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机房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计算机机房设计方案

计算机机房设计方案

计算机机房设计方案一、概述计算机机房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它承载着企业的重要业务和数据。

因此,一个优秀的计算机机房设计方案对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机房的设计方案,包括机房布局、设备选型、环境控制等方面,为企业打造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计算机机房提供参考。

二、机房布局1、区域划分:机房应分为设备区、电源区、空调区、操作区等。

设备区是放置服务器、网络设备等核心设备的区域;电源区是为设备提供电力支持的区域;空调区则是保障机房设备散热和空气流通的区域;操作区是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的区域。

2、布局原则:在布局时,应考虑设备散热、噪音控制、空间利用率等因素。

设备应尽量采用面对面、背靠背的方式摆放,以利于设备散热和空间利用。

同时,应避免噪音干扰,如将空调设备放置在机房的一角,以减少噪音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3、标识清晰:机房内的设备、线缆等应标识清晰,以便于维护和管理。

标识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位置等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设备或线缆。

三、设备选型1、服务器:选择高性能、高可用性的服务器是至关重要的。

在选型时,应考虑服务器的处理器性能、内存容量、存储容量等因素。

同时,还应考虑服务器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以便于未来业务的扩展和与其他设备的集成。

2、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

在选型时,应考虑设备的吞吐量、延迟、稳定性等因素。

还应考虑设备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以便于网络的日常管理和故障排除。

3、存储设备:存储设备是用来存储企业数据的重要设备。

在选型时,应考虑存储设备的容量、读写速度、可靠性等因素。

同时,还应考虑存储设备的扩展性和兼容性,以便于未来数据的扩展和与其他设备的集成。

4、空调设备:空调设备是保障机房设备散热和空气流通的重要设备。

在选型时,应考虑空调设备的制冷量、噪音、能效等因素。

同时,还应考虑空调设备的维护性和可靠性,以便于保障机房设备的稳定运行。

四、环境控制1、温度:机房内的温度应保持在一个适宜的值,以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

学校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机房方案

学校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机房方案

学校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机房方案学校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机房方案1. 概述教育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机房作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学校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机房的建设方案,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支持等方面。

2. 多媒体教室方案学校多媒体教室是一种集合了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系统和互动白板等设备的教室。

它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为教师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2.1 硬件设备学校多媒体教室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 计算机:配置高性能的计算机,以满足多媒体教学和资源展示的需求。

- 投影仪:选择亮度高、投影画质清晰的投影仪,并配备适宜的投影屏幕,以确保投影效果的良好。

- 音响系统:采用立体声音响系统,确保音效的清晰和音量可调节。

- 互动白板:选择商用级别的互动白板,支持触摸、书写和标注等功能,提供与学生互动的平台。

- 网络设备:确保多媒体教室的网络连接稳定和高速,采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和无线路由器等设备。

2.2 软件支持学校多媒体教室的软件支持主要包括:- 教学软件:安装教学软件,如Office套件、专业的多媒体制作工具等,为教师提供方便易用的工具。

- 互动软件:安装互动教学软件,支持互动白板功能,教师可以在白板上进行书写、标注和演示等操作。

- 网络资源:提供教学所需的网络资源,如网络课件、教育网站等,为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

3. 计算机机房方案学校计算机机房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计算机学习和教学环境的场所。

它具备一定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支持,以满足大规模计算机应用的需求。

3.1 硬件设备学校计算机机房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 计算机:根据学校规模和需求配置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确保学生和教师能够顺利地进行计算机学习和教学。

- 网络设备:采用高性能的网络设备,确保计算机机房的网络连接稳定和高速。

- 打印设备:配置适当数量的打印设备,方便学生和教师进行作业和教学资料的打印。

学校微机室机房设计方案

学校微机室机房设计方案

学校微机室机房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工具。

学校微机室机房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设施,承担着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的重要任务。

为了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提高学校微机室机房的利用率,本方案针对学校微机室机房的设计进行详细规划。

二、设计目标1.提高微机室机房的利用率,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2.确保微机室机房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3.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美观的学习环境。

