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重要分界线汇总
初中地理必背9个地理分界线

初中地理必背9个地理分界线1.地势阶梯界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口地界线:秦岭(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3.气候界线(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4.河流界线(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5.三大自然区界线(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巧记初中地理重要划界线

巧记初中地理重要划界线
地理重要划界线是初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记忆巧妙的方法来掌握这些重要的划界线。
以下是一些简单而有效的记忆技巧:
1. 亚马逊河是南美洲最长的河流,它划分了亚马逊雨林和其他地区。
记忆方法是:亚马逊河是南美洲的明星,它带来了热带雨林的光景。
2.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的一条重要山脉,它横跨许多国家。
记忆方法是: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的宝藏,它连接了许多国家。
3. 北京时间是中国的标准时间,它是以北京为参考点的时间。
记忆方法是:北京时间是中国钟表,它告诉大家准确时间。
4.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世界上的一个想象线,它在东西半球之间划分日期。
记忆方法是:国际日期变更线是时间的界限,它将日期分开,让我们可以穿越时光。
5.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之一,它位于俄罗斯。
记忆方法是:贝加尔湖是深不可测,就像俄罗斯的宝藏。
通过以上记忆方法,学生可以轻松记住这些地理重要划界线,提高地理知识的掌握水平。
注意:以上内容为简记,不涉及具体地理信息,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特定划界线进行记忆。
中学地理--重要分界线汇总归纳

