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的关系

合集下载

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李聪聪摘要:建筑与环境是一种相互延伸,相互渗透或相互补充的整体。

建筑,不但需要有一个巍峨、雄伟的外观,而且还需要有一个优雅而美丽的环境来衬托。

可是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建筑本身的要求越来越多。

现代人似乎更注重建筑的精神性,更迫切的需求一种“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的精神性物质载体。

但是现代建筑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重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如何保证二者互敬互融,协调发展是关系到社会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大事,这篇文章就是要将建筑放入整体环境中,寻找它们内在的关系。

关键词:建筑;环境;协调发展一.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构成建筑的要素有很多,如基地、环境、功能、经济、技术、艺术造型和传统文化等。

在日益强调人本主义和地域性的时候,环境的因素就显得格外突出。

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和建筑与人的关系来看,建筑处于从属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筑设计中,既要认清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又要认清建筑与人的关系。

只有认清谁是“主角”谁是“配角”,才能创造出建筑艺术与环境真正统一协调的作品。

可见,任何建筑物都必然处在一定的环境中,并和周围的环境保持着某种联系,即必须与周围的建筑群、道路、绿化和建筑小品等相通融合,成为一个完美的体系。

同时,还应考虑到自然条件,如地形、朝向等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在建筑设计中必须合理地协调好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建筑环境的构成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有时还涉及到空间环境、自然环境、历史环境和文化环境等。

一幢优秀的建筑在环境上能够与大自然有机地结合,与周围的景物取得和谐的配合,还会给人以激情。

建筑环境对建筑使用的影响大致有两个方面:首先从技术上,合理的环境设计可以对建筑的通风、取暖和采光等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高技派的兴起以及生态建筑的凸现,人们对于这方面的需求更加强烈。

其次从感官上,周围环境适当的表达能给建筑使用者带来舒适愉悦的氛围,甚至可以起到理疗的作用。

绿色建筑是指什么 绿色建筑有什么好处

绿色建筑是指什么 绿色建筑有什么好处

绿色建筑是指什么绿色建筑有什么好处绿色建筑是指什么?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也被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是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将生态与建筑合称为“生态建筑”,即“绿色建筑”。

在1992年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由于当时全球的科学家和社会各界都认识到日益快速发展的经济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与会者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

中国的绿色建筑是指什么?2004年8月,中国国家建设部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为:“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绿色建筑有什么好处绿色建筑有什么好处?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以下是绿色建筑好处的详细解读:节约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

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

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

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

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

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设计

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设计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设计摘要:近年来,“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等名词、概念在建筑界不仅成为一种时尚,而且确实已成为建筑学科发展的前沿。

本文从建筑利用资源的4r原则、可持续能源与非可持续能源、太阳能、沼气在建筑中的应用、覆土建筑等方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设计。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太阳能;沼气;覆土建筑1.建筑利用资源的“4r”原则在目前资源匮乏的现状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尤其注重考虑建筑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

在建筑对于资源的利用方面,特别强调经济性原则,所谓的“4r”原则,即:revalue、renew、reduce、reuse/recycle。

revalue意为“再评价”,引申为“再思考”“、再认识”。

长期以来,人类已习惯了对自然的索取,从而导致了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破坏,直到这种破坏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行为,重新评价传统的价值观念。

renew有“更新”“、改造”之意。

主要是指对旧建筑的更新、改造、重新利用。

充分利用现有质量较好的建筑,通过一定程度的改造后加以利用,满足新的需求,将可以大大减少资源和能量的消耗,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值得提倡。

reduce原意为“减少”、“降低”,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reuse或recycle有“重新使用”“、再利用”、“回收利用”等含义。

指重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旧材料、构配件、旧设备、旧家具等,以做到物尽其用、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

有智者言: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东西。

2.可持续能源与非可持续能源2.1.可持续能源可持续能源的基本特征是:洁净、安全、永久性,包括太阳能、氢能、水动力能(间接太阳能)、风能(间接太阳能)、沼气、核聚变能、潮汐能、洋流、海浪、地热以及绿色植物能等。

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建筑

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建筑
E・ r:o f e t7 1 3 C I ma c ni n7 @ 6 . O I l d T
维普资讯

