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大全
建筑施工工法大全

建筑施工工法大全
建筑施工工法大全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方工程工法:包括土方开挖、土方回填、土方夯实等工艺。
2. 混凝土工程工法:包括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搅拌、混凝土养护等工艺。
3. 钢结构工程工法:包括钢结构的制作、安装、焊接、防腐等工艺。
4. 砌筑工程工法:包括砌砖、砌石、砌块等材料的砌筑方法。
5. 墙体工程工法:包括钢筋混凝土墙体、剪力墙、隔墙等的施工方法。
6. 地基处理工法:包括地基处理、基坑支护、灌注桩等工艺。
7. 屋面工程工法:包括屋面防水、屋面瓦铺设、屋面排水等施工方法。
8. 电气工程工法:包括电缆敷设、开关插座安装、电气设备调试等工艺。
9. 管道工程工法:包括给水管道、排水管道、暖通管道等施工方法。
10. 景观工程工法:包括绿化工程、景观雕塑、喷泉布置等工
艺。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建筑施工工法,实际上还有很多细分的工程领域和相关工法,因为每一种工程都有其特殊的施工要求和技术流程。
建筑施工技术大全

建造施工技术大全建造施工技术大全第一章:建造施工概述本章重点介绍建造施工的概念、目标和步骤,包括建造施工的定义、施工目标、施工阶段和施工计划等内容。
1.1 建造施工的定义1.2 施工目标1.3 施工阶段1.3.1 前期准备阶段1.3.2 施工准备阶段1.3.3 施工执行阶段1.3.4 完工验收阶段1.4 施工计划第二章:建造施工人员管理本章重点介绍建造施工人员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包括人员组织架构、培训管理、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等内容。
2.1 人员组织架构2.2 培训管理2.3 绩效考核2.4 激励机制第三章:建造施工设备管理本章重点介绍建造施工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设备选型、使用和维护方法,包括设备管理流程、设备选型原则、设备使用规范和设备维护方法等内容。
3.1 设备管理流程3.2 设备选型原则3.3 设备使用规范3.4 设备维护方法第四章:建造施工质量控制本章重点介绍建造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技巧,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检测和质量纠错等内容。
4.1 质量管理体系4.2 质量检测4.3 质量纠错第五章:建造施工安全管理本章重点介绍建造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技巧,包括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培训和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
5.1 安全管理体系5.2 安全培训5.3 事故应急处理第六章:建造施工现场管理本章重点介绍建造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现场生产组织和施工技术控制方法,包括施工现场布置、现场生产管理和施工技术控制等内容。
6.1 施工现场布置6.2 现场生产管理6.3 施工技术控制第七章:建造施工材料管理本章重点介绍建造施工材料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材料选用和管理方法,包括材料选用原则、材料采购和材料管理等内容。
7.1 材料选用原则7.2 材料采购7.3 材料管理第八章:建造施工环境保护本章重点介绍建造施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技术,包括施工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施建设和施工废弃物处理等内容。
施工工法大全

施工工法大全
1、砂浆砌法:采用砂浆结合石、砖等材料,经抹平等工序,按设计
要求进行砌筑,有一定的强度及质量要求。
2、砌体砌法:利用砌体几何形状之间的间隙,用灰浆对其进行粘结,构成一定的结构,以抗拉压强度较高。
3、抹灰法:指在建筑物内外墙面上,使用胶砂或灰浆砂浆层,经多
次抹平凿光、拉线,抹刷等工序最后形成粗糙整齐的外表面。
4、装饰抹灰法:在房屋外部装饰抹灰时,可将建筑物给予特殊效果,分为内墙装饰抹灰法和外墙装饰抹灰法。
5、混凝土砼浇注法:将搅拌机中搅拌好的混凝土料浇注到模具内,
充分振捣、抹平,然后排气,冷却固化后取出,形成混凝土结构。
6、架扣系统:架扣系统是一种快速拆装的结构支撑系统,它由折叠
起来的薄板钢连接件、混凝土单元和抗拉吊架等组成。
7、电焊板系统:这种建筑工法是由金属片及两头焊接而成的组件结构,它可以安装在墙上或吊顶上,形成更安全、更可靠的构造。
8、无缝铸铁系统:采用铁锭或铸铁材料,经过模具铸造形成无缝结构,在建筑物中可以做护栏或走廊支柱,加固建筑物结构稳固。
建筑工程施工各种方案大全

建筑工程施工各种方案大全引言建筑工程是指通过对空气、土壤、水等环境条件进行改造和配置,使之满足人们使用的功能要求,并对生产和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
建筑工程施工是建筑项目的重要环节,对于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施工方案对于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保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各种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挖土方案1. 手工挖土手工挖土是最原始最简单的一种挖土方法,适用于小规模、无特殊要求的挖土工程。
通过人工使用铁锹、镐头等工具进行挖土,可根据需要进行不同形状的挖土,但是效率低下,适用范围有限。
2. 机械挖土机械挖土是目前最常用的挖土方式之一,可以使用挖掘机、装载机等专业设备进行挖土作业,具有工作效率高、速度快等优点,适用范围广泛,但是对于一些特殊场地或者狭窄空间作业存在一定的限制。
3. 爆破挖土爆破挖土是一种通过爆炸技术进行土方开挖的方法,适用于一些硬质土层的开挖,效率高,但是需要专业团队进行施工,并需要严格的爆破设计和施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基础施工方案1. 手工混凝土浇筑手工混凝土浇筑是指使用人工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和浇筑,适用于小规模、无特殊要求的基础施工,但是存在浪费材料、工作效率低的缺点。
2. 机械混凝土浇筑机械混凝土浇筑是使用混凝土搅拌车等专业设备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和浇筑,工作效率高、质量稳定,适用于大规模工程基础施工。
3. 预制基础预制基础是将混凝土构件在工厂中进行预制,然后运输到工地进行拼装,适用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基础施工,能够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和速度。
三、结构施工方案1. 钢结构施工钢结构施工是指使用各种形式的钢材进行建筑结构施工,适用于大跨度、多层的建筑结构,具有施工速度快、重量轻、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2. 混凝土结构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是指使用混凝土进行建筑结构施工,适用于各种形式的建筑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大、耐久性好的优点。
建筑工程施工大全

建筑工程施工大全1.建筑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建筑工程施工前期准备是整个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顺利进行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期准备阶段,需要完成以下几个主要工作:(1)编制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工程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的具体流程、进度和安全措施。