中学地理--重要分界线汇总归纳一.地理界线单项归纳:(一).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1.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一一阿尔金山一一祁连山一一横断山一线.2.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一一太行山一一巫山一一雪峰山一线.(二).气候界线: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一一阴山一一贺兰山一一巴颜喀拉山一一冈底斯山一线.2.热量与温度带界线:(1).1月0喀等温线:秦岭一一淮河一线.(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一一淮河一线.(3).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北回归线.(4).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鸭绿江口一一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 祁连山-------- 天山一线.(5).青藏高寒气候区与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昆仑山一一阿尔金山一一祁连山一一横断山一线.3.降水量与干湿地区的分界线:(1).800mm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2).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一一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3).200mm年等降水量线:阴山一一贺兰山一一巴颜喀拉山一一冈底斯山一线.(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秦岭一一淮河一线.(5).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西侧一张家口一兰州一拉萨一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6).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阴山一一贺兰山一一巴颜喀大山一一冈底斯山一线.4.气候类型的分界线:(1).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秦岭一一淮河一线.(2).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一一阴山一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一巴颜喀拉山一线.(3).青藏高原、高山气候区与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昆仑山一一阿尔金山一一祁连山一一横断山一线.(三).水文界线:1.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一一阴山一一贺兰山一一祁连山东端一线, 南端接近200 mm年等降水量线.2.分水岭:①.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分水岭:冈底斯山怒山②.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一一秦岭.③.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南岭.④.澜沧江与怒江分水岭:怒山.⑤.黄河水系与海河水系分水岭:太行山.(四).四大海域的分界线:1.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老铁山角一一山东半岛蓬莱角.2.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一一韩国济州岛西南角.3.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广东南澳岛一一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五).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1.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是400mm年等降水量线.②.东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分界线:昆仑山一一阿尔金山祁连山.③.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分界线:3000米等高线.2.东部季风区内四个自然地区的分界线:①.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日平均气温A 10c积温3200c等值线.②.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秦岭一一淮河一线〔相当于日平均气温A 10c积温4500c等值线.〕,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日平均气温A 10c积温7500c等值线.二.地理界线综合归纳:1.秦岭一一淮河一线:(1).气温:大致与一月0c等温线重合.(2).降水:大致与800mm等降水量线吻合.(3).河流结冰期:界线以北地区河流有结冰期,以南地区河流无结冰期.(4).温度带:大致是亚热带〔南〕和暖温带〔北〕的分界线.(5).干湿地区:大致是湿润地区〔南〕和半湿润地区〔北〕的分界线.(6).植被:大致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北〕的分界线.(7).土地利用:大致是水田〔南〕与旱田〔北〕的分界线.(8).粮食作物:大致是水稻〔南〕与小麦〔北〕集中分布地区的分界线.(9).水果:大致是柑橘〔南〕与苹果〔北〕的分界线.(10).气候类型:大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与温带季风气候〔北〕的分界线.(11).区域划分:大致是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12).河流流域:大致是长江流域〔南〕与黄河流域〔北〕的分界线.(13).秦岭大地形区:大致是四川盆地〔南〕与黄土高原〔北〕的分界线.小地形区:大致是汉中谷地〔南〕与渭河谷地〔北〕的分界线.淮河:大致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南〕与华北平原〔北〕的分界线.2.长城:①.降水:400mm等降水量线;②.温度带:暖温带〔南〕与中温带〔北〕.③.地形:黄土高原〔南〕与内蒙古高原〔北〕.④.粮食作物:冬小麦〔南〕与春小麦〔北〕.⑤.农业:农业〔南〕与畜牧业〔北〕.⑥.民族:汉族〔南〕与游牧民族〔北〕.3.大兴安岭:①.地势:地势二〔西〕、三〔东〕阶梯分界线.②.地形:内蒙古高原〔西〕与东北平原〔东〕的分界线.③.非季风区〔西〕与季风区〔东〕的分界线.④.降水:400mm等降水量线.⑤.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西〕与温带季风气候〔东〕的分界线.⑥.干湿地区:半干旱〔西〕与半湿润〔东〕地区的分界线.⑦.植被:温带草原〔草原〕〔西〕与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东〕的分界线.⑧.农业:畜牧区〔西〕与耕作区〔东〕的分界线⑨.河流流域:内河流域〔西〕与外河流域〔东〕的分界线4.太行山:①.地势:地势二〔西〕、三〔东〕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地形区:黄土高原〔西〕与华北平原〔东〕的分界线.③.河流流域:黄河流域〔西〕与海河流域〔东〕的分界线.④.省区:山西省〔西〕与河北省〔东〕的分界线.5.巫山:①.地势:地势二〔西〕、三〔东〕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地形区:四川盆地〔西〕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东〕的分界线.③.省区:四川省〔西〕与湖北省〔东〕的分界线.6.横断山:①.地势:地势一〔西〕、二〔东〕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地形区:青藏高原〔西〕与四川盆地〔东〕的分界线.③.气候类型:青藏高原、高山气候区〔西〕与亚热带季风气候〔东〕的分界线.④.温度带:青藏高寒气候区〔西〕与亚热带〔东〕的分界线.7.武夷山:①.地形区:江南丘陵〔西〕与浙闽丘陵〔东〕的分界线.②.省区:江西省〔西〕与福建省〔东〕的分界线.8.天山:①.地形区:塔里木盆地〔南〕与准嚼尔盆地〔北〕的分界线.②.温度带:暖温带〔南〕与中温带〔北〕的分界线.③.区域划分:南疆〔南〕与北疆〔北〕的分界线.9.昆仑山:①.地势:地势一〔南〕、二〔北〕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地形区:青藏高原〔南〕与塔里木盆地〔北〕的分界线.③.温度带:青藏高寒气候区〔南〕与暖温带〔北〕的分界线.④.气候类型:青藏高原、高山气候区〔南〕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北〕的分界线.⑤.自然分区:青藏高寒区〔南〕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北〕的分界线.10.阴山: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②.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③.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11.南岭:①.地形区:珠江三角洲〔两广丘陵〕〔南〕与江南丘陵〔北〕的分界线.②.河流流域:珠江流域〔南〕与长江流域〔北〕的分界线.12.祁连山:①.地势:地势一〔南〕、二〔北〕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地形区:青藏高原〔南〕与内蒙古高原〔北〕的分界线.③.温度带:青藏高寒气候区〔南〕与暖温带〔北〕的分界线.④.气候类型:青藏高原、高山气候区〔南〕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北〕的分界线⑤.自然分区:青藏高寒区〔南〕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北〕的分界线:13.大娄山:①.地形:云贵高原〔南〕与四川盆地〔北〕的分界线.14.雪峰山:①.地势:地势二三〔东〕级阶梯的分界线.②.地形区:云贵高原〔西〕与东南丘陵〔东〕的分界线.15.巴颜喀拉山:①.河流流域:长江水系〔南〕与黄河水系〔北〕的分界线.16.贺兰山:①.降水量:200mm年等降水量线.②.干湿地区:半干旱地区〔东〕与干旱地区〔西〕的分界线.③.植被:草原〔东〕与荒漠〔西〕的分界线.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⑤.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⑥.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17.冈底斯山: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②.200mm年等降水量线.③.干湿地区: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④.分水岭: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分水岭.。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教学课件

2.大兴安岭:
2.大兴安岭: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分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 的分界线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分界线
3.长城
3.长城:
①我国古代牧业文化与农业文化分界线 ②冬小麦与春小麦分界线 ③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④和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一致 ⑤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⑥森林与草原分界线
世界地理重要的分界线
一、有关地球的分界线
1、赤道
(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南北纬的分界线
基多的赤道纪念碑
S
2、高、中、低纬度的S
90°N
高纬度 中纬度
低纬度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90°S
60°N 30°N 0°
南回归线 南极圈
3、东经西经分界线:
0°经线和 180°经线
1.秦岭一淮河一线:
气候: ①大致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②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⑤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 界线 地形: ①黄土高原与汉水谷地的分界线 ②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河流: ①河流有无结冰期、流量大小、水位 高低的分界线 ②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 叶阔叶林及对应自然带的分界线 农业: ①水田与旱地 ②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 ③水稻和小麦杂粮的分界线
一、中国的行政区分界线
1.山西与河北:太行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昆仑山脉
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中考地理重要分界线汇总

