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及参考答案201004
自考本科《教育学》专业《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总表)剖析

2005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课程代码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该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常在教学工作结束时举行且与其它测验相比更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测验是【】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终结性测验2.教育领域所获得的反映教育现象或事物数量事实的大量数据具有离散性、规律性和【】A.对称性B.等距性C.等比性D.变异性3.比较同龄人的身高与体重发育的差异程度,要应用【】A.X B.S C.CV D.AD4.若一次考试偏难,多数考生分数偏低,这时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曲线为【】A.单峰对称分布曲线B.正偏态分布曲线C.倒“U”型次数曲线D.“J”型次数曲线5.不.能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为【】A.中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标准差6.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A.-l≤r≤l B.-l≤r≤0 C.-l<r<0 D.0≤r≤1 7.在正态分布的数据中,下列各百分等级区间所对应的原始分数区间最小的是【】A.PR=15~PR=25B.PR=25~PR=35C.PR=35~PR=45D.PR=14~PR=558.下列中属于发展常模的是【】A.离差智商B.年级常模C.标准分数常模D.百分等级常模9.当一个测验由各个项目组成时,整个测验的难度就是【】A.所有项目的难度的算术平均数B.组成测验项目的难度的调和平均数C.全部被试测验总分的算术平均数对测验满分值的比D.全部被试测验总分的调和平均数对于测验满分值的比10.下列中属于性能优良的试题区分度的取值范围是【】A.D<0.20 B.0.20<D<0.29 C.0.30<D<0.39 D.D>0.4 11.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对有些不太稳定的特质,如考试焦虑进行测量时,用来估计信度的方法不.能是【】A.重测相关B.折半相关C.平行形式相关D.内部一致性相关12.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真分数与观察分数及测量误差的关系是【】A.当误差分数为正值时,真分数被高估B.误差小,观察分数离真分数就越远C.误差大,多次施测时前后一致性就会好D.测验大量反复实施,所得观察分数的就会趋近并最后等于真分数13.下列中关于正态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在X=σ取得最大值B.曲线以过X=σ的直线为对称轴C.曲线在正负两个方向上无渐近线D.正态分布是一条单峰对称呈钟形的曲线14.若想检验两个总体平均数是否相等,应该使用【】A.双侧检验B.单侧检验C.F检验D.X²检验15.下列关于X²分布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X²≥0B.X²分布不具有可加性C.当自由度d f≥3时X²分布是双峰正偏态分布D.当自由度df >10时,X²分布曲线接近正态分布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计数数据17.零相关18.小概率事件19.测验效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6分,共18分)20. 什么是教育测量?与物理测量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21. 简述圆形图的概念及应用特点22. 什么叫线性变换后的标准分数?23. 简述总体分布的拟合良度检验的主要原理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4. 计算下列原始数据的标准差。
2010年4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温度计测出的气温量值是( C )1—15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
等距变量数据D。
比率变量数据2.下面题型中属于客观题的是( D )6—165A。
计算题B。
证明题C。
作图题D。
选择题3.这组数据{6,17,21,9,16,12,10,7,8}的中位数是(C )2-48A。
7 B。
8C。
10 D.164。
跟一组规定明确的知识能力标准或教学目标内容对比时,对学习者的测验成绩作出解释的一类测验是(D )6-153A.常模参照测验B。
诊断性测验C.终结性测验D.标准参照测验5。
下列能反映数据分布离散趋势的特征量数是( C )2—40A。
相关系数 B.地位量数C.集中量数D。
差异量数6。
在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最高级的层次是( B )6-162A。
领会 B.评价C.分析D。
知识7。
一列是连续变量数据,另一列是顺序变量数据,计算相关系数时应该运用( A )3-76A。
等级相关 B.点双列相关C。
积差相关 D.列联相关8。
同时对多个总体平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一般方法是(D )10—295A.单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B.两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C。
卡方检验D。
方差分析9.测验所得分数(测值)一致性的测验性能质量指标称为( C )5—129A.难度B。
区分度C。
信度D。
效度10。
适用于总体很大,样本较小,总体无中间层次结构的随机抽样方法是( B )7—221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
分层抽样 D.分阶段抽样11。
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智力测验是( B )6—180A。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B.比纳—西蒙智力量表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D。
团体智力筛选测验12.原总体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情况下的平均数的抽样分布服从(A )7-226A。
教育统计与测量重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卷子(课程代码00452)本卷子共3页,总分值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考前须知:1.本卷全部真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卷子上无效,卷子空白处和反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局部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卷子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局部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地域无效。
