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究

浅谈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究【摘要】经济快速的发展也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好的机遇,也在对环境和资源方面带来了很多挑战。
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使房低地产业变成了支柱型产业。
但是在其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探索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分析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现状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策略从经济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最初由希克斯·林达尔提出,表述为“在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时,从资产中可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其他经济学家(穆拉辛格等人)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保持能够从自然资源中不断得到服务的情况下,使经济增长的净利益最大化”。
这就要求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小于或等于其再生速度,并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最有效率地使用,同时,废物的产生和排放速度应当不超过环境自净或消纳的速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以及化石类能源越来越少,人们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需要研发新材料、新技术,改善传统的作业模式,建立起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内涵及现状1986年,彼得·维托塞克(peter vitousek)等人在发表于《生命科学》上的一篇文章中估计,目前,地球上所有陆生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量(net primary production)的40%直接或间接地已经被人类利用了。
因此,假定地球上人口增加到现在的3倍,而生产和消费模式仍不加以改变的话,人类将会耗尽地球上全部的净初级生产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把“净初级生产量”看作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似乎“净初级生产量”提供了理解可持续性的一个基础。
可持续的内涵包含了:1、持续性,布伦特兰夫人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进行了论述,同时对于其受限的因素也进行了阐述。
浅谈我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和意义

浅谈我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和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的概念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当下建筑行业的热门话题。
绿色建筑以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友好性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之一,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意义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绿色建筑概念的含义、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绿色建筑概念的含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建设、使用和拆除等全过程中,充分考虑节能、高效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和保护环境的建筑。
绿色建筑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绿色建筑还要求对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尊重和保护,并且要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来实现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1、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对能源的节约和减排方面。
建筑物在使用阶段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如供暖、照明、通风等。
