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俄罗斯文学

合集下载

20世纪俄国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影响

20世纪俄国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影响

20世纪俄国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影响简介俄罗斯在20世纪是一个文学兴盛的时期,其中浪漫主义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20世纪俄国文学中浪漫主义的特点及其对作家和作品的影响。

浪漫主义在俄国的发展浪漫主义运动最早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开始融入了俄罗斯文学创作中。

在这一时期,许多出色的作家如普希金、涅克拉索夫等都受到了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并将其融入自己的作品当中。

浪漫主义对20世纪俄国作家的影响1.狂热爱情与个人情感:浪漫主义注重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这种强调塑造了许多20世纪俄国作家笔下角色的特点。

例如,普希金创造了许多激情四溢的角色,他们深受爱情的牵引和追求。

2.对自然和农村生活的赞美:浪漫主义强调与自然的联系,很多20世纪俄国作家对农村生活抱有浓厚的兴趣。

这种情感体现在文学作品中,通过描绘大自然和田园风光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3.对过去历史的追溯与重述:浪漫主义擅长回顾历史并将其融入作品中,这在20世纪俄国文学中也得到了体现。

许多20世纪俄国作家通过戏剧性的手法来探讨历史事件,并呈现出独特而富有诗意的故事情节。

4.对异国情调和民间传说的迷恋:浪漫主义着重探索神秘、异域和民间传说等元素,在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也能看到这一特点。

作者们通过加入神秘元素或民间传说来增加故事情节的吸引力与张力。

浪漫主义在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代表作品•《叶卡捷琳娜大帝》:由普希金创作,描绘了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的俄罗斯历史,并融入了浪漫主义元素。

•《钦差大臣》:由涅克拉索夫创作,通过讽刺的手法对沙皇政权进行批评,呈现了一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画面。

•《安娜·卡列尼娜》:由托尔斯泰创作,这部小说虽然被认为是写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但其中也融入了浪漫主义情感和元素。

结论20世纪俄国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影响深远。

它在塑造角色和表达情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赋予俄罗斯文学一种独特的魅力。

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多元化结构

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多元化结构

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多元化结构作者:郝燕江西社会科学年12期字数:3428 字体:【大中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在前苏联,还是在中国的学者研究中,只注重“苏联文学”,而忽视“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

这是因为很久以来我们缺乏对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全面、客观的了解。

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已不再被视为唯一的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昔日受到批判和否定的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开始再现,所以有必要全面认识、梳理、归纳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本土文学;侨民文学;地下文学;白银时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6)12-0139-03 郝燕(1954—),辽宁沈阳市人,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江西南昌 330013)纵观20世纪俄罗斯历史,我们看到,俄罗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三次革命和一次国内战争,可谓是波澜壮阔、惊心动魄。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同样是跌宕起伏,绚丽多姿。

百年的俄罗斯文学见证了一个世纪的历史变化,也形成了其文学的多样发展。

这便构成了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结构的多元化格局。

一、“境内文学”与“境外文学”“境内文学”和“境外文学”是学者们研究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热门课题之一。

今天学者们更乐于采用“本土文学”和“侨民文学”的说法。

虽然在俄罗斯本土上成长起来的苏联文学,无论就作家和作品的数量还是就其达到的艺术高度来说,在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境外的俄罗斯作家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也不容忽视,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五位俄罗斯作家中,就有三位是侨民作家。

因此侨民文学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先后出现过三次侨民文学浪潮,它们的形成具有不同的历史及文化背景。

“第一浪潮”出现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

社会、政治的巨变使一些知识分子缺乏精神、心理准备。

他们对这场革命的意义和必要性难以理解。

AAA20世纪俄苏文学

AAA20世纪俄苏文学
同年12月,在第二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 上,作家们就“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 及文学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展开争论,打 破了文坛长期以来的沉闷空气。
第三阶段
这一时期文学趋势是多元化,各种思 潮、流派和风格的作家作品争奇斗妍, 并存发展。
这30多年间影响较大的作品有鲍·帕 斯捷尔纳克(1890—1960)的长篇小 说《日瓦戈医生》(1957),肖洛霍 夫的短篇小说《人的命运》(又译 《一个人的遭遇》,1956—1957), 鲍·瓦西里耶夫(1924—)的中篇小 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69), 艾特玛托夫(1928—)的长篇小说 《一日长于百年》(1980)等。
《我的大学》
《我的大学》则是主 人公1884年秋至1888 年在喀山时期的生活 印象与感受的艺术记 录,描写了各阶层人 物的众生相。
自传体三部曲的批判意义
三部曲以主人公阿辽 沙的经历为基本线索 对国民愚昧特征的揭 露,差不多覆盖了俄 罗斯社会各阶层。
作家多次指出这是一 种“俄罗斯式的愚 昧”,是将它作为整 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特 点之一来认识的。
绥拉菲莫维奇(1863—1949) 的《铁流》(1924)和法捷耶 夫的《毁灭》(1927)是较早 描写国内战争、正面歌颂革命 英雄人物的两部代表作品,其 中后一部作品显示出作者杰出 的心理分析才能。
叶·扎米亚京(1884—1937) 的日记体幻想小说《我们》 (1924),运用象征、荒诞、 幻觉、梦境、意识流等艺术手 段,表达了反对过于强调集中 统一、维护个性自由独立的意 向。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
高尔基是20世纪世界文学 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之 一。
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 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 3月28日出生。
幼年丧父,仅上过两年小 学,依靠刻苦自学和在社 会“大学”中学习而获得 丰富的知识,为日后的创 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二十世纪俄罗斯苏联文学

