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术动作之旋风脚
浅谈旋风脚的技术分析

浅谈旋风脚的技术分析作者:刘芹芹龚志刚郑智芳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2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G85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2摘要旋风脚是武术运动中最基本的跳跃动作之一,本文针对该动作技术特点,提出了练习的基本步骤、要领及有效方法。
对学习中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运用运动力学、运动解剖学等相关知识对旋风脚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武术旋风脚技术一、前言“高、飘、快、脆、稳”是高质量完成旋风脚所必须达到的要求,高质量的旋风脚对于套路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因此,练武者练好旋风脚是十分必要,但练好该动作不是一件易事,必须有正确的方法和手段。
为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难题。
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归纳整理法。
三、身体素质训练对旋风脚技术的影响我们要做好难度较大的旋风脚,必须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腾空而起不仅需要腿部力量,还需要腹肌和其它肌群的力量及柔韧、协调、速度等素质。
(一)力量练习。
通过田径运动中的多级跳、短距离冲刺跑、变速跑以及摸高等发展下肢肌肉的爆发力和速度耐力,对青少年来说可用爬山、跑台阶等有趣的活动来发展下肢力量。
(二)柔韧性练习。
“练拳先练筋”,武术柔韧素质的训练着重于肩、腰、腿,方法主要有被动和主动两种形式:被动形式是在别人的帮助下,采用搬、压、撕、拉等,增大肌肉伸展和关节的活动范围;主动形式是压、耗、控等,自我控制肌肉的收缩,缓慢的拉长肌肉和结缔组织。
一般较多的采用后一种慢张力法,其好处有三:1.超越关节伸展限度的危险性教小;能减少损伤和剧痛。
2.作用于牵张反射。
3.能有意识的放松对抗肌,使之慢慢的尽可能的拉长肌纤维。
(三)协调性练习。
采用助跑接起跳摆、收腿击响,以提高助跑与起跳的连贯性和衔接能力。
能够做到收缩的肌肉收缩,不该收缩的肌肉放松,并且肌肉的收缩程度和持续时间达到恰到好处,这时就能达到协调美观了。
跆拳道旋风腿观后感

跆拳道旋风腿观后感近日,我有幸观看了一场跆拳道表演赛,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选手们的精彩演绎的旋风腿。
在比赛现场,当选手一抬腿,腿部仿佛犹如一道旋风,瞬间扫过敌人,令人惊叹不已。
跆拳道作为一项兼具攻击和防御技巧的格斗运动,旋风腿作为其中的一项高难度技术,无疑在比赛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观看选手们的表演时,我不禁为他们的精湛技艺而惊叹不已。
他们通过高速旋转的身体和快速抬腿的动作,使得旋风腿真正成为了一种恢宏而又令人畏惧的攻击方式。
旋风腿的难度主要体现在绝对力量和技巧的要求上。
选手必须具备强大的肌肉力量和灵活的身体素质,才能在空中旋转的同时,保持稳定的身体平衡,并迅速准确地完成腿部的抬起和扫击。
这需要选手们经过长时间的刻苦训练,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技巧水平。
与此同时,旋风腿还需要选手们具备良好的判断和应变能力。
在面对不同的对手和比赛情况时,选手们需要准确地判断对手的位置和动作,从而迅速做出反应,并通过旋转腿部来攻击对手。
这要求选手们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比赛环境。
旋风腿不仅仅是一种攻击技巧,更是一种艺术表演。
选手们在表演中通过高超的技艺和灵活的身体动作,展现出了跆拳道的优雅和力量。
他们的动作流畅而有力,每一次抬腿都仿佛凝结了他们的努力和执着。
观看这样的表演,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选手们对跆拳道的热爱和追求,他们对于技艺的追求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
旋风腿的精彩表演也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我们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的道路上,都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然而,正是通过不断的努力、锻炼和学习,我们才能够像选手们一样,展现出我们的过人之处和突破自我的能力。
