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概述_2000字

地球的概述_2000字
地球的概述_2000字

地球的概述_20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

小学作文作文网

地球概述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已历46

亿年。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三颗,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五。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及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大地母亲)。地球是目前唯一一个存在已知生命体的星球。

地球数据

年龄:44~46亿年。

公转周期:约365.2422天

回归年长度:366.2422天。

公转轨道:呈梨形。7月初为远日点,1月初为近日点。

自转周期: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04秒。太阳日为24小时。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卫星(天然)——1颗(月球)

大气主要成份——氮(78%)、氧(21%)和二氧化碳(0.037%)水蒸气(0.03%)稀有气体(0.933%)

地壳主要成份——氧(47%)、硅(28%)和铝(8%)。

表面大气压——1013.250毫帕,或760毫米高汞柱。

赤道半径=6378.140公里

极半径=6356.755公里

平均半径=6371.004公里

赤道周长=40075.13公里

体积=10832亿立方公里。

质量=5.9742×10^21吨。

平均密度=5.518g/cm^3

地球表面积=5.11亿平方公里。

海洋面积=3.617453亿平方公里。(占总表面积的70.8%)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公里(占总表面积的29.2%)

纬度1°长度=111.133-0.559cos2φ公里(纬度

φ处)

经度1°长度=111.413cosφ-0.094cos3φ公里大气中的声速(0度)V=331.36米/秒

大气中的声速(常温)V=340米/秒

地球表面磁场强度~5×10-5特斯拉

北磁极:76°N,101°W;

南磁极:66°S,140°E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φ=45°):g=9.8061米/秒2 地球表面脱离速度=11.2公里/秒

光行差常数(J2000)k=20.49552"

黄赤交角(J2000)ε=23°26'21".448

黄径总岁差(J2000)P=5029”.0966(每世纪)

岁差周期=25800年

平均轨道速度=29.79公里/秒

山东概况

山东概况:历史简况、自然环境、行政区划 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陆地总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近海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417.23万,辖17个市140个县(市、区)。山东锦绣壮美,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山东农业发达,工业体系完备,国民经济位于全国前列,有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山东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历史简况] 山东,金代以前为地理概念,泛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金代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山东遂成为正式行政区划名称。明代山东布政司(又称行省)管辖6府、104县,大致奠定了今山东省行政区域范围。清代山东基本沿袭明代山东的版图,称山东省。因西周封邦建国时,今山东境内曾存有齐、鲁、曹、滕、卫诸国,周公旦封于鲁,所以现在山东又简称“鲁”。 清末,山东省有济南、东昌、泰安、兖州、沂州、曹州、登州、莱州、青州、武定10府,济宁、临清、胶州3个直隶州,共辖8个散州96个县。中华民国初期,划分为济南、济宁、胶东、东临4道,属县107个。1928年废道,各县直属省。1937年10月,日军侵占山东,国民党省政府流亡。1938年7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发出关于恢复县、区、乡政权的指示,到年底有12个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1939年7月,中共山东分局将山东划分为3个区和2个特区:胶济路南、陇海路北、津浦路东为一区,津浦路西为二区,胶东为三区,湖西、清河为特区。1940年8月,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成立,下辖16个专员公署,88个县。1943年9月,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改名为山东省行政委员会,下设5个主任公署及滨海直属专员公署,共辖18个专署和92个县级政权。1945年8月,山东省行政委员会改为山东省政府,下设5个行政公署,共辖21个专署、119个县。 山东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山东人——“沂源人”,可以把山东的历史上推到四五十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滕县北辛文化,距今也有七千年左右。举世闻名的原始社会末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都是在山东首先发现的。自夏朝开始,山东进入奴隶制社会。商朝建立以前,山东是商族活动的中心,商前期的五次迁都,有三次在山东境内。商朝建立后,山东仍是其统治的中心地区。西周实行“封邦建国”之策,封吕尚于齐,封周公旦于鲁,另外尚有曹、滕、卫诸国。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鲁国融合周文化与东方文化,为“礼仪之邦”。 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表明在鲁国已出现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齐是最后被灭的一个诸侯国。自此以后,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山东地区虽有时也曾为割据势力所盘踞,但总的来说,则是属于历代封建皇朝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山东地区素以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着称于世。秦汉时期,今山东地区号称“膏壤千里”,农业经济发达,所产粮食不断溯黄河西上,运往关中地区。西汉时期,山东地区有人口1700余万,户390万,占全国当时人口的30%,人口密度居全国首位。后来虽经东汉末年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争破坏,但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山东仍不失为经济中心。隋初,山东各

环境科学概论题库(优选.)

