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合集下载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全国2011年7⽉⾼等教育⾃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在于它是( )A.提⾼教学⽔平的重要⼿段B.教育科学管理的重要⼿段C.提⾼逻辑思维能⼒的重要⼿段D.认识个体⼼理特征的重要⼿段2.教育测量的突出特点是( )A.直接性与随机进⾏B.精确性与抽样进⾏C.间接性与抽样进⾏D.外显性与随机进⾏3.在研究中,⽤数字符号“1”表⽰男⽣,⽤数字符号“0”表⽰⼥⽣,这⾥数字“1”和“0”属于( )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率变量数据4.在统计分析图中,条形图通常⽤于描述( )A.⼆元变量的观测数据B.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C.具有百分⽐结构的分类数据D.离散性变量的统计事项5.下列属于差异量数的是( )A.算术平均数B.平均差C.中数D.众数6.组内常模可以分为( )A.百分等级常模与标准分数常模B.百分等级常模与年龄常模C.标准分数常模与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与年级常模7.在标准化常模参照测验中,测验项⽬的恰当难度是尽量接近( )A.0.50 B.被试的通过率C.1.00 D.特定的划界点(或称决断点)⽔平8.主观题的优点是( )A.测验效率⾼B.作答容易C.能有效控制阅卷者的评分误差D.可以考察分析综合能⼒9.下列以⾮⽂字著称的智⼒测验是( )A.韦克斯勒智⼒测验B.斯坦福⼀⽐纳智⼒测验C.瑞⽂标准推理测验D.中⼩学⽣团体智⼒筛选测验10.抽样时,总体⽐较⼤,所抽样本容量⽐较⼩,并且总体各部分元素之间的差异⼤于各部分元素之内的差异的情况下,应采⽤( )A.随机抽样B.分阶段抽样C.等距抽样D.分层抽样11.希腊字母µ代表的是( )A.总体标准差B.总体平均数C.样本标准差D.样本平均数12.测验全过程的标准化不包括...( )A.命题标准化B.评分标准化C.分数标准化D.施测标准化13.由若⼲宽度相等、⾼度不⼀的直⽅条紧密排列在同⼀基线上构成的图形是( ) A.简单条形图B.复合条形图C.次数直⽅图D.次数多边图14.标准差反映的是数据的( )A.集中关系B.离散关系C.等距关系D.倍数关系15.单向⽅差分析的原理是( )A.单侧检验B.双侧检验χ检验D.t检验C.2⼆、名词解释题(本⼤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16.教育测量17.结构效度18.⼼理测验19.Ⅱ型错误三、简答题(本⼤题共3⼩题,每⼩题6分,共18分)20.简述实验技能考核需要遵循的原则。

教育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测量试题及答案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根据数据所反映的变量性质,可把数据分为四种,以下不属于其中的一项是( )A.称名变量数据B. 顺序变量数据C. 测量评估数据D. 等距变量数据2、相关系数用r表示,那么r的取值范围是()A.(-1, 0)B.(0,1)C. [-1,1]D. (-1, 1)3、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反映这组数据的()A.取值水平B. 离散程度C. 分布范围D. 集中位置4、若P=0.3,通过难度系数变换,可得出其难度系数Δ为()A. 9.6B. 15.12C. 16.4D. 8.55、下列选项中能提高题目区分度的有()A.使题目的难度适中,使整个考试难度适中。

B.增加测验题目的数量。

C.给学生充足的考试时间。

D.尽量做到评分标准客观化以减少评分误差。

6、下列哪个不是运用时机分类的()A.形成性B. 随堂性C. 诊断性D. 总结性7、四位成人的身高为150cm, 160cm, 175cm, 180cm, 则他们身高数据的标准差为()A. 11.92B. 10.91C. 10.86D. 11.578、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分数越集中在低分段,则是负偏态。

B.分数越集中在低分段,则是正偏态。

C.分数越集中在高分段,则是正偏态。

D.分数越集中在低分段,则是负偏态。

9、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是指()A.内容效度B.结构效度C.效标关联效度D.情境效度10、组限可以用连续的形态表述,每一组实际组限是()的区间范围。

A.左开右闭B.左开右开C.左闭右开D.左闭右闭参考答案:CDBBA, BABCC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教育评价1、比率变量2、结构效度3、点二列相关答案提示:1、见书本57页;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未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并将其填写在答题卡上。

