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14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共18张PPT)语文九年级上册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_沉__舟__侧__畔__千__帆__过_,
___病__树__前__头__万__木__春_”是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形象写照。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点明酬答之意,表达了对友人 今日听君歌一曲
的感谢之情和共勉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暂凭杯酒长精神
“长精神”即“振作精神”, 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 的气概。
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与后 四句形成了鲜明对比,请简要说明。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低沉伤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高昂乐观
主旨
这首酬答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 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面 对仕宦浮沉和世事变迁的豁达胸怀和乐观向上 的精神。
题目解读
指白居易, 字乐天。
赠送, 赠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以诗相答。
放在动词“赠”前,表示对 自己怎样,相当于“我”。
创作背景
PPT背景图片 http:///beijing/
读古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此联被后人赋予的的哲理意义是什么? 这两句诗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 律,蕴含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 的哲理。
4.哪一句能表明对白居易的答谢?
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天听到你为我吟诵的诗篇,就暂且凭借这杯酒振作精神吧。
___病__树__前__头__万__木__春_”是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形象写照。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点明酬答之意,表达了对友人 今日听君歌一曲
的感谢之情和共勉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暂凭杯酒长精神
“长精神”即“振作精神”, 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 的气概。
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与后 四句形成了鲜明对比,请简要说明。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低沉伤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高昂乐观
主旨
这首酬答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 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面 对仕宦浮沉和世事变迁的豁达胸怀和乐观向上 的精神。
题目解读
指白居易, 字乐天。
赠送, 赠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以诗相答。
放在动词“赠”前,表示对 自己怎样,相当于“我”。
创作背景
PPT背景图片 http:///beijing/
读古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此联被后人赋予的的哲理意义是什么? 这两句诗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 律,蕴含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 的哲理。
4.哪一句能表明对白居易的答谢?
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天听到你为我吟诵的诗篇,就暂且凭借这杯酒振作精神吧。
第14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共31张PPT)

人世沧桑,岁月如流。势利小人早已化作黄土一 抔,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却光照历史,留传千古。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 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 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 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 “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 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 “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 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讨论
同学们,从刘禹锡和白 居易这一对朋友身上,你 看到了真正的友谊是什么?
1、交友之道,贵在相知。“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 折太多。”白居易对挚友的同情、不平,情真意切,。
2、交友之道,贵在相长。逆境时有友哀而不伤,震人心 魂。心向前,便无惧眼下,眼天下,便不计眼前得失。
3、交友之道,贵在道合。“欲知其人,视其朋友。”在 人生道路上,朋友易找,知己难寻,若能寻得心胸开阔之 友,指引困顿中的自己,岂不快哉。
(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烂柯人”用典: 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非昔比,恍
如隔世。表达作者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感 慨万分)
(颈联)沉 畔
。
“沉舟”“病树”:作者自比遭贬。 “千帆过”“万木春”:比喻新生力量层出不穷。
这两句诗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 了哲理,也表达作者对世事变迁和仕途升沉的豁达洒脱,哀而 不伤,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逆境中寻找希望。
环节三:
诗歌学习
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字 音
感
节
吟
奏沉 畔
破题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 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 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 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 “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 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 “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 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讨论
同学们,从刘禹锡和白 居易这一对朋友身上,你 看到了真正的友谊是什么?