绿色建筑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择,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建筑还可以利用新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循环利用资源绿色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对于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也做了很多探索和实践。
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少对土地的开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建筑还倡导使用可再生资源和环保材料,如竹木、生态砖、双层玻璃等,来降低建筑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改善室内环境绿色建筑注重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质量,要求建筑物必须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和隔音等功能,以提高建筑物内部的舒适性和使用效率。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建筑物内部空气的流通,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提高建筑物内部的环境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
1、保护环境绿色建筑可以大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促进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浅谈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建筑

还将 继续上 扬 。因而加 快建 筑 的绿色 转变 对 于节 能减排 、 缓解 全球变 暖 的意义 十分 重 大 。 生态 建筑 的出现正 是建 筑界对 人 类 面对 的生 态危 机作 出的积极 反应 。“ 筑 ” 建 作为 一个 古 老 的行 业实 现可 持续 发 展, 须走 “ 必 生态 建 筑” 之路 。生 态建 筑与 自然 和谐 共 生 , 实 现 将 经济 与人 口、 资源 、 环境 的协调 发展 。 3生态 与可持 续发展 建筑 在“ 可持 续 发展 ” 念 提 出后 , 概 生态 建 筑 的外 延得 到 了扩 展 。不 再 以静止 单个 建筑 休 作为 一个 独立生 态系统 来考 虑 问题 , 市 、 如城 河流 、 山川 等都 被纳入其 中。 西姆 ・ ・ 莱恩 范 德 提 出 了“ 合设 计 ” 整 的概念 , 即在 建 筑设 计 中
单纯依 赖机 械设备 进行 采光 、 通风 、 暖和 降 供 湿 。在我 国 , 建筑能 耗 占据 了总能 耗 的 3%, 0 建筑 用能对 全 国的温室 气体 排放 “ 贡献 率 ” 已
经达 到 了 2 %。 中国的 既有 建筑 存量 达 4 0 5 4 亿平 方米 , 而且 大部 分 不节 能 , 着建 筑 总量 随 的不 断攀升 和居住 舒适 度 的提 升 ,建 筑能 耗
参 考 文 献
【 1 云 ,夏 葵 ,施 燕.生态与 可持 续建 筑》 】夏 《 . 中 国建筑 工业 出版社 . 0 一 2 l6 0
性 建 材 , 免使 用 高蕴 能 , 坏环 境 , 生 废 避 破 产 物 以及 带有放 射 性 的材料 ,争取 重新 利用 可 再 生能 源 ; 针对 当地 气候 条件 , ④ 采取 被动 式 能源策 略 , 量利 用可 再生 能源 ; 完 善建 筑 尽 ⑤ 空间使 用 的灵 活性 , 以减小建 筑体 量 , 将建 设 所 需 的资源 降至 最少 ; 减 少建 造过 程 中环 ⑥ 境 的损 害 , 避免 破 坏 环境 , 费 资源 和 建 材 。 浪 可持 续 发 展建 筑 的 原则 比起 “ 合 设 计 ” 整 来 说 , 跨越 了一大 步 。首先 , 义 它不 再把 建筑 也 看作 是 一个 能 够产 生 、 展 、 亡 、 发 死 降解 的生 命 体 。可持 续发展 建筑 不仅 要考 虑建 成状 况 下建筑 体 与 自然 环境 发生 的关 系 ,能 耗 与污
浅谈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3 1理念 的转 变 .
首 先 要 打 破 一 个 误 区 , 去 很 多 人都 过 有 一 种 观 念 , 为 节 能 建 筑 只 是 国 家 的事 , 认
甚 至 前 几 年 节 能 建 筑给 消 费者 的感 觉 是 节 能 建 筑 属 于 质 量 比较 差 的 房 子 。 以 观 念 所 的 转 变 是 最 重 要 的 一 步 , 社 会 到 政 府 对 从 于 节 能 问题 观 念 都 要 转 变 。 先 开 发 商 应 首 该 把 节 能 住 宅 低 能 耗 , 适 性 作 为 自 己开 舒
矿 物 燃 料 是 不 可 再 生 资 源 , 时 矿 物 同 燃 料 的 消 费 也 是 我 们 最 大 的 环 境 问 题 之 采 用 清 洁 且 可 再 生 能 源 ( 阳 能 、 能 太 风 或 水 力发 电 ) 解 决 这个 问题 最好 的 方 法 。 是 同 时 , 以 将 研 究 方 向 转 向设 计 能 够 自 己 可 生 产 清 洁 、 再 生 能 源 的建 筑 , 得 建筑 能 可 使 够 完 全 电力 自给 , 且 还 有 足 够 的 剩 余 电 并 力送 入 城 市 供 电 系 统 。 这 方 面 我 们 可 以 在 借 鉴 国 外 的 先 进 经 验 , 如 将 由 福 斯 特 与 例 合 伙人 事务所 设 计的E e c n E 6 n r o 6 型风 力涡 轮 机 安 装 在 符 合 空 气 动 力 学 原理 的建 筑 形 体上 , 该机 足 以 为 1 0 户居 民 提 供 清洁 的 、 50 可再生 能源 。
