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雪山草地
欣赏《过雪山草地》示范教案

欣赏《过雪山草地》示范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过雪山草地》,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
2. 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过雪山草地》是毛泽东诗词中的一首,描绘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雪山、穿越草地的艰苦场景。
2. 作品欣赏: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红军长征精神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过雪山草地》,理解作品所表现的革命精神。
2.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对红军长征精神的认同和敬仰。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过雪山草地》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过雪山草地》,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艺术特点。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谈谈对红军长征精神的理解。
4.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红军长征精神的感悟。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过雪山草地》的作品内容,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红军长征的基本情况。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过雪山草地》的音频,让学生在音乐中进入课堂。
2. 欣赏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细节,分析作品的绘画技巧和艺术特色。
3. 解读作品:讲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阐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红军长征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发言: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强调红军长征精神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过雪山草地故事

《勇敢的征程》
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过雪山草地的故事哟!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勇敢的战士,他们要走过非常艰难的雪山和草地。
雪山好高好高,上面都是白白的雪,特别冷。
战士们穿着单薄的衣服,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风呼呼地吹着,像刀子一样刮在他们脸上。
可是战士们没有退缩,一直向前走。
小朋友们,他们是不是很勇敢?
《艰难的跋涉》
小朋友们,咱们一起来看看战士们在草地里的经历呀!
草地里到处都是泥潭和沼泽,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
战士们饿着肚子,背着重重的行李。
有时候走了很久都找不到吃的东西。
但是他们互相帮助,手拉着手,一起努力往前走。
就算再累再苦,也没有放弃。
小朋友们,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坚持哟!
《胜利的信念》
小朋友们,我来给你们说一说战士们过雪山草地的决心哦!
战士们心里一直想着要完成任务,要取得胜利。
虽然遇到了那么多困难,但是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终于,他们走过了雪山,穿过了草地。
他们的勇敢和坚强,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小朋友们,我们要记住这些勇敢的战士呀!。
《过雪山草地》词曲及标准唱法范例

过雪山草地是一首具有浓厚藏族风情的歌曲,是我国民族音乐的杰作之一。
它以深厚的情感、细腻的音乐和动人的旋律,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在各种场合,无论是庆典、婚礼、晚会还是音乐会,都能听到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曲。
本文将介绍过雪山草地的词曲及标准唱法范例,希望能够为热爱音乐的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参考。
一、《过雪山草地》的词曲特点1.1 词曲简介过雪山草地一曲,由著名作曲家XX作曲,歌词也是由著名作词人XX填词。
这首歌以其深情的旋律和唯美的词句,表达了藏族人民对家乡、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
歌词中以藏族的独特视角,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以及藏族人民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1.2 旋律特点过雪山草地的旋律优美悠扬,深情动人。
整首曲子的编曲简洁大方,以传统的藏族音乐元素为基础,加入现代的流行乐器编曲,使得旋律更加富有质感和层次感。
在歌曲的编排上,以清新的音调和简单的旋律吸引听众,同时加入了一些高潮部分,使得整个曲子节奏多变,极具吸引力。
1.3 歌词表达在歌词的表达上,过雪山草地以婉转细腻的文字描绘了草原的壮美景象,以及藏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歌词中的意象生动,用词恰当,能够让人们感受到那种恢弘的大自然之美,以及藏族人的纯朴情感。