《环境科学概论》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真菌、病毒等)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包括了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态破坏:外界的压力和冲力超过生态系统的阀值(自我调节能力的极一次污染物限值)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人口容量:是在不损害生物圈或者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的资源条件下,世界资源在长期稳定状态基础上能供应的人口数量的多少。 (4)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5)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环境效应(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等),从而对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6)大气污染:是指大气污染物达到了一定的浓度,并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以致对公众健康、动植物、大气特性以及环境美学因素等产生可以测量的影响。 (7)PM10:是指粒径小于十微米的大气悬浮物的总称。 (8)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醛类、酮类、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这类光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一次污染物)和生成物(二次污染物)形成的特殊混合物,即称为光化学烟雾。 (9)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河流、海洋、湖泊或地下水等水体后,使其水质和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并达到了影响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以及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现象。 (10)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氧化,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可以间接的反应出有机物的含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升数表示(mg/L) (11)化学需氧量(COD):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以每升水消耗的氧的毫克数表示(mg/L),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KMnO4)和重铬酸钾(K2Cr2O7). (12)生物富集/生物浓缩/生物放大:生物有机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种元素或稳定不易分解的化合物,在体内积累,使生物体内该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详细版)65419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概念: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从哲学上讲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1012千米 3、范围: (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1012千米×140 亿≈×1023千米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 总称 1、天体的概念及类型 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 (2)类型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

主要组成:恒星等天体(银河系中有2000多亿颗恒星) 银河系主要组成天体:恒星和星云两类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太阳约为光年 (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河外星系:超过1250亿个 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 (4)太阳系和地月系 1》组成: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中心天体:太阳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主A运动特征②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

平面上 ③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接近正圆 成 2》 成 行 员星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B分类②巨行星:木星和土星 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山东省省情和山东省农业基本情况简介

山东省省情简介 山东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攸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 【区位】 山东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陆地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人口9475万,辖17个市、140个县(市、区)。山东东临浩瀚的黄渤海,西接广袤的中原腹地,南连江浙沪,北通京津塘,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气候】 山东省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1—14℃,平均降水量680—950毫米。 【资源】 海洋资源。山东海岸线长3345公里,沿海滩涂面积3000平方公里,近海海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卤水资源丰富,鱼虾蟹贝藻等600余种,产量居全国前列。 矿产资源。山东是中国重要的资源、能源基地。在已发现的150种矿产中,石油、煤炭、黄金、石膏、石墨、石灰岩等55种储量居全国前列。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油田,兖矿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山东农业发达,工业体系完备,国民经济位于全国前列,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生物资源。山东省生物种类繁多,有各种植物3100余种,陆栖野生脊椎动物450种,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 旅游资源。全省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自然保护区7处、森林公园36处、地质公园6处。全省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9个、旅游景区900余处,其中国家A级旅游景区458家(其中,5A级景区6家,新增3家;4A级景区109家,新增34家。)、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23个、旅游星级饭店912家、旅行社1816家、旅游星级餐馆273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20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201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058.8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其中,入境旅游收入21.6亿美元,增长22.1%;国内旅游收入2915.8亿元,增长25.1%。接待游客总人数3.5亿人次,增

