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点焊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电阻点焊机知识讲座

电阻点焊机知识讲座
上下电极对心将工件加压、放电, 形成单一焊核的焊接方式。 特点: 1、焊接工件所需面积小 2、焊接强度稳定
下电极
加压
被焊工 件
上电极
五、焊接方式
2、平行焊
平行电极将被焊工件加压、放电, 形成一对大小相同的焊核的焊接方式。 特点: 1、焊接工件所需面积较大 2、适用范围广
加压
正负焊极
被焊 工件
五、焊接方式
四、焊接电源的种类
3、逆变直流式电源
I
φ3 380V 整 流
放电波 形
机 头
控制回路
t
特点:1、用途广泛 2、飞溅小 3、控制时间短(2-3ms) 4、低加压力 5、价格贵
四、焊接电源的种类
4、晶体管直流式电源
I
220VAC 定电流充 电回路 机头
放电波 形
电流
电压
大容量 电容
控制回路
t
特点:1、无变压器、电流上升速度快,飞溅少 2、控制时间短(0.1-0.2ms) 3、低加压力 4、定电流、定电压控制,控制灵活 5、价格昂贵
切换放 电波形
四、焊接电源的种类
焊接电源的选择
根据工件形状,大小,材质以及成形的要求,我们对焊接机种类、电源容量 等进行选择。 一般而言,我们一般用单相交流式(宝龙机)点焊铝壳电芯极帽,可以满足 工艺要求。而点焊保护板需要精密点焊,一般使用晶体管式(商驰和米亚机点焊 机)进行点焊。
五、焊接方式
1、对焊
Q=0阻 t:通电时间 E:焊接部电势差
加压力
I
I
电极
E
R
熔融点
三、电阻点焊五要素
1、电流 2、时间 3、加压力 4、电流密度 5、电极材料
-> 加压力与接触电阻成反比关系 -> 电极先端直径与电流密度成反比关系

(电阻点焊基础)十一、焊接偏差要因分析

(电阻点焊基础)十一、焊接偏差要因分析

板材种类・材质
板材的配合最铜来自等分流与内侧干渉适

气缸的値
偏心

控制器种类

板的配合
二度通电(脉冲)

板厚・材质・表面处理方法
板厚・材质
焊接机的能力
元圧(検定盘)

通电时间检定盘
通电方法
压力表
气缸
余热通电
上升时间
臂长
漏油・气
加圧力
电极的冷却能力
通电时间
焊接偏差要因分析
2、焊接不具合要因调查表
焊溶接不具合要因调査表
确认项目 1 电极先端径
点检项目 电极先端径是否按基准通。
2 电极先端径的 偏芯
焊枪加压时、可动侧、固定侧的电极先端的偏芯是否 约在1mm以下。
3 冷却水 4 冷却水管
冷却水流动?
冷却水管是否靠近到电极先端?(约5mm以 内)且冷却水管先端是否被斜切?
5 板表面脏污
很多时电极先端上付着脏物,是包装形态造成 板脏、油付着等,要检讨。

ABBADDBBCC






BB


BD
DA


AA
CCC


BDCBA


AA

DA

CAD
BAB



CC

AAA


AB
BA


AB
CA

AB
BDA
ABBDC

* 优先调査顺位 ・・・ A 级 > B级 > C级 > D级 > 无印

电阻点焊名词解释

电阻点焊名词解释

电阻点焊名词解释一、引言电阻点焊是一种以电阻热为能源,通过电流在焊接区域产生热量,将两个金属板焊接在一起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高效、低成本、高质量等特点,因此在汽车制造、建筑、电器、包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电阻点焊的基本原理、应用、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释和阐述。

二、电阻点焊的基本原理电阻点焊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两个金属板之间产生的电阻热能,使金属板局部熔化,再通过施加压力将两个金属板连接在一起。

具体来说,当电流通过金属板之间时,由于电阻的作用,金属板之间产生热量,使得接触点处的金属熔化,形成熔核。

随着焊接时间的延长,熔核逐渐扩大并连接两个金属板,形成焊接接头。

在这个过程中,电流的大小、焊接时间的长短、焊接压力的大小等因素都会影响焊接质量。

三、电阻点焊的应用1.汽车制造:汽车制造是电阻点焊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许多零部件都是通过电阻点焊焊接在一起的,如车门、发动机罩、车顶等。

