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输电线路的防雷-2014

合集下载

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与运维技术

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与运维技术

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与运维技术随着电能需求量的增加,电力系统建设越来越完善,输电线路是各个环节之间的连接,相当于电力系统的血管,所以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在电网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雷击事故不仅会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还会将事故扩大,因此必须设置可靠的防雷保护。

在实际运行中,雷击输电线路是造成电网及电力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经过统计,雷击所造成的断路器跳闸事故又是输电线路上发生次数最为频繁的,尤其是架设于山区的线路,地形造成的限制,使得线路故障大多是由于雷击跳闸引起的,基本占总跳闸次数的40%-70%,因此对输电线路的防雷应该极为重视。

标签:输电线路;防雷设计;运维技术引言由于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社会对电力的需要也是越来越大,在我国很多的输电线路大多数都是在室外暴露的,我们国家又经常出现雷雨的季节,也因此输电线经常性的会因为受到雷的击打而出现故障。

在输电线路遭受了雷击,很多的情况下不仅会对输电线路的设备产生严重的损伤,而且还对老百姓们的用电造成了影响,除此之外,可能还会对老百姓们的室内家电产生影响,严重的话会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

对输电线路进行综合性的防雷措施能够有效地避免线路事故。

1雷击危害(1)如果线路遭受到雷击情况,导线和地线上的电压都比较高,会导致杆塔的间隙或者是交叉跨越的间隙出现被击穿的情况。

(2)如果出现架空地线档中落雷情况,放电通道连接的底线上,会出现强度降低的情况,严重的会出现断股、灼烧的问题,进而导致底线中断。

(3)在雷击作用下,会导致绝缘闪络,使得相间或者是单相接地出现短路情况,从而使得导线、接地引下线出现烧伤乃是烧断问题。

(4)在雷击作用下,会导致绝缘子闪络,电源开关出现跳闸情况,如果较为严重,还会导致绝缘子串脱开甚至炸裂情况,从而导致线路出现接地故障,且这种故障无法修复。

2输电线路防雷设计2.1搭设避雷线通常来说,避雷线的首要效用就体现在避免雷直击到导线之中,而且还具备分散电流方面的效用,由此降低经由杆塔的雷电流,同时拉低塔顶的电位。

电力系统防雷保护(二)

电力系统防雷保护(二)

可将避雷器上的电压ub近似 为一斜角平顶波。波头上升 部分斜率为侵入波的陡度, 幅值为Ub-5
只要避雷器上电压<变压器冲 击电压,则可保护
17
二、距离效应
由于避雷器离被保护设备有一段距离,在波的折反射过程中,被 保护设备的电压将不同于避雷器上的电压。
at
L
B
T
at
L
B
T l2
l1
(a)
雷电波侵入变电站的典型接线
例题:
一条220kV线路架设在平原地区,绝缘子串13片,正极性50%放电 电压为1410V;杆塔冲击接地电阻为7,避雷线半径为5.5mm, 弧垂fd=7m,导线弧垂fd=12m。求该线路的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 率。 解:(1) 求耦合系数
避雷线的平均高度
导线的平均高度 h
d
h b 29 . 1
13





对于110kV以下的配电装置,绝缘水平高,可 用构架避雷针,并就近装设辅助接地装置。 对于变压器,由于最重要,因此不能装设构架 避雷针 对于35kV以下的变电站,由于绝缘水平低,故 只能装设独立避雷针,接地电阻不能超过10 发电厂厂房一般不能装设避雷针。 现在国标也推荐采用避雷线。
2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工频接地电阻一般为10-30
3
架设耦合地线
在某些雷击故障频繁的线路上,在导线下方架设一条耦合地线。 可起到分流、增加耦合的作用。
4
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
在同塔双回线的情况下,采用不平衡绝缘,可避免双回线同时跳 闸而完全停电。 10
常用措施(二):
5 6 装设自动重合闸
我国110kV以上线路自动重合闸成功率在75%-95%以上

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防雷措施分析

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防雷措施分析

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防雷措施分析摘要:雷击是一种随机性非常高的自然现象,能对输电线路造成非常大的破坏。

