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说课稿
人物头部形体解剖说课稿

人物头部形体解剖说课稿人物头部形体解剖说课稿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物头部形体解剖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物头部形体解剖》。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评价分析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本次课程主要内容是人物头部形体结构和解剖结构的讲解。
客观的说,人物头部的几何结构和解剖结构很抽象也很复杂,高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在教法学法上采用雕塑的学习方法,学生动手亲自实践,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人物头部的解剖结构来进行,形象且直观。
(一)教学目的:情意领域:通过复习所学知识点,让学生了解人的头骨结构,培养学生对头部造型观念的新认识。
认知领域:通过教与学,让学生了解人的头骨结构的基本形体概念,深入理解人物头部解剖结构,掌握头部的形体结构与解剖结构。
操作领域:通过人物头部基本知识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人物头部的解剖结构采用雕塑的学习方法,学生动手亲自实践培养学生通过结构去理解形体塑造形体,完成人物头部的雕塑练习。
从各个面去深入理解头部形体。
为以后人像写生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人物头部的形体结构(三)教学难点:人物头部的解剖结构(四)教学用具:老师:电脑多媒体课件制作橡皮泥石膏头骨石膏肌肉人学生:橡皮泥笔记本二.教法学法本课教学采用演示法、讲述法、观察法、练习法相结合的综合教法。
借助电脑多媒体可达到清晰、高质量的画面效果。
借助橡皮泥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人物头部雕塑使抽象的形态直观化,形象化,直接被学生所接受。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活动:人的头部是人物造型的重要部位,它集中反映了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也是人的情感表现最集中的地方,是塑造人物的关键所在。
人物头像写生是提高素描造型能力的重要训练,而人物头像写生,首先要了解的是人的头部解剖结构。
(二)复习所学知识点——人物头骨骨点位置及骨点的形体作用。
心的解剖说课稿

心脏解剖一、说教材教材内容:本此课教材选用卫生部规划教材吴先国主编的《人体解剖学》,为临床医学专科所用。
心脏解剖主要包括心的位置、外形、心的各腔结构三个部分。
大纲要求: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大纲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心脏的位置、体表投影,理解心脏瓣膜的位置和作用,以便于临床进行诊断和治疗。
如心脏听诊、心腔注射等。
重点难点:本此课重点内容为掌握心脏的外形,即一尖、一底、两面、三缘、三沟,以及心腔结构等。
难点为心脏瓣膜的作用与心脏舒缩的关系。
课堂目标:1.掌握心脏位置,能够指出急救时心腔注射的准确部位。
2.掌握心脏的外形和体表投影,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初步进行心脏叩诊。
3.掌握心腔的构造,理解心脏瓣膜的作用。
二、说教法课时安排:本此课共2学时,前两个目标在第一节完成,可以用模型人和心脏模型显示,非常直观。
后一个目标在第二节完成。
选用的方法很多,如心脏瓣膜的作用就可以用心脏动画显示。
难点突破:重点内容通过直观的模型很容易突破,而作为难点的心脏瓣膜的作用可以用动画显示的方法进行突破。
例如右侧显示了收缩期和舒张期不同的血流方向以及瓣膜开启和关闭。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不要拘泥于一、两种模式。
本此课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精讲、模型展示、学生参与、多媒体课件播放等,可以根据课堂情况做适当调整,随机应变。
三、说学法学习方法:通过本此课可以非常明白的告诉学生,学习解剖的最好方法就是多进行实践,只有多接触模型、标本与活体,才能将枯燥无味的解剖名词牢记,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能力培养与思维激发:解剖作为其他医学的基础,只有从学习解剖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教师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
四、说教学程序课堂结构:1.课前提问,了解对前此课的掌握程度和对本此课的预习情况。
2.课堂讲授,此部分灵活掌握。
3.课堂检测,根据课堂要求,给出一些练习题,检查掌握情况。
解剖学讲稿