4.提高学校信息化教育水平。

三、设计方案1.机房选址(1)位置选择:机房应位于学校教学楼内,方便学生上课和教师管理。

(2)面积要求:根据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确定机房面积。

一般情况下,每台计算机占地面积约为1.5平方米。

2.设施布局(1)计算机设备:选用品牌计算机,配置高,满足教学需求。

计算机摆放采用行列式布局,每排计算机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方便学生操作。

(2)网络设备:配置高性能的网络交换机,确保网络稳定、高速运行。

每个计算机均连接到网络交换机,实现互联网接入。

(3)投影设备:配置高清投影仪,方便教师教学和展示教学内容。

(4)空调设备:配置适当数量的空调,保持机房温度在适宜范围内,确保计算机正常运行。

(5)电源设备:配置不间断电源(UPS),确保计算机在突然断电时能够正常关闭,保护计算机硬件。

3.软件配置(1)操作系统:统一安装正版操作系统,确保计算机安全、稳定运行。

(2)教学软件:根据教学需求,安装相应的教学软件,如编程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3)防病毒软件:安装正版防病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确保计算机安全。

4.安全措施(1)消防设施:配置适量的灭火器,确保机房内消防设施齐全。

(2)监控系统:安装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机房内情况,确保安全。

(3)门禁系统:配置门禁系统,严格控制机房人员出入,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5.环境美化(1)墙面:选用环保、耐用的墙面涂料,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2)地面:选用防静电、耐磨、易清洁的地板,确保机房环境整洁。

学校微机室机房设计方案

学校微机室机房设计方案

学校微机室机房设计方案一、机房布局1、空间规划机房的面积应根据学校的规模和学生数量来确定。

一般来说,每台计算机所占面积应不少于 15 平方米,同时要留出足够的通道和活动空间。

机房可以分为教学区、设备区和工作区。

教学区放置学生用计算机,设备区用于存放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工作区则供教师和管理人员使用。

2、桌椅摆放学生桌椅应采用可调节高度的款式,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学生。

桌椅的摆放要整齐有序,每行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方便学生进出和教师巡视。

同时,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空间放置书本和文具。

3、布线设计机房内的布线应整齐、规范,避免线路混乱。

电源线和网络线要分开铺设,以减少干扰。

线路应通过线槽或管道进行隐藏,保证机房的整洁美观。

二、设备选型1、计算机根据学校的教学需求和预算,选择性能合适的计算机。

一般来说,应选择配置较高的品牌机,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要考虑计算机的扩展性,以便在未来能够进行升级。

2、服务器服务器是机房的核心设备,用于存储教学资源、管理学生账户等。

应选择性能强大、存储容量大的服务器,并配备冗余电源和散热系统,以确保其长时间稳定运行。

3、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要选择性能稳定、传输速度快的设备,以保证机房内的网络畅通。

同时,要考虑网络的安全性,设置合理的访问控制策略。

4、投影仪和电子白板为了方便教学,机房应配备投影仪和电子白板。

投影仪的亮度和分辨率要满足教学需求,电子白板要具有良好的书写和互动功能。

三、软件配置1、操作系统选择主流的操作系统,如 Windows 10 或 Windows Server 等。

同时,要及时安装系统补丁,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2、教学软件根据教学科目和课程内容,安装相应的教学软件,如办公软件、编程软件、绘图软件等。

3、管理软件安装机房管理软件,用于监控计算机的使用情况、限制学生的访问权限、远程控制计算机等。

4、杀毒软件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并定期更新病毒库,以防止计算机感染病毒和恶意软件。

学校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机房方案

学校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机房方案

学校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机房方案学校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机房方案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学校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机房的详细方案,以满足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计划建设一套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机房设施。

本方案将详细介绍设施的布局、硬件配置、软件支持等关键要素。

二、多媒体教室⒈教室布局⑴大小及容纳人数:多媒体教室的面积为平方米,可容纳人。

⑵座位及桌面布置:教室内设置个座位和桌面,每个座位配备书写板和插座。

⑶教师讲台:教师讲台位于教室前部,配备电脑、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⑷学生屏幕:教室内每个座位后面设有一块电子屏幕,用于学生观看教学内容。

⒉硬件设备⑴电脑配置:每个教室配备台高性能教学电脑,配置核处理器、GB内存、GB硬盘等。

⑵投影仪:每个教室配备一台高清投影仪,支持无线投影和触控操作。

⑶音响设备:教室内设置音响系统,包括多个扬声器和麦克风,以提供清晰的声音效果。

⑷网络设备:教室内安装高速网络设备,保证教学过程中的网络连接稳定。

⒊软件支持⑴操作系统:教室内的电脑将安装最新的操作系统,支持教师和学生使用。

⑵教学软件:教室内将安装多种教学软件,包括课件制作工具、多媒体演示工具等,以满足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