环境科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1.环境的基本概念 环境科学中,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2.环境的分类 聚落环境(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城市环境) 区域环境(森林环境、草原环境、海洋环境、湖泊环境 城市环境、农村环境、开发区环境) 地球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 宇宙环境 3.八大公害事件的致污因子 烟尘,SO2,光化学烟雾,甲基汞,镉,煤尘重金属粉尘 4.当今全球性的三大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酸雨沉降,臭氧层空洞 5.环境问题引发的第一第二次高潮 第一次:八大公害事件 第二次:全球性\广域性环境问题,大面积的生态破坏,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化学品的污 染及越境转移 6.标志环境科学产生的书籍 《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 第二章 生态学基础 1.种群数量变动规律 种群增长的“J ”型曲线 产生条件: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不限,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 增长特点: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 计算公式:t 年后种群的数量为(N0为起始数量, t 为时间,Nt 表示t 年 后该种群的数量,λ为年均增长率。) 此方程画出的曲线开始时呈指数增长趋势,后来增长趋势 逐渐缓慢,最后(在接近环境容纳量K 时)达到比较稳定的 停滞水平,呈现“S ”形,所以又叫做种群增长的“S ”型 曲线。 种群数量由0→K/2值时,种群增长率增大 种群数量在 K/2值时,种群增长率最大 种群数量K/2 →K 值时,种群增长率不断降低 种群数量达到K 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但种群数量达到最 大,且种内斗争最剧烈。 2.群落 概念:同一时间内,一定区域中不同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集合体 N t =N 0 λ t

能源概论课后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 ?1、人类面临的能源挑战的两大矛盾是什么? ?能源的有限供给与经济发展日益扩大的能源需求之间的矛盾。 ?能源的大量使用与环境形势日益加剧之间的矛盾。 ?2、对未来能源的要求是什么? ?未来将被广泛使用的新能源中,首先在能源总量上必须能满足人类对能源的整体需求水平。其次,将完全替代传统能源的新能源会遍布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3、有可能成为人类社会的未来能源有哪些?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氢能、太阳能、地热能及核能(聚变)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的主流能源。其中氢能包括:可燃冰、页岩气、煤层气、生物质能等。 ?4、能源和材料有什么关系? ?能源的发展离不开材料的支撑; ?世界能源消耗在持续增长,80%的能源来自于化石燃料,从长远来看,需要没有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能源来代替所有化石燃料,未来的清洁能源包括氢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聚变能等。而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能源材料的突破,无论是提高燃烧效率以减少资源消耗,还是开发新能源及利用可再生能源都与材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5、什么是合同能源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运行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 第二章 1、何为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源? ?所谓能源,是指能够直接或经过转换而获取某种能量的自然资源 ?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换得到的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源,包括煤气、焦炭、汽油、柴油、电力、蒸汽、核电等。一次能源无论经过几次转换所得到的另一种能源都被称为二次能源。二次能源比一次能源的利用更为有效、更为清洁、更为方便。 2、地球变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人类使用能源一天所放出的热量 =0.1 ?1016kJ; ?地球一天从太阳获得的热量 =1500 ?1016kJ。 ?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约1/3被云层、冰粒和空气分子反射回去; ?约25%穿过大气层时暂时被大气吸收起到增温作用,但以后又返回到太空; ?其余的大约37%则被地球表面吸收。这些被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在晚间又重新发射到天空。 ?如果这部分热量遇到了阻碍,不能全部被反射出去,地球表面的温度就会升高。3、大气环境的三大问题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 4、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指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的发展模式。

高一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解读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是以地球为中心事物,周围的太空环境,指的是整个宇宙,但“重点是太阳系”。要初步了解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什么?静止还是运动?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对这些了解、掌握后还要有条理地“描述”出来。“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行星,而“普通”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共性,“特殊”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比较而具有的个性,“说明”是要说出理由,要体现理解的思维过程。“运用资料”则是对认知过程要求从感性材料再到理性认识,中间自然要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3.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图1.1“部分天体”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及图片,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2.通过阅读图1.2“天体系统的四个层次”,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图1.3“太阳系模式图”和表1.1“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归纳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并依据思考归纳三类行星的结构特征。从上述过程中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宇宙环境及地球本身的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测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和运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观赏天体照片等相关多媒体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地球上为什么有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MS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安装手册

