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合集下载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

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高耸的建筑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消防安全挑战。

由于高层住宅建筑人员密集、疏散困难、火势蔓延迅速等特点,防火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高层住宅建筑防火设计的要点,以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建筑总体布局1、防火间距高层住宅建筑与周边建筑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

根据相关规范,高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13 米。

防火间距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火灾蔓延,为消防救援提供有利条件。

2、消防车道小区内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或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4 米,转弯半径不应小于 12 米,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

消防车道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被占用或堵塞。

3、登高操作场地高层住宅建筑应在消防车登高操作面一侧设置登高操作场地。

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 15 米和 10 米,其坡度不应大于 3%。

登高操作场地应与消防车道连通,便于消防车辆展开救援作业。

二、建筑结构防火1、耐火等级高层住宅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如承重墙、柱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梁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20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50h 等。

2、防火分隔建筑内部应采用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防火分隔设施将不同的区域分隔开来,以阻止火势和烟气的蔓延。

例如,楼梯间、前室、电梯井等部位应采用防火分隔措施,防止火灾通过竖向通道蔓延。

3、管道井防火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或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其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 100h 的不燃烧体。

三、安全疏散设计1、疏散楼梯高层住宅建筑应至少设置两部疏散楼梯,且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楼梯的宽度应根据居住人数和疏散要求确定,一般不应小于 11 米。

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要点摘要: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高层住宅建筑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土地的紧张和居住问题,改善城市的空间环境。

为改善高层住宅的施工质量和寿命,需要对其结构设计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并充分把握各方面的设计要点,保证高层住宅建筑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引言: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人与地的矛盾。

提高高层建筑建设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性,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焦点。

要使高层建筑的各种功能得到有效利用,需要对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各项要点进行全面的认识,才能有效地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效果。

一、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存在的问题(一)建筑形态问题本文对近几年来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的高层住宅建筑的建设技术已趋于完善,但其在设计上仍存在一些不足。

所以在高层住宅设计中,其设计思想需要不断地创新,力求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

然而,就一般的高层住宅而言,出于实用性与经济性的原因,其设计思想大致相同,因此市场上的住宅建筑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

其次,我国的高层住宅建筑中,在追求新颖的立面形象设计的同时应兼顾平面功能的合理性,避免因过度考虑立面效果而牺牲使用功能的情况。

比如,为了建筑体形规整,会出现暗房间、空间不通透、开间进深不协调等问题。

图1 某住宅项目形态图2 某高层住宅形态(二)户型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居民的总体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也使生活费用有所增加,因而城镇居民的CPI没有太大的增长空间。

然而,在高层住宅的建筑设计中,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城市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造成了高层建筑中的大面积户型,超过了一般城市居民的可负担范围。

据调查数据,现阶段国内城镇居民中约有60%能承受90平米及以下的住宅,而有能力购买90平米以上住宅的居民不到20%。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要点及风格探讨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要点及风格探讨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要点及风格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发展高层住宅建筑成为了解决城市居住的首选。

本文详述了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和要点,并联系设计风格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高层住宅;设计原则;要点;设计风格;以人为本按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里的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理念的推动和先进的工程技术的普及,为住宅建筑向高层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城市发展以高层住宅建筑为主,不仅有效的节约土地用地,提高空地率的使用,还有利于形成丰富的城市天际线和城市景观。

从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建筑设计师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在城市规划中,高层住宅建筑所扮演的角色,与城市的关系,如建筑空间布局,外表面尺度的设计,对城市环境的干扰。

另外建筑师应既要满足建筑形体需求,如内部空间、功能合理等,又要协调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关系。

此外还应该不断地研究人们的生活行为和不同人的生活需求,以确保建筑设计的适用性与灵活性。

最后,建筑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也代表了未来住宅设计的趋势。

1.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1.1 建筑设计功能的合理性高层住宅建筑中功能影响着空间形式的设计,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满足住户的基本使用功能的需求。

其中各功能空间布局合理,户型平面交通流线顺畅,无交叉无干扰,房间齐全,动静分区,洁污分离,并使各功能的空间有宜人的尺度,比例,方便家具的布置,同时把每个生活区域分离,把公共活动空间与卧室,卧室与起居室、餐厅等相分离,从而有效提高房间的相对私密性。