第一局部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
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心理测量跟物理测量相比,其突出差异之处是A.直接性 B.客观性 C.全面性 D.间接性2.以下数据中,属于顺序变量数据的是A.某项能力测试得6分 B.月工资3000元C.羽毛球比赛得第2名 D.数学成绩为80分3. 与分组区间“l5一l9〞等价的是A.(14.5,l9.5 B.14.5,l9.5 C.(14.5,19.5)D.14.5,l9.5)4.不用画坐标轴的统计图是A散点图 B. 圆形图 C. 线形图 D.次数多边图5.假设检验的原理是A. 由个体推断总体 B.由样本推断总体C.由总体推断样本 D.由小样本推断大样本6.在某测验结果分帮表中,“70~80〞这一组的累积百分数为64,这表示A.7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64% B.7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36%C. 79.5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64%D. 79.5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36%7.小明平常、期中、期末的英语成绩分别为90分、95分、86分。
综合评定他的成绩时,哪种量数代表其水平更合理8.两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均采纳百分制计分,考察二者之间的相关,应采纳A.积差相关 B.等级相关 C.点双列相关 D.列联相关9.测验实际上测到它打算要测的东西的程度,称之为A.区分度 B. 难度 C.信度 D.效度10.在统计学中,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不高于A.O.5O B.O.05 C.0.Ol D.O.00511.下歹g估量信度的方法中,常用于评价多个平行测验的是A.等值性系数 B.重测信度 C.稳定性系数 D.内部一致性系数12.一个随机变量全部取值点的概率之和为A.O B.1 C.2 D.313.以下不属于随机抽样方法的是丸方便抽样 13.分层抽样 C.分阶段抽样 D.等距抽样14.在原总体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情况下,平均数抽样分布的平均数与原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关系是A.二者相等B.抽样分布平均数等于原总体平均数的一半第二局部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
2022年全国07月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含答案

全国7月自学考试教育记录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教育记录是对教育领域中多种现象量旳取值,把握与结识旳层面是(A )绪论-3A.总体B.样本C.个体D.局部2.教育测量学旳重要内容不涉及...( C )绪论-8A.测验工具编制、施测与评分B.教育和心理测验旳编制和使用C.测验成果旳分析和整顿D.测验常模建立旳一般理论和措施3.体育运动会中表达各项目比赛成果旳“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是属于(B )1-14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4.百分级别是(C )2-63A.差别量数B.集中量数C.地位量数D.差别系数5.要定量地描述学生体重与身高这两个变量之间旳有关强度与方向,可以使用( A )3-70A.积差有关B.级别有关C.点双列有关D.列联有关6.在筛选测验中,决定其项目旳难度应当是(D )5-124A.尽量接近0.50B.被试旳通过率C.项目旳考核规定与否体现应有原则和教学目旳D.划界点(或称决断点)水平7.用于教育工作中选拔与分流决策旳测验是(B )6-153A.原则参照测验B.常模参照测验C.诊断性测验D.形成性测验8.教师事先设计便于评价或记录学生操作行为体现旳表格旳做法,体现了实验技能考核中遵守旳原则是(A )6-156A.客观化原则B.全面性原则C.实践性为主原则D.个性化原则9.韦氏小朋友智力测验中“图片排列”重要测量( D )6-182A.视觉与分析图形构造旳能力B.运算推理能力C.视觉记忆及理解力D.社会情境理解力和统整综合能力10.有关系数旳取值范畴是(C )3-69A.[-1,-0.5]B.[-0.5,0]C.[-1,1]D.[0,1]11.在记录检查中,大样本是指n(C )7-231A.≥10B.≥20C.≥30D.≥4012.下面对误差旳理解对旳旳是(A )7-217A.误差是客观存在旳B.误差是不可以控制旳C.误差是可以避免旳D.误差只在抽样中发生13.离差智商采用旳是(B )4-110A.百分级别常模B.原则分数常模C.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14.有关记录假设检查,下列说法不对旳...旳是(B )8-236A.使用反证法B.若虚无假设被推翻,备择假设不成立C.被推翻旳虚无假设旳内容也许是对旳旳D.根据小概率事件原理15.对单向方差分析论述对旳旳是(C )10-295A.用于对两个旳总体平均数差别做出检查B.分析多种方向上两个总体平均数间旳差别C.用于比较一种方向差别上两个总体平均数间旳差别D.单向方差分析是方差分析最基本旳措施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6.原则分数常模4-103答:原则分数常模,就是用被试所得测验分数转换成旳原则分数来揭示其在常模团队中旳相对地位旳组内常模。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在于它是( B )A.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B.教育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C.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D.认识个体心理特征的重要手段2.教育测量的突出特点是( C )A.直接性与随机进行B.精确性与抽样进行C.间接性与抽样进行D.外显性与随机进行3.在研究中,用数字符号“1”表示男生,用数字符号“0”表示女生,这里数字“1”和“0”属于( A )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4.在统计分析图中,条形图通常用于描述( D )A.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B.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C.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D.离散性变量的统计事项5.下列属于差异量数的是( B )A.算术平均数B.平均差C.中数D.众数6.组内常模可以分为( A )A.百分等级常模与标准分数常模B.百分等级常模与年龄常模C.标准分数常模与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与年级常模7.在标准化常模参照测验中,测验项目的恰当难度是尽量接近( A )A.0.50 B.被试的通过率C.1.00 D.