⑶学生互动工具:教室内将安装学生互动工具,支持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

三、计算机机房⒈机房布局⑴大小及容纳人数:计算机机房的面积为平方米,可容纳人。

⑵座位及桌面布置:机房内设置个座位和桌面,每个座位配备插座和网络接口。

⑶教师讲台:机房内设置教师讲台,配备电脑、投影仪和音响设备。

⒉硬件设备⑴电脑配置:每个座位配备一台高性能电脑,配置核处理器、GB内存、GB硬盘等。

⑵网络设备:机房内安装高速网络设备,保证学生上网和进行实践操作的顺畅。

⑶打印设备:机房内设置打印设备,方便学生打印实验报告和作业。

⒊软件支持⑴操作系统:机房的电脑将安装最新的操作系统,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⑵学习软件:机房内将安装各类学习软件,包括编程开发工具、图像处理软件等,以满足不同学科的学习需求。

机房建设方案(详细版)

机房建设方案(详细版)

机房建设方案(详细版)一、机房建设方案1. 概述机房建设是指将计算机、网络设备及其它设施设备安装在一定空间,以满足企业的网络和计算机系统需求的过程。

机房建设方案是企业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企业网络建设中的重点工作。

本文介绍机房建设的具体方案,以及机房建设中重要的概念和步骤。

2. 建设机房的原因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对网络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以满足业务的需求,企业必须要建设自己的机房,以满足企业的网络系统需求,确保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可以应对未来网络系统的发展。

3. 机房建设的基本概念3.1机房类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机房可以分为室内机房和室外机房两种。

室内机房指将机房设置在室内,如办公室、机房、走廊等;而室外机房则是将机房设置在室外,如露台、室外架空等。

3.2机房设备机房建设需要购买机房设备,机房设备主要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配套设备和系统软件。

4. 机房建设的步骤4.1机房调研机房建设前,需要对机房的建设环境进行调研,包括机房的空间大小、空气温度、湿度、噪声等,这些都是机房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

4.2机房设计根据机房的空间大小、噪声、温度等参数,进行机房的设计,主要包括空调、排风、布线等。

4.3机房购置根据机房的设计,购置机房设备,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配套设备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机房设备的数量和型号。

4.4机房布线机房布线是指将机房设备的电源和网络连接起来,让机房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4.5机房管理机房管理是指对机房设备的安装、维护和保养,以及机房设备及网络的安全管理,保证机房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且能够满足企业网络需求。

5. 总结机房建设方案是企业网络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网络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企业网络建设中的重点工作。

机房建设的过程,从机房调研、机房设计、机房购置、机房布线到机房管理,都是企业网络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网络建设的关键步骤。

标准机房方案

标准机房方案

标准机房方案1. 引言标准机房方案是指一套完整的机房建设方案,用于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设备,以符合计算机设备运行和数据存储的要求。

本文档将介绍标准机房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常见配置,以供参考。

2. 设计原则标准机房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可扩展性:机房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便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升级和扩容。

•安全性:机房应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保护设备和数据的安全。

•可靠性:机房应具备高可靠性,以确保设备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高效性:机房应具备高效的能源利用和散热系统,以减少能耗并保持合理的温度。

3. 空间规划3.1 机房尺寸机房的尺寸应根据需求进行合理规划。

一般来说,应根据计算机设备的数量和机柜的容量来确定机房的大小。

3.2 布局设计机房的布局应考虑设备的空间配置、通道设置和工作人员的活动空间。

一般来说,机房应划分为设备区、走道/通道区和操作区。

3.3 环境要求机房的环境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噪音等因素。

通常应保持恒温恒湿,并减小噪音对设备和人员的影响。

4. 供电系统4.1 主电源机房应有稳定的主电源供电。

主电源应满足机房设备的总需求,并应具备防雷、防波浪和过流保护等功能。

4.2 UPS系统为了确保机房设备在电力中断时仍能持续供电,机房应配置UPS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

UPS系统可提供短时备用电源,并在电力中断时自动切换。

4.3 发电机组为了应对长时间的电力中断,机房应配备发电机组。

发电机组可以为机房设备提供长时间的备用电源,并在电力中断时自动启动。

4.4 电线布线机房的电线布线应符合安全规范。

主电源与UPS系统、发电机组、设备机柜之间的电线布线应避免交织,以减少风险。

5. 空调系统机房的空调系统是确保机房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5.1 制冷系统机房应配备制冷系统,以保持合适的温度。