我 国城 乡既 有 建 筑 达43 多 亿 平 方 米 , 0 数 量 如此 之 巨的 建 筑 中 , 乐 观 估 计 , 到 最 达 节能建筑标准的仅占5 %左 右 ; 即使 是 新 建 筑 , 有9 %以 上 仍 属 于 高 能耗 。 气 候 条 也 0 与 件 相 近 的 发 达 国 家 相 比 , 国每 平 方 米 建 我 筑 采 暖能 耗 尽 管 约 为 发达 国 家的 3 左右 , 倍 但热舒适程度远不如人 。 因 此 , 筑 节 能 已 成 为 我 国 一项 长 期 建 而 紧迫 的 战 略 任 务 。 展 建 筑 节 能 , 着 巨 开 有 大 的 社 会 经 济效 益 , 可 以 改 善 室 内 热 环 还 境 , 少空气污染 , 高人 居环境水平 , 减 提 并 能带动相关产业和经济持续发 展。
浅谈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理论及评价方法

经济增 长 的持 续性 、 目效果 的 持续 性 与管 理 机 构 项 的持 续性 。通过 对 其 分析 可 理 解 为 , 一是 该 项 目对 企业 或地 方 可持 续 发发 展 的影 响 。从 项 目 自身 来 看 , 可持 续 性 是
此, 有学 者 提 出将 建设 项 目的可持 续性 定 义为 : 在建
以确保建设项 目的可持续性与其所在系统的可持续
发 展 战略保 持统 一 , 也 是 建 设 项 目可 持 续 性 后 评 这
价 的基 础 。
建设项 目的可 持续 性分 为 内在 可持 续发 展 因素 与 外部 可持 续 发 展 因 素 。其 中 , 内在 可 持 续 发 展 因
具 有极 为重要 的理论 价值 与 现实 意义 。
意并 可 能通 过 自己的 力 量 去继 续 实 现 既 定 目标 ; 项
目是 否还 具 有可 重 复 性 ; 否 在 未 来 以 同样 的 方 式 能
建设 同类 项 目等 。从 项 目后评 价 的 角度 来 看 , 持 可 续性 分析 是从 财 务 、 术 、 技 环境 与 管理 等 方 面 , 析 分 项 目生存 与发展 的可 能 性 , 究 能 否 实 现 项 目的 目 研 标 与效 益 , 能否 满足 指 标 的必 要 条 件 及 能 否 避 免 风 险等。
文章编号 :0 9— 4 12 1 )5— 0 8— 2 10 9 4 (0 10 0 3 0
诧 建 项 目的可持续性理论及评价 方法 设
口 口 胡 世 杰 ( 温州 奥 马建筑 装璜 工 程有 限公 司 , 江 温州 浙
摘 要 : 建 设 项 目的 可持 续 性 概 念 及 其 评 价 体 系进 行 了研 对
设项 目后评 价体 系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主要 在 大 型基 础 设施 的项 目管 理 中运 用 , 是 社 会 可持 续 发展 理 也 论 在项 目评 价 领域 中的具 体应 用 。它符 合 国家 与 区 域 可持 续 发展 战 略 的要 求 , 助 于 实现 建设 项 目的 有 目标 , 准确 、 面 地 反馈 可持 续 性 后 评 价 的结 果 。 能 全 因此 , 建设 项 目的可持续 性 及其 后评 价 进行 研究 , 对
浅谈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际工程 承包企 业 的竞争 。这些 竞争者 合 一就决定 了必 须坚 持法人 管项 目,
益 。坚 持 以人为本 ,按 照市场 化、专
有 先 进 的 管 理 经 验 、 雄 厚 的 资 金 、先 法 人 选 择 项 目 ,法 人 配 置 资 源 , 法 人 业 化 、 属 地 化 的 原 则 ,及 时 深 化 人 事 进 的技 术 强 大 的 融 资 能 力 。 市 场 运 确 定 管 理 流 程 和 管 理 标 准 。 因 为 最 终 用 工 分 配 制 度 改 革 ,在 鼓 励 员工 为 企 作 能 力 。在 大 型 基 础 设 施 项 目 、 大 型 的 法 律 责 任 , 作 为 法 律 主 体 是 法 人 签 业 创 造 更 多 财 富 的 同 时 敢 于 承 认 满 足 公 共 建 筑 项 目 ,世 行 、 亚 行 . 外 资 投 订 。 也 就 是 说 签 约 和 中 标 主 体 是 企 员 工 物 质需 要 。 资 项 目 、 国 际 招 标 项 目和 利 用 外 资 建 业 ,这 样也避 免很 多甩手 掌柜 ,转包 设 的 项 目上 ,其 竞 争 力 将 得 到 进 一 步 的 恶 劣 行 为 。
浅 谈 建 筑企 业 的 可持 续 发展
◎ 彭 涛
中 国 正 处 于 从 低 收 入 国 家 向 中 进 各级 资质 审批 工作 ,就是 为 了打 造 结 构简 单 ,跨 行业 的能力 弱 ,如房屋
等收 入国 家发展 的过 渡阶段 ,建筑业
一
批 世 界 级 的 ,高 端 的 科 技 型 建 筑 企 建设 、铁路 建设等 。如果 能把这块 拉
加 强 使 得 国 内 原 有 的 市 场 份 额 面 临
三 、控制成本 ,开拓市场
浅谈可持续建筑的发展

色、低碳 建筑的研发 历程 以及 可建产 品未来的发展 。
【 关键词 】 低碳 建筑 ;可持 续发展
1节能抗震低碳建筑项 目发展前景分析 建筑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来源 ,建筑行业温室气体排放 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总量 的3 0 % , 并消耗 了4 0 % 的全球能源。 在 中国, 建筑能耗居各行业耗能首位 ,而高达4 0 0 亿平米的住房面积中,能达 到节能标准 的不足1 %,建筑节能 已经成为节能 降耗 的主攻领域 ,建 筑节能涉及建筑材料和建筑使用的全 过程 。 2绿色 、低碳建筑 的研发历程 2 . 1可建与传统建筑 比较所 占据的优 势 目前我 国建筑 市场还是 以传 统的钢 筋混凝 土和 砖头为主 ,存在
企 口 ,安 装 简 单 快 速 。 ( 3 ) 门 窗系 统 组 成 及 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 u i l d i n g& S c i e n c e
