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军晶去年的树群文阅读

合集下载

感受一个作家的不同写作风格——蒋军晶

感受一个作家的不同写作风格——蒋军晶

感受一个作家的不同写作风格——《去年的树》群文阅读囗蒋军晶文章〗01. 《去年的树》 [日本] 新美南吉(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 日本 ] 新美南吉03. 《猴子和武士》[ 日本 ] 新美南吉课例呈现〗师:今天的这堂课, 名字写在黑板上,请你们读一下,可以吗?生:新美南吉师:好,同学们觉得这个作者是哪个国家的?不用说理由,就凭感觉。

生:日本的。

师:你们同意吗?其实,当你读过很多故事后,有时候凭作者名字就可以感觉这个故事是哪个国家的。

比方说汤姆、杰克,一般来说可能是英国或者美 国的,类似桃太郎,什么什么“郎”的,一般是日本的,如果名字后面带个“ 斯基”大概就是俄罗斯的。

去年的树》是一个简洁、干净的童话师:新美南吉确实是一个日本的童话作家。

我们下面就要读他的童话了。

但是今天比较特别,在读童话之前,请大家先看两幅画,作者是丰子恺。

看完 之后,你大概可以感觉出丰子恺画画的特点了。

生:简单明快,而且他的画好像从来不画脸。

生:我觉得他是怕把脸画错了。

(笑)师:对,所以当时有人写文章评价丰子恺的画,说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你说这个作者是不是在骂丰子恺?生:这不是在骂“丰子恺” ,这是说丰子恺画画简洁明快。

师:丰子恺画画“不要脸”是说明他画画简单明快,寥寥几笔就把画画下 02. 《大鹅过生日》我们要读三个童话,是同一个作者写的。

我把作者的来,有些画是这样,有些童话也是这样,篇幅短小,语言简单明快,比方说我 们马上要读的《去年的树》 。

《去年的树》讲了两个人物,是哪两个人物呢?生:是一只鸟和一棵树。

师:你说这一棵树和一只鸟之间是什么关系?生:朋友关系。

师:嗯,他们是朋友,而且非常要好。

好到什么程度呢?童话的第一段就 写了,请你们一起读一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鸟儿站在树枝上 ,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天天听着鸟儿唱,如果不发生什么意外的话, 他们的生活还会这样继续下去,对不对?他们的生活如何继续呢?(生再读第 一段)师:可是故事总要发生一点变故,第二段意外就发生了——“日子一天天 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

蒋军晶群文阅读讲座通用课件

蒋军晶群文阅读讲座通用课件
是关键问题。
学生阅读负担重
相对于单篇阅读,群文阅读需要学生在短 时间内阅读多篇文本,这对学生的阅读速
度和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实施难度高
群文阅读需要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 生进行多文本阅读和比较,这对教师的教 学能力和课堂掌控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评价标准不明确
群文阅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 、归纳等阅读能力,但如何评价学生的阅 读成果和阅读能力尚缺乏明确的标准。
群文阅读通过多文本的对比和 整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
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群文阅读涉及多个文本,涵盖 了不同领域的知识,有助于拓 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群文阅读强调对多个文本进行 比较、分析和评价,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 考能力。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群文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 积累和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
主题要有趣
主题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 探究精神。
主题要有深度
主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 思考价值,能够引发学生 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选择文本
文本要相关
选择的文本应与主题紧密 相关,能够支持主题的探 讨和深化。
文本要有代表性
选择的文本应具有一定的 代表性,能够反映某一方 面的文学特征或社会现象 。
阅读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阅读过程
通过观察图片、朗读故事、比较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动物 的形象和特点,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小学高年级的群文阅读案例
主题 阅读材料 阅读目标 阅读过程
《人类的探索》
《火星探险记》、《地球的起源与演化》、《人类对宇宙的探 索》