MS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安装手册 本系统需要微软SQL Server数据库的支持,因此,运行本系统之前首先段安装微软SQLServer数据库,本手册以SQL Server 2000为例说明安装注意事项。 注:一般情况下本公司不提供Microsoft SQL Server的安装程序,请用户自行购买!1.1 Microsoft SQLServer2000各版本的运行环境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有企业版、标准版、个人版等版本,与之相匹配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企业版标准版个人版开发版MSDE 评估版Windows 2000 DataCenter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Windows 2000 Server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Windows 98、WindowsMe 支持支持 1.2 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2000 Microsoft SQL Server2000各版本安装步骤基本相同(MSDE 版除外,在1.3说明),下面我们就以微软SQLServer2000个人版为例进行介绍: 将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安装光盘放入光驱后,安装程序将自动运行;也可手动双击执行光盘根目录下的autorun.exe。安装界面中共有5个选项,单击【安装SQL Server 2000组件(C)】选项,如下图; 在接着出现的安装界面中选择【安装数据库服务器(S)】选项;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一)绪论(老师说看小结) 1.环境的概念和类型 环境: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环境类型掌握: 人工环境按功能分:聚落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 2.环境的特性: 环境的多样性、整体性、区域性、相对稳定性、变化滞后性、脆弱性; 相对稳定性:环境中物流、能流、信息流不断变化,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自我调节能力,在一定的干扰强度范围内,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基本不变。 变化滞后性:环境受到外界影响后,环境发生变化时间要滞后于外界干扰的时间。如:臭氧层空洞的形成。 3.环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这一矛盾体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研究目的: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从而通过调整人类自身的行为,来保护和改善环境,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的研究目的就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4.环境科学思想与方法: 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 5.环境承载力(上课说过): ①是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发展活动的支持能力; ②是指“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实质是:在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二)自然环境(小结+大地女神Gaia假说) 1. 自然环境的圈层结构 自然环境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 (1)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大气圈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大气圈的物质组成:气体:N2 (78%)、O2 (21%)、Ar(氩,0.93%)、CO2 等 水汽:表面水的蒸发和植物蒸腾大气颗粒物: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 液体微粒,如烟尘等。 大气圈的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逸散层。 对人类的意义:调解并维持适宜环境,生命基础条件。 主要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 (2)水圈 由大气圈、海洋、陆地水体(河流、湖泊、冰川)、土壤和岩石孔隙以及生物体中的气、液、固各态水组成的连续的圈层称为水圈。 总水圈:豪恩 (3)岩石圈 水的重要性:生命组成成分(约70%),营养物质的载体 岩石圈组成:由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顶部组成厚度33-35km。 对人类的价值:能源和资源 主要问题:能源和资源短缺与耗竭

能源化学概述

能源化学第一章能源简介 1能源的分类2能源利用史3能源的作用4能源储量及消费 5中国能源的发展 6能源化学 7能源与材料 8能源与环境 9能源发展趋势 第一节能源的分类 1 能(量):能量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度量,是物体做功的能力。 对应于物质的不同的运动形态,能量也有不同的形式。各种运动形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也能够相互转换。能量是物质的属性,任何物质都具有能量,能本身不是物质,而是指物质的一种状况或状态。 (2)能的形式:机械能(动能、势能)、热能、化学能、电能、光能、核能 (3)能量的性质:状态性;可加性;传递性;转换性;做功性;贬值性。 2 能源 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的程度 ①能源的人均占有量;②能源构成;③能源使用率;④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1)什么是能源? 能源和能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能量来自能源,但能量本身是量度物质运动形式和量度物体做功的物理量,包括机械能、热能、电能、电磁能、化学能、原子能等。 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科学技术百科全书》 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大英百科全书》 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能源百科全书》 (2)能源的形式:石油、天然气、煤、生物质能、太阳能、风力能、地热能、水力能、核能、丙烷 (3)能源的分类 ①能源按其形成方式分为: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以自然形态存在的能源。 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生物质能、化学能等。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换得到的能源。 如:焦炭、汽油、重油、煤气、热能、机械能、电能等。 二次能源是联系一次能源和能源用户的中间纽带。 一次能源 地球上的一次能源来源于三个方面: 1)地球以外天体中的太阳辐射能(包括直接的太阳辐射能外,还包括间接来自太阳能能源, 如化石能源、生物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 2)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资源,诸如地热能、火山能、地震能以及核燃料(铀、钍、钚)等。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点总结(详细版)65419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概念:一般当做天地万物的总称。“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曰宙”,用时间和空间来表达宇宙的内涵。从哲学上讲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日心说”—波兰哥白尼、“星系说”—德康德、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光年:光在“真空”里一年所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08×1012千米 3、范围: (2)可见宇宙:半径约140亿光年,9.4608×1012千米×140亿≈1.32×1023 千米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1、天体的概念及类型自然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等 (2)类型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2、天体系统 (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 (2)天体系统的层次: 主要组成:恒星等天体(银河系中有2000多亿颗恒星) 银河系主要组成天体:恒星和星云两类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太阳约为4.2光年 (3)银河系及河外星系 河外星系:超过1250亿个 总星系(可见宇宙):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 (4)太阳系和地月系 1》组成:由太阳、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中心天体:太阳 ①同向性:都是自西向东 主 A 运动特征 ②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③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接近正圆

