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影像解译

合集下载

遥感地质学-第14讲 遥感岩性解译

遥感地质学-第14讲 遥感岩性解译
沉积岩的纹形
变质岩
A
选择三典、型样岩区性目的识:别方法与解译要领
解译⑴要.把通每过种相岩关性分解析译与单特位征的对典比型进影行像。特征展示出来;
••123412、、、、、、岩 岩用利用用目航对样性 性多 用 高 图 视 空比区◇◇◇◇⑵⑶岩样波岩光像解像识解内选与与与与..性区为为段石谱的译片容择典不同不影所别译图岩遥热分影是是:原型同类同像在像性的要感惯辨纹岩目则样类岩岩特的处波资量率和性视主领:区 型 性 性征自理 谱料 ; 超 结 解 解;遥在影然(要训测单;多构译译感不像地练试一方波特的的图同特理区选或段征基基法像地征环的择综成;础本上段。境挑测合像;资同影有选试)波料有名像代作地谱;代地特表参点仪表物征性考作资性影;。;参料;像考;特。征;
第七章 遥感图像的岩性解译
本章主要内容 ➢ 岩性解译的概念 ➢ 三大类岩石的影像特征与解译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 遥感图像的地层分析
一、岩性解译的概念
• 岩性注解意译要:点依:据遥感资料波谱与空间信息特征判定出露地 表“难岩中石有物◇易性着”和眼—产影遥出像感特特图点征像。具有时空连续性特点,一种岩
的特点,根据地层沿走向影像特征的变化,
中部分: 析地层相变特点。
灰岩堤礁 相变界线 深色条带
• 制图步骤: (1)收集资料、初步研究 (2)野外踏勘建立遥感岩性-地层单位 (3)解译、验证、测量与制图 (4)综合解译、专题研究 (5)成图、结论
其中,2-4结合图像处理,建立影像标志层和每层的解译 标志。
?三大类岩石的影像特征岩浆岩侵入岩?不同比例尺图像上侵入岩体的特征中小比例尺图像大比例尺图像?水系特征大型侵入体中酸性岩体圆椭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中小型侵入体卵圆形透镜状串珠状褶皱带断裂带中侵入体条块状透镜状脉状侵入体边界线与围岩多呈明显的切割关系侵入接触侵入体内格状放射状同心环状节理系统被后期岩脉充填尤为清晰大中型侵入体内部树枝状钳状沟头树枝状水系小型侵入体内部环状放射状顺岩体长轴方向河流横穿小侵入体局部有峡谷或曲流岩浆岩火山岩?大比例尺图像锥状火山锥舌状熔岩流年轻的熔岩可见绳状流动构造五大莲池可见寄生火山口破火山口火山口湖熔岩被熔岩穹丘白头山天池古老火山长期风化剥蚀可见残留平台阶坎或放射状火山机构?小比例尺图像有一定规律排列的点斑大同火山群玄武岩流覆于第四系早期海相沉积物之上玄武岩色调暗中部有密集的深灰色斑点状圆形凹坑腾冲新生代火山群西拉木伦河断裂达来诺尔西部深灰色调玄武岩可见几十个规模不大沿nenee向分布的火山锥长白山天池火山口湖mss5mss7沉积岩?基本地质特征具有层理?影像特征条带状条纹状条带夹条纹状条带条纹影像受构造和河流切割影响会发生变化直线折线?条带条纹影像的清晰程度差异风化

遥感图像岩性及地层解译

遥感图像岩性及地层解译

《遥感地质学》课程作业题目:遥感图像岩性及地层解译姓名:杨明珠班级:064131学号:20131002772授课教师:牛瑞卿2016年 5 月23 日遥感图像岩性及地层解译本研究区选择的是贵州省望谟县麻山乡,经纬度范围为122-124E、35-40N,麻山乡位于望谟县东部,始建于1995年,是全县建立最晚的乡。