蓉, : 等 节能建筑 、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 展建筑
11 5
产生 巨大 的污染 , 响 地球 和人 类 的未 来 。实 际 上 影
造, 设计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 设计人在 自 然面前应谦 卑 , 自然看作一个模范和良师益友 , 将 而非障碍 ;
大 自然一直可以供 给替代能源和清洁能源 , 如大部 分的照明可 由太阳光提供 , 制冷可 由流动的空气产 生, 采暖可以部分或全 部从人体 以及办公设备的发 热中获得。有关资源 的利用 , 应抛弃浪费和一次性 使用的长期观念 , 多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替代资源。 其次是关 于建筑物 的本身 , 绿色建筑设计思想
() 9 寻求通过分享 知识产生改进 , 鼓励学者、 赞
助人 、 制造商和使用者之间直接和开放的联系 , 以热
心来维系长期可持续 的考虑 , 重新建立 自然过程和 人类活动间的综合关系。
从生态建筑、 绿色建筑发展到可持续发展建筑 , 都包含着建筑节能的内容 , 为了明确建筑节能的内 含和外延 , 有必要将生态建筑、 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 展建筑这 3种观点与方法摆在一起进行辨析。
维普资讯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10 5
Se u n B i igS in e i h a ul n c e c d
第3 3卷 第 2期 20 0 7年 4月
节能建筑 、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建筑
万 蓉, 刘加平 , 孔德泉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 政工程学 院 , 陕西 西安 705) 105
和照 明设备消耗占 6% 一 0 , 0 8% 提高设备运行节 能 措施对建筑节能贡献 巨大 , 必须解决设备效益、 系统

建筑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论析

建筑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论析

建筑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论析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场所,更是与周围环境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存在。

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犹如鱼与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形式往往受到当地环境的深刻影响。

比如,在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雨水较多,传统的建筑常常有高高的屋檐和宽敞的天井,以利于排水和通风。

而在北方,气候较为干燥寒冷,建筑多采用厚实的墙壁和较小的窗户,以抵御寒冷和保持室内温度。

在埃及,由于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金字塔和神庙等建筑以巨大的石块建造,造型简洁,以减少阳光的直射。

建筑的选址也是与环境密切相关的。

在选择建筑的位置时,需要考虑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

例如,在山区,建筑可能会依山而建,充分利用地形的高差,减少土方工程,同时也能获得独特的景观视野。

在河边或海边,建筑要考虑洪水和潮汐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如果选址不当,可能会导致建筑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甚至无法正常使用。

建筑的材料选择同样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在古代,建筑材料大多就地取材。

例如,在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木材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在石头丰富的地方,石材则被广泛应用。

而现代建筑虽然材料的选择范围更广,但仍然需要考虑材料的环保性、可持续性以及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

比如,在一些生态敏感地区,会优先选择可回收和可再生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环境对建筑的影响还体现在气候方面。

不同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建筑的朝向、采光和遮阳设计。

在炎热的地区,建筑通常会有较大的遮阳设施和良好的通风系统,以降低室内温度。

而在寒冷的地区,建筑会注重保暖,窗户的面积相对较小,并且会采用保温性能好的建筑材料。

此外,日照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建筑的采光设计,以确保室内能够获得足够的自然光线。

反过来,建筑也会对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

不合理的建筑规划和设计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比如,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如果不注重绿化和生态保护,可能会使原本的绿地和湿地消失,影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生态建筑的概念

生态建筑的概念

生态建筑的概念《生态建筑》什么是生态建筑?生态建筑,也被称为可持续性建筑,是一种满足当今人类的各种需求的建筑类型,同时维护环境的绿色建筑,也被认为是保护生态资源的生态建筑。

它是一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建筑是一种对环境最小破坏的建筑体系,它在设计、施工、运行和使用等各个方面都考虑到节能和降低环境污染的效果,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

其三大特色是:首先,尽可能减少破坏当地环境的材料使用,提高建筑的能量利用率;其次,尽可能地采取低能耗的节能技术,减少对外界的环境污染;最后,在使用过程中提高环境技术效率和信息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筑融合了现代建筑、新型材料、节能技术和环境功能,体现出环境友好、安全、经济、先进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特性。

它所用的建筑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自然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使用建筑物的质量,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筑以其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迅速获得推广,它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或地区的鼓励和支持。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采取更多的节能技术和政策来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如政府补贴、减税等。

其中,奥地利的生态建筑技术已取得显著的成绩,许多国家也开始推行生态建筑市场,推出环境友好型新能源建筑技术。

生态建筑具有诸多优势:一方面,它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减少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此外,它还能提高用户的幸福感、改善空气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最后,生态建筑能够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太阳能,有助于改善地球的能源结构,帮助人类遏制温室效应。

