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铅冶炼方法.

有色金属铅冶炼方法.
有色金属铅冶炼方法.

氧气底吹熔炼一鼓风炉还原

炼铅新技术

二OO六年八月二日

氧气底吹熔炼一鼓风炉还原炼铅法

传统的烧结-鼓风炉炼铅法面临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挑战。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联合多家冶炼厂,就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工艺进行联合攻关。在经过工业试验和工业验证试验后,对两座炼铅厂(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和池州有色金属公司)采用该工艺进行了设计,设计范围包括精矿储存、配料、混合制粒、氧气站、底吹熔炼、酸厂、鼓风炉还原熔炼等,且现已建成投产。烧结-鼓风炉炼铅法采用底吹氧化熔炼处理铅精矿,富铅渣用鼓风炉还原熔炼,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实践证明,该工艺技术先进,环保效果明显。

一、氧气底吹熔炼一鼓风炉法简介

氧气底吹熔炼一鼓风炉还原炼铅法工艺流程为:熔剂、铅精矿或二次铅原料及铅烟尘经配料、制粒或混捏后进行氧气底吹熔炼,产出烟气、一次粗铅和铅氧化渣,烟气经余热锅炉回收余热和电收尘器收尘后采用二转二吸工艺制酸尾气排放,铅烟尘返回配料。铅氧化渣经铸块后与焦块、熔剂块混合后入鼓风炉进行还原熔炼,产出炉渣、烟气和粗铅,烟气经收尘后放空,铅烟尘返回配料。

工艺主要设备包括可旋转式氧气底吹熔炼炉,多元套管结构氧枪(多通道水冷高温喷镀耐磨底吹氧枪),特殊耐磨材质的氧枪口保护砖,浅层分格富铅渣速冷铸渣机(铅氧化渣铸渣机),带弧型密封罩和垂直模式壁中压防腐余热锅炉,全封闭铅烟尘输送配料等,新型结构鼓风炉(双排风口大炉腹角高料柱)

工艺的核心设备是氧气底吹熔炼炉。熔炼炉炉型结构为可回转的卧式圆筒形,在炉顶部设有2?3个加料口,底侧部设有3?6个氧气喷入口,炉子两端分别设一个虹吸放铅口

和铅氧化渣放出口。炉端上方设有烟气出口。

铅精矿的氧化熔炼是在一个水平回转式熔炼炉中进行的。铅精矿、铅烟尘、熔剂及少量粉煤经计量、配料、圆盘制粒后,由炉子上方的气封加料口加入炉内,工业纯氧从炉底的氧枪喷入熔池。氧气进入熔池后,首先和铅液接触反应生成氧化铅(PbO ),其中一部分氧化铅在激烈的搅动状态下,和位于熔池上部的硫化铅(PbS)进行反应熔炼,产出一次粗铅并放出SO2。反应生成的一次粗铅和铅氧化渣沉淀分离后,粗铅虹吸或直接放出,铅氧化渣则由铸锭机铸块后,送往鼓风炉工段还原熔炼,产出二次粗铅。出炉SO2烟气采用余热锅炉或汽化冷却器回收余热,经电收尘器收尘,送硫酸车间处理。熔炼炉采用微负压操作,整个烟气排放系统处于密封状态,从而有效防止了烟气外逸。同时,由于混合物料是以润湿、粒状形式输送入炉的,加上在出铅、出渣口采取有效的集烟通风措施,从而避免了铅烟尘的飞扬。经实地检测,熔炼车间岗位含铅尘低于0. 1m g/Nm 3,完全达到了国家劳动卫生标准。由于在熔炼炉内只进行氧化作业,不进行还原作业,工艺过程控制大为简单。

氧气底吹熔炼一次成铅率与铅精矿品位有关,品位越高,一次粗铅产出率越高。

为适应下一步鼓风炉还原要求,铅氧化渣含铅应控制在40%左右,略低于烧结块含铅率,相应地,一次粗铅产出率一般为35%?40% ,粗铅含S< 0. 2%

和烧结块相比,铅氧化渣孔隙率较低,同时,由于是熟料,其熔化速度较烧结块要快些,从而增加了鼓风炉还原工艺的难度。但是,经过半工业试验证明,采用鼓风炉处理铅氧化渣在工艺上是可行的,鼓风炉渣含Pb可控制在4%以内。通过炉型改进,渣型调整、适当控制单位时间物料处理量等措施,渣含Pb可望进一步降低。另外,尽管现有指标较传统工艺渣含Pb1. 5%^ 2%的指标稍高,但由于新工艺中鼓风炉渣量仅为传统工艺的50%- 60% ,因而,鼓风炉工段铅的损失基本不增加。在技改过程中,利用原有的鼓风炉作适当改进即可,这样,可以节省大笔投资。

新工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氧气站。目前,国内工业纯氧的制备技术有两种,一种为传统的深冷法,一种为变压吸附法。前者生产能力大,氧气纯度高,但成本高,氧气单位电耗一般为0. 6?0. 7kw h/Nm3;后者投资省,成本低,氧气单位电耗低于0. 45kw h /Nm3。目前,国内1500m 3/h的吸附制氧机组已研制成功,其氧气纯度达93%以上。对于1万t /a规模的炼铅厂,氧气需要量一般为700?800m

3 /h。采用变压吸附法制氧完全能满足中型炼铅厂技改需要,该技术为首选方案。

氧气底吹熔炼工艺取代传统烧结工艺后,不仅解决了SO2烟气及铅烟尘的污染问题,还有如下效益:

(1)由于熔炼炉出炉烟气SO 2浓度在12%以上,对制酸非常有利,元素硫总回

收率可达95%

(2)熔炼炉出炉烟气温度高达1000?1100C ,可利用余热锅炉或汽化冷却器回收余

热。

(3)采用氧气底吹熔炼,原料中Pb S含量的上限不受限制,不需要添加返料, 简化了

流程,且取消了破碎设备,从而降低了工艺电耗。

(4)由于减少了工艺环节,提高了Pb及其它有价金属的回收率,氧气底吹熔炼车间

Pb的机械损失< 0. 5%。经测算,采用新的工艺改造传统工艺后,粗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可降至400kgbn Z t ?粗铅以下,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能耗标准。

熔炼过程中主要化学反应有:熔池底部铅液和喷入氧气之间的氧化反应,炉料中PbS和熔渣中PbO之间的反应熔炼;炉料中熔剂和熔渣中PbO之间的造渣反应。氧气底吹熔炼的特点是:Pb作为02的载体,在铅液层中可除去一次铅中的杂质,有利于提高一次粗铅的品位;在熔渣中可加速PbS的氧化反应,有利于降低熔炼烟尘率。水口山

