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练习题四

合集下载

《中外学前教育史》练习题

《中外学前教育史》练习题

《中外学前教育史》练习题一、一、填空题1、我国幼教史上男大学生当幼儿教师的第一人是,后来成为著名教育家的助手。

2、1940年10月江西省成立,成为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

3、是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创者。

4、陈鹤琴指出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5、张宗麟在30年代出版的一书中提出了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6、1927年11月,在领导下,以张宗麟等为基干,在南京郊区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园——。

7、陈鹤琴认为、都是活教材。

8、陈鹤琴的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9、张宗麟认为社会化的课程有两个根据,即和,而这二者是极不相同的。

10、我国第一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是。

二、名词解释1、中外幼儿教育史2、《颜氏家训》3、南京鼓楼幼稚园4、艺友制三、简答题1、中国古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有哪些?2、简述张宗麟关于幼稚园教师的任务有哪些?3、简述中国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4、简述王守仁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5、中国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6、简述陈鹤琴关于游戏的教育价值的观点?7、简述陈鹤琴的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四、论述题1、张雪门提出的实习计划与传统师范学校实习的区别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启示。

2、张宗麟有关社会化幼稚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有什么意义?3、试论陶行知的艺友制师范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启示。

4、试论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的内容及对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意义。

5、评论陶行知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启示。

6、评论张雪门的幼稚园的行为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我国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借鉴意义?二、一、填空题1、杜威提出教育中的“双中心”,即和。

2、1909年蒙台梭利写了,总结了自己在中的教育实践经验。

3、福禄倍尔把婴儿期称为的时期,因此这时期的活动应以的发展为主。

4、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接受了卢梭、、等人的儿童本位及内发论思想的影响。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是:()A.教育即生长B.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C.教育即生活D.教育即儿童发展2.“编织学校”属慈善机构。

()A.错误B.正确3.下列论述正确的有:()A.陶行知推行艺友制的方法培训师资B.陈鹤琴根据观察纪录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C.蔡元培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D.张雪门提出了行为课程主张E.整个教学法的思想是陶行知进行的课程实验主张4.蒙养院内的幼儿师资是非常合格的。

()A.错误B.正确5.杜威的主要著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等。

()A.错误B.正确6.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涵盖德、智、体各方面。

()A.错误B.正确7.美国最早的幼儿园创办是在福禄贝尔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A.正确B.错误8.昆体良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雄辩家。

()A.正确B.错误9.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称为:()A.蒙养院B.蒙养园C.幼稚园D.幼儿园10.夸美纽斯把初步智力教育内容规定为:()A.外部世界的初步观念B.语言能力C.手的初步技能D.熟练的写作能力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BC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ABD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ABC。

中外教育简史练习题(打印版)

中外教育简史练习题(打印版)

中外教育简史练习题(打印版)一、单选题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强调“因材施教”的是以下哪一项?A. 有教无类B. 温故而知新C.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D.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主张教育应该:A. 以培养哲学家为最终目标B. 以培养政治家为最终目标C. 以培养艺术家为最终目标D. 以培养军事家为最终目标3. 以下哪位教育家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A. 约翰·杜威B. 赫尔巴特C. 卢梭D. 洛克4. 宋代书院制度中,以下哪一项是其主要特点?A. 重视经典教育B. 重视实践教育C. 重视考试选拔D. 重视个人修养5. 启蒙运动时期,以下哪位思想家主张教育应以培养“理性人”为目A. 伏尔泰B. 卢梭C. 康德D. 孟德斯鸠二、多选题6.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A. 重视道德教育B. 重视经典教育C. 重视实践教育D. 重视考试选拔7. 以下哪些是现代教育的特点?A. 重视个体发展B. 重视科学教育C. 重视职业教育D. 重视考试选拔8. 以下哪些是西方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A. 苏格拉底的对话法B.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C. 马丁·路德的教育改革D. 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三、判断题9.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味着他反对教育的阶级性。

(对/错)10.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能够统治国家的哲学家。

(对/四、简答题11. 简述宋代书院制度的主要特点。

12. 描述启蒙运动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五、论述题13. 比较中西方古代教育的异同,并分析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A2. A3. A4. A5. C二、多选题6. A, B, D7. A, B, C8. A, B, C三、判断题9. 对10. 对四、简答题11. 宋代书院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重视经典教育、重视个人修养、重视师生互动和重视学术研究。

