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
中国的传统服饰与礼仪文化

中国的传统服饰与礼仪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传统服饰和礼仪文化的国家。
这些传统服饰和礼仪不仅代表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底蕴,还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传统价值观的承袭和传承。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服饰和礼仪文化的起源、演变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和传播。
一、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源远流长,其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中国人用兽皮和植物叶子做成简单的衣物。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服饰逐渐丰富多样,不同地区和不同朝代的服饰风格也有所差异。
1. 唐装:唐装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服饰之一。
它起源于唐朝(618年-907年),在世界服饰史上享有盛名。
唐装以宽松舒适为特点,男性常穿长袍和紧身裤,女性则穿着宽袍、长裙,并搭配发饰。
2. 清装:清装是清朝(1644年-1912年)的传统服饰。
清装注重肥胖和宽大的特点,男性常穿长褂和长裤,女性则穿着宽袍、宽裙,并用丝绸或锦缎装饰。
3. 官服:官服是中国古代官员的服饰,具有特殊的身份象征。
官服包括头巾、袍子、帽子、腰带等,其颜色、款式和花纹都与官员的级别和职务有关。
4. 汉服: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之一,饰演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它起源于汉朝(202年BC-220年AD),以尊重传统和追求优雅为宗旨。
男性穿戴襦裙、袍子,女性则穿戴宽袍、翻领衣、长裙等。
传统服饰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穿着,它还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
它代表了对于温文尔雅、和谐与秩序的追求。
二、传统礼仪文化中国的礼仪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体现。
中国人民在各个方面都注重礼仪,包括日常生活、社交场合、婚嫁、丧葬等。
传统礼仪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道德准则,反映了中国人民尊重他人和追求和谐的品质。
1. 尊敬长辈:中国人讲究尊敬长辈。
常见的行为包括行大礼、行揖、行鞠躬等。
这些行为体现了对长辈的敬重和感谢。
2. 礼尚往来:中国人倡导礼尚往来的原则,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互助。
在社交场合,人们常常互相鞠躬、敬茶、送礼物等,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友好。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古代服饰,探讨中国古代服装、服饰的演变及特点,增进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一、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及演变1、先秦时期服饰:先秦时期的服饰以「小编」为主,采用单色调来搭配,一件衣服上会有多种颜色并以中间黑色为基调。
此外,先秦时期还有以《楚辞》为代表的「千古服饰」,即长袍式穿着,特别适合于炎热的天气。
2、两汉时期服饰:从汉朝开始,服饰开始出现自由裁剪,布料质感也更高。
在此期间也出现了许多明显的差异性服饰,包括敝布袍等商人服装、通行礼服、传统的汉族服装等。
3、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不少重要的服装,如西汉朝的服装纹饰,民族特色的袈裟等,都在这一时期一定程度进行了改变与演变。
此外,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随时间发展来符合贵族服饰风格的礼服。
4、唐宋元明清时期服饰:在唐宋元明清时期,服饰发展到了更加成熟,更加多样化的阶段,从常见的宽大大袖衣服到古朴西装,从礼服到婚礼服装,演变到夏季仕妇服装等,形态各异,令人瞩目。
二、中国古代服饰特点1、面料特点:中国古代使用的服饰面料大多数是天然面料,如丝绸、棉布等,既轻松舒适,又轻盈舒适,也蕴含着淡雅的中国传统风格。
2、服装结构特点:中国古代服饰以裹身宽袖服装为主,侧裆带和大肩膀设计,以修饰人们强大的身体曲线。
此外,西装式服装也在当时被广泛采用,以补充宽袖服装的不足。
3、出行服饰:中国古代的出行服装分为两种,一种是骑马的服装,另一种是步行的服装。
骑马的服装通常是宽松有安全性的衣服,而步行的服装则是宽大的袍子或裹身裙。
4、发型饰物特点:中国古代的发型饰物也有许多种,如男性的发带,女性的头冠等。
男性的发带通常是头盔状的,而女性的头冠则以柔美的玉石为主。
三、对中华文化理解及认知中国古代服饰表达了中国人民传统的服装素养,体现出中华文明的智慧和创新精神。
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也让人们在服饰上更深层次的理解传统的中华文化的精神,从而增进理解和认知,促进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
汉服研究报告总结

汉服研究报告总结1. 引言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一种,其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汉服研究逐渐引起了学者和普通民众的兴趣。
本报告旨在总结当前对汉服的研究成果,探讨其文化意义和发展前景。
2. 汉服的起源和发展2.1 汉服的起源古代汉族的服饰在长期演化中形成了汉服这一独特的风格。
汉服起源于黄帝时代, 经历了不同朝代的独特演进。
2.2 汉服的发展汉服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从古代礼仪服饰到现代时尚元素的加入,汉服始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3. 汉服的文化意义3.1 传统文化的传承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古代服饰的研究和传承,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3.2 礼仪文化的体现汉服在古代历史中与礼仪文化密不可分,它代表了不同社会阶层和身份的象征。
穿上汉服,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礼仪的重视和崇尚。
3.3 美学艺术的展现汉服注重细节和精致,体现了古代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价值。
不论是在服饰的设计、纹样的雕刻还是颜色的搭配上,都反映了古代人对美的追求。
4. 当前汉服研究现状4.1 学术界对汉服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汉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学者们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解读、考古发现的分析和实物重构的研究,对汉服的起源、用途和演变进行了深入探讨。
4.2 汉服爱好者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越来越多的汉服爱好者加入到汉服研究中。
他们通过学习制作汉服、举办展览和参加相关活动,为汉服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5. 汉服的发展前景5.1 传统文化的复兴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关注,汉服正在经历一次复兴的浪潮。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穿着汉服参加各种活动和节日庆祝,汉服文化正在逐渐走入普通民众的生活。