黄金冶炼工艺流程

黄金冶炼工艺流程 我国黄金资源储量丰富,分布较广,黄金冶炼方法很多。其中包括常规的冶炼方法和新技术。冶炼方法、工艺的改进,促进了我国黄金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五位,成为产金大国之一。 黄金的冶炼过程一般为:预处理、浸取、回收、精炼。 1.黄金冶炼工艺方法分类 1.1矿石的预处理方法 分为:焙烧法、化学氧化法、微生物氧化法、其他预处理方法。 1.2浸取方法 浸取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两大类。其中,物理方法又分为混汞法、浮选法、重选法。化学方法分为氰化法(又分:氰化助浸工艺、堆浸工艺)与非氰化法(又分: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多硫化物法、氯化法、石硫合剂法、硫氰酸盐法、溴化法、碘化法、其他无氰提金法)。 1.3溶解金的回收方法 分为:锌置换沉淀法、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其它回收方法。 1.4精炼方法 主要有全湿法,它包括电解法、王水法、液氯法、氯化法、还原法火法、湿法一火法联合法。 2.矿石的预处理

随着金矿的大规模开采,易浸的金矿资源日渐枯竭,难处理金矿将成为今后黄金工业的主要资源。在我国已探明的黄金储量中,有30%为难处理金矿。因此,难处理金矿的预处理方法成为当前黄金工业提金的关键问题。 难处理金矿,通常又称为难浸金矿或顽固金矿,它是指即使经过细磨也不能用常规的氰化法有效地浸出大部分金的矿石。因此,通常所说的难处理金矿是对氰化法而言的。 2.1焙烧法 焙烧是将砷、锑硫化物分解,使金粒暴露出来,使含碳物质失去活性。它是处理难浸金矿最经典的方法之一。焙烧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操作简便,适用性强,缺点是环境污染严重。含金砷黄铁矿一黄铁矿矿石中加石灰石焙烧,可控制砷和硫的污染;加碱焙烧可以有效固定S、As等有毒物质。美国发明的在富氧气氛中氧化焙烧并添加铁化合物使砷等杂质进入非挥发性砷酸盐中,国内研发的用回转窑焙烧脱砷法,哈萨克斯坦研发的用真空脱砷法以及硫化挥发法,微波照射预处理法,俄罗斯研发的球团法等都能有效处理含砷难浸金矿石。 2.2化学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主要包括常压化学氧化法和加压化学氧化法。 常压化学氧化法是为处理碳质金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常温常压下添加化学试剂进行氧化,如常压加碱氧化,在碱性条件下,将黄铁矿氧化成Fe2(SO )3, 砷氧化成As(OH)3和As203,后者进一步生成砷酸盐,可以脱除。主要的氧化剂有臭氧、过氧化物、高锰酸盐、氯气、高氯酸盐、次氯酸盐、铁离子和氧等。加压氧化是采用加氧和加热的方法,通过控制化学反应过程来使硫氧化。根据不同的反应过程,可采用酸性或碱性条件。

有色金属铅冶炼方法

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新技术 二○○六年八月二日

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法 传统的烧结-鼓风炉炼铅法面临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挑战。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联合多家冶炼厂,就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工艺进行联合攻关。在经过工业试验和工业验证试验后,对两座炼铅厂(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和池州有色金属公司)采用该工艺进行了设计,设计范围包括精矿储存、配料、混合制粒、氧气站、底吹熔炼、酸厂、鼓风炉还原熔炼等,且现已建成投产。烧结-鼓风炉炼铅法采用底吹氧化熔炼处理铅精矿, 富铅渣用鼓风炉还原熔炼, 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实践证明,该工艺技术先进,环保效果明显。 一、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法简介 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法工艺流程为:熔剂、铅精矿或二次铅原料及铅烟尘经配料、制粒或混捏后进行氧气底吹熔炼,产出烟气、一次粗铅和铅氧化渣,烟气经余热锅炉回收余热和电收尘器收尘后采用二转二吸工艺制酸,尾气排放,铅烟尘返回配料。铅氧化渣经铸块后与焦块、熔剂块混合后入鼓风炉进行还原熔炼,产出炉渣、烟气和粗铅,烟气经收尘后放空,铅烟尘返回配料。 工艺主要设备包括可旋转式氧气底吹熔炼炉,多元套管结构氧枪(多通道水冷高温喷镀耐磨底吹氧枪),特殊耐磨材质的氧枪口保护砖,浅层分格富铅渣速冷铸渣机(铅氧化渣铸渣机),带弧型密封罩和垂直模式壁中压防腐余热锅炉,全封闭铅烟尘输送配料等, 新型结构鼓风炉(双排风口大炉腹角高料柱)等。 工艺的核心设备是氧气底吹熔炼炉。熔炼炉炉型结构为可回转的卧式圆筒

形,在炉顶部设有2~3 个加料口,底侧部设有3~6 个氧气喷入口,炉子两端分 别设一个虹吸放铅口和铅氧化渣放出口。炉端上方设有烟气出口。 铅精矿的氧化熔炼是在一个水平回转式熔炼炉中进行的。铅精矿、铅烟尘、熔剂及少量粉煤经计量、配料、圆盘制粒后, 由炉子上方的气封加料口加入炉内, 工业纯氧从炉底的氧枪喷入熔池。氧气进入熔池后, 首先和铅液接触反应, 生成氧化铅(PbO ) , 其中一部分氧化铅在激烈的搅动状态下, 和位于熔池上 部的硫化铅(PbS) 进行反应熔炼, 产出一次粗铅并放出SO 2。反应生成的一次粗铅和铅氧化渣沉淀分离后, 粗铅虹吸或直接放出,铅氧化渣则由铸锭机铸块后, 送往鼓风炉工段还原熔炼, 产出二次粗铅。出炉SO 2 烟气采用余热锅炉 或汽化冷却器回收余热, 经电收尘器收尘, 送硫酸车间处理。熔炼炉采用微负压操作, 整个烟气排放系统处于密封状态, 从而有效防止了烟气外逸。同时, 由于混合物料是以润湿、粒状形式输送入炉的, 加上在出铅、出渣口采取有效的集烟通风措施, 从而避免了铅烟尘的飞扬。经实地检测, 熔炼车间岗位含铅尘低于0. 1m g/Nm 3, 完全达到了国家劳动卫生标准。由于在熔炼炉内只进行氧化作业, 不进行还原作业, 工艺过程控制大为简单。 氧气底吹熔炼一次成铅率与铅精矿品位有关, 品位越高, 一次粗铅产出 率越高。为适应下一步鼓风炉还原要求, 铅氧化渣含铅应控制在40% 左右, 略低于烧结块含铅率, 相应地,一次粗铅产出率一般为35%~ 40% , 粗铅含S< 0. 2%。 和烧结块相比, 铅氧化渣孔隙率较低, 同时, 由于是熟料, 其熔化速度 较烧结块要快些, 从而增加了鼓风炉还原工艺的难度。但是, 经过半工业试验证明, 采用鼓风炉处理铅氧化渣在工艺上是可行的, 鼓风炉渣含Pb 可控制在