二十世纪俄罗斯苏联文学

年代中期~ (三)第三阶段(50年代中期 第三阶段( 年代中期 勃列日涅夫执政60年代中期 年代中期) 勃列日涅夫执政 年代中期)
1,解冻文学:爱伦堡(1891~967)中篇小说《解冻》 , 爱伦堡( )中篇小说《解冻》 2,反映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 , 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 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1956) ) 巴克兰诺夫的《一寸土》 巴克兰诺夫的《一寸土》(1959) ) 邦达列夫的《最后的炮轰》 邦达列夫的《最后的炮轰》(1959) ) 3,"集中营文学": , 集中营文学" 索尔红( 尼琴(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索尔红(仁)尼琴(1918~ )《伊凡 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4,"第四代作家": , 第四代作家" 阿克肖诺夫的长篇小说《带星星的火车票》 阿克肖诺夫的长篇小说《带星星的火车票》(1961) ) 5,出现了轰动一时的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的小说 ,出现了轰动一时的帕斯捷尔纳克( 《日瓦戈医生》. 日瓦戈医生》
肖洛霍夫和《静静的顿河》 §3 肖洛霍夫和《静静的顿河》
一,肖洛霍夫的生平: 肖洛霍夫的生平: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 肖洛霍夫( 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 米哈伊尔 亚历山大罗维奇 肖洛霍夫(1905~1984) ) 出生于顿河地区的维申斯卡亚镇附近一个哥萨克农庄. 维申斯卡亚镇附近一个哥萨克农庄 出生于顿河地区的维申斯卡亚镇附近一个哥萨克农庄. 1965年,肖洛霍夫被诺贝尔文学奖的彩球砸到了 年 他于1984年在维约申斯克镇病逝. 年在维约申斯克镇病逝. 他于 年在维约申斯克镇病逝 肖洛霍夫的创作: 二, 肖洛霍夫的创作: 中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 中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1924-1926) ) 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1932) 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 ) 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 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1956-1957) ) 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1927-1940): ) 三,肖洛霍夫的代表作:《静静的顿河》: 肖洛霍夫的代表作: 静静的顿河》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名家名篇:叶赛宁诗选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名家名篇:叶赛宁诗选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名家名篇:叶赛宁诗选
便是
叶赛宁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不可多得的诗人。

他创作了众多优秀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当时俄罗斯政治和社会的变迁,而且也洋溢着对未来的希望、回忆和
渴望。

叶赛宁,1933年生,1950年代早就开始发表诗作了。

他的诗歌反映出他当时的生活境遇,内容涉及俄罗斯历史、社会关系、政治斗争。

这些作品不仅深深影响了当时的俄罗斯文艺,而且也令一代代读者受益。

叶赛宁的代表作《苏联政治诗全集》映射出1960年代俄罗斯社会的权力斗争,并各种各
样的劳动人民的生活经历,但更重要的是,叶赛宁的诗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企盼。


的诗让时代的动荡及社会的重担看似更容易被接受,给读者带来了温暖。

叶赛宁此生改变了俄罗斯诗歌形式,他的诗洋溢着画面似的表达乡愁和回忆,向读者描绘
出苍凉而又真挚的民族景象。

叶赛宁的精神穿越了时代,给世界另一种俄罗斯文学的感觉。

叶赛宁是一位著名的俄罗斯文学家,他的诗歌能让人感受到 20 世纪俄罗斯历史和社会变
迁带来的启示,也能感受到他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无疑给我们深刻的思考。

俄国形式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是20世纪初至中期俄罗斯文学界的一种重要流派。

该流派强
调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特性和艺术性,主张通过语言和结构的实验来探索文学的可能性。

俄国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尤里·泰尔科夫斯基、罗曼·雅科布森等。

背景
俄国形式主义的兴起与俄罗斯文学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繁荣有关。

在这一时期,
俄罗斯文学家开始致力于探索新的表现方式,追求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文学风格。

