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探索的动机》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语文】部编五年级上册第期末培优测试(含答案) 阅读理解技巧

【语文】部编五年级上册第期末培优测试(含答案) 阅读理解技巧

【语文】部编五年级上册第期末培优测试(含答案)阅读理解技巧一、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以及模拟试题1.课外阅读。

能力的真谛①能力,就是做事的本事。

什么样的人最有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善于思考的人最有能力。

②为什么相似的工作条件,相当的智力状况,有的人能出类拔萃,创出骄人的业绩,有的人则工作平平,见不到特色和浪花?其实,每个人都有能力把本职工作干好,只不过有人还没有真正把握能力的真谛,而优秀者已经在思考的小路上踏出了闪光的足迹。

③船的力量在于帆桨,人的力量在于思考。

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变。

一个善于并且会正确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拿破仑曾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剑,二是思想。

而思想比剑更有力量。

④古今中外凡是有能力创造重大成就的人,都经过了一番艰苦的思考。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就经过了“十年的思考”。

他说:“学习知识需要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黑格尔在著书立说之前,曾缄默6年,不露锋芒。

在这6年中,他以思为主,专研哲学。

哲学史学家认为,这平静的6年,其实是黑格尔一生中最富有成效的思考时刻。

⑤现实生活中,仔细研究我们周围的成功者,无一不是善于思考者。

但也有一些人,要么整天忙忙碌碌地干这干那,要么无所事事地去东游西逛,就是不给自己留下一点思考的时间,也从来不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

到头来,时间用上了,精力耗费了,工作却没有多大起色。

⑥只有努力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形成人人思考、自觉思考、终生思考的好风气,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提高。

(1)本文的题目是“能力的真谛”,作者在文中告诉我们能力的真谛是什么?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2)本文语言生动,意义丰富深刻。

请根据上下文说说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的含义。

(3)第④自然段,作者列举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事例,说明了“________”的观点。

(4)第⑤自然段作者结合现实生活,运用________的写法,表明了________的观点。

《爱因斯坦》阅读答案

《爱因斯坦》阅读答案

《爱因斯坦》阅读答案阅读理解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爱因斯坦苗千爱因斯坦(A1bert Einstein,1879—1955)这位出生于德国的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因为对理论物理学的开创性贡献,早已成为“天才”的代名词和科学界的标志性人物。

全世界研究爱因斯坦的专家和书籍多如牛毛,我们不可能通过一篇短文来总结爱因斯坦的天才或他的理论,如果只从科学史的角度去考量这位物理学家,就会发现他在德国甚至是整个欧洲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符号意义。

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德国乌尔姆的爱因斯坦,在早期并不像很多传说故事中描述的那样,是一个智力发育迟缓且有语言障碍的小男孩,他很早就表现出了超强的领悟能力以及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据他自己讲述,他第一次对自然界感到好奇,来自他爸爸送给他的一个小罗盘,那个始终坚定指向一个方向的罗盘指针使他第一次认识到了自然界的神奇。

15岁时爱因斯坦追随做生意失败的父母到意大利求学,后又转学瑞士,在学风开放的阿劳中学补习一年后考取了苏黎世理工学院,接受数学和物理学教育。

随后,这位天才留在了充满着让他喜爱的自由气息的瑞士,却因找不到教职而成了专利局的一名小职员。

当学术成就开始被全世界认可后,他开始执教于苏黎世大学,随后离开瑞士,执教于布拉格,后来又回到当时的世界物理学研究中心——德国柏林。

回顾爱因斯坦早年的求学和执教经历,与罗曼•罗兰笔下的人物——音乐家约翰•克里斯多夫倒有颇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在少年时期对德国的沉闷空气感到压抑,之后游历欧洲,吸收各国文化的精髓,但最终在他们的作品中仍旧体现了德国思想和文化的条理性和深刻性。

爱因斯坦在少年时代完全无法忍受德国的应试教育,他因此选择在瑞士接受高中和大学教育。

在工作轻松的伯尔尼专利局做小职员的同时,丝毫没有放弃对“同时性”进行不懈的、深刻的思考,最终发展成为狭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的认识。

正是在瑞士放松自由的氛围中,他和几位好友成立了“奥林匹亚学院”,一起研读哲学和物理学的经典著作,以马赫、庞加莱和休谟等人的思想为后盾,对牛顿经典物理学发起挑战。

《生活中需要思索》阅读答案

《生活中需要思索》阅读答案

《生活中需要思索》阅读答案《生活中需要思索》阅读答案生活中需要思索①记得伟大的geming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思索。

② 开中外五千年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有不解之缘。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发现了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

爱迪生在实验灯泡的`过程中,经受了几万次试验的失败,终于,他成功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结果。