成 2》 成 行 员星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B分类②巨行星:木星和土星 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系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公转周期:76年 方向:自东向西 彗星成因:冰物质→升华→太阳风排斥 特征:核心→云雾状→背向太阳 组成:彗核→慧发→彗尾 地月系:是由地球和它的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 1》地月系概况

SQL SERVER2000数据备份与恢复

SQL Server2000数据备份与恢复 Author looger 1.数据库备份 1.1展开服务器组,然后展开服务器。展开“数据库”文件夹,右击数据库,指向“所 有所有”子菜单,然后单击“备份数据库”命令。 1.2在“名称”框内输入备份集名称,在“描述”框中输入对备份集的描述。在“备 份”选项中选择备份方式。

1.3点击“添加”按钮以添加现有的目的地或创建新的目的地,点击按钮可以选择一个备份文件

1.4点击按钮后,在下面出现的窗口中选择一个文件作为备份文件,可以在“文件名” 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一个新的文件名以创建一个备份文件。 1.5此时刚才选择的文件被加入到备份文件中。如果要添加其他的文件,则可以点击“添 加”按钮添加其他的文件。在"重写"选项下,单击“追加到媒体”,将备份追加到备份设备上任何现有的备份中;点击“重写现有媒体”,将重写备份设备中任何现有的备份

1.6可以选择“调度”复选框调度备份操作在以后执行或定期执行。点击“调度”后 面的按钮可以对调度进行设置 1.7在点击按钮后,可以在下面的对话框中设置调度的名称和调度的类型。如果需要调 度反复出现,则可以点击“更改”按钮

1.8点击“更改”按钮后,可以在下面的窗口中设置作业发生的时机 1.9单击“选项”选项卡。选择“完成后验证备份”复选框,在备份时对备份进行验 证。选择“检查媒体集名称和备份集到期时间”,检查备份媒体以防意外重写。在“媒体集名称”框中,输入将用于备份操作的媒体的名称。如果仅指备份集到期时间,则将其保留为空

2.数据库的恢复 2.1展开服务组,然后展开服务器。展开“数据库”文件夹,右击数据库, 指向“所有任务”子菜单,然后单击“还原数据库”命令 2.2在“还原为数据库”框中,如果要还原的数据库名称与显示的默认数据库名称不同,请在其中进行输入或选择。若要用新名称还原数据库,请输入新的数据库名称