而形式主义的出现,则是对这种倾向的一种反击。

主要特点
1.强调形式:俄国形式主义倡导将文学作品从内容中剥离出来,重点
关注作品的形式。

他们认为形式本身就是艺术的核心,通过形式的变革可以带来文学的创新和革命。

2.实验性强:形式主义者致力于在文学创作中进行各种实验,尝试不
同的表现方式和结构安排,力求打破传统的文学模式,寻求更为独特和现代的表达方式。

3.反叛传统:形式主义者对传统文学的约束和限制持有怀疑态度,他
们试图摆脱从前的文学惯例和规范,寻找新的文学路径。

影响
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俄罗斯文学,其对全球文学界的发展也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形式主义的实验精神和创新思维为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激发了无数文学创作者对形式的重新思考和实践。

结语
俄国形式主义虽然在当时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批评和争议,但其对文学理论的探
索和文学创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形式主义的强调形式、实验性和反叛传统的特点,为文学界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文学理念,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文学在20世纪经历了丰富多样的发展。

从俄国帝国末期到苏联时期,俄罗斯文学作品涵盖了各种流派和风格。

本文将介绍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中的一些重要时期和代表作品。

前期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受到19世纪末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许多作家继续探索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命运。

马克西姆·高尔基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母亲》揭示了工人阶级的艰苦生活和他们对社会不公的反抗。

符号主义文学20世纪初,符号主义文学在俄罗斯兴起,探索人类灵魂深处的象征和隐喻。

尼古拉·叶赛宁和安德烈·别利亚诺夫是代表性的符号主义作家。

叶赛宁的小说《群魔》讲述了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故事,探讨了人类的道德和精神困境。

俄国革命文学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作家们以热情和激情的笔触描述了革命的动荡和社会的变革。

马克斯·高尔基的小说《革命之路》展示了工人运动的历程。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党和政府推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家被要求描绘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形象。

马克西姆·高尔基、米哈伊尔·什奈德尔等作家的作品都达到了这一要求。

非官方文学苏联的官方文学政策限制了表达自由和真实性的作品,这导致了非官方文学的兴起。

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大量的地下作家和诗人开始以地下出版的方式发表自己的作品,其中包括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夫、约瑟夫·布罗茨基等。

后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俄罗斯文学进入了后现代主义阶段。

作家们开始运用多种复杂的叙述技巧和文学技巧来探索语言和现实的关系,其中最著名的是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的小说《漂亮的樱桃》。

结论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历程丰富多样,从早期现实主义到符号主义、革命文学再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每个时期都留下了许多重要作品。

非官方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则在压制与个人表达之间探寻出新的道路。

俄罗斯文学的历史背景与发展

俄罗斯文学的历史背景与发展

俄罗斯文学的历史背景与发展俄罗斯文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发展轨迹。

在俄罗斯文学的历史背景中,宗教和政治因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俄国,近代俄罗斯文学经历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俄罗斯文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特点。

首先,俄罗斯文学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九世纪的早期基督教化时代。

在此期间,基督教的传入促进了俄罗斯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基督教文学成为当时的主要文学形式。

此后,俄罗斯文学受到了蒙古帝国统治的影响,并且在东正教教会的支持下,出现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

随着文艺复兴思潮在西方传播,启蒙思想逐渐进入俄罗斯,俄国历史上的彼得大帝扮演了重要角色。

彼得大帝强调西方化和现代化,他的改革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世纪初,俄国开始经历浪漫主义运动,作家们以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题,开创了俄罗斯文学新的发展方向。

在浪漫主义运动之后,19世纪中期的俄罗斯文学开始走向现实主义。

这种文学风格以揭示社会问题和展现人性的复杂性为特点。

作家们批判现实,关注农民和劳动者的命运,揭示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作品成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19世纪末,俄罗斯文学迎来了象征主义运动。

象征主义强调意象和隐喻的运用,作者们试图通过寓意和隐含的方式传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著名作家布洛克的作品《十二》和叶赛宁的《猩红的帆》等作品体现了象征主义的特点,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经历了革命和战争的冲击。

在这个时期,俄罗斯文学产生了多样化的流派和风格,包括超现实主义、俄罗斯形式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

其中,超现实主义作家布金的作品《杂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家高尔基的作品《海军》等都取得了广泛的影响。

苏联时期对俄罗斯文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苏联政权对文学实行官方控制和审查,许多作家不得不选择在地下出版发表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20世纪俄罗斯文学
摘要:关于文学“经典”,历来的批评家、作家们曾给出过许多不同的定义;关于“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西方、俄罗斯和中国评论界及广大读者的观点也远不是一致的。

