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8.热爱生命(节选)》教案【精】
九年级下册《热爱生命》教案

九年级下册《热爱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和生命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面对困难的情感态度。
3. 提高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 学会如何珍爱生命,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
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案例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意义。
2. 采用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3. 采用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爱生命,关注他人。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生命的意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2. 第二课时:珍爱生命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如何珍爱生命,学习保护自己的方法。
3. 第三课时:面对困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4. 第四课时:关爱他人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白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
5. 第五课时:生命的价值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
六、第六课时:勇敢面对挑战教学内容: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在遇到挑战时如何保持勇敢和坚定,以及如何在逆境中寻找成长的机会。
七、第七课时:自我激励与目标设定教学内容: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自我激励来克服困难,并指导他们如何设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以提升生命的质量和个人成就。
八、第八课时:心理压力的管理教学内容:介绍压力管理的基本技巧,如时间管理、放松训练和积极思考,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处理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压力。
九、第九课时: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十、第十课时:生命的传承与创新教学内容:探讨生命的传承意义,包括家庭、文化和知识等方面的传承,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现创新和发展。
十一、第十一课时:环保意识与生命共同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一个共同体,教授学生如何通过环保行动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维护生命的可持续性。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热爱生命(节选)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课时品味语言悟写法一、再读课文,解读小说语言1.学生自主品味、朗读文中感受最深的描写语言。
2.小说通过对“他”这个硬汉形象的成功塑造,体现了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主题。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品出“他”对你的启示。
(1)要勇于面对失败。
他全身疲乏、伤痛,他失败了,但这只是气力与肉体的失败,他的信心与希望始终未曾破灭。
他在对待失败的态度上取得了胜利,在精神上取得了胜利。
(2)要勇于面对孤独。
当一个人去面对眼前的厄运时,就应勇敢地面对孤独,不埋怨,不放弃,最后终于全身而返。
(3)要敢于与敌人斗争。
与狼长时间的周旋,表现出这个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显示出非凡的毅力与坚忍的决心,体现出人类战胜强大势力的伟大力量与气概。
(4)要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他”在与逆境的较量中不时流露出对周围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如吮吸剩骨的甜蜜、享受太阳的暖意、感受周围活跃而健康的生命。
正是这种热爱使他充满活力,使他永葆活下去的欲望,并由此不断激发出他的潜能,使他有搏斗下去、战胜失败、面对孤独、超越死亡的勇气和毅力。
3.结合珍视生命的有关名言或故事,品味这一人类的永恒话题。
二、拓展延伸阅读汪国真的《热爱生命》,选取不同角度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热爱生命汪国真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三、板书设计四、作业1.阅读杰克·伦敦的其他作品,如《荒野的呼唤》《海狼》《白牙》《马丁·伊登》等,体会这类硬汉形象的独特个性及其典型意义。
2.《热爱生命》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有异曲同工之妙,试比较两个主人公的形象。
部编新人教九年级下册语文8、热爱生命(表格型)优质教案

学科语文课题8、热爱生命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2.理解课文逼真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过程方法初读感知小说中情节的动人之处,了解主人公的艰难处境,把握小说的主题;细细品读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内容,感受人性的伟大;自主体会后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1.在学习过程中,融入课文情境,认识人的价值和深切体会“人”的伟大。
2.理解生命的意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感情和主旨,体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
2. 品味课文逼真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1.课文浓厚的象征意义。
2.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课题1.放音乐学生集体朗诵汪国真的诗歌《热爱生命》2.教师导语:同学们,正如诗人所说,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19世纪末,在和美国北方领土相邻的加拿大朗戴克一带发现了金矿。
成千上万的人卷入了“淘金热”,可是幸运者毕竟是凤毛麟角,不知有多少人梦断在那冰天雪地的极地荒原里。
有这样一个淘金者,被同伴抛弃、没有食物、没有御寒设备,还伤了一只脚,他是怎样挣扎并生存下来的呢?请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热爱生命》中那一场残酷的人与自然之战吧。
二、简介作者及作品1.学生自主介绍搜集的有关资料。
2.教师整理补充(多媒体出示):杰克·伦敦是著名的美国小说家,他一生共创作了约50部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野性的呼唤》《海狼》《白牙》《马丁·伊登》和一系列优秀短篇小说《老头子同盟》《北方的奥德赛》《马普希的房子》等。
杰克·伦敦是一个自幼当童工、漂泊在海上、跋涉在雪原、而后半工半读才取得成就的作家。
《热爱生命》曾受到列宁的赞赏,列宁在逝世的前几天,手里还捧着它。
三、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学生配乐集体朗读汪国真诗歌《热爱生命》聆听教师导入语,进入课堂学生自主介绍有关作者的资料自由阅读教师出示的资料助读,整理笔记快速阅读课文配乐朗读诗歌,为课堂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了解作家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有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1(1)标出生字、词语,查工具书注音释义:狼嚎(háo):大声叫。