正如选手们通过培养自己的体能和技术,使得旋风腿成为一门独特的技艺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积极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总结起来,跆拳道旋风腿是一项精彩的技术,它不仅需要选手们具备强大的肌肉力量和灵活的身体素质,还需要他们具备准确的判断力和应变能力。
武术套路旋风脚转体720度动作的训练分析

成垂直的腾空速度 , 增加腾空的高度 。 获得旋转的力 。
左臂应 向上领手 , 右臂 腾空旋转技术 : 腾空旋转技术是 整套动作的核心环节 , 也是最 起跳 的高度 和速度 起到 了一 定的协调作用 , 在蹬地起跳的同时, 蹬地方 向应垂直 向上 , 蹬地 重要 的一个部分 , 能否掌握这项技术 可以衡量 出一个运动员运动水 也顺势 由下向上撩。 平 的高 低 , 也 可 以 反 映 出一 个 运 动员 水 平 发 挥 的程 度 。 不要 坐胯 , 膝盖 自然弯 曲, 胯部放松 , 上 体也要保持 自然垂直 , 不要
2 . 2 、 起 跳 技 术 运 用 分 析
旋 风脚 转体 7 2 0度动作主要分 为助跑技术 、 起 跳技术 、 腾空旋
起跳 又可称为踏跳 . 它是旋风脚转体 7 2 0 度动作 由助跑到腾空 转技术 、 落地技术 四个环节 。 这个 阶段虽然很短暂 , 却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环节 。 助跑技术 :助跑是完成旋风脚 转体 7 2 0 度动作 的预备阶段 , 能 的一个过渡阶段 , 够带来腾空的高度 , 能充分给予动作完成所 带来的时间 , 能获得一 它 的作用是为 了把助跑所获得的水 平加速度 , 转化成垂直的腾空速 定的水平速 度 。运动员可 以通过助跑调整 自己各个环节 的力量 , 调 度 , 增加腾空的高度 , 获得旋转 的力 。 起跳脚着地应脚 尖内扣 , 膝盖
I S P OR T S A N D T R A I N I N G > > > 竞 技与训练l
武术套路旋风脚转体 7 2 O 度动作 的训练分析
口 郭庆凯 ( 天津大学仁 爱学院 天津 3 0 1 6 0 0 )
旋风脚练习方法

旋风脚练习⽅法旋风脚的动作结构复杂,整个动作包括上步起跳、转体腾空⾥合腿、转体落地三部分。
1、上步起跳:踏跳在空中的旋转能量,主要是从地⾯获得的。
包括上步抡臂、拧腰、转体等⼀系列动作。
在左脚向左迈步的同时,左⼿由前向上摆起,右臂握拳伸直并向后摆动。
同时右脚上步,⾝体向左后转体180度,脚尖内扣,膝关节微屈,准备起跳。
同时左腿提起向左上⽅摆动。
2、转体腾空⾥合腿:踏跳的瞬间,随前脚掌碾转地⾯,主动拧腰、转髋、猛⼒蹬地,并伸直髋、膝、踝关节,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呈扇形摆动。
当⾝体旋转到180度后,⾥合腿要尽量靠近⾝体。
当⾥合腿绕髋关节转动180度后,脚掌⾥扣,左⼿在脸前迎击右脚掌,转体在270度时击响。
3、落地:在空中击响后,两脚在空中开始下降,并在腾空旋转的情况下轻落、站稳。
4、抡臂、起跳、转体腾空⾥合腿要协调,像旋风⼀样旋转,快速有⼒地完成动作。
武术⽐赛规则要求在套路的跳跃动作前,助跑不得超过三步,或在击步、踏步、垫步的前后不得超过两步。
由于助跑距离短,旋风脚前的上步获得的⽔平速度⼩。
所以,要获得⽔平速度较⼤的垂直速度,在做跳跃动作蹬离地⾯的瞬间要求⾜屈肌群的收缩⼒要特别强,要发挥和利⽤股四头肌、股⼆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三头肌等肌⾁的收缩⼒量,达到较理想的腾空⾼度。
同时也要注意臀部肌群、腹部肌群、背部肌群和上肢肌群的训练,还要注意内脏各器官的配合。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因素,如肌⾁伸展的程度、肌⾁兴奋性和灵活性的⾼低、⼒量素质的好坏、⽔平速度的快慢、动员肌纤维参加⼯作的多少、红肌纤维和⽩肌纤维之间的⽐例、主动肌和对抗肌的协调能⼒、兴奋抑制相互转化的能⼒以及⾥合腿和上肢协同配合等,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应引起重视,不可偏废。
旋风脚的训练应注意以下⼏点:1、起跳前的助跳动作要轻松⾃然,速度逐渐加快,全⾝要协调配合,这样对完成起跳的作⽤就⼤。
2、起跳的速度快,爆发⼒⼤,因⽽向上的初速度就⼤,跳得就⾼。