5.2 汉服产业的兴起汉服产业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增长点。
从制作汉服的手工艺人到汉服相关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汉服产业正逐渐形成自己的市场。
中国服饰发展史研究作用和意义

中国服饰发展史研究作用和意义摘要:一、引言1.服饰与人类文明的关系2.研究中国服饰变迁的意义二、中国服饰的古代变迁1.服饰与阶级、身份的关联2.服饰制度与规定三、近现代中国服饰的变革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2.西方文化、生活方式的融入3.服饰风格的转变:由拘谨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发展四、中国服饰变迁的启示1.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融合2.追求美的天性3.服饰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五、结论1.中国服饰发展史的研究价值2.当代服饰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正文: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服饰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始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最初的遮身暖体,到等级制度的体现,再到近现代的个性解放,服饰的变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审美观念、社会风貌和文明程度。
研究中国服饰发展史,对于了解我国文明发展历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推动现代服饰产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在古代,服饰与阶级、身份紧密相连,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服饰不仅是为了遮身暖体,更是地位、权力的象征。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
西方文化、生活方式的融入,推动了人们的个性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了旧的束缚。
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含意。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
从这一点来看,服饰的变迁揭示了人类对美的不断追求,以及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对个体价值的重视。
中国服饰的变迁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推动了一个时代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优秀的服饰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时尚元素,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为现代服饰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研究中国服饰发展史,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推动现代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它承载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下面将从历史发展、材质特点以及时尚影响等方面浅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首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当时的人类开始使用兽皮、兽骨等原始材料制作衣物,主要目的是保暖和保护身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服饰逐渐演变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例如,古代帝王身着锦绣华服,表达了统治者的权威和尊贵;而平民百姓则穿着素雅朴实的衣物,突显了平民的节俭和朴素。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讲究材质和工艺。
丝绸是中国古代服饰的主要材料,它以其柔软光滑、美观耐用的特点而著名。
丝绸的制作工艺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了高度的发展,如锦上添花般的刺绣、织锦等技艺,使丝绸服饰更加华丽精致。
此外,还有花色繁复的缎子、轻盈透明的纱和粗糙耐用的麻布等材料,使传统服饰多样化而丰富。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还注重颜色和图案的运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种颜色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例如,红色象征着喜庆和吉祥,常用于婚礼和节日的服饰中;黑色则代表忧愁和丧葬,常用于葬礼的服饰中。
图案在传统服饰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有龙凤图案、云纹、水波纹等。
这些图案多寓意着吉祥、富贵和美好的愿望,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慰藉。
随着社会的变化,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也受到了现代时尚的影响。
现代人开始注重舒适和自由,同时也更加追求个性化和时尚感。
因此,一些传统服饰的设计和制作工艺得到了创新,使其更加适应现代人的需求。
例如,设计师将传统的旗袍和长袍改良成了时尚的礼服和晚礼服,使传统的服饰焕发出新的生机;同时,一些传统服饰也成为了时尚界的新宠儿,例如中国的汉服在近年来重新受到了关注和喜爱。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深厚而丰富的,它承载了中国人民的历史记忆、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它的发展历程和设计特点都体现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研究中国历代服饰的意义

研究中国历代服饰的意义摘要:一、历代服饰的概述二、研究历代服饰的意义1.文化传承2.历史见证3.艺术价值4.社会风貌反映三、历代服饰的当代启示四、总结正文:服饰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从古至今,我国历代的服饰风格各异,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审美观念、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研究中国历代服饰,对于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历代服饰的概述中国历代服饰的发展可追溯至远古时期。
从夏商西周的朴素的祭祀服饰,到汉代的儒雅大气的服饰风格,再到唐代的繁荣昌盛时期的华丽服饰,以及宋元明清时期的世俗服饰,每个时期的服饰都独具特色,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二、研究历代服饰的意义1.文化传承历代服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服饰的发展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通过对历代服饰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人服饰审美观念的演变,从而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灵感。
2.历史见证服饰是历史的见证,反映了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例如,唐代的繁荣昌盛,体现在服饰的华丽、丰富多样;而明代的服饰,则强调端庄肃穆,反映了封建礼教的影响。