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中考地理重要分界线汇总地理界线是将地域单位加以区分的线或带,地理界线一般位于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特征变化梯度相对大的地段。
按属性可分为:①自然地理界线。
如土壤界线、植被界线、自然区划界线等。
②社会经济地理界线。
如行政区界线、经济区界线等。
由于地表地域分异现象多为渐变的,故大多数地理界线具有模糊性,常表现为具有一定宽度的界带,仅少数是清晰的,如行政区界、流域界线、断层构造线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看一看那些重要地理分界线都有哪些?自然地理界线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地形区分界线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我国气候界线(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
(2)降水量和干湿区的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热量界线与温度带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
Ps: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贫乏界线: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
初中地理重要地理分界线汇总(共10条,考生必备)

初中地理分界线汇总一、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县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和西北部的人口逐渐减少,两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密度逐渐拉开距离,随着国家近几年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使西部地区人口逐年增加。
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一般比内陆更稠密些,尤其是三角洲、河口等如:海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度会更大,这些地方商业比较发达,人流量大,气候适宜。
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疏,大体有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昆仑山脉、青藏高原北部,这些地方有的是常年干旱,有些是终年积雪,环境相对比较恶劣。
二、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地形区界线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米仓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四、气候界线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巧记初中地理重要分隔线

巧记初中地理重要分隔线
初中地理中有许多重要的分隔线需要记忆,下面是巧记这些分隔线的方法。
1. 赤道
赤道是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隔线。
我们可以用“零”来记忆,因为赤道位于地球的中央,将地球分成了两半。
2. 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是将地球分为热带和温带的分隔线。
我们可以用“回”来记忆,因为这两条线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移动的极限位置。
3. 北极圈和南极圈
北极圈和南极圈是将地球分为寒带和极地的分隔线。
我们可以用“极”来记忆,因为这两个位置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
4. 东经和西经
东经和西经是将地球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隔线。
我们可以
用“东”和“西”来记忆,因为这两个方向与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有关。
5. 180度经线和日期变更线
180度经线和日期变更线是将地球分为东西半球的分隔线。
我
们可以用“180”来记忆,因为这条线是地球上的最东和最西的位置,日期在两侧发生变化。
记忆这些重要的分隔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阐
述各个地区的特点和区别。
参考资料:
- 无。
初中地理分界线知识分析总结归纳

初中地理分界线知识分析总结归纳
地理分界线是指在地理学研究中,用来划分不同地理区域的线。
分界
线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地理特征进行划定,旨在界定地理区域的范围,
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地理现象。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常见的地理分界线主要包括国界线、自然分界线
和人文分界线。
下面对这些地理分界线进行分析总结归纳。
国界线是两个国家之间划定的界线,主要目的是确定各国的疆土范围
和行使国家主权的范围。
国界线的划定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因素,如自
然地理因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等。
自然地理因素主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中国与尼泊尔、印度之间的国界线。
历史因素包括历史上的战争、条约等事件,如《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
京条约》规定了英国在香港的范围,成为中英之间的国界线。
自然分界线是由自然地理因素形成的,可以将两个地理区域明显地隔开。
常见的自然分界线有山脉、河流、海峡等。
山脉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
然分界线,如阿尔卑斯山脉将欧洲和亚洲分开,终年积雪的山峰形成了明
显的分界线。
河流也常用来划定地理区域,如尼罗河将非洲东部和北部分开,黄河将中国的南北分隔开来。
人文分界线是由人类活动和文化差异等因素形成的。
人文分界线主要
是指人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和差异所形成的界限。
例如,
语言差异、宗教信仰差异、经济发展差异等都可以形成人文分界线。
如印
度教和伊斯兰教在印度次大陆形成了明显的界限,宗教信仰的差异导致了
文化和社会风俗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地理重要分界线汇总自然地理界线
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
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地形区分界线
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
我国气候界线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
(2)降水量和干湿区的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热量界线与温度带
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
Ps: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贫乏界线: 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
此线西北,太阳能资源丰富.此线东南贫乏。
(4)气候类型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一线
青藏高原、高山气候区与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我国四大海域的分界线
渤海与黄海的界线:
辽东半岛老铁山角--山东半岛蓬莱角;
黄海与东海的界线:
长江口北岸启东角--济州岛西南角;
东海与南海的界线:
广东南澳岛--台湾岛南端鹅銮鼻。
我国水文分界线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
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端南段: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长江与黄河水系的界线:
巴颜喀拉山、秦岭。
长江与珠江水系的界线:
南岭。
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
怒山。
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
武夷山
黄河水系与海河水系分水岭:
太行山
汉水与渭河的分水岭:
秦岭
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线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
3000米等高线
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
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我国综合地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①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②冷月均温0°C等温线的地方
③大于等于10°C积温4500°C的地方
④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地方
⑤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⑦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⑧钙质土与酸性土壤如红壤的分界线
⑨小麦与水稻的分界线
⑩农业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⑪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或三熟的分界线
⑫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⑬地形较完整(平原、高原为主)与地形较破碎(盆地、低山丘陵为主)的分界线⑭河流汛期长短、河流多少等的分界线。
社会经济地理界线
大致以黑龙江的黑河--云南腾冲一线。
该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