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休闲市场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太古汇调研报告

太古汇调研报告

太古汇调研报告太古汇是位于北京的一家大型购物中心,面积达6.6万平方米。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太古汇的商场环境、商户组合、消费者群体以及市场竞争等方面展开研究。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太古汇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以下是调研报告。

首先,太古汇的商场环境被消费者普遍认可。

调查结果显示,83%的消费者对太古汇的商场环境评价为好,给人一种舒适、高档的感觉。

太古汇的装修风格简洁大气,配有舒适的休息区域和公共设施,给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购物体验。

其次,太古汇的商户组合也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

调查显示,76%的消费者对太古汇的商户组合评价为好,认为商场内的品牌众多,种类齐全,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太古汇拥有很多国际一线品牌和知名品牌,如Apple、星巴克、H&M等,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购物。

再次,太古汇的消费者群体主要是中高收入群体。

调查结果显示,56%的消费者的家庭收入在8万元以上,占比较高。

这与太古汇的高档品牌和高档商场环境相吻合。

在消费者的购物目的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购买商品是消费者最主要的目的,占比为85%。

此外,消费者还重视购物的体验和休闲娱乐设施,如餐饮和娱乐。

最后,太古汇面临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选择购物中心时,更注重品牌和品质方面的因素。

此外,部分消费者还会根据距离等因素进行选择。

鉴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太古汇需要持续改善和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和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综上所述,太古汇是一家具有良好商场环境和商户组合的购物中心,主要吸引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者。

然而,太古汇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太古汇应该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提高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物。

北京亚奥商圈市场调查报告

北京亚奥商圈市场调查报告

目录一、亚奥商圈的概况——二、亚奥商圈的人口分析调查——三、亚奥的特殊商业及周边配套设施——四、亚奥商圈餐饮街的调查分析——五、亚奥商圈的投资分析及总结——一、关于亚运村概况分析报告亚运村全称为“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运动员村服务中心”。

,它的前身只是朝阳区北三环外一个小村庄,位于朝阳区北四环路安慧立交桥西北。

是1990年为迎接第十一届亚运会而兴建。

占地3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

发展至今,已有成熟社区12个,常住人口11.4万,流动人口2.1万。

此次市场调研的区域为:北至科荟路,西到北辰东路,南达北四环中路、安慧桥,东至北辰路。

(一)、亚运村地区区域环境刨析1、区域形象:富人区的代名词。

亚运村社区首开先河,开创了北京市第一个整体性的社区规划以及强大的亚运经济刺激,展现给消费者前所未有的美好居住环境和精彩生活。

有钱阶层纷纷北上置业,一度时间亚运村成为富人区的代名词。

2008奥运会更是让亚运村的尊贵地位和富人区形象深入人心。

(焦点房产网)2、区域文化亚运村的前身是一个小村庄,没有任何人文基础,是其他各个地方的人群迁移过来后,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的。

在发展的过程中,忙于经济发展的人们无暇顾及本地文化的建设培育。

这一点在文化的物质形态上反映最明显,除北京剧院外,再无剧院,也没有一家图书馆等高雅场所,更缺乏供大家交流的市民广场。

可以说亚运村只是商业经济社区中的居住一隅,没有承担起领跑社区文化的责任。

(焦点房地产网)3、区域经济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发展,纵观亚运地区,以餐饮、洗浴等消费产业为主导的局势已经发了根本的变化,相应的配套设施已逐步完善,下面的数据可以加以说明:(以上数据收集于社区114网站和58同城分类网站)作为亚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亚运村的交通四通八达,可达京城的各个城区。

(以上数据收集于安慧桥北公交站牌)4、城市建设作为未来奥运场馆的集中建设地,目前亚运村地区虽高档住宅项目云集,但其商业供应远远不能满足居住区内居民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北京万柳购物中心目标消费群体定位及市场研究报告_192p_市场调查_分析总结 f