制冷系统应根据机房的规模和热负荷进行选择和设计。

5.2 循环风系统为了保证机房空气的流通和散热,应配置循环风系统。

循环风系统可将热空气排出机房,并将冷空气输送到设备区。

机房建设方案完整版

机房建设方案完整版

机房建设方案
一、机房组建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应用的越来越普及,电脑教育已成为各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电脑在未来一段时间或者以后将继续占领教育市场。

因此,良好的电脑设施设备的建设将成为电脑教育成败的关键,所以我们需要建设配套设备良好的机房,以满足教学需要,同时使学生学的更好,教师教的更出色。

二、机房组建的目的
因要满足教学需要,本系需要组建两间计算机教学机房,以供5个班(08办公1、2;09办公1、2;09商务英语与文秘)的学生教学使用。

三、机房的用途
1、教学:机房的主要用途用于上计算机基础课(计算机基础和办公软件等)
和计算机专业课(PhotoShop、Dreamwear、数据库等)。

2、培训:用于办公软件培训,会计培训等多种培训.
3、考证:用于计算机基础,会计等证书的考试。

4、办公:用于教师办公使用。

5、外租:外租于外面的公司使用.
3、如果学校现时暂时提供不了上述教学所需要的资源,可按以下的方案配置一个新的机房:
网络布置
使用双绞线和水晶头做好64条网线,并用监测器检验,选用星型网络结构,网线走地线,组网采用对等工作方式,管理维护较为方便。

装机
先在学生机和教师机中装好以下常用教学软件:
以装好的那台学生机为源,进行网络复制系统,在其他台学生机装上同样的系统和软件.接下来,根据地理位置,对60台学生机进行手动标号,再由此手动设置60台学生机的计算机名、IP地址,IP地址段从192.168.11。

1——192.168.11。

60。

最后设置教师机的IP地址为192.168.11。

6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机房设计方案
为了使机房设计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及保障机房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方案。

装修部分
一、机房位置选择
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水源充足、电子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讯方便,自然环境清洁;二、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堆场等;三、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四、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设备布置
产生尘埃及废物的设备应远离对尘埃敏感的设备,并宜集中布置在靠近机房的回风口处。

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两相对机柜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二、机柜侧面(或不用面)距墙不应小于0.5m,当需要维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应小于1.2m;三、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

二、环境条件
土建部分: 根据国家标准:机房的主体结构应具有耐久、抗震、防火、防止不均匀沉陷等性能和变形缝、伸缩缝不应穿过机房的规范要求。

机房净高:建成后的计算机机房净高应按机柜高度和通风要求确定。

宜为~3.0m
门:入口高不低于2.2m,净宽不应小于1.5m。

窗户: 网络机房操作间做窗帘盒并配垂摆窗帘。

隔断:应用12mm防火玻璃(厚钢化玻璃)。

墙、柱面、柱面:做高0.1m的不锈钢踢脚线,墙面上采用环保乳胶漆。

吊顶:室内顶棚上预留安装灯具、风口、火灾探测器及喷嘴等位置。

布线:机房中各类管线宜暗敷,当管线需穿楼层时,宜设计技术竖井。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的规定。

三、室内装饰
机房室内装饰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的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墙壁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减少积灰面,并应避免眩光。

二、应铺设活动地板。

活动地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要求。

地板规格尺寸为600mm*600mm,敷设高度应按实际需要确定,宜为200~350mm。

三、活动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装饰,可采用水泥砂浆抹灰。

地面材料应平整、耐磨。

当活动地板下的空间为静
压箱时,四壁及地面均应选用不起尘、不易积灰、易于清洁的饰面材料。

四、吊顶宜选用不起尘的吸声材料,如吊顶以上及作为敷设管线用时,其四壁应抹灰,楼板底面应清理干净;当吊顶以上空间为静压箱时,则顶部和四壁均应抹灰,并刷不易脱落的涂料,其管道的饰面,亦应选用不起尘的材料。