另外,人在建筑空间中是一种动态因素,应考虑各个独立空间之间的功能联系,并将其安排在适宜的位置上,使人在各功能房间之间的活动自然便利,使之形成合理有序的有机整体1.2建筑设计空间的舒适性高层住宅建筑的本质是为人服务,空间的设计要创造舒适的居住生活,优越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一个安静、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要求。

关于高层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及其要点分析

关于高层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及其要点分析

关于高层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及其要点分析摘要: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 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建筑高度的也日益增加,本文首先分析了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并对高层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对工程实际中的高层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层房屋、结构设计、要点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1.1 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一般用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梁和柱通过节点构成承载结构,框架形成可灵活布置的建筑空间,具有较大的室内空间,使用较方便。

由于框架梁柱截面较小,抗震性能较差,刚度较低,建筑高度受到限制;剪切型变形,即层间侧移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减小;框架结构主要用于不考虑抗震设防、层数较少的高层建筑中。

在考虑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中,应用不多;高度一般控制在70m 以下。

1.2 剪力墙结构体系利用建筑物墙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抵抗水平荷载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体系。

剪力墙结构体系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墙体承受全部水平作用和竖向荷载。

1.3 筒体结构单个筒体可分为实腹筒、框筒和桁筒。

平面剪力墙组成空间薄壁筒体,即为实腹筒;框架通过减小肢距,形成空间密柱框筒,即框筒;筒壁若用空间桁架组成,则形成桁筒。

实际结构中除烟囱等构筑物外不可能存在单筒结构,而常常以框架—筒体结构、筒中筒结构、多筒体结构和成束筒结构形式出现。

2、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2.1计算参数的确定对于建筑工程来讲,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所涉及的具体参数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比如,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风压、雪压、地震强度、土壤类别等,所以,在进行参数的选取和计算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另外,对于比较特殊的建筑,还必须根据试验和以往类似工程的一些经验来确定有关参数的取值。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前,要尽量收集与设计相关的信息,如工程资料、具体规范等,资料收集的越多,参数的确定也就越准确,同时,还可以避免因为参数不合理而导致返工情况的发生。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及原则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及原则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及原则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居民人均住宅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大中城市,地少人多,高层住宅可以容纳更多数量的人口,相继建设了一批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的住宅,其中前两种形式多为高层住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住房的压力。

标签:高层住宅;建筑设计;要点;原则1、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1.1建筑设计的统一性高层建筑设计不再单纯建筑单体的规划设计,而是以一定规模的小区作为前提,小区的规划设计首先以人为本,同时营造更优美的室外环境。

要求功能合理,让居住者能在其中方便、安全、卫生、舒适地生活。

住宅内部房间齐全,动静分开,洁污分离;主要居住的房间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各种设施齐全,能满足节能的要求。

1.2建筑细节的合理性未来的住宅标准将有很大的提高,细微之处将得到重视。

节点细部设计在于整体布局合理,功能性强,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细部设计、节点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设计的尺寸、体量都应从人的生理学考虑,作为主体人感受到外部环境的舒适程度,可以直接衡量设计的好与坏,千万不能忽视细节的小问题,一切从人的需求考虑是获取成功的关键。

1.3建筑空间的舒适性现在,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不仅是“住得下”,而且要“住得好”,这就是说人们对住房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住宅要方便、舒适、自由、美观。

对室内采光、日照、通风、采暖、景观等因素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现代、接近自然,要有时代感,体现自由、体现家庭的亲切感。

2、实际案例分析2.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建设项目用地由北至南,点式与双拼相结合的布置七栋高层住宅楼,用地面积为33671.0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34509.42平方米,其中地上:107436.29平方米;地下:24967.79平方米,地下一层车库层高为3.9米,住宅首层层高4.45米,标准层层高2.9米,容积率3.19,建筑密度28.21%,绿地率32.25%。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方案设计要点探讨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方案设计要点探讨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方案设计要点探讨摘要: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需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求从环境、空间、文化、效益等方面入手,以符合时代发展为指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社会资源的分配,改善人居环境的方向发展,从而满足市民的居住需要。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理念,对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案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理念;设计原则;建筑方案;设计要点前言: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高层住宅建筑日益增多,基于市场与时代的发展趋势,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必须从整体户型设计方面做到人性化、舒适化、合理化等要求,以满足业主对高层建筑的要求。