武术创新动作旋风脚900°接马步的生物力学分析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 竞赛新 规则的颁布 ,难度动 作成了拉开运动员 比分差距的重要环节 ,难 度创新加分成 了很 多运动 员平时训练的一个 目标 ,旋风 脚90 0。接 马步就是 一个创新 动作 ,本文 通过实验 法对该 动作进行运动生物 力学各方面 的分析 ,以期完全解析该动作的要点 。
1 研 究 对 象 与 方 法
体 育 科 技
南 l 科 技 2 1年第2 工 0 2 期
武 术创新 动作旋 风脚9 0 0 。接 马步 的生物 力学 分析
阳 小 利
大理学 院 6 l 0 云 南 大 理 7 00
摘 要 本 文采 用文献 资料法 、专 家访谈 法、观 察法、 实验法 、数理 统计法以全新的 角度对 武术创 新动作旋风脚90 0 o接 马步进行 了分析 ,所谓 全新 的 角度是指在 本文 中选择 了对左 、右髋三 维坐标和速 度进行 了分析 ,能 更直观 更精确地掌握 身体 的转动情 况和旋转 轴的位置 变化情 况及 身体 姿态的调整情况 。 关健词 武 术套路 旋风脚9 t 生物 力学 0 ̄ )
量 ,另一部分就是起跳 时蹬地的反作用力作的功 ’ ”。
() 1 与重 心高度相关 的参数 分析 。针对 运动 员的个 人情况 选择 了出现频率 高的几次动 作进行 人体 建模分析 。从 图l 以看 出 ,四次 可
动作的重心z 轴轨迹没有什 么多大 的区别 ,波峰最 高点就是腾空 的最 大高度时重心的位置 ,经 计算 可以看出四次动作在腾空 的高度上成功 两次 的高度稍比后两次高 ,但差距不大 。
所影响的 ,这个面 积的大小表示蹬地时身体对地面作用 的总冲量的垂 直分量之大小 ,但 真正 能产生起跳效果的是 “ 有效 冲量 ”的大小 ,即
陈氏太极拳旋风脚的核心要点是什么?和黄飞鸿的无影脚比哪个厉害

陈氏太极拳旋风脚的核心要点是什么?和黄飞鸿的无影脚比哪个厉害本文陈氏太极拳动态图原图获取方式在文章末尾告知。
陈氏太极拳旋风脚完整动作演练:
身向左转两拳变掌,画弧变上捋,然后重心再移向左腿,两手下沉提右脚,右脚外摆,脚跟外
侧着地,两手交叉于胸前;身体继续向右转,重心移向右腿,两手向外掤,左腿变里合腿,两
手外开与左脚相合,形成一个爆发力。
动作要领:里合腿的时候,力由盆骨的内旋产生,盆骨沿着水平面向右转,带动左腿向内发
力。
陈氏太极拳右蹬一跟完整动作演练:
落步,左步向左开,两手向上翻,重心移向左腿,提右腿相合,蹬右一跟。
动作要领:图中运动线条表达了手和腿的明劲弹簧力发放形式。
男子武术套路旋风脚720°难度动作技术分析——以刘侠比赛的武术套路为例

6 8 . 7 5
8 7. 1 4
2 . 2 . 2 击 响过后至落地瞬间摆动腿膝关节速度变化 分析 运动员刘 侠在击 响后 , 膝 关节 的最 大瞬 间速度达 到 7 . 2 8 m/ s , 说 明 刘侠在击响后 , 摆动腿下压 比较积极 , 迅速与 左腿并拢 , 更快地 减小转 动半径 , 减小转 动惯量 , 使空 中旋转速度更快 。 2 _ 3 旋 风脚7 2 0 。 落地 阶段技术分析 运动员在着地 瞬间身体还在 扭转 , 所 以左 右膝关节 的角 度相差较 大, 而水平速度 的大小 , 也造成 了运动员通过 自 身动作 的调节完成落地 动作 。刘侠 的重 心水平 速度为 1 . 7 3 i r d s , 所 以右膝关 节角度偏 大 , 应尽 量往远处伸展落地 , 加大落地 的缓 冲。
3 . 结 论
通 过逐幅解析 动作 , 获得各关 节速度 、 重 心高度 、 角度等 运动学参 数, 并 进一步对所得的数据用低通滤波法进行必要 的平滑处理 , 最终得 到各 阶段所要 的技术参数 , 截断频率为 8 Hz 。 1 . 2 . 4 数理统计法 使用 s p s s 1 1 . 0 统计软件将解析获得的运动学数 据进行统计处理 , 并 进 行量化 分析。 2 . 结 果 与分 析 旋风脚 7 2 0 。 按动作时相划分为助跑起跳 、 腾空转体 7 2 0 。 、 落地 三个 阶段。 2 . 1旋风脚 7 2 0 。 助跑起跳 阶段技术分析 2 . 1 . 1 助跑起跳瞬间重心 速度和腾起角度变化分析 表 2助跑起跳 阶段重心速度变化 m / s
h , %
●
击响时刻
h / %
_
最高点
h / %
8 7 . 1 4
武术套路健将童通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武术套路健将童通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生物力学分析武术是一项古老而精湛的技艺,其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有许多精妙的动作与技巧。
在武术套路中,旋风脚720°接马步是一种动作,需要运用生物力学原理来进行完美的展现。
今天,我们将对这一动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动作的技术要领,让我们深入研究一下。
让我们从动作的目标和要领开始。
旋风脚720°接马步是一种高难度的动作,要求运动员完成两个旋转环绕,并在落地时完成接马步的平稳过渡。