冶金行业主要危险源和安全技术

冶金行业主要危险源和安全技术一、冶金工厂主要危险源及主要事故类别和原因 (一)冶金工厂的概况及特点 冶金工业包指冶企工业的铁矿和有色金属工业的钢、铝、钵、鸽、锐、倒、锡、镍、铅等矿和钢铁厂、轧钢厂以及各种有色金属冶炼 及加工等。此外,还包括提供辅助材料与生产设备的各种企业。 冶金工业生产的特点是: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种类繁多,工艺、设 备复杂多祥,设备体积大(如各种冶炼设备,各种运输设备体积都十 分庞大);产品质量高,冶炼生产温度高(如炼铁、炼钢的焰点和沸 点高达1000~2000℃甚至以上,电解铝正常生产温度高达950℃); 粉尘烟害大,有毒有害物质多,劳动条件艰苦,安全卫生问题突出,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多。这些都是劳动保护不可忽视的。 在冶金工业生产中,从矿山开采、选矿、烧结、冶炼、轧钢、轧制 有色金属到焦化、耐火材料、炭素、铁合金、机械加工和运输等一

系列过程中危害工人安全、健康的因素非常多,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加以解决。 建国以来在冶金工业生产中,以爆炸、冒顶、片帮、交通运输、提升设备、中毒等方面的事故为最多,而且多是死亡事故。安全工作应以预防这方面的事故的发生为重点。 (二)冶金工厂的事故致因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或物接收了一定量的不能够接收的能量或危害性物质。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可以把生产过程看作是一个能量转换和做功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能量流动的过程。当能量在流动过程中出现了违反人们意志的异常能量逸散时,就可能产生事故。如果逸散的能量对物作功就产生设备事故,对人做功,则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因此在一般生产过程中,事故是由于能量逸散所造成的。 能量有各种形式,如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光能、热能、化学能、原子能等等。

有色金属冶炼——铜铅锌冶炼排污许可证审核要点

有色金属冶炼——铜铅锌冶炼排污许可证 审核要点 (第一版) 企业各项申请材料和环保部门补充信息应完整、规范。 复审时,除应关注是否按照前版审核意见修改外,还须注意是否出现新问题。 一、材料的完整性 应具备排污许可证申请表、承诺书、申请前信息公开情况说明表、排污许可证副本、附图、附件等材料。 其中,附图应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 二、材料的规范性 (一)申请前信息公开 1、信息公开时间应不少于5个工作日。 2、信息公开内容应符合《排污许可证管理暂定规定》要求。 3、信息公开情况说明表应填写完整,包括信息公开的起止时间。 署名应为法定代表人,且应与排污许可证申请表、承诺书等保持一致。有法定代表人的一定要填写法定代表人,对于没有法定代表人的企事业单位,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者等,这些单位可以由实际负责人签字。此外对于集团公司下属不具备法定代表人资格的独立分公司,也可由实际负责人签字。 4、申请前信息公开期间收到的意见应进行逐条答复。 (二)排污许可证申请表 1、表1- 排污单位基本信息表 (1)是否属于重点区域,属于重点区域的需执行特别排放限值(考虑氮氧化物); (2)环评批复、备案文件必填一项,且需逐一填写;通过环评批复时间(2015年),确定为三者取严或二者取严; (3)总量分配计划文件需填写具体文号(或名称);总量控制指标需逐一填写,并备注来源,来源包括:总量分配计划文件、现有排污许可证、排污权交易获取、环评文件(2015年后)、其他政府文件形式确认的; 2、表2-主要产品及产能信息表 (1)生产线名称不要填写生产单元,划分依据为原料-最终产品(非中间产品); (2)生产工艺根据字典项选择,未在字典项内的选择其他,并注明具体工艺名称; (3)生产设施填写完整,包括技术规范的必填项和产生排污的生产设施;

不锈钢冶炼工艺

不锈钢技术及其发展 摘要介绍了不锈钢炼钢的总体概况和品种, 论述了不锈钢在铁水预处理、转炉、电炉、二次精炼、连铸等方面的典型工艺流程,概述了国内外不锈钢的生产和消费现状,提出了不锈钢生产流程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不锈钢生产流程精炼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stainless steel aking and the varieties of the product, stated the typical progresses flow in hot metal pretreatment、 converter、 EAF、 secondary refining continuous casting etc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stainless steel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stainless steel. Key words: stainless steel production process secondary refining 1.前言 不锈钢是指具有抵抗大气、酸、碱和盐等腐蚀作用的合金钢的总称。通常所说的“不锈”是指其抗腐蚀性能可归因于在氧化的环境中,形成一层氧化铬表面膜。这层薄膜具有不溶解、能自行恢复和无气孔的特点。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损、外观精美等特性,用途非常广泛,是石油、化工、化肥、制药、食品、国防、餐具、合成纤维和石油提炼等行业中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 2.不锈钢的种类 不锈钢常按组织状态分为:铁素体钢、奥氏体钢等、双相不锈钢、马氏体钢。另外,可按成分分为: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和铬锰氮不锈钢等。 (1) 铁素体不锈钢:含铬12%~30%。其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属于这一类的有Crl7、Cr17Mo2Ti、Cr25,Cr25Mo3Ti、Cr28等。铁素体不锈钢因为含铬量高,耐腐蚀性能与抗氧化性能均比较好,但机械性能与工艺性能较差,多用于受力不大的耐酸结构及作抗氧化钢使用。这类钢能抵抗大气、硝酸及盐水溶液的腐蚀,并具有高温抗氧化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等特点,用于硝酸及食品工厂设备,也可制作在高温下工作的零件,如燃气轮机零件等。 (2) 奥氏体不锈钢:含铬大于18%,还含有8%左右的镍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奥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8Ni9、 <0.08%,钢号中标记为“0”。这类钢中含有大量0Cr19Ni9等。0Cr19Ni9钢的w C 的Ni和Cr,使钢在室温下呈奥氏体状态。这类钢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焊接性和耐蚀性能,在氧化性和还原性介质中耐蚀性均较好,用来制作耐酸设备,如耐蚀容器及设备衬里、输送管道、耐硝酸的设备零件等。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固溶处理,即将钢加热至1050~1150℃,然后水冷,以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3)奥氏体 - 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并具有超塑性。奥氏体和铁素体组织各约占一半的不锈钢。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Si、Nb、Ti,N等合金元素。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与奥氏体不锈钢