通过研究历代服饰,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
3.艺术价值历代服饰不仅是生活实用品,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服饰上的图案、绣花、镶嵌等工艺,展现了古人的高超技艺和对美的追求。
研究历代服饰,可以挖掘出许多具有现代审美价值的元素,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素材。
4.社会风貌反映服饰是社会风貌的缩影,历代服饰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地位、性别角色、民族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历代服饰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风俗习惯等,为现代社会风貌的塑造提供借鉴。
三、历代服饰的当代启示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应该关注历代服饰的当代价值。
通过对历代服饰的研究,我们可以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时尚品牌。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

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研究摘要: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只有以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设计源泉,创作出凝结着中华民族神韵和精神风采的现代服装,让世界从我们民族的当代服饰中看到更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的。
随着本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本国的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他们对本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出色运用,向国内专注于服装设计的人们提出新的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服饰对现代服饰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回溯历史现代服饰正文: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之称,上起史前,下至明清,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无数精美绝伦的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各民族创造的宝贵财富,在世界服饰上有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在各个朝代、各个领域、各民族、各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
中国服装款式的发展和演变,面料和色彩的选用和搭配,着装的特定场合和等级规定,反映着特定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生活,民俗风情,也承载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和审美观念等,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文化百科全书。
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可谓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各展风采;源远流长,连续不断;随时升华,大放光芒。
中国民族服装服饰,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独特文化传统的结晶,是与自然生态和谐的象征,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人类社会历经数千年,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人群的衣着装饰,也是由低到高,由遮体保暖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逐步发展变化着的。
各个民族的先民们遵循本民族的发展脉络而传承,在服装服饰上,有的民族在质和形上都与其他民族无区别,但细品确也有某些相异之处。
我们一定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服装服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这样才能把“穿在身上的民族历史”解释清楚,通过服装服饰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中国完整的服饰制度虽在汉朝确立,但其得到重大发展的阶段却在唐朝和清朝。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民俗、风俗以及传统的服饰文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传承。
本文将从服装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历史渊源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服饰文化。
在古代,中国的服饰文化就已经相当发达。
汉服、唐装、宋妆、清裳等各个时期的服饰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当时,服饰不仅是一种日常的穿着,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和传统的延续。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华夏的文明、礼仪的讲究等等,这些都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历史渊源。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1. 服装面料:古代的丝绸、棉布以及麻布等面料都是中国传统服装的主要面料。
而在当代的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也广泛地运用这些传统的面料,将其与现代的面料进行混搭,创造出了许多融合中西文化特色的时尚服饰。
2. 服饰图案:中国传统服饰的图案也是服饰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如龙、凤、花鸟虫鱼等图案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元素。
设计师们在服装设计中,常常会运用这些经典的图案,通过不同的创意和加工技艺,将其融入到现代的服装设计中,赋予服饰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为服装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魅力,也对当代的服装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丰富了服装的设计语言。
以往的服装设计更多地注重于时尚和流行元素的追求,而在当代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更加注重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通过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师们为服装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丰富了服装的设计语言,使得服装的设计更加具有文化的深度和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入挖掘和广泛应用,在当代服装设计中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可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也为中国服装设计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研究