(2)确定施工组织结构:建立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责,确保施工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3)筹备施工材料和设备:根据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4)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量和施工要求,合理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每个工程节点的时间安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5)安排施工人员:根据工程规模和要求,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确保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参与施工。
2.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建筑工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基础施工的主要工作包括:(1)场地准备:清理施工场地,确保场地平整、清洁,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2)地基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地基进行处理,包括挖土、填土、压实等工作,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
(3)基础浇筑: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工作,确保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
(4)基础验收:完成基础工程后,进行验收工作,确保基础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3.主体结构施工主体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承担着建筑物的重量和荷载,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主体结构施工的主要工作包括:(1)立柱浇筑: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立柱混凝土浇筑工作,确保立柱的质量和强度。
(2)梁板施工:进行梁板的模板搭建和混凝土浇筑工作,确保梁板的质量和平整度。
(3)墙体砌筑:进行墙体的砌筑工作,确保墙体的强度和垂直度。
(4)楼板浇筑:进行楼板的模板搭建和混凝土浇筑工作,确保楼板的平整度和承载能力。
(5)主体结构验收: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后,进行验收工作,确保主体结构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建筑施工方案目录大全

建筑施工方案目录大全建筑施工方案目录大全一、前期准备1.项目概述2.项目背景及需求3.施工目标与要求4.工程范围及分包情况5.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6.前期调研及风险评估7.施工组织架构及人员配置二、项目管理1.项目管理组织结构2.工期计划管理3.成本控制与费用结算4.质量保证与验收标准5.施工程序与流程管理6.项目变更与风险控制7.施工队伍管理与培训8.施工监控与进度调整三、土石方工程1.土石方工程概述2.勘察与测量3.开挖与填方4.边坡与防护工程5.回填与压实6.土方平整与修整7.相关设备与材料管理四、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工程概述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施工工具与设备4.混凝土浇筑程序与方法5.混凝土抗裂与保养6.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7.混凝土质量检测与验收五、钢结构工程1.钢结构工程概述2.钢结构设计与构造3.钢材加工与制作4.钢结构安装与焊接5.防腐与防火措施6.钢结构质量检测与验收六、建筑装饰工程1.建筑装饰工程概述2.室内装修设计与施工3.外立面装饰与翻新4.天花板与吊顶装饰5.地面材料铺设与防水6.门窗安装与玻璃幕墙7.室内粉刷与墙面装饰七、给排水工程1.给排水工程概述2.给水管道与设备安装3.排水系统设计与施工4.地下排水与防渗工程5.污水处理与净化设施八、电气工程1.电气工程概述2.电气设计与布线3.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4.火灾报警与安全系统5.照明与电力供应6.接地与绝缘保护7.电力设备配电与控制九、暖通工程1.暖通工程概述2.供热与供冷系统设计3.暖通设备安装与调试4.通风与空调系统5.管道与风道布置6.空气净化与排风设施十、安装工程1.安装工程概述2.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3.管道与管线安装4.起重与吊装工程5.安装操作与质量控制6.安全与防护措施十一、竣工验收与移交1.竣工验收程序与标准2.工程质量整改与评定3.竣工报告与资料整理4.工程移交与使用培训5.保修与维护指南以上是建筑施工方案目录大全,主要涵盖了建筑施工各个环节的重要内容,对于规范施工流程、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完整版)《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160本目录》

(完整版)《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160本目录》2018年新实施目录:GB/T 50130-2018 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标准GB 50496-2018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 50348-201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 50210-2018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2018 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364-2018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T 50361-2018 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标准JGJ/T 175-2018 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160本目录》01地基与基础1、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2、JGJ79-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3、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4、GB50086-2015岩土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5、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6、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7、JGJ6-2011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8、GB50025-2004湿险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9、JGJ167-200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10、GB50112-2013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11、JGJ123-201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12、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13、GB50134-2004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02主体结构1、GB/T50130-2018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标准2、GB50496-2018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3、JGJ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JGJ12-2006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6、JGJ19-2010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7、JGJ92-201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8、JGJ95-2011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