因此,输电线路的防雷接地就非常重要,保证输电线路不受雷击的影响是当前电力部门工作的主要重心。

防雷接地技术能起到避免雷击对输电线路造成破坏的作用,对其他的电力设备也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

因此,开展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防雷措施的分析至关重要。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击事故;防雷1 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输电线路的正常运作过程之中,引起雷击事故高发的因素有很多,但总体可以分化为线杆、保护角、接地装置等问题,则我们针对这些导致雷击事故多发的原因加以分析,以便于采取更好的应对措施。

1.1 杆塔问题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杆塔多为水泥杆和铁塔,接地措施是应用杆塔内部的钢筋来实现的。

当发生雷击事故时,所产生的电流将会由塔内钢筋导向地下,一旦遇到瞬间产生的电流过大,就很容易导致水泥杆发生爆裂或产生裂痕。

对于那些本身就存在裂缝的水泥杆,雷电极易扩大原有裂痕,更甚严重的还会发生杆塔倾斜。

这些影响都会导致输电线路中断,对正常供电带来很大的影响。

1.2 保护角问题虽然我国在相关规定之中,对于输电线路避雷线保护角有着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输电线路架设工作实施中,保护角的问题常常被安装人员所忽略,即便安装人员考虑到避雷线保护角安装问题,也有可能应为突发情况或特别原因而导致保护角角度过大,所以在发生雷击事故时,对于绕击的可能性有着不可避免地增加。

1.3 接地装置问题接地装置在雷电防护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本身所受雷击产生的电能,通过接地装置导向地面,从而达到降低电流电力设施所造成的影响或破坏的作用。

但依据实际调查来看,我国的输电线路中接地装置普遍存在着腐朽或降低电阻的问题。

我国目前大量采用的接地材料以碳钢为主,这种材料使用时间过长,无法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腐朽,使其导电性变得更加薄弱。

电阻增大,使得雷击事故发生时并不能起到良好的导电效果,雷击依然会对电气设施造成损害。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标准版)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标准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标准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标准版)1架设避雷线架设避雷线是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措施。

避雷线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雷直击导线,同时还具有以下作用:①分流作用,以减小流经杆塔的雷电流,从而降低塔顶电位;②通过对导线的耦合作用可以减小线路绝缘子的电压;③对导线的屏蔽作用还可以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

通常来说,线路电压愈高,采用避雷线的效果愈好,而且避雷线在线路造价中所占的比重也愈低。

因此规程规定,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应全线架设避雷线,110kV线路一般也应全线架设避雷线。

同时,为了提高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效果,减小绕击率。

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应做得小一些,一般采用20°~30°。

220kV及330kV双避雷线线路应做到20°左右,500kV及以上的超高压、特高压线路都架设双避雷线,保护角在15°及以下。

为了起到保护作用,避雷线应在每基杆塔处接地。

在双避雷线的超高压输电线路上,正常的工作电流将在每个档距中两根避雷线所组成的闭合回路里感应出电流并引起功率损耗。

为了减小这一损耗,同时为了把避雷线兼作通讯及继电保护的通道,可将避雷线经过一个小间隙对地(杆塔)绝缘起来。

雷击时,间隙被击穿,使避雷线接地。

2降低杆塔接地电阻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可以减小雷击杆塔时的电位升高,这是配合架设避雷线所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