1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理念的分析高层住宅建筑设计需要以符合时代发展为指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社会资源的分配,改善人居环境的方向发展。

建筑空间是要把简单的平面序列组合成一个整体,空间不仅要容纳人,还要考虑不同的人在其中进行活动和社会交往。

空间若要体现出它的价值和意义,建筑设计中必须体现出其文化观念,也要结合工程科技与造型艺术,体现出时代和民族的特征,并与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使一座建筑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建筑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效益,效益的核心是实用效益,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2.1规范原则高层建筑设计规范分为推荐性和强制性两种,我国建筑中更多使用强制性规范,设计人员应根据法律和规定进行设计,如果设计人员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设计,设计的后果则由设计人员承担,这就导致很多设计人员在建筑事故发生时,用设计规范来洗脱自己责任。

强制性的设计规范不能使设计人员灵活的应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不利于设计人员创造性的发挥。

2.2安全原则高层建筑设计应树立安全观念,充分重视建筑消防设计,从防、堵、灭、逃、救几个环节进行综合考虑。

不但注重单体建筑消防设施、通道、防护距离的设计,还要注重居住区消防设施配套设计,相关专业密切配合设计出安全、可靠、合理的消防系统。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要点架构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要点架构

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要点架构1.建筑风格和外观设计:选择适合该小区所在地区的建筑风格,同时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外观设计要简洁、美观,突出小区整体形象和特点。

2.给予住户足够的私密空间:住宅小区需要考虑住户的隐私需求,合理布局,使每一户的私密空间得到保护。

可以通过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合理设置的围墙和绿化带等方式实现。

3.公共空间的设计:住宅小区除了为住户提供私密空间外,也需要提供一定的公共空间,如公园、社区中心、健身房等。

这些公共空间可以丰富居民的生活,增加社区的活力。

4.户型设计和功能划分:住宅小区需要考虑不同户型的设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户型设计中要考虑采光、通风、隔音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合理划分功能区域,为住户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5.安全和便利设施的设置:住宅小区的安全是居民的首要要求,需要考虑安全设施的设置,如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

同时,为了方便住户的生活,还需要考虑便利设施的设置,如停车位、儿童游乐区、商业配套等。

6.绿化和景观设计:住宅小区的绿化和景观设计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

需要合理规划绿化带、花坛、草坪等,增加小区内的绿色景观和休闲空间。

7.可持续发展考虑:在住宅小区建筑设计中,也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如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设置太阳能热水器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8.社区文化的建设:住宅小区是一个居民共同生活的地方,应该注重社区文化的建设。

可以通过设置公共活动场所、举办社区活动等方式,增加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9.可行性和经济性的评估:在设计住宅小区时,还需要进行可行性和经济性的评估。

考虑到项目的实际情况,确保设计方案符合预算和市场需求。

总之,住宅小区建筑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住户需求、环境协调性、公共设施等多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和精心设计,可以打造一个舒适、安全、宜居的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住宅小区设计控制要点

住宅小区设计控制要点

住宅小区设计控制要点
一、总体规划
•1.1 绿化比例
–合理确定绿地、道路、建筑比例,保证小区整体绿化率。

•1.2 交通布局
–细致规划道路设置、停车位规划,确保交通通畅。

二、建筑设计
•2.1 建筑风格
–统一建筑风格,确保小区整体协调性。

•2.2 建筑高度
–控制建筑高度,避免影响周边居民的采光和视野。

•2.3 建筑密度
–控制建筑密度,确保小区居住舒适度。

•2.4 开放空间设计
–设置公共开放空间,增加小区居民活动空间。

三、景观设计
•3.1 植被配置
–合理配置各类植被,提升小区绿化品质。

•3.2 游憩设施
–布局休闲游憩设施,提高小区居民生活质量。

四、设施配套
•4.1 学校医院
–确保周边配套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充足。

•4.2 商业服务
–布局商业服务区,方便居民购物就餐。

五、安全防护
•5.1 配套警务站
–设立警务站,加强小区安全管理。

•5.2 视频监控
–布设监控设备,提高小区安全防范能力。

六、环境保护
•6.1 垃圾处理
–规划垃圾处理点,提高废物处理效率。

•6.2 污水处理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保护小区周边环境。

以上是住宅小区设计控制要点的详细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确保小区建设达到设计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01T09:21:30.8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作者:林耿斌
[导读] 高层住宅小区,顾名思义,就是指以高层住宅为主的居住小区。

