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录像课教案
幼儿园太极八段锦教案:动静结合与身心放松

幼儿园太极八段锦教案:动静结合与身心放松在幼儿园教育中,太极八段锦作为一种传统的健身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同时也能够培养其内心的平静与专注。
通过太极八段锦的教学,幼儿可以在动中领悟静,从而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
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一份幼儿园太极八段锦教案,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实践,并在其中获得身心放松的益处。
一、引导幼儿做好准备在上课前,老师首先要引导幼儿做好准备工作。
可以通过简单的放松瑜伽动作或者呼吸练习,帮助孩子们进入一个放松的状态,做好接下来的太极八段锦练习准备。
二、开展动作示范老师可以为幼儿们展示太极八段锦的基本动作。
这些动作包括握拳怒目、缠丝劲、撒网捉鱼、张弓射虎、转身擒猴、侧身抱虎、宝剑指南、盘龙起舞等。
通过示范,帮助幼儿们对每个动作有一个形象、直观的认识,为他们之后的模仿打下基础。
三、动手实践,体验身心放松让幼儿们跟随老师的示范,逐步学习并实践太极八段锦的每一个动作。
在实践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幼儿们呼吸调节和动作配合,使他们在动作中不仅能够感受到身体的运动,同时也能够领会到身心的平静与调和。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同时也能够领悟到动静结合的智慧,从而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
四、总结回顾,深化理解完成太极八段锦的实践之后,老师可以和幼儿们一起进行总结回顾。
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幼儿们深化对太极八段锦的理解。
也可以邀请孩子们共享在练习中的感受与体会,让他们通过言语表达,进一步加深对身心放松的认识。
五、观点与理解太极八段锦作为传统的健身方式,兼具了动静结合与身心放松的特点。
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太极八段锦的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塑造健康的体魄,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内心的平静与专注。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为幼儿们打下健康成长的基础,培养他们终身受益的健康习惯和心态。
通过以上的教案,幼儿可以在动静结合之中领悟身心放松的益处,同时也为他们在学前教育阶段的身心健康奠定了基础。
八段锦教案

八段锦教案八段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八段锦的起源和意义;2. 学习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和动作顺序;3. 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1. 播放关于八段锦的视频或讲解PPT;2. 八段锦的示范视频或实物道具;3. 教学素材:八段锦的动作图示或文字说明。
教学流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八段锦的相关视频或使用PPT介绍八段锦的起源和意义。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了解他们对八段锦的认识和想法。
Step 2:介绍八段锦的基本动作(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并进行逐一解释和示范。
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依次介绍,让学生跟着教师模仿动作。
同时,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强调动作的重要细节。
Step 3:练习八段锦的基本动作(15分钟)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一遍一遍地练习八段锦的基本动作。
教师可以逐一纠正学生的动作,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顺序。
Step 4:串联八段锦的动作(10分钟)将八段锦的基本动作进行串联,让学生按照正确的顺序完成整套动作。
教师可以先示范一遍,然后让学生跟着一起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指导和纠正。
Step 5:巩固和拓展(10分钟)让学生自由练习八段锦的动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搭配和演绎。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水平,适当调整复杂度和要求。
Step 6:总结和评价(5分钟)和学生一起回顾八段锦的学习过程,让他们分享收获和感受。
学生可以互相表演或互相评价,加深对八段锦的理解和认识。
Step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学生家庭作业,要求他们在家中练习八段锦的动作,并写一篇学习心得或拍摄一段视频记录自己的练习过程。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尽量准备好相关素材和视频,以便向学生展示和示范。
此外,加强对学生动作的指导和纠正,让他们能够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顺序。
同时,在教学结束后,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对八段锦的兴趣和热爱。
八段锦教案(一)

