

他的作品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而闻名于世,对中国文学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引领和影响作用。

本文将从鲁迅的文学贡献、思想观点和革命思想三个方面来探讨他在现代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鲁迅的文学贡献鲁迅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为中国现代文学开辟了新的道路。

他的作品以《狂人日记》、《阿Q正传》和《孔乙己》等为代表,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嘲笑,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弊端和不公。

他的文字饱含愤怒和批判精神,直指社会的黑暗面,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鲁迅的文学作品深刻地刻画了中国社会的现实,对传统观念和封建礼教进行了精准的剖析。

他通过对个体形象的塑造,让读者感受到了封建社会对个人意志的压迫和剥夺。

同时,他以直抒胸臆的笔触揭示社会的矛盾,为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运动打下了基础。

二、鲁迅的思想观点作为一位思想家,鲁迅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他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反思,呼吁人们要摆脱封建迷信和思维定式,追求真理和人性的解放。

他提出了“白话文运动”,主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思想,打破文言文束缚,使文学更接近真实生活。

鲁迅的思想观点也体现在他对民族精神的探讨上。

他深知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双重压迫。

因此,他主张要唤醒人民的觉醒,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

他提出了“立人之大节,存天理人情”的理念,呼吁人们勇敢地面对现实,为正义和公平而斗争。

三、鲁迅的革命思想作为革命家,鲁迅积极投身于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斗争。

他曾参与创建过进步刊物《新青年》,以文学武器激起了激进青年的反抗精神。

他坚信文学和政治的密切关联,认为只有通过改变社会和政治制度,才能实现文学的真正价值。

鲁迅发起过“五四”运动,呼吁青年投身于民主与科学的斗争中。

鲁迅与现代文学的影响

鲁迅与现代文学的影响

鲁迅与现代文学的影响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与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鲁迅对现代文学的重要贡献进行探讨,详细介绍鲁迅的独特创作风格、对文学界的影响以及对后世作家的启示。

一、鲁迅的独特创作风格鲁迅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他擅长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社会现实,以及深入人心的文学形象塑造。

他的作品充满了悲愤、讽刺和幽默,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鲁迅的笔触犀利而直接,直面社会问题,不回避现实的丑恶和残酷。

他通过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言谈举止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展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对文学界的影响鲁迅的作品对于中国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的作品推动了文学风格的革新和演变。

鲁迅大胆创新,改变了传统文学的单一模式,开拓了文学的新路径。

他注重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以真实的角度揭示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黑暗。

这使得文学作品更加接地气,贴近真实生活,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其次,鲁迅敢于挑战传统的文学观念和权威,他的作品对于人们的思想触动深远。

他大胆批判旧文化,揭示社会问题,呼吁人们关注民生。

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社会意识,激励了一代代文人的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感。

鲁迅的影响还体现在他对文学语言的革新上。

他倡导使用白话文进行创作,摒弃了繁琐的文言文,使作品更加通俗易懂,广泛的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他对于文学语言的革新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对后世作家的启示鲁迅不仅在自己的时代产生了重要影响,也给后世作家留下了重要的启示。

首先,鲁迅的作品告诉我们,文学应该关注人民、关注社会。

他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弱势群体,在作品中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这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创作方向,即通过文学来关怀社会,为人民发声。

其次,鲁迅的作品强调独立思考与反叛精神。

他在旧体制下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不受传统的束缚和桎梏。

这为后来的作家树立了一个榜样,勇于突破常规,坚持独立的艺术追求。

试论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doc

试论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doc

试论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doc
鲁迅作为一位具有影响力的作家,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深远。

他的作品直接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尤其是他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一方面,鲁迅作为一位前卫作家,不畏强权,勇敢站出来反思和挑战当期权势派的特权思想。

他用讽刺与嘲弄的文笔,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独特文化,表达了他对官僚主义和腐败的愤怒,通过尝试新的写作技巧,站出来反对未经挑战的文学传统,向外国文学的开放传统改变中华文学格局。

他最著名的小说《野草》表达了这些抗议精神,不仅深受读者喜爱,而且也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发展的里程碑。