2.建筑:在建筑领域,钢筋的连接常常采用电阻点焊的方法。

通过将钢筋交叉放置并施加电流和压力,可以将钢筋牢固地焊接在一起。

3.电器:在电器制造领域,各种金属部件的连接也常常采用电阻点焊的方法。

如电饭煲的内胆、空调器的面板等。

4.包装:在包装领域,一些金属容器的密封可以采用电阻点焊的方法。

如饮料罐的盖子与罐身的焊接等。

四、电阻点焊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阻点焊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以下是一些电阻点焊的发展趋势:1.高效化:提高焊接效率是电阻点焊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改进焊接设备、优化焊接工艺参数等方法,可以缩短焊接时间,提高焊接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2.自动化: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电阻点焊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自动化焊接设备可以大大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和安全隐患。

3.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电阻点焊的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智能化焊接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和算法实时监测和调整焊接参数,实现自适应控制和优化,进一步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电阻焊点焊技术培训资料

电阻焊点焊技术培训资料

电阻焊点焊技术培训资料电阻焊点焊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连接方式,通过使用电流通过两个电极之间形成高温,使得两个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瞬间熔化,然后冷却成为一个整体。

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阻焊点焊技术的原理、设备及操作方法,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一、电阻焊点焊技术的原理电阻焊点焊技术基于欧姆定律,通过应用电流通过两个电极之间的接触点产生瞬时热量。

当电流通过电极之间的接触点时,由于电流的通过产生了阻抗,从而产生了热量。

这种瞬时高温可以瞬间熔化两个金属材料的表面,使其在瞬间接触并冷却成形。

点焊头利用了两个电极之间的电热效应,使得点焊头接触点瞬时熔化,并施加一定的压力将两个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

二、电阻焊点焊技术的设备1. 电阻焊控制器:电阻焊控制器是点焊过程的核心设备,用于调整和控制点焊所需的电流、电压、时间等参数。

控制器通常具有数字显示屏和按键控制面板,方便操作者进行参数调整和监控。

2. 焊接电极:焊接电极是与工件接触的部分,通常由铜或铜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焊接电极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焊接对象的形状和要求进行定制。

3. 夹具:夹具用于保持和定位工件,以确保焊接点的准确定位。

夹具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以便电流能够顺利通过焊接点。

三、电阻焊点焊技术的操作方法1. 准备工作:确认焊接对象的材料和厚度,并根据需要调整电阻焊控制器的参数。

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极和夹具,并进行清洁和预热。

2. 夹紧工件:将工件夹紧在夹具上,使焊接接触点正确位置,并确保工件与夹具的接触电阻尽可能低。

3. 设置参数:根据工件的要求和所需的焊接效果,调整电阻焊控制器的电流、电压、时间等参数。

确保参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进行焊接:将焊接电极接触工件的焊接接触点,并施加一定的压力。

打开电阻焊控制器,使电流通过焊接接触点,瞬时产生高温。

保持一定的时间后,断开电流,使接触点快速冷却并凝固。

电阻焊接的基本知识

电阻焊接的基本知识

电阻焊接的基本知识(一)来源: 发布时间:2008-08-30 点击次数:12421、概述电阻焊是指将焊件组合后,通过电极对其施加压力,利用电流通过接头的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进行焊接的方法。

又称接触焊。

2、电阻焊机点焊机:利用强大的电流流过被焊金属,将结合点加热至塑熔状态并施加压力形成焊点。

凸焊机:焊接原理、焊接结构型式与点焊机相同,但电极是平面板状。

被焊金属的焊接处预先冲成突出点,在压紧通电状态下一次可以形成几个焊点。

缝焊机:焊机结构型式类似点焊机。

电极是一对滚轮,被焊金属经过滚轮电极的通电与挤压,即形成一连串焊点。

对焊机:利用强大的电流流过两根被焊工件的接触点,将金属接触端面加热成塑性状态并施加顶锻压力,即形成焊接接头。

3、电阻焊的物理本质电阻焊过程的物理本质,是利用焊接区金属本身的电阻热和大量塑性变形能量,使两个分离表面的金属原子之间接近到晶格距离(0.3~0.5nm),形成金属键,在结合面上产生足够量的共同晶粒而得到焊点、焊缝或对接接头。