体育教案编号:QD-8531b-17版本:A/0流水号: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授课班级19级幼教1班等课题八段锦章节第八章第一节授课方式讲授授课时间第2周课时2授课教师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2.通过本次教学使80%学生能熟悉动作并能独立完成;20%学生能熟练掌握动作要领。
3.学会模仿,在模仿中提高肢体方位感,从而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
4.在疫情期间加强运动,通过练习健身气功增强身体抵抗力。
内容分析1.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时对运动场地需求不大,几乎原地练习。
2.该套功法运动量适中,练习时全身肌肉和关节都能起得到有效运动。
3.功法特点是: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兼;形与神合,气寓其中。
4.本次课程所学的动作主要以运动躯干和上肢为主。
教学重点1.弯膝不顶胯,直立不驼背,抬臂不耸肩,脚掌不外八。
2.动作配合呼吸缓慢进行。
3.凝神静气,不骄不躁。
教学难点1.动作过快,呼吸与动作不一致。
2.空间方位感不足,动作不到位。
教学过程1.钉钉打卡签到,统计人数;宣布课的内容、练习方法与练习要求,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热身运动3.学习八段锦前四个动作4.放松练习5.整队、讲评、解散课后纪要授课教师:审阅签名:提交时间:审阅日期:图1图2图3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两臂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图4图5图6图7三、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第一个动作,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图9图10图13图16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第一个动作,两腿挺膝伸直,同时左图17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图24图25图26图27六、完整练习第一式到第四式1901801701601501301201101009080706050运动量监测表。
老年大学八段锦教案与设计

课时:2课时年级:老年大学教材:《养生八段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八段锦的历史、起源和特点;2. 掌握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和要领;3. 通过练习八段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养生意识;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教学重点:1. 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和要领;2. 练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八段锦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2.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坚持和毅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八段锦的历史、起源和特点;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养生方法。
二、基本动作教学1. 教师示范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包括: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望后瞧、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三、动作要领讲解1. 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2. 讲解动作的呼吸配合;3. 提醒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练习与巩固1.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2. 学生互相交流练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八段锦的基本动作和要领;2. 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收获。
二、动作连贯性练习1.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连贯性;2. 教师纠正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错误动作。
三、养生知识讲解1. 讲解八段锦的养生原理和功效;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八段锦养生。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 学生反馈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建议。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动作准确性和连贯性;2. 了解学生对八段锦的掌握程度;3. 收集学生反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3.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关注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八段锦教案与设计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八段锦的起源、特点及健身功效。
2. 使学生掌握八段锦的基本动作,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场地:体育馆教学器材:音响设备、八段锦教学视频、音乐教学内容:一、教学导入1. 向学生介绍八段锦的起源、特点及健身功效。
2. 通过播放八段锦教学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八段锦的动作。
二、教学过程1. 基本动作学习(1)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动作要领: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脊放松。
正头平视,口齿轻闭,宁神调息,气沉丹田。
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
托举六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2)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要领: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身体下蹲成骑马步,双手虚握于两髋之外侧,随后自胸前向上划弧提于与乳平高处。
右手向右拉至与右乳平高,与乳距约两拳许,意如拉紧弓弦,开弓如满月;左手捏箭诀,向左侧伸出,顺热转头向左,视线通过左手食指凝视远方,意如弓箭在手,等机而射。
稍作停顿后,随即将身体上起,顺势将两手向下划弧收回胸前,并同时收回左腿,还原成自然站立。
此为左式,右式反之。
(3)第三段: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要领:自然站立,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至头,翻转掌心向上,并向左外方用力举托,同时右手下按附应。
举按数次后,左手沿体前缓缓下落,还原至体侧。
右手举按动作同左手,惟方向相反。
(4)第四段: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要领: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宁神调息,气沉丹田。
头部微微向左转动,两眼目视左后方,稍停顿后,缓缓转正,再缓缓转向右侧,目视右后方稍停顿,转正。
如此六次。
2. 团队协作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八段锦的团队协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总结1. 回顾八段锦的动作要领及健身功效。
2. 强调八段锦练习时的注意事项,如呼吸、动作的准确性等。
《健身气功八段锦》教案