浅谈可持续建筑 的发 展
夏 伟 ( 宁夏远大蓝山可建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银川 7 5 0 0 2 1 )
【 摘 要】 本文从节能低碳建筑发展前景分析 出发 ,论 述了绿
碳含量进行检测 ,整栋建筑新风换风量达2 次/ d , 时。 ( 6 )水 电系 统 特 点 安装净水系统 ,可 直接饮用 ,洁具均 采用知名品牌,使用小容 量便器 、小管径不锈钢管给水和感应龙 头,有效节约水资源,所有 管线铺设全部在工厂 内进行 ,在现场 只需拧 接头即可,实现快捷安 装和 良好 的质量保证 ; 照明灯 具全部采 用L E D 型节 能灯 ,比传统灯具 节约5 O % 能源 , 公共场合 , 如楼梯 间全部采用人体感应开关,无人时 自 动关 闭,有效节约能源 。 ( 7 )楼 宇控制系统特 点 根据 天气 情况 自动开启 内外遮阳系统 ;设置人体感应装置 ,可 根据室 内人员活动情 况, 自动开关照明;根据人员活动情况及室 内 温度 , 自动开启 电动 风 口;公共区域安装视频监控 ,通道与 门厅安 装红外 双鉴入 侵报警器,实现防盗功能 ,电话网络使用综合布线 系 统,扩展 性强;安装 门禁系统 ,实现 开门权 限的控制 。 ( 8 )消防系统特点 设置消防喷淋系统 、消防栓 ,强排风系统 ;安装最新 消防 自动 报警系统,实现烟雾、温度、煤气 自动检测与报警 :消 防自动控 制 系统,对 电梯 、消防泵 、排 风 自动控 制。 2 . 3可建产 品技术特点 可建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具有如下特点: ( 1 )安全一 通过 了国家建科 院地震研 究所9 度抗震测试 ,达到 “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的设防 目标。 ( 2 )省材一 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工厂化制作 ,材料利用率9 8 % , 只相当于常规建筑1 / 6 的耗材 。 ( 3 )节 能一 通过 外墙 、屋顶厚保温、三玻塑窗、外遮阳 、热 回收新风机 等技术 集成 ,年空调 新风 能耗 ( 折合 一次 能源 ) 平 均约 5 0 k W h / ,只相 当于传统建筑1 / 5 的能耗 。 ( 4 )舒适 、健康一 新 风经静电除尘后引入室 内, 比室外空气 洁净2 0 ~1 0 0 倍 ,每小时彻 底换气1 次以上,彻底消除室 内有害气体 残 留,二氧化碳浓 度 <l O 0 0 p p m 。室 内恒温 ,冬暖夏凉 ,冬2 0  ̄2 2 度 、夏 2 5  ̄2 7 度。 ( 5 )环保、耐用一 9 5 % 的工厂化生产,现场组装 ,材料使用率 达到9 8 % 以上,现场装配 只有相 当于常规建筑 1 % 的垃圾 。 3可建产品未来的发展 ( 1 )由于可建产品绿色、低碳 、 环 保、安全、节 能等突 出的特 点,已经在国内部分省 市有 了一定 的发展 。 ( 2 )国家财政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进 一步深入 推进 建筑节 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升级 , 日 前 已发布
浅谈我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和意义

浅谈我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和意义绿色建筑被定义为“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人类健康和舒适的建筑物”。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建筑物的需求也随之增长,而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日益高涨。
在这种背景下,绿色建筑逐渐成为解决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国的绿色建筑已经开始探索和发展,其主要特征是低碳、节能、环保、可持续。
在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下,建筑业是重要的经济支柱,建筑业的能耗和碳排放量也相当巨大,因此,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可以有效遏制建筑业的能耗和碳排放。
首先,推广绿色建筑可以降低能耗。
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加剧,节能减排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绿色建筑采用的低碳、节能设计,不仅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减少能源消耗,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减轻环境的压力。
其次,推广绿色建筑可以提高环境质量。
建筑业的发展与环境质量息息相关,建筑物的内、外部设计可以直接影响周围环境的质量。
而绿色建筑全面考虑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控制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线、空气质量等,提高室内的生态环境质量和人员的舒适度,同时也提高公共环境的质量。
进一步的,推广绿色建筑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之一,绿色建筑的推广能助力该行业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还可以促进经济实力的强化。