不锈钢生产流程详解

不锈钢丝生产流程 不锈钢是20世纪重要发明之一,经过近百年的研制和开发已形成一个有300多个牌号的系列化的钢种。在特殊钢体系中不锈钢性能独特,应用范围广,起其它特殊钢无法代替的作用。而不锈钢几乎可以涵盖其它任何一种特殊钢。 不锈钢合金含量高,价格比较高,但使用寿命远远高于其他钢种,维护费用少,是使用成本最低的钢种。不锈钢回收利用率高,对环境污染少,是改善环境,美化生活的绿色环保材料。 不锈钢的生产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锈钢的发展几乎不受某个特定行业发展的影响,而与国家和地区GDP(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密切相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近年来GDP值以每年7%~8%的速度稳步上升,国内不锈钢表观消费量一直以每年15%左右速度递增,2001年中国不锈钢表观消费量已达225万吨。预计未来几年这种增长势头将有增无减,不锈钢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不锈钢丝是不锈钢产品系列中一个重要品种,主要用作制造业的原材料。我国经济目前以制造业为支柱,所以我国不锈钢丝消费量在不锈钢总消费量中所占比重要高于发达国家。世界钢丝在不锈钢总量中所占比例大约为4.5%,我国2001年钢丝所占比例已达4.9%,预计未来几年将上升到5.0%~5.5%的水平。根据2001年调查资料全国不锈钢丝表观消费量为11万吨,品种结构为铆螺占40.1%,气阀占22.7%,筛网和焊丝分别占9.1%,精密轴占4.5%,医疗器械占2.7%,滚动体占1.8%,弹簧和制绳分别占0.9%,其它占8.2%。如果按钢的组织结构来划分,我国奥氏体不锈钢丝:铁素体不锈钢丝:马氏体不锈钢丝消费比例为65:10:25,而日本三者比例为70:18:12,由此看出消费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相对于其他品种,不锈钢丝属于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近年来国内不锈钢丝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尽管如此生产增长仍赶不上消费的增长,每年不锈钢丝的进口量一直维持在2万吨左右。发展不锈钢丝生产,提高不锈钢丝产品质量水平是制品行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1. 不锈钢的特性、用途及品种 不锈钢是指一些在空气、水、酸性溶液及其它腐蚀介质中具有较高化学稳定性,在高温下具有抗氧化性的钢。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和抗氧化性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1.1、化学成分对不锈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1.1 铬是决定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主要元素 为什么铬能决定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是不是含铬的钢都是不锈钢?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金属腐蚀说起。 金属腐蚀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种。在高温下金属直接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氧化物,是一种化学腐蚀。在常温下这种腐蚀进行得很缓慢,金属的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在介质中离子化。以铁为例,电化学腐蚀过程可表示为: Fe-e=Fe++ 一种金属耐电化学腐蚀的能力,决定于本身的电极电位。电极电位越负,越易失去电子,发生离子化。电极电位越正,越不易失去电子,不易离子化。常见金属的标准电极电位如表1-1。 表1-1 常见金属的标准电极电位 1/8、2/8、3/8……原子比时,铁-铬合金钢的电极电位呈跳跃式的提高,这种变化规律叫n/8定律,如图1-1所示。

铅冶炼工艺流程

铅冶炼工艺流程选择 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法和浸没式顶吹(ISA或Ausmelt)熔炼—鼓风炉还原法在工艺上都是将冶炼的氧化和还原过程分开,在不同的反应器上完成,即在熔炼炉内主要完成氧化反应以脱除硫,同时产出一部分粗铅和高铅渣。高铅渣均是通过铸渣机铸成块状再送入鼓风炉进行还原熔炼,产出的粗铅送往精炼车间电解,产出的炉渣流至电热前床贮存保温,前床的熔渣流入渣包或通过溜槽进入烟化炉提锌。随着我国对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上述工艺的弊端也显现出来,鼓风炉还原高铅渣块,液态高铅渣的潜热得不到利用,还要消耗大量的焦炭,随着焦炭价格的提升,炼铅成本居高不下。电热前床消耗大量的电能和石墨材料,也增加了冶炼成本,同时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和投资。 为了适应环保、低炭、节能降耗的需求,新的技术不断出现,目前在河南省济源豫光金铅,金利公司、万洋集团各自采用的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的三种炉型代表了我国铅冶炼发展的最高水平。 一、豫光金铅底吹还原工艺: 取消鼓风炉,不用冶金焦,实现液态渣直接还原,与原有富氧底吹炉氧化段一起,形成完整的液态渣直接还原工业化生产系统。具体技术方案为:铅精矿、石灰石、石英砂等进行配料混合后,送入氧气底吹炉熔炼,产出粗铅、液态渣和含尘烟气。液态高铅渣直接进入卧式还原炉内,底部喷枪送入天然气和氧气,上部设加料口,加煤粒和石子,采用间断进放渣作业方式。天然气和煤粒部分氧化燃烧放热,维持还原反应所需温度,气体搅拌传质下,实现高铅渣的还原。工艺流程如图1。

图1 豫光炼铅法的工艺流程图 生产实践效果 8万t/a熔池熔炼直接炼铅环保治理工程主要包括以豫光炼铅法为主的粗铅熔炼系统、大极板电解精炼系统和余热蒸汽回收利用系统等。项目09年2月正式开工,09年8月进行设备安装,2010年元月开始空车调试,3月28日熔炼系统氧化炉点火烘炉。目前氧化炉、还原炉、烟化炉、硫酸及制氧系统均正常生产,经几个月的生产检验,各项环保指标优于国标,技经指标达设计水平。 豫光炼铅新技术的主要特点 (1)流程短:工艺省去了铸渣工序,淘汰了鼓风炉,减少了二次污染和烟尘率(国际同类技术的烟尘率一般在15%左右,而豫光炼铅法的烟尘率仅为7~8%)。 (2)自动化水平高:工艺可在氧化、还原等关键工序中设置3000多个数据控制点,实现全系统的DCS集中自动控制,用工大幅减少,系统生产更安全稳定性。 (3)低能耗:该工艺不仅利用了渣和铅的潜热,熔池熔炼时传热传质效率高,能耗大大降低。粗铅能耗比氧气底吹-鼓风炉炼铅低25%左右,比传统工艺低约50%。 (4)低排放:采用天然气、煤粒替代焦炭,达到清洁生产的目标,SO2排放浓度和远低于国家标准,仅为氧气底吹-鼓风炉炼铅中鼓风炉排放量的10%,同时CO2排放量仅为氧气底吹-鼓风炉炼铅工艺的22%。 (5)清洁化生产:密闭性好的熔炼设备缩短了工艺流程,减少了无组织排放量,实现了铅清洁化生产。终渣含铅指标比国际同类工艺低2%左右,资源利用率提高。