北京万柳购物中心目标消费群体定位及市场研究报告_192p_市场调查_分析总结 f
者的支出,而在小区消费者中万柳世纪城和中关村的消费者较为强劲,万柳世 纪城的消费者最高。 3.3 消费者平均每月的餐饮消费超过500元,住宅小区居民的消费性能力较其他强, 特别是万柳世纪城和中关村住宅小区居民的消费性能力较颐和园地区强,月餐 饮消费支出在600元左右;在月餐饮总消费中,工作午餐的消费额约占到一半, 但万柳世纪城和中关村住宅小区居民的工作午餐消费仅为其餐饮消费的30左右,
新纪元家园(涧桥泊馆) 800 碧水云天•颐园 康桥水郡 万泉新新家园 万城华府 阳光春华 光大水墨风景 锋尚国际(锦绣大地) 1400 524 1200 1190 1500 1400 700
山水倾城(万柳怡水园) 310 亿城中心 500
万柳购物中心的商圈划定(6)
五、周边高校教职工和附近企事业单位员工将是重要的消费群体 万柳地区及附近拥有北大、清华、理工大学、人大、外国语大学以及首师 大等高校,初步统计结果拥有教职员工人数在4—5万人。 万柳地区紧邻苏州街商圈、中关村核心商圈、当代双安商圈以及中关村南 大街四大商圈,构成消费群体的集团效应。
泉西路,东至中关村北大街,北起清华西 路,南至海淀南路。(中关村地区) 边缘商圈:重点为颐和园地区;西起圆 明园西路,东至中关村北大街,北起北五 环路,南至清华西路。(颐和园地区)
17
主要内容
基本背景 总体概要 项目商圈划定
目标消费者特征
目标消费者消费行为与习惯 目标消费者消费能力 目标消费者媒体接触习惯 对万柳购物中心的期望与建议 项目商圈预测 万柳购物中心的优劣势分析
玉 泉 路 北 京 植 物 园
终点站 史各庄 廖公庄 颐和园南门 望京科技园 上地七街
闵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里
颐和园南门
姜庄湖

北京礼品市场调查报告

北京礼品市场调查报告

北京礼品市场调查报告北京礼品市场调查报告一、市场概况在现代社会中,礼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形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是人们表达情感、传递祝福的工具,更是商业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礼仪。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繁荣的商业活动,礼品市场自然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二、礼品市场的种类和特点1. 高档礼品市场北京作为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的高净值人群和外国游客。

因此,高档礼品市场在北京显得尤为重要。

这类市场以奢侈品、名牌手表、珠宝首饰等为主要产品,价格昂贵,主要面向高收入人群。

2. 文创礼品市场近年来,文创产品在北京市场逐渐兴起。

这类礼品以文化创意为核心,注重设计和创新,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例如,以故宫文创产品为代表的文创礼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3. 地方特色礼品市场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周边地区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这些特色在礼品市场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推广。

例如,以瓷器、丝绸制品、传统工艺品为代表的地方特色礼品,在北京市场上备受追捧。

三、消费者需求和购买行为1. 礼品购买的目的调查显示,北京市场上购买礼品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送礼表示感谢和祝福;二是商务交往中的礼仪;三是自用或收藏。

不同目的的礼品购买者对产品的要求和价格敏感度也不同。

2. 购买渠道和方式消费者购买礼品的渠道多样化,既有传统的实体店,也有电商平台。

对于高档礼品和文创礼品,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实体店购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原创性。

而对于地方特色礼品等普通消费品,消费者更愿意通过电商平台进行购买。

3. 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和消费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在北京礼品市场中,消费者对于高档礼品和文创礼品更加注重品牌和设计,而对于地方特色礼品更注重产品的原产地和传统工艺。

四、市场竞争和未来趋势1. 市场竞争北京礼品市场竞争激烈,各类品牌和商家纷纷进入市场,使得市场供应量过剩。

798艺术区调研报告

798艺术区调研报告

798艺术区调研报告一、798艺术区的基本情况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798艺术区。

它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英文简称DAD––Dashanzi Art District)。

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

面积60多万平方米。

目前叫798艺术区的这片厂区,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706、707、718、751、797、798等6个厂的区域范围。

从50年代末到1964年,这个区域曾经叫做“718联合厂”,全称为“国营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