二、《过雪山草地》的标准唱法范例2.1 发声技巧在唱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曲时,要求歌手能够运用自己的发声技巧来展现出歌曲中蕴含的情感。
在演唱时,应注重声音的质感和表现力,不论高低音部分都要有适当的掌控,使整体声音显得圆润丰满,充满感染力。
2.2 情感表达过雪山草地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歌曲,在演唱时,要求歌手能够深情演绎,将自己的情感与歌词中所描述的内心世界相融合,用心去唱,用歌声传递出藏族人民深深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2.3 艺术表现在演唱过雪山草地时,歌手要求能够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发挥到极致,通过细腻的唱腔和出色的演唱技巧,将整首歌曲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引起听众共鸣,赢得观众的喝彩。
过雪山草地观后感

过雪山草地观后感我有幸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游览了中国西藏地区著名的雪山草地。
这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让我深深地被大自然的壮丽与雄伟所震撼。
在这片被冰雪覆盖的草地上,我感受到了自然界的伟大与宁静,也领悟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强。
首先,雪山草地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无与伦比的美丽。
远望的时候,雄伟的大雪山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
山脚下,茂密的青草像原始的绿海一样铺展开来,与雪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几乎可以听到大自然的呼吸声,仿佛自己融入了这片原始的草地之中。
在雪山草地上,动植物的生态系统也呈现出了十分独特的景象。
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比如蓝羊、藏羚羊等。
它们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奔跑着,给人一种和谐共生的感觉。
而且,雪山草地还是很多鸟类的栖息地,我看到了许多稀有的鸟类,在这里它们可以找到足够的食物和安全的居住环境。
与此同时,我也被雪山草地的原始与纯净所震撼。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
在寒冷与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的动植物们都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
它们不仅生存下来,还繁衍生息。
我看到了一只母羊和几只小羊跳跃着奔跑,它们的身姿灵活而优美,生机勃勃。
这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要坚持下去,无论如何都要为了生存而奋斗。
除了景色壮观和生命顽强,雪山草地还给我带来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站在雪山脚下,我感受到了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我忘记了生活的琐碎与纷扰,只专注于享受这片纯净与宁静的土地。
这种宁静使我心灵得到了沉淀,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像这片草地一样纯净,保持内心的宁静,追求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总结一下,雪山草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片自然界的宝藏让我明白了自然的美丽与伟大之处,也领悟到了生命顽强与脆弱的真谛。
在雪山草地上,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宁静,也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这次观后感让我更加热爱大自然,也更加珍惜和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
希望我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同时也呼吁人们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让这样的美景能被后人继续欣赏。
红军长征最艰难的旅程——爬雪山、过草地

红军长征最艰难的旅程—爬雪山、过草地秦为胜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胜利结束长征以后,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评价道:“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
爬雪山、过草地是红军长征最艰难的旅程,那么红军长征翻过的第一座大雪山是什么山,经过的充满死亡陷井的草地又在哪里?中央红军飞夺泸定桥后继续北上,于1935年6月8日突破敌人芦山、宝兴防线,随后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叫夹金山。
红军好多人以前从未见过大雪山,更不用说爬了。
一开始见到雪山,觉得非常壮观。
白雪皑皑,一片银色,雪连天,天连雪,全是雪的世界。
可真正爬起来,却一点也不觉得美了。
夹金山位于四川雅安市宝兴县,这里是通往著名的四姑娘山的必经之路,说来也巧,夹金山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大雪山,平均海拔4500余米,主峰高达4930米,山顶终年积雪。