不能想象,他在其中任何一次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能够制成电灯来造福人类。

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

凡事思索了再做,做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

这种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③那么,青年面对生活是否也要注重思索呢?答案也应当是肯定的。

④青春是短暂的,但它却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青年时期,一个人要审慎地思索人生的意义,探索生活的道路。

走好这一步,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这一点来说,青年更需要思索。

⑤如今,我们面临社会经济转型,面对现代产业和高新技术,将会遇到许多不甚了解,甚至是全新的问题。

时代在向我们挑战,青年人任重道远,不思索行吗?⑥生活中需要思索!15.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分)16.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参考答案:15. (2分) 生活中需要思索16. (2分) 举例论证论证了思索的重要性。

(答:论证了“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有不解之缘。

”不得分。

)。

《爱因斯坦的读书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爱因斯坦的读书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爱因斯坦的读书法》阅读练习及答案爱因斯坦的读书法:阅读练及答案练一1. 爱因斯坦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答:爱因斯坦认为目标明确和持续研究是最重要的。

2. 为什么目标对于阅读很重要?答:目标能够帮助我们聚焦注意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

3. 爱因斯坦建议如何确保持续研究?答:爱因斯坦建议通过持续研究来不断拓展知识,包括通过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和研究新的技能。

练二1. 怎样阅读才能最有效地理解和吸收知识?答:爱因斯坦认为,深度阅读是最有效地理解和吸收知识的方法,即通过仔细阅读并思考内容,而不是仅仅快速阅读和收集信息。

2. 什么是“反思”?为什么反思对于阅读很重要?答:反思是对所读内容进行思考和思考的过程。

反思对于阅读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提高认知能力。

3. 如何进行反思?答:爱因斯坦建议采用写作的方式进行反思,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回顾所读内容。

练三1. 为什么爱因斯坦建议选择优质的书籍?答:爱因斯坦认为优质的书籍能够提供更深入的知识和思考,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开阔视野。

2. 如何挑选优质的书籍?答:爱因斯坦建议通过参考书评、咨询专家、了解作者背景等方式来挑选优质的书籍。

3. 爱因斯坦对于选择书籍的数量有什么建议?答:爱因斯坦认为,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建议选择少量但优质的书籍进行阅读。

练四1. 什么是“启示”?为什么启示对于阅读很重要?答:启示是阅读中所获得的新思考、新发现或新观点。

启示对于阅读很重要,因为它们能够开拓思维、促进个人成长和创意思考。

2. 如何应用启示?答:爱因斯坦建议将所获得的启示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相结合,尝试应用到实际中,并进行实践和实践。

3. 爱因斯坦认为阅读和启示对于个人的意义是什么?答:爱因斯坦认为阅读和启示是个人成长和智慧的源泉,能够推动个人的进步和创新能力。

以上为阅读练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爱因斯坦的读书法。

爱因斯坦阅读练习及答案

爱因斯坦阅读练习及答案

爱因斯坦阅读练习及答案爱因斯坦阅读练习及答案爱因斯坦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他担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主任后更忙了,很少能待在办公室里,一切日常事务工作都由秘书处理。

一天,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响了。

秘书不耐烦地拿起了电话筒。

“请问,我可以跟主任谈话吗?”耳机里传出温文尔雅而又熟悉的声音。

可秘书一时没有听出是谁,按老习惯回答:“主任不在。

”“那么,请你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哪儿?是他新搬的家。

”秘书婉转地回答说:“不能奉告,因为爱因斯坦博士太忙,他不愿他的.住处受到干扰。

”这时,电话里的声音突然变低了:“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就是爱因斯坦博士。

我正要回家,可我忘记了自己住在哪里了,请给我查一下我的住址。

”秘书听了,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这天爱因斯坦回家时,在路上边走边思考问题,走着走着,竟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当他发现自己迷了路,想问路时,却又忘记了自己家里的地址。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只好打电话麻烦秘书查找地址了。

爱因斯坦在学习和工作上有惊人的记忆力,可在生活上的记忆力却这么差,这是因为他的思想全部集中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上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奉告:赫赫有名: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集中——( ) 熟悉——( )3.爱因斯坦“在生活上的记忆力却这么差”在短文中指的是。

4.爱因斯坦为什么在生活上的记忆力这么差?5.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参考答案:1.告诉。

形容名声很大,无人不知。

2.分散陌生(答案不唯一)3.忘记了自己家里的地址4.这是因为他把思想全部集中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上了。

5.有一次,爱因斯坦回家时边走边思考问题,竟迷路了,又忘记了家里的地址,于是打电话向秘书求助。

(意思对即可)。

《人类决心探索太空的原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类决心探索太空的原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很多人把2016年视为火星移民探索的启程之年。

2016年8月23日,中国国防科工委“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启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