《去年的树》阅读训练附答案

《去年的树》阅读训练附答案

《去年的树》阅读训练附答案《去年的树》阅读训练附答案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经常看到试题的身影,借助试题可以为主办方提供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的信息。

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算得上好试题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去年的树》阅读训练附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去年的树》阅读训练附答案 1“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座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

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

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

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歌儿,鸟儿以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练习题1、这个文段选自课文《去年的树》。

答:去年的树2、在第8自然段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

3、文中有哪些让你感动的句子,请用线划下来,并说说为什么感动?答:因为写出了鸟儿十分重友情。

4、鸟儿两次看着灯火,它会想些什么呢,先想像一下,然后写出来。

答:鸟儿第一看想: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

鸟儿第二个看想: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

5、你喜欢故事中的鸟儿和树吗?你有什么话想对它们说?答:我想对鸟儿说:你真是一只诚实守信的小鸟。

我想对树说:你也是一棵重友情的树。

6、学了这篇童话,我明白了我们要(做人要遵守诺言)的道理。

《去年的树》阅读训练附答案 21、选文中有两个“看”字,第一个“看”表示( );第二个“看”表示( )。

A.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B.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2、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试着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说说它在想些什么。

感受一个作家的不同写作风格——蒋军晶

感受一个作家的不同写作风格——蒋军晶

感受一个作家的不同写作风格——《去年的树》群文阅读囗蒋军晶〖文章〗01.《去年的树》[日本]新美南吉(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02.《大鹅过生日》[日本]新美南吉03.《猴子和武士》[日本]新美南吉〖课例呈现〗师:今天的这堂课,我们要读三个童话,是同一个作者写的。

我把作者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请你们读一下,可以吗?生:新美南吉师:好,同学们觉得这个作者是哪个国家的?不用说理由,就凭感觉。

生:日本的。

师:你们同意吗?其实,当你读过很多故事后,有时候凭作者名字就可以-感觉这个故事是哪个国家的。

比方说汤姆、杰克,一般来说可能是英国或者美-国的,类似桃太郎,什么什么“郎”的,一般是日本的,如果名字后面带个“-斯基”大概就是俄罗斯的。

《去年的树》是一个简洁、干净的童话师:新美南吉确实是一个日本的童话作家。

我们下面就要读他的童话了。

-但是今天比较特别,在读童话之前,请大家先看两幅画,作者是丰子恺。

看完-之后,你大概可以感觉出丰子恺画画的特点了。

生:简单明快,而且他的画好像从来不画脸。

生:我觉得他是怕把脸画错了。

(笑)师:对,所以当时有人写文章评价丰子恺的画,说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你说这个作者是不是在骂丰子恺?生:这不是在骂“丰子恺”,这是说丰子恺画画简洁明快。

师:丰子恺画画“不要脸”是说明他画画简单明快,寥寥几笔就把画画下-来,有些画是这样,有些童话也是这样,篇幅短小,语言简单明快,比方说我-们马上要读的《去年的树》。

《去年的树》讲了两个人物,是哪两个人物呢?生:是一只鸟和一棵树。

师:你说这一棵树和一只鸟之间是什么关系?生:朋友关系。

师:嗯,他们是朋友,而且非常要好。

好到什么程度呢?童话的第一段就-写了,请你们一起读一读——“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天天听着鸟儿唱,如果不发生什么意外的话,-他们的生活还会这样继续下去,对不对?他们的生活如何继续呢?(生再读第-一段)师:可是故事总要发生一点变故,第二段意外就发生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

《让学生学会阅读》读书笔记

《让学生学会阅读》读书笔记

《让学生学会阅读》读书笔记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让学生学会阅读》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让学生学会阅读》读书笔记1最近,我拜读了蒋军晶老师写的《让学生学会阅读》一书。

此书从什么是群文阅读、群文阅读的操作方式、不同题材怎么进行群文阅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群文阅读。

读着读着,我越来越觉得群文阅读是如此的魅力四射,如此的接地气,它会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有魅力,更有活力。