当地流传“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畜不敢攀,要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的歌谣。
到了夹金山的跟前,从山下就可看到覆盖山顶的大雪,而且看上去这一大片一大片的积雪并不远。
开始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要爬这么高。
数月行军,粮食不足,人也筋疲力尽。
爬雪山起初似乎还很顺利,后来突然进入了冰和雪的世界。
风雪刺得红军睁不开眼睛,又没有路,人们在冰上摔倒了,要站起来,浑身无力,在这样高寒缺氧的环境下,又缺医少药,有的就这样永远地躺倒在雪山的怀抱里了。
在长征期间,夹金山可不是什么好玩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人愿意去看夹金山风景,恶劣的气候让国名党军队的飞机大炮在此都无用武之地,“长征万里险,最忆夹金山”就是夹金山留给红军最深刻的感受。
不过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一座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茂密的原始森林,旖旎的自然风光,晶莹的雪峰,构成一幅幅令人向往的山水画卷。
,主峰海拔为4930米,是青衣江的发源地,逆流而上,两岸悬崖陡峭,谷幽峡深,湖泊明净,瀑布飞溅,野生动植物随处可见,如今大雪山早已没有当年那般令人胆寒,很多游客对夹金山的美景倒是赞不绝口。
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

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
1935年6月中旬,在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从四川宝兴进入阿坝州,横穿阿坝州出境,历时3个月。
途中,翻越夹金山、梦笔山、垭口山、仓德山和打鼓山等5座海拔在4000多米以上的高原雪山。
红二方面军从滇西进入甘孜地区之后,沿途也翻越数座大雪山后进入阿坝州,横穿阿坝州北部出境。
红四方面军在阿坝州的雪山草地中更是几番辗转,往返进退,历经无数艰难险阻。
红军翻越数座大雪山后,8月进入川西北草地。
川西北草地方圆数百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
红军被迫避开被敌人已占领的大道,从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草地前进。
由于地理环境恶劣,昼夜温差惊人,加上食物饮水严重缺乏,不少红军战士在茫茫草地献出宝贵的生命。
经过六天六夜的行军,红军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走过茫茫“魔毯”草地。
我亲历的过雪山草地批注

我亲历的过雪山草地批注《我亲历的过雪山草地》嘿!朋友们,你们能想象到那种在雪山上艰难前行,在草地上小心跋涉的情景吗?我呀,就亲身经历过!那雪山,可不是一般的高哇!一眼望过去,白花花的一片,就像一个巨大的冰淇淋,可这“冰淇淋”可不好吃!那冷劲儿,就像无数根冰针扎在身上。
我跟着队伍往上爬,每走一步都觉得腿像灌了铅一样重。
“哎呀,这雪山啥时候能爬完呀?”我忍不住嘟囔着。
旁边的大叔鼓励我:“小家伙,别泄气,坚持就是胜利!”我咬咬牙,继续往上走。
风呼呼地吹着,刮得脸生疼生疼的。
这风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拼命地往我衣服里钻,我冻得直打哆嗦。
好不容易爬到了半山腰,我一屁股坐在雪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心里想着:这简直就是在跟老天爷作对嘛!“快起来,不能停!”后面的阿姨推了我一把。
我只好又艰难地站起身,继续往上爬。
这雪山的路又滑又陡,一个不小心就会摔下去。
我紧紧地抓着旁边的石头,一步一步,小心翼翼。
终于爬上了山顶,我兴奋地大喊:“我做到啦!”可还没等高兴太久,又要面对那望不到边的草地。
这草地看起来绿油油的,好像很温柔的样子,可实际上它可“狡猾”啦!到处都是沼泽,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
“大家小心点,跟着前面的脚印走!”领队大声喊着。
我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眼睛紧紧地盯着脚下。
“哎呀,这也太难走了!”我抱怨着。
“别抱怨啦,赶紧走!”旁边的小伙伴拉了我一把。
走着走着,前面的一个叔叔突然陷进了沼泽里,大家赶紧手忙脚乱地去拉他。
“加油,使劲!”大家一起喊着。
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叔叔拉了上来。
叔叔喘着粗气说:“谢谢大家,我还以为我出不来了呢!”经过了千辛万苦,我们终于走出了草地。
这过雪山草地的经历,可真是让我终身难忘啊!它让我明白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难道不是吗?朋友们,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小挫折,和这过雪山草地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走向胜利!。
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简介

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简介
好呀,以下是关于“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
嘿,你知道吗,当年红军那可真是经历了一番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啊!他们就像一群无畏的勇士,向着那看似不可逾越的雪山进军。
那雪山高耸入云,冰冷得好像能把人瞬间冻僵,这不就像是个巨大的白色怪兽嘛!
“同志们,加把劲啊!”彭德怀大喊着。
战士们相互扶持着,一步步艰难地往上爬。
有个小战士冻得直哆嗦,旁边的老战士赶紧把自己的棉袄脱下来给他披上,说:“小家伙,可别冻坏了!”
好不容易翻过了雪山,等待他们的又是那望不到边的草地。
草地里泥潭密布,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这多像是个隐藏着无数陷阱的大迷宫啊!