肌原纖維(myofibrils)內含肌絲(myofilaments):
肌動蛋白(actin)及肌凝(或肌球)蛋白
(myosin)。
肌動蛋白與肌凝蛋白形戎橫橋(cross-bridges), 並在肌肉收縮時,肌動蛋白在橫橋間滑動,而縮 短肌小節。
肌絲在重複排列的功能單位—肌小節 (sarcomeres)內被系統化組織。
D.關節(Joints)
兩骨骼接合處即為關節。 關節的特定功能和完整性,取決於其解剖結構及對肌力或 移動的需求。
1.類別
a.依結構分類 (1)纖維關節(例如:頭骨的縫合處) (2)軟骨關節(例如:椎間盤) (3)滑液關節(例如:髖部、肘部) b.依功能分類 (1)固定關節:不動關節 (2)微動關節:少動關節 (3)自由活動關節:可動關節或滑液關節
Longitudinal section within one sarcomere
D. 肌肉的類型 (muscle classification)
每種肌肉都起源於近心端的附著點(origin,起點), 而結束於遠心端附著點(insertion,終點),肌肉收縮 得以產生一特定的動作。 1.作用肌(agonist)負責產生特定動作。 2.拮抗肌(antagonist)是反抗作用肌的主要肌群。 3.協同肌(synergist)協助作用肌,但並不是主要 負責動作完戎的肌肉。
Respiratory System
Respiratory Zone
肺泡呼吸
組織呼吸
習題
1.Sagital Plane將身體分戎那兩半? 2. Frontal Plane將身體分戎那兩半? 3. 戎人的脊椎骨,少小孩的脊椎骨幾塊?是在那 一部位造戎的變化? 4.骨骼肌分戎那幾種?其功能為何? 5.從身體週邊來的血液流經心臟的順序為? 6.從肺臟回來的血液流經心臟的順序? 7.肺泡中氣體交換靠什麼原理完戎?其中氧氣之 交換之實際情況為何?
中学生物说课稿人体解剖与生理学教学

中学生物说课稿人体解剖与生理学教学人体解剖与生理学是中学生物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深入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生理原理。
在这篇说课稿中,我将介绍我将如何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的知识。
第一部分:导入与激发学生兴趣在开场,我将用一个引人入胜的实例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比如,我可以通过描述一个有趣的生理现象或者一个与人体结构相关的奇闻轶事,如运动员超强的肌肉力量,或者蝴蝶的复眼结构等等。
通过这样的引入,我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铺垫好基础。
第二部分:知识讲解与示范在这一部分,我将着重介绍人体的基本解剖结构和主要器官的位置与功能。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会使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如图表、模型或者动态图片等来说明。
同时,我会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以尽量避免术语的使用,这样学生们能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1. 人体的基本结构:我将依次介绍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并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协调。
2. 主要器官的位置与功能:我将详细介绍一些主要器官,如心脏、肺、肝脏、胃等,并讲解它们的位置和功能。
可以通过图表展示每个器官的结构,并简要说明其主要功能。
第三部分:实践与小组讨论为了巩固学生对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的理解,我将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解剖实验:通过使用模型或虚拟实验软件,学生们可以亲自参与解剖实验,了解人体结构的具体细节。
他们可以亲自操作模型或软件,观察并探索不同器官的位置和组织结构。
2. 小组讨论:我将给学生们提供几个与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相关的问题,让他们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与思考。
这将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并通过共同探讨问题来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四部分:应用与拓展最后,为了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我将提供一些与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们思考如何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1-绪论-解剖教案

1-绪论-解剖教案第一章:解剖学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解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2. 掌握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3. 理解解剖学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解剖学的研究方法3. 解剖学的应用领域4. 解剖学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解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 教学难点: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解剖学参考书籍2. 投影仪或白板3. 解剖学图片或视频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解剖图或实物模型,引发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提问学生对解剖学的了解。
2. 讲解:讲解解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通过示例或案例来说明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3. 互动:分组讨论解剖学的应用领域,让学生举例说明解剖学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或练习题,加深学生对解剖学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和讲解解剖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对解剖学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分组讨论和举例说明,学生能够理解解剖学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第二章:人体的基本结构一、教学目标1. 掌握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及其功能。
2. 理解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
3. 学习人体的解剖学姿势和术语。
二、教学内容1. 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2. 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3. 人体的解剖学姿势和术语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及其功能,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功能的理解,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解剖学参考书籍2. 投影仪或白板3. 人体的器官系统图或模型五、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来检查学生的理解。
《人体解剖学》说课

课程背景
1 历史渊源
解剖学作为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名医巨匠们倾情研究。
2 现代应用
解剖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还在心理学、运动科学等众多领域产 生影响。
3 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3D打印解剖模型、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将衍生出更多的研究领域。
教学目标
知识体系
梳理人体解剖学的知识体 系,清晰了解人体内部结 构及各个系统的运转机制。
思维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人体结 构和功能的关系,培养综 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学科交融
通过交叉学科的融合,拓 展学生对医学科学的理解 和认识。
教学内容
1
人体小系统
2
分析人体的各个小系统(如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的结构及
其协同作用。
3
人体大系统
介绍人体的大系统(如呼吸系统、消 化系统、循环系统等)及其结构与功 能。
结语
感谢您参加今天的说课,并期待在人体解剖学的世界中与您相遇!让我们一 起探寻医学奥秘,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具体器官
关注人体各个器官(如心脏、肝脏、 脑等)的单位结构、生理生化机制及 其与疾病的关系。
教学方法
生动演示
通过幻灯片、实物模型、视 频演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 生全方位了解人体结构及其 运作机制。
学生表达
组织课堂辩论和小组分享等 环节,鼓励学生在活动中提与实践相结合
结合实验、临床案例、就业 前沿报告等形式,引导学生 探究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 高技能水平。
评价与反思
评价方式
反思环节
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 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全面考 察学生的学术水平和思维方式。
初中教案人体解剖