特定的划界点(或称决断点)水平8.主观题的优点是( D )A.测验效率高B.作答容易C.能有效控制阅卷者的评分误差D.可以考察分析综合能力9.下列以非文字著称的智力测验是( C )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B.斯坦福一比纳智力测验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D.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10.抽样时,总体比较大,所抽样本容量比较小,并且总体各部分元素之间的差异大于各部分元素之内的差异的情况下,应采用( D )A.随机抽样B.分阶段抽样C.等距抽样D.分层抽样11.希腊字母μ代表的是( B )A.总体标准差B.总体平均数C.样本标准差D.样本平均数12.测验全过程的标准化不包括...( C )A.命题标准化B.评分标准化C.分数标准化D.施测标准化13.由若干宽度相等、高度不一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是( C )A.简单条形图B.复合条形图C.次数直方图D.次数多边图14.标准差反映的是数据的( B )A.集中关系B.离散关系C.等距关系D.倍数关系15.单向方差分析的原理是( A )A.单侧检验B.双侧检验χ检验D.t检验C.2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教育测量答:教育测量是指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的指定值。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A.信度 B.难度C.效度 D.区分度
10.开学后,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成绩分出快慢班的测验是
A.安置性测验 B.诊断性测验C.形成性测验 D.终结性测验
I1.正态分布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后,其平均数和标准差就成为
A.(0,1) B.(1,0)C.(50,10) D.(10,50)
A.体重差异程度小于身高差异程度B.体重差异程度大于身高差异程度
C.体重差异程度等于身高差异程度D.体重差异程度与身高差异程度无法比较
6.比纳智力测验运用的常模属于( )
A.百分等级常模 B.标准分数常模C.年级常模 D.年龄常模
7.下列对误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误差可以避免 B.误差可以控制C.误差是客观存在的 D.误差可以分为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
70
160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12分)
27.试述心理测验的主要用途并联系实际说明其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8.高考属于( )
A.标准参照测验 B.诊断性测验C.常模参照测验 D.形成性测验
9.选择题的优点是( )
A.编题要求技巧不高B.能考查学生思维发散力
C.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D.能测量理解、应用领域中复杂的高级的学习成就
10.小概率事件是指( )
A.P<0.05 B.P<0.1C.P>0.05 D.P>0.1
60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及答案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考试卷级县(市区)层次专业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教育测量是( )A.观测个体行为表现,推断其内部心理特征B.直接测量个体内部心理特征C.测量个体外在行为表现D.根据个体心理特征,推断其外在行为表现2.下列数据中,运算结果只是反映位次顺序关系的是( ):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3.下列不属于...数据的特点的是( )A.离散性B.顺序性C.变异性D.规律性4.某校某班学生的家庭出身统计情况是:农民32%,工人28%,干部30%,其他10%。
若要直观描述这组统计数据宜采用( )A.散点图B.线形图C.条形D.圆形图5.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平均体重为25千克,标准差为千克,平均身高为110厘米,标准差为厘米,那么该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体重差异程度与身高差异程度的关系是( )A.体重差异程度小于身高差异程度B.体重差异程度大于身高差异程度C.体重差异程度等于身高差异程度D.体重差异程度与身高差异程度无法比较)6.比纳智力测验运用的常模属于( )A.百分等级常B.标准分数常模C.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7.下列对误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误差可以避免B.误差可以控制C.误差是客观存在的D.误差可以分为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8.高考属于( )A.标准参照测验B.诊断性测验C.常模参照测验D.形成性测验9.选择题的优点是( )A.编题要求技巧不高B.能考查学生思维发散力C.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D.能测量理解、应用领域中复杂的高级的学习成就*10.小概率事件是指( )< <> >11.下列不属于...发散性思维特征的是( )A.流畅性B.变通性C.突发性D.独特性12.在次数分布表中,若要用代数区间来表示“60~65”,恰当的是( )A.[,]B.[,C.,]D.,13.衡量测验工具的正确性的指标是( )A.测验难度B.测验效度C.测验信度D.测验区分度[14.对两独立总体大样本的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应采用( )检验检验 C.χ2检验检验15.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区分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的关键在于( )A.样本的分布B.临界值的确定C.检验的目的D.总体参数是否已知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推断统计!17.离中趋势18.抽样分布型错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0.简述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与方法。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学生的英语测验成绩属于( )A.名义量尺B.顺序量尺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2.常用于描述离散性随机变量统计事项的统计图是( )A.条形图B.次数直方图C.次数多边图D.散点图3.下列统计量中对数据变化灵敏性最差的是( )A.方差B.平均差C.算术平均差D.中位数4.下列统计量中不适于作进一步代数运算的是( )A.算术平均数B.加权平均数C.平均差D.标准差5.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 )A.