12. 启蒙运动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重视个体发展、提倡科学教育、强调理性思维和倡导教育的普及化。

中外教育简史考题

中外教育简史考题

中外教育简史考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0小题)1.在中世纪的西欧,一般设在牧师所在村落的学校称为()。

A.社区学校B.主教学校C.学区学校D.堂区学校2.美国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州是()。

A.宾西法尼亚州B.纽约州C.伊利诺州D.马萨诸塞州3.美国第一所文实学校是1749年建立的()文实学校。

A.波士顿B.马里兰C.纽约D.费城4.18世纪中期,俄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突出的成就是1775年()的建立。

A.圣彼得堡大学B.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C.莫斯科工业大学D.莫斯科大学5.1857年,洪堡德创办了(),成为世界各国高校学习的榜样。

A.波恩大学B.哥丁根大学C.柏林大学D.哈勒大学6.19世纪德国泛爱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歌德B.洪堡德C.巴西多D.康德7.()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也是最早从教会手中夺得教育权的国家。

A.英国B.德国C.法国D.俄国8.1881年法国制定的()确立了法国教育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原则,为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法卢法案B.费里法案C.基佐法案D.郎之万-瓦隆法案9.1870年英国颁布了(),奠定了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基础。

A.《巴尔福法案》B.《费舍法案》C.《福斯特法案》D.《巴特勒法案》10.在文艺复兴后期,英国的学校教育发展较快,在原有的文法学校的基础上,出现了()。

A.歌咏学校B.公学C.文实学校D.文科中学11.在日本幕府时期,一般把寺子屋的学生称为()。

A.骑士B.武士C.学子D.寺子12.在近代教育中,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福禄培尔13.1755年莫斯科大学的建立,是在()倡导下设立的。

A.彼得一世B.东正教会C.莫斯科公国D.罗蒙诺索夫14.1872年8月,日本颁布了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具体规定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和学校制度。

A.教育令B.学制令C.学校令D.教育敕语15.马丁路德认为,实施普及义务教育不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的责任。

中外教育史试题答案

中外教育史试题答案
内容:
①国家继续拨款补助教育。
②全国划分学区,由经过选举产生的“学务委员会”负责监督本学区的教育工作。
③各学区有权实施五至十三岁儿童的强迫教育。
④承认以前各派教会所兴办或管理的学校为国家教育机关。
⑤学校里的普通教学与宗教分离。
作用:
实施初等教育和强迫教育已成为国家的专责,教育国家化的制度终于在英国形成。
8.孟子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有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9.《大学》提出的教育目标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0.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八个步骤。(√)
三、名词解释
1、文化适应性原则----第惠多斯提出了文化适应性原则,他所说的“文化”包含多种意义。总的来说指的是由民族历史的传统与发展所形成的一切社会文化。他指出,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必受时间、空间、社会风俗习惯、时代精神、历史的和现代的文化所影响因此教育必须要适应社会文化的状况和要求,这就是教育适应性文化的原则。
A.别林斯基B.乌申斯基C.皮洛果夫D.托尔斯泰
20.提出“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A)
A.xxB..xxC.xxD.老子
二、判断题“
1.“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集体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
(×)
2.班级授课制是夸美纽斯创立的。(√)
3.裴斯泰洛齐的和谐发展教育的内容,包括体育劳动教育、德育和智育三个方面(×)
四、简答题
1、文化复兴时,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有哪些?
①重视教育培养人的作用。
②扩大教育对象,创建新形式的学校。
③教育内容广泛发展,学科范围迅速扩大。

外国教育史试题

外国教育史试题

外国教育史试题一、选择题1. “先秦时期大夫子教育”,这句话的含义是指:A. 先秦时期孔子的教育理念B. 先秦时期中国的官方教育C. 先秦时期大家族对后代的教育D. 先秦时期农民对子女的教育2.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改革是指:A.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B. 教育观念从宗教教育向人文主义教育的转变C. 教育机构的改革与创设D. 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3. 近代初期的国民教育是指:A. 让全体国民都能接受教育B. 以教育来培养国家的未来人才C. 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国家建设的需求D. 教育实施的主体是国家4. 教育的产业化是指:A. 教育从传统的非营利性机构发展为营利性产业B. 教育资源的市场化、资本化运作C. 教育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D. 教育业务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5. 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是:A.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B. 教育科技的广泛应用C. 跨学科教育的推广D. 提倡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古希腊的教育以体育训练为主要内容。

