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学会杜比全景声音箱摆位方案(图文教程)
2.0音箱正确摆放音效提升听得见

2.0音箱正确摆放音效提升听得见笔者的一个朋友向笔者抱怨一件事:新买了一台2.0音箱,往房间里一摆就放起了喜欢的音乐,可是怎么听都觉得声音没有预想的那么好。
笔者实地一看,原来是音箱在摆放上出了问题,可别小看了2.0音箱的摆放问题,也就这很多人不当一回事的问题却对音箱的发挥有着很大的影响。
音箱与环境的关系音箱与后墙之间的距离对声场表现的好坏有很大的影响。
通常,音箱离后墙较远,重现现场的逼真度较强;若音箱过于靠近后墙时,就容易破坏音色平衡度,就不容易营造出真实的声场表现。
另外,箱体距离后墙的多少,也要视具体音箱而定。
有些音箱靠近墙壁时可明显增强重低音,使音乐更有力度和量感,远离墙壁时音乐就显得淡薄。
但如果箱体与墙壁的距离太近,声音会变得又厚又重,过犹不及。
根据一些音响发烧友的经验,欲取得最佳低频响应,音箱与后墙之间的距离应是房间长度的1/3左右(图1),当低音效果不明显时,可以试一试改为长度1/5。
●图1 音箱与后墙之间的距离对于低音质感不足的音箱,不妨借助墙壁来提升其低音效果。
但朋友的这款三诺N-35G音箱倒相孔位于机箱背面,因此不宜靠墙面太近。
听者与音箱的关系要想听到好声音,聆听者应在音箱的正前方,距离应比左右两只音箱的距离大些。
美国音响杂志《The Absolute Sound》的创办人哈里·皮尔森先生总结出一个“三分一公式”摆放法(图2),这里我们就以朋友的三诺N-35G音箱为例。
图中L、R、P三点分别表示左右N-35G音箱和聆听者,L、R、P三点大致应成等腰三角形,L、R两点之间距离以1m~1.5m为下限,因房间和具体情况而异;d距离应大于L、R距离,聆听位置离其后墙面的距离h至少应当大于0.6m,而且h值应当大于g值。
L、R与两侧墙壁距离至少大于0.5m。
如果你的音箱是放在电脑桌上,也应该遵循这个摆法(图3)。
不过应当将音箱稍稍上仰或者靠桌边摆放,以避免反射声。
●图2 “三分一公式”摆放法示意图●图3 在电脑桌上摆放音箱也应当遵循“三分一公式”摆法音箱摆放的高度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因为音箱的高度会影响到音色的平衡,改变音箱高度会影响到中音和高音,当人耳与音箱的高音单元在同一高度时,音色最好。
多声道家庭影院系统布局图解

多声道家庭影院系统布局图解杜比公司:Home Theater Speaker Guide2.1系统5.1系统7.1系统DTS公司5.1音箱摆放方式大多数家庭一般都采用这样的摆放。
注:环绕音箱采取迎面摆放,很多家庭环绕音箱面朝前方,显然是错误的6.1音箱摆放方式这种方式前些年比较流行。
DTS-HD 7.1声道音箱的布局分为很多种,下面给大家一一介绍:1.最为传统方式,目前绝大多数玩家采用的摆放模式,优点:能获得最正确的声象定位2.全后方环绕声,这种布局把环绕音箱后移20度.优点:可加强后方声场纵深度适合于大进深独立影音室。
3.侧面提升,把环绕声分为左环绕高(Lhs)和右环绕高(Rhs)及左、右环绕声(Ls、Rs)共四路。
二路环绕高的音箱高度提高,后方两路环绕声拉宽、前置。
优点:这种放置方式可节省些空间,后方空间也可小些。
这也是客厅7.1系统比较常见的摆放模式,非常适合沙发后部空间不多的客厅4.前方增宽优点:可以使得房间深度不够的家庭影院也有宽大的声场的效果。
很少有玩家这么摆放,最新的11.X次时代影院系统就是在前置效果声道的基础上增加了前宽声道。
5.前方提升该格式前方有五路,原两路左(L)、右(R)声道分别扩展出左高(Lh)和右高(Rh)另外两路。
优点:正面的动感大大加强。
目前最常用的7.1系统变通方式,由于空间摆放的限制,很多购置7.1功放的功放可尝试这样的摆放,家用功放中最早提出这样应用的是雅马哈公司,称之为前置效果声道。
6.中心头顶优点:对发生在头顶上面的声音表现更加出色。
没听过有玩家这么摆放7.中央增高,中央声道被分为上下两路,优点:能增强前方的上下感,在大尺寸幕布下这种布局声像结合更加优秀。
双中置一般会出现在顶级影院系统中,很多欧美极品影院解码前级具有双中置输出。
音响摆放位置通俗教程