山东省及主要城市概况

山东,古代为齐鲁之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省会设在济南。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山东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厚的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发详与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重要贡献,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要提到孔夫子和他创始的儒家思想。山东是中国的第二人口大省,山东人受齐鲁文化薰陶,多豪爽、重义、诚实、勤奋。山东也是工农业大省,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有九分之一多;比较著名的品牌包括青岛啤酒、海尔、海信、双星、澳柯玛等,这些企业的总部都设在青岛。 济南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位于山东省中西部,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济南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原始部落的首领--舜(约公元前22世纪)就诞生与生活在济南一带。济南东郊的城子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黑陶为标志的龙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的发现地,这里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城址约20万平方米。作为城市,济南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济南文物古迹众多,有舜文化遗址(公元前22世纪)舜耕山,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公元前3世纪),中国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汉代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公元前1世纪),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公元7世纪)和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公元11世纪)等。济南自古素有“泉城”之美称。尤以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四大名泉久负盛名,自古就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之誉。济南拥有的泉水之多,流量之大,景色之美,独步天下。这些泉纵横分布,错落有致,既有趵突、黑虎、珍珠、五龙潭四大泉群,又有郊区泉群,誉称72名泉.趵突泉为72名泉之首,泉水分三股而淌。泉北有宋代建筑“泺源堂”,西南是明代建筑“观澜亭”,池东为“来鹤桥”,桥南立木牌楼,横额上书“洞天福地”、“蓬山旧迹”。清高宗乾隆南下游览,观趵突泉后大为兴奋,当即题“游湍”,封“天下第一泉”,留《趵突泉游记》石刻碑文。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至121°00′,北纬35°35′至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为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面积:总面积10654.1平方公里。人口:人口700多万。青岛气候有着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四季分明,夏短冬长;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降水适中,热量充足;春夏多雾,冬春风大。青岛夏季较内地短,一年平均只有80天,夏季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最热的8月平均气温为25.1摄氏度,由于受海洋影响,比较凉爽,是人们避暑,疗养和游泳的最好季节。青岛近代历经沧桑,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景观,根据景点的分布和文化内涵,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四大区域,即:西部旧城区(西方近代城市风貌)、东部新区(现代化国际城市风貌)、市区腹地(胶东民俗文化风貌)、郊区(历代文物古迹风貌)。到青岛来游览,即可享受宜人的气候和优美的风光。又可在观赏中外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晶中产生深层次的思索和启迪,因而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景观:趵崂山、八大关、栈桥、五四广场。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濒临渤海和黄海,与日本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内以及东亚地区国际性港城、商城、旅游城。烟台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避暑和休闲度假胜地。烟台历史悠久,古称芝罘。《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东巡,三次登临芝罘岛;汉武帝也曾驾临芝罘行登基大典。烟台建城已有600多年历史,公元1398年(明洪武31年),为防海寇侵扰,在芝罘筑狼烟墩台,又称“狼烟台”,烟台由此而得名。烟台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尤其是夏季,海风抚面,清爽可人;山花烂漫,沁人心脾;海光山色,交相辉映。既是避暑纳凉之胜地,也是各地游客旅游观光的理想境地。景观:烟台山、蓬莱、长岛、金山滩等烟台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的特点,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51.9毫米,年平均气温11.8℃,年平均相对湿度68%,年平均日照时数2698.4小时,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值5224.4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风速内陆地区3-4米/秒,沿海地区4-6米/秒,全市平均无霜期210天。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题(1)

一、选择题 1、人类的环境可分为(A) A.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B.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 C.宇宙环境和地球环境D.聚落环境和自然环境 2、土地的沙漠化是(D)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C.所有国家D.非洲国家 3、根据生态系统的环境性质和形态特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以下那种不属于此三种(D ) A.陆地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 4、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课题是( A) A.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食物链 D.生态平衡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就是通过(B)进行的。 A.消费者 B.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产者 D.分解者 6、“我国西部沙漠地区想恢复到历史上的草肥水美的环境状态不太可能”体现了环境的(A)性 A.不可逆性B.隐显性C.持续反应性D.灾害放大性 7、旱灾,地震等( B ) A.是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问题B.是环境问题 C.不能片面断定是否为环境问题D.有可能不是环境问题 8、BOD 表示( A ) A.生化需氧量B.化学需氧量C.总需氧量D.总有机碳 9、在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元素是( D) A.氧 B.碳 C.氮 D.磷 23、因环境恶化,我国境内几乎所有的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平均来水量减少的问题,以下那条河流的连年断流已经给我国国民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B ) A.长江B.黄河C.黑龙江D.珠江 24、哪种不是环境学的范围(D ) A.地磁干扰B.土壤干旱C.阳光直射D.口渴 25、以下那种情况对于沙尘暴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A ) A.我国西北地区草原严重退化和沙漠化B.地面的污染导致了沙尘暴 D.酸雨直接形成了沙尘暴C.亚洲大陆每年春天的季风产生沙尘暴 26、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人口压力问题,哪个国家问题较为突出(A) A.印度B.南非C.蒙古D.俄罗斯 27、目前我国的能源状况主要以( D )为主 A.核能B.石油C.天然气D.煤炭 28、华北地区大面积的地面沉降是因为:(C) A.挖煤B.地震C.地下水超采D.黄河断流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1宇宙中的地球 导学案(图片式答案)