高层住宅小区的兴起,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人均土地占有面积下降有关[1]。

广东呈斯意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16000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人均占地面积减小,高层住宅小区大量兴建。

建筑设计关系到高层住宅小区的居住质量,因此本文对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要点
高层住宅小区,顾名思义,就是指以高层住宅为主的居住小区。

高层住宅小区的兴起,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人均土地占有面积下降有关[1]。

高层住宅小区可以提高建筑容积率,有效节约土地资源,但同时也存在投资大、物业管理费用高、消防安全要求严、邻里关系疏远、居住环境不佳等问题,需考虑的因素更加复杂,例如从环境、空间、文化、效益等方面进行考虑[2]。

因此,本文对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

1高层住宅小区布局与环境设计
1.1高层住宅小区布局要点
高层住宅小区内高层建筑群体之间有一定的排列方式,常见的布局方式有行列式、散点式、庭院式、混合式等。

行列式布局中各建筑按照一定的朝向、间距成排或成列布置,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布局形式,容易规划,市政管网和道路结构规整,但空间形象呆板单调。

散点式布局中各建筑相对独立,自成系统,布局灵活多变。

庭院式布局中多幢建筑围合成庭院形式,显然这种布局形式吸收了传统建筑布局特点(如四合院),形成内外有别的格局形式。

混合式布局是将行列式、散点式等布局形式进行组合,使布局形式更加灵活生动。

无论采用哪种布局形式,应首先满足建筑朝向、日照、通风、交通、消防等功能需求,然后再根据场地特征进行组织和策划,以形成布局有致、层次分明、景观和谐、进出方便的效果。

1.2住宅小区环境设计要点
首先,高层住宅小区环境设计应围绕建筑来进行,建筑的尺度、比例、色彩等既要与周边环境协调,但也要富有特色。

因为高层建筑常构成城市的天际线,如果造型死板,像堆出的一堵堵高墙,就会让人感觉压抑,所以应加强韵律变化,高低错落,并与城市街道保持一定夹角(避免平行或垂直)。

其次,环境设计要注重功能需求,满足舒适性和实用性要求。

例如高层建筑遮挡阳光,造成大面积阴影带,这些阴影区域往往是人们有意回避的,很少有人愿意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长时间停留。

其三,环境设计要关注艺术效果。

绿化、小品这些元素应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在环境中展现美的韵律和丰富的情趣,使人们愿意进行户外活动和休闲娱乐。

其四,环境设计还应重视生态保护,结合场地环境和地域文化进行设计,在选址、规划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3]。

2高层住宅小区的交通组织设计
2.1交通组织设计原则
交通组织关系到住宅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构建安全、高效的交通体系是保障小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部分。

交通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和人车分流。

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不同居民的交通需求,例如为满足残障人士出行需求,应设置完善的无障碍设施。

人车分流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同时也保证了步行者的安全。

2.2交通组织设计要点
在进行交通组织设计时,人车分流也要根据小区规模而选择适宜的方式。

规模较大的小区应采用部分人车分流方式,完全的人车分流可能导致车主步行很长距离才能用车,这样对于车主来说很不方便。

部分人车分流即保证车辆能进入小区内部,再进入组团中的地下车库,由车库电梯入户。

规模较小的小区或容积率大于1.6的小区应采用完全人车分流方式,较短距离步行对车主影响不大。

完全人车分流是从小区主入口进入地下车库,到达组团或单元楼后,再由车库电梯入户。

为了便于残障人士出行应在人行通道、主要出入口和停车位置采用无障碍设计。

住宅小区应鼓励居民绿色出行,设计自行车、电动车道,小区道路应方便地接驳公共交通工具。

3高层住宅小区的立面造型设计
3.1立面造型设计原则
立面造型是高层住宅建筑的“脸面”,直接影响居民对小区的观感和认识。

目前,立面造型设计的问题是生搬硬套、千幢一面和细部粗糙,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应坚持人性化、可持续性和统一性原则。