乡政府所在地和平村距县城约54公里,东邻桑郎镇,南界纳夜镇,西接大观乡,北靠新屯镇和乐旺镇处于“麻山片区”中心区域位置;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降雨1422毫米,最低海拔742m,最高海拔1484m,平均海拔1160m。

花坪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东北面,东邻德江、思南两县,南靠石径乡、龙泉镇,西与绥阳镇接壤,北面为德江县,总面积107.2平方公里。

花坪镇以丘陵地貌为主,构成东南与西北高,东北与西南低的地形特点,最高海拔1230米,最低海拔610米,平均海拔909米。

下图为研究区地质图,比例尺为1:20万。

研究区地质图研究遥感图像岩性及地层所使用的是landsat 7的数据,用ENVI所展示的是第7、4、3波段的RGB影像,如下图:放大来看可以看见左上角有一个呈椭圆形的区域,在影像上粗糙,层理不明显,在强烈切割地区,地形崎岖,分水岭尖,而上部为浑圆状,有时像碳酸盐岩形成的连座峰林,节理数量少而明显,植被分布不均,地面水系不发育。

由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可以看出这片区域发育为粘土砾岩,特征明显,由该地区的矿产分布特征来看为高岭土矿,详细图像如下图:在图中可以看出颗粒状的粗糙形态,高岭土是一种非金属矿产,是一种以高岭石族粘土矿物为主的粘土和粘土岩。

因呈白色而又细腻,又称白云土。

因江西省景德镇高岭村而得名。

其质纯的高岭土呈洁白细腻、松软土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等理化性质。

自然界中高岭土所包含的矿物主要分为粘土矿物和非粘土矿物。

其中粘土矿物主要包含高岭石族矿物和少量的蒙脱石、云母和绿泥石;非粘土矿物主要包含长石、石英和招的水化物,还有一些铁矿物如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等、钛矿物如金红石等和有机质如植物纤维等。

遥感地质学3.遥感岩性解译

遥感地质学3.遥感岩性解译

4、地貌与岩性
有些地貌与岩性密切相关,可作为判读标志。 如火山地貌、岩溶地貌、黄土地貌。 同时岩性抗风化能力不相同,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稳 定的地貌形态(表现为正或负地形),如石英砂岩和石 英岩在任何气候条件下总是形成正地形;页岩多数形成 负地形;酸性脉岩多半形成正地形;而基性脉岩多半形 成负地形。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的地貌形态随气候带及 产状的不同而异,是不稳定的。 岩浆岩体的地貌形态常与其时代新老、出露高低、被剥 露情况和岩体规模密切相关。
色调深浅变 化较大
地形平缓,当变质 岩性很坚硬时,地 形陡峭
丰字型水系,树枝 状水系,羽毛状水 系,片岩水系较稀 疏,片麻岩水系较 密集
有条纹条带影 植被发育, 纹。条纹呈直 常种植庄稼 线形,扭曲状, 或果林 环状或不规则
§4.3 变质岩解译

特征波谱(0.4—— 2.5μm)主要由铁、锰、 铜等金属离子和羟基、碳 酸根离子及水引起;
5、土壤、植被与岩性 不同岩性上形成的风化壳影响到土壤种属及理化性质,
对植被适宜性产生影响
§4.5 岩性识别方法与解译要领

4.5.1 岩性解译要领
1. 2. 3.
目视解译是岩性解译的基础 航空像片是目视解译的基本资料 充分利用对比提高解译能力 解译要通过相关分析与特征对比
对比内容: 与典型样区; 与不同类型遥感图像上同名地物影像特征 与同类岩性在不同地段影像特征 与不同岩性影像特征
4.1.1 中酸性岩体解译

中酸性岩体波谱特征
4.1.1 中酸性岩体解译

中酸性岩体几何形态
大型岩基多成圆穹状、纺锤状或边缘不规则的 块状。而单个中小型侵入体的岩株、岩枝、岩盘 等常成圆-椭圆、透镜状、串珠状或大脉状。 由于差异风化的结果,常构成下列地形地貌:

第六章 遥感图像岩性地层解译

第六章 遥感图像岩性地层解译
标志
色 调
岩性
影纹 图案
地形(貌)
水 系
植被与 土地利 用
其 他
无层理、 有岩相带、 围岩蚀变 带,岩体 长轴常与 构造走向 一致
侵 入 岩
均匀, 随岩性 (酸性-基 性)色调 从浅-深 变化
穹 浑圆状、 缓 串珠状 丘 较 地
形 圆 陵 高
低 滑 或 山
稀疏树 枝状、 环状放 超基性 射状水 岩类不 系 明 显 , 发育 受裂隙 控制 树枝状, 环状、 放射状、 平行状 水系 植被稀 少,土 壤层不 发育
1.1.2 沉积岩的图形特征 沉积岩的主要构造特征是成层性--层理。成 层的沉积岩以不同的产状,在不同的地区和构 造环境中具有以下特征: (1)朵状条纹条带,反映区域构造环境稳定 。 (2)弧形、环形、封闭型、折线型和迥曲线 型条纹条带;反映强烈强压环境。 (3)直线型条纹条带,反映单一构造环境。
(1)由无色和浅色矿物(石英、透闪石、透辉石等)组成的石 英岩、大理岩、钙镁硅酸盐岩石等,其风化面颜色一般较浅,反 射率偏高,色调较浅; (2)由暗色矿物组成的岩石,如片麻石、角闪片石、辉石岩等 ,其表面风化颜色偏深,反射率一般低于10%,呈深灰色至黑色 调。
1.3.2 变质岩的图形特征 正变质岩:在RS图像上具备岩浆岩和变质作 用产物的双重影纹特征。如,侵入岩体的块状 图形背景上迭加许多细断续线纹。 副变质岩:具备沉积岩和变质作用产物的双 重影纹特征。即在沉积岩的图形类型上迭加细 小的迥曲状条纹条带。在变质构造片理和片麻 理与原岩层理一致时,表现为成层岩层的图形 特征,其中细线纹尤为发育。当变质构造与层 理一致时,往往细线纹与地层条带呈斜交或直 交的交叉线纹。此外,常见有似层状,透镜状 ,肠状或回曲状图形。

.archivetemp第6章 遥感图像岩性地层解译2014

.archivetemp第6章 遥感图像岩性地层解译2014
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岩浆岩的波谱特征 有明显的规律可循,一般情况下: (1)基性、超基性岩浆岩的反射率低,色调呈 灰至黑色; (2)中性岩浆岩反射率中等,色调呈灰色; (3)酸性岩浆岩反射率偏高,呈浅灰至灰白色 调; (4)在同一类岩石中,随着化学成分、矿物成 分和结构构造的变化,其反射率也将有所不同, 可引起色调的变化。
用产物的双重影纹特征。如,侵入岩体的块状 图形背景上迭加许多细断续线纹。
副变质岩:具备沉积岩和变质作用产物的双 重影纹特征。即在沉积岩的图形类型上迭加细 小的迥曲状条纹条带。在变质构造片理和片麻 理与原岩层理一致时,表现为成层岩层的图形 特征,其中细线纹尤为发育。当变质构造与层 理不一致时,往往细线纹与地层条带呈斜交或 直交的交叉线纹。此外,常见有似层状,透镜 状,肠状或回曲状图形。
第六章 遥感图像岩性、地层解译
●三大岩类的主要影像特征 ●岩性解译的方法与要领 ●沉积岩——地层解译方法
岩性及地层解译是遥感图象地质解译的重 要内容与基础,并与构造解译、矿产解译等密切 相关。由于三大岩类内在因素的差异和受复杂的 外部因素影响,岩性及地层解译标志常具有多变 、多解性等特点,因而增加了解译工作的难度。 如何把握住各种岩性的解译标志,提高解译的速 度和精度,通过多年的解译实践,体会到岩性及 地层解译要善于分析对比、抓住典型特征、利用 组合规律进行解译。为此,需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
1.3.3 变质岩类图像的主要解译标志 变质岩类图像解译与沉积岩和岩浆岩图像解译相比,
其难度较大。原因是变质岩岩石类型复杂、岩相变化大、 厚度大小不一,不稳定。解译时以岩性组合为单元,以 影纹特征为主要标志,结合其它特征标志进行综合解译。
解译时一般从水系分析着手,变质岩的水系常呈丰 字型或羽毛状水系。在影纹组合上常呈断续的细条纹条 带,在假彩色合成图像上尤为突出。当原岩是岩浆岩时, 它呈环状,其形态特征与岩浆侵位时形成的环形构造十 分相似,但变质岩类环形构造不太明显,在环形中常有 一些细的条纹叠加,在遥感图像上有些部位较明显,有 些部位十分隐晦,它是变质岩的片麻理在影像上的特征。 变质岩类遥感图像主要解译标志见下表:

第七章.遥感图像岩性解译及地层分析

第七章.遥感图像岩性解译及地层分析

第七章.遥感图像岩性解译及地层分析第七章遥感图像岩性解译及地层分析⼀、影响岩性影像特征的主要因素(⼀)岩⽯成分和结构构造因素(⼆)岩⽯的物理化学性质因素1、岩⽯的颜⾊2、岩⽯的可溶性和粗糙度3、岩⽯的湿度4、岩⽯的透⽔性5、岩⽯抗侵蚀性(三)岩⽯所处的⾃然地理环境(四)地形和⽔系类型因素(五)植被和表⼟覆盖情况①灰岩、⽩云岩风化后,残留的粘⼟层较薄,且重酸性,植物不甚发育②砂岩风化后形成砂⼟,多⽣长灌⽊和针树③页岩风化后形成粘⼟,植被发育,有利于阔叶树⽣长④基性、超基性岩浆岩⼟壤贫瘠,加之含有较多的稀有元素,植被⼀般不发育⑤中酸性岩浆岩风化后形成亚粘⼟或粘⼟,⼟壤肥沃,植物茂盛⼆、沉积岩的解译(⼀)沉积岩的波谱特征及其⾊调特征对于沉积岩的波谱特征,岩⽯的矿物成分和岩⽯风化⾯的颜⾊是最关键的因素。

⼀般情况下,以浅⾊矿物为主,岩⽯风化⾯颜⾊较浅的岩⽯,其反射率偏⾼,⾊调较浅;以暗⾊和杂⾊矿物成分为主,三价铁胶结物较多,岩⽯风化⾯颜⾊较深的岩⽯,其反射率偏低,⾊调较深。

(⼆)沉积岩的图形特征沉积岩的主要构造特征是成层性,具有层理,因⽽在各种遥感图像上,普遍呈现为条带状、条纹状。

即为深浅不同的⾊调、⽔系、地貌的直线形-曲线形的相似(平⾏)形条带。

(三)沉积岩岩性解译三、岩浆岩的解译(⼀)岩浆岩的波谱特征及其⾊调特征超基性、基性、中性和酸性岩浆岩岩⽯的波谱特征有明显规律可循。

超基性基性中性中酸性酸性碱性暗⾊矿物多少浅⾊矿物少多岩⽯反射率低⾼像⽚上⾊调深浅⿊⾊深灰灰浅灰灰⽩⽩(⼆)岩浆岩的图形特征侵⼊体的形态,主要有圆形、椭圆形、环形、似长⽅形、团块形、透镜状、串珠状、分枝状、不规则块状、脉状等。

时代较新的⽕⼭岩,由于⽕⼭机构保存⽐较完整,它们往往以醒⽬的图形:锥形、⾆形、放射状、环状、桌状和平台状等类型展现在图像上。

熔岩⾯上还可见到绳状流动构造和纵向、横向冷却裂沟。

(三)岩浆岩岩性解译四、变质岩的解译(⼀)变质岩的波谱特征及其⾊调特征⼀般情况下,正变质岩的波谱特征和⾊调特征与岩浆岩相近,副变质岩的波谱特征和⾊调特征与沉积岩和部分⽕⼭岩接近。