1. 教育统计主要研究的是:A. 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B. 学生的学习动态C. 教育领域的数据收集与分析D.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2. 在教育统计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A. 访谈法B. 观察法C. 实验法D. 调查法3. 教育统计与测量的关系是:A. 教育统计是教育测量的一个子学科B. 教育测量是教育统计的一个子学科C. 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是相互独立的学科D. 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无关联4. 全国中小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一个典型的:A. 教育统计研究B. 教育测量实践C. 教育评估项目D. 教育政策制定5. 教育测量主要研究的是:A. 学生学业水平的测试B. 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C.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D. 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6. 在教育统计中,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A. 描述性统计分析B. 探索性统计分析C. 推论性统计分析D. 财务分析法7. 教育测量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A. 定性测量和定量测量B. 评估测量和评价测量C.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D. 连续测量和离散测量8. 教育统计与测量在教育决策中的作用是:A. 帮助教育决策者了解教育现状B. 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C. 制定教育政策和改革措施D. 以上皆是9. 教育测量中的信度指的是:A.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B.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C.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D. 测量结果的有效性10. 教育统计中的抽样方法包括:A. 随机抽样B. 方便抽样C. 分层抽样D. 以上皆是11. 在教育测量中,效度是指:A. 测量结果与测量目标的一致性B.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C.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D. 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12. 实际使用的教育测量工具中,常见的包括:A. 问卷调查B. 观察记录C. 测试题D. 全部以上13. 在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中,常用的数据分析软件有:A. ExcelB. SPSSC. SASD. 以上皆是14. 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学生B. 教师C. 学校D. 全部以上15. 教育评价中的“三维度”指的是:A. 效果、效率、公平B. 学习能力、学科素养、综合素质C. 量化评价、定性评价、质量评价D. 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16. 教育统计中的数据展示方式包括:A. 表格B. 图表C. 饼图D. 以上皆是17. 教育统计与测量方法的选择应根据:A. 研究目的B. 研究对象C. 研究问题D. 以上皆是18. 在教育统计中,数据的可靠性对研究的影响是:A. 会使研究结果失真B. 会使研究结果波动较大C. 不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D. 不能确定19. 教育评价主要用于:A.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B. 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C. 评估学校的综合素质D. 以上皆是20. 教育统计与测量的发展趋势是:A. 信息技术的应用B. 多元评价的发展C. 数据分析方法的创新D. 以上皆是第二部分:问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请用适当的方式回答下列问题,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9.用于表示测验实际上测到它打算要测的东西的程度的指标是
A.信度 B.难度C.效度 D.区分度
10.开学后,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成绩分出快慢班的测验是
A.安置性测验 B.诊断性测验C.形成性测验 D.终结性测验
I1.正态分布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后,其平均数和标准差就成为
A.(0,1) B.(1,0)C.(50,10) D.(10,50)
A.体重差异程度小于身高差异程度B.体重差异程度大于身高差异程度
C.体重差异程度等于身高差异程度D.体重差异程度与身高差异程度无法比较
6.比纳智力测验运用的常模属于( )
A.百分等级常模 B.标准分数常模C.年级常模 D.年龄常模
7.下列对误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误差可以避免 B.误差可以控制C.误差是客观存在的 D.误差可以分为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
70
160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12分)
27.试述心理测验的主要用途并联系实际说明其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8.高考属于( )
A.标准参照测验 B.诊断性测验C.常模参照测验 D.形成性测验
9.选择题的优点是( )
A.编题要求技巧不高B.能考查学生思维发散力
C.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D.能测量理解、应用领域中复杂的高级的学习成就
10.小概率事件是指( )
A.P<0.05 B.P<0.1C.P>0.05 D.P>0.1
60

全国2022年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全国2022年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统计学是一门(D)A.自然学科B.人文学科C.应用学科D.交叉学科2.温度的测量,使用的是(B)A.绝对参照点B.相对参照点C.绝对参照点或相对参照点D.绝对参照点和相对参照点3.下列推断统计的是(B)A.参数估计B.标准分数C.假设检验D.方差分析4.某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年龄分别为24岁、24岁、35岁、55岁、26岁,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B)A.24岁B.26岁C.31岁D.33岁5.下列数值指标。

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或变异程度的是(D)A.全距B.百分位数C.变异系数D.平均数6.掷一个六面的骰子,事件A为“掷出的点数是2”,事件B为"掷出的点数为奇数”,则事件A与事件B的关系是(A)A.互斥B.对立C.包含D.相等7.由于男生更喜欢运动,因此在调查大学生的运动时间时应考虑性别差异,抽样时宜采用(C)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抽样8.分别从3个地区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测试他们的阅读能力。

采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地区学生阅读能力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则组间自由度为(A)A.2 B.3C.10 D.279.考察两个连续变量的相关程度,应采用(A)A.积差相关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C.肯德尔和谐系数D.点二列相关10.关于卡方分析,下列说法的是(A)A.一种参数检验方法B.x2值不可能是负数C.主要用于分类数据D.通过实际频数和理论频数之差进行计算11.所获得的数据可以进行加减计算,但不能进行乘除计算。

