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2024级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2

2024级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2

2024级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2 2024级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22024级地理科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是以地理学科为基础,培养地理科学教师的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地理理论和知识基础,掌握一定的教育科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地理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培养目标1.具备坚实的地理基础理论和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具备较高的地理科学研究能力。

2.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能够承担地理学的中学教育工作,培养和指导地理学科学生。

3.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参与地理科学的科研项目,发表地理学论文。

4.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了解现代教育和教育政策。

二、培养要求1.必修课程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理学原理、地貌学、气候学、环境学、资源与环境、地理国情调研等。

2.选修课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学、环境地质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等。

3.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教育实践、参加科研项目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毕业论文独立完成一篇具备一定学术价值的毕业论文,展示个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模式1.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地考察等。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概念、原理和方法。

2.开设地理实验室,提供现代化实验设备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3.与地理研究所、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研合作项目,加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

4.培养学生从事地理教学实践,参与地理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团队专业教师队伍由有丰富地理学科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其中包括研究领域涉及地球物理学、环境地质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各个方向的专家。

教师既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又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和教学经验。

五、实践平台开设地理实验室,配备现代化地理仪器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教学和科研实践平台。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涉及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学科,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地理信息科学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以及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地理空间分析等专业课程。

同时,还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操作、遥感图像处理等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的相关技术。

二、实践教学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注重实际应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的相关技术。

可以通过开设实验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师资队伍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还应该注重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四、实践基地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实践基地应该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可以选择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作为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的相关技术。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应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地理信息科学人才。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学科门类:理学专业代码:070504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等基本知识,具备扎实的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和较高的地理信息工程项目设计、管理、组织和实施能力,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管理素质、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继续学习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一)包括总体表述该专业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需要具备的专业实践工作方法与技能,以及需要掌握的专业基本技能;分项表述毕业生应获得的具体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毕业5年左右应达到如下目标:应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知识并能够在地理信息、测绘、国土资源、城市管理、规划、交通、电力等领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教学和研究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知识方面: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结合自然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进行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相关科学研究,设计、开发和解决行业关键技术问题;能够实时把握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发展前沿和动态。

(2)能力方面:具有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探索精神,具有较高的企业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能力,具有地理信息工程中大型项目的设计、管理、监理、组织、实施等能力。

(3)素质方面: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精通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相关政策和法规,具备国家注册测绘师的基本素质,具备终身学习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4)工程方面:具有较强的空间数据分析可视化与系统开发能力,紧跟行业科技发展,能够胜任专业技术骨干职位。

1知识要求1.1工具性知识1.1.1熟练掌握英语,具有一定的英文写作和表达能力;1.1.2了解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文献、资料检索的一般方法;1.1.3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高级编程语言和地理信息科学相关软件应用技术。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070504二、学科门类:理学三、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修业年限可为3-7年学位:理学学士四、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培养目标:毕业生应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领域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专业技能。

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能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研究、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基础、应用、提高三个层次,具有以下特色:1.强调测绘知识背景: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概念以及空间数据获取及处理能力。

2.依托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行业:根据学校定位,紧密结合学校优势学科,专业教学中突出地理信息科学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

3.注重学生开发能力的培养,加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学生具备从事高层次开发的基础;突出GIS网络化、移动化GIS的应用及开发能力。

五、培养规格和基本要求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

2.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 掌握地理信息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前沿和发展动态。

具有空间数据采集、建库、分析的能力;GIS系统二次开发能力;地图编绘制作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4.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并接受必要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要求。

六、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七、主干课程1.主干基础课程(5门)(1)专业导论(2)数字地形测量学(3)地图学(4)遥感原理与应用(双语)(5)摄影测量基础2.主干专业课程(8门)(1)自然地理学(2)地理信息系统原理(3)空间数据库(4)卫星导航定位技术(5)空间分析与建模(6)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双语)(7)地理信息系统开发(8)WebGIS概论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要实验(1)空间分析与建模(2)空间数据库(3)C#程序设计(4)地理信息系统开发2.主要实践环节(1)数字地形测量学实习(2)地图学实习(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实习(4)遥感原理与应用实习(5)C#程序设计实习(6)摄影测量基础实习(7)空间分析与建模实习(8)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实习(9)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实习(10)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实习(11)综合实习(12)毕业设计九、毕业合格标准本专业要求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75学分,且每学期最低修读17学分。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

同学们!地理信息科学可是个超酷的专业呢。

简单来说,就是把地理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紧紧地融合在一起。

你看咱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到处都是地理信息,大到山川河流的分布,小到你家附近的那个小公园的布局,这些信息怎么收集、怎么管理、怎么分析,可都是我们这个专业要研究的事儿。