获得电阻焊优质接头的基本条件:适当的热+机械(力)作用4、电阻焊机的主要技术指标⑴电源电压、频率⑵初级电流⑶焊接电流⑷短路电流⑸连续焊接电流⑹最大、最小电极力、顶锻力、夹紧力⑺最大、最小伸臂和臂间开度(点、凸、缝)⑻最大、最小焊轮线速度⑼最大允许功率,最大焊接功率⑽额定负载持续率⑾生产率、重量⑿焊接能力⒀各种控制功能5、错位及偏角的三个方面a.电极没有调正b.顶锻力太大c.工件伸出长度过大6.表面烧伤有以下五个方面a.支持力过小b.电极夹口表面不佳c.电极夹口与工件配合不佳d.工件表面不佳e.电极冷却不足7.未焊透的三个原因a.电流不足b.焊接时间不足c.顶锻力不足8.焊口脆工件材质含碳量高,需要做退火处理电阻焊接的基础知识(二)来源: 发布时间:2009-03-26 点击次数:331电阻点焊的基础知识使用金属材料制作零件的场合,有许多时候都需要将材料切断成规定的尺寸,再将其连接起来。

电阻焊重点要点

电阻焊重点要点

压力焊重点1.两种电阻对焊的过程以及区别电阻对焊:1)预压阶段的机一电过程特点和作用与点焊焊接循环中的预压相同,只是由于对口接触表面上压强小,使清除表面不平和氧化膜、形成物理接触点的作用远不如点焊时充分。

2)通电加热开始时,首先是一些接触点被迅速加热、温度升高、压溃而使接触表面紧密贴合进入物理接触;随着通电加热的进行,对口温度急剧升高,在某一时刻将有:沿对口端面温度分布均匀;沿焊件长度形成一合适的温度场。

随着通电加热的进行,在压力作用下焊件发生塑性变形、动夹具位移量增大,由于温度场的分布特点,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对口及其邻近区域。

若在空气中加热,金属将被强烈地氧化,对口中易生成氧化夹杂。

若在真空以及惰性气体中加热,能够避免或减少金属的氧化。

3)顶锻有两种方式,其一是顶锻力等于焊接压力,其二是顶锻力大于焊接压力。

等压力方式使加压机构简单,便于实现,但锻压效果不如变压力方式好。

变压力方式主要用于合金钢、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电阻对焊,为了获得足够的塑性变形和进一步改善接头质量,往往还设有带电顶锻程序。

闪光对焊:1)闪光阶段闪光的形成实质是液体过梁不断形成和爆破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析出大量的热。

2)顶锻:彻底排除端面上的液体金属层,使焊缝中不残留铸造组织。

排除过热金属及氧化夹杂,造成洁净金属的紧密贴合。

使对口和邻近区域获得适当的塑性变形,促进焊缝再结晶过程。

2.点焊参数的制定原则通常是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厚度,参考该种材料的焊接条件表选取,首先确定电极的端面形状和尺寸。

其次初步选定电极压力和焊接时间,然后调节焊接电流,以不同的电流焊接试样,经检查熔核直径符合要求后,再在适当的范围内调节电极压力,焊接时间和电流,进行试样的焊接和检验,直到焊点质量完全符合技术条件所规定的要求为止。

最常用的检验试样的方法是撕开法,优质焊点的标志是:在撕开试样的一片上有圆孔,另一片上有圆凸台。

厚板或淬火材料有时不能撕出圆孔和凸台,但可通过剪切的断口判断熔核的直径。

(电阻点焊基础)十、焊接条件设定顺序

(电阻点焊基础)十、焊接条件设定顺序

焊接条件的设定顺序
一、 条件设定
2、加圧力的设定
2)使用加圧力的选定和加圧力转换系统的导入判断
①、各板组的最大推荐加圧力和最小推荐加圧力的差值在1000N{100kg/f}以内时以最大 和最小的平均值作为使用加圧力。
②、各板组的最大推荐加圧力和最小推荐加圧力的差值大于1000N{100kg/f} 时,按以下 顺序导入加圧力转换系统。。
3)单侧φ 8以上的电极、RADIUS圆,镰刀、铜板(BACKBAR)、先端径φ8以上 的INSITE电极。
4)所谓没电镀、有GA、有GI板组,即是GA材或GI材有一张『GA有』『GI有』板组;GA材 与GI材相连接的场合就选择『GI有』板组中;没有GA材、GI材的场合,即是没电镀钢钣 表示『没电镀』。
2)PSW 取各板组的最佳条件的最大和最小的中央作为设定的焊接条件。
3)电流值的补正 因不得已的原因,2、设定的使用加圧力与在1、确认的各板组的推荐加圧力
相差大于500N以上时,需要按以下公式补正焊接电流。 (补正公式) 补正后的电流值(A)=推荐电流值(A)+使用加圧力(N)-推荐加圧力(N) (例1) 推荐电流値=10000A、推荐加圧力=1900、使用加圧力=2400N 补正后的电流値=10000+(2400-1900)=10500(A) (例2) 推荐电流値=10000A、推荐加圧力=2700N、使用加圧力=2000N 补正后的电流値=10000+(2000-2700)=9300(A)
7)需要加圧力的差在1000N{100Kg/f)以上的场合、要导入加圧力切换系统使用高张力 条件时、使用加圧力为推荐加圧力-10%、当超过+500N的场合要导入加圧力切换系 统.
焊接条件的设定顺序
二、有关3段通电电流 推荐条件表中采用3段通电,其目的是 .抑制飞溅的发生 .抑制高强度板焊接时,熔核内的裂纹(亀裂)发生