高层住宅首先是为小区居民服务的,所以必须符合小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需求,让人感到舒适、协调,不产生不安全、强迫等负性心理反应。

可持续性也就是具有绿色、生态特征,表现为节能、无污染、持久。

统一性体现在功能与形式统一、局部与整体统一。

3.2立面造型设计要点
对于立面造型来说,基本构图元素为点、线和面,窗、洞、门、阳台等构成点要素,而轮廓线、装饰线、分隔线、窗台板等构成线要素,墙面、屋面、悬挑的底面等构成面要素。

点、线、面相互关联又协调统一,形成完整的立面构图。

而细部元素的组织形态影响立面的整体表达,细部元素包括尺度、秩序与打破、节奏与韵律、对比、材质与色彩等。

尺度关乎细部与整体的秩序,按照从大到小的关系形成城市尺度、整体尺度、近人尺度和细部尺度的序列,所有尺度应以人的感知为依据。

秩序是一种有序化特征,造型设计的目的就是创建一种美的特征,但在已有秩序之上打破,可使秩序不呆板而活跃。

节奏与韵律是把静态构图拖动起来,使之富有动感。

对比是为了打破均衡,增加变化与新鲜,如夸张、变异、微差等。

材质与色彩赋予立面造型以真情实感,万千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触摸材质才能感觉真切,合理运用色彩才能赏心悦目。

4高层住宅小区的内部空间与户型设计
4.1内部空间设计要点
高层住宅小区建筑的内部空间应以促进邻里交往为目标,这样的空间存在于接地空间、标准层空间、屋顶空间、空中露台、空中庭院
等。

接地空间是指住宅与地面接触部分形成的空间,例如底部架空层、入口门厅、停车区等。

这部分空间可用于公共服务、休闲等活动,例如设置便民信报箱、桌凳等。

但这样仍有不少居民嫌麻烦不愿下楼,所以应通过丰富路径、增加绿化情趣等方式创造住户交往机会。

标准层是住户必经交通核心,通过提升空间品质可促进邻里交往。

考虑消防等因素,标准层空间比较窄,但也不需要刻意加宽,可以学习国外住宅一些做法,例如阿姆斯特丹老年公寓里为每两户入户空间设置一个凹形空间,摆放桌椅、盆栽等,成为很有趣味的交往空间。

4.2户型设计要点
户型设计是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重点,因为它是消费者购房关注的焦点。

户型设计的关键是功能空间的设计。

公共空间由起居室(客厅)主导,餐厅辅助,对功能的需求是开放、适应、美观。

服务空间以厨房为中心,功能需求是方便、快捷、多样化。

私密空间以卧室为中心,功能需求是舒适、亲和、私密。

起居室主要用于住户会客、团聚,但是功能上也有一定模糊性,例如孩子的活动场所,所以空间要有一定适应性。

餐厅与起居室在功能上有重叠,不必完全封闭,应与起居室结合,这样也扩大了公共空间的面积。

为适应现代人生活习惯,厨房空间应宽松一些,除了做饭,还能满足简单餐饮需求。

卧室中的主卧室一般空间更大,位置更好,而次卧室相对弱一些,但随着家庭中孩子的出生和成长,次卧室也需要布置得更为精细一些。

5结语
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是技术性、经济性、人文性和艺术性的综合,不仅要满足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要求,还要居住舒适、环境优美。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不再满足住得下、住得好,还要住得有品位和高尚,因此设计人员应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向社会奉献更多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 乔璐. 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分析[J]. 城市建筑,2015(9):60.
[2] 罗颖如. 论述高层住宅小区建筑的设计要点[J]. 房地产导刊,2016(7):58.
[3] 徐玥霞. 生态理念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研究[J]. 山西建筑,2018,44(5):23-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