音响摆放位置通俗教程在音响诸事中,音箱摆位占多少分量?假若您要这样问我,我的回答是:要让音响好声,空间条件、器材的搭配、音箱摆位以及用家微调等四大项缺一不可。
其中,音箱摆位是不需要花钱但又可以让音响好声的方法,所以我愿意说音箱摆位不是占二成五的重要性,而是占五成的重要性。
假若您不信,请仔细地把各种音箱摆位方式试过,我想届时您的想法就会改变了。
在告诉您如何实施“摆位8法”之前,我还要先向读者们揭示一个重要的观念, 那就是“音箱与聆听空间是一体的",声音的各种表现都是在音箱与聆听空间二者的互动中产牛。
或者,我更要说,空间、音箱摆位与聆听位置的选择是三者互动的,尤论您的宁间条件是如何的恶劣,如果能够找到三者互动的最佳平衡点,就能够让音响发出好声。
此处“音箱摆位八法”中,我把原来的“上柜法”去除,以“耳机摆法”取代,因此还是保持8法。
第一法:三一七比例法方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音箱摆在三分之一长度处(一),两音箱之间的间隔为房间三分之二长度的0.7倍(七)。
音箱最好要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不过没有向内投射也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效果:此法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例如约1:L25:L6或约L L6: 2.5)的空间,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
这是音响论坛经常推荐读者尝试的摆法。
第二法:三三一比例法方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宽度也均分为三等分(三),音箱摆在长度与宽度的第一等分交点上(一)。
音箱可以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甚至不需要向内投射也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效果:此法适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的空间。
它与“三一七比例法”的精神是一致的,唯一与“三一七比例法”不同的是二音箱之间的间隔较窄。
此法也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
美国TAS杂志总编喜用此法。
第三法:螺孔摆法方法将音箱摆在房间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长度之间,然后将两音箱尽量靠两翻墙(如房间很宽则不需要紧靠侧墙),两音箱的向内投射角度要大于45° o聆听位置要在投射交叉线交点之后0. 5-1米之间。
正确的音箱摆位可解决音响系统的大部分问题,附实例一则

正确的音箱摆位可解决音响系统的大部分问题,附实例一则音箱摆位很重要,正确摆位能解决大部分音响系统的问题音响发烧友交流互访是很平常的事,但是能取得共识很难,或有疑问不好意思明说也是事实,即使是资深玩家常常调音陷入盲点或走向偏道而不自知也非少见,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只凭主观,没有以客观音响要件去评估,要正确评估的前提就是正确的喇叭摆位。
我常说调音的百分之九十在喇叭摆位,线材名厂Nordost的测试唱片都承认即使用最好的线没正确的喇叭摆位也是徒然,问题是没人教你如何摆,老外还真诚实,至少不像国内许多的摆位误导。
三十年前有报纸访问我,标题是[只为音响出诊的医生]。
音响迷找我去听,我都先说我讲实话,我会动手,只想听赞美浪费时间,当然够好就不吝言。
有同好来访我欢迎,但基本上,我不像已故老友柯医师全台走遍,广结江湖。
直到接掌协会,才发现音响玩家们存在着那么严重的问题。
本想摆对喇叭是最基本的要求,不料却是最严重的问题。
因为没摆正确,不断换机换线,永远陷在音响轮回,劳民伤财。
音评器评人没摆好喇叭就可天马行空,误导录音彼彼皆是。
以中国的科技与人才,为何做不出顶尖音响?没有对的鉴听,没有正常家居正确喇叭摆位是一大原因,没有足够真实音乐经验是另一原因。
因此,开班授徒,就以喇叭摆位为首要,也整理出一套方便易行的SOP,所谓[空手道降龙十八掌],利用18段音乐作为摆位参考。
之后为了训练超低音衔接,再整理出一套[伏虎十五拳],接受过训练的九梯次学员,从怀疑到心服,到行走江湖,用心的都有如脱胎换骨,可以理性谈音响而非故弄虚玄。
除了授课,家访也是重要课题,一方面验收摆位成效,必要时临门一脚,柳暗花明,对受访者点出关键迷津,当然接受家访者要有雅量。
通常到一陌生的聆听空间摆位都是一次新的挑战经验,实际上,18掌都适用任何空间。
关于空间,我只要求大致吸音反射平均就好,除非有个人聆听间,否则绝大多数人的聆听空间是起居室或客厅,贴东贴西像叫化屋,很难获家庭主妇认可,更难玩音响。
适合小空间的4种音箱摆位方法(仅限于2.0音箱)_未来能源