1、交友之道,贵在相知。“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 折太多。”白居易对挚友的同情、不平,情真意切,。
2、交友之道,贵在相长。逆境时有友哀而不伤,震人心 魂。心向前,便无惧眼下,眼天下,便不计眼前得失。
3、交友之道,贵在道合。“欲知其人,视其朋友。”在 人生道路上,朋友易找,知己难寻,若能寻得心胸开阔之 友,指引困顿中的自己,岂不快哉。
(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烂柯人”用典: 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非昔比,恍
如隔世。表达作者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感 慨万分)
(颈联)沉 畔
。
“沉舟”“病树”:作者自比遭贬。 “千帆过”“万木春”:比喻新生力量层出不穷。
这两句诗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 了哲理,也表达作者对世事变迁和仕途升沉的豁达洒脱,哀而 不伤,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逆境中寻找希望。
环节三:
诗歌学习
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字 音
感
节
吟
奏沉 畔
破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优秀课件

阅读体验分享
要点一
文学鉴赏分享
分享不同读者对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鉴 赏心得和阅读体验,展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和广泛影响 。
要点二
阅读方法指导
介绍一些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方法和 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欣赏这首经典之作。
04
课堂活动设计
Hale Waihona Puke 诵比赛总结词锻炼语感,体会情感
详细描述
创作背景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由和州(今安徽和县)刺 史任上返回洛阳,途径扬州,遇到了白居易。白居易写了《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谢。
文学地位与影响
文学地位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的长篇政治抒情诗,也是古代文化史上广为传诵的优秀篇章 。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文学影响
这首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在唐代广为传颂,而且一直流传至今 ,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选入各种文学选集和教科书,成为人 们学习的典范之作。
02
文本细读
内容梳理
内容概括
本诗描写了诗人与朋友在扬州初次相聚,在宴席上所经历的欢乐、感慨和离别的 情感。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人生经历,为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题打下基础 。
创意写作
总结词
激发创意,拓展思维
详细描述
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课堂上,可以设计 一个创意写作活动,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诗歌进 行改写或创作。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艺 术性和创作过程,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 。
05
总结与反思
教学收获与不足
教学收获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诗歌含义,并对诗人情感有深入体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优质课件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作者简介
人物简介
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
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 人物身份 豪”之称。政治上主张革新。
文坛地位 文学成绩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 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诗文:
《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刘禹锡(772年——842年)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文学常识
格律严格
律诗
近体诗
萌芽于南朝齐的新体诗 定型于初盛唐间 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字句 押韵 平仄 对仗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字词正音
yín 怀旧空吟
zàn 暂凭杯酒
pàn 沉舟侧畔
第三单元
诗词三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诗仙
诗圣
一
一
个
首
豁
昂
达
扬
人
诗
诗豪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了解诗词以及七言律诗在情势上的特点。 2.诵读诗歌,体会诗人百折不挠的乐观精神,熟读成诵。 3.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点,感受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颈联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尾联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4 诗词三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课件(共27张ppt).ppt

课 文 研读
课文研读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巴山楚水(本是一片)冷落荒地,遭受贬谪(在这里)安身二十三年。
巴山楚水:诗人曾被贬夔州、朗州等地,夔州古属巴郡,朗州属楚地,故称 “巴山楚水”。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 共二十二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长安,所以说“二十三年”。
基 础 知识
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 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 史。他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 【代表作】
《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哲学著 作《天论》三篇;《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 宾客集》等。
字音正形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y空ín吟/闻f笛ù 赋,到乡翻似/k烂ē 柯人。 沉舟p侧àn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z杯hǎ酒ng/长精神。
( B项正确理解是: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 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课前小练
1、诗中点明题意/与题目相呼应,表现诗人意志不 衰,坚忍不拔的气概,并成为点晴之笔的句子是: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诗中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被贬时间之久、怀 念故友的感情,慨叹世事变化的惆怅之情的诗句是: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课文研读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想到旧时常常怀念亡友,重返京城好似隔世之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被司马 氏集团杀害,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 于是作了《思旧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

这23年,正是诗人年富力强,欲将冲天抱负 付诸实践的时期。但是,所有的宏大愿景在这23 年中灰飞烟灭,所有的期待在这23年内化为泡影。
玄都观桃花
讽刺那些由
于投机取巧而在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政治上被提拔起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来的新贵。
对世事变迁 的感慨以及绝不 屈服妥协的态度。
•
——《陋室铭》
•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一叶叶被水流倾覆的船只沉默不语,然而,沉船 一侧,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起航,千帆竞发。
大江两岸,枯死的树木毫无生机,然而,枯木前方,成千上万的树木竟相 争春,生机盎然。
“沉舟”“千帆”,“病树”“万木”,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沉__舟__侧__畔__千__帆__过__,
__病__树__前__头__万__木__春__”是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形象写
照。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点明酬答之意,表达了对友
人的感谢之情和共勉之意的句子是:_今__日__听__君__歌__一__曲___,
李永强
【答案】示例一:这两句诗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发展的规律:新事 物终将取代墨剑旧飘事雨 物。 示例二: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景, 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自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感。 示例三: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浮沉表现出旷达的 襟怀。 示例四:沉舟的旁边千帆过往,病树前面万木向荣,描绘出一幅境界开阔、 生机勃勃的画面,给人以鼓舞。(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合理即可。2分)
公元826年,57岁,罢和州刺史任返回洛阳,与刚 离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在扬州相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好PPT课件

颔联:运用典故,抒发了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
11
3、颈联: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 前头万木树”(千古名句)
1、运用比喻,以“沉舟”、“病树”比 喻自己,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包含新 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自然规律。
2、同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 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 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
10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 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首联:自叙被贬谪的境遇,表达了无 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体会 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用典(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 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 若隔世之人。油然而生无限悲痛怅惘之意。
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
.