XXXXXXXXXXXXXX学校教案系(部) 所属教研室教师姓名职称授课名称授课班级X年X月X日~X年X月X日XXX基础部分60分钟1、介绍健身气功•八段锦八段锦之名最早出现在南宋洪迈所著《夷坚志》中:“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
”八段锦在北宋已流传于世,且有坐式和立式之分,由于立式更便于群众习练,因而流传甚广。
“健身气功•八段锦”以立式八段锦为蓝本进行挖掘整理和创编,其运动强度和动作编排次序符合运动学和生理学规律,属于有氧运动,安全可靠。
功法动作特点主要有: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兼;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习练过程中要做到松静自然、准确灵活、练养相兼、循序渐进。
2、学习健身气功•八段锦基本手型、基本身型(1)基本手型:①拳:大拇指抵掐无名指根节内侧,其余四指屈拢收于掌心握握固。
(如图1)图1②自然掌—五指微屈,稍分开,掌心微含。
(如图2-1、图2-2)图2-1教学方法:(1)教师完整示范讲解(2)分解教学(3)学生听口令完整教学(4)按口令集体练习(5)教师针对练习中的共同问题着重讲解示范组织队行:成4列横队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或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图2-2③八字掌—拇指与食指竖直分成八字状,其余三指第一、第二指节屈收,掌心微含。
(如图3-1、图3-2、图3-3)图3-1图3-2图3-3④爪—五指并拢,大拇指第一指节,其余四指第一、第二指节屈收扣紧,手腕伸直。
图4-1图4-2(2)基本身型①自然势:两脚平行站立约与肩宽,两膝微屈,头正颈直,百会虚领,下颌微收,唇齿轻合,舌抵上腭,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腰腹放松,两手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②抱球势:自然势状态下,两腿微屈,两臂抱于腹前呈圆弧形,与脐同高,掌心向神阙穴(肚脐),两掌手指相距10厘米。
八段锦教案

1、加强安全教育;2、引导学生做好疫情防控措施;
3、身体素质练习;4、八段锦学习。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八段锦,使同学掌握八段锦的动作;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90%以上的学生能够配合呼吸,连绵不断地演练八段锦,提高学生的柔韧、协调等素质水平;
3、情感目标:通过练习,学生自学,自练和自控,培养学生健康平和的心态。
作业
1、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认真学习八段锦整套动作
备注
课题
、八段锦复习。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八段锦,使同学掌握八段锦的动作;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90%以上的学生能够配合呼吸,连绵不断地演练八段锦,提高学生的柔韧、协调等素质水平;
3、力量练习(男子引体向上、女子仰卧起坐),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运动量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整理活动
2、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的作业
作业
1、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复习巩固与提高八段锦的动作要领
备注
3、情感目标:通过练习,学生自学,自练和自控,培养学生健康平和的心态。
重点难点
1、滋阴助阳、培养元气、疏通经络、活血生津;
2、强身健体、聪耳明目、延年益寿;
3、活动全身关节、肌肉、调节精神紧张、改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教具
哨子
教学内容
一、开始与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2、安全教育
3、加强疫情防控教育(不扎堆,距离保持1.5米以上)
二、基本部分
1、身体素质练习
a.立位体前屈
b.弓步交换跳
c.高抬腿
2、八段锦学习:1、两手托天理三焦,2、左右开弓似射雕,3、调理脾胃须单举,4、五劳七伤往后瞧,5、摇头摆尾去心火,6、两手攀足固肾腰,7、攒拳怒目增气力,8、背后七颠百病消。
《八段锦》教学设计