另一方面,随着鲁迅语言多样化,文学上也发生了变化。

他不仅仅是在写社会现实,而且他也提出了文学形式上的变化,改变了中国文学形式的狭隘。

他对现代文学的大胆尝试帮助形成了现代文学新形式,如短篇小说、小报、期刊,使中国现代文学更加丰富和先进。

鲁迅的着作不仅让更多的学者认识到了鲁迅的文学形式,而且还为后世作家创造了创新的基础,使他们能够不断地探索新的文学形式。

总而言之,鲁迅的贡献对现代中国文学有着重大的影响,无论是文学风格上还是文学形式上,都推动了中国文学发展。

他用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引领了当代新文明运动,宣扬了一种自由、积极的生活态度。

他的精神已经深深影响了中国后来的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引发了一次文学形式的革新,并且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持久的贡献。

(修改前)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修改前)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平方根和立方根知识点总结一、平方根(一)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 a,那么这个数叫做 a 的平方根。

即如果 x²= a,那么 x 叫做 a 的平方根。

例如,因为 3²= 9,所以 3 是 9 的平方根;又因为(-3)²= 9,所以-3 也是 9 的平方根。

(二)平方根的表示一个正数 a 的正的平方根,记作“√a”,读作“根号a”;正数 a 的负的平方根记作“√a”;正数 a 的平方根记作“±√a”,读作“正负根号a”。

0 的平方根是 0,记作“±√0 =0”。

负数在实数范围内没有平方根。

(三)平方根的性质1、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例如,9 的平方根是±3,即√9 = ±3。

2、 0 的平方根是 0。

3、负数没有平方根。

(四)开平方求一个数 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开平方与平方互为逆运算。

例如,求 16 的平方根,即求±√16,因为 4²= 16,(-4)²= 16,所以±√16 = ±4。

(五)算术平方根正数 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 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例如,9 的算术平方根是 3,即√9 = 3。

0 的算术平方根是 0。

算术平方根具有双重非负性:(1)被开方数 a 是非负的,即a ≥ 0。

(2)算术平方根√a 本身是非负的,即√a ≥ 0。

二、立方根(一)立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 a,那么这个数叫做 a 的立方根。

即如果 x³= a,那么 x 叫做 a 的立方根。

例如,因为 2³= 8,所以 2 是 8 的立方根;因为(-2)³=-8,所以-2 是-8 的立方根。

(二)立方根的表示一个数 a 的立方根记作“³√a”,读作“三次根号a”。

(三)立方根的性质1、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

2、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鲁迅是我国的现代文学巨匠,主要基於兩個理由,一是從現代文學史的地位上看,魯迅可以說是現代文學的靈魂。

魯迅一方面是現代散文最早的作者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現代小說最重要的開拓者。

自《新青年》1918年開闢“隨感錄”專欄後,魯迅的雜文就顯示出尖銳而深刻、巧妙而生動的獨特個性,並且,從此之後,雜文就與魯迅的名字聯繫在一起了。

有人認爲,中國的現代雜文基本上是由“隨感錄作家群”和“語絲派”這兩個前後承接的散文流派開闢的,而魯迅既是“隨感錄作家群”的主將,又是“語絲派”的壇主。

也有人曾經將散文分出兩條不同的“語體線索”,即“閒話散文”和“獨語散文”,而魯迅在這兩種散文創作中都取得了開創性的成果。

在新文學初期,散文被公認爲最有成就的文體,而魯迅正是這時期散文創作最高成就的代表。

而在新文學初期的小說創作中,魯迅更是一枝獨秀,不僅最早顯示出新文學的“實績”,而且在文體上進行了廣泛而卓有成就的實驗,成爲了各種現代小說文體的先驅和榜樣。

也可以這麽說,魯迅小說標誌著中國現代小說的誕生,也標誌著中國現代小說的成熟。

此外,自現代文學誕生的第一天起,在文壇上就論爭不斷,而幾乎每次重要的論爭幾乎都與魯迅有關。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掌握了魯迅,也就基本上掌握了半部現代文學史,这就更加突出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上的地位。