10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防雷保护

10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防雷保护
避雷器动作后:
变压器(也是避雷器)上电压有两个峰值: Uch :避雷器冲击放电电压 Ubm:避雷器残压的最大值,取5kA下的数值
两个峰值Uch和Ubm基本相同
1.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距离为零时的过电压
变压器得到可靠保护条件:变压器冲击放电电压大于避雷 器的冲击放电电压和5kA下的残压 110kV~220kV变电所雷电流不得超过5kA,故5kA下的 残压用Ub.5表示。
§10-3 变电所的进线段保护
进线段:输电线靠近变电站1-2km的线段 进线段保护:加强进线段防雷保护措施(无避雷线的架设
避雷线,有避雷线减小保护角,增加绝缘子片数,加强检查巡 视);使进线段耐雷水平高于线路其它部分,减小进线段发生 绕击和反击形成侵入波的概率,这样侵入变电站的雷电波主要 来自进线段之外.
32
例:220kV线路的冲击绝缘强度U50%=1200kV,线 路波阻400,变电站中氧化锌避雷器的残压520kV
21200 520
Ibm
400
4.7kA
避雷器中的雷电流不超过5kA ,这也是避雷器残
压按照5kA考虑的原因。
33
2. 进入变电站的雷电波陡度a
τ

τ0

(0.5

0.008U hc

2a
l2 v
uT
(t)

2at p
Ub5

2a
l2 v
由于入侵波在变压器与避雷器之间多次反射,作用
在变压器上的电压具有振荡性质,相当于截波的作用。
uT
U b5
变压器上典型的实际电压波形
t
22
3.变压器与避雷器之间允许的最大电气距离
实际中以变压器承受多次截波的能力(多次截波耐压值 uj)表示承受雷电波的能力。

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具体措施要点分析

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具体措施要点分析

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具体措施要点分析摘要:近年来,国家加强和规范了输电线路工程的质量要求,因而对输电线路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输电线路多架设在户外,经常受到雷电侵袭,导致输电线路运行故障,造成大范围停电事故,因此要重视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

从设计阶段开始,就要合理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考虑线路防雷问题,合理选择线路路径;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提高线路整体绝缘水平,提升安全运行率和供电可靠性。

本文在此从输电线路雷击的成因出发,对如何做好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提出了几个关键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设计措施;避雷针;避雷线前言:目前,我国仍然有许多地方的输配电线路的杆搭高度严重超过超准,更有些地方的输配电线路没有进行防雷措施设计,不仅增大了输配电线路故障的可能性,还可能对周围的居民带来人身安全的威胁,因此,输配电线路的防雷设计尤为重要。

一、输电线路防雷概述输电线路雷击时产生的过电压可达400kV,极易对35kV以下的线路造成致命性的伤害。

同时,雷电直击也是造成110kV以上输电线路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直击雷可划分为绕击和反击两种形式,均能严重威胁线路的安全运行。

经调查数据显示,绕击多发生于山区线路中,反击多发生于平原和丘陵地区线路中。

所以,在设计输电线路之前,应对雷击的性质进行充分研究,从而运用针对性较强的防雷技术,以提高防雷效果。

针对山区线路,应当选择防雷走廊,减小避雷线保护角,增强绝缘性能;对于丘陵和平原地区线路,应当采用有效措施降低电阻,以达到防雷的作用。

据统计,输电线路的雷害事故占有很大的比例。

由于输电线路保“网”的重要地位,如何减少输电线路的雷害事故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课题。

所以加强架空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减少输电线路雷害事故引起的跳闸是防雷设计的首要任务。

二、输电线路雷击成因分析在雷击杆顶时,由于塔角接地电阻 R很小,于是就出现反射现象。

如 R=0,则杆顶部不会出现对地电压。

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的目的是提高线路的防雷性能,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率。

在确定线路防雷的方式时,应综合考虑系统的运行方式、线路电压等级和重要程度、线路经过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特点、土壤电阻率等自然条件,并参考当地原有线路的运行阅历,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实行合理的爱护措施。

除架设避雷线措施之外,还应留意做好以下几项措施。

1.接地装置的处理(1)高压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随杆塔接地电阻的增加而降低。

电压等级越高,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作用将变得更加重要。

对土壤电阻率较高地区,应选择更换接地网形式和置换土壤的方法,达到降阻。

在雷击多发区域,主网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应保证小于10Ω,山区也应小于15Ω。

在雷雨季节前,对雷击多发区域线路应按规程要求的方法,进行杆塔接地电阻测量。

(2)接地装置埋深,要求大干0.6 m,采纳增大截面的接地引下线,引下线(热镀锌)表面要进行防腐处理。

严格根据规程执行接地装置的开挖检查制度。

重点检查接地装置的埋深、接头和截面的测量,对不合格的准时进行处理。

(3)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还需要确保架空地线、接地引下线、地网相互之间的良好连接。