有色金属冶炼中的职业危害及预防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有色金属冶炼中的职业危害及预防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5 页

有色金属冶炼中的职业危害及预防 有色金属包括重金属(铅、锰、汞、钻、钨、锑、锡、铊)、轻金属(铝、镍、锌、镁)、稀有金属(钼、铍、锶、钛、铋、镉)、贵重金属(金、银、铂)、放射性金属(镭、钍、铀)等。在自然界中,各种有色金属常以硫化物、氧化物、砷化物、碳酸盐、硅酸盐等形式存在,并常常是多种矿物的天然簇聚共生。因此,采掘一种矿石即可从中提炼出多种有经济价值的有色金属。采出来的矿石,经选矿形成精矿;精矿冶炼成为各种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在冶炼过程中职业危害比较严重,不仅有职业危害问题,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在职业卫生和 一、主要有色金属冶炼工艺 1.铅、锌、铜冶炼 目前,大型铅、锌、铜冶炼厂多采用鼓风炉熔炼烧结矿法。精矿先经烧结脱硫,形成氧化物,加入溶剂(二氧化硅、碳酸钙等),再进行高温熔炼,除去精矿中的杂质,使氧化物还原为铅、锌、铜。在炉内反应、分馏,提炼出金属铅、锌、铜。 2.铝冶炼 铝的用途广泛。我国是用铝、炼铝的大户。铝的原料是铝土矿,铝土矿与焙烧后的石灰石配合后,经破碎、磨制矿浆、加碱溶出、洗涤、分离、焙烧等过程产出氧化铝,氧化铝经电解,产出品位较高的电解铝。 3.其他有色金属冶炼 铍、镉都是稀有金属。自然界于地壳中埋藏量极低,如铍约占地壳组成的十万分之五。它们是组成合金的重要金属,广泛用于化学工业、电气器材、机械制造及国防工业。 第 2 页共 5 页

绿柱石是炼铍的主要矿石。多采用火法冶炼工艺。作业场所常被含铍烟尘和铍蒸汽污染。镉冶炼多从铅锌矿、锡矿的精选尾矿或冶炼后的炉渣中回收提炼镉。 二、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有色金属冶炼是职业危害比较严重的生产过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从原料到成品都产生各种各样的职业危害。 烧结、焙烧、冶炼中产生大量的含有各种毒物的混合性烟尘,每生产1t铅排放烟尘量约为0.6t,每生产1t锌排放烟尘可达0.11~35.8t,严重地污染了车间内外环境。 (1)铅冶炼工的铅中毒发病率较高。 (2)铍冶炼中产生铍蒸气、烟尘,工人长期接触可发生铍中毒、铍性皮炎、皮肤溃疡、肺的铍肉芽肿。 (3)铜锌冶炼时产生大量的锌蒸气,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氧化锌,吸入氧化锌引起的金属热是铜锌等金属冶炼中多发的职业病。 (4)锡、锑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工人长期接触可引发上呼吸道炎症,长期累积可发生锡尘肺、锑尘肺等。 (5)刺激性气体的危害在有色金属冶炼中也是比较常见的,铜锌冶炼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可对人体造成危害。 (6)粉尘的危害在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也是普遍的,粉尘中含毒性较大的铅、铍、铊等,其中游离二氧化硅所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 (7)高温与热辐射是有色金属冶炼中较普遍的危害因素。 三、预防措施 有色金属冶炼中毒物、粉尘、物理因素各种职业危害几乎均有,可 第 3 页共 5 页

黄金冶炼工艺流程

黄金冶炼工艺流程 我国黄金资源储量丰富,分布较广,黄金冶炼方法很多。其中包括常规的冶炼方法和新技术。冶炼方法、工艺的改进,促进了我国黄金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五位,成为产金大国之一 黄金的冶炼过程一般为: 预处理、浸取、回收、精炼。 1. 黄金冶炼工艺方法分类 1.1 矿石的预处理方法 分为: 焙烧法、化学氧化法、微生物氧化法、其他预处理方法。 1.2 浸取方法浸取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两大类。其中,物理方法又分为混汞法、浮选法、重选法。化学方法分为氰化法(又分:氰化助浸工艺、堆浸工艺)与非氰化法(又分: 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多硫化物法、氯化法、石硫合剂法、硫氰酸盐法、溴化法、碘化法、其他无氰提金法)。 1.3 溶解金的回收方法 分为: 锌置换沉淀法、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其它回收方法。 1.4 精炼方法主要有全湿法,它包括电解法、王水法、液氯法、氯化法、还原法火法、湿法一火法联合法。 2. 矿石的预处理随着金矿的大规模开采,易浸的金矿资源日渐枯竭,难处理金矿将成为今后黄金工业的主要资源。在我国已探明的黄金储量中,有30%为难处理金矿。因此,难处理金矿的预处理方法成为当前黄金工业提金的关键问题。 难处理金矿,通常又称为难浸金矿或顽固金矿,它是指即使经过细磨也不能用常规的氰化法有效地浸出大部分金的矿石。因此,通常所说的难处理金矿是对氰化法而言的。