“哎呀,我的脚陷进去了!”一个战士惊慌地叫起来。
旁边的战友们赶紧七手八脚地把他拉出来。
大家饿着肚子,但还是坚定地往前走。
在这艰苦的过程中,有战士因为饥饿和疲惫倒下了,但更多的人咬着牙继续前进。
这爬雪山过草地的经历,不正像我们人生道路上的那些艰难险阻吗?红军战士们都能闯过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册一单元第三课
《过雪山草地》
[课型]
欣赏课
[教学目的]
1、欣赏《过雪山草地》,体验歌声中所蕴涵的理想、信念、斗志和豪情,感悟长征精神。
2、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了解历史,懂得先烈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
3、了解合唱的多种形式,及其丰富的表现力,学习组歌概念。
[教学重点]
1、体会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并学习其钢铁意志。
2、感知音乐结构,简单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变化。
[教学媒体]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体验式、启发式、创设情景兴趣引入式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军民团结一家亲》
课标解读:
1.通过赏析、学唱等音乐活动,初步了解中国舞剧和西方舞剧音乐
的发展和特点。
2.学会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培养良好的演唱习惯。
学
会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军民团结一家亲》选自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幕。
诞生于1964年的《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这部舞剧以震撼人心的悲壮情节,混红绚丽的场面,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海南岛的地域风情,从它诞生起,就赢得多方好评。
《军民团结一家亲》是军民联欢时的一首以合唱为主的舞曲选段,它以情切、优美、热情的旋律,描绘出乡亲们慰问红军的动人场面。
通过欣赏和演唱来感受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学情分析:我校九年级学生已具备较好的赏析和演唱能力,他们能够
较好把握歌曲的意境,运用简单的歌唱方法表现歌曲的情绪,但由于
学业压力等特殊原因,他们不太愿意表现,特别是芭蕾舞剧等比较高
雅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较少接触,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认为适
当的引导和激趣是关键。
教学目标:
1.赏析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体会附点音符对歌曲情绪的作用,
初步感受舞剧的艺术魅力。
2.通过自主学唱、创造表现等活动,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对比欣赏中外芭蕾舞作品,感受异同,加深对舞剧的认识。
教学评价:
1、通过个人交流,师生交流,小组互动交流等赏析活动,感知歌曲的
力度、音色、节奏、节拍变化,体会附点音符的强调作用,提高探究
能力和合作能力,检测教学目标1。
2、通过集体模唱、小组合作演唱、个人单独演唱等形式,检测教学目
标2.
3、通过对比欣赏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俄罗斯芭蕾舞剧《那不勒斯舞曲》,简述西方的芭蕾舞与我们中国的芭蕾舞异同点等活动,检测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
1、学唱《军民团结一家亲》
2、欣赏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俄罗斯芭蕾舞剧《那不
勒斯舞曲》
教学年级:九年级第二单元
教学重点:准确地演唱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舞剧和西方舞剧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伴随《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音乐进入教室。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抗战片吗?你们知道最近网络流行的抗日神剧么?谁能说一下,神在哪?(抽生回答)嗯,过分夸张的表现我们中国人的神勇,比如拳头赛过钢枪大炮,甚至有的可以直接打塌一栋房子,有点让人接受不了。
其实,1930年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国家还真出现了一支堪称神奇的队伍,神奇在哪?你们看。
2.播放视频《红色娘子军连歌》。
(师讲述《红色娘子军》故事梗概——)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海南岛有一支红军队伍,几乎全由年轻女子组成,其中有一位叫琼花的女战士,原是椰林寨村地主南天霸家里的丫鬟,不堪忍受地主的残酷欺压,费尽千辛万苦逃出地主南霸天的魔掌,在党代表洪常青的帮助下,加入了革命队伍,琼花很快成长为一名勇敢的红军战士,她作战勇敢,爱憎分明。
在洪常清牺牲后,她勇挑重担,带领娘子军活捉南霸天,解放了椰林寨的穷苦百姓,塑造了一段传奇故事。
现在播放的就是《红色娘子军连歌》,这首歌曾传唱大江南北,红色娘子军那充满传奇的战斗故事也随着歌声飘向祖国各地,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乡亲们慰问红军》中《军民团结一家亲》选段。
歌曲旋律主要运用了海南岛黎族民歌《五指山歌》的音调,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设计意图】:通过对影片故事的了解,激发学生兴趣,为歌曲的学
唱做铺垫。
二、情景交融,学唱歌曲。
1 .欣赏感受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师:请同学们在欣赏的时候,注意观察,注意听这段舞剧片段中以什么演唱形式为主?歌中都唱到了哪些内容?(抽生回答)