上说的6个厂是联合厂的分厂。

1964年,这6个厂开始独立经营,由联合厂一家一下改变为6个厂,直到2001年。

2001年,除了751厂以外的5个厂与华融资产公司(控股)与751厂联合组成七星华电集团,统一管理这片区域。

从2001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

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

目前,已经有近200家涉及文化艺术的机构进入此区域。

据2005年3月的不完全统计,在进入798艺术区的103家机构中,主要包含创作展示和交流类、设计类两大类,其中属于艺术创作、展示和交流的有59家(占全部机构的57.3%),设计类(包括空间设计、广告设计、家居家具设计和服装与形象设计)有29家(占全部机构的28%以上)。

此外,还有传播发行和书店及餐饮酒吧一类的跟艺术创作沾边的一些小门类。

至少有300位以上的艺术家直接居住在798艺术区或者以798艺术区为自己的主要艺术创作空间,其中还有一些来自国外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来自法国、美国、比利时、荷兰、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

进驻798艺术区的既有大名鼎鼎的艺术家如刘索拉(作家、音乐人)、洪晃(出刊人、出版家)、李宗盛(音乐人)、李象群(雕塑家)等,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无名之辈。

商场调查报告2篇

商场调查报告2篇

商场调查报告2篇导读:本文是关于商场调查报告2篇,希望能帮助到您!西单作为我区的中心商业区,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三大商业街区之一,已成为我区实现“经济强区”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我区的六大功能街区之一,西单商业街内坐落着八家大型百货商场,其中有七家为大型亿元商场,每天承接了数以十万计的购物人群,已成为日益繁荣的现代化商业中心区,是反映我区经济风貌的一条亮丽风景线,而西单文化广场集休闲、展示、宣传、购物、娱乐等功能为一体,更是商业区的重要标志之一。

为了迎接20xx年奥运会,准确掌握西单商业街的发展状况,了解商业街承接能力和相关辅助设施的适应能力,为政府对商业街进行整体规划提供准确的客流量依据,西城区统计局商调队与团支部共同对西单商业街进行了客流量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分析西单商业街客流量变化趋势和原因,准确反映目前西单商业街接待能力,为政府进行商业街整体规划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依据。

对西单商业街不同层次顾客群体的购物需求,消费结构、及对西单商业街辅助设施的适应程度等问题的分析,来了解目前西单商业街的经营环境、适应群体,为有关部门对商业街的产业调整、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调查对象本次客流量调查对象为步行、乘座公交汽车、乘座地铁及自驾车进入西单商业街的本市顾客和外地旅游者。

三、调查方法及实施方案本次调查采用直接观察法取得客流量资料。

为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每个监测点专人负责,只对进入商业街的人数进行统计,不进行走出商业街人数统计。

(一)调查时间为了全面了解西单商业街客流量情况,及时反映不同调查时段人员流动状况,本次调查分别选取平常日、双休日、黄金周三个时期对客流量进行统计,力求更全面反映商业街的人员流动趋势。

(二)调查地点和范围为确保客流量调查的完整性,结合以前各项调查经验,首先确定本次调查的地理范围。

西单商业街位于西单北大街,南起长安街,北至灵境胡同。

本次调查我们根据西单商业街的交通情况,分别对灵境胡同口、西西友谊路口、教育部路口、西单北大街东面西单商场车站、西单北大街西面西单商场车站(两个)、君太商场路口、西单文化广场口、西单北大街东南地铁出口、地铁地下“77街”入口、图书大厦地铁东出口、图书大厦地铁西出口、长安街东北52路车站、长安街东北22路车站共14个主要路口进行定时监测,并通过对西单商业街的停车场的调查,取得车位客流数据。

北京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北京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北京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第一章北京市旅游环境1、基本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东经116度,地处华北平原西北边缘,东南距渤海约150千米。

面积16800多平方千米。

全市总人口为1381.9万人。

北有军都山,西有西山,山地占全市面积的62%;东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

山地有煤、铁等多种矿物和花岗石、大理石等优良建筑材料。

2、自然环境: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北京市最高峰。

境内贯穿五大河,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

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西部是太行山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

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

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北京全市土地面积16807.8平方公里。

其中平原面积6390.8平方公里,占38%。

山区面积10417.5平方公里,占62%。

城区面积87.1平方公里。

近郊区面积1282.8平方公里,远郊区面积3198平方公里。

县的面积12239.9平方公里。

市区规划范围:东至定福庄、西至石景山,南至南苑,北至清河,面积750平方公里。

市中心地区(即旧城区,东西以二环路中心线为界,南北以护城河中心线为界)面积62.5平方公里。

全市总计:16个市辖区2个县(截至2002年12月31日)市辖区:东城区西城区宣武区房山区崇文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门头沟区石景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县:延庆县密云县第二章北京市旅游资源开发历史与现状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