所谓群文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那么从单篇到群文,对阅读教学而言,意义究竟何在?意味着老师不可能讲太多话,意味着老师不可能提太多问题,意味着老师不能发起太多讨论。

老师话多了,问题多了,对话多了,学生阅读的时间相对就少了,此长彼消,文章学生就读不完了。

所以,群文阅读必须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群文阅读还意味着老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太苛求,起承转合,层层通进,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前后呼应的课堂,往往是联结和环节偏多、转换频复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间接地侵占了孩子们自读自悟的时间,使他们没有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

而没有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群文阅读就不可能实现。

群文阅读意味着老师不可能很深、很细、很透地讲析文章。

在群文阅读里,你不可能这么上,很简单,时间来不及。

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

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步步扎实,群文阅读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放弃。

群文阅读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我们必须根据读本的不同性质,更多地让学生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必须更多地尝试真实的更实用的阅读。

因此,群文阅读更是对我们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读一群文章,就意味着我们老师要去读更多的文章。

群文阅读 蒋军晶共59页

群文阅读 蒋军晶共59页
群文阅读 蒋军晶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9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பைடு நூலகம்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群文阅读(蒋军晶)

群文阅读(蒋军晶)

“群文阅读”的尝试与思考(蒋军晶)文章能不能一组一组教?——“群文阅读”的尝试与思考教育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永续经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孩子的语文学习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语文课程框架已经到了必须拉大的时候了。

我的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包括三种阅读: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

三者之间,相互无法替代。

今天单讲“群文阅读”。

从两个“群文阅读”的案例说起2007年,台湾陈易志老师在南京一次教学研讨会上上了一节“群文阅读”课,课中他让学生读了6篇文章:《石头汤》《雷公糕》《南瓜汤》《敌人派》《肉丸子汤》《兔子蛋糕》(绘本),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内容、叙写手法、文学要点的比较);引导进行交错的分析(石头汤里的和尚会如何解决敌人派里的困难)。

现场听课的一位老师即时记录下听课的感受:“这节冷清的课,只有教师温柔平静的声音通过话筒传播在会场,孩子们在忙碌着看书、思考、陈述、倾听。

的确是不够热闹,如果放到我们的公开课评审系统中,估计连入场的资格都没有。

但是这的的确确是一节阅读课,一节真正让学生学习阅读的阅读课。

那么我们的课堂上,能否接纳下这样的教学?”很显然,听课的老师对“群文阅读”感到非常新鲜,有点惊异,觉得与我们传统的课文教学有点“格格不入”,但是又直觉到它的巨大价值,内心处于一种想尝试又不敢涉及的矛盾中。

我们在矛盾,别人早已开始尝试,台湾赵镜中教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其中一种变化:“在政符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这段话里,出现了“群文”这个概念,并且大致描述了“群文阅读”的方向: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教学。

2010年10月-11月,我反复上教材里的一篇神话《开天辟地》,改变提问,调整环节,变换策略,教学方案换了好几个,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不错:生字认识了,词语理解了,故事会讲了,盘古的精神也了解了……总而言之,教材规定的教学目标,都基本达成了。

心得体会 《让学生学会阅读》读后感(精选4篇)

心得体会 《让学生学会阅读》读后感(精选4篇)

《让学生学会阅读》读后感(精选4篇)《让学生学会阅读》读后感(精选4篇)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的《让学生学会阅读》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让学生学会阅读》读后感1最近,我拜读了蒋军晶老师写的《让学生学会阅读》一书。

此书从什么是群文阅读、群文阅读的操作方式、不同题材怎么进行群文阅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群文阅读。

读着读着,我越来越觉得群文阅读是如此的力四射,如此的接地气,它会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有力,更有活力。

所谓群文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那么从单篇到群文,对阅读教学而言,意义究竟何在?意味着老师不可能讲太多话,意味着老师不可能提太多问题,意味着老师不能发起太多讨论。