()2. 现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

()3. 18世纪的普鲁士教育模式被誉为现代公立教育的起源。

()4. 美国的孟菲斯模式提出了“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5. 新的教育政策和技术带来了教育实践上的巨大改变。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谈谈古埃及的教育特点及主要内容。

2.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主要是出于什么目的?3. 中国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有着哪些区别?4. 你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请阐述你的观点。

5. 21世纪教育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四、论述题就如下问题进行论述:中国古代教育与西方古代教育有何异同?以两种教育为例,比较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目标,并谈谈你认为哪种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

(文章结束)。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A. 《论语》B. 《理想国》C. 《学记》D. 《教育漫话》答案:A2. 被称为“现代教育之父”的是()。

A. 孔子B. 柏拉图C. 约翰·杜威D. 亚里士多德答案:C3. 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应适应儿童发展阶段”的教育家是()。

A. 卢梭B. 洛克C. 蒙台梭利D. 赫尔巴特答案:A二、填空题4. 古代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最高学府被称为________,它是国家培养官吏的主要场所。

答案:太学5. 中世纪欧洲的教育主要掌握在________手中,它们在教育上具有垄断地位。

答案:教会6. 19世纪末,美国教育家________提出了“实验教育法”,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案:约翰·杜威三、简答题7.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案: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他强调教育的普及性,认为教育不应区分贵贱、贫富,应面向所有人。

同时,他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孔子还提倡学生应不断学习,教师应不断教导,体现了他对于教育的终身学习和教学相长的理念。

8. 阐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观点。

答案: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他的教育观点。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理性和道德,使个体能够认识到真理、善和美。

柏拉图主张按照个体的天赋和能力进行教育,他将社会分为哲学家统治者、卫士和生产者三个阶层,每个阶层都有其特定的教育内容和目标。

他还强调体育和音乐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认为体育可以培养强健的体魄,音乐可以培养高尚的情操。

四、论述题9. 论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育的特点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文主义教育的兴起,重视古典文化的学习和个人潜能的开发。

- 教育内容的变革,除了传统的宗教教育外,增加了对文学、历史、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学习。

中外教育史试题参考答案

中外教育史试题参考答案

《中外教育史》考试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6×6分)1.六艺教育: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内容的“六艺”教育,经历夏、商时期的发展,完备于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2.孔子:我国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成就在两个方面:创办儒家私学和修订六经,奠定古代教育理论的基础,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

3.鸿都门学:东汉灵帝时期(178年)创办的一所文艺专门学校,教学内容为辞赋、小说、文学、字画等文学艺术,招生对象不论出身,学成即可封官拜爵。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院。

4.《国防教育法》:1958年9月颁布,是美国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增强国力提出的教育改革措施,内容包括加强普通学校的“新三艺”教学,强调天才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增拨大量教育经费。

5.凯洛夫:其《教育学》是较早的用马列主义理论研究教育学的书,对我国20世纪50—60年代教育的影响颇大。

强调只有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而无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是学不到知识的,学校教育的最大任务之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学生认识学习是艰苦的劳动过程。

6.教育性教学:赫尔巴特在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把培养道德与传授文化知识看作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反对无教育的教学,认为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培养德行;反对无教学的教育,认为教学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手段,要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借助教学,不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则无从实施道德教育。

二、简答题(3×10分)1简析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和贡献。

答: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突破中世纪教会教育的垄断局面,世俗的文化教育得到了发展,为近代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适应人的多方面能力发展的要求,教学内容广泛,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学的同时,增加了自然科学等实用内容;主张教学应该注重儿童兴趣、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倡直观教学、实物教学等新方法;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个性自由、发展人的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教育史练习题四
一、填空题
1、洋务派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是。

2、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制造与驾驶学校被誉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3、1972 年,清政府派遣的首批留美幼童出发赴美学习,其中有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的。