电阻点焊基础知识

电阻点焊基础知识

•改善措施:打磨电极头适当 减小电极面积;改善板材搭 接状况;规范员工操作避免电极压在 板材边缘
图 18 边缘焊点
8.位置偏差焊点
• 与标准焊点 位置的距离 超过10mm 的 焊点不可接 受 • 影响因素: 员工操作不 规范
图 19 位置偏差焊点
9.漏焊
• 应该有焊点的位置 没有焊点成为漏焊 (如图20、21) • 影响因素:员工大 意;
图2 板材贴合面处电流 密度的分布
(二). 焊接电阻 • 1 焊接电阻的构成
如右图3所示:电极与 工件间接触电阻Rew、 工件间的接触电阻Re ( Rew 和Re 被称为接触 电阻)和工件自身的电阻 Rw( Rw 成为内部电阻) 构成了点焊时电阻热的发 生机构。其中,接触电阻 产热约为5%-10%,内部 电阻产热约90%-95%
电阻点焊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电阻点焊基本原理
• • • • 一.电阻点焊的定义 二.电阻点焊的能量 三.电阻点焊的循环过程 四. 焊点形成过程
一.电阻点焊的定义
• 点焊是将被焊工件压紧于两电极之间,并通以电 流,利用电流流经工件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 电阻热将其加热到熔化状态,使之形成金属结合 的一种方法. • 定义告诉我们点焊与弧焊不同 的某些特点: (1)接头形式是搭接 (2)焊接过程中始终存在压紧力 (3)电阻点焊的能量是电阻热 另外,点焊还具有通电时间短、焊接 图1 点焊示意图 速度快等特点。
F
二.电阻点焊的能量
电阻点焊的能量是电阻热,因此,它 符合焦耳定律:
Q= I2RT
其中,Q — 电阻点焊能量; I — 焊接电流; R— 电焊过程中的动态电阻; T— 焊接时间
(一).焊接电流
• 由于绕流现象产生的边缘效应, 电流通过焊件时的分布将是不均 匀的。即:两电极间的电流密度 是不均匀的。 • 由右图2可以看到:贴合面的边 缘电流密度出现峰值,该处加热 强度最大,因而将首先出现塑性 连接区,这就是塑性环。熔核就 是在塑性环里形成并长大的。塑 性环的作用:防止熔核氧化和飞 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点焊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电阻点焊基本原理
• 一.电阻点焊的定义 • 二.电阻点焊的能量 • 三.电阻点焊的循环过程 • 四. 焊点形成过程
一.电阻点焊的定义
• 点焊是将被焊工件压紧于两电极之间,并通以电
流,利用电流流经工件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
电阻热将其加热到熔化状态,使之形成金属结合
的一种方法.
(二). 焊接电阻
• 1 焊接电阻的构成
如右图3所示:电极与 工件间接触电阻Rew、 工件间的接触电阻Re ( Rew 和Re 被称为接触 电阻)和工件自身的电阻 Rw( Rw 成为内部电阻) 构成了点焊时电阻热的发 生机构。其中,接触电阻 产热约为5%-10%,内部 电阻产热约90%-95%
图3 产热电阻示意图
6 压痕过深
压痕过深是板材塑性变 形太大的宏观表现。当焊 点造成任一板材压痕超过 50%是不可接受的, (如图16所示)
图 16 压痕过深示意意图 • 影响因素:焊接时间长;电极使用时间过长;预压时间短;焊
接压力低;焊接压力高;焊接电流高;电极头部面积小;冷却 不通畅;板材金属特性;焊接角度不垂直
图22 良好焊点 注意:并非焊点颜色越深,焊点质量越好!
点焊焊接质量的控制程序
第三部分 生产中的危险因素
• 一 危险因素 • 飞溅灼伤 • 冷却水沸腾,冷却水管爆裂烫伤 • 焊钳夹伤 • 焊钳、电缆碰伤
二 防范措施
• 严格按照安全人穿戴整齐;