2.1 焙烧法 焙烧是将砷、锑硫化物分解,使金粒暴露出来,使含碳物质失去活性。它是处理难 浸金矿最经典的方法之一。焙烧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操作简便,适用性强,缺点是环境污染严重。含金砷黄铁矿一黄铁矿矿石中加石灰石焙烧,可控制砷和硫的污染;加碱焙烧可以有效固定S、As等有毒物质。美国发明的在富氧气氛中氧化焙烧并添加铁化合物使砷等杂质进入非挥发性砷酸盐中,国内研发的用回转窑焙烧脱砷法,哈萨克斯坦研发的用真空脱砷法以及硫化挥发法,微波照射预处理法,俄罗斯研发的球团法等都能有效处理含砷难浸金矿石。 2.2 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法主要包括常压化学氧化法和加压化学氧化法。 常压化学氧化法是为处理碳质金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常温常压下添加化学试剂进行氧化,如常压加碱氧化,在碱性条件下,将黄铁矿氧化成Fe(SO ),23砷氧化成As(OH)和AsO,后者进一步生成砷酸盐,可以脱除。主要的氧化剂 323 有臭氧、过氧化物、高锰酸盐、氯气、高氯酸盐、次氯酸盐、铁离子和氧等。加压氧化是采用加氧和加热的方法,通过控制化学反应过程来使硫氧化。根据不同的反应过程,可采用酸性或碱性条件。 加压氧化法具有金回收率高(9O% ~98% )、环境污染小、适应面广等优点,处理大多数含砷硫难处理金矿石或金精矿均能取得满意效果。加压氧化包括高压氧化、低压氧化和高温加压氧化。如加压硝酸氧化法,用硝酸将砷和硫氧化成亚砷酸和硫酸,使包裹金充分解离,金的浸出率在95% 以上,缺点是酸耗较高。 2.3 微生物氧化法微生物氧化又称细菌氧化,它是利用细菌氧化矿石中包裹了金的硫化物和砷化物而将金裸露出来的一种预处理方法。目前,细菌浸出可用于处理矿石和精矿,对精矿一般 采用搅拌浸出,对于低品位矿石则多采用堆浸。 所使用的细菌最适宜的是氧化亚铁硫杆菌,目前已在工业上获得应用。氧化亚铁硫

有色金属铅冶炼方法.

氧气底吹熔炼一鼓风炉还原 炼铅新技术

二OO六年八月二日

氧气底吹熔炼一鼓风炉还原炼铅法 传统的烧结-鼓风炉炼铅法面临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挑战。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联合多家冶炼厂,就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工艺进行联合攻关。在经过工业试验和工业验证试验后,对两座炼铅厂(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和池州有色金属公司)采用该工艺进行了设计,设计范围包括精矿储存、配料、混合制粒、氧气站、底吹熔炼、酸厂、鼓风炉还原熔炼等,且现已建成投产。烧结-鼓风炉炼铅法采用底吹氧化熔炼处理铅精矿,富铅渣用鼓风炉还原熔炼,已实现工业化生产。实践证明,该工艺技术先进,环保效果明显。 一、氧气底吹熔炼一鼓风炉法简介 氧气底吹熔炼一鼓风炉还原炼铅法工艺流程为:熔剂、铅精矿或二次铅原料及铅烟尘经配料、制粒或混捏后进行氧气底吹熔炼,产出烟气、一次粗铅和铅氧化渣,烟气经余热锅炉回收余热和电收尘器收尘后采用二转二吸工艺制酸尾气排放,铅烟尘返回配料。铅氧化渣经铸块后与焦块、熔剂块混合后入鼓风炉进行还原熔炼,产出炉渣、烟气和粗铅,烟气经收尘后放空,铅烟尘返回配料。 工艺主要设备包括可旋转式氧气底吹熔炼炉,多元套管结构氧枪(多通道水冷高温喷镀耐磨底吹氧枪),特殊耐磨材质的氧枪口保护砖,浅层分格富铅渣速冷铸渣机(铅氧化渣铸渣机),带弧型密封罩和垂直模式壁中压防腐余热锅炉,全封闭铅烟尘输送配料等,新型结构鼓风炉(双排风口大炉腹角高料柱) 工艺的核心设备是氧气底吹熔炼炉。熔炼炉炉型结构为可回转的卧式圆筒形,在炉顶部设有2?3个加料口,底侧部设有3?6个氧气喷入口,炉子两端分别设一个虹吸放铅口

和铅氧化渣放出口。炉端上方设有烟气出口。 铅精矿的氧化熔炼是在一个水平回转式熔炼炉中进行的。铅精矿、铅烟尘、熔剂及少量粉煤经计量、配料、圆盘制粒后,由炉子上方的气封加料口加入炉内,工业纯氧从炉底的氧枪喷入熔池。氧气进入熔池后,首先和铅液接触反应生成氧化铅(PbO ),其中一部分氧化铅在激烈的搅动状态下,和位于熔池上部的硫化铅(PbS)进行反应熔炼,产出一次粗铅并放出SO2。反应生成的一次粗铅和铅氧化渣沉淀分离后,粗铅虹吸或直接放出,铅氧化渣则由铸锭机铸块后,送往鼓风炉工段还原熔炼,产出二次粗铅。出炉SO2烟气采用余热锅炉或汽化冷却器回收余热,经电收尘器收尘,送硫酸车间处理。熔炼炉采用微负压操作,整个烟气排放系统处于密封状态,从而有效防止了烟气外逸。同时,由于混合物料是以润湿、粒状形式输送入炉的,加上在出铅、出渣口采取有效的集烟通风措施,从而避免了铅烟尘的飞扬。经实地检测,熔炼车间岗位含铅尘低于0. 1m g/Nm 3,完全达到了国家劳动卫生标准。由于在熔炼炉内只进行氧化作业,不进行还原作业,工艺过程控制大为简单。 氧气底吹熔炼一次成铅率与铅精矿品位有关,品位越高,一次粗铅产出率越高。 为适应下一步鼓风炉还原要求,铅氧化渣含铅应控制在40%左右,略低于烧结块含铅率,相应地,一次粗铅产出率一般为35%?40% ,粗铅含S< 0. 2% 和烧结块相比,铅氧化渣孔隙率较低,同时,由于是熟料,其熔化速度较烧结块要快些,从而增加了鼓风炉还原工艺的难度。但是,经过半工业试验证明,采用鼓风炉处理铅氧化渣在工艺上是可行的,鼓风炉渣含Pb可控制在4%以内。通过炉型改进,渣型调整、适当控制单位时间物料处理量等措施,渣含Pb可望进一步降低。另外,尽管现有指标较传统工艺渣含Pb1. 5%^ 2%的指标稍高,但由于新工艺中鼓风炉渣量仅为传统工艺的50%- 60% ,因而,鼓风炉工段铅的损失基本不增加。在技改过程中,利用原有的鼓风炉作适当改进即可,这样,可以节省大笔投资。