这个动作的目标是要展现出运动员的力量、灵活性和控制力,同时也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生物力学在这一动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来分析旋风脚720°的两个旋转动作。
旋风脚720°要求运动员在空中做两个旋转,在第一次旋转的过程中需要运动员用力迅速地踢腿,将身体同时带起,并开始自旋。
在空中自旋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保持身体的重心稳定,并利用双臂和手掌的力量来维持身体的平衡。
在完成第一次旋转后,运动员需要迅速把双腿收回,并用力着地,迅速用腰部和腿部的力量带动身体进行第二次旋转。
在第二次旋转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保持头部的平衡和视线的稳定,同时还需要保持双臂和手掌的力量,来控制身体的姿势和平衡。
在完成以上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到,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中运用了大量的生物力学原理。
在旋转的过程中,利用了身体的旋转惯性和摩擦力来带动自旋;在落地的过程中,用腰部和腿部的力量来控制身体的姿势和平衡;在接马步的过程中,利用了双腿的力量和屈膝的动作来支撑身体的稳定和平衡。
这些都是生物力学原理在动作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例子。
我们要强调的是,生物力学原理虽然在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生物力学仅仅是指导原则,更重要的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训练功力。
只有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练习,才能使运动员在动作中充分发挥生物力学原理的作用,使动作展现出最佳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武术动作之旋风脚
指导教师:赵红波
摘要旋风脚是武术运动中最基本的跳跃动作之一。
为此,本文针对该动作技术特点,提出了练习的基本步骤、要领及有效方法。
对学习中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运用运动力学、运动解剖学等相关知识对旋风脚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武术旋风脚技术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3 身体素质训练对旋风脚技术的影响
4 旋风脚技术动作的描述
5 旋风脚技术的理论分析
6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7 建议
参考文献
1 引言高、飘、快、脆、稳是高质量完成旋风脚所必须达到的要求,高质量的旋风脚对于套路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因此,练武者练好旋风脚是十分必要,但练好该动作不是一件易事,必须有正确的方法和手段。
为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难题。
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归纳整理法
3 身体素质训练对旋风脚技术的影响我们要作好难度较大的旋风脚,必须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腾空而起不仅需要腿部力量,还需要腹肌和其它肌群的力量及柔韧、协调、速度等素质。
3 .1 力量练习通过田径运动中的多级跳、短距离冲刺跑、变速跑以及摸高等发展下肢肌肉的爆发力和速度耐力,对青少年来说可用爬山、跑台阶等有趣的活动来发展下肢力量。
3 .2 柔韧性练习“练拳先练筋”,武术柔韧素质的训练着重于肩、腰、腿,方法主要有被动和主动两种形式:被动形式是在别人的帮助下,采用搬、压、撕、拉等,增大肌肉伸展和关节的活动范围;主动形式是压、耗、控等,自我控制肌肉的收缩,缓慢的拉长肌肉和结缔组织。
一般较多的采用后一种慢张力法,其好处有三:(1 )超越关节伸展限度的危险性教小;能减少损伤和剧痛。
(2 )作用于牵张反射。
(3 )能有意识的放松对抗肌,使之慢慢的尽可能的拉长肌纤维。
3 .3 协调性练习采用助跑接起跳摆、收腿击响,以提高助跑与起跳的连贯性和衔接能力。
能够做收缩的肌肉收缩,不该收缩的肌肉放松,并且肌肉的收缩程度和持续时到间达到恰到好处,这时就能达到协调美观了。
3 .