这种量表是(C)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12.下列标准分数的量数是(A)A.差异系数B.SAT分数C.IQ分数D.T分数13.测验的标准化(C)A.测验内容的标准化B.施测过程的标准化C.测验结果的标准化D.测验评分与解释标准化14.某判断题的正确答案为“错”,全班50名学生有10人判断为“对”。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统计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等距数据D. 比率数据答案:C2. 在教育测量中,效度是指测试的:A. 可靠性B. 有效性C. 公平性D. 难度答案:B3. 以下哪个公式用于计算方差?A. ∑(X - μ)² / nB. ∑X / nC. ∑(X - μ) / nD. ∑X² / n答案:A4. 在教育统计中,中位数是:A. 数据集中的最小值B. 数据集中的中间值C. 数据集中的平均值D. 数据集中的最大值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A. 均值B. 偏度C. 峰度D. 方差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6. 在教育统计中,________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量,它反映了数据集中所有数据的平均水平。

答案:均值7. 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________,即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答案:可靠性8. 教育测量中的项目分析通常包括________分析和________分析,以评估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

答案:难度;区分度9. 标准差是方差的________,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

答案:平方根10. 在教育统计中,使用________检验可以确定两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答案:t检验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教育统计中的标准误差及其应用。

答案:标准误差是标准差与样本量平方根的比值,用于描述样本均值的变异性。

在教育统计中,标准误差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可信区间,以及在进行假设检验时评估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12. 描述教育测量中项目反应理论(IRT)的基本思想及其优势。

答案:项目反应理论是一种用于心理测量和教育测量的现代测试理论。

它基于每个考生的能力水平和每个题目的难度参数来预测考生答对题目的概率。

IRT的优势在于能够为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提供个性化的测试,并且可以跨不同测试比较考生的能力。

教育统计与测量测验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测验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测验考试————————————————————————————————作者:————————————————————————————————日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统计是对教育领域中各种现象量的取值,把握与认识的层面是()A.总体B.样本C.个体D.局部2.教育测量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测验工具编制、施测与评分B.教育和心理测验的编制和使用C.测验结果的分析和整理D.测验常模建立的一般理论和方法3.体育运动会中表示各项目比赛结果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是属于()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4.百分等级是()A.差异量数B.集中量数C.地位量数D.差异系数5.要定量地描述学生体重与身高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强度与方向,可以使用()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点双列相关D.列联相关6.在筛选测验中,决定其项目的难度应该是()A.尽量接近0.50B.被试的通过率C.项目的考核要求是否体现应有标准和教学目标D.划界点(或称决断点)水平7.用于教育工作中选拔与分流决策的测验是()A.标准参照测验B.常模参照测验C.诊断性测验D.形成性测验8.教师事先设计便于评价或记录学生操作行为表现的表格的做法,体现了实验技能考核中遵守的原则是()A.客观化原则B.全面性原则C.实践性为主原则D.个性化原则9.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图片排列”主要测量()A.视觉与分析图形结构的能力B.运算推理能力C.视觉记忆及理解力D.社会情境理解力和统整综合能力10.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1,-0.5] B.[-0.5,0]C.[-1,1] D.[0,1]11.在统计检验中,大样本是指n()A.≥10 B.≥20C.≥30 D.≥4012.下面对误差的理解正确的是()A.误差是客观存在的B.误差是不可以控制的C.误差是可以避免的D.误差只在抽样中发生13.离差智商采用的是()A.百分等级常模B.标准分数常模C.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14.关于统计假设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反证法B.若虚无假设被推翻,备择假设不成立C.被推翻的虚无假设的内容可能是正确的D.依据小概率事件原理15.对单向方差分析叙述正确的是()A.用于对两个的总体平均数差异做出检验B.分析多个方向上两个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C.用于比较一个方向差异上两个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D.单向方差分析是方差析最基础的方法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标准分数常模17.测验效度18.统计量19.单侧检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0.简述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研究的主要问题。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数据C. 教育规律D. 教育方法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3. 在测量学中,效度是指()。

A. 测量工具的准确性B. 测量工具的可靠性C.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D.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测量的常见类型?()A. 成就测验B. 智力测验C. 性格测验D. 健康测验答案:D5. 标准差是衡量()的统计量。

A. 数据的集中程度B. 数据的离散程度C. 数据的偏态程度D. 数据的峰态程度答案:B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 -1到1之间B. 0到1之间C. 0到正无穷D. -1到正无穷答案:A7.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统计分析的步骤?()A. 数据收集B. 数据整理C. 数据分析D. 数据解释答案:D8.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

A. 线性关系B. 非线性关系C. 正相关关系D. 负相关关系答案:A9.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统计中的假设检验方法?()A. t检验B. F检验C. 卡方检验D. 回归分析答案:D10. 信度是指测量工具的()。