2.减小外边相避雷线的爱护角或者采纳负角爱护在以往进行防雷设计时,只要求遵照规程规定满意杆塔避雷线爱护角的要求就行了,忽视了山坡对防雷爱护角的影响,则造成了杆塔防雷爱护角不能满意防雷设计的实际要求,增加了线路闪络次数,影响了电网平安运行。

针对山区运行线路简单受绕击的状况,建议采纳有效屏蔽角公式计算校验杆塔有效爱护角,以便设计时针对爱护角偏大状况实行相应措施削减雷电绕击概率。

3.加强绝缘和采纳不平衡绝缘方式在雷电活动剧烈地段、大跨越高杆塔及进线段,应增加绝缘子片数。

由于这些地方落雷机会较多,塔顶电位高,感应过电压大,受绕击的概率也较大,通过适当增加绝缘子片数,增大导线和避雷线间的距离,达到加强绝缘的目的。

规程规定:全超群过40m的有地线杆塔,每增高10m应增加一片绝缘子。

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分流作用 耦合作用
5
• 避雷线的假设原则: 1). 3~10kV线路防雷保护
• 不架设避雷线,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可投入自动重合闸。 • 在雷电特强烈地区可采用高一电压等级的绝缘子,或
顶相用针式两边改用两片悬式绝缘子(不平衡绝缘)。 • 对特殊用户应用环形供电或不同杆双回路供电,必要时
改为电缆供电。
7.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
针对同杆并架的线路, 按三角形布置,在上面的线 上加间隙或管型避雷器,对 其他线起到保护作用。
8、安装线路避雷器:
把避雷器并联在线路上, 当作用电压超过避雷器的 放电电压时,避雷器先放 电,限制了过电压的发展。
习题
7.1 说明避雷线在输电线路防雷保护中的作用。对有避雷 线的线路应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耐雷水平?
根据前面对雷电产生、发展的分析,在确 定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方式时, 主要应从线路的重要程度、系统的运行方式、 输电线路经过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 貌的特点、土壤电阻率等条件,结合当地原 有线路的运行经验,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的结 果,因地制宜、全面考虑。
输电线路防雷的措施(“四道防线”):
2
输电线路防雷的措施“四道防线”的图 示
输电线路防雷的具体措施
• 架设避雷线 •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 架设耦合地线 • 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 • 装设自动重合闸 • 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 加强绝缘 • 装设避雷器
4
1.架设避雷线
避雷线,处于导线的上方,架空的接地线。 避雷线的作用:
对导线有遮蔽作用,可避免雷直击导线。 对雷电流有分流作用,使塔顶电位下降; 对导线有耦合作用,降低雷击杆塔时绝缘子串上电压;
(1)防止雷直击导线 沿线架设避雷线,有时还要装避雷针与其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多年的运行经验表明,间距只要满足上式要求, 雷击档距中央避雷线时,导线与避雷线间一般不会发生闪络。 所以,在计算雷击跳闸率时,不计及这种情况。
高电压工程基础
10.4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计算
根据模拟试验和运行经验,一般高度线路的避雷线和导 线对地面的遮蔽宽度取4hd + b,hd是上导线的平均高度,b为 避雷线之间的宽度,这样 ,l00km输电线路对地面的遮蔽面积, 或受雷害面积(km2)为:
高电压工程基础 分流系数:
Rch gt Lgt g Lbd(t gt ) / dt
1 R 1 ch t Lb Lb Lgt
g
t 取 0 ~ 2.6 μs的平均值
g
1 1 Lgt Lb 1.3 Rch Lb
额定电压 (kV)
110
220
330
500
单避雷线
A (4hd b) 103 100 0.1(4hd b)
地面落雷密度γ为 0.07,如果取每年40个雷暴日作为标准 值,每年l00km输电线路受到的雷击次数(次/ (100km· 40雷 电日))为:
N 0.28(4hd b)
高电压工程基础
反击跳闸率n1(次/ 100km· 40雷电日 )
绝缘子承受电压=塔顶电位-导线电位=
U j U (U ') I (Rch Lgt / 2.6 hd / 2.6)
U 50% 耐雷水平: I Rch Lgt / 2.6 hd / 2.6
高电压工程基础
有避雷线时的直击雷过电压
1. 雷绕过避雷线击于导线的过电压及耐雷水平
n1 0.28(4hd b) g p1
雷击次数 击杆率 建弧率 雷电流幅值 大于雷击塔 顶的耐雷水 平 I1 的概率
绕击跳闸率n2(次/ 100km· 40雷电日 )
n2 0.28(4hd b) pa p2
雷击次数 绕击率 建弧率 雷电流幅值 大于雷绕击 的耐雷水平 I2 的概率
高电压工程基础 例10-1 某 220kV 线路,假定杆塔冲击接地电阻 Rch = 7Ω,绝缘 串由 13 片 X-7组成。其正极性冲击放电电压 U50% 为 1410kV, 负极性冲击放电电压 U50% 为 1560kV。架设双避雷线,避雷线 弧垂为 7m ,导线弧垂为 12m ,避雷线半径为 5.5mm 。求该线 路的耐雷水平及雷电跳闸率。 解:1.计算几何参数 (l)避雷线与导线的平均高度