遥感图像岩性解译及地层分析

遥感图像岩性解译及地层分析

二、侵入岩解译
侵入岩解译较为容易,解译效果也比较好。主要从以 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译:
(1)首先是形态特征,尽管侵入岩岩石类型多,具有不 同成因、不同时代的侵入岩,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形态 特征,在遥感图像上呈圆形、椭圆形、透镜状或不规则的 团块状,规模大小不一。 (2)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在遥感图像上反映比较清楚, 可看到岩体切割了围岩的层理、片麻理或片理 (3)在大比例尺图像上可看到岩体的原生构造环状节理、 放射状节理以及悬垂体、析离体。 (4)有些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形成接触式矿体 ,常用采场、 采坑,它们可作为识别和圈定岩体边界的标志。
2.基性、超基性岩体 基性、超基性岩体反射率最低(ρ=10~15%),在图像上呈深
灰色,灰黑色调,由于含有大量的暗色矿物,易风化常形成负地形。 基性、超基性岩体常含有稀有元素导致植被很不发育。此外,岩体 受区域深大断裂的控制,多个基性、超基性岩体呈线状展布,如在 西藏萨茄幅图像上,沿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分布有几个超基性岩体,
野外地质调查表明,一个岩体往往是一个多期次侵入的复 式岩体。不同期次侵入的岩体在成分、结构构造上有所差 异, 结构构造差异的岩石反映在地貌形态特征上,细粒
结构的岩石多构成峰岭地貌,中粒结构的岩石形成块状地 貌,粗粒似斑状岩石多呈现山间盆地地貌特征。因此利用 大比例尺航空像片以色调〈或色彩〉、影纹、地貌可区分 复式岩体中的多期次侵入体。不同期次侵入的岩体,因它 们的成分、结构构造的差异,造成地貌、水系、影纹特征 的不同,如图6-6中,A为海西期晚期黑云母花岗岩体, 呈浅色词,具有放射状水系;B为加里东期的花岗岩岩体, 地形较A起伏,两者从色调、地貌上可以区分。它们为侵 入接触。又如图6-7中为海西中期花岗闪长岩沿背斜核部 侵入到地层C中,晚期花岗岩体B又沿两者的接触面侵入, A与B两者的水系A发育有不同的影纹特征在图像上可以区 分。

地质勘探岩性解译与编图 PPT

地质勘探岩性解译与编图 PPT

二、岩相变化的遥感分析
根据某个地层影像特征的变化,尤其是当沿走向变化明显 或有一定规律可循时,配合地质资料,可获取区域地层的一些信 息,但要很慎重,因为更多情况下,影像特征的变化是自然地理 环境或成像条件变化引起的。
要指出的是,基岩区的地层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和岩相的 解译效果不佳,但松散沉积物的相变,其解译效果却远胜与其它 一种地质方法
(1)松散沉积物的成分及成因与地貌密切相关; (2)色调深浅与含水程度有关; (3)纹形图案是重要的解译标志。
(一)砾石层
主要分布在戈壁荒漠、山前坡麓、洪积扇顶端等 处,山区河床、古阶地、河漫滩中零星分布。影 像粗糙,色调偏暗,常呈斑点状、斑块状纹形图 案。土壤植被均不发育。冰川沉积和泥石流如以 历史为主,则多呈丘垅地形。
西藏墨竹工卡县
混合岩
均质混合花岗岩影像特征与花岗岩很接近,但 与周围界线不清,有过渡现象。条带状混合岩 及阴影状混合岩的影像常带有模糊的斑块状、 云雾状花纹。
混合岩中较坚硬者,可构成陡峭山地,但山脊 不尖锐;有的则形成类似花岗岩的岗峦地形。 水系多为羽状—树枝状或放射状。
甘肃榆中县
第四节 岩性识别方法与解译要领
第一节 岩浆岩的解译
岩浆岩的反射率高低、色调的深浅,与岩浆岩 的sio2含量、色率的大小的正比关系非常明显。中 酸性岩反射率最高,基性及超基性岩较低,岩石中 铁镁质暗色矿物含量越高,反射率越低。但超基性 岩常因风化退色而使反射率偏高。
岩浆岩解译中几何形态的主要标志:
①在图像上岩浆岩体具有比较规则的平面几何形态, 常成圆、椭圆、透镜状、脉状。 ②除少数熔岩外,岩浆岩多数缺少层理影像特征。 ③在遥感图像上出露规模较大的侵入岩,常具环状, 放射状等类型的水系、节理或脉岩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要求1.观察典型沉积岩影像特征;2.初步体会岩性解译基本原理;3.初步掌握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的解译标志及南北方各类沉积岩影像特征的异同;4.熟悉遥感地层单位的分层原则,掌握建立遥感地层解译标志的方法;5.练习解译地质图的编绘方法。