初中教案人体解剖课程目标:1.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培养学生的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1.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准备:1. 教材或人体解剖学图谱。
2. 教学PPT或幻灯片。
3. 实物模型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体解剖学?为什么学习人体解剖学?2. 学生回答后,简要介绍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形态的科学。
2. 讲解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内容: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讲解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如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器官或系统,讨论其结构和功能。
2.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实物观察(10分钟)1. 展示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识别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器官和系统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五、总结和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图,并简要描述其功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物观察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掌握了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解剖说课稿

人体解剖学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分析及地位教材版本:《人体解剖学》,作者:李健隆,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9 月,第一版。
本课程使学生熟悉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及其规律,并能运用运动解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力学知识分析解决体育运动中的实际问题。
形成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作用于结构的学习理念。
人体解剖学将为体育专业学生后续的人体生理学,人体测量评价,运动医学等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体解剖学的体系及分科,地位与作用,以及学习解剖学的基本研究观点和方法;运动系统三要素的形态、构造及其运动规律。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综合能力。
掌握系统的人体形态结构、机能及其辨证关系。
熟练掌握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将人体的生长与发育作为其附篇来认识;观念目标:让学生树立起形态与结构相适应的观念。
3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①运动系统②神经系统;难点是:①主要肌肉的空间走向及其与关节的相互位置②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二说教法由于本课程内容形象直观,于是以演示教学法为主。
此外为了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培养其观察分析的能力,在课堂之中加入参预式,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这样非但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而且可以使其在教学过程之中处于主导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说学法鉴于人体解剖学的特点,学生应该理论联系实践,多观察模型标本,多动脑。
逐渐养成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方法。
这样不仅能掌握适合本门的学习方法,也能够养成高效正确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主要教学模式:导入新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实践并探索问题——课堂提问——教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练习首先通过教师的动作引出本节的新课,即教师可以做出各种动作让学生观察,得出任何动作都必须在骨和骨连结的共同作用下才干够完成。
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其尽快的进入课堂氛围,又可以加深其对运动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剖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及地位
我要讲的是《正常人体解剖学》中第二章运动系统的第二节——骨和骨连结。
这一章节概括性地介绍了骨和骨连结的基本结构,骨的形态,理化性质和关节运动的基本形式。
本节对本章以后的内容是一个入门性的基础性章节,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学好本章节是学好以后各章节的前提。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骨的形态及构造,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关节的运动形式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综合的能力
观念目标:让学生树立起形态与结构相适应的观念
3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骨的形态构造,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其中关节的运动是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本节内容形象直观,因而以演示教学法为主。
另外为了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培养其观察分析的能力,在课堂当中加入参与式,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这样不但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地发挥,而且可以使其在教学过程当中处于主导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说学法
鉴于解剖学的特点,学生应该理论联系实践,多观察模型标本,多动脑。
逐渐养成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这样不仅能掌握适合本门的学习方法,也能够养成高效正确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我在本节当中采用下面的教学模式:
导入新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实践并探究问题——课堂提问——教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练习
首先通过教师的动作引出本节的新课,即教师可以做出各种动作让学生观察,得出任何动作都必须在骨和骨连结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够完成。
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其尽快的进入课堂氛围,又可以加深其对运动的理解。
然后老师拿出骨骼模型,让学生对整个骨骼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并提出与重点内容相关的问题。
(比如关节的基本结构,骨质的类型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把模型发给同学,让他们近距离观察,并让学生讨论相关问题。
这样便把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得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接着老师进行课堂提问,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按照其观察的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最后老师在归纳总结。
在总结时要拿教具有针对性的示教。
这样不仅教会了学生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练习环节,要把本次课的难点——关节的运动加以强化练习。
采用学生参与的练习方式。
让学生上台做出各种教师提出的关节运动,并加以说明纠正。
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更为宽松的环境下更有利于学习知识。
五说板书
采用提纲式板书。
这样实际的好处在于它可以明确地体现出本节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另外规范的板书设计可以给学生增加印象。
六教学评价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通过参与式,互动式,讨论式的方法,充分
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习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其实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