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

合集下载

第14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共31张PPT)

第14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共31张PPT)
人世沧桑,岁月如流。势利小人早已化作黄土一 抔,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却光照历史,留传千古。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 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 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 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 “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 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 “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 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讨论
同学们,从刘禹锡和白 居易这一对朋友身上,你 看到了真正的友谊是什么?
1、交友之道,贵在相知。“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 折太多。”白居易对挚友的同情、不平,情真意切,。
2、交友之道,贵在相长。逆境时有友哀而不伤,震人心 魂。心向前,便无惧眼下,眼天下,便不计眼前得失。
3、交友之道,贵在道合。“欲知其人,视其朋友。”在 人生道路上,朋友易找,知己难寻,若能寻得心胸开阔之 友,指引困顿中的自己,岂不快哉。
(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烂柯人”用典: 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非昔比,恍
如隔世。表达作者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感 慨万分)
(颈联)沉 畔

“沉舟”“病树”:作者自比遭贬。 “千帆过”“万木春”:比喻新生力量层出不穷。
这两句诗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 了哲理,也表达作者对世事变迁和仕途升沉的豁达洒脱,哀而 不伤,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逆境中寻找希望。
环节三:
诗歌学习
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字 音



奏沉 畔
破题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4 诗词三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课件(共27张ppt).ppt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4 诗词三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课件(共27张ppt).ppt

课 文 研读
课文研读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巴山楚水(本是一片)冷落荒地,遭受贬谪(在这里)安身二十三年。
巴山楚水:诗人曾被贬夔州、朗州等地,夔州古属巴郡,朗州属楚地,故称 “巴山楚水”。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 共二十二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长安,所以说“二十三年”。
基 础 知识
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 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 史。他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 【代表作】
《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哲学著 作《天论》三篇;《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 宾客集》等。
字音正形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y空ín吟/闻f笛ù 赋,到乡翻似/k烂ē 柯人。 沉舟p侧àn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z杯hǎ酒ng/长精神。
( B项正确理解是: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 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课前小练
1、诗中点明题意/与题目相呼应,表现诗人意志不 衰,坚忍不拔的气概,并成为点晴之笔的句子是: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诗中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被贬时间之久、怀 念故友的感情,慨叹世事变化的惆怅之情的诗句是: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课文研读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想到旧时常常怀念亡友,重返京城好似隔世之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被司马 氏集团杀害,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 于是作了《思旧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14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14页)

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 (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 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 会时所作。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 解:一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别 之后,初次相逢。尚无定论。
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击盘,吟诗一首, 题为为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 刘禹锡感慨万端,写了这首诗,答谢白居易。
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 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 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郎 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 开成元年(836),改任太子宾客, 分司东都。会昌元年(841),加 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 刘尚书。临终前撰《子刘子自 传》。
白居易曾称其为“诗豪”,唐 宋两代对其诗文评价甚高,可见 刘禹锡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上 有着重要的地位。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1/12/132021/12/13December 13,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2月2021/12/132021/12/132021/12/1312/13/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2/132021/12/1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好PPT课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好PPT课件

颔联:运用典故,抒发了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
11
3、颈联: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 前头万木树”(千古名句)

1、运用比喻,以“沉舟”、“病树”比 喻自己,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包含新 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自然规律。
2、同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 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 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
10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 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首联:自叙被贬谪的境遇,表达了无 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体会 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用典(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 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 若隔世之人。油然而生无限悲痛怅惘之意。
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
.
12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尾联: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
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 精神。
.
13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辛酸、愤懑
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
用典
怀恋、怅惘
感叹身世 展望未来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比喻 豁达、进取 富有哲理
积极、昂扬
.
刘禹锡
积极进取 乐观豁达
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
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
至今。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
“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
彩和乡土风味。.
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
4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 ,彭城
(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
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