直击雷过电压
雷击 塔顶
雷击档距中央 的避雷线
雷击 导线
雷击线路 附近地面
感应雷过电压
输电线路防雷的任务: 采用技术上与经济上的合理措施,使系统雷害降低到运行 部门能够接受的程度,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高电压工程基础 输电线路防雷的措施(“四道防线”): (1) 防止雷直击导线 沿线架设避雷线,有时还要装避雷针与其配合 (2) 防止雷击塔顶或避雷线后引起绝缘闪络 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增大耦合系数,适当加强线路绝缘, 在个别杆塔上采用避雷器等 (3) 防止雷击闪络后转化为稳定的工频电弧 适当增加绝缘子片数,减少绝缘子串上工频电场强度,电 网中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4) 防止线路中断供电 采用自动重合闸,或双回路、环网供电等措施
hbp hb 2 2 f b 29.1 7 24.5 3 3
hdp hd 2 2 f d 23.4 12 15.4 3 3
(2)避雷线对外侧导线的耦合系数
Kc0 Kc1Kc0 1.25 0.229 0.286
(3)杆塔电感 Lgt
Lgt 0.5 29.1 14.5
0.220
次/ (100km· 40雷电日)
ugt g iRch Lgt g
di g I ( Rch Lgt / 2.6) dt
KcU gt Kc g I ( Rch Lgt / 2.6) hd (1 Kc )
gi
(1 g )i
导线电位:
Kc g I ( Rch Lgt / 2.6)
高电压工程基础
衡量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两个指标: 耐雷水平(单位:kA) 雷击线路不致引起绝缘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称为 线路的耐雷水平。线路的耐雷水平愈高,线路绝缘发生闪 络的机会就愈小。
雷击跳闸率(单位:次/ l00km· 40雷电日)
雷击跳闸率是指折算为统一的条件下,因雷击而引起 的线路跳闸的次数。此统一条件规定为每年 40 个雷电日 和 l00km 的线路长度。
雷击点电压: U A
I Z IZ 100 I 2 2 4
输电线耐雷水平:U 50%源自I 100平原线路:lg pa
h
86
此时,避雷线只起到降低 绕击率的作用:
3.90
山区线路: lg pa
h
86
3.35
高电压工程基础
2. 雷击塔顶时的过电压及耐雷水平
塔顶电位:
雷击点电压: U A
I Z IZ 100 I 2 2 4
输电线耐雷水平:
U 50% I 100
高电压工程基础 2. 雷击塔顶时的过电压及耐雷水平
塔顶电位: U IRch Lgt
dI I ( Rch Lgt / 2.6) dt
I 导线电位: U ' hd hd 2.6
p1 4.8%
I 2 15.6
p2 66.5%
7.击杆率 g,绕击率 pa ,建弧率 η
g 1/ 6
pa 0.144%
0.80
高电压工程基础
8.线路的雷电跳闸率 n
n 0.28(4hbp b)( gp1 pa p2 )
1 4.8 0.144 66.5 0.28 (4 24.5 11.6) ( ) 0.80 6 100 100 100
330
100 ~ 150 0.121 0.27 ~ 0.60
220
75 ~ 110 0.252 0.43 ~ 0.95
110
40 ~ 75 0.833 1.18 ~ 2.01
注意:
运行经验表明:随电压等级的提高,由于线路耐受反击 能力大大提高,使得绕击在线路雷击跳闸中比例加大。
按照规程法计算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雷击跳闸率存在 类似的问题。基于此,出现了“绕击的电气几何模型”(又 称“等击距”模型)。 尽管该模型与实验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可以很好 地解释线路“绕击”率增加的问题。
高电压工程基础 2.雷击塔顶时分流系数查表 3.雷击塔顶时的耐雷水平 I1
U 50% I1 116 [g ( Rch Lgt / 2.6) hdp / 2.6](1 Kc )
g 0.88
4.雷电流超过 I1 的概率 5.计算绕击耐雷水平I2 6.雷电流超过 I2 的概率
《高电压工程基础》
施围 邱毓昌 张乔根(西安交通大学)编著 王倩(西安理工大学)制作
高电压工程基础
第10章 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10.1 输电线路防雷的原则和措施 10.2 线路感应雷过电压 10.3 输电线路的直击雷过电压 10.4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计算
高电压工程基础
10.1 输电线路防雷的原则和措施
实测表明,感应过电压峰值最大可达300 ~ 400kV。这 对35kV及以下的水泥杆线路可能引起闪络事故;110kV及 以上的线路,由于绝缘水平较高,一般不会引起闪络事故, 且感应过电压同时存在于三相导线上,故相间不存在电位 差,只能引起对地闪络。
高电压工程基础
有避雷线时的感应雷过电压
避雷线在导线上 耦合出来的电压
双避雷线
0.90
0.86
0.92
0.88