9、JGJ114-2014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0、JGJ115-2006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11、JGJ138-2016组合结构设计规范12、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13、JGJ149-2017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14、JGJ137-2001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2002年版)15、JGJ99-2015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16、JGJ7-2010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17、JGJ61-2003网完结物技术规程18、GB0165-92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19、GB50078-2008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GB50141-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1、GB50156-201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14年版)22、GB50211-2014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3、GB5033-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24、GB50346-2011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25、GB5047-200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26、GB50462-2015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03筑装饰装1、GB50212-2014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2、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2013年版)3、GB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4、GB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5、GB50354-2005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6、JGJ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7、JGJ103-2008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8、JGJ126-2015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9、JGJ133-2001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10、JGJ144-200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11、JGJ155-2013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12、JGJ/T105-2011机械喷涂抹灰施工规程13、JGJ/T172-2012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14、JGJ/T175-2018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标准15、GJ121-1993 V型折板屋盖设计与施工规程16、JGJ/T29-2015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04专业工程1、GB50093-201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2、GB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3、GB50261-20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4、GB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5、GB50281-2006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6、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7、6850348-201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8、GB50364-2018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9、GB50495-2009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10、GB50498-2009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施工与验收规范11、JGJ/T129-2012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12、JGJ176-2009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13、CJJ94-2009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05施工技术1、GB50113-2005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2、GB50214-2013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3、GB50404-2017硬泡聚氮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4、JGJ/T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5、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6、JGJ 18-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7、JGJ/T 74-2017建筑工大模板技术标准8、GB50661-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9、JGJ 82-201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10、JGJ 85-201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11、JGJ96-2011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12、JGJ/T10-201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06材料及应用1、GB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2、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3、GB/T50290-2014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4、GB/T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5、GB/T50146-201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6、GB/T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7、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8、GB/T50361-2018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标准9、GB/T50448-201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10、JGJ 113-2015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11、JGJ 