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教案
第39课 耐久跑:300-500米跑走交替-科学版一年级教案

第39课耐久跑:300-500米跑走交替-科学版一年级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耐久跑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300-500米跑走交替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运动意识和习惯。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2.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精神。
3.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生活方式。
2.培养学生勇气和毅力。
3.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耐久跑的概念和意义。
2.300-500米跑走交替的技巧和方法。
3.学生对耐久跑的自我评价和反思。
教学难点1.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精神的培养。
2.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提高。
3.学生对耐久跑的评价和反思。
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教师在操场上准备好道具和器材。
•在教学之前讲解、温习相关知识点。
2. 热身准备•教师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包括骨盆抬起,手臂转动等。
3. 学生认识耐久跑•讲解和解释耐久跑的概念和意义。
•要求学生思考有哪些好处和优点。
4. 学生掌握跑步技巧•教师展示300-500米跑走交替的技巧和方法。
•要求学生模仿并练习。
5. 跑步比赛•将学生分组参加300-500米跑步比赛。
•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6. 学生评价和反思•学生互相交流、评价和反思跑步表现。
•要求学生察觉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7. 教学总结•教师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并强调关键词汇。
•要求学生记住这次课程中取得的进步和提高。
三、教学评价测试评价•测试学生体能,检查评估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程度。
日常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比赛等环节,检查学生对耐久跑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教学延伸家庭延伸•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在假期或周末进行跑步或其他有氧运动。
社会延伸•建议学生参加慈善赛跑等公益活动,通过积极的参与和运动,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五、教学总结耐久跑是学生们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们不可或缺的身体锻炼项目。
体育教案-游戏 耐久跑

体育教案-游戏耐久跑【教案名称】:游戏-耐久跑【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团队精神。
2.提高学生的耐力、协调性和速度。
3.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教学重点】:1.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
2.遵守游戏规则和注意安全。
【教学准备】:1.足够的跑道或活动场地。
2.计时工具。
3.足球或其他游戏器材。
【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跑步、拉伸、扭转、摆臂等,以准备身体活动。
2.基础测试:让学生尽量快地跑一段距离,记录每个学生的成绩和时间。
这可以作为后续训练的参考。
3.技能训练:a.跑步姿势: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跑步姿势,包括头部挺直、肩膀放松、手臂自然摆动、腹部收紧和脚步轻盈等方面。
b.呼吸方法:向学生介绍正确的呼吸方法,鼓励他们在跑步过程中深呼吸,尽量使呼吸平稳而有节奏。
c.加速度练习:让学生练习短距离冲刺,以提高他们的速度和爆发力。
4.游戏规则介绍:a.分组比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内的学生依次进行跑步比赛,时间最短的小组胜出。
b.倒计时模式:设定一定时间,学生尽可能多地完成跑步,时间结束后记录每个学生的成绩。
c.障碍跑:在跑道上设置一些障碍物(如铁梯、桩子、球等),学生需要在跑步的同时尽量避开这些障碍物。
5.游戏实践:根据所选游戏规则,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实践,教师可以监督学生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情况,并记录每个学生的成绩。
6.反馈和总结:a.与学生一起回顾游戏过程,总结每个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b.讨论并总结出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的重要性。
c.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教学延伸】:1.增加游戏难度:可以增加障碍的数量或难度,挑战学生的跑步技巧。
2.组织小型比赛:在班级或学校内组织规模较大的耐久跑比赛,增加竞争和合作的氛围。
3.定期检测:定期测试学生的跑步成绩,鼓励他们不断提高。
【教学安全提示】:1.组织学生进行运动前,告知他们安全事项和注意事项,如不得擅自离开跑道、尊重他人等。
体育九年级《耐久跑》教案

体育九年级《耐久跑》教案2、小跑热身重点:让学生正确认识耐久跑,调动学生研究耐久跑的积极性。
教师主导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
介绍研究内容并清点人数,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安排见生。
进行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运动,包括头部运动、扩胸运动、振臂运动、腹背运动、弓步压腿、仆步压腿、原地高抬腿和小跑热身。
课堂教学1、400米全速跑重点: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与体力分配方法。
调动学生耐久跑的积极性,让学生正确认识400米跑3次。
教师示范,让学生模仿。
学生分组进行200米追逐跑(男女混合),并进行800米跑、分组变速跑、400米×2圈弯道慢走、直道冲刺练。
2、跳大绳重点:学生能正确有序地进行跳绳。
教师示范,让学生模仿。
学生分组进行连续跳大绳比赛,并进行400米全速跑。
3、10分钟定时跑重点:让学生体验呼吸节奏和体力分配的过程。
教师示范,让学生模仿。
进行定时10分钟跑,要求男生至少跑2600米,女生至少跑2000米。
测试重点:通过测试检验学生的耐力素质。
男女生各分为2个大组测试,公布满分学生、合格学生与不合格学生名单,提出建议。
修改后的导学设计:课题:耐久跑(第一课)研究目标:调动学生研究耐久跑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与体力分配方法,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水平目标:学生水平为四级。
课型:素质课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活动,流程导学内容。
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介绍研究内容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安排见生。
准备部分:1.一般准备活动:原地高抬腿、小跑热身。
2.专项准备运动:头部运动、扩胸运动、振臂运动、腹背运动、弓步压腿、仆步压腿。
课堂教学:1.400米全速跑:让学生正确认识400米跑3次,调动学生耐久跑的积极性。
教师示范,让学生模仿。
学生分组进行200米追逐跑(男女混合),并进行800米跑、分组变速跑、400米×2圈弯道慢走、直道冲刺练练。
2.跳大绳:让学生能正确有序地进行跳绳。
初中体育:《耐久跑》教案