二.实习资料1.全色黑白航空像片立体像对(组)H-99/100/101;I-299/3002.单张全色黑白航片H-102;H-29;H-333.MSS5、MSS7贵阳幅(483);长治幅(305)三.实习用品1.油性彩色墨水笔2.透明聚脂薄膜3.放大镜4.反光立体镜四.实习内容与说明沉积岩在遥感图像上以条带或条纹的影纹呈现。

沉积岩图像特征往往与岩石的结构、构造和成份密切相关。

在流水作用下岩石常形成不同类型的水系,如格子状,树枝状水系等。

在地形上形成一些独特的地貌形态,如单面山,方山,岩层三角面等,因此在遥感图像上解译沉积岩比较容易。

(一)沉积岩图像的主要解译标志沉积岩主要解译标志表(二)沉积岩图像特征分析不同的岩石由于颜色、成分、结构构造等差异,形成不同的影像特征,如沉积岩的胶结物,铁质色调深,钙质色调浅。

但当沉积岩遭受强烈风化时,可产生褪色,使色调变浅。

沉积岩的颗粒大小、均匀性,裂隙和透水性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沉积岩的水系类型和疏密程度,当沉积岩受构造变动时往往出现异常水系。

沉积岩在地形上经受风化剥蚀形成高低起伏的山地,坚硬的岩石呈山脊或山顶,较软的岩石呈山的鞍部。

例如砾岩,粒度租,较易风化,透水性好,层理不发育。

在图像上显示出水系稀疏,树干状水系,地形起伏不平。

影像上条带不发育。

石英砂岩,粒度细,抗风化较强,透水性较好,层理发育,在图像上显示出水系较密集,锯齿状山脊,影像上有明显的条纹条带。

页岩,颗粒细,抗风化弱,透水性差,层理发育,在遥感图像上地形低缓,水系密集,条纹影像明显。

(三)遥感图像岩性地层分析岩性地层分析是在沉积岩岩石类型和构造解译基础之上,根据工作任务和遥感图像上标志显示程度,对工作区内出露的岩层影像进行分析对比和划分或归并,确定影像地层单位,建立各单位解泽标志和标志层,并分析各单位的接触关系,构造变形特点,纵向、横向岩性岩相变化规律,建立相对地层层序和时代。

1.确定影像地层单位,应注意岩性组合特征,岩层出露的宽度,根据成图精度的要求和影像的显示程度,将解译出的岩性层组合对比分析,详细划分或归并,建立可行的影像地层单位。

2.建立影像地层单位解译标志是在总结出各影像地层单位的色调、地形、水系等方面特征的标志及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特别注意各单位上下层位分层标志和具有特征标志的层位。

3.解译和分析陆相地层时特别注意同一影像地层单位,由于岩性、岩相的变化而引起标志的改变,总结这种变化规律。

石地层解泽时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要注意解译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而形成一些特殊的地形或地貌。