169-2009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12、JGJ 51-2002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13、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14、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15、JGJ 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16、JGJ/T 98-201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17、JGJ/T 14-2011混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18、JGJ/T15-2008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19、JGJ/T157-2014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20、JGJ/T17-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21、JGJ/T178-2009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22、JGJ/T27-2014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23、JGJ/T70-200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07检测技术1、GB/T50152-201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2、GB/T50315-2011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3、GB/T50329-2012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4、GB/T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5、GB/T50353-201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6、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7、JGJ8-2016建筑变形测测量规范8、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9、JGJ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10、JGJ/T110-2017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11、JGJ/T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12、JGJ/T136-2017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13、JGJ/T152-2008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08质量验收1、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GB/T50375-20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3、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GB50202-2018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5、GB50203-201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6、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8、GB50206-201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9、GB50207-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0、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1、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2、6B50210-201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13、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4、GB50243-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5、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6、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7、GB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8、GB50309-2017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9、GB/T50312-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20、JGJ/T139-2001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09安全卫生1、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2、JGJ/T77-2010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3、GB50484-2008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4、JGJ180-2009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5、JGJ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6、JGJ160-2016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7、GB50194-20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8、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9、JGJ65-2013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10、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11、JGJ128-201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2、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3、JGJ164-2008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4、JGJ166-2016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5、JGJ80-20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16、JGJ146-20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17、JGJ147-2016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10施工组织与管理1、GB/T50319-20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2、GBT50326-2017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3、GB/T50328-2014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4、GB/T50358-2017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5、GB/T50430-201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6、GB/T50502-2009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7、JGJ/T121-2015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8、CJJ/T117-2007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基础知识大全