初中体育《耐久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跑步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耐久跑技术要领教学2. 耐久跑训练方法3. 耐久跑比赛组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耐久跑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学生耐力和持久力的提升。
四、教学资源:1. 体育场地一幅2. 计时器一台3. 标志物若干五、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a.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b.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高抬腿、摆臂等。
2. 技术教学(10分钟):a. 讲解耐久跑的技术要领,如步频、步幅、呼吸等。
b. 示范耐久跑的正确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c. 纠正学生的不规范动作,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技术。
3. 训练环节(10分钟):a. 组织学生进行耐久跑训练,设置适当的距离和时间要求。
b. 引导学生合理分配体力,注意节奏和呼吸。
c. 鼓励学生坚持到底,培养他们的耐力和持久力。
4. 比赛环节(10分钟):a. 组织学生进行耐久跑比赛,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
b. 强调比赛过程中的安全事项,注意学生的身体状况。
c. 评选出比赛的优秀选手,给予表彰和奖励。
5. 结束活动(5分钟):a. 组织学生进行轻松的拉伸活动,缓解肌肉紧张。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耐久跑技术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耐力和持久力的提升情况。
3. 学生参与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表现。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比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耐久跑技术。
2. 运用分组教学,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训练中取得进步。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耐久跑技术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耐力和持久力的提升情况。
3. 学生参与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表现。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自身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水平。
2. 关注学生身体发育状况,合理安排训练强度。
初中体育教案耐久跑教学设计

初中体育教案耐久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耐久跑的基本概念和训练方法。
2.掌握耐久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
3.提高学生的心肺耐力和长时间运动能力。
教学内容:1.耐久跑的基本概念和训练方法。
2.耐久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
3.耐久跑的训练计划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1.掌握耐久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
2.了解耐久跑的训练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合理制定耐久跑的训练计划。
2.如何正确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
教学准备:计时器、跑道、操场、饮水设备、足球场地。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0分钟)1.学生整齐站成一排进行腕部、肩部和腰部的拉伸活动。
2.随后进行拉腿运动,注意身体动作要维持稳定直线。
3.最后进行系列跑动热身,在指导下进行高跳跃、小跳跃、蛙跳等动作。
二、引入与导入(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耐久跑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通过简单的小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耐久跑的乐趣,如追赶游戏等。
三、教学内容的讲解与示范(15分钟)1.教师讲解耐久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
2.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耐久跑动作演练。
四、训练方法的介绍(20分钟)1.教师介绍耐久跑的训练方法,如逐渐增加跑步时间、跑步速度和跑步距离等。
2.提醒学生要注意跑步的技巧和姿势,并合理安排训练量。
五、学生练习与指导(30分钟)1.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耐久跑训练。
2.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和建议。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取得进步。
2.学生进行小组内互相评价,根据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拓展活动(10分钟)1.设置一定的规则,进行小组间的耐久跑比赛。
2.通过比赛,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和压力,保持积极的竞争心态。
八、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进行2次耐久跑训练,每次20分钟以上,并记录跑步的时间和距离。
2.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
体育教案-游戏耐久跑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增强学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耐久跑基本技巧:步态、呼吸、节奏。
2. 耐久跑训练方法:递增距离法、间歇训练法、定时跑法。
3. 团队合作游戏:同心协力、追逐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教学难点:耐久跑的呼吸和节奏的调整。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慢跑、关节活动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机能。
2. 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讲解和示范耐久跑的步态、呼吸和节奏,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3. 训练方法学习(10分钟):讲解和示范递增距离法、间歇训练法、定时跑法,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4. 团队合作游戏(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同心协力、追逐跑等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
5. 结束放松(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拉伸放松,缓解肌肉紧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耐久跑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耐力和心肺功能的提高程度。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的体现。
六、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场地。
2. 教学器材:计时器、标志物、接力棒。
七、教学步骤:1. 步骤一: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确保身体充分活动开。
2. 步骤二:讲解和示范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包括步态、呼吸和节奏。
3. 步骤三:讲解和示范耐久跑的训练方法,包括递增距离法、间歇训练法、定时跑法。
4. 步骤四: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如同心协力、追逐跑,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
5. 步骤五:进行教学评价,总结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级和水平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在实践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避免过度疲劳。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难度,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2. 反思教学方法的effectiveness,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耐久跑能力。
体育教案-游戏耐久跑