第二,解译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和所处的构造部位及古地理环境。

第三,风化剥蚀或植被掩盖程度和人类改造的影响等。

1.H-99/100/101(1:3.5万)四川东嘉陵江温塘峡背斜。

由T3x长石石英砂岩等构成背斜核部,地形上呈中高山,山脊线与背斜轴一致,呈深灰色调,由侏罗系砂岩、钙质泥岩、泥灰岩及页岩等组成背斜两翼及向斜核,呈浅灰——灰白色调,具花斑状图案。

背斜东南翼产状陡,西北翼产状缓,呈单面山地形,岩层三角面清楚。

一条先成河横切背斜而过,穿过T3x时呈峡谷,进入侏罗系时骤然加宽,T3及J之岩性参见H—102。

2.I-299/300 I—14—8—299,300 新疆东部某地。

1:1.5万全色黑白航空像片北部及中部为下侏罗统砂质泥岩、碳质泥岩夹煤层(黑色调);南部是中侏罗统杂色砂岩及砂质页岩,在像片上呈深浅相间的色调条带,层理清晰,可以判断岩层的产状,岩层表面,由于风化侵蚀,冲沟较发育,呈树枝状,冲沟间的小山脊多呈尖棱状,河流及支沟中的松散沉积物,受煤及碳质岩石影响,色调较深。

299片中部房屋北侧沟内有一采煤的平巷,洞口前有废石堆。

3.H-102四川盆地T一J地层组成一个背斜褶皱。

核部为T1f飞仙关组,位于像片中央部分。

两翼分别为T1f—T2b,T3x,J1-2,J31,J32,比例尺1:3万。

由上而下描述如下;J32:为暗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浅褐黄色、黄灰色砂岩互居,位于背斜两翼形成低丘,砂岩层成陡坎,线状排列,泥岩呈斑剥扇形组成阶梯状缓坡。

J31:紫红、棕红色泥岩与黄褐色砂岩互层,顶部见一黄绿色页岩(标准层)。

影像特征同上。

J1—2可分为三个旋回,下部为薄层—中层状石英砂岩间夹杂色泥岩。

介壳石灰岩;中部为紫红色含钙质泥岩、浅灰色淡水石灰岩(标准层);上部为黄绿色页岩、砂质页岩间夹薄层石英砂岩。

此套岩层以中部紫红色泥岩与淡水灰岩在照片上反映最明显,呈浅色调。

尤以灰岩复以少量植被,易于识别.地貌上多组成背斜两翼次一级的单面山。

T3x:须家河组,浅灰—深灰褐色长石石英砂岩夹煤糸地层按煤系与砂岩的纵向组合可划分为三个旋回,由于砂岩含水,植物茂盛,多复以松杉之类植物,在照片上呈深色调.在地貌上由于耐风化,于背斜两翼形成平行排列单面山地形。

T1j—T2b:嘉陵江组—巴东组,浅灰—白灰色灰岩为主,间夹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组成背斜核部的侵蚀槽谷地形。

T1f:飞仙关组,暗紫红色页岩夹浅灰色鲕状灰岩。

页岩在像片上呈浅灰色调。

因抗风化力较强,形成背斜核部的垄岗地形。

4.H-29、H-33 (1:4万水城幅)H—29、H—33是贵州某地航空像片,在影像上地层柱状图表明它是由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和碳酸盐组成,岩性主要特征如下:T3(香溪群)泥岩、砂页岩。