同时,绿色建筑产业链的形成也将不断完善,包括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设备、建造材料、节能设备等,这也将直接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的推广对我国的环境和经济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未来的建筑业中,绿色建筑将成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虽然现在的绿色建筑在我国还存在推广难度和成本较高的问题,但是只要政府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绿色建筑的推广将会越来越普遍,从而为我国经济和环境发展带来更多的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政治与生态环境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中国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弊端,其中就出现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的严重不足的弊端。
尤其是在房地产方面的发展,其增长速度过快,已成为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建筑形式也理所当然的发生了变化,将传统的耗材耗能型建筑转向节能环保型建筑。
这样,绿色建筑就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经济的迅猛增长,发展与环境矛盾的问题越来越尖锐,使人类不得不面对。
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生物资源退化、贫困、疾病等一系列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一重要论题。
人类正在探索“只有一个地球”的生态健康的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人类对发展的认识进步深化的重要标志。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不损害未来一代需求的前提下,满足当前一代人的需求”。
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协调发展,既要是经济得到发展,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这样才能让子孙后代能够持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同时要求在保持自然资源和环境永久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程进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为了克服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失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依赖互为加强的组成部分”。
二、绿色建筑的概念
为应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些专家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
指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以基本不触动自然环境平衡为目的而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
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它既适应地方生态又不破坏地方生态,具有节约土地、节约水源和能源、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等优点。
实现无垃圾无污染、高效节能、开放式闭合性良性循环。
这种建筑有利于小环境和大环境的保护,而且其所形成的作用对人类的健康生活有很大益处。
它所考虑的不仅是指单体建筑的生态平衡、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更
多关注从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将整个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优化,既保证了住宅小区的生态平衡,又使其与周边环境进行了良好的融合。
绿色环保建筑将人、环境、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具体化、细致化、标准化。
根据人类的各种需求和生态规律,制定出建筑环境的具体指标,运用生态学环境学原理,通过高新科技方法和手段,对建筑进行全方位的设计。
绿色建筑概念的产生是在全球推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提出来的。
“绿色建筑”将是本世纪最具代表性建筑形式之一。
但是人们在认识绿色建筑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误区。
例如,在一些楼盘销售的广告和销售中,“绿色建筑”成为了新卖点,所以导致了很多人误认为绿色建筑就是高档建筑。
其实“绿色并不等于高价和高成本”。
实际上,中国的传统民居中就有些建筑形式就具备了绿色建筑的特点,像窑洞冬暖夏凉的特点;新疆有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它的墙壁由当地的石膏和透气性好的秸秆组合而成,保温性很高,再加上非常当地化的屋顶,就是一种典型的乡村绿色建筑,而且价钱不高。
