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型禽流感预防主题班会教案1
禽流感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禽流感主题班会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学科:八年级生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禽流感的概念、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提高学生的防疫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公共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禽流感的概念、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禽流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收集相关禽流感的资料,制作PPT。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禽流感的宣传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禽流感的概念、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 案例分析:分享禽流感病例,让学生了解禽流感的危害。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预防禽流感的方法和经验。
5. 总结提升:强调防疫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公共卫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禽流感的概念、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观看法:播放禽流感的宣传视频,提高学生的防疫意识。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预防禽流感的方法和经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检查学生对禽流感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禽流感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6. 讲解禽流感的全球疫情:通过展示近年来的禽流感疫情数据,使学生了解禽流感的全球流行情况。
7. 分析禽流感的影响因素:讨论气候、生态环境、人群免疫等因素对禽流感传播的影响。
8. 讲解禽流感的防控措施:介绍疫苗接种、流行病学监测、生物安全等措施。
9. 分析禽流感与人类的关系:探讨人类活动对禽流感疫情的影响,以及应对禽流感的策略。
10.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禽流感防控的重要性,呼吁学生关注公共卫生。
预防禽流感主题班会教案范本

预防禽流感主题班会教案范本一、教案背景随着季节的变换,禽流感疫情时有发生。
为了加强同学们对禽流感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特此开展“预防禽流感”主题班会。
通过本次班会,使同学们了解禽流感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增强防范意识,确保身体健康。
二、班会目标1. 了解禽流感的概念、症状、传播途径和危害。
2. 掌握预防禽流感的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防范意识,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三、班会内容1. 禽流感的概念与症状介绍禽流感的定义、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等基本知识。
2.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讲解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如:接触感染、空气传播等。
3. 禽流感的危害阐述禽流感对人类健康、畜牧业和经济社会的影响。
4. 预防禽流感的措施普及预防禽流感的知识点,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源、加强免疫力等。
5.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倡导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良好生活习惯。
四、班会过程1. 导入:播放禽流感宣传视频,引起同学们的关注。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禽流感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3. 互动:组织同学们进行禽流感知识问答,增强记忆。
4. 分享:邀请同学分享自己预防禽流感的经验和方法。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要点,强调预防禽流感的重要性。
6. 倡议:发起“预防禽流感,从我做起”的倡议,引导同学们树立健康意识。
五、班会课后延伸2. 宣传活动:组织同学们制作预防禽流感的宣传海报,进行校园宣传。
3. 监测落实:关注禽流感疫情动态,严格执行预防措施,确保身体健康。
通过本次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对禽流感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六、教案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收集禽流感的宣传资料,制作PPT,准备视频资料,准备问答环节的问题和答案。
2. 实施阶段:按照教案流程进行讲解,播放视频,进行问答环节,邀请同学分享经验,总结要点,发起倡议。
预防禽流感主题班会教案范本

预防禽流感主题班会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禽流感的概念、传播途径和症状。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预防禽流感的意识和行为。
3. 提高学生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度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禽流感的概念:介绍禽流感是什么,是由什么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有何影响。
2.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讲解禽流感是如何传播的,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例如接触、食物、空气等。
3. 禽流感的症状:介绍禽流感的常见症状,如发热、咳嗽、喉咙痛等,以及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感染了禽流感。
5. 应对禽流感的方法:介绍如果不幸感染了禽流感,应该怎么办,如何就医,如何进行自我隔离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禽流感是什么,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禽流感的概念、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禽流感知识和预防方法,互相提问,教师巡回指导。
4.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些禽流感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发言、提问和讨论。
2. 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禽流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行为改变情况:观察学生在课堂后的行为变化,如是否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病禽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案:提供禽流感的相关资料和教学大纲。
2. PPT或黑板:用于展示禽流感的概念、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
3. 案例或故事:用于分析和讨论,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4. 视频或图片:用于更直观地展示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和症状。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医生、患者、家庭成员等,模拟应对禽流感的场景,展示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
2. 海报制作:学生分组制作关于预防禽流感的海报,包括禽流感的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等,用于班级展示。
小学“H7N9流感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授课教案设计

小学“H7N9流感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授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H7N9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对人体的危害。
2.掌握预防H7N9流感的基本措施,包括正确洗手、饮食卫生、保持通风等。
3.培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自己的个人防护。
二、教学重点1.了解H7N9流感的基本概念和疾病特征。
2.掌握H7N9流感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正确使用口罩和懂得如何洗手。
三、教学难点1.掌握正确使用口罩和如何洗手2.加强个人卫生防护,不被病毒侵袭。
四、教学过程1.疾病介绍H7N9流感是一种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感染后会引起呼吸道炎症,严重的会导致肺部感染和多重器官衰竭。
2.疾病传播途径的介绍H7N9流感的传播通常是通过生物媒介(家禽及野禽),必须与病毒直接接触,才会感染上这种病毒。
在有些情况下,空气传播也是可能的。
3.预防措施(1)正确的洗手方法:运用肥皂将两手搓洗干净,特别是在接触动物或其粪便后,要立即正确洗手,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隐患。
(2)食品烹饪卫生:不吃生鸡蛋、生鸡肉和生禽肉,保证烹饪彻底,不吃不知道,吃了吓一跳。
(3)保持室内通风:定时将窗户打开,增加空气对流,保持室内新鲜空气。
(4)正确戴口罩:戴口罩是预防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外出、乘坐公共汽车、地铁、或者去人多的地方时,一定要确保戴上口罩。
4.个人卫生防护(1)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恶习,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3)和家人朋友共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H7N9流感”主题班会,全面的宣传了预防流感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了学生对疾病预防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通过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使学生们牢固树立个人卫生的意识和意愿,掌握预防疾病的方法和技能,使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卫生要求,努力提高健康素质,谨防各类疾病的侵扰,预防病毒的传播。
《预防H7N9传染病》教案(大全5篇)