T2f(法郎组)灰白—浅灰色含燧石团块的灰岩及白云岩。

两套岩性影像标志为定向性很强的山脊,山脊形态呈半浑圆状,较为陡峻。

T2g(关岭组):上部为浅灰白色白云岩;中部浅灰—深灰色灰岩夹泥质灰岩、白云岩;下部黄、黄绿、暗紫色页岩夹泥质灰岩。

航片上呈灰白—浅灰色调,地形低缓、零碎,有溶蚀残丘,页岩层中细条纹发育。

T1yn(永宁镇组):以灰色灰岩为主,夹泥灰岩及杂色页岩。

图像上为灰白—淡灰色,地形低缓,岩层条纹不明显。

T1f(飞仙关组):为杂色粉砂岩,泥岩夹砂岩及少量灰岩。

暗灰色调,尖棱状山脊,“V”形冲沟发育。

P2l+P2d(龙潭组,大隆组):主要岩性为黄灰色砂岩,含砾砂岩、粉砂岩、泥灰岩夹煤层。

图像上以灰白—淡灰色调为主,负地形,因多耕田而呈花斑状影纹。

P2β(峨嵋玄武岩):深灰色拉斑玄武岩、角砾熔岩、火山集块岩、角砾岩及凝灰岩。

图像为灰色调较均匀,山脊尖棱状直线状连续性好。

P1m(茅口组):为深灰、浅灰色灰岩夹燧石灰岩及燧石层,图像上呈浅灰、灰色调。

P1q2(栖霞组上段):深灰—浅灰色灰岩夹白云质灰岩,泥灰岩,图像上呈均匀浅灰色调,溶蚀峰林较发育。

P1q2(栖霞组下段):为灰白、黄褐色石英砂岩,砂质页岩,黑色灰质页岩及煤层,成层性好。

图便上地势低缓、负地形,细条纹条带影纹发育。

C3mp(马平群):为浅灰色灰岩、夹瘤状灰岩。

C2hl(黄龙群):上部为浅灰色灰岩、泥质灰岩及鲕状灰岩。

下部为白云岩。

C1b(摆佐组):灰白色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

以上三组地层在图像上影像特征相似,均以较明显的岩溶峰林地貌景观为主要标志。

5.MSS5、MSS7 贵阳幅(483)1:100万图像上不同影纹图案显示出不同的岩性:泥盆系(D):以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夹灰岩、白云岩,受两组节理控制形成菱形块状山体。

石炭系(C)下部以燧石灰岩、硅质灰岩为主夹砂页岩,色调浅,岩溶不发育;上部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主,色调深,植被发育,岩溶峰林地貌发育,在影像上呈花生壳状影纹。

二叠系(P):由灰岩、硅质灰岩、页岩、泥岩夹煤层互层组成,中灰色调,影像上呈条带状影纹。

三叠系(T):岩相变化较大,在像幅南部及西南部以砂岩、粉砂岩、泥岩为主,色调呈灰色,水系发育,山脊呈“之”形尖棱状,在图像南部有不规则块状地形,色调浅,它是中三叠系藻礁白云岩和灰岩,发育岩溶地貌。

6.MSS5、MSS7 长治幅(305)1:100万图像中部及北部由C2—T1的砂岩、粉砂岩、泥岩及页岩互层组成,除C2地层色调稍浅呈浅灰色调外,P及T1地层色调均较深,其上植被(森林)发育,树枝状水系,冲沟密集,影纹细赋而均匀。

图像西南与东北部,局部为长城系(Ch)石英砂岩、安山岩及少量页岩、灰岩,其中石英砂岩的地貌较特殊,平行状和栉状水系,冲沟不发育、形成粗栅状图案。

图像东部、南部及西北部由C—O2灰岩、白云岩夹多层砂岩及页岩组成、岩溶作用微弱,其影像特征与碎屑岩相似,水系发育,呈树枝状和羽状,纹形比C2—T2略显粗糙。

图像显示有—个轴向NEE—SWW,枢纽向南扬起的向斜,核部由C2—T1地层组成,向斜内部发育NE向、NNE向和NW向线性断裂和隐伏断裂。

五.实习作业(课内完成)根据H-29;H-33上的影像地层柱和地质资料,任选其中一幅,划分影像地层单位,编绘岩性解译图,总结各地层单位解译标志。

注:①规范化作图(图名、图例、比例尺、图廓);②像片上覆盖透明聚脂薄膜。

用油性墨水笔在透明聚脂薄膜上勾绘界线,完成后用脱脂棉蘸酒精擦净。

切勿用油性墨水笔直接在像片上勾绘!③解译成果转绘于描图纸上,交实习指导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