虽然绿色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产品和设施,在刚投入时会高于普通建筑,但是,一旦应用了这些技术和设备后,一般会在5年到8年之内可以收回成本。
所以从长远的可持续性角度来说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的设计理念是创造一个优越的生活环境,不会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基本出发点。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设计一种物质和能源消耗较少的生活方式为最低目标,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能耗,要满足“居住得
健康,可回收利用,低污染,省资源” 的原则,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
“绿色” 绿化系统所谓绿化系统,是一种体现“以人为本”和“融合自然”的绿化系统,并不单纯是种几棵树,铺几块草坪,栽几株花的概念。
而是将绿化系统有机的整合,使之成为富有层次和灵气,富有全方位立体感的庞大系统。
“绿色”的能源系统,在第二十一世纪的建筑设计应该是开放的生态系统有机融合的调节机制,巧妙的利用自然条件和能源,同时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
例如:普通能源系统优化,采用优化程序,以避免家庭中更多的动态管道。
住宅设置蓄热墙或绝缘的外围结构,蓄热墙能吸收来自太阳的热量,使冬季室内温度,夏季则通过特定的孔道形成热对流,促进凉爽气流循环,达到冬暖夏凉的目的等等。
“绿色”装饰材料系统在建设绿色环保住宅中,对于建筑与装饰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一是,要提倡使用3R(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的建筑与装饰材料。
主要作用是资源保护和合理的利用能源,可持续的开发自然资源;降低能耗、减少能源使用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充分利用地方
材料与现代高科技加工的新型生态节能建材;资源与建材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等等。
二是,使用无毒、无害、无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小的建筑与装饰材料。
四、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可持续性绿色建筑是全方位的立体环保工程,是指既以不触动自然生态平衡为目的,同时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可持续性绿色环保建筑的提出、发展、推广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背景下的产物。
目的以通过最小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促进其经济发展,使其具有经济意义。
可持续性建筑是在全球实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是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措施之一,又是人们长期探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从根本上说,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管理制度、决策体系、政策法规等诸多条件共同作用的综合产物,绿色建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不论是在自然意义、经济意义、还是在社会意义的范畴之内,始终都服务于人类,尽量满足人的各种需求,包括心理需求、行为需求、生理需求等,因此,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具有很重要的人文意义。
结语:
建筑从设计构思到最终的投入使用是一项和复杂的工程。
其自身反应着社会意识形态,同时展现着不同的文化艺术内涵,它是在人类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之中逐渐形成的,不断的与自然融合,最终达到“天人合一” 境界。
绿色环保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其功能应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以适应未来生活方式和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同时运用环境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生态学等科学原理叫来进行设计建设,去创造和谐、融洽的生活氛围。
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环保型建筑必将成为人类追求的理想居住模式。
参考文献:
1.郭咏梅.从节能建筑走向绿色建筑【J】.建筑与文化.2008(2),89-90.
2.申琳琳.绿色建筑设计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06(4):15-18.
3.杨晚生主编.建筑环境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