总之,绿色建筑实现了建筑物在保护资源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当今发展中国家最关注的重要问题。

其推展需要不仅国家级别的政策支持,更需要企业、社会等多方同心协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简析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

简析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

简析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作者:刘有权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3年第07期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能耗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建筑需要消耗的大量资源与能源问题持续关注。

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促使绿色节能建筑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对现代化建筑产业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是实现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基础。

本文对绿色节能建筑及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分别展开介绍,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节能建筑;关系前言现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满足,促使人们对于建筑物的需求不断提高,不仅需要建筑设计能够保证建筑物基本功能的满足,同时还需要实现人们对于节能环保方面的相关要求。

基于此,绿色建筑应运而生。

展开绿色建筑设计,首先必须遵循的原则就是绿色节能建筑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

同时,还需对绿色节能建筑展开分析,以求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需求。

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在对绿色节能建筑及绿色建筑设计进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将二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共同服务于生态型建筑设计与建设工作。

1 绿色节能建筑概述现阶段,绿色节能建筑俨然已是全世界建筑行业中的潮流及发展趋势,是建筑领域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的具体体现,在世界各地都受到了极其普遍的重视。

我们通常所说的绿色建筑,是指对于自然环境的资源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对环境不会造成危害,并且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保证基本的生态环境条件顺利实现的建筑形式。

在对绿色建筑展开设计时,通常会将建筑、环境和人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天然的环境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人为的营造和谐、适宜、环保的居住条件与环境,尽可能的将对于环境及生态造成的破坏或污染降到最低。

节能建筑是遵循相应的建筑节能标准展开设计,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营造安全、健康的环境,并保证在建设及使用中具有较低的建筑能耗的建筑。

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摘要]该文通过简要阐述生态建筑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以及对托马斯·赫尔佐格建筑大师的生态建筑思想和作品的探讨,来学习和理解生态建筑。

Abstract Generally stating the concept and the expression of ecological and comparing Thomas Herzog and Norman Foster'stheories and works of ecological buildings to learn and acknowledge ecological buildings.关键词:托马斯·赫尔佐格生态建筑生态建筑的表现形式生态建筑思想生态美学Key Words Thomas Herzog,EcologicaI building,Expressjon form of ecological building,Theory Of ecological building.Ecological esthetic引言:目前,随着人们对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持生态平衡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城市绿化的日益发展,创造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这个崭新的建筑研究方向,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

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1 生态建筑的概念所谓生态建筑,就是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且适合人类的栖居。

生态建筑必须满足以下四点:第一,必须与周围环境协调,并且对周围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第二,建筑物本身绝不可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建筑物内部的使用者能较好地享受大自然并感受到其赋予的舒适和愉快;第三.室内设计应尽量回归自然,如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利用太阳能、理想的室内绿化等;第四,各种物质、源在建筑系统内可以有序的循环转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的关系
摘要:本文在阐释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概念的基础上,指出生
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认识
发展过程。然而,三者的最终目标和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即降低地球资源与环境
的负荷及其不利影响,创造健康、舒适的人类生活环境,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共
生;只不过是从不同的侧面和层次来研究处理问题而已。

关键词: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
1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是尽可能地利用建筑物当地的环境特色与相关的自然因子(如阳
光、空气、水流等),使之符合人类居住,并且降低各种不利于人类身心的任何
环境因素作用,同时,尽可能不破坏当她环境因子循环,并尽可能确保当地生态
体系健全运行。

生态建筑一方面把人类的聚居场所视为大自然平衡共生的生态系统;一方面
又要把自然生态视为一个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具体建筑结构,因而要求人类在建筑
规划选址时,应考虑其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构功能和对人类的各种影响,从而合理
利用、调整改造和顺应其建筑生态坏境。

生态建筑遵循全球人居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国际上公认的三大主题:以人
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融合。它
不只是强调绿化,而是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
康的生活环境,处理好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适应当地的生态规律,依托自然
为基础,突出绿化生态特色;同时又要控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对自然索
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
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成本效益比,因地制宜,使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
性的循环系统,它将给我们带来少占地、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
污染、延长建筑寿命等益处。

2生态建筑的特点
尽管生态建筑的概念多种多样,但说明了生态建筑的某些特点。其特点可概
括为以下几点:

(l)生态建筑仍然属于“建筑”的范畴,但把环境生态纳入考虑之中。它比常规
建筑还要多关注建筑活动对资源、环境、生态以及人类健康生存的影响。常规建
筑的基本内容包括建筑选址规划、场地设计、建筑布局以及外环境和景观设计等
基本内容,这些内容也是生态建筑活动涉及的基本内容,只不过在考虑这些内容
时,是基于更高的认识水平、更广的范围和更适宜的技术手段。

(2)生态建筑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如果离开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来谈生态建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就
是生态建筑的“以人为本”,它是高于常规建筑的“以人为本”的。常规建筑活动往
往不考虑其他人和周围其他生物的生态需要。这种观念关注的只是人的本身,而
忽略了更高层次上的整体性。由此而来的盲目建设,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
的地球生态环境,反过来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建筑活动不仅要满足
人的生态需要,还要顾及其他自然生物的生态需要,也就是要在更高层次上考虑
人的需要,以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3)生态建筑具体目标体现在通过对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要素的合理
设计与组织,使物质在其中得到顺畅循环,能量在其中得到高效利用:在更好地
满足人生态需要的同时,也满足其他生物的生存需要;在尽量减少环境破坏的同
时,也体现建筑的地域特性。

(4)生态建筑致力于实现建筑整体生态功能的完善和优化,以实现建筑、人、
自然和社会这个大系统的整体和谐与共同发展。常规建筑活动基本上只局限于人
工系统,而生态建筑活动必须同时整合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使两者和
谐共生。生态建筑的环境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自然因素指当地的非生
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地质、地势、地形、土壤特性等与地
有关的因素,以及阳光、雨水、风、温湿度等气候因素;生物因素除了包括人的
生物属性这一层次外,还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因素。人文因素是指由
人的社会属性所形成的因素,包括观念、文化、宗教、生活习俗等。

3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间的关系
(l)绿色建筑
“绿色”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的颜色,它是地球生命之色,象征着生
机盎然的生命运动。在“建筑”前面冠以“绿色”,意在表示建筑应像自然界中的绿
色植物一样,具有和谐的生命运动和支撑生态系统演进的特性。“绿色建筑”是指
“在建筑设计、建造、使用中充分考虑环境的要求,把建筑物与种植业、养殖业、
能源环保、美学、高新技术等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有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
能够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并创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作和生活的空间。

绿色建筑”理解为一种建筑体系。“绿色”一词现在广为各行各业使用,已有
约定俗成的意义,即“无公害、无污染、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绿色建筑”与“绿
色冰箱”、“绿色食品’,、“绿色照明”等概念类同,可理解为“无公害、无污染、健
康舒适、节能环保”的建筑。

(2)可持续建筑
“可持续建筑”又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建筑领域中的体
现,中国台湾称为“永续建筑”。目前,关于“可持续建筑”的准确定义,尚未形成
统一的认识。一般情况下,我们可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原则
指导下设计、建造、使用的建筑”,它体现了人们对资源、环境、生态因素的全
面关注。2000年在荷兰马斯垂克召开的国际可持续建筑会议上对可持续建筑的
定义是:“可持续发展建筑需要思考的操作事项是建材、建筑物、城市区域的尺度
大小,并考虑其中的机能性、经济性、社会文化和生态因素……为达到可持续发
展,建筑环境必须反映出不同区域性的状态和重点以及建构不同的模型去执行”。

(3)三者相互关系
“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是从同一问题引发的两个概念。从内涵上看,生
态建筑侧重于从“整体”和“生态”的角度,强调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生态与
环境问题,它有其自身的学科基础理论一生态学。绿色建筑则侧重于从“环保”
和“健康”的角度,强调利用一切可能的行为手段来达到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目的。
“可持续发展建筑”是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念而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观是20世纪
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它不仅关注“环境一生态一资源”问题,而且强调“社会一
经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它涉及社会、经济、技术、人文等方方面面。由此可
见,“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只不过各有侧重而已。但
两者都有不足,那就是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没有看到问题的全部。可持续
发展建筑是从问题的全局整体性出发而提出来的,其内涵和外延较生态建筑和绿
色建筑要丰富深刻、宽广复杂得多。可以说,从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到可持续发
展建筑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认识发展过程。然而,三者的
最终目标和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即降低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及其不利影响,创
造健康、舒适的人类生活环境,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只不过是从不同的侧
面和层次来研究处理问题而已。

参考文献:
[1]陈海忠.智能建筑与可持续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
[2]谢秉正主编.绿色智能建筑工程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建设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J〕.住宅科技,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