• 工作前严格执行TPM,在焊接时要按照 SOS中的要求隔一段时间触摸一次电缆, 检查电缆是否烫手,观察水球是否转动, 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4 裂纹
• 裂纹分为内部裂纹和焊点 周边裂纹
(1)内部裂纹 存在于熔核 内部的裂纹(如图13所示)
图13 内部裂纹示意图
•影响因素:焊接保持时间短;板材表面有杂质; 板材金属特性 •控制措施:增加保持时间;清理板材表面使之 干净无杂质
(2)焊点周边裂纹
分布于焊点表面的裂纹(如图14)
•影响因素:电极头面积太小; 保持时间短;焊接压力高;电 极使用时间长;板材金属特性
板材边缘
图 18 边缘焊点
8.位置偏差焊点
• 与标准焊点 位置的距离 超过10mm 的 焊点不可接 受
• 影响因素: 员工操作不 规范
图 19 位置偏差焊点
9.漏焊
• 应该有焊点的位置 没有焊点成为漏焊 (如图20、21)
• 影响因素:员工大 意;
图20 漏焊示意图
图21 漏焊
10.良好焊点
• 一个良好的焊点应该是焊在工艺规定的标准位 置上,表面颜色比板材略深,直径为大于等于 4mm,压痕小于50%板材厚度的焊点(如图22)
2 .焊接电阻与压力的关系
图4 焊接电阻与压力的关系 由图4可以看到:在其他焊接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电极压力 的增大,焊接电阻迅速减小,当电极压力增加到一定值时,焊 接电阻趋于稳定。
(三). 温度场的分布
• 温度场是产热与散热相互 作用的表现和结果.
• 由于产热电阻阻值的不同、 电流线分布的不均匀性以 及水冷铜合金电极的强烈 冷却作用,使温度场的分 布具有不均匀性.
2.虚焊(如图10)
• 定义:无熔核或者熔核的尺 寸小 不能满足额定载荷要求 的焊点称为虚焊焊点。当焊 点直径小于4mm时是不可接 受。
• 熔核尺寸的计算方法如图9:
• 影响因素:焊接时间短;焊 接压力高;焊接电流低;电 极头部面积过小;电极头部 面积过大;冷却效果差;配 合状态差;焊点相邻太近; 焊点接近板材边缘;板材金 属特性;焊接角度不垂直
F
• 定义告诉我们点焊与弧焊不同
的某些特点:
(1)接头形式是搭接
(2)焊接过程中始终存在压紧力
(3)电阻点焊的能量是电阻热
另外,点焊还具有通电时间短、焊接 图1 点焊示意图 速度快等特点。
二.电阻点焊的能量
电阻点焊的能量是电阻热,因此,它 符合焦耳定律:
Q= I2RT
其中,Q — 电阻点焊能量; I — 焊接电流; R— 电焊过程中的动态电阻; T— 焊接时间
• 在工作台上行走时要注意焊钳和头上的 电缆;
二.缺陷产生的可能原因及其控制
1 焊穿(如图8)
• 定义: 焊穿是焊点中含
有穿透 所有板材的通孔
的现象,它是熔核成长
过大穿过板材表面的结果
• 影响因素:电流过大、 压力太小、板材表面有 杂质、冷却效果差、电极头
图 8 焊穿
表面不平或有杂质 ;焊接时间长
•控制措施:打磨电极并适当增加电极接触面积;适当减小电流; 适当增加压力;检查大电缆的温度;适当减小焊接时间
系列
点焊钳的基本结构
钳臂
连接螺母 电极连接杆
电极头
挂钩 开关 冷却水管 小电缆 进气管
气缸
常见电极头列举
电极头的功能 1) 传输电流 2) 传递压力 3) 起散热作用
常见点焊钳握杆举例及与连接螺母、电极座和电 极头的配合
第三部分 焊接中常见的缺陷
• 一.缺陷的种类 • 焊穿 • 脱焊 • 焊点扭曲 • 裂纹 • 毛刺 • 压痕过深 • 漏焊 • 边缘焊点 • 焊点偏差
(一).焊接电流
• 由于绕流现象产生的边缘效应, 电流通过焊件时的分布将是不均
匀的。即:两电极间的电流密度 是不均匀的。
• 由右图2可以看到:贴合面的边
缘电流密度出现峰值,该处加热
强度最大,因而将首先出现塑性
连接区,这就是塑性环。熔核就
是在塑性环里形成并长大的。塑
性环的作用:防止熔核氧化和飞
溅。
图2 板材贴合面处电流 密度的分布
• 控制措施:打磨电极适当增加电极接触面积;适当调节焊接参 数