12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尾联: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
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 精神。
.
13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辛酸、愤懑
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
用典
怀恋、怅惘
感叹身世 展望未来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比喻 豁达、进取 富有哲理
积极、昂扬
.
刘禹锡
积极进取 乐观豁达
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
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
至今。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
“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
彩和乡土风味。.
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
4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 ,彭城
(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
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优秀课件PPT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乡翻似/烂柯人。
pàn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zhǎng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02
字词积累
您所需要的本请添加您所需要的文本请添加您文本请添加您所 需要的文本请添加您。
字音字形
笛赋(fù) 烂柯(kē) 侧畔(pàn) 长精神(zhǎng)
合作探究
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 写作者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
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合作探究
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交代了贬谪地方之凄凉,被贬时间之漫长。 刘禹锡想改革时弊,但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凄 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以及痛苦而 又孤寂的心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目录
新课导入 字词积累 课文精讲 课堂检测
01
新课导入
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借《陋室铭》一文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生活 情趣和高洁傲岸的生活态度,他仕途坎坷,被一贬再贬,辗转四川 、湖南、湖北一带二十多年。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律诗,看看 作者又借此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链 元年(805),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 接 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
(826),刘禹锡被罢免和州刺史,返回洛阳,途经扬州
时与白居易相会。白居易在酒席上写了《醉赠刘二
十八使君》,对刘禹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
予深切的同情,刘禹锡写作此诗答谢白居易。
chóu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结构图解
首联:回顾贬谪生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颔联:感慨世事变迁 坚定乐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诗营造的是一种凄凉、 悲伤、无奈的意境,而贺知 章的诗则充满了感时伤老的 情绪,情感表达比较含蓄。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联:(刘Biblioteka 锡 )交代被贬之远,被贬之久。
颔联 :
用典故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物是人非的 感慨。
引用典故向秀作赋—思念朋友。王质烂 柯—借以表达贬官之久,物是人非的感慨。
这两联感情基调是低沉愤懑的
颈联:
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表达诗人 豁达乐观的心胸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 带。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 连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 “巴山楚水”泛指凄凉的地方。 二十三年: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 锡被贬官,前后共二十三年。 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 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白居易在酒席 上吟诗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深表同情,于是刘禹锡 写此诗回赠白居易。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侧畔:旁边。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 君》。 长:增长,振作。 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
作者简介
诗歌小常识
诗仙
李白
诗圣 诗魔 诗鬼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唐顺宗永贞元年,顺宗皇帝任用王叔文 推行改革,刘禹锡和柳宗元同为革新 派的核心人物。因刘禹锡参与王叔文 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 做官二十多年。
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变革, 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 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 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 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 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 有了共同的语言。在筵席上白居易 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赠他。 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 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
• 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23年来, 我被朝庭抛弃在那里,回到故乡,故友 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 《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 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 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这样的情节让我们想起一首 贺知章写的诗: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尾联 :
点明了答谢题意,表达了诗人 坚韧不拔 的意志。
这两联感情基调是有低沉愤懑变为高昂乐观
总体来说,诗人以伤感 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自 己的贬谪生活。 表达了诗人政治失意的 愤懑(mèn),对生活、对 未来积极乐观的精神, 对仕宦(huàn)沉浮、世 事变迁的豁达襟怀。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 乐天,白居易的字。 见赠:送给(我)。 “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 诗的回赠之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
• 刘禹锡
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 梦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 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 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 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 “诗豪”之称。 刘禹锡精于文,善于诗。刘禹锡的 诗歌雄浑爽朗,语言干净明快,节 奏比较和谐响亮。尤以律诗和绝句 见长。