九年级下册《热爱生命》教案

九年级下册《热爱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和生命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生命的宝贵和生命的意义。
2. 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
2.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宝贵和生命的意义。
2. 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生命的宝贵和生命的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5. 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热爱生命的作文。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学生对生命宝贵和生命意义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对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的培养情况。
3. 评估学生是否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2. 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如生命故事分享会,让学生从他人的经历中汲取力量。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热爱生命》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关于生命意义的文章、案例等。
3. 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等。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生命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
十、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2.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教学内容的看法,以及对学生变化的观察。
3. 自我反馈:根据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统编9下语文教案8热爱生命(节选)

8 热爱生命(节选)从容说课《热爱生命》是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1906年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
这部小说以雄健粗犷的笔触,记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出人性的伟大和坚强。
小说把人物置于近乎残忍的恶劣环境之中,让主人公在与寒冷、饥饿、伤病和野兽的抗争中,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充分展现出人性深处闪光的东西,生动逼真地描写出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奏响了生命的赞歌,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故事情节的传奇性与具体细节的逼真性的高度统一,是这篇小说的最大特色。
教读课文,要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体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寄予着的作者独特的人生理想和美学追求。
在写法上,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在阅渎中,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追求。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踉跄、窒息、辗转、吹毛求疵、奄奄一息”等词语。
2.了解杰克·伦敦的人生及创作经历。
3.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能力目标1.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2.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味。
德育目标体会小说主人公坚韧顽强、不畏艰险的性格特征,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理念。
教学重点诵读,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
体会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杰克·伦敦“善于刻画毅力坚强的人们”(高尔基语),描写细致是课文的突出特点。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2.研讨探究法在主人公身上寄寓着作者的人格理想和美学追求,引导学生研讨探究,理解小说的象征意味,激发积极有为的人生理想。
3.引申比较法引导学生将课文与七年级下册中的《伟大的悲剧》(茨威格)、《荒岛余生》(笛福)进行联系引申,在对照中更为深刻地体会主人公的拼搏精神。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诵读,感知情节结构,梳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九年级语文下《热爱生命(节选)》教案

《热爱生命(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对生命的热爱。
2.理解本文通过具体事例展开论证的方法。
3.品味文章生动、精辟的语言,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4.感受生命的美丽,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2.结合具体事例,通过品读法,欣赏文章精辟的语言,感悟生命的美丽。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2.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自身实际,用实际行动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开创新生活。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与作者有关的人生格言及作者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格言、警句、故事、调查报告等材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背景音乐:《命运》钢琴曲)亲爱的同学们,生活中,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株小草从瓦砾中长出来,用它那翠绿的色彩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一只蚂蚁在洞穴中觅食,靠它那勤勤恳恳的精神在寻找着生存的快乐;翱翔蓝天的雄鹰,靠它那矫健的身姿掠取着食物……所有这些动植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证明:生命是美好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热爱生命(节选)》,让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生命的美好,并从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二、了解作者及作品情况(幻灯片出示)1.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2.教师补充介绍: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作家,他的一生是坎坷而充满传奇色彩的。