所谓的现代文学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而研究现代文学,主要包括:思想的现代化,文学的继承、借鉴与创新,文学语言与形式的更新。

在研究鲁迅过程中,应该注意他的独特丰富、深刻、独立的思想。

1、传统:反抗与承传、对立与选择的复杂态度。

2、现代: “别求新声于异邦”,形成独立思想(1)实践精神:事无大小,“均不放松的实行者”(2)理性精神:“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兼济天下”(3)批判精神:“向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与否定。

鲁迅立人思想的启蒙性、鲁迅小说对中国现代作家和整个现代文学影响的整体性和根基性、他的杂文显示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倾向的文学批评对现代文学理论建设的重要贡献,都要求将鲁迅研究置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格局中进行。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鲁迅,尤其应关注他一生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和翻译文学的深刻联系。

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一小说集:《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光辉传统,表现在:一思想方面:1 它以“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现实主义精神,如实描写,深入地状写了社会的一切丑恶、罪恶和病根。

由于作者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因而作品对封建性旧社会的暴露批判,异常深刻,达到过去的文学所没有达到的思想境界。

2作品渗透着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作品凝聚着作者对农民、妇女、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对人民解放和社会改革道路的执着探求。

3 作品从思想革命的角度,侧重描写和揭示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暴露和解剖民族病态心理,期望中国人民摆脱封建传统思想束缚,改革国民劣根性。

二《呐喊》《彷徨》的重要地位还表现在艺术上的杰出成就。

作者在民族生活的土壤上,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从而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现手法,开拓了多中创作方法的源头,革新了中国短篇小说的结构形式。

把握鲁迅小说的高度成功,可以用鲁迅自己的两句话: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式的特别”。

前一句指独特的题材与思想发现,后一句指小说结构模式与形式手法的创新。

鲁迅创作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所以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由此开掘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类题材。

鲁迅观察与表现的视角也是独特的,即重在表现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以及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拷问”,理解这一点,可以结合《药》、《在酒楼上》等一系列作品的分析,探讨其艺术“视角”的独特性与深刻意义。

还要注意鲁迅小说中常见的两种情节结构模式,即“看/被看”与“离去一归来一再离去”。

前者可以举《示众》等作品为析例,了解鲁迅所要表现的麻木愚昧的国民性弱点以及对于“启蒙”的无奈质疑。

后一种模式可以举《故乡》或《在酒楼上》为析例,探讨其中内蕴的“反抗绝望”彷徨》、《故事新编》。

三《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地位。

它们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的哲学和生命体验。

要注意透过情节结构模式看到鲁迅独特的眼光,既要考虑到通常的从社会批评所达至的意义层面,又要深入一步,充分体验鲁迅观察人生社会的深刻感受。

(2)所谓“格式的特别”是指鲁迅小说在形式手法方面的创造性与先锋性。

二散文诗集:《野草》。

1内容上《野草》的较多篇什,虽然流露出彷徨、苦闷等情绪,但着重表现的是黑暗重压下的战斗、追求、牺牲精神。

如《秋夜》中枣树的韧性战斗精神,正是鲁迅精神的富有诗意的形象表现。

2《野草》重点在袒露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彷徨,展示了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等等痛苦而激烈的内心矛盾,更显示了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如《影的告别》中“彷徨于阴暗之间”的回环反复的语句,传达出内心斗争的深刻。

3以辛辣的讽刺针砭圆滑的处世哲学、无聊的围观等病态心理以及黑暗丑恶的社会世态,或以沉痛的笔刻画群众的冷漠麻木。

二艺术特色。

1《野草》的多数篇什在艺术上采用象征主义的方法,以创造又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复杂的内心感受。

例:人物如过客;自然景物如天空、枣树都是象征性形象。

作品中的故事也都具有象征性形象。

2艺术构思奇特,写梦境的作品有9篇,创造了许多非现实性的形象和境界:如影和人的告别。

3《野草》的艺术境界奇幻、神秘,但表现的是现实性的内容。

4《野草》的语言精致形象,饱含诗情,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特点。

三散文集:《朝花夕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一思想内容:1 描叙了作者从童年到壮年时期的某些生活片段,具有传记意义。