这就像是给地球做一个超级智能的信息库,然后从这个库里挖出各种各样有用的东西。

二、培养目标。

1. 知识目标。

首先呢,你得把地理学的那些基础知识打牢。

像地形地貌、气候类型、土壤植被这些,都得像背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一样熟悉。

这是咱们这个专业的根基呀,要是连地理的基本情况都搞不清楚,那后面的事儿就没法做了。

计算机知识也不能少。

编程、数据库管理、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操作,这些都是你的武器。

你得像个电脑小达人一样,熟练地运用这些工具,把地理数据在电脑里玩得转起来。

数学也很重要哦。

那些什么空间分析、数据建模,都离不开数学这个好帮手。

就像盖房子需要砖头一样,数学知识就是我们构建地理信息科学大厦的重要材料。

2. 能力目标。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是必须的。

这就好比你是一个探险家,拿着各种工具(比如GPS、全站仪这些高科技玩意儿)去收集地理数据,然后像个细心的工匠一样把这些数据整理得规规矩矩的。

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力也很关键。

你不能只收集数据,还得像个侦探一样,从这些数据里发现隐藏的秘密。

比如说哪里可能发生自然灾害啦,哪个地方适合建个新的商场啦,这些都要从数据里找答案。

还有软件和系统开发能力。

要是现有的GIS软件不能满足需求,你就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发出一个新的、更厉害的软件来。

这就像是你自己造一辆超级跑车,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怎么分析数据就怎么分析。

3. 素质目标。

要有科学精神。

探索地理信息的世界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会遇到很多难题。

这时候你可不能轻易放弃,要像个执着的科学家一样,不断尝试,直到找到答案。

团队合作精神也不可或缺。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504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地理信息系统、测量学、地图学、遥感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利用GIS技术解决空间信息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城镇建设、区域规划、资源管理、数字农业、灾害监测、交通运输等领域从事与GIS、遥感和测量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科学、社会责任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测绘、3S集成技术、社会责任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数据获取、数据分析、地理制图及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了解地理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主要方向,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2、系统地掌握数学、计算机科学、测绘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掌握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4、了解相邻专业如土地管理、资源与环境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5、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较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基本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生外语水平;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

三、专业方向1、数字农业方向:学习掌握现代农业的数字应用技术,具备相应的软件操作管理能力,面向资源、环境和其他农业部门从事数字农业工作。

2、国土测绘与规划方向:学习国土测绘与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相应的软件操作管理能力,面向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等部门从事信息开发与管理工作。

四、素质与能力分析表(表一)五、学制与学分1.学制:标准学制 4年,修业年限3-6年2.学分:最低修读169学分,其中课内教学环节必须修满12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修41学分。

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地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通过收集、整理、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以实现对地理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GIS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地理学基础知识、计算机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以下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从事地理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知识和能力要求(1)具备扎实的地理学基础知识,包括地理学原理、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等相关知识。

(2)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和技能,包括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组成和基本操作、计算机编程、数据库管理等。

(3)具备地理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能力,熟悉GIS软件的使用。

(4)具备良好的英语读、写、听、说能力,以便查阅和使用国内外的最新地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料。

2.创新能力要求(1)具备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能够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复杂的GIS项目。

(3)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能够在GIS领域内提出并实施创新项目。

三、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1.地理学基础地理学原理、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WebGIS技术等。

3.地理信息系统GIS原理与应用、遥感与空间信息处理、空间数据库与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GIS编程与算法等。

4.实践环节四、教学和学习方式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课外实践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实习和毕业论文要求1.实习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实习,实习期限不少于8周。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门类:理学,专业类:地理科学类,专业代码:070504)一、专业培养目标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融合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测绘学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地理信息系统、测绘、遥感、地图制图、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资源、环境、国土、海洋、城市、矿山、交通、规划等领域从事地理信息软件应用、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科学、地图制图学、测绘科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接受各项专题实践训练,从而具备较好的科学和工程素养,掌握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存储与管理、查询与分析、制图与表达、系统开发与应用各个环节的知识、方法和技能。

通过本专业的系统学习,学生应具备扎实的地理学、测绘学和信息科学基本知识背景,兼具理科和工科相结合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终身学习态度和一定的国际视野。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能力和素质: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体包括:(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是非判断能力;(2)热心帮助他人,爱岗敬业,遵守职业行为准则,具有较强的道德规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掌握理、工科领域基础学科知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具体包括:(1)掌握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地理问题的建模和求解;(2)掌握计算机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能够针对地理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和成果表达;(3)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常识和素养。

3.“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使用主流专业软件进行GIS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504
学科门类:理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测量学、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遥感解译、地图编绘、计算机制图等基本技能以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和管理能力。

能在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开发、科研、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一)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测量学、地图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遥感解译、地图编绘、计算机制图等基本技能以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和管理能力。

(二)素质要求
通过学习,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的基本素质: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2.掌握数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测量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

3.掌握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原理和方法,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具有基本的软件应用调试能力。

4.了解地球信息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

5.了解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测绘工程等相邻专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6.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
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分析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三、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二)主要课程
自然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空间数据库、GIS项目设计与开发
四、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四年最长修业年限:八年
五、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六、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表1.四年制本科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
注: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七、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
注:可根据专业具体情况调整增加。

八、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非师范用)
注:*学时不计入总学时统计
专业模块课程
注:考核类型c为考查,s为考试
九、有关说明
(1)考核类型c为考查,s为考试;
(2)文化素质讲座每学期举行,每生至少选听15次;
(3)每生至少参加社团1个;
(4)基础必读书根据学院制订书目并在第六学期组织考核;
(5)鼓励学生参加相关专业等级考试和行业资格认证考试,获取相关专业等级证书和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制订人:蔡安宁贺巧宁审核人:毛广雄
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衔接关系图
毕 业 论 文
设 计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