机房工作间的门窗、宜采用双层金属密闭窗,并避免阳光的直射。

当采用铝合金窗时,可采用单层密闭窗,但玻璃应为中空玻璃。

管线穿墙等的接缝处,均应采取密封措施。

机房室内色调应淡雅柔和。

当机房内设有用水设备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止给排水漫溢和渗漏的措施。

噪声及振动控制
机房应远离噪声源。

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消声和隔声措施。

机房内不宜设置高噪声的空调设备。

当必须设置时,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四、空气调节
机房不宜设采暖散热器。

如设散热器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漏措施。

机房的风管及其它管道的保温和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
应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冷表面需作隔气保温处理。

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方式时,楼板应采取保温措施。

机房在冬季需送冷风时,可取室外新风作冷源。

机房空气调节控制装置应满足电子计算机系统对温度、湿度的要求。

设备选择
空调设备的选用应符合运行可靠、经济和节能的原则。

空调系统和设备选择应根据计算机类型、机房面积、发热量及对温、湿度和空气含尘浓度的要求综合考虑。

空调冷冻设备宜采用带风冷冷凝器的空调机。

当采用水冷机组时,对冷却水系统冬季应采取防冻措施。

空调和制冷设备宜选用高效、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

空调制冷设备的制冷能力,应留有15%-20%的余量。

五、电气技术
机房用电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庆按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机房供配电系统应考虑计算机系统有扩散、升级等可能性,并应预留备用容量。

机房宜由专用单独回路供电。

机房内其它电力负荷不得由计算机主机电源和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

机房内宜设置专用配电箱。

单相负荷应均匀地分配在三相线路上,并应使三相负荷
不平衡度小于20%。

电子计算机电源设备应靠近机房设备。

机房电源进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采取防雷措施。

机房电源应采用地下电缆进线。

当不得不采用架空进线时,在低压架空电源进线处或专用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母线处,应装设低压避雷器。

机房内活动地板下部的低压配电线路宜采用铜芯屏蔽导线或铜芯屏蔽电缆。

活动地板下部的电源线应尽可能远离计算机信号线,并避免并排敷设.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

六、照明
采用发光表面积大、亮度好、光扩散性能好的灯具。

视觉作业处家具和工作房间内应采用无光泽表面。

工作区内一般照明的均匀度(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不宜小于。

非工作区的照度不宜低于工作区平均照度的1/5。

七、静电防护
工作间不用活动地板时,可铺设导静电地面,导静电地面可采用导电胶与建筑地面粘牢,导静电地面的体积电阻率均应为×107 ~×1010Ω·cm,其导电性能应长期稳定,且不易发尘。

机房内采用的活动地板可由钢、铝或其它阻燃性材料制
成。

活动地板表面应是导静电的,严禁暴露金属部分。

单元活动地板的系统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静电接地的连接线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导静电地面和台面采用导电胶与接地导体粘接时,其接触面积不宜小于10cm2。

静电接地可以经限流电阻及自己的连接线与接地装置相连,限流电阻的阻值宜为1M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静电贴面板通用规范》的规定。

接地
机房接地装置的设置应满足人身的安全及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系统设备的安全要求。

机房应采用下列四种接地方式:一、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二、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三、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四、防雷接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执行。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若防雷接地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其余三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其中最小值,并应按现行国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要求采取防止反击措
施。

对直流工作接地有特殊要求需单独设置接地装置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其接地电阻值及与其它接地装置的接地体之间的距离,应按计算机系统及有关规定的要求确定。

电子计算机系统的接地应采取单点接地并宜采取等电位措施。

当多个电子计算机系统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宜将各电子计算机系统分别采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

八、给水排水
与机房无关的给排水管道不得穿过机房。

机房内的设备需要用水时,其给排水干管应暗敷,引入支管宜暗装。

管道穿过机房墙壁和楼板处,应设置套管,管道与套管之间应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

系统和管材
机房内的给排水管道必须有可靠的防渗漏措施,暗敷的给水管道宜用无缝钢管,管道连接宜用焊接。

循环冷却水管可采用工程塑料管或镀锌钢管。

九、消防与安全
机房、工作间应设二氧化碳或卤代烷灭火系统,并应按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执行。

机房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

凡设置二氧化碳或卤代烷固定灭火系统及火灾探测器的机房,其吊顶的上、下及活动地板下,均应设置探测器和喷嘴。

机房宜采用感烟探测器。

当设有固定灭火系统时,应采用感烟、感温两种探测器的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