2勾勒了从清末到辛亥革命时期的若干社会生活风貌,是一副副世态图和风俗画。

3贯穿全书的,是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和对封建教育、道德、顽固派的批判。

4展示了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某些历史真实,揭示了极为深刻的历史教训。

二艺术特色:1十分注意人物刻画。

作者运用白描和画眼睛的方法,创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如《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2文体不很一致。

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无常》三篇夹叙夹议,描述往事也批判现实穿插交织,有较多的杂文笔法。

《藤野先生》《范爱农》重在写人。

3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以深沉的感情记事怀人,以白描和画眼睛的方法刻画人物,在往事追叙中闪耀着社会批判的锋芒。

四杂文集:《热风》、《坟》等16种。

杂文在鲁迅的全部创作中占有最大的比重,是鲁迅一生的主要文化和文学业绩。

他自编和他人为之编订的杂文集共16部,如果加上后来发现的鲁迅佚文编成的《集外集拾遗补编》共17部。

鲁迅是对现代杂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最敏锐的感受和最清醒认识的确良位现代作家。

他自觉以“杂文家”身份积极从事杂文创作,并在理论上加以说明,在实践上予以护卫、扶持,为中国现代杂文文体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以说,现代杂文这种文体形式是鲁迅创造的,是他对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一个重大贡献。

鲁迅杂文创作以27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从1918年至1926年,著有《坟》、《热风》、《毕盖集》、《毕盖集续编》。

主要内容是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

后期从1927年到1936年,杂文集有《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等,后期杂文思想锐利,内容丰富。

鲁迅杂文的突出成就:1富于现实战斗精神和现代反抗意识的杂文观。

2倡导、实践、创造了迄今为止最为光辉的典范的一种文体——“杂感“。

3涉及问题极其宽广,涵盖了现代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核心是,揭露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奴役关系,大声疾呼人的自由与解放。

4炉火纯青、精辟凝炼的艺术语言。

五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

六翻译:《苦闷的象征》、《域外小说集》等。

七书信集:《两地书》等。

鲁迅先生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浙江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等50多种文字。

鲁迅不仅在以上这些方面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他在其他方面也有贡献。

如他个人专研的碑刻、古文整理、最早提到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开中国乡土文学小说、以及比较大众化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进而有的以农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的描写等方面,可以说他是各方面的专家,集大成者,给予后代的研究者们的参考价值。

从以上鲁迅先生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的内容和艺术方式等的大致了解,可以看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的密切的关系:(1)中国现代文学是“鲁迅”时代的文学。

1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与鲁迅的名字联系一起。

2伟大的文学家和伟大的思想家两者的统一,反映了现代文学与思想革命不可分的特点。

3鲁迅是现代中国魂(民族魂)的代表,也是现代民族魂的塑造者之一。

(2)二十世纪世界文化巨人。

1东西文化的历史交汇点上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变革的伟大先驱者之一。

2个人条件:个人才能的多样性、气质的丰富性、文化巨人的渊博学识、思想的彻底与开放、胸襟的开阔与闳放、善于吸收与勇于创新,奠定了极其宽厚的基础。

(3)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极为宽厚的基础。

1几乎所有的现代作家都是在他开拓的基础上发展了鲁迅的不同方面,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艺术流派。

2几乎各种流派都可以在鲁迅那里找到最初的渊源3开创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

鲁迅是现代文学研究的焦点,是永远说不尽的话题。

因为鲁迅所提供的精神文化资源是那样丰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断地发掘、理解与诠释。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经典的魅力。

也因为鲁迅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民族文化的象征。

在文化转型期艰难的探索中,鲁迅独异的文学想象,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对民族命运的焦虑和思考,都给人深刻的启迪。

鲁迅不是优雅的、平和的、休闲的,而是真实的、严峻的、深邃的。

从“生活化”的立场也许人们并不“喜欢”鲁迅,但不能不承认,鲁迅的确是我们民族历史与现实最清醒的观照,是可以不断引发问题意识的思想动力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