建筑工程施工基础知识大全一、地基基础地基基础是建筑工程的基础,是建筑物支撑和承载作用的主要部分。
地基基础的选择和设计要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地质条件和地形情况来确定,一般包括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类型。
1.浅基础浅基础是指地基基础的一种,其埋入地下深度比较浅,通常小于3米。
主要有承台基础、独立基础、筏式基础和桩基础等。
(1)承台基础:承台基础是建筑物在地基下加宽的一种基础形式,一般用于对承载能力和沉降要求较高的建筑物。
(2)独立基础:独立基础是建筑物每个立柱下的独立基础,一般用在建筑物的直接承重结构。
(3)筏式基础:筏式基础是一种连续的浅基础形式,适用于建筑物荷载均匀分布和地基承载能力较差的情况。
(4)桩基础:桩基础是在地下打入地基桩,通过桩与土壤的摩擦力或桩自身的承载能力来承担建筑物的荷载。
2.深基础深基础是指地基基础的一种,其埋入地下深度比较深,一般大于3米。
主要有钻孔灌注桩、螺旋桩和钢筋混凝土桩等。
(1)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是通过在地下打孔,将混凝土灌入孔内形成的桩基础,适用于荷载较大的建筑物。
(2)螺旋桩:螺旋桩是通过旋入地下形成的桩基础,适用于较软土质和湿地条件下的建筑物。
(3)钢筋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是通过预制或现浇的方式形成的桩基础,适用于对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建筑物。
二、建筑物结构建筑物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包括框架结构、框支撑结构、平面网壳结构和空间网壳结构等。
1.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物结构形式,包括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两种。
框架结构由垂直和水平的框架构成,能够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和外力作用。
2.框支撑结构框支撑结构是在框架结构基础上,增设支撑结构来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地震带区域的建筑物。
3.平面网壳结构平面网壳结构是利用薄壳结构的原理形成的建筑物结构形式,适用于大跨度和无柱空间的建筑物。
4.空间网壳结构空间网壳结构是通过连接多个网壳构件形成的建筑物结构形式,具有轻质、高强和大跨度的特点,适用于运动场馆和大型展馆等建筑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考试试题《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试题B 土木学院系建工2005级1~3 班级学生人数任课教师肖全东欧志华系主任交题时间:年月日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考试试题《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试题A 土木学院系建工2005级4~6 班级学生人数76任课教师肖全东欧志华系主任交题时间:年月日湖南科技大学考试试题纸(B卷)(2006-2007学年第2学期)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课程土木工程院(系)04级建筑工程1-4 班级考试时量100分钟学生人数90 命题教师徐昌慧、肖全东系主任交题时间:2007年7月6日考试时间:2007年7月11日D.所有紧后工作全部完成所需的时间6.某分部工程有两个施工过程,分为4个流水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流水节拍分别为2天、4天、3天、5天和3天、5天、4天、4天,则流水步距和施工工期分别为()A.2和17 B. 2和17 C. 3和19 D. 4和197.某工程单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关键线路有()条A.1 B. 2 C. 3 D.48.关于自由时差和总时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由时差为零,总时差必定为零B.总时差为零,自由时差必定为零C.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为总时差D.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为自由时差9.对线路的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开始,最后到达终点节点的路线B、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开始,沿箭头方向通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最后到达终点节点的通路称为线路C、线路只能用线路上的节点编号来表示D、线路只能用该线路上的工作名称来表示10.专业工作队在一个施工段上的施工作业时间称为()。
A.工期 B. 流水步距 C. 自由时差 D. 流水节拍四、多项选择题题(共5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1.划分施工段的原则是()。
A、施工段的数目要满足合理组织流水施工的要求B、对于多层建筑物、构筑物或需要分层施工的过程,应即分施工段,又分施工层C、施工段的界限应尽可能与结构界限相吻合,或设在对建筑结构整体性影响小的部位D、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相差幅度不宜超过5%E、每个施工段内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以保证相应数量的工人、主导施工机械的生产效率,满足合理劳动组织的要求2. 固定节拍流水施工的特点有()。
A.所有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相等B. 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且等于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C. 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且等于流水节拍D. 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E. 专业工作队数大于施工过程数3. 某工程单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
图中已标出每个节点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该计划表明()。
A.工作1−3为关键工作 B. 工作1−4的总时差为1C. 工作3−6的自由时差为1D. 工作4−8的自由时差为1E. 工作6−10的总时差为34. 绘制双代号网络图时,节点编号的原则是()。
A.不应重复编号 B. 可以随机编号C. 箭尾节点编号小于箭头节点编号D. 编号之间可以有间隔E. 虚工作的节点可以不编号5. 网络计划的优化包括()。
A、工期优化B、费用优化C、资源优化D、方案优化E、技术优化五、简答题(每题5 分,共10分)1、分析流砂形成的原因以及防止流砂的方法。
2、钢筋连接有几种类型,各自有哪些方法?六、计算题(43分)1、某工程由A、B、C三个施工过程组成,其流水节拍分别为A为2天,B为2天,C 为2天,A完成1天后B才能开始,有两个施工层,请按固定节拍流水组织施工。
要求绘制流水作业指示图表(15分)湖南科技大学考试试题纸(A卷)(2006-2007学年第2学期)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课程土木工程院(系)04级建筑工程1-4 班级考试时量100分钟学生人数90 命题教师徐昌慧、肖全东系主任交题时间:2007年7月6日考试时间:2007年7月11日A.工作名称 B. 一项工作C. 工作持续时间D. 紧邻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4.关键线路是指()。
A.线路上所有工作的持续时间总和最长的线路B.线路上所有工作的持续时间总和最短的线路C.线路上所有工作的总时差最大的线路D.线路上所有工作的自由时差最小的路线5.工作持续时间是指()。