9月28日,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墨西哥召开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推出了用于人类火星移民的“星际运输系统”,并做了“让人类变成多星球物种”的主题演讲。

10月11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在CNN网站发表文章称:“为了翻开美国太空探索的新篇章,我们已经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把人类送上火星。

”人类探索宇宙,总是与其自身的危机有关。

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

在人类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离开摇篮,移民其他星球。

而火星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

然而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

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

在1969年第一次踏足月球之后,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很快陷入了停滞,其中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健康问题可能正是原因之一。

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

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适应火星重力对于人类来说绝非易事。

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这主要也是出于对健康的考虑。

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18个月,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

在太空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中。

这种来自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难抵御,它们可以穿透层层防护,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

完整版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课后答案及考试答案目前最完整

完整版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课后答案及考试答案目前最完整

爱因斯坦和量子论与相对论的诞生(二)作业(100 C ))透悴茨(6吩)1.炽子论的提出吿定谁?(30 00分)A. 側昭2、扭训肠发砚了饭光的斤因.转而碣究光学,完域了双耀干涝实矽》认识刽尢定波幼,并提出什么丁(30 0051)B. 阳样C. 光适対商通(4吩)j1、自山落体试验杲伽利站在比葫糾塔做出的.(40.0吩)Q 是«• 3 5/爱因斯坦和量子论与相对论的渥生(四)作业(70.00分)选择劉6吩)1. 爱因斯坦在哪里的宁筱补习?(30・0吩)B. 荷兰C. 苏製世止礪答案:C、苏黎世2、哪位女子以横曾岳爱囚斯坦他抄笙记?(30.0051)0.粒妊C.米卡娃判断鐵40升)1、爱因斷坦住毎歿世工业大学数书的时悅讲课风理生动,非常受学生的或迎•(40.0吩)Q是•否J爱因斯坦和虽子论与相对论的诞牛(六)作业(和.00分)iS择蹩(60别1. 爱因斯坦刘绝対空材理论户生怀疑足因为什么实峻2 (30 00分)A. 厉完尔引忖垃EJ.收述千述齐ii2、光速不亞除理队为什么中的光速衣任何时候都壬相制的?(30.00^)A. 介盾B. 空咒K浦伦兹变换足初用耒協和19徂纪建立起来的经典电功力学同牛换力学之间符垢耒成为扶义相对论中桶本万稈切・(40.0吩)Q 杲»£X爱因斯坦和量子论与相对论的诞生(八)作业(400.00分)^S»(6Q»l 1、由干阿累尼乌Mi的&对,门捷列夫浚能茯斜诺贝尔奖,贝尔次fifi绘了谊?(30.00^)2、最早进行元寿坏期律研允的足谁?(30 00分)A.血尔B・1徨歹快1.天然放対巴做現丘由贝克初尔机居怛夫扫共同岌现的,沒有风克琳,居里夫妇不可能E笑发现泳(40.00分)# s e s 5/!•林徳貝解决的於名数于作IB 生迦定?(30 00分)人弓皀尺老O 孰三等分一个角C.1QKWMB 2.克立和阵力〒体忝的F? (30.00H )XB.据c. m D ・UU 三人正确笞峯:6以上三人分)1.三竽分一个角■化旳为方、立方信枳三个数労低两股,赊了化阴为方罡不可後的.其余酒个細F 可以成立的•(40・00分)© £ 0 背 5/爱因斯坦和鱼子论与相对论的起生(十二)作业(30・00分)««S6|S0») |1. “耳空是能還是低的状态〃是《〉扫岀的:(20.00分)A .亦制旦9.阴“斷282、哥砖根学涤捋出丿I 率遊"4S 出能眾付蒼和速康不能同时硝定,又捋出能极窓的陀的寿命齢不;8“H 做的根轲难的,这引寿 两犬力学休系的长期论战• F 列不辰于这一论冈fl 是?(20.0盼)A.电子力事XG 矩肚力字正彌苔累:C.葩阵力学3.薩定灣1943年在发尔兰存伯林的二一学戻作「一次演讲,从物理学的角度崔岀J 三个渕点,卜列不层十的是?(20 00分)B 主/来口员対C・壬传瞬D・主"荻放射性与原子弹(二)作业(200分)送算題(60分)9-c ・ '个质于和2个丰子2.存约甲興居甲公布孩設娈实宙7貝 窮検若又有跌个实输宰做岀该賓骏.rmKTfiw?(3o.oo^) A ・那*嗣毎验空C.令旳諭斓宜止确笞峯:C.隶勒0导的冥竣室nuR («>»>U 畅Ik 宁加LIBR 册穴生的时跌木丘懸B®坊粒 邑是为未找対越 序CU 朋! 了隶衲放為 心Rilfl 了*勒敎按的助教'学习封鼠多东曲・(40 00分)C S •否“放射性与原子弹(四)作业(30.00分)迭軽叔6吩)K 二成期间,在美国制造惊子弹的核物理专冢不包括?(30.00分)A.希拉德XC.魏钳1D ・魏德纲 止确答案:D.魏律纳2. 签订《墓尼黒》协定,将捷克卖给律国的国家不包括?(30.00分)A.英国 B. 法團判If 題(40分IK 为了支援西班牙共和政府,欧洲人组织了国际纵队,日求恩就是国际纵队的医生。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阅读题及答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阅读题及答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阅读题及答案《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阅读题及答案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