他当过工人、水手、淘金者、记者等角色,且以自己熟悉的生活作为创作题材,因此有人称他为“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
同时,他也为开垦美国领土,丰富美国人民的想象力,发展了美国自然主义小说。
他一生创作了《狼子》《热爱生命》等大量优秀作品。
杰克·伦敦在自己的作品中,有力地展现出美国文明的发展和人民的命运。
他的作品描写细腻、思想深邃、文笔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1.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九年级语文下:《热爱生命》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热爱生命》教案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1.了解并理解本文的主旨思想;2.分析本文的描写手法及其表达的情感;3.能够体会积极向上、乐观、勇敢、拼搏、追求和珍惜生命的情感,增强热爱生命、珍爱时间的意识。
知识导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分享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故事或事例,并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要珍惜时间?新课讲解1.分析文章的结构与主旨思想本文的结构主要是围绕“时间”和“命运”展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段落1-2:通过描写“时间”的流逝,向读者展示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为后面对“命运”的思考和解释做了铺垫;–段落3-6:通过描写一些人的生命历程,向读者展示时间是如何进行着,生命如何在时间中凝固,一生的冷暖和道路坎坷,情感强烈,并在其中点出人类对生命的珍惜。
为后面推出“炫耀”的思路做了铺垫;–段落7-9:通过描写励志故事和借用哲理言语,强调了生命的珍贵、生命的意义,表达了追求和珍惜生命的情感主旨思想。
然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文章的主旨思想:本文通过对时间的描述和对人物及故事的描写,让读者思考生命的真谛,告诉人们,珍惜时间、追求梦想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2.分析文章的描写手法及其表达的情感在文章中,作者的描写手法多种多样,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生动地描绘出生命和时间的关系,表达了丰富的情感,让人们感受到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比如,作者在第一段中,“时间像流水,它一去不复返”,生动形象地比喻出时间的无常和短暂,让人们意识到时间的珍贵和宝贵;在第二段中,“生命渐渐消逝,短促的不可思议的,像烟雾一样,消失在夜幕中,作为一个不可抗力的自然规律”,采用了拟人手法,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死亡对生命的结束和无常的恐惧。
而在第四段中,“时间像绸带,缠绕在我们生命的神经上”,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表达了时间的紧迫和人们对时间的感悟。
3.分析文章中的几个重点句子–“生命并非一次成功,二十次失败的叠加,而是两者综合作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九年级下册《热爱生命》教案

九年级下册《热爱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认识到热爱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勇敢面对挫折的心态。
3. 引导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4.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 学会欣赏和尊重生命,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
2. 如何激发学生内心的热爱,让他们主动去珍惜生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认识生命的价值。
3. 采用情感教育法,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五、教学准备1. 课文《热爱生命》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3. 教学卡片或黑板,用于展示重点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有关生命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热爱生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3. 课堂讨论:分组让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4.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有关生命的故事或现象,让学生分析并阐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5.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体会生命的互相依存。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一些关于生命的问题,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3. 布置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课后阅读,进一步拓宽视野。
八、课堂小结1. 教师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热爱生命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的作文,可以是关于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或者是对生命的感悟。
2. 鼓励学生参加一些与生命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环保活动等,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热爱生命(节选)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关文常,识记重点字词。
2.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重点)
3.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体会课文震撼人心的力量。
(重难点)
4.体会小说的象征意味。
(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天津滨海新区“8·12”危险物品仓库爆炸事故发生后,一幅名为《逆行》的漫画图片被大量地转载。
图片中,一名消防队员与疏散的人群逆向而行,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向最危险的灾难现场走去。
最终,他们中的多位牺牲在爆炸现场。
正是他们的无私付出,才为灾难现场的人们带去了生的希望,也教会人们要更加热爱生命。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做到热爱生命呢?下面就让我们到杰克·伦敦的作品《热爱生命》中去寻找答案。
二、预习展示
1.作者简介。
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著名小说家,他在自己短暂而精彩的一生中写了19部长篇小说和150多部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
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荒野的呼唤》《海狼》《马丁·伊登》《老头子同盟》《北方的奥德赛》等。
2.识记字音字形,理解词语。
舐.着(shì) 巉.岩(chán) 窒.息(zhì)
粘.膜(nián) 骸.骨(hái) 戳.穿(chuō)
吮.吸(shǔn) 蜿.蜒(wān) 耷.拉(dā)
吹毛求疵.(cī) 踉跄
(liàng qiàng)
..