体育教案-游戏耐久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的教授。
2. 教学难点:学生在耐久跑过程中的呼吸节奏和姿势的正确性。
三、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2. 教学器材:秒表、哨子、标志物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慢跑,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准备身体。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讲解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如正确的姿势、呼吸节奏等。
(2)示范耐久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节奏,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分组练习(15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每组进行轮流耐久跑练习,其他组员进行鼓励和加油。
4. 游戏环节(10分钟):(1)设计一些简单的耐久跑游戏,如“抓人游戏”、“接力跑”等。
(2)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耐久跑,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5. 结束放松(5分钟):(1)带领学生进行慢跑,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放松身体。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感受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在耐久跑练习中的技术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姿势、呼吸节奏等。
2. 观察学生在游戏环节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耐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内容:1. 针对不同体能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耐久跑训练。
2. 结合体育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耐久跑的重要性。
七、教学步骤:1. 针对初学者,从短距离的耐久跑开始,逐渐增加距离和难度。
2. 对于有一定体能基础的学生,可以设置固定路线和时间,进行挑战性的耐久跑训练。
3. 结合体育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耐久跑对身体的好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方法:1. 采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鼓励、互相监督,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体育《耐久跑》教案设计

小学体育《耐久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培养学生坚持、勇敢、协作的精神,提高他们的耐力和毅力。
3. 通过练习,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增强体质。
二、教学内容:1. 耐久跑基本技巧:跑步姿势、呼吸节奏、步频步幅等。
2. 耐久跑训练方法:定时跑、间歇跑、金字塔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教学难点:跑步姿势的正确性、呼吸节奏的协调性、步频步幅的合理性。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讲解耐久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技术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并进行示范。
3.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4. 训练方法讲解与实践:教师讲解耐久跑的训练方法,学生分组实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耐久跑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耐久跑训练效果的体现。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协作精神。
六、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者体育场地。
2. 教学器材:秒表、标志物、口哨、耐久跑路线图。
3. 教学服装:学生穿着舒适的运动服和运动鞋。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耐久跑的技术要领。
2. 纠正法: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
3. 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兴趣。
八、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技术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耐久跑的技术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4. 训练方法讲解与实践:教师讲解耐久跑的训练方法,学生分组实践。
九、课后练习:1. 学生回家后,进行家庭耐久跑训练,记录训练时间和距离。
2. 家长监督并签字,确认孩子的训练完成情况。
3. 学生第二天向教师汇报训练情况,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径:耐久跑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坚持以“健康第一、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
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锻炼意识,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创设学生主体的学本课堂,逐步学习和掌握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教材内容是耐久跑,其完整技术一般包括: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等三个部分,其中途中跑包括直道和弯道。
但由于跑的距离不同,所采用的技术也不同,而且还有全程跑的体力合理分配或者正式比赛中战术运用等,所以既要讲究动作的实际结果,更要节省体力。
对于耐力跑的各个技术过程,始终要贯彻:动作轻松、自然,幅度较小;重心高且平稳;跑的节奏感要强,跑速要控制,全程计划分配体力,呼吸要有一定的节奏和深度。
耐久跑的锻炼价值在于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心肺功能,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顽强拼博,积极进取和抗挫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情分析
我校初二段班级学生的耐力素质整体一般,且两极差异较大,更有部分同学感到耐久跑枯燥乏味,又特别累,不愿练习,学生中的本位主义比较突出,集体观念、合作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差。
如果仅仅是以枯燥的耐久跑作为课的主线部分,那么很可能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无趣的心理。
根据以上情况,本单元结合学校特色,以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结合耐久跑的基本技术的学习,创设了一节以《校园定向》为主题,以定向跑为主线,以耐久跑技术为载体的耐久跑课。
通过
欢乐、紧张、激情、有序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耐久跑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耐久跑的畏惧心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学会自我调控,在竞争中体会团结合作。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耐久跑教学,让学生学会耐久跑的基本技术,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爱好,从而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学生知道极点概念,初步了解自己的跑步呼吸节奏,知道定向耐久跑的乐趣积极参与练习,提高跑的耐力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耐久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和自我评价能力,在相互学习中不断培养学生的信心、耐心、乐于接纳别人的意见,提高合作学意识,感受体育课的乐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途中跑中的呼吸节奏与跑步姿势
难点:克服“极点”的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设置情景、讲解示范、提示、设置疑问、分组练习、自评互评,自我监督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音乐、文字提示,学习评价记录夹等方法促进学生进行自主练习。
六、安全措施:
1、落实体育课堂常规,上课时一定告诉学生,不能带尖锐物品,如:小刀、钥匙、胸针等。
2、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严格遵守上课纪律。
3、严禁学生上课互相打闹。
4、强调学生准备活动活动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