老师话多了,问题多了,对话多了,学生阅读的时间相对就少了,此长彼消,文章学生就读不完了。

所以,群文阅读必须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群文阅读还意味着老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太苛求,起承转合,层层通进,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前后呼应的课堂,往往是联结和环节偏多、转换频复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间接地侵占了孩子们自读自悟的时间,使他们没有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

而没有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群文阅读就不可能实现。

群文阅读意味着老师不可能很深、很细、很透地讲析文章。

在群文阅读里,你不可能这么上,很简单,时间来不及。

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

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步步扎实,群文阅读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放弃。

群文阅读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我们必须根据读本的不同性质,更多地让学生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必须更多地尝试真实的更实用的阅读。

因此,群文阅读更是对我们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读一群文章,就意味着我们老师要去读更多的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晶:文学阅读课《去年的树》群文阅读(2014-09-27 16:28:00)▼分类:【美文推荐】军晶:文学阅读课《去年的树》群文阅读军晶: 各位同学,我们上课了。

请大家看着我,尽管我长得不太帅。

上课的时候我们要集体交流,要是有人说话的时候,大家最好就看着他,这样交流起来就很有意思。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要读三个童话,是同一个作者,我把作者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请你们读一下,可以吗?学生: 新美南吉军晶: 好,那同学们觉得这个作者是哪个国家的?不用说理由。

学生: 日本的。

军晶: 你们同意吗?其实,当你读过很多故事后,有时候凭名字就可以感觉这个故事是哪个国家的。

比方说汤姆、杰克,一般来说都是英国或者美国的,如果是什么郎,就是日本的,如果是什么斯基的,大概就是俄罗斯的。

军晶: 新美南吉确实是一个日本的童话作家,我们下面就要读他的童话了,但是今天比较特别,在读童话之前,请大家先看两幅画,好不好?你们要表现得兴奋一点。

先看第一幅,这幅画的作者是丰子恺,看完两幅画之后,你大概可以感觉出丰子恺画画的特点了。

大家说说有什么特点呢?学生: 简单明快,而且他的画好像从来不画脸。

军晶: 对,所以当时有人写文章评价丰子恺的画,说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你说这个作者是不是在骂丰子恺?那是什么意思?你听懂了吗?丰子恺画画“不要脸”什么意思?学生一:我觉得有可能是想增加美观吧。

学生二:我觉得是他怕把脸画错了。

军晶: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是说明他画画简单明快,寥寥几笔就把画画下来,有些画是这样,有些童话也是这样,篇幅短小,语言简单明快。

比方说我们马上要读的《去年的树》,你们已经读过了,对不对?那是你们自己读的,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好不好?《去年的树》讲了两个人物,是哪两个人物呢?学生: 是一只鸟和一棵树。

军晶: 你说这一棵树和一只鸟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学生: 是朋友关系。

军晶: 读过提纲的同学们会知道,那是朋友关系,而且非常要好。

好到什么程度呢?童话的第一段就写了,请你们一起读一读。

“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军晶: 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天天听着鸟儿唱,如果不发生什么意外的话,他们的生活还会这样继续下去,对不对?他们的生活如何继续呢?可是故事要发生一点变故,第二段意外就发生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

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两句话就把故事讲清楚了,简单明快,因为鸟儿要走了,就出现了这个童话的第一次对话,是谁和谁的对话?学生: 是树和鸟的对话。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

军晶: 对,树和鸟儿的对话,简单明快,第二年鸟儿真的回来了,但是没有看到树,只看到一个树根,于是出现了这个童话的第二次对话,是谁和谁的对话呢?学生: 是鸟儿和树根的对话。

鸟儿问树根:“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军晶: 对,然后鸟飞又到了山谷里,停在门上,于是有了这个故事的第三次对话,又是谁和谁的对话呢?学生: 鸟儿和门的对话。

它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大门回答说:“树在厂子里被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军晶: 对,于是鸟儿飞到村子里,又出现了这个童话里的第四次对话,也就是鸟和小女孩的对话。