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想在数学中就是那样。

我们不一定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相对应的。

但是,一切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

粗略地说来,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或者是“否”。

②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

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

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有什么目标。

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 这样一类句子。

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

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③由此看来,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

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联贯一致。

如果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命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

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

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

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于是,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我们就感到满意。

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说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信任。

而没有这种信任,社会合作就不可能,或者至少很困难。

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过得去,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18~20题。

探索的动机【注】
爱因斯坦
人们总想以最适合于他自己的方式,画出一幅简单的和可理解的世界图像,然后他就试图用他的这种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征服后者。

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辨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各按自己的方式去做的事。

各人把世界体系及其构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的中枢,以便由此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内所不能找到的宁静和安定。

在所有可能的图像中,理论物理学家的世界图像占有什么地位呢?在描述各种关系时,它要求严密的精确性达到那种只有用数学语言才能达到的最高的标准。

另一方面,物理学家必须极其严格地控制他的主题范围,必须满足于描述我们经验领域里的最简单事件。

对于一切更为复杂的事件企图以理论物理学家所要求的精密性和逻辑上的完备性把它们重演出来,这就超出了人类理智所能及的范围。

高度的纯粹性、明晰性和确定性要以完整性为代价。

但是当人们胆小谨慎地把一切比较复杂而难以捉摸的东西都撇开不管时,那么能吸引我们去认识自然界的这一渺小部分的,究竟又是什么呢?难道这种谨小慎微的努力结果也够得上宇宙理论的美名吗?
我认为够得上的。

因为,作为理论物理学结构基础的普遍定律,应当对任何自然现象都有效。

有了它们,就可能借助于单纯的演绎得出一切自然过程描述,也就是它们的理论,只要这种演绎过程并不超出人类理智能力太多。

因此,物理学家放弃他的世界体系的完整性,倒不是一个什么根本原则问题。

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
建立起来。

要通向这些定律,没有逻辑推理的途径,只有通过建立在经验的同感的理解之上的那种直觉。

由于这种方法论上的不确定性,人们将认为这样就会有多种可能同样适用的理论物理学体系,这个看法在理论上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物理学的发展表明,在某一时期里,在所有可想到的解释中,总有一个比其他的一些都高明得多。

凡是真正深入研究过这一问题的人,都不会否认唯一决定理论体系的实际上是现象世界,尽管在现象和他们的理论原理之间并没有逻辑的桥梁。

这就是莱布尼茨非常中肯地表述过的“先天的和谐”。

渴望看到这种先天的和谐,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

我们看到,普朗克就是因此而专心致志于这门科学中的最普遍的问题,而不是使自己分心于比较愉快的和容易达到的目标上去的人。

我常常听人说,同事们试图把他的这种态度归因于非凡的意志和修养,我认为这是错误的。

促使人们去做这种工作的精神状态,是同宗教信奉者或谈恋爱的人的精神状态相类似的,他们每日的努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直接来自激情。

我们敬爱的普朗克今天就坐在这里,内心在笑我像孩子一样提着第欧根尼的风灯闹着玩。

我们对他的爱戴不需要作老生常谈的说明,我们但愿他对科学的热爱将继续照亮他未来的道路,并引导他去解决今天理论物理学的最重要的问题。

【注】本文是爱因斯坦于1918年4月在柏林物理学会举办的麦克斯·普朗克六十岁生日庆祝会上的讲话。

有删改。

18. 简要归纳文章的论述层次。

(6分)
__
__
19. 作者为什么认为“物理学家放弃他的世界体系的完整性,倒不是一个什么根本原
则问题”?(6分)
__
__
20. 根据文本,你认为理论物理学家需要哪些品质?(6分)
__
__
18. 首先,提出人们通过画出一幅简单的和可理解的世界图像寻找对世界的理解和自身的价值;其次,论述物理学家的世界图像的特征和意义;最后,得出物理探索需要毅力、耐心和激情的观点。

(每点2分)
19. ①严密的精确性达到那种只有用数学语言才能达到的最高的标准;②严格地控制他的主题范围,满足于描述我们经验领域里的最简单事件;③理论物理学结构基础的普遍定律,应当对任何自然现象都有效。

(每点2分)
20. 毅力、耐心、激情。

(每点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