7.边缘焊点
• 定义:不包括钢板所有边缘部 分的焊点称为边缘焊点(如图 17、18)
• 影响因素:板材搭接面积太小; 焊钳选择不当;电极头面积太 大;员工操作不规范
图17 边缘焊点示意图
•改善措施:打磨电极头适当 减小电极面积;改善板材搭 接状况;规范员工操作避免电极压在
• 焊接电流(KA) • 通电时间(cyc) • 电极压力(KN) • 其他参数
(1)焊接电流,通电时间,电极压力三个参数 是电阻点焊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参 数.一般情况下选取这三个参数都是根据所焊工 件的板厚,板材材料对照焊接手册来初步选择, 然后再通过工艺试验验证参数的可行性,根据试 验再进行微调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1)内部飞溅
• 影响因素:预压时间短;焊接压力低;板材附 着赃物;配合间隙差;焊点接近板材边缘;焊 接角度不垂直;焊接电流高;电极对中性差; 板材金属特性
• 控制措施:清理板材表面;矫正焊点位置;调 正焊接角度;适当增加预压时间;适当增加压 力;适当减小焊接电流强度等
(2)外部飞溅
影响因素:预压时间短;焊接时间长; 保持时间短;焊接压力低;冷却不通畅; 板材附着赃物;配合间隙差;焊接角度 不垂直;电极使用时间过长;焊接电流 高;电极对中性差;板材金属特性
图14 焊点周边裂纹示意图
• 控制措施:打磨电极适当增加电极接触面积;适当减 小焊接压力;适当增加保持时间;更换电极
5 毛刺(如图15)
• 飞溅出的液体金属附 着在板材表面凝固后 形成毛刺,即:毛刺来 源于飞溅
• 飞溅分为内部飞溅和外 部飞溅,飞溅产生的根 本原因是接触电阻Rew 和Re太大。
图 15 毛刺
• 由图6中1、2、3、4过程可以看出焊接循环过程 的四个阶段就是与下面四个步骤相对应:
无电加压
加压同时通电流
无电加压 焊接结束(无电无力)
图 7 焊接循环过程
四 焊点形成的过程
• 在图6中:a、b、c是焊点的形成的三个过程 • 焊点的形成过程各阶段的意义 (1)预压阶段:由电极开始下降到焊接电流开
图 9 焊点直径计算 图 10 虚焊
3 焊点扭曲
定义: 焊点造成板材表
面扭曲变形的现象称为焊点 扭曲。
当变形角度超过25º时是 不可接受的,(如图 11、12 所示)
图11 扭曲焊点示意图
• 影响因素:电极对中性差; 焊接角度与板材不垂直;工
人在焊接结束前手对焊钳有 摆动
图12 焊点扭曲
•控制措施:矫正电极使其对中;培养员工良好的操作习惯
• 由图5可以看出:点焊时板 件贴合面处的温度最高, 这样的分布有利于贴合面 处的母材熔化形成熔核。 图5 点焊温度场分布示意图
三. 基本点焊焊接循环过程
图6 基本点焊焊接循环示意图 1-预压时间 2-焊接时间 3-维持时间 4-休止时间
a-预压阶段 b-通电加热阶段 c-冷却结晶阶段 由上图可以看出一个焊点的形成自始至终都处于压力作用之下,这是 电阻焊的基本特点。
(2)其他参数包括加压时间,递增时间,递减 时间,保持时间,变压器匝数比,电流上下限 等.这些参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变.
(3)工艺参数选择
第二部分:点焊基本设备
• 控制箱 • 变压器 • 焊钳 • 辅助部件
变压器+控制箱
悬挂变压 器:PTB150\ 180\200\250
\350
控制 箱:ST21
始接通的时间.这是为了确保在通电之前电极压 紧工件,使工件间有适当的压力. (2)通电加热阶段:在力和热的共同作用下形 成塑性环、熔核,并随通电加热的进行而长大
(3)冷却结晶阶段:使液态熔核在压力作用下 冷却结晶,这样可以提高液相中的温度梯度使 柱状晶组织演变成等轴晶组织,提高焊点强度.
五.点焊的基本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