《八段锦》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一)指导思想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
2、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注重民族传统体育教学。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4、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培养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二)理论依据1、科学与应用性原则模块设计有利于掌握正确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注重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注重提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
2、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原则体育与健康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的基本手段,为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种有意识的身体运动,武术模块设计也不例外,在充分发掘武术技术特点的同时,也重视身体练习,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满足个体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同时也重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领域目标的达成。
(三)设计特色:课程以民族传统体育为载体,通过学、练,使学生掌握一种体育健身的方法,了解传统体育博大精深的内涵和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并热爱民族传统体育。
二、教材分析:1、课的内容要求:《八段锦》不但要求练习时动作到位,还要配合呼吸和精神,通过学习《八段锦》,发展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锻炼体魄,了解传统体育健身思想,体会传统体育的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教材内容分析:武术教学是高中必修课,《八段锦》教学中步法、手型、腿型是武术课入门的基础,是各种武术套路形成的条件和前提,通过步法、手型、腿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发展武术奠定结实基础,同时对发展学生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崇武尚德的品质,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学情分析:高一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课知识和技能基础,生理和心理趋于成熟,思维和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但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和了解还很欠缺。
基于上述情况,本学期选《八段锦》进行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段锦》教学设计
单位: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街四黄中学任教学科:体育与健康
任课教师:程丽
学段:水平四
班级:九6班
人数:男女学生各20人
《八段锦》教学设计
一.课的主题
八段锦(本单元教学有4课时,本次课是第1课时)
二.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与健康》及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合理把握教学的自由度,给学生较大的学、练空间,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发自内心地感受主动参与运动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交流情感、体验快乐的课堂。
三.教学理念与学情分析
八段锦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气功动功功法。
八段锦由八节组成,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故名。
八段锦形成于12世纪,后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各具特色的流派。
八段锦的体势有坐势和站势两种。
坐势练法恬静,运动量小,适于起床前或睡觉前穿内衣锻炼。
站势运动量大,适于各种年龄、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锻炼。
本单元我们学习站姿八段锦。
本次课根据九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九年级学生马上面临毕业考试,正是课业繁重,思想比较紧绷的时段。
气功吐纳放松的功法,正是可以帮助学生在思想和身体上放松,也不受地域限制,方便随时习作。
本次气功课以八段锦的功法为引,吐纳呼吸方法的习作为要点,旨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重在培养学生对气功的认识和了解,把健康的理念和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民主、
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和体验中初步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同时学会倾听、交流、沟通、信任和合作精神,树立终身体育理念。
四. 设计思路
为了更好地突出解决教学的重点,分散教学难点,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气功吐纳方法(站立姿式),学会如何调整气息和放松身体和心理。
难点是如何体会和掌握功法中身体和气息吐纳协调配合的自然状态。
吐纳者,呼吸也。
庄子云:“吹嘘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
”意即吐出浊气,纳入人体所需之清气,以帮助培蓄人体内部之真气,达到修真养性、延年益寿之目的。
教师要多让学生体会气息的方法的前提下再教习功法动作,便于学生加深印象,使学生易于接受,并能形成较为深刻的动作记忆,为了能启发学生,促进其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动作重、难点和细节的理解。
五.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全班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呼吸吐纳(站立姿势)的方法,学会放松身心,并掌握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发展其身体协调能力。
逐步学会自我练习,互相帮助。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功法和气息结合
难点:呼吸吐纳方法;八段锦的准备姿势和第一式动作要领
七.教学流程
热身——徒手操——吐纳气息调整教学——学生练习——八段锦第一式教学——学生练习——灵敏素质练习——放松整理——小结——收还器材
九年级体育与健康课《八段锦》的教学设计
组织:男女各20名学生成四列横队,密集队行集合。
教法: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目标、注意事项。
要求:快、静、齐;思想集中,精神抖擞,师生立正,
声音响亮,全体着运动服装、运动鞋。
见习生随堂见习,
并参加力所能及的练习。
组织:两路纵队,女生在前,男生在后,绕田径场成逆时针方向慢跑。
要求:队形保持一定间距,行进中呼吸均匀。
组织:四列横队成广播体操队行站立。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给予口令带领学生练习。
要求:动作规范有力,节奏清晰合理,表现活泼有度。
组织:四列横队成圆形站立
教师
学生
吐纳功法:准备姿势,自然站立,脚同肩宽,双膝微屈。
双手自然下垂,放在体侧,或双手相叠,放在脐下。
深呼吸即腹式呼吸,主要有,鼻入鼻出、鼻入口出、口入口出。
用满吸的呼吸法,先把气呼净,腹部自然放松,然后吸气使肺部开张,再慢慢把气呼出去
教法: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学生进行训练。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理解动作要领。
注意事项:深呼吸时注意切忌形成“憋气”
组织:将全班学生分为8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在各自场地进行练习。
练习时成体操队形散开。
听完讲解后,反复练习3到5次,教师注意纠错。
教法:功法要领:自然站立,两足平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脊放松。
正头平视,口齿轻闭,宁神调息,气沉丹田。
双手自体侧缓缓举至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足跟亦随双手的托举而起落。
托举数次后,双手转掌心朝下,
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令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三;素质练习沿体前缓缓按至小腹,还原。
1.分组不轮换
2.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及要求,给予示范,组织学
生练习
3.学生自主练习
4.教师巡回指导,个别纠正
5.采用表扬与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6.对个别学生区别对待
要求:学生精神饱满,认真练习
组织:2人一组一球
练习方法有,2人相互抛接球,两人配合运球
教法:胆大心细,认真练习
要求:全力以赴,协调配合
组织:两路横队,队列形式如图
练习方法:男女生,分别轮换练习
练习内容:
1原地步法练习
2网球抛接练习
3一分钟跳绳练习
4网球自抛自捡练习
组织:四列横队成广播体操队行站立。
教法:带领学生一同在轻音乐中中尽情放松肢体。
要求:全身心放松,动作协调,调整呼吸。
教法:师生共同评价本课所学成果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下一步改进方法,多给予积极性的鼓励语言。
要求: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善于发现同伴的优点,并敢于剖析自身的不足。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