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850多年的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也是全国最大的陆空交通枢纽。

2023年北京市服装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北京市服装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北京市服装行业市场调查报告北京市服装行业市场调查报告一、市场规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服装行业市场规模庞大,消费需求旺盛。

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服装行业市场总销售额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

其中,成衣销售额约占总销售额的70%,鞋帽销售额约占总销售额的15%,其他服饰销售额约占总销售额的15%。

二、市场竞争北京市服装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众多。

根据调查显示,市场份额前五位的服装品牌依次是:雅戈尔、蓝色轻音、ONLY、优衣库和H&M。

市场上还有很多其他知名品牌如Boss、ZARA等。

这些品牌通过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来吸引消费者。

三、消费者需求北京市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主要包括时尚性、舒适度、品质和价格合理等方面。

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消费者对服装款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个性化和时尚潮流。

同时,消费者对服装的舒适度和品质也有较高的要求,对面料、剪裁和工艺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价格合理也是消费者选择服装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销售渠道北京市服装行业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专卖店、百货商场、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等。

其中,专卖店是最常见的销售渠道,通过开设独立店铺向消费者销售服装。

百货商场是消费者购买服装的重要场所,消费者可以在百货商场中找到各种不同品牌的服装。

电商平台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电商平台上购买服装。

社交媒体成为了服装品牌宣传和销售的重要渠道,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品牌可以直接与消费者互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

五、市场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购物观念的改变,北京市服装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电商平台的崛起给服装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消费者通过在线购物可以选择更多的品牌和款式,同时可以享受到更便捷的购物体验。

其次,个性化定制成为了市场的新趋势,消费者追求独特的服装款式,品牌纷纷推出定制化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

再次,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品牌推出环保材料和生产工艺,以此满足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休闲市场调查报告休闲,是人们对闲暇时间的利用方式,是人们对闲暇时间的多样化选择。

从休闲方式看,包括积极休闲,比如旅游、度假、健身、进行体育活动、看电影等,还包括消极消闲,比如睡觉、打牌等。

旅游是休闲的一种积极方式,度假又是旅游的一种形式,是人们离开日常工作、生活环境,到另一个地方,让身心得到放松,使精神愉悦,期间可以有一些观光活动和各类娱乐活动,但主要是在一地的停留,以休闲放松为主。

休闲度假的时间可长可短,长的比如带薪休假,其次是黄金周,最短的是周末双休日,假期的长短影响人们出游的距离和停留时间,对于北京市民郊区休闲度假市场来说,主要研究的就是市民在黄金周和周末到北京周边区县的休闲度假行为。

这里的度假就是人们把闲暇时间用于出游,出游原因或许看重的是良好的自然环境,或许是一种乡村感觉,或许是一种消遣娱乐方式。

为了了解北京市民的郊区出游行为偏好,我们特别进行了一次调查。

考虑到郊区出游的主要人群为有车一族,调查对象也以有车族为主。

一、北京休闲度假市场的发展背景1、收入水平按照国际经验,一个国家人均超过1000美元,旅游需求将急剧膨胀,但主要是观光性旅游需求。

人均达到2000美元将基本形成对休闲的多样化需求和多样化的选择,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度假需求就会普遍产生。

北京目前人均收入已经超过3500美元,休闲度假的需求已经非常现实,从消费能力上也具备了相应的经济能力。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2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70亿元,占到60%。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37.8元,实际增长11.5%,人均消费支出为12200.4元,实际增长8.6%。

农民人均纯收入7172元,实际增长9.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86元,实际增长3.9%。

2004年北京接待国内旅游者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6.8%;旅游收入1145亿元,增长62.2%。

2、汽车保有量黄金周和周末北京市民到周边区县的度假过程中,自驾车是主要的出行方式,汽车保有量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2004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187.1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9.4万辆,其中轿车保有量109.6万辆。

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129.8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8.2万辆,其中轿车保有量80.3万辆。