摘要: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只有以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设计源泉,创作出凝结着中华民族神韵和精神风采的现代服装,让世界从我们民族的当代服饰中看到更多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的。
随着本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本国的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他们对本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出色运用,向国内专注于服装设计的人们提出新的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服饰对现代服饰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
回溯历史现代服饰
正文:
中国素有“衣冠礼仪之邦”之称,上起史前,下至明清,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无数精美绝伦的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各民族创造的宝贵财富,在世界服饰上有着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在各个朝代、各个领域、各民族、各阶段有其不同的特点。
中国服装款式的发展和演变,面料和色彩的选用和搭配,着装的特定场合和等级规定,反映着特定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生活,民俗风情,也承载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和审美观念等,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文化百科全书。
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可谓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各
展风采;源远流长,连续不断;随时升华,大放光芒。
中国民族服装服饰,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独特文化传统的结晶,是与自然生态和谐的象征,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人类社会历经数千年,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人群的衣着装饰,也是由低到高,由遮体保暖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逐步发展变化着的。
各个民族的先民们遵循本民族的发展脉络而传承,在服装服饰上,有的民族在质和形上都与其他民族无区别,但细品确也有某些相异之处。
我们一定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服装服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只有这样才能把“穿在身上的民族历史”解释清楚,通过服装服饰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中国完整的服饰制度虽在汉朝确立,但其得到重大发展的阶段却在唐朝和清朝。
服饰基本包括帽子、上衣、下衣三个主要部分,所以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研究。
首先是帽子,古代服饰里的帽子包括冠、巾、帽三种。
最初以保暖御寒为目的。
后来冠服制度被纳入“礼制”的范畴,从形式、材质上区分等级,辨别尊卑。
所以冒得基本功能是使用和美化,除还有标
致身份地位的作用。
冠,通常是指“礼冠”。
古代男子成年后,士人加冠,庶人裹头巾。
冠是“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戴冠者等级和身份不同,要佩戴不同形制的冠。
最初,巾是用来擦汗的布,后来用于裹头,一物两用,称帻。
帽(不同于首服的总称“帽”)也是古代的一种头衣,是
在巾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帽与巾的区别在于缝合与否,由于戴帽比扎巾方便省事,逐渐取而代之。
上衣是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括“上衣下裳”分体式穿着方式中的上衣,也包括上下连属式的衣服。
古代的人们穿衣非常讲究,有严格的礼制规定,不同的场合和身份,着装也有所区别。
上装大体分为五种。
第一种就是中国古代服饰中最贵重、最庄严的服饰,是用于祭祀活动的礼服。
参加祭祀,必须身着冕服,头戴冕冠。
古代上装中的第二种是朝服,也叫“朝衣”。
主要是左朝议征之服,由祭服演变而来。
第三种上装是公服,公服的形制比祭服、朝服简便得多,也省略了许多佩饰。
公服服色是区分官吏等级的标准之一。
第四种上装是便服。
便服只要受社会风尚和生活习俗等影响,受礼制约束较小,所以形式多样,变化无穷,不拘一格。
最后一种上装是丧服,既居丧时所穿的便服。
丧服制度共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服制,秦汉以后一直沿用,只是制度稍有变化,直到民国初年仍有此制。
古代服饰的第三大组成部分就是下装了。
在古代,对于上下两截的服装来说,穿在下身的叫做裳。
汉以后,出现了有裆之裤,裳的前后两片被连在一起,形成了裙,逐渐取代了裳。
与现代作为主要服饰的裤子不同,古代的裤子大多是以内衣的形式存在的。
古时下装对现在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裙了。
它是中国古代女子的主要下装,有裳演变而来。
魏晋以后裙子的样式不断增多,色彩搭配越来越丰富。
这一时期,裙不限于女性穿用,也是贵族男子的常见装束。
裙装在后世一
直有发展和延用,到现在裙装也是女装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有一种广为人知的裙装——旗袍,经过民国的改革到现在,其影响力也不得不提。
中国文化经过5000年的积累和沉淀,其对现代文化的影响也是方方面面,服装也是,现在传统的丝绸面料,蓝印花布的长裙在夏天依然非常流行。
另外,现代服饰对传统服饰的继承还包括颜色,最具代表方的就是中国红了。
款式方面,现代服饰中的旗袍和中山装就是对传统服饰的继承,中国传统服饰在国际服装的设计上也有着越来越多的影响,由旗袍和西方礼服结合,采用中国红的礼服在巴黎时装周也大放异彩。
中国元素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立领、盘扣、收腰、水袖、丝绸,而是寻求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会心所至,自成佳境,以性灵为主,不为格套所拘,不为章法所役。
中国民族服装服饰不仅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
而且是民族独特文化传统的结晶。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同时,更主要的是这个民族繁衍、生息发展的根本支撑,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
这种赋予文化内涵的服装服饰,展现了民族的鲜活个性,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面貌。
这些服装服饰,大都由劳动人民自己动手,从纺线到织布,到刺绣到成衣。
而且这种手工制作技艺大都是祖传的,不带有任何伪造、模仿的痕迹。
这是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一图一案,一花一叶,都是精心设计、精心打造出来的。
而且在民族特质文化的背景下,每一件又有其不同寻常的艺术特点,
堪称独具风格的艺术珍品。
相信随着国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要载体之一—中国传统服饰,也有得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1、《中国传统服饰图鉴》
2、《关于中国传统服饰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