《预防H7N9传染病》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预防H7N9传染病》教案幼儿园健康活动设计预防H7N9传染病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流感)病毒,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2、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H7N9的意识和方法。
3、重点:让幼儿说出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4、难点:增强幼儿预防H7N9的意识和方法。
二、活动准备:1、有关H7N9禽流感的新闻报道、资料。
三、活动过程:1、出示有关H7N9禽流感的新闻报道,教师读给幼儿听2、提问幼儿传染病有哪些?告诉幼儿H7N9是禽流感3、出示资料,教师让幼儿了解H7N9是禽流感,并讲述H7N9的传播途径3、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4、教师告诉幼儿预防H7N9禽流感的相关知识(1)不去疫区旅游。
(2)不与活禽接触。
(3)重视疾病预防。
(4)重视高温消毒。
(5)注意个人卫生以及室内通风。
5、总结本节课内容第二篇:春季预防传染病(h7n9)安全教案预防传染病安全教案一、活动目标1.了解流行性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1.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2.每组一张4开白纸,一盒水彩笔。
三、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
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幼儿讨论并回答)(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
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预防禽流感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禽流感主题班会教案预防禽流感主题班会教案春季正是禽流感爆发的季节,预防禽流感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预防禽流感主题班会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预防禽流感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h7n9禽流感症状。
2、让学生了解h7n9禽流感的预防常识。
3、通过学习,加强学生生命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充分了解h7n9禽流感症状及预防常识。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h7n9禽流感的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一) 导入师读搜集到的资料。
(二)了解禽流感的症状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 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三)了解h7n9禽流感的预防常识流行病学1、传染源。
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2、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
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3、易感人群。
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
现有确诊病例均为成人。
4、高危人群。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预防措施1、对鸡肉等彻底煮熟,不要吃半生不熟鸡蛋。
2、广东疾控中心称可用达菲做早期治疗3、尽量不接触活禽鸟和猪等。
4、病毒在100℃中一分钟可被消灭。
5、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自身的身体的免疫力6、要勤开窗,不要因为害怕pm2.5而把窗户紧闭,导致空气不流通。
7、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现在病毒虽还没有变异到人传人,但年老体弱和幼儿抵抗力差,还是要注意的好。
8、在家的时候,采用熏醋的方法在家庭中用于预防不耐酸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所引起的感冒有一定效果。
预防禽流感主题班会精品教案精选

预防禽流感主题班会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与生活》教材第七章第二节“传染病的预防”,详细内容围绕禽流感的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讲解。
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了解禽流感的基本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禽流感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禽流感的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实物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禽流感疫情的相关报道,引发学生关注,提出问题:“你们对禽流感了解多少?”2. 讲解:介绍禽流感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结合PPT进行讲解。
3.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在生活中如何预防禽流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禽流感传播途径的题目,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禽流感预防措施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预防禽流感2. 内容:禽流感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禽流感的概念。
(2)列举三种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3)谈谈你在生活中是如何预防禽流感的?2. 答案:(1)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2)传播途径: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消化道传播。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禽流感的基本知识,但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2. 实践情景引入的具体设计。
3. 例题讲解的详细步骤。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完整性。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重点:禽流感的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是课程的核心内容,需要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
H7N9禽流感常识班会

4.两手互握互搓指背
1.掌心对掌心搓擦 2.手指交错掌心对 手背搓擦 3.手指交错掌心对 掌心搓擦
4.两手互握互搓指背
5.拇指在长中转动搓擦
6.指尖在掌心中搓擦
禽流感暴露者
• 饲养、贩卖、屠宰、加工病禽或死禽的人 员; • 捕杀、处理病或死禽,未按相应规范采取 防护措施的人员; • 直接接触病或死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等 其他相关人员。
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
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 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 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 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 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预防措施
• • 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 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或死 禽及其分泌物的接触。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 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 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 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 暂时不要食用禽类产品。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 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血凝素
受感染的细胞发生炎症
神经氨酸酶
病毒引起全身急性感染
对手清洗和消毒的要求和方法
1.何时应洗手、消毒? 1)接触人禽流感病例前后; 2)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和被污染 的物品后; 3)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戴防护用品前、脱掉 防护用品后; 4)在同一病人身上,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 之间; 5)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
预防预案
习惯预防
1.保持手部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2.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 4.不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H7N9型禽流感预防》主题班队会
教学目标:
1、认识H7N9型禽流感。
2、如何预防H7N9型禽流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
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
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至2013年4月尚未证实此类病毒是否具有人传染人的特性,上海2名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安徽滁州1名患者正在南京抢救中。
截至2013年4月7日17时,全国共发现20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死亡6例。
上海10例,其中死亡4例;江苏6例;安徽1例;浙江3例,其中死亡2例。
二、认真H7N9型禽流感
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
流感病毒颗粒外膜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H7N9禽流感新闻型为血细胞凝集素(即H),一型为神经氨酸酶(即N),H又分15个亚型,N分9个亚型。
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3、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
H3为人犬共患,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这个病毒的生物学特点、致病力、传播力,还没有依据进行分析判断。
三、H7N9型禽流感的症状
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等。
四、H7N9型禽流感的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在接触禽畜后及时彻底清洗
2、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加热、煮沸、日晒、消毒液等)
3、室内勤通风换气、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避免接触发热病人
4、勿接触病/死的禽畜类,慎重接触活禽>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戴手套
5、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和保存>肉类及蛋类需完全煮熟煮透才可食用
6、咳嗽、喷嚏时要用纸巾掩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如到医院看病,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体弱者
7、加强营养和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