奄.奄一息(yǎn) 海市蜃.楼(shèn)
转瞬即逝:转眼之间就消失了,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巉岩:高而险的山岩。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和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吹毛求疵: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3.快速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明确: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了,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匹病狼。
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
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
最终他获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三、合作探究
(一)体会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作品的人物性格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明确:富有感染力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同时用大量的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
如:微微泛红的鹿骨头,在苔藓、岩石上留下的血迹,病狼的喘息声与粗糙的舌头摩擦两腮的感觉等,渲染人物困窘、残酷的处境。
又如:对疲倦的描写——他的疲倦就像大海的涨潮,“一涨再涨,一点一点地淹没他的意志。
但是他还用无力的双手划着,凭着一种奇怪的心灵作用”,让我们深刻领会到人物体力飘散而心灵执着的情态。
它揭示了主人公战胜病狼的主观原因,就是对生命的执着热爱。
(二)把握形象,感受魅力
1.小说之所以产生了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课文通过“他”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命垂危者求生的画面。
那么,小说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并试着评点批注。
明确:(1)珍爱生命、坚忍顽强、让人钦佩、勇敢拼搏……
(2)“只有活着才是痛苦,死就等于睡觉……它意味着结束、休息。
”这段心理描写说明人物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在同环境和困难斗争的时候越发凸显出来。
这种自身的灰心和软弱,真实地反映了人物内心的某些脆弱成分。
第4自然段中,从对主人公吮、嚼、砸驯鹿骨头时动作的描写可以看出:即使生肉、碎骨也让他感到欣喜,可见其对生命的热爱,对生的渴求。
2.作者塑造这样一个硬汉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明确:文中反复渲染人不畏艰险困苦、勇敢顽强同大自然做斗争的过程,表现出人的顽强意志和热爱生命的深刻主题。
3.作为淘金者,他遇到了饥饿、寒冷、野兽这些困难,但是凭借他的意志及对生命的热爱,我们看到了他人生的辉煌、他的成功。
其实每一种职业,每一个人,包括你我,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都有自己的困难,那时该怎么办?
示例:(1)要勇于面对失败。
(2)要勇于面对孤独。
(3)要敢于同敌人斗争。
(4)要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三)体会象征意味
小说的象征意味非常浓厚,这是西方许多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
请揣摩文中显著的象征物“狼”的隐喻。
明确:文中的“狼”可以看作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的一种隐喻。
小说中的场景构造无疑是作者对社会进化论思想的体现。
艰难爬行的主人公和一直尾随其后的饥饿不堪、奄奄一息的狼所面临的选择是简单而清晰的:要么战胜对方生存下去,要么被对方战胜,沦为牺牲品。
主人公以他坚毅勇敢的性格和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在同狼的最后搏斗中取胜,成为真正的“强者”。
小说启示人们:生命是神奇而宝贵的,只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在整篇文章的教学环节中,我做到了思路清晰,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较好,对知识点的把握也较好。
不足之处:知识的生成性体现不明显,我会在以后小说学习中教给学生欣赏小说的方法。
课堂上启发学生在阅读中认识自我、关注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成长,自然地贯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