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赏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句诗以优美的文字,通过对沉舟和病树的比喻,展现了生命无常,时光流逝的哲理。
诗人以此表达了对人生沉浮起伏的理解,以及对变幻莫测世界的感慨。
在这句诗中,沉舟和病树被用来比喻人生中所遇到的不同境遇。
沉舟代表挫折和失败,而病树则象征着困境和磨难。
而千帆和万木,则分别预示了世间万物的变迁和生命的延续。
这种对照,恰如人生的风风雨雨,起起落落。
人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经历挫折和困境,但正如诗中所言,万物皆有春,即便面对困境,也要积极乐观地迎接生活的挑战,坚信一切都会迎来转机。
诗人通过这句深刻的比喻,启示人们要在挫折和困难中保持乐观和积极,要相信春天总会到来。
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现在,不要被挫折和困难所击倒,要抱着希望和信念坚定地前行。
这句诗还可以引发对生活、命运的反思。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沉舟和病树,但如何面对和应对这些挑战,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走向。
有时候,逆境也会成为成长的机遇,正如春天的万木,虽然经历了冬季的考验,却能在春天焕发出生机。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像沉舟一样坚定,像病树一样顽强,不断迎接生活的挑战,坚信最终会有春天的到来。
刘禹锡的这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通过深刻的比喻,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慨,启示人们要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乐观和坚定,相信春天总会到来。
这句诗也唤起了人们对生活和命运的思考,引发了对于人生态度和选择的反思。
愿我们都能像万木一样,在风雨过后依旧焕发生机,期待着人生的春天的到来。
通过这篇文章,希望我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也感谢你以全面、深刻和有趣的方式帮我撰写了这篇文章。
刘禹锡的这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句,它蕴含着对生命、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这句诗以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沉舟和病树,以及千帆和万木的对比,寓意着人生的挫折与磨难,以及生命的坚韧和延续。
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酬》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的本义和比喻义。
这两句的本义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后人用此诗句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等。
3、谈谈你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诗的理解。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4、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
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句中的画面。
感情基调:沉郁中见豪放。
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5、赏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这两句借典抒情,写离京之久变化之大,曲折的控诉了政治迫害的残酷。
“闻笛赋”借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烂柯人”借典故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回到家乡物是人非。
七年级语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语文版

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体裁】:七言律诗【原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时吟诵《思旧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枯萎的树木前面也有千千万万树木欣欣向荣.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醉赠X二十八使君》,深受感动,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作者】:X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某某某某)人,是匈奴人的后裔。
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弟。
政治上主X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背景】:唐敬宗宝历二年(826),X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某某,同时白居易从某某归洛,两位诗人在某某相逢。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X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某某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枯树的前边万木逢春。
这两句比喻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着别人自得意满,奔赴前程。
引申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注释及简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写作背景公元826年刘禹锡被贬官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结伴北上。
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送给刘禹锡。
刘禹锡的这首诗就为酬答白居易,着重抒发这特定环境中思想感情。
●注词释义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用诗歌赠答。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置:放置。
弃置:抛弃,搁置。
怀旧:怀念故友。
吟:吟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翻似:倒好像。
翻:副词,反而。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侧畔:旁边。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
长:增长,振作。
●古诗今译巴山楚水一带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回到家乡后,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哼唱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王质,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我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
今天听到你为我作的那一首诗,就借这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名句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
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比,以“千帆”和“万木”比喻他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
在满心惆怅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世事的洞彻和达观。
既劝慰自己,也劝慰朋友,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应有豁达胸襟。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翻译及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翻译及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律。
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
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下面小编整理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译文及注释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注释:
⑴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用诗歌赠答。
乐天:指白
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⑵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
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
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⑶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
历二年(826年)冬应召,约22年。
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
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置:放置。
弃置:贬谪(zhé)。
⑷怀旧:怀念故友。
吟:吟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及赏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及赏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及赏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及赏析1【原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⑴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用诗歌赠答。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⑵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⑶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置:放置。