这句诗的意思是,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枯树 的前边万木逢春。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借生机勃勃的自燃景象,表达诗人豁达乐观的 心胸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富有哲理:新事物必 将代替旧事物。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抒发了诗人对 生活的豁达乐观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1.层层递进,言简意赅 表现在作者的愤激之情。 2.运用典故,含义丰富,耐人寻 味。 表现在第二句的《思旧赋》和烂 柯人。 3.借用景物描写,创造出鲜明的 艺术形象,表达人生哲理,做到 景、情、理(描写、抒情、议论) 三结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怀旧空吟闻笛赋,
怀旧:怀念故友。 吟:吟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 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 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 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 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到乡翻似烂柯人。
到:到达。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 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 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 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 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 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 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 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 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联:(刘Biblioteka 锡 )交代被贬之远,被贬之久。
颔联 :
用典故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物是人非的 感慨。
引用典故向秀作赋—思念朋友。王质烂 柯—借以表达贬官之久,物是人非的感慨。
这两联感情基调是低沉愤懑的
颈联:
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表达诗人 豁达乐观的心胸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 带。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 连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 “巴山楚水”泛指凄凉的地方。 二十三年: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 锡被贬官,前后共二十三年。 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 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白居易在酒席 上吟诗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深表同情,于是刘禹锡 写此诗回赠白居易。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侧畔:旁边。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 君》。 长:增长,振作。 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
作者简介
诗歌小常识
诗仙
李白
诗圣 诗魔 诗鬼
杜甫 白居易 李贺
唐顺宗永贞元年,顺宗皇帝任用王叔文 推行改革,刘禹锡和柳宗元同为革新 派的核心人物。因刘禹锡参与王叔文 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 做官二十多年。
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变革, 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 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 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 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 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 有了共同的语言。在筵席上白居易 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赠他。 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 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
• 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23年来, 我被朝庭抛弃在那里,回到故乡,故友 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 《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 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 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这样的情节让我们想起一首 贺知章写的诗: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尾联 :
点明了答谢题意,表达了诗人 坚韧不拔 的意志。
这两联感情基调是有低沉愤懑变为高昂乐观
总体来说,诗人以伤感 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自 己的贬谪生活。 表达了诗人政治失意的 愤懑(mèn),对生活、对 未来积极乐观的精神, 对仕宦(huàn)沉浮、世 事变迁的豁达襟怀。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这里是酬谢的意思。 乐天,白居易的字。 见赠:送给(我)。 “席上见赠”是对白居易的 诗的回赠之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
• 刘禹锡
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 梦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 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 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 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 “诗豪”之称。 刘禹锡精于文,善于诗。刘禹锡的 诗歌雄浑爽朗,语言干净明快,节 奏比较和谐响亮。尤以律诗和绝句 见长。
这句诗的意思是,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枯树 的前边万木逢春。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借生机勃勃的自燃景象,表达诗人豁达乐观的 心胸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富有哲理:新事物必 将代替旧事物。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抒发了诗人对 生活的豁达乐观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1.层层递进,言简意赅 表现在作者的愤激之情。 2.运用典故,含义丰富,耐人寻 味。 表现在第二句的《思旧赋》和烂 柯人。 3.借用景物描写,创造出鲜明的 艺术形象,表达人生哲理,做到 景、情、理(描写、抒情、议论) 三结合,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怀旧空吟闻笛赋,
怀旧:怀念故友。 吟:吟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 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 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 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 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到乡翻似烂柯人。
到:到达。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 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 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 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 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 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 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 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 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