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_地理信息科学(商务GIS)_辅修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理念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及扎实的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地理信息系统软硬件技能及信息应用能力,能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GIS)建模和数据应用,以及无人机遥感等领域的
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主要课程
本专业主要包括GIS原理、GIS应用、空间数据结构、空间分析方法、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模、遥感原理、遥感数据处理、无人机遥感技术、GIS数据应用等专业核心课程。

三、教学实践
本专业的教学实践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实习教学、实训教学等,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重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中强调实际应用,并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学生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四、毕业要求
毕业生在学术上要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信息应用技术及相关联系,具备一定的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与应用技能;在实践能力上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工作,具有较强的空间表达与分析能力,有能力完成各种地理信息系统的建模与应用,具备相应的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能力,具有一定
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涉及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学科,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地理信息科学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以及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地理空间分析等专业课程。

同时,还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操作、遥感图像处理等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的相关技术。

二、实践教学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注重实际应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的相关技术。

可以通过开设实验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师资队伍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还应该注重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四、实践基地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实践基地应该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可以选择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作为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的相关技术。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应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地理信息科学人才。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504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地理信息系统、测量学、地图学、遥感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利用GIS技术解决空间信息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城镇建设、区域规划、资源管理、数字农业、灾害监测、交通运输等领域从事与GIS、遥感和测量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科学、社会责任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测绘、3S集成技术、社会责任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数据获取、数据分析、地理制图及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了解地理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主要方向,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2、系统地掌握数学、计算机科学、测绘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掌握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4、了解相邻专业如土地管理、资源与环境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5、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较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基本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生外语水平;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

三、专业方向1、数字农业方向:学习掌握现代农业的数字应用技术,具备相应的软件操作管理能力,面向资源、环境和其他农业部门从事数字农业工作。

2、国土测绘与规划方向:学习国土测绘与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相应的软件操作管理能力,面向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等部门从事信息开发与管理工作。

四、素质与能力分析表(表一)五、学制与学分1.学制:标准学制 4年,修业年限3-6年2.学分:最低修读169学分,其中课内教学环节必须修满12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修41学分。

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地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通过收集、整理、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以实现对地理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GIS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地理学基础知识、计算机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从事地理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知识和能力要求(1)具备扎实的地理学基础知识,包括地理学原理、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等相关知识。

(2)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技能,包括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组成和基本操作、计算机编程、数据库管理等。

(3)具备地理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能力,熟悉GIS软件的使用。

(4)具备良好的英语读、写、听、说能力,以便查阅和使用国内外的最新地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料。

2.创新能力要求(1)具备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能够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复杂的GIS项目。

(3)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能够在GIS领域内提出并实施创新项目。

三、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1.地理学基础地理学原理、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WebGIS技术等。

3.地理信息系统GIS原理与应用、遥感与空间信息处理、空间数据库与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GIS编程与算法等。

4.实践环节四、教学和学习方式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课外实践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实习和毕业论文要求1.实习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实习,实习期限不少于8周。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门类:理学,专业类:地理科学类,专业代码:070504)一、专业培养目标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融合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测绘学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地理信息系统、测绘、遥感、地图制图、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资源、环境、国土、海洋、城市、矿山、交通、规划等领域从事地理信息软件应用、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科学、地图制图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接受各项专题实践训练,从而具备较好的科学和工程素养,掌握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存储与管理、查询与分析、制图与表达、系统开发与应用各个环节的知识、方法和技能。

通过本专业的系统学习,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地理学、测绘学和信息科学基本知识背景,兼具理科和工科相结合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终身学习态度和一定的国际视野。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能力和素质: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体包括:(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是非判断能力;(2)热心帮助他人,爱岗敬业,遵守职业行为准则,具有较强的道德规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掌握理、工科领域基础学科知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具体包括:(1)掌握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地理问题的建模和求解;(2)掌握计算机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能够针对地理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和成果表达;(3)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常识和素养。

3.“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使用主流专业软件进行GIS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

山东农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山东农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山东农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面向21世纪,面向山东经济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宽厚基础知识、较高综合素质能力、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农业信息、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规格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一)基本规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遵纪守法的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具有开拓创新、团结合作、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联系群众、严谨务实的作风;具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和为信息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二)学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在业务上能够较好的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系统、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地理信息与地图学、遥感技术、农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管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关政策、法规、法律的基本知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了解学科的新发展、新成就的信息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受到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和科研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相临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与素质。

`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具有一定的体育、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 了解相邻专业如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农学与水利学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具有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在农、林、水、城建、城管方面的应用能力;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饿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地理教育事业,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备现代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具有较强的地理教学和研究能力,优秀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与开放心态,不断反思的教学习惯,能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在中学等基础教育岗位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管理工作的骨干地理教师。

为国家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化师资;为高校和研究机构输送具有科学研究能力的后备人才。

二、毕业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素质要求:QU1.良好的师德与教育情怀。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身心健康。

热爱中学地理教育事业,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QU2.“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态度。

能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尊重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

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促进中学生全面有个性地发展。

QU3.“国际视野”与“自我发展”的意识。

能够紧跟国内外地理教育发展的动态,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改革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具有开放心态,能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养成从不同角度反思分析问题的习惯。

掌握教育实践研究的方法和指导学生科研的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地理教学研究能力。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

知识要求:KN1.地理学科知识。

熟练地绘制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GIS知识框架图,形成扎实的地理学科知识体系。

KN2.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KN3.地理学科教学知识。

能够整合地理学、学习科学等相关知识,形成地理学科教学知识。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The Teaching Schem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专业代码:070504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具备地理学、计算机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技能,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能在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2、掌握地理信息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软件、遥感图像处理和地学信息提取技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具有空间分析和数学建模的基本能力;4、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领域研究发展前沿,能熟练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卫星定位系统技术解决地理学中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相关问题;5、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等级;6、能熟练使用常用GIS专业软件,具有较强的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开发、建设与应用能力;7、接受水利信息技术特色课程教育,具备运用地理空间思维解决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学与水资源等领域专业问题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

四、主要课程地图学、自然地理学、数据结构、地理数据库、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遥感技术、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全球定位系统等。

五、学制、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本专业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符合郑州大学授予学士学位规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须修满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165学分(其中平台学分82,模块71学分,课程群12学分),并在四年内自主完成引导性课外活动学分(8学分),方准毕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信息科学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英文名称和专业代码
专业英文名称: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专业代码:070504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培训,能在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商务空间信息科学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GIS使用、开发和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方法,具备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地理信息科学和GIS商务应用等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地GIS空间分析方法与分析工具、具备利用空间分析进行商务应用的能力;
3、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了解GIS、RS和GPS领域研究发展前沿,能运用3S技术
进行空间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
4、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
5、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创新意识和协同攻关能力;
四、学分要求
地理信息科学辅修专业毕业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