适合小空间的4种音箱摆位方法(仅限于2.0音箱)_未来能源摆位的重要性在音响界是有共识的,并且越是高端的产品越对音箱摆位有要求(当然也包括室内的一些其他处理),这当然不是说廉价产品不需要考虑摆位问题,而是说摆位对听着听感的影响的确是相当明显的,这一点是有理论根据的,并非玄学。
那么为什么摆位会对听感有如此大的影响呢?什么是音箱的指向性?造成摆位对听感产生影响的最基础的原因是音箱的指向性问题。
说是音箱的指向性其实并不算十分准确,更基本的是扬声器的指向性问题。
通俗的说,指向性指的就是扬声器的声音辐射角度的大小。
从测量角度看,扬声器的指向性是有其测试标准的,即扬声器中心轴水平面30度及60度方向的频率特性,比较理想的状况是30度时,声音衰减不超过-3dB,60度时衰减不超过-10dB。
最常见的正三角形法从上图的摆位我们就能看出指向性与摆位的关系,考虑到指向性问题,摆位要求音箱向内投射角度达到或超过45度;不然人会坐在偏离扬声器中轴30度的位置上,如果音箱指向性不佳,声音的衰减将会比较明显。
声音的反射和扩散: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经过直接声的扩散与其反射声混合而成的,这些反射来自地板、天花板、音箱背后的墙面、两侧墙分别对所有发生体的反射以及听音者背后的声音反射。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听到的声音不会立刻产生也不会瞬间消失。
人们听到的是短时间混响产生的声音。
当然,如果听音环境空间较小,那么混响可以近似的看作只是反射在起作用,因此控制反射在小空间中才是最有意义的。
而大空间则除了考虑反射外,声音的扩散及其衰减问题也需要考虑。
复杂建筑物内部的声音反射状况对于国内大多数的多媒体音频玩家来说,小空间的近声场聆听应该是现实听音环境的主流,因此我们应该着重考虑反射问题。
不同构造的反射面也会有不同的反射效果,因此音箱的摆位要综合产品的指向性和反射性特性,并且可以通过两者的配合对声音的某些频段进行增强或者削弱,进而得到令自己满意的声音。
如何摆放扬声器的位置-扬声器的摆位知识

如何摆放扬声器的位置-扬声器的摆位知识扬声器摆放的位置不同,将直接影响到扬声器声音的平衡度、营造出的音场深度、重低音效果与中音的音质。
下面,店铺为大家讲讲扬声器的摆位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正确的摆放方法是以人为中心,先以扬声器左右对称地大幅度调整位置,然后再小幅度微调,直至得到的声音音色平滑、柔和、自然为止.....人是听的主体,摆放扬声器的位置自然与聆听者的位置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人应该处在两只扬声器连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且人到扬声器的距离应比两只扬声器之间的距离大些。
至于两只扬声器应相距多远,以1米~1.5米为下限,房间因人而异。
若就将它们放在器材两侧,间距显然过小,这样营造的声场过窄。
当然,此时双耳离扬声器也过近,听到的是以直接声为主,墙壁的反射声为辅。
由于普通扬声器都是采用被动式分频的方式,分频网络一定含有电容器,高低音驱动单元,便有90度的相位差,两只驱动单元发出的声音在理论上是不同步的,这样人至扬声器的距离越近,效果就越明显,不过一般人很难察觉。
此外,扬声器相距太近,能清晰地听到高低音发自两个不同的驱动单元,得到的音色不自然、不和谐。
人与扬声器相距若有一定距离,直接听到的声音与反射声能有效地融合,切实地感受到声场的宽度与深度,听到的声音也能更柔和自然。
人与扬声器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就颇为重要,因为这些音效在扬声器前面必须拉开一定的纵深距离后才能形成,距离太近,音效必将大打折扣。
那么,如果使用书架扬声器应放多高呢?绝大多数扬声器的音色都是会随着位置的高低而有所变化,不信您可以试试;先将它放在地上听,然后再放到桌上来,两次所听到的`音色是截然不同的。
书架式扬声器以放在桌上为宜,座地式扬声器放在地下为宜,低音单元的高度尽可能提高,最好高/中低音单元尽量靠近,高音单元与聆听者的双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座地式扬声器要将低音喇叭设计围绕在高音单元的下上方的原因。
扬声器的指向性因摆放位置不同,声音的中/高音部分、声场的结像力以及聆听者感受的声音空间宽阔度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多声道音箱系统摆位图解指南