A. 准确性B. 可靠性C. 有效性D. 一致性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教育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图形表示方法?()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散点图答案:ABCD2. 在教育测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的信度?()A. 测量工具的质量B. 测量环境C. 被试者的情绪D. 测量时间答案:ABCD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的效度?()A. 测量工具的设计B. 被试者的理解能力C. 测量环境D. 测量时间答案:ABCD4. 以下哪些统计量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A. 极差B. 方差C. 标准差D. 均值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教育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A. t检验B. F检验C. 卡方检验D. 相关分析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统计学中,数据的收集通常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课程代码:004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种测量中,不.能直接测量的是()
A.体重B.身高
C.胸围D.智力水平
2.下列变量中属于称名变量的是()
A.学生的体温B.学生的身高
C.学生所在的班级D.学生的外语考试成绩
3.中数的缺点是()
A.不简明B.含义不明确
C.缺乏灵敏性D.易受极端值影响
4.记录随机试验结果的变量称为()
A.随机变量B.函数变量
C.确定性变量D.非随机变量
5.下列相关系数中,相关最强的是()
A.-0.90 B.-0.32
C.0.12 D.0.53
6.某份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现要分析试卷中作文题(满分为30分)的区分度,应采用()
A.等级相关法B.积差相关法
C.点双列相关法D.列联相关法
7.常模参照测验主要用于()
A.鉴别与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B.评价课堂教学与课程编制的有效性C.提供学习者个人学习经历和已达水平D.说明学习者掌握所规定教学内容的程度8.通过被试间相互比较而确定分数意义的评分称为()
A.相对评分B.绝对评分
C.相互评分D.团体评分
00452#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第1 页共4页
9.某儿童的智力相当于6岁5个月水平,而他的实际年龄是5岁2个月,那么他的智商约为()
A.116 B.118
C.120 D.124
10.用重测相关估计信度时存在的局限是()
A.对所测特质的稳定性有限制
B.对测验项目的难度排列有限制
C.只能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重测才能得到重测相关
D.对测验的内容范围、测验难度、试题类型等有限制
11.以下关于效度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是()
A.同样的测验在多种使用目的下表现出种种不同程度的正确有效性
B.测验有效与否及程度如何是一个很明确的指标,与测验的类型无关
C.通常我们能够说明测验的正确性,而不能从根本上说明测验的有用性
D.心理和教育测验所测验特质或结构是一目了然的,所以测验效度不会引起争议
12.编制标准化常模参照测验时,测验项目的难度最好为()
A.0.20左右B.0.50左右
C.0.70左右D.0.90左右
13.统计假设检验中,如果显著性水平 值减小时,则会()
A.增加I型错误B.减少II型错误
C.减少I型错误D.同时增加两类错误
14.随机事件概率的取值区间是()
A.-1≤P≤1 B.0≤P≤1
C.0<P<1 D.P≥0
15.假设以某校一年级105名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作为成绩总体,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这105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求得这20个样本数据的次数分布,称为()
A.抽样分布B.总体分布
C.子样分布D.正态分布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6.散点图
17.分层抽样
18.能力倾向测验
00452#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第2 页共4页
19.直线相关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3小题评分。

20.某班学生参加拼写测验,其成绩的次数分布统计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逐项回
①成绩分布共分几组?组距为多少?②次数最多的是哪一组,占总人数的比例是多
少?③测验分数低于44.5分的人数及比例是多少?
21.简述建立测验常模的步骤。

22.选择题的缺点。

23.简述统计假设检验中如何选择单、双侧检验方法。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4.完成下表空项,并计算其X
00452#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第3 页共4页
00452#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第 4 页 共4页
25.计算下列数据的方差。

(手工计算或利用计算器计算均可)
80、81、85、77、75、76、65、90、95、100、60、45、70、73、65、88、78、100、63、65、55、70、80、91、84、75、76、74
26.某教师随机抽取高二学生的代表性样组进行数学测验,其平均成绩为87.4分,标准差
为9.5分,其中某学生得95分,问:他的数学测验的标准分数是多少?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1小题评分。

27.某测验中,16名被试者的某题题分与测验总分情况如下表,试完成以下计算: (1)该题的难度P 。

[附:pq S X X r X
q
p pb -=
]
28.以往测量结果记载A 、B 两地区8岁女童身高的标准差分别为9厘米和8厘米。

今从A 、
B 两地分别随机抽取8岁女童各40名,测得他们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25厘米和129厘米,请在α=0.05显著性水平上检验A 、B 两地区8岁女童身高有无显著差异? ⎥⎥⎥⎥⎥⎦
⎤⎢⎢⎢⎢
⎢⎣

σ
+σ-=2
2
212
121n n X X Z 附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2分)
29.联系实际论述心理测验的主要用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