课 题 §1.1宇宙中的地球 年级/学科高一地理课时 1 页数8 设计人审核人使用时间2019-9-1 学习目标1. 能说出各类天体的主要特点、太阳系中各类行星的特点; 2. 能用图示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说出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关系。 3. 能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4. 会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5. 简述(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宇宙环境及自身条件,阐述如何判定某天体存在生命。 【课前准备】 知识点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熟读课本正文和图片,联系所见所闻,回答一下问题) 1、你认为宇宙是什么样子的?里面有东西南北方向吗? 2、宇宙中有什么?这些物质统称为什么? 3、阅读课本第P2,总结以下常见各类天体的特点,并作为小常识记住。 恒星: 行星: 卫星: 星云: 流星: 彗星: 4、什么是天体系统?通过分析图1.2用图示的方法描述各级天体系统间的层次关系。 知识点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读图1.4,太阳系中有几大行星?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 小行星带在什么位置? 2、读图1.4和表1.1,地球的运动特征与其他七大行星相似还是差异很大?具体表现为什么? 3、读图1.5,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小、质量最轻的是,体积最大、质量最重的是,与地球体积、质量相似的有,它们统称。距太阳最近的是,距太阳最远的是。 知识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1、如果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你知道地球的特殊性指什么吗? 2、地球上存在生命是因为具备哪些条件? 3、如果有外星人,我们应该到哪寻找外星人?

【课堂探究】 【探究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的概念: 2、简述常见各类天体的特点,并能识图。 恒星: 行星: 卫星: 星云: 流星: 彗星: 【即时训练】识图 3、判断下列事物属于天体的是。 A飞机B天上的云C陨石(陨星) D流星(流星体)E河外星系 F地球G人造卫星撞击留在宇宙中的残骸 结论:判断是否是天体的方法: 4、天体系统概念: 运用图表说明各级天体系统间的层次关系。 5、借助天体系统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什么位置? 【即时巩固】 【探究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读太阳系模式图,按要求填图。 2、简述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的依据。 【探究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的特殊性 1、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哪些? 2、如何判定某天体上是否可能存在生命? 【课堂小结】学了哪几个问题?列出本节知识框架。 【随堂巩固】 1、关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山东省即墨市概况介绍

即墨市概况介绍 即墨市属青岛代管县级市,素有“青岛后院”之称。全市总面积17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8万公顷,辖1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033个村庄,107.53万人口。 区位优越,交通优势得天独厚。即墨扼青岛通往全国的陆上“咽喉”,胶济、蓝烟铁路横穿境内西部,济青高速公路、青烟、青威、青沙等5条国家和省级公路纵贯全境,刚竣工的青银高速公路、青威一级公路又拉近了即墨与全国各地的距离。城区距流亭国际机场不足15公里,距青岛港40公里;西到蓝村、即墨火车站分别为24公里和15公里。市乡公路四通八达,境内还有鳌山、女岛两个国家二类开放码头,形成了海陆空交通便利的交通网络。 自然资源优裕,充满发展生机和活力。即墨东临翠山碧海,拥有183公里海岸线、2517平方公里海域、24个岛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素有“渔盐之利”,盛产对虾、贝类、鱼类等海产品。西拥千顷良田,河流经带包络,五谷丰饶,果蔬繁多,是全国粮油生产大县(市)。境内麦饭石、重晶石、玄武岩、花岗岩、膨润土等矿藏储量可观,有很高的开采价值。 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机械、化工、轻纺等16个骨干门类,有73种产品获省优、部优和国家级名优产品称号,