单位是厘米B.单位是米C.单位是平方厘米D.无单位6.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小的是( )A. 0.90B. 0.10C. -0.40D. -0.707.下列几种效度中,不具有效度真正意义的是( )A.结构效度B.内容效度C.表面效度D.效标关联效度8.选择题的主要缺点是( )A.编题难度较大B.评分主观C.测量的学习内容范围较窄D.保密性差9.任何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取值区间是( )A. 0<p≤1B. 0≤P<1C. 0≤P≤1D. -1<P<110.随机抽样的原则是( )A.总体内个体相互独立B.总体内个体相互关联C.总体应较大D.样本应较大11.下列关于t分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t分布是随着自由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簇曲线B.t分布是对称的分布C.自由度越小,t分布与正态分布差别越明显D.在自由度较小时,t分布是偏态分布12.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α和β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A.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B.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C.适当加大样本容量D.完全随机取样13.判断按等级来评定的某科成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时,应采用的统计假设检验方法是( )A. F检验B. z检验C. t检验D. χ2检验14.χ2检验用于连续变量(分为k组)的正态性检验,当虚无假设为“观察数据的次数分布与正态分布没有显著差异”时,其自由度为( )A. KB. K-1C. K-2D. K-314.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 )A.总体正态且相关B.总体正态且相互独立C.总体正态且样本容量相等D.总体非正态且相互独立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点双列相关17.分层抽样18.显著性水平19.独立性检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可任选其中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多选做者,按前三题给分)20.差异量数的用途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课程代码:00452
113、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温度计测出的气温量值是()
A.称名变量数据
B.顺序变量数据
C.等距变量数据
D.比率变量数据
2.下面题型中属于客观题的是()
A.计算题
B.证明题
C.作图题
D.选择题
3.这组数据{6,17,21,9,16,12,10,7,8}的中位数是()
A.7
B.8
C.10
D.16
4.跟一组规定明确的知识能力标准或教学目标内容对比时,对学习者的测验成绩作出解释的一类测验是()
A.常模参照测验
B.诊断性测验
C.终结性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
5.下列能反映数据分布离散趋势的特征量数是()
A.相关系数
B.地位量数
C.集中量数
D.差异量数
6.在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最高级的层次是()
A.领会
B.评价
C.分析
D.知识
7.一列是连续变量数据,另一列是顺序变量数据,计算相关系数时应该运用()
A.等级相关
B.点双列相关
C.积差相关
D.列联相关
8.同时对多个总体平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一般方法是()
A.单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
B.两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
C.卡方检验
D.方差分析
9.测验所得分数(测值)一致性的测验性能质量指标称为()
A.难度
B.区分度
C.信度
D.效度
10.适用于总体很大,样本较小,总体无中间层次结构的随机抽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分层抽样
D.分阶段抽样
11.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智力测验是()
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B.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D.团体智力筛选测验
12.原总体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情况下的平均数的抽样分布服从()
A.Z 分布
B.t 分布
C.2χ分布
D.F 分布
13.在统计学中,总体相关系数表示为( )
A.r
B.ρ
C.μ
D.δ
14.已知班级平均成绩为60分,标准差为5分,若某学生考试成绩标准分Z=2,则其考试成 绩分数为( )
A.62
B.65
C.70
D.75
15.下列一般不.
影响样本对总体代表性的因素是( ) A.总体本身离散性 B.总体容量大小
C.抽取样本容量大小
D.抽样方法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6.比率变量
17.标准分数常模
18.心理测验
19.总体分布拟合良度检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0.简述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21.简述线形图的应用特点。
22.简述统计假设检验的思想方法。
四、简单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3.计算这组数据{45,50,60,65,45}的差异系数。
(保留2位小数)
24.某班考试成绩情况如下表,小王的测验成绩依次是英语65分,数学85分;小李的测验成绩依次是英语85分,数学65分。
计算小王和小李各科成绩的标准分数,并说明小王和
25.
(1(2)计算该试题的区分度,说明该试题区分被试能力的程度。
(请用积差相关系数,保留2
位小数)
(公式:r XY =22)()()
)((Y i Y X X Y Y X X i i i -∑-∑--∑∙)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0分)
26.有研究者对学校食堂质量进行调查研究,向150位学生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0位学生认为好,60位学生认为中,50位学生认为差,试问学生们的意见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公式:∑-=k e
2e 02f )f (f χ,α=0.05临界值:df=1,991.52,df ;841.320.05255.0===χχ)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2分)
27.试述三种测验效度对测验考核的侧重点,试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