六、精读赏析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为什么要提到这些意象?
过去穷困潦倒的自己
沉舟、病树
未来充满希望的自己
千帆、万木
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刘禹锡55岁后回归朝廷,历任翰林学士、太 子宾客、礼部尚书,官运显达,公元842年 卒于任,年七十有一。
展望未来 乐观积极
六、精读赏析
7、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四、词语积累
chóu shì kē zhǎng
酬 似柯 长
五、初读文本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五、理解诗意
在扬州的宴 席上首次相 逢
三、创作背景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与刚离任苏州刺史 的白居易在扬州相遇。两位神交已久的诗友初次相见,喜不待言。 在酒席上,自居易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谪的 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刘禹锡遂写此诗回赠。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 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 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 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 二十三年折太多。
旁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指白居易的《醉 赠刘二十八使 君》。
振作精神。 长:增长, 振作。
翻译: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
主题思想分析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 等手法,深入理解诗人所表达的主题 思想。
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
这首诗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价值观念启示
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领悟到珍惜友情、热爱生活、积极面对人生挑战的重要 性。
04 艺术手法
表现手法
01了多个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巴 山楚水、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等。
意象分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中的“巴山楚水”和 “弃置身”表达了作者被贬谪的悲愤之情;怀旧空吟闻 笛赋中的“闻笛赋”则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 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烂柯人”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 逝的感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沉 舟”和“病树”则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慨;今日 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中的“杯酒”则表达了作 者对友人白居易的感激之情。
转折自然
诗人在诗歌中运用了自然的转折,使 诗歌的情感和内容更加流畅、连贯。
05 影响与评价
对后世的影响
激发了后人的创作灵感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激发了后人的创 作灵感,成为了许多诗人学习的典范。
丰富了唐诗的题材
作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该诗丰富了唐诗的题材,为后来的诗人提 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灵感来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ppt课件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Contents
• 背景介绍 • 诗词解析 • 思想感情 • 艺术手法 • 影响与评价
01 背景介绍
作者背景
创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刘 禹锡。
刘禹锡是唐代的文学家、哲学 家,他的诗歌以豪放、自然、 清新而著称,被誉为“诗豪”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完美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完美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 -完美 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 -完美 版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二十多年转徙巴山楚水 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流露出被长期贬谪弃 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情,表现出作者不 甘沉沦、奋发昂扬的进取精神和达观态度。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 -完美 版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 子方法 :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 代背景 ;展开 丰富联 想。……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 -完美 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诗人曾贬谪
四川夔州,湖南朗州,
刘禹锡
故称巴山楚水。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 诗人自己。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 作的《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 -完美 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 -完美 版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 先生的 才学和 人格魅 力所折 服,这 节课我 们就来 谈谈自 己心目 中的鲁 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 以结合 课外学 习的收 获来谈 ;可以 讲同鲁 迅有关 的人和 事,也 可以说 说读鲁 迅作品 的体会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 -完美 版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 刘二十八使君》。
长:增长,振作。
诗意:

第14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共26张ppt)

第14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共26张ppt)

课上小测
2..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 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 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抬眼看到的人都荣耀体面而你却长守寂 寞,满朝官员都有了自己满意的位置而 你却虚渡光阴。
我深知你才高名重,却偏偏遭逢不公的 对待,但这二十三年你失去的太多了。
朗读与释义
释义与背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巴山楚水凄凉地, ❖ 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 ❖ 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 ❖ 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以诗相答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柯:斧柄。 长:增长, 振作。
关注易错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赏句与炼字
体会思考
你能从诗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或情感?结合具体诗句谈一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 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多年贬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4 )---交流(2 )----展示( 2 )----
评价( 2 ) 展示:先完成的组优先展示
节奏读得最准确诗意较准得星星
1.读准节奏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背景链接 (1)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 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 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 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 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课堂小结: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典故:闻笛赋 烂柯人 名句:沉舟 病树------哲理:旧事
物必将被新事物代替 思想:坚定 乐观
任务: 3.颈联写的是什么的意思?表现了诗人怎
样的境界?
4.结合诗题,说说尾联的用意。
• 流程:独学(2 )—交流(2 )—展示(3 )—评价(3 )
• 展示:先完成的组优先展示

答题最准确的得星星
3.颈联写的是什么的意思?表现了诗 人怎样的境界?
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与“病 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与“万木春”则比喻 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 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了哲理,或可 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后人用此诗句,并不和刘 诗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 向前发展。
八语下第二十五课 《诗词曲五首》之《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 一课时
2020/6/2
1.了解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有感情 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
2.品味字句,研读赏析,领会诗歌所抒发的 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3.培养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丰富文化积 累,提升文化素养。
作者链接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 ,彭城(今 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 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 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其代表作有 《乌衣巷》、《秋词》、《竹枝》(六)、 《浪淘沙》(一)、《浪淘沙》(八)、 《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诗集 有《刘宾客集》
4.结合诗题,说说尾联的用意。
回应题目,点明酬谢之意,答谢友人并与之 共勉,表现诗人虽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 的思想境界。
任务: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流程:独学(3 )—交流(2 )—展示(2 )—评价(1 )
展示:先完成的组优先展示
答题最准确的得星星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2.读通诗意 我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 十三年沦落的时光。
怀念旧友我徒然吟诵起闻笛小曲,回到家 乡才感到人事皆非。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万艘帆船驶过,病树的 前头已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章,我暂且借这 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任务: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
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 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 流程:独学(2 )—交流(2 )—展示(2 )—评价(2 )
• 展示:先完成的组优先展示

答题最准确的得星星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 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交代: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心情:痛苦而又孤寂。
2.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 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特点:用典。现状:写回乡所见,人事俱 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 心情: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