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翻译
八下古诗文原文含注音及翻译

八下古诗文(含翻译)(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寒假必背)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kē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
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二)赤壁(寒假必背)杜牧折戟j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cháo。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断戟被埋在赤壁古战场的沙土中,铁器还没有毁坏,我将它拿去打磨洗净辨认出是前朝的遗物。
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倘若不是东风刮得及时,给周瑜方便,那么东吴将被曹操所灭,二乔将被虏而关在曹操所建的铜雀台中了。
(三)过零丁洋(寒假必背)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liáo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四年的艰苦岁月,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寒假必背)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翻译赏析

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翻译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古诗如下: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前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 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诗作答。
首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
“凄凉地”、“弃置身”,虽语含哀怨,却在感伤中不失沉雄,凄婉中尤见苍劲。
二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
“闻笛赋”、“烂柯人”,借典寄慨,耐人寻味。
三联展示的却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在手法上,它则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旨趣隽永。
尾联顺势而下,请白氏举杯痛饮,藉以振奋精神。
全诗感情真挚,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注释】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用诗歌赠答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
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 年。
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 年。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置:放置。
弃置:贬谪(zh é)。
怀旧:怀念故友。
吟:吟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 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翻译及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翻译及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律。
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
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下面小编整理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译文及注释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注释:
⑴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用诗歌赠答。
乐天:指白
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⑵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
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
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⑶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
历二年(826年)冬应召,约22年。
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
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置:放置。
弃置:贬谪(zhé)。
⑷怀旧:怀念故友。
吟:吟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及赏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及赏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及赏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及赏析1【原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⑴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用诗歌赠答。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⑵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⑶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置:放置。
弃置:贬低。
⑷怀旧:怀念故友。
吟:吟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⑸翻似:倒好像。
翻:副词,反而。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
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⑹侧畔:旁边。
(7)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8)到:到达(9)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
长:增长,振作。
【作者简介】:刘禹锡简介【朗读节奏划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写作背景】: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酬乐天扬州原文及翻译

酬乐天扬州原文及翻译《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律。
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激不平。
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思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
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一洗伤感消沉情调,尽显大方激昂气概。
末联点明酬赠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心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决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全诗感情真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酬乐天扬州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1)酬:答谢,这里是以相答的意思。
(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4)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5)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6)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故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思念。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故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思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8)怀旧:思念故友。
(7)翻似:倒仿佛。
翻:副词,反而。
(9)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翻译及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翻译及赏析创作背唐代著名刘禹锡从小爱下围棋。
与专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诏王叔文很要好。
太子当上皇帝后,他的王叔文组阁执政,就提拔棋友刘禹锡当监察御史。
后来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三年(实则二十二年)后应召回京。
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相遇。
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
作品鉴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居易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
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
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
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接着,诗人很自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翻译及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翻译及赏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
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注释:1.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用诗歌赠答。
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见赠:送给我。
4.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
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5.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年。
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6.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置:放置。
弃置:贬谪zhé。
7.怀旧:怀念故友。
8.吟:吟唱。
9.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10. 到:到达。
11.翻似:倒好像。
翻:副词,反而。
12.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
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13.沉舟: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14.侧畔:旁边。
15.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16.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
长:增长,振作。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1、侧畔:旁边2、万木春:所有的树都在生长【翻译】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居易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
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
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
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接着,诗人很自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
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