电解铅的冶炼工艺流程

电解铅的冶炼工艺流程 铅冶金是白银生产的最佳载体:一般铅对金银的捕集回收率都在95%以上,因此金银的回收是与铅的生产状况直接相关的。现在世界上约有80%的原生粗铅是采用传统的烧结一鼓风炉熔炼工艺方法生产的。传统法技术成熟,较完善可靠,其不足之处在于脱硫造块的烧结过程中,烧结烟气的SO2浓度较低,硫的回收利用尚有一定难度,鼓风炉熔炼需要较昂贵的冶金焦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冶金工作者进行了炼铅新工艺的研究。八十年代以来,相继出现了QSL法、闪速熔炼法、TBRC转炉顶吹法、基夫赛特汉和艾萨熔炼法等新的炼铅方法。其中,QSL法是德国鲁奇公司七十年代开发的直接炼铅新工艺,加拿大、韩国和我国虽然先后购买了此专利建厂,但生产效果不甚理想;闪速熔炼法尚未实现工业化生产;TBRC法是瑞典波里顿公司所创,但此法作业为间断性的,且炉衬腐蚀严重;基夫赛特法由原苏联有色金属研究院研究成功,现已有多个厂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是一种各项指标先进、技术成熟可靠的炼铅新工艺,但采用该法单位投资大,只有用于较大生产规模的工厂时,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 艾萨炼铅技术基于由上方插入的赛罗浸没喷枪将氧气喷射入熔体。产生涡动熔池,让强烈的氧化反应或者还原反应迅速发生。在第一段,熔炼炉产出的高铅渣经过流槽送还原炉,氧化脱硫所产的烟气经除尘后送制酸系统。在第二段还原炉中,所产粗铅和弃渣从排放口连续放出,并在传统的前床中分离,所产烟气进行除尘处理后经烟囱排放。 艾萨法熔炼流程。该工艺流程先进,对原料适应性广、生产规模可大可小,比较灵活、指标先进、SO2烟气浓度高,可解决生产过程中烟气污染问题;同时冶炼过程得到强化,金银捕集率高,余热利用好,能耗低。它不仅适应308厂铅银冶炼的改建要求,而且能够对我国的银铅冶金生产和技术进步起到推动作用,故推荐引进艾萨法作为本项目粗铅冶炼生产工艺的第一方案。 传统的鼓风烧结——鼓风炉法虽然在烟气制酸方面尚有一定困难,但近年来,我国株洲冶炼厂、沈阳冶炼厂、济源冶炼厂等大型铅厂的改扩建工程仍然采用此法,是因为它具有建设快、投产、达产快的优点。 粗铅精炼工艺有火法和电解法两种。一般来说,电解法对银、金、铋和锑的分离效果好,铅、银等金属的回收率高,劳动条件好,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电解法的缺点是基建投资较火法高。采用火法需要处理大量中间产物,能耗较高,致使其生产成本较电解法高。鉴于本项目粗铅含银、铋等金属较多。 常规方法处理铅阳极泥是采用火法——电解法流程获得金、银,渣进行还原熔炼,精炼得精铋等,流程简单、技术成熟,工人易操作,但有价金属回收率不高,锑、铅呈氧化物形态挥发进入烟尘,不但不便于综合回收,而且造成第二次污染。

不锈钢复合板的生产工艺及用途

不锈钢复合板的生产工艺及用途 为了更好地能使不同性能的钢材充分发挥其特性,早在8世纪印度发明了大马士革钢,用于制造锋利无比的刀具,使其在具有较好的韧性和较高的硬度,刀上可以具有非常锋利的刀锋.而且也非常坚韧而不会折断尖锐而不脆断,这就是两种不同钢材复合而成的大马士革钢,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浇注复合法生产的复合钢。我国50年代中期用浇注复合法生产复合钢锭再经热轧是,轧制成窄幅钢板制造农用犁刀和民用厨用刀具。 近几年不锈钢因具有良好的不锈和耐蚀特性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不锈钢中含有高比例的镍铬等稀贵金属而使其价格居高不下。但由于镍价飙升,导致含镍较高的300系不锈钢价格波动较大,使得不锈钢生产企业不得不加大开发低镍和无镍不锈钢。即便如此,不锈钢的价格仍然很高,如200系和400系不锈钢的价格均在每吨价格也在普碳的两倍以上。因此,开发不锈钢的替代产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材料研究人员关注的重要课题。 不锈钢复合板材通常是以不锈钢做面材,以普通低合金钢或其它合金材料为基材,通过一定连接方式结合成一体的复合板材,兼具不锈钢和其它合金材料的优点,在价格上具有同规格纯不锈钢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不锈钢复合板材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金属复合板的研究最早是美国于1860年开始的,工业性生产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美国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强度,开始了镍复合钢板的生产。20世纪30年代,联也对铝、锡、钢等金属与合金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初步研究,所采用的生产工艺主要有轧制法、铸造法、爆炸法、扩散焊接法等。其中,对冷轧复合法的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较为深入,试生产了08F钢基体上

复合1828型不锈钢的三层耐蚀复合板。20世纪50-60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等单位对固相复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日本在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虽较晚,但进步迅速,近年来成为从事金属复合材料研究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复合板研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主要方法有爆炸焊接、爆炸焊接+轧制、热轧、冷轧等,主要研究单位有钢铁研究所、东北大学、科技大学、科技大学等。目前,太钢、昆钢、柳钢等已实现不锈钢的复合生产。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不锈钢复合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方法也日益增多,目前大致可归结为固+固相复合法、液+固相复合法以及液+液相复合法三大类。图1 给出了金属复合板材的生产方法。 图1 金属复合板生产方法 1 固+固相复合法 固+固相复合法相对比较成熟,种类也比较多。主要包括焊接复合法、直接轧制复合法、焊接+ 轧制法、涂层复合法等。其中,在焊接复合法中,根据焊接方式的不同,又包括爆炸焊接、钎焊法、扩散焊接法等。同时,在焊接成形以后,一般都需要进行压力加工,最终获得大幅面的复合板材,故焊接法通常与轧制法相结合,形成焊接+ 轧制复合法。在涂层复合法中,根据获得涂层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热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完整版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与职业病,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以下统称企业)的安全生产(含职业健康,下同)和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机械铸造企业中金属冶炼活动的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冶金企业,是指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生产活动的企业。 本规定所称有色金属企业,是指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生产活动的企业。本规定所称金属冶炼,是指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从事达到国家规定规模(体量)的高温熔融金属及熔渣(以下统称高温熔融金属)的生产活动。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具体目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制定并公布。 第四条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所属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的安全生产工作,由企业承担管理责任。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指导、监督全国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以下统称负有冶金有色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根据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 第六条企业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企业应当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一名从业人员的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第七条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和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第八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负责人(包括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下同)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第九条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每年向股东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本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接受股东和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 第十条企业存在金属冶炼工艺,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上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不低于从业人员千分之三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但最低不少于三人;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十一条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具备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其中,存在金属冶炼工艺的