多声道音箱系统摆位图解指南和普通的立体声相比,环绕声有什么优势和不足呢?这就要从立体声的录音谈起了。
严格来讲,立体声录音对麦克风的摆放角度有很高的要求。
一般要求直接进入麦克风的声音和经过房间反射回来的声音要达到一个合适比例,这样录制出来的声音的空间感会比较强。
在立体声实际录音中,直接进入麦克风的声音和经过房间反射回来的声音要达到一个合适比例是很困难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在后期的混音中,各种信号被混在了一起。
而实际上,各种声音是在进入耳道后才有混音的效果。
在立体声录音中,最容易损失的就是经过房间反射回来的声音,而它正好决定了声音的空间感。
因此,人们在研究环绕声的时候,就决定设立后方声道来补偿这些混音。
这样在录音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麦克风加进来,这也就意味着回放时需要更多的音箱来还原声音,这就涉及到多声道音箱的摆放问题了。
5.1音箱的摆放多声道音箱的摆放直接关系到听音质量。
即使是一点点的差别,也将造成很大的声场变化。
由于桌面影院属于近场聆听,所以对空间的形状、体积,以及家具等物品的衍射、吸收等并不是很敏感,音箱摆放相对自由一些。
●前置音箱的摆放前置左右主声道音箱按等腰三角形的摆放方式(图1),底边长1.5m~2.0m。
如果两个前置音箱彼此距离过近,人耳听到的只是扬声器直接的声场效果,没有听到经过墙壁及周围空间的反射的渲染效果,声音不免干涩、混杂。
即便是经过了墙壁的反射,由于你离声场过近,经过衍射的声音也被掩盖了,你是很难听到的。
一般来说,两个主音箱最好与听者呈45°夹角,如果音箱距离听者太近的话,音域定位不精确,且高低音单元存在相位差,声音不同步;距离太远,音场会变窄,失去空间感和临场感。
图1●中置音箱的摆放中置音箱摆放的原则只有一个——一定要摆放在正前方,也就是左右音箱的垂直平分线上,与左右声道箱在同一平面内,一般放在显示器的上方(图2)。
图2●后置环绕音箱的摆放后置左右环绕音箱应放在两侧的后墙上。
常见的音箱的布局方式及布局要点

启拓专业手拉手会议,矩阵切换厂商-全球抗干扰专家常见的音箱的布局方式及布局要点扩声系统按照扬声器分布方式的不同分为集中式、分区式(亦称半集中式)和分散式三种基本形式。
每一种形式有其特点和适用的场合。
1、集中式布局在有舞台的厅堂中,为了达到声象和视像一致性的要求,将音箱系统集中安装在舞台附近,使声波从舞台附近辐射向听(观)众。
这样,由于声音来自舞台方向,听起来就觉得十分自然。
典型的集中式系统可将音箱安放于舞台的两侧或悬挂安装于舞台上方。
安装于舞台上方的集中式系统,适合于较大的厅堂,由于只存在一个音箱群,因此不存在梳状滤波器效应,也不存在采用“后场补声”方式的分区式系统可能出现的时间差问题,因此可以得到很高的清晰度。
为了保证场区内声压的均匀,并使后排有足够的直达声以满足清晰度的要求,一般都使用指向特性好的恒定(常数)指向号筒式音箱,按距离分区域覆盖听(观)众区域(以辐射角度较大的覆盖前排,辐射角较小的则用于覆盖后排)。
将音箱系统装置予舞台两侧的方式有助于进行立体声扩音。
但在一般厅堂中,由于观众席上存在梳状滤波器效应,立体声音响效果好的区域并不大(因此即使采用舞台两侧放置音箱的厅堂,往往也不采用立体声方式扩声)。
上述音箱安放方式的一个显著缺点是前排,尤其是前排中间的位置声音不好。
集中方式有时也将音响系统放成环形。
例如体育馆等在开演唱会或举行大型文艺演出时,将音箱排列成环状,放在场内或悬挂起来向周围的观众辐射。
而Disco厅则往往将排列成环状的音箱组向舞池辐射,造成具有包围感的声场效果。
在采用集中方式安放音箱系统时,应该特别注意不能有障碍物阻挡,否则将出现声影区。
集中式布局是在厅堂中使用一组或多组音箱系统集中安放在某一部位,以覆盖整个观众席。
(1)集中式的特点①音箱集中放置,这种方式下音响效果与自然声源的差别基本上是以上下差别为主,由于人耳对垂直方向辨别率差,不易感觉到两者的差别,因此观众感觉整个声音来自舞台方向,观众视听方向感一致,比较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