170多种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深化企业改革,一批企业焕发生机活力,小企业创出大名牌,涌现出红领、亨达、即发、好事中、一诺等一批三名(名牌、名企、名家)企业;市场繁荣兴旺,即墨服装批发市场、七级生猪批发市场、蓝村皮鞋城闻名全国;社会事业兴旺发达,被评为“国家科技培训基地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即墨处于北温带沿海区域,年平均气温12℃,降雨量750毫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润相济,气候宜人。即墨向为山海形胜之地,物华天宝,文物古迹较多,“形胜为东方冠”,实为旅游佳境。城东20公里之鹤山,风景奇绝,素有“崂山之秀”的美誉,元明时为北方著名的道教胜地,著名羽士张三丰、邱处机、李灵仙、徐复阳等遗迹至今可寻。城西5公里之马山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上石林耸立,硅化木保存完整。历史名岛——田横岛由省三联集团投资3.2亿元开发建设,现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即墨的海水温泉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建有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青岛培训中心等一批国家、省、青岛市级培训疗养基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疗养人员。华山国际乡村俱乐部、金口天后宫、七级双砖塔、留村小龙山、海上仙山千里岛、耐冬宝岛长门岩等旅游景区,异彩纷呈,点缀着即墨大地。随着田横旅游度假区、双星度假村、高尔夫

环境科学概论

自然环境 物质自然现象 水 岩石、土壤 动植物、微生物气温阳光 引力地磁力 太阳的稳定性地壳稳定性 大气力量水循环水土演变等 地质构造情况地震、火山活动海啸 能量 第一章 绪论 一、基本概念 1.什么是环境? 1)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事物, 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2)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 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有时也称为环境。 3)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4)自然环境亦可以看作由地球环境和外围空间环境两部分组成。 2.环境质量 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反映人类自身的具体要求对环境的评价概念。 3.环境容量和环境自净能力 1)环境本底值 在自然状况下,环境中物质和能量的分布值。 2)环境容量 在人类生存不致受害、自然环境结构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3)环境自净能力 在环境容量范围内,环境对进入其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具有一定的迁移、扩散、同化、异化能力,称之。 二、环境规律 1、环境功能特性 ● 整体性 ● 有限性 ● 不可逆性(能量循环、物质循环) ● 隐显性(汞污染引起的水俣病、DDT 农药) ● 持续反应性(遗传性、生态资源的破坏) ● 灾害放大性(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 2、环境要素 1)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 2)分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自然要素:水、大气、生物、阳光、岩石、土壤 3、环境要素属性 ①最差(小)限制律: 整体环境的质量,不能由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态决定,而是受环境诸要素中那个与最优状态差距最大的要素所控制。 ②等值性:

能源概论题以及答案期末复习专用

1 尽可能多的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常规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等 2 尽可能多的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3尽可能多的列举出你所知道的新能源? 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4 我国主要有什么类型的发电厂,每个类型举出两个以上名称? 火力发电厂:华能,华电,中电投,国电等;水力发电厂:青铜峡,龙羊峡,小浪底等; 核能发电厂:大亚湾,秦山,红沿河等;风力发电场:达坂城风电厂,布尔津风电厂,乌鲁木齐托里风电厂等。 5 我国火力发电厂主要的燃料是什么? 油、煤炭和天然气等燃料 6 尽可能多的举出你所知道的中国核电厂名称? 秦山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田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三门核电站 7 2011年 3月11日,因日本东海岸发生9级地震而出现核泄露事故的核电站的名称? 日本福岛核电站 8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那个核电站出现核泄露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9 列举出我国三个煤炭大省或地区。 山西、安徽、内蒙古 10列举出我国三个大的油田。 大庆油田辽河油田胜利油田 11列举出我国三个天然气大省或地区 新疆、四川、西藏 12 我国能源现状是什么? 中国的能源蕴藏量位居世界前列,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 一是能源以煤炭为主,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 二是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三是能源消费以国内供应为主,环境污染状况加剧,优质能源供应不足。 13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14列举出世界三个煤炭储量最大的国家? 美国、俄罗斯、中国 15列举出世界三个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 沙特阿拉伯、加拿大、伊朗 16列举出世界三个石油进口最多的国家? 美国、日本、中国 17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提出的其基本含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利用,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来不断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它不同于常规化石能源,可以持续发展,对环境无损害,有利于生态的良性循环,因此我们应重点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氢能等可再生能源。 18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