4、张之洞将洋务派兴办洋务教育的基本经验概的教育宗旨,并在其《劝学篇》中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

5、是康有为在广州的讲学之所,他在此酝酿、研究、宣传维新理论,造就了一大批维新人才。

6、梁启超提出的,即普遍提高民众素质。

7、严复在其著作《原强》中提出的的三项主张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的在德智体三方面同时发展的教育思想。

8、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由政府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学制。

9、清政府规定从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10、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后,在形式上唯一未被顽固派废除的新设学堂
是。

11、1907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标志
开始取得在学制上的合法地位。

12、是在美国退款兴学的背景下兴办起来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它于1911年4月正式开学。

二、选择题
1、《海国图志》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该书的作者是()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冯桂芬
2、京师同文馆是清末新式学校,它的创立者是()
A太平天国 B洋务派 C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D资产阶级维新派3、1872年-1875年有120名幼童留学美国,率领他们赴美的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丁日昌 D容闳
4、1891年,在广州长兴里创办了万木草堂,它的创办人是维新派人士()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5、清政府下诏"立停科举"是在()
A 1901年
B 1903年
C 1904年
D 1905年
6、壬戌学制规定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学制结构是()
A 5-4-3
B 7-3-2
C 6-3-3
D 5-3-4
7、清末推行“洋务”教育,要求“中学为体”,大讲“明纲”,以“三纲为千古不变之道,忠孝为立学宗旨”的人是()
A 左宗棠
B 梁启超
C 张之洞
D 康有为
8、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是()
A 湖北自强学堂
B 江南水师学堂
C 京师同文馆
D 北洋水师学堂
9、首开我国近代新型综合性大学先河的是()
A 时务学堂
B 万木草堂
C 京师大学堂
D 中西学堂
10、以“激励节气,发扬精神,广求智慧”为教育宗旨的是()
A 万木草堂
B 京师大学堂
C 矿业学堂
D 时务学堂
1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培养德、智、体三者俱备人才的教育目的的教育家是()
A 蔡元培
B 严复
C 康有为
D 梁启超
12、提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观点的人是()
A 龚自珍
B 严复
C 张之洞
D 魏源
13、被称作为“六·三·三”学制的是()
A 癸卯学制
B 壬寅学制
C 壬戌学制
D 癸丑学制
14、南京燕子矶幼稚园的创办者是()
A 陈鹤琴
B 黄炎培
C 陶行知
D 蔡元培
15、主张职业教育必须做到“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育家是()
A 黄炎培
B 蔡元培
C 陈鹤琴
D 陶行知
16、指出:“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人是()
A 蔡元培
B 陶行知
C 马寅初
D 李四光
17、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打破女禁,1920年大学开始招收女生。

最早招女生的大学是()
A 北京大学
B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C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D 南开大学
18、创立生活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A 蔡元培
B 黄炎培
C 陈鹤琴
D 陶行知
19、京师同文馆是清末新式学校,它的创立者是()
A 太平天国
B 洋务派
C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D 资产阶级维新派
20、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阐发了“中体西用”的思想,它的作者是()
A 冯桂芬
B 魏源
C 张之洞
D 曾国藩
21、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是()
A 1901年
B 1903年
C 1904年
D 1905年
22、废除八股文的法令是()颁布的?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23、科举考试是在()终结的?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24、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学制 D癸丑学制
25、“壬寅—癸卯学制”是在()颁布的?
A 1912—1913年
B 1902—1903年
C 1922—1927年
D 1898—1899年
三、名词解释
1、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建立的全国最高学府。

大学堂除大学外,兼设中学堂、小学堂,分别班次,循级而升,同时附设师范斋(实建于1902年,为北京师范大学前身)。

大学堂中西兼学,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

建学目的是要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最初还兼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

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2、庚款兴学: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向清政府索取了巨款的战争赔款,是为“庚子赔款”,后列强退还部分赔款,用于在中国兴办教育事业,史称“庚款兴学”。

退还庚款的总倡导者是美国,1908年,美国政府决定将应得的赔款的一半,作为派遣留学生赴美国的费用,并在北京创办了一所留美学校,即清华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

“庚款兴学”反映了列强对中国加强了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渗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