学生: 是鸟儿和女孩的对话。

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军晶: 这个童话不长,主要写了这四次对话,大家有没有发现,四次对话,有一个人物是不变的,哪个人物呢?就是鸟儿始终不变。

大家一起来读这段话。

学生: “再见了!小鸟。

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进山谷里去了。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军晶: 读到这儿同学们有什么感觉呢?学生一:我觉得这只鸟很执着,她和树友情也非常深。

学生二:这只树太可怜了,他被砍了。

学生三:我通过这四段对话,我知道了鸟儿一直在问树在哪里。

学生四: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学生五:这个故事挺感人的。

学生六:作者也许是在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森林。

学生七:作者也许想告诉我们要诚实守信。

军晶: 大家说得都很好,当你感受到这些的时候,那么这个简短的童话就读完了,所以大家在阅读的时候要仔细阅读。

军晶: 我们再回到丰子恺的画,刚才大家说丰子恺的画很简单,寥寥几笔的画都“不要脸”,但你有没有发现,其实这幅画有一个细节,画得很具体,另外的画家都不会这么画,大家有没有发现?找找看。

学生一:他画的是小孩。

学生二:是时光。

学生三:是场景,是很具体的。

学生四:应该是风筝的线。

学生五:应该是风筝上面的字,都画得非常仔细。

军晶: 对,你说画画脸都不要了,结果这个风筝里的字工工整整地写在那里,一个是和平,一个是胜利,丰子恺这样写进去肯定是有原因的,他想强调这个,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学生: 应该是当时战争很混乱,他希望战争尽快结束,然后让世界变得和平。

军晶: 表达了愿望,真棒。

他说的话你们同意吗?很明快很简洁的话里面,有些我们还是要想一想。

画画是这样,童话也是这样,可能一两分钟就看完了,但是有没有字词是新美南吉想强调的?我们再来看《去年的树》,下面请默读,默读更利于思考,然后把重点的字词圈起来。

学生一:我圈的是鸟儿必须离开树的“必须”。

通过“必须”这个词,我感觉到鸟儿是迫不得已才离开树的,不然它是不会离开树的。

学生二:应该是“迫不得已”。

我以前从转到的时候,必须跟我一个生活五年的朋友再见,非常迫不得已。

学生三:盯着灯火看了一会的“盯着”。

军晶: 好,把“盯”和“看”这两个词圈出来的同学来谈谈你们的想法。

学生: 鸟儿睁大眼睛看灯火,其实树都没了,但它还是看着灯火,说明树和鸟儿的友情很深,鸟儿感觉树还活着。

第二个“看”是表示对灯火的告别。

军晶: 你认为第一个“看”就是在疑惑、在确认。

第二个是一种仪式,要跟树永远的告别,告别之前再看一会。

学生: 我圈的是在小姑娘回答树的那段,“亮着”这个词。

学生: 我认为,最后小鸟还是跟树见面了,虽然树已经化成了灯火,但是他们还是见面了,灯火也听了小鸟为他唱的歌。

军晶:你看他是这样理解,所以是一点点伤感,是淡淡的伤感。

不是很伤感,他们的友情还在,他们的梦也实现了,觉得这个童话还是挺美的。

现在我们只是读了新美南吉的一个童话,你们觉得新美南吉写童话是不是都是这种味道呢?所以我们要读读看,下面请你读第二个童话《大鹅过生日》。

看完了吗,我在观察你们的表情真没有什么淡淡的伤感,有的还在一边读一边笑,你们为什么笑?读完这个童话好笑吗?你说。

学生:童话里面带着一点幽默。

军晶:我可以先带个头说,放屁,没事老师不会批评你的。

学生:各种各样的好吃的端了上来。

有豆腐渣、胡萝卜尾巴、黄瓜皮和杂烩粥。

军晶:感觉这些东西吃的越多越会放屁,对不对?学生:大家都知道,鼬鼠决不是坏人。

不过,鼬鼠却有一个当着众人不好说出口的坏毛病。

什么毛病呢?不是别的,就是放又响又臭的屁!军晶:读到这儿是不是觉得好玩,对不对?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有时候我们要停下来想一想,比方说这个结尾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你瞧瞧!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长叹了一口气,心里都在想:还是不该叫鼬鼠来啊!学生:鼬鼠是因为他们的请求所以才憋着不放屁。