0.88

0.865~ 0.822
高电压工程基础
3. 雷击避雷线档距中央的过电压及空气间隙
UA 1 dI 1 Ls Ls 2 dt 2
1 U s U A (1 K c ) Ls (1 K c ) 2
s (0.012l 1)m
高电压工程基础
10.2 线路感应雷过电压
静电场突然消失 静电分量
主放电产生脉冲磁场
静电分量
高电压工程基础
无避雷线时的感应雷过电压
雷击线路附近地面: U 25
Ihd s
雷击杆塔或线路附近避雷线: U hd α —— 感应过电压系数,kV/m,其值等于以kA/μs为单位的雷电流平 均陡度值,即 α = I / 2.6。 hd ——导线平均高度,m。
I hd (1 Kc ) 2.6
U j g I ( K ch Lgt / 2.6)(1 K c )
I hd (1 K c ) 2.6 I (g Rch g Lgt / 2.6 hd / 2.6)(1 Kc )
绝缘子承受电压:
U50% 输电线路耐雷水平: I (1 Kc )[g ( Rch Lgt / 2.6) hd / 2.6]
U ' U KcU (1 Kc )U
Kc 为避雷线与导线之间的耦合系数。如前所述,其值 只决定于导线间的相互位置与几何尺寸。线间距离越近, 则耦合系数 Kc 愈大,导线上感应过电压愈低。
高电压工程基础
10.3 输电线路的直击雷过电压
无避雷线时的直击雷过电压
1. 雷击导线的过电压及耐雷水平
高电压工程基础
n n1 n2 0.28(4hd b) ( gp1 pa p2 )
架空输电线路典型杆塔的耐雷水平及雷击跳闸率
电压等级(kV)
雷击杆塔时耐雷水 平(kA) 平原跳闸率 (次/百公里· 年) 山区跳闸率 (次/百公里·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