4 旋风脚摆腿练习大致可分负重摆(用1~2 千克的沙袋绑小腿练习里合腿、外摆腿等,以增强收摆的力量与速度,左右腿都可以练习),快速摆(不负重,快速摆腿主要是提高摆腿的速度和掌握击响脚的空中位置和时机)包括里合腿,里合拍脚,转身里合拍脚,转身腾空里合腿等。
4 旋风脚技术动作的描述旋风脚的动作结构较复杂,以右旋风脚为例说明,其整个动作包括上步起跳、身体腾空转体里合腿、落地三部分。
4 .1 上步起跳踏跳在空中的旋转能量,主要是从地面获得的,包括上步抡臂、拧腰、转体等一系列动作。
在左脚向左上步的同时,左手由前向上摆起,右臂摆拳伸直并向后摆动。
同时右脚上步,身体向左后转体180 度,脚尖内扣,膝关节微曲,准备起跳,同时左脚提起向上方主动摆动。
4 .2 转体腾空里合腿踏跳瞬间,随着脚掌碾转地面,主动拧腰、转髋、猛力蹬地,并伸直髋、膝、踝关节,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呈扇形摆动,同时两手臂分别经下向上用力抡摆。
当身体旋转到180 度后,里合腿要尽量靠近身体,当里合腿绕髋关节转动180 度后,脚掌内扣,左手在脸前迎击右脚掌,转体270 度时击响(右腿里合腿时要注意摆动幅度成扇形,腿伸直、轻松、快速并贴近身体;击拍时要准确响亮,击响点靠近头部)。
4 .3 转体落地空中击响后,两脚在空中开始下降,并在腾空旋转的情况下轻落、站稳。
落地方法根据练习的深度不同分为三种,第一种:初学时,因为腿部力量、柔韧性、全身协调性等原因,不可能一下达到动作要求,做到左腿自然下落着地,转体90 度击响即可;第二种:当能够较熟练的完成腾空动作时,可双脚同时落地;第三种:具备了一定的腾空高度和较好的爆发力时,右腿快速里合击响后先于左腿落地,不论那一种落地姿势均应注意落地时前脚掌着地缓冲,以保护踝、膝、关节。
5 旋风脚技术的理论分析
5 .1 助跑旋风腿的助跑对腾空动作的完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助跑的每一步与它的步长、时间、速度有密切的关系,以三步助跑为例研究:(见下表)助跑步数与步长、时间和速度的关系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备注步长123.5 厘米162.5 厘米71.5 厘米时间0.44 秒0.29 秒0.21 秒速度2.80 米/ 秒5.50 米/ 秒3.40 米/ 秒
从上表可以看出整个助跑的水平的速度的获得取决于第二步的完成情况。
旋风脚的助跑步幅应是中、大、小组成,而速度变化节奏非常鲜明、强烈是一个缓、快、慢的节奏。
5 .2 拧腰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讲,可以得到一个来自身体的旋转速度,这涉及到转动力学中的动量距的问题。
身体要旋转,必需有一个外力来产生角动量,这个外力只能来自脚下,通过脚与地面的摩擦等外力使腰拧转。
这就是常提到的“力发于根节”。
因此练习旋风脚时,起跳脚要稍内扣,感到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这个力可以加大脚与地面的摩擦力。
5 .3 起跳起跳是旋风脚技术的核心问题,起跳动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起跳的高度,从而制约动作完成的质量。
起跳瞬间头上顶:头正、项直、颜收,有意识的保持一股向上
顶的劲,不仅能使人体自然中正。
运动中易于变换重心,身体更灵便、轻巧,而且能振奋精神,归沉内气,运化自然;起跳腿(右腿)足趾屈肌群的收缩力要特别强,要发挥利用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三头肌等肌肉的收缩力量,达到较理想的腾空高度。
起跳腿在着地起跳过程中,人体重心是三维运动,其合速度是沿矢状轴、额状轴、垂直轴的分速度所构成,此时,左腿的摆动目的是尽可能增大沿垂直轴方向的速度。