关键词: 20世纪;俄罗斯文学
中图分类号:i0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107-01
文学经典是一定的文学生产过程的最佳结果,它积淀着某些最重要的文学经验,并对以后的文学生产起着一种导向作用。

文学经典往往指涉、概括、隐喻或表达了一个时代,往往是既切中时代而又超越时代、既扎根于民族而又跨越了民族的疆界、具有某种广远而永恒的价值和“纯诗”品格的作品。

由于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的不一,也由于阅读的相对缺席,不同见解的存在是必然的。

但无论如何,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毕竟是存在的。

根据历来的批评家、作家和学者们关于“经典”的定义和理解,参照上面提及的多种著作和资料,更主要的是直接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我们认为以下作品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
一、俄罗斯民族风情的艺术长卷
经由主人公的命运历程,作品不仅以在时间上彼此衔接的内容提供了作家本人早年生活的形象化录影,而且绘制出19世纪70-80年代伏尔加河畔及俄罗斯外省生活的广阔画面,描写了各阶层人物的众生相,从而成为关于俄罗斯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心理的一幅艺
术长卷。

透过一系列鲜活的形象、生动的细节和戏剧性的场景,作家一方面怀着一种切肤之痛,展开了一幅幅彼此连缀的动态风俗画,凸现了充斥着愚昧、污秽和混乱的旧时代俄罗斯生活的特点,严峻地剖析了民族性格中层层叠叠的积垢,表明了重铸民族灵魂的鲜明意向;另一方面,又着力发掘出俄罗斯人民心灵中美好的人类感情和健全的理性,表现了人们身上蕴藏的潜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样和他们对文明的向往,既显示出俄罗斯民族精神复兴的内在心理基础,也表达出作家对于提高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一种深深的期待与祝愿。

二、俄罗斯庄园文化传统消逝的一曲挽歌
伊凡·布宁(1870-1953)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

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31)是他的获奖作品。

这是一部充分呈现出布宁早年的生活印象、感受和体验的艺术作品,也是一部反映了包括布宁在内的19世纪晚期俄国部分青年知识者心路历程的自传体小说。

在这部作品中,流亡国外的布宁在自己的晚年通过对已然逝去的美好年华所做的一种诗的回望,为俄罗斯庄园文化传统的消逝吟唱了一曲深情的挽歌。

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和其他作家撰写的同类体裁作品的最大区别,在于整部作品不是以记述主人公的经历为主,占据作品主要篇幅的,是主人公的印象与感受,他那“不连贯的感觉和思考”、“关于过去的杂乱回忆和对未来的模糊猜测的不停顿的流淌”。

爱情经历是作品主人公最重要的生活体验,构成了他青春时代最难忘的生
活篇章。

但是,所有爱情生活的过程、行为和细节,都被作者模糊和淡化了。

全书给予读者以最深刻的印象的,不是人物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而是主人公的多重体验。

这一特色同样显示于作品对“我”的浓厚亲情的表现。

从作品的字里行间,处处可以体味出主人公对亲人对故园的沦肌浃髓的留恋之情。

三、关于一个文化母题的现代主义思索
如果说布宁的上述作品,都还是对19世纪俄罗斯生活的一种诗性的回溯,并且显示出和俄罗斯文学传统的密切联系,那么,俄国象征主义作家别雷(1880-1934)的长篇小说《彼得堡》(1914),则是在20世纪初年,在俄罗斯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发生猛烈撞击之际,尝试着以现代主义方式对一个困扰着历代无数有思想的俄罗斯人的老而常新的问题进行思索和回答的艺术成果。

这就是处于东方和西方之间的俄罗斯的“归属”、她的独特性和历史命运的问题。

这是一个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一个文化母题。

历代的俄罗斯作家、思想家们曾以千差万别的形式对这一问题做出过不同的回答,并在这些回答中显示出各自的智慧与局限。

四、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抒情史诗
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是在感到自己欠了同时代人一大笔
债的心境下写作《日瓦戈医生》的。

他觉得有责任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作为见证人谈谈自己所生活过的那个遥远的时代,谈谈自己对时代的看法。

作品借助于“个性与时代”的冲突这一现实主义小说家惯用的情节框架,以主人公日瓦戈的生活经历为主线,着重表现
了他的人道主义观念及其与那个血与火的时代之间的悲剧性精神
冲突,经由他的遭遇反映了跨越十月革命的俄罗斯一代知识分子在动荡的历史时代的曲折人生道路,表现了他们的种种复杂的情绪和感受,他们对时代的深沉思考,他们在那个时代的必然命运。

因此,这既是一部知识分子命运的艺术编年史,又堪称一部通过个人命运而写出来的特定时代的社会精神生活史。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m].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