学生:告诉我们人要顺其自然,不要强迫某个人做某件事。

军晶: 同学们的感想很多。

所以,他们不是很伤感,他们的友情还在,他们的梦也实现了,觉得这个童话还是挺美的。

现在我们只是读了新美南吉的一个童话,你们觉得新美南吉写童话是不是都是这种味道呢?所以下面请你读第二个童话《猴子和武士》,大家再来感受一下。

军晶: 很多人看了这个童话之后,坚决认为不是新美南吉写的,他们为什么这样认为呢?学生一:和之前的写作风格完全变了。

学生二:因为新美南吉写的文章的字都很多,这个太少了。

学生三:我觉得前面他写得都非常感人,又很有道理,这个就觉得不是很感人,反而有点暴力和血腥。

军晶: 真的有点血腥。

我们来读这几个武士的话。

武士一:“把那个猴子砍了!”武士二:“好。

我来砍!我的刀已经有一个月没有抽出鞘了,手直痒痒。

”武士三:“不行,我来砍,我的刀最快。

”武士四:“不行,不行!以你们的刀法,猴子非逃走不可。

还是我来吧。

”武士五:“求求了,让我来砍吧。

”军晶: 这个对话是有一点暴力,有一点血腥,是不太一样。

前面的童话无论是淡淡伤感,还是幽默好玩,毕竟还是挺美的,讲了很多情。

但是,我告诉你们,这个童话真的是新美南吉写的。

只是就像那位同学所预感的,太短了,我把结局隐去了,如果你看了这个故事结局,你就不会觉得血腥暴力了,你仍然觉得是善的,是美的。

你们猜猜看结局,这个结局结局会让我们大改变对这个童话的印象,你们讨论一下。

学生一: 我觉得是,五个武士不得不杀猴子,但是又很犹豫,因为猴子跟他们熟悉起来了,武士们最终还是没有杀猴子,猴子又给他们找到了食物,他们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学生二: 猴子跟武士也树立了感情,猴子也变得更大了,武士走累的时候可以骑在猴子的身上。

军晶: 大家的幻想都很好。

我们来看一看作家是怎么来结局的,新美南吉终究是新美南吉,很简短的结局,他是充分利用武士的对话。

军晶: 武士一:“你来砍!你不是想砍吗?”武士二:“不,还是你砍吧。

我的刀刃崩掉了一块儿。

”武士三:“你怎么样,你不是说手痒痒了吗?”武士四:“我不行,我肚子疼。

”(说话之间,荒野的前方出现了一个村子。

)武士五:“啊,前面有村子!走到那儿,就有吃的东西,用不着杀这只猴子了。

”军晶: 五个武士眼里都含着眼泪,因为不用杀猴子,他们太高兴了,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笑,现在整个故事看完了,你们还觉得血腥暴力吗?现在什么感受?学生一:武士跟猴子还是有感情的,还是不想杀他的。

学生二:我觉得结局还是挺美好的。

学生三:我觉得武士很善良,宁可饿着肚子也不杀猴子,等到下一个村庄再找吃的东西。

军晶: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几个故事都很好玩、很有趣呢?是不是一种真正的幽默?这个问题留待大家体会。

最后老师所要做的总结是,你看一个作家,一个童话作家,他写出了这样的童话《去年的树》,但是他也可以尝试不同的风格,有时候,故事让人感觉到淡淡的伤感,有时候又很幽默、好玩、生动、有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