5 .4 空中里合腿 . 腹部肌肉收缩,背部、臀部肌肉拉伸,注意主动肌和对抗肌的协调配合,兴奋——抑制相互转化,还要注意上肢协同配合等。
空中旋转击响要快,因为空中的动作本身是快的,稍有迟钝,身体会迅速下降,不宜完成动作或动作完成仓促。
5 .5 落地的动作旋风脚接竖叉或马步。
在完成动作的整个过程中,落地动作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腾空动作的跳跃动作、落地的准确程度。
如果我们完成腾空动作时腾空旋转过了头,则会产生惯性的外力距,这力矩就很容易使运动员身体倾倒,失去平衡。
而如果旋转不足,则会使身体转体不够,又易形成重力距,造成身体后倒,失去平衡。
因此腾空跳跃动作完成的准确与否是取得落地动作稳定的前提条件。
另外,落地动作的准确性也很关键,如果落地动作(通常是劈叉、马步等)姿势不准确,低头俯腰,则落地的技术动作也不易稳定。
所以,要解决腾空跳跃动作落地稳定性的问题,就必须要从跳跃动作和落地动作这两个环节的准确度上下功夫。
5 .
6 小结我们将上述全过程用运动解剖学的知识简言之:实际上是下肢旋内的动力性动作。
在里合的整个过程中,人们沿垂直轴旋转360 度。
其生物力学特征是大关节带动小关节,大肌肉带动小肌肉。
6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6 .1 踏跳后上体后仰,右腿屈膝一般是由技术要领不对或柔韧性较差造成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练习:( 1 )加强柔韧性练习,使单腿里合腿高过头(注意右脚成扣脚型),并在空中运用是不用费很大的力量去做。
(2 )多做腾空转体里合腿,充分放开去做,体会头上顶,上体直立。
腿被动里合的感觉。
特别注意右膝伸直(可以不拍脚)。
(3 )进行保护练习,体会整个动作的要领。
6 .2 起跳后身体向前窜,不腾空。
这方面原因很多,起跳时制动不够,柔韧性差,使腿法动作慢,腿部力量不够等。
初学者要搞清自己造成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的克服。
起跳时制动不够,可做助跑、起跳、翻腰练习,注重起跳的高度,柔韧性差可采用正侧压腿,正侧踢腿及里合外摆腿的交替练习法。
腿部力量差可做一些素质练习,负重提踵、冲刺跑、蛙跳、跳绳等。
6 .3 转体角度不够,上下配合脱节主要因为动作不协调。
主要表现为腿动先于腰动,制约腰动,教学训练是注意强调双臂向上抡摆配合,腰动带动腿动,让右腿在腰的带动下被动超常速里合。
上下肢用力协调,提高身体旋转能力。
6 .4 完成动作后重心不稳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双脚落地,后单脚起,单脚落,利用好运动的惯性顺利衔接后面的动作(竖叉,马步等)。
7 建议
7 .1 起跳前的助跳动作要轻松自然,速度逐渐加快,全身要协调配合,这样对完成起跳的作用大。
7 .2 起跳的速度快,爆发力大,因而向上的初速度就大,摆动腿不仅上摆,还要帮助起跳。
7 .3 空中旋转击响要快,稍有迟钝,身体会迅速下降,不易完成动作。
7 .4 落地要稳,落地时前脚掌着地,再过渡到全脚着地,这样就比较稳。
7 .5 要练好旋风脚,首先要练好相应的一系列基本功,如里合腿、里合拍脚、转身里合拍脚、转身腾空里合腿、腾空转体跳跃等。
参考文献
[1]弓云武,习武练功500 问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周晓弟,曲、园、拧、收的艺术体育研究,河北内部刊物1997.4
[3]薛盛才, 怎样练好旋风脚中华武术月刊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年第12 期
[4]田春美、单信海, 肢体各关节运动测试的标准化及对应的运动解剖关系南京体院学报编辑部1997 年第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