铅冶炼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144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铅冶炼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铅冶炼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 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铅冶炼过程中的职业危害 「1」铅中毒。铅的熔点低(327.5℃),在400~550℃便有显著的挥发,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多。铅矿石在鼓风炉还原熔炼时,由于鼓风炉内温度达1200℃以上,铅的挥发很大,炉渣中也含有2%左右的铅,在流出时铅同样挥发;在铅矿中含有一定量的铅、砷、锑形成铅冰铜和砷冰铜。冰铜排放时,铅的挥发更大;熔融金属铅的流出也造成铅蒸汽的形成。铅蒸汽在空气中迅速凝聚、氧化而成氧化铅(PbO),呈气溶胶散布于作业环境中,而铅及其化合物都是毒性很强的毒物。

铅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以蒸汽、烟及烟尘的形式存在,主要由呼吸道进入人体,在呼吸道内的吸收远较消化道完全和迅速。由于经常不断地进入和蓄积于人体内,引起操作人员的铅中毒。 铅中毒能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造血机能的减退。国家规定允许铅尘浓度为0.05毫克/米3,铅烟灰0.03毫克/米3。 「2」砷中毒。由于铅矿石中含有一定量的砷化物。在鼓风炉还原熔炼时,还能生成砷冰铜。在放出砷冰铜时,有大量砷蒸汽及三氧化二砷向操作现场弥散,引起操作人员砷中毒,能引起毛细血管、新陈代谢、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病变。国家规定的允许浓度,三氧化二砷为0.3毫克/米3。 「3」一氧化碳中毒。由于鼓风炉内还原气氛很强,一氧化碳有时自炉顶和炉腹向外散发;在处理风

冶金及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检查表

冶金及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检查表

49 对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场所,应当按照《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GB3836)及《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设置自动 检测报警和防灭火装置 查看现场 50 涉酸碱物质工艺装 置管理对反应槽、罐、池、釜和储液罐、酸洗槽应当采取防腐蚀措施,设置事 故池,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查、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查看现场、检查维护 保养记录 51 实施浸出、萃取作业时,应当采取防火防爆、防冒槽喷溅和防中毒等安 全措施 查看现场 52 酸雾危害的电解作业时,应当采取防止酸雾扩散及槽体、厂房防腐措施。 电解车间应当保持厂房通风良好,防止电解产生的氢气聚集 查看现场 53 在使用酸、碱的作业场所,应当采取防止人员灼伤的措施,并设置安全 喷淋或者洗涤设施 查看现场 54 涉有毒物质工艺装 置管理采用剧毒物品的电镀、钝化等作业,企业应当在电镀槽的下方设置事故 池,并加强对剧毒物品的安全管理 查看现场 55 对生产过程中存在二氧化硫、氯气、砷化氢、氟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 工作场所,应当采取防止人员中毒的措施 查看现场 56 对存在铅、镉、铬、砷、汞等重金属蒸气、粉尘的作业场所,应当采取 预防重金属中毒的措施 查看现场 57 危险作业管理应当建立有限空间、动火、高处作业、能源介质停送等较大危险作业和 检修、维修作业审批制度,实施工作票(作业票)和操作票管理,严格 履行内部审批手续,并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作业安全 查管理制度、作业票 等资料 58 在生产装置复产前,应当组织安全检查,进行安全条件确认查方案、检查记录等资料

铅冶炼

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的铅冶炼行业 摘要:氧化底吹炉熔炼--鼓风炉还原新技术的应用,解决了铅冶炼的环境污染问题。该工艺流程简单,投资省,自动化高,是我国炼铅行业技术改造的最佳工艺选择。 关键词:氧气底吹炉熔炼--鼓风炉还原铅冶炼环保 ⒈前言 目前,我国铅冶炼厂主要采用传统的烧结--鼓风炉炼铅方法,此方法在国内外的粗铅生产中,仍占有主要的地位。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就着手对烧结--鼓风炉铅厂进行技术改造,改造主要目的是解决烧结机烟气制酸和提高设备的装备水平:如烧结机采用了钢性滑道、柔性传动、返烟风机,鼓风炉实现了热风熔炼和连续放液工艺;近年来烧结机烟气又实现了非稳态制酸或托普索制酸工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尚不能真正解决全系统的污染问题。随着国家日益重视环境保护,传统炼铅方法由于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而面临着生存的严峻挑战。 近30年来,世界上不少国家致力于炼铅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并先后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如Kivcet法、PSL法、Kaido法以及氧气顶吹喷枪浸没熔炼法。其中有些方法已经过多年的生产工艺日趋成熟,有些方法还处于发展之中,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流程短,烟气SO2浓度高,与传统技术相比,易于实现SO2的回收利用和解决生产区的劳动卫生条件。以上工艺的应用解决了炼铅行业的污染问题,推动了铅冶炼的发展。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引进技术需要巨额的技术转

让费用,同时建设投资很高,铅行业不可能全部使用引进技术,这制约了中小铅企业的发展。所以必须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我国自80年代工开始进行铅冶炼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至1998年半工业性实验完成,并通过了有色金属总公司组织的成果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工艺技术先进、过程顺利、环保效果明显。 ⒉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法 2002年8月,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铅冶炼烟气(尘)综合治理项目示范工程建成并一次投产成功,该项目采用了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新工艺。 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新工艺是我国自主开发的炼铅新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其核心是将氧化和还原分别在不同的熔炼中反应。该工艺能很好地解决铅冶炼烟气SO2制酸和铅烟尘的污染问题,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环境好,能实现清洁生产的特点。 ⒉1反应机理和工艺过程 铅精矿的氧化熔炼在密闭水平回转式熔烧炉中进行。铅精矿、铅烟灰、熔剂及少量的粉煤(精矿含硫比较低时)经计量、配料、制粒后,由炉子上方的加料口加入炉内,工业氧气从炉子的底部经氧枪喷入熔池。氧气进入溶池后,首先和铅液反应生产氧化铅(PbO),其中一部分氧化铅在激烈的搅拌状态下和熔池中的硫化铅(PbS)进行交互反应生成一次粗铅、氧化铅和二氧化硫,所产生的一次粗铅与铅氧化渣沉淀分离后,粗铅由虹吸道直接放出,铅氧化渣经铸渣机铸块后,送鼓风炉进行还原熔炼,产生二次粗铅。底吹炉熔炼产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