A……编斗笠,送红军
B……军爱民、民拥军
C……军民团结一家亲
师:是的,这首作品正是以合唱为主的,歌词紧紧围绕着“军民团结”
这一主题。
2.再次感受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边欣赏边思考这首歌曲的速度怎样?情绪怎样?(抽生回答)
速度——中速
情绪——优美、抒情
师:同学们听的非常仔细。
是的,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中速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
这是一首2/4拍歌曲,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学唱歌曲曲谱。
(点击音乐记号)
3.随琴巩固练唱曲谱。
(教师指导纠正前倚音、附点节奏等)
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根据歌曲节奏读歌词)
5.分析歌曲结构
歌曲曲式结构简单,为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构成。
第一乐句先
下行,然后又上扬,表现了万泉河水清又清的明朗的情绪。
第二乐句的
节奏与第一乐句基本相似,旋律委婉柔和。
第三乐句转为以“6”为主音
的调式色彩,使人感到更加明亮。
第四乐句运用了附点音符,突出强调
了音乐的力度,把歌曲推向高潮,表现了军民团结打敌人的决心。
6.填词演唱
(1)学生随琴轻声演唱歌词
师:军民的关系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亲如一家人,那我们在演唱的时候
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通过老百姓们编斗笠送给红军战士的场景,
表现人民热爱子弟兵的情感。
(2)学生随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把歌曲的旋律唱的很准确,但老师总觉得还不够充分地表现
军民之间的鱼水情,请哪位同学帮老师出出主意,怎样充分运用速度和
力度等音乐要素,更好地表现歌曲?(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现的意境,深层次地表现歌曲感情。
在学会歌曲的同时,充分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主题课堂的主动性,充分运用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整首歌曲应该用中速来演唱,力度不要太强;歌曲最后的“打敌人”处要唱的重一些,对付敌人坚决不留情,所以唱的要有力量,坚定一些……)(2)师唱歌词让学生选择正确。
(一遍是正确的,一遍是错误的)
(3)再次有感情演唱歌曲,师纠正难点。
(4)采用多种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小组合作展示)
师:这首歌曲用不同的形式来演唱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请同学们小组自己
设计一下演唱形式,感受情绪的变化。
(男女分句,一领众合等形式巩固练唱)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学唱熟悉歌曲旋律,又通过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练唱,更好的感知音乐要素,掌握歌曲的情绪。
三、拓展延伸,对比感受。
同学们,现在你能不能总结出舞剧是由那些艺术表现形式构成的?如果还不清楚,那么我选择一段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段请同学们欣赏,我们一起认真分析一下,舞剧到底由那些艺术表现形式组成?
1.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片段
《红色娘子军连歌》是这部舞剧的主题音乐,它的节奏明快,坚定有力,扣人心弦。
生动的塑造了女战士的飒爽英姿。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可以说是中国芭蕾史上的里程碑,它参照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想结合,是艺术领域中中西文化成功融合的典范。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思考:什么是舞剧和芭蕾舞剧?)
师: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和总结。
舞剧,顾名思义舞蹈是它最主要的表现手段,舞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演员在台上不说也不唱,完全依靠形体的表现力来完成所有的戏剧要求——主题思想的阐述、矛盾冲突的展现、人物性格的塑造。
舞剧正是综合音乐、美术、舞蹈于同一舞台空间的戏剧艺术形式。
师:既然芭蕾舞剧(ballet,意)起源于西方,你知道是哪里么?其实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后传入法国获得极大发展的。
下面,老师就请大家再来欣赏一段西方芭蕾舞剧《那不勒斯舞曲》。
欣赏的时候注意观察这两者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那不勒斯舞曲》(又名〈那波里舞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首舞曲,以小号为主奏乐器。
舞曲奏响时的场景是:恶魔罗德巴尔特企图以他的女儿黑天鹅来迷惑王子。
恶魔挥舞着黑斗篷,随即走出一个跳西班牙舞的女郎,一会儿又变换成跳意大利舞的女郎。
此曲即为该女所跳的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舞蹈的音乐。
乐曲结构分析:乐曲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三个各不相同的乐段组成。
速度独奏的活泼而热烈的第一乐段,第二乐段的节奏及音调与第一乐段相近,第三乐段速度由慢而快,热烈奔放。
第二部分,乐队以全奏形式演奏意大利塔兰泰拉舞曲作为尾声把全曲推向高潮。
3.小组讨论两首舞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抽生回答
(2)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