弃置:贬低。
⑷怀旧:怀念故友。
吟:吟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⑸翻似:倒好像。
翻:副词,反而。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
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⑹侧畔:旁边。
(7)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8)到:到达(9)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
长:增长,振作。
【作者简介】:刘禹锡简介【朗读节奏划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写作背景】: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诗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诗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诗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和白居易(乐天)都是中唐时期的大诗人,彼此慕名已久,并有书信往来,但在很长时间内,一直不曾谋面。
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由和州刺史罢归洛阳,当时白居易也因病免去苏州刺史,在返京途中,两人在扬州相遇,神交已久,初次相逢,既喜且悲,彼此谈起了过去在政治上遭受打击、迫害的事情,感慨万端。
在宴席上,白居易即席吟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全诗是: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诗题的刘二十八即刘禹锡,二十八,是兄弟间的排行。
“使君”是刺史的称呼,刘禹锡当时的官职是刺史,所以称使君。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请给我杯子里添上酒,我用筷子敲着盘子为你歌唱。
你的诗才堪称国手,可又有什么用呢?不幸的命运压在你的头上毫无办法。
举眼四望,到处是一片繁华景象,只有你一个人长期孤单寂寞。
满朝人都升了官职,只有你长期坎坷。
这是你诗才太高名声太大,才使你在政治上遭受这样的折磨。
可竟折磨了二十三年,你被折磨得也太长了啊!诗中对刘禹锡的不幸遭遇充满同情,并指出他遭受折磨是由于才名所误。
刘禹锡读后,十分激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赠诗。
一开始诗人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沉痛地诉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这两句概述了诗人从事政治改革失败后的痛苦经历和处境。
永贞革新失败后,诗人备受打击、迫害,被逐出京,远谪南荒,一贬再贬,在巴山、楚水这些僻远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的流放生涯。
岁月蹉跎,壮年有为的时期过去了,现在已进入衰老之年,壮志未酬,两鬓先斑,诗人怎能不万分沉痛!这两句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语极愤慨,“凄凉地”、“弃置身”,抒发了诗人深受打击、迫害而无法平静的愤懑心情。
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赏析_唐诗三百首

精心整理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赏析_唐诗三百首原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赠》来酬答他。
译文巴山楚水一带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回到家乡后,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哼唱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在沉舟旁边有上千条船争相驶过,枯败的病树前万棵绿树生机勃发。
今天听到你为我作的那一首诗,就借这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共22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⑸翻似:倒好像。
翻:副词,反而。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
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乐天”,白居易的表字。
“见赠”指白居易赠给作者的诗,那首诗的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的这首答谢诗就是从这里开头的:“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意思是他被贬低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朗州(在今湖南省)、连州(在今广东省)、夔州(在今四川省)等地。
夔州属于古代巴国。
朗州、连州等属于古代楚国。
这些地区古代都很荒凉,所以用“巴山楚水凄凉地”来概括。
“凄凉地”,指寂寞冷落的地区。
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贬谪到异地,空有怀念老朋友的心情也无由见面,一再吟诵《思旧赋》也没有用,所以说“空吟”。
写出了作者对旧友(王叔文)的怀念。
,晋朝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一、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
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
他是匈奴族后裔,七世祖刘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始改汉姓。
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二、背景:
刘禹锡,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
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
易。
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刘禹锡从永贞元年贬官朗州司马,至宝历二年冬罢和州刺史,经历约22 个年头,估计回到洛阳当跨进第23 个年头了。
三、译文:
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在巴山
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怀念故
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四、中心: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豁达的情怀。
五、感情基调:▲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六、赏析题:
1、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也流露出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懑心情。
(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
样的遭遇? 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
)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闻笛赋”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平。
(晋代向秀作的《思旧赋》的典故:这篇赋是向秀为悼念被司马昭杀害的朋友嵇康、吕安而写的。
)
“烂柯人”暗示贬谪时间太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惆怅感叹。
(晋代王质烂柯的典故:相传晋代王质进山砍柴,遇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来观看。
棋还没终局,他手中斧子的柄已经烂掉。
回到村里,发现与他同年代的人都去世了。
)
(整句赏析:颔联承上联写归来后的感触。
上句
用向秀作《思旧赋》的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
下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暗示贬谪时间的长久,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翻似”二字显然有抑郁不平的意思。
这两句用典,涵义十分丰富。
)
3、“颈联”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春。
)
***题型:
①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
请结合颈联诗句,作简要分析。
这里,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对人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豪迈的
胸襟。
②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画面应紧扣“千帆竞发”和“万木争春)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
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这两句诗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
4、说一说你对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
酒长精神。
”中“长精神”的理解。
“长精神”,向友人表明态度,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以此结束全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收到语已尽而情未了的艺术效果。
七、理解性默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叙述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被贬之地边远的句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慨叹世事的变化而产生的生疏、怅惆之情的诗句: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