A.一项工作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B.各项工作从开始到完成所需的时间C.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所需的时间D.所有紧后工作全部完成所需的时间6.某分部工程有两个施工过程,分为4个流水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流水节拍分别为2天、4天、3天、5天和3天、5天、4天、4天,则流水步距和施工工期分别为()A.2和17 B. 2和17 C. 3和19 D. 4和197.某工程单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关键线路有()条A.4 B. 3 C. 2 D.18.关于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的虚箭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虚箭线主要用来表示相关工作的逻辑关系B.虚箭线所代表的工作不消耗时间C.虚箭线代表的工作可能是虚工作也可能是实工作D.虚箭线所代表的工作不消耗资源9.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从终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除外,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这些工作箭线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表示其()A.总时差 B. 自由时差 C. 间歇时间 D. 搭接时间10.工程网络计划的工期优化是通过(),使计算工期满足要求工期。
A.改变关键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B. 将关键工作压缩成非关键工作C. 压缩直接费最小的工作的持续时间D. 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四、多项选择题题(共5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1.流水施工作业中的主要参数有()。
E.工艺参数 B. 时间参数 C. 流水参数D. 空间参数E. 技术参数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关键线路上的工作都是关键工作B. 到达该工作为止的各条通路上的所有工作都是先行工作C.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关键线路不会发生转移D. 总持续时间最短的线路是关键线路E. 关键线路只有一条3. 某工程单代号网络计划图如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工作A的EF为2天 B. 工作D的FF为2天C. 工作C的EF为2天D. 工作B的FF为1天E. 计算工期为8天4. 下列网络图中存在的错误有()。
A.节点重复编号B.虚工作多余C.存在循环回路D.有虚工序E. 箭尾节点号大于箭头节点号5. 网络计划的优化包括()。
注:请打印或用炭素墨水书写、字迹要求工整、并抄写在方框线内共页,第页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考试试题纸(B卷)(2006-2007学年第2学期)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课程土木工程院(系)04级建筑工程1-4 班级考试时量100分钟学生人数35 命题教师徐昌慧、肖全东系主任交题时间:2007年7月6日考试时间:2007年7月11日C.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所需的时间D.所有紧后工作全部完成所需的时间6.某分部工程有两个施工过程,分为4个流水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流水节拍分别为2天、4天、3天、5天和3天、5天、4天、4天,则流水步距和施工工期分别为()A.2和17 B. 2和17 C. 3和19 D. 4和197.某工程单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关键线路有()条A.1 B. 2 C. 3 D.48.关于自由时差和总时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F.自由时差为零,总时差必定为零G.总时差为零,自由时差必定为零H.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为总时差I.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工作的机动时间为自由时差9.对线路的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开始,最后到达终点节点的路线B、网络图中从起点节点开始,沿箭头方向通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最后到达终点节点的通路称为线路C、线路只能用线路上的节点编号来表示D、线路只能用该线路上的工作名称来表示10.专业工作队在一个施工段上的施工作业时间称为()。
A.工期 B. 流水步距 C. 自由时差 D. 流水节拍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分析流砂形成的原因以及防止流砂的方法。
2、钢筋连接有几种类型,各自有哪些方法?注:请用炭素墨水书写、字迹要求工整、并抄写在方框线内共页,第页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考试试题纸(A卷)(2006-2007学年第2学期)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课程土木工程院(系)04级建筑工程1-4 班级考试时量100分钟学生人数35 命题教师徐昌慧、肖全东系主任交题时间:2007年7月6日考试时间:2007年7月11日A.一项工作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B.各项工作从开始到完成所需的时间C.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所需的时间D.所有紧后工作全部完成所需的时间6.某分部工程有两个施工过程,分为4个流水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流水节拍分别为2天、4天、3天、5天和3天、5天、4天、4天,则流水步距和施工工期分别为()A.2和17 B. 2和17 C. 3和19 D. 4和197.某工程单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关键线路有()条A.4 B. 3 C. 2 D.18.关于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的虚箭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J.虚箭线主要用来表示相关工作的逻辑关系K.虚箭线所代表的工作不消耗时间L.虚箭线代表的工作可能是虚工作也可能是实工作M.虚箭线所代表的工作不消耗资源9.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从终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除外,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这些工作箭线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表示其()A.总时差 B. 自由时差 C. 间歇时间 D. 搭接时间10.工程网络计划的工期优化是通过(),使计算工期满足要求工期。
A.改变关键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B. 将关键工作压缩成非关键工作C. 压缩直接费最小的工作的持续时间D. 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按受力情况桩可以分为哪几类,简述其质量控制方法。
湖南科技大学考试试题(B卷)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2006-2007学年第2学期)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课程土木工程院(系)04级建筑工程1-4 班级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共15 分)1、最初可松性系数土经开挖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和土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
2、土的含水量土中所含的水与土的固体颗粒质量比。
3、摩擦桩桩受到的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来平衡。
4、先张法先将预应力筋张拉到设计控制应力,用夹具临时固定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放松预应力筋,靠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使混凝土构件活动预应力。
5、分件吊装法起重机每开行一次只吊装一种或一类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