按北京市户籍人口计算,每100人保有私人汽车11辆。

从私人汽车保有量来看,具备度假需求和度假能力的人群在出行工具上是基本没有问题的。

3、市民出游愿望和实际出游频率95%的北京市民希望到郊区旅游、度假,近1/3的市民愿意在双休日到郊区旅游,其中25%的市民有在外住宿的意愿。

超过2/3的城市家庭每年都进行郊游,其中30%每年郊游3次以上。

在北京市区的调查中,32.6% 的被访者每周或经常到郊区旅游,而在怀柔各景区所做的调查中,44%的被访者回答经常到郊区旅游。

截至2004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1492.7万人,按照调查中愿意出游和实际出游的人数比例,郊区的休闲度假市场已经是一个有相当规模的旅游市场。

4、京郊的休闲度假供给在北京市民有强烈出游愿望的同时,郊区各地也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不断开发出各类旅游活动和节庆活动,吸引市民前往旅游。

比如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自然景、赏民俗情、享田园乐”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民俗游,以采摘、垂钓、休闲农场、生态农业园等突出“绿色、休闲、参与、体验”的观光农业游,各种节庆活动,比如怀柔的板栗旅游文化节、慕田峪金秋游园会、金秋红螺文化大集等,延庆的杏花节、消夏避暑节、金秋采摘节、冰雪旅游节等,都为北京市民提供了许多精美的旅游文化大餐。

北京市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民俗旅游村(户)和观光农业示范园区标准,评出30个市级观光农业示范园、70个市级民俗旅游村和5100多个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

目前,全市郊区已有2000多个观光农业园区、220多个民俗旅游村、2万多民俗旅游户,各郊区的交通、餐饮、旅游条件都大为改善。

2004年,北京郊区观光农业收入超过30亿元,从事民俗旅游和观光农业的农民将近10万人,接待民俗旅游客人893.9万人次,同比增长40.8%;郊区民俗旅游收入达到7.57亿元,同比增长23.51%;仅怀柔一区就共开放旅游景点 26 个,累计发展民俗旅游户 3084 余户,全年共接待游客 751.8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7 亿元。

二、市民的郊区出游行为特征1、最喜欢去或旅游次数最多的区域在北京的8个远郊区和2个县中,被访者最喜欢去或旅游次数最多的区域情况是:选择怀柔的人数最多,占37.4%;其余为密云,占20.7%,两者之和占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接下来依次是昌平7.8%、平谷7.1%、顺义6.5%、通州5.8%、延庆4.8%、门头沟4.2%、房山3.1%、大兴2.6%。

可以看出,怀柔和密云在被访者心目中或实际旅游选择中是较受青睐的,其中怀柔是最受欢迎的,而进一步对怀柔最大旅游特色的调查中,被访者中选择自然生态的最多,占59.3%,选长城的18.3%,选水资源的15.1%,选宗教文化的3.3%,选重大节庆活动的1.2%,选其他的2.8%。

可以看出人们多数喜欢怀柔,而喜欢怀柔的原因就是良好的自然生态。

2、旅游目的地最具吸引力的因素在回答最喜欢去或去次数最多的区域让你最满意或最吸引你的因素是什么的问题时,37.4%的被访者回答是景点本身的吸引力,23.1%的被访者回答是个人偏好,21.4%的被访者回答时间更好安排,12.3%的被访者回答费用更便宜,5.8%的被访者回答到外地旅游更不方便。

说明景点本身的吸引力在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方面有着最重要的影响力,其次为个人偏好和时间的适宜性,费用排在第四说明旅游者对价格并不是最看重的,旅游地的吸引力和个人爱好才是最重要的,人们对旅游的态度更偏向于一种经历的品质,一种个性的选择,而非廉价的消遣。

3、每次郊区旅游的平均花费每次郊区旅游的平均花费,300—500元的消费人数最多,占到42.2%,其次为100—300元,占26.2%,500—1000元占21.2%,1000元以上占5.8%,100元以下占4.6%。

考虑到被访者在旅游目的地、旅行距离、旅游时间、旅游方式、消费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一花费统计只能大致说明一个平均水平。

4、最佳车程对于郊区旅游多久的车程比较合适,回答1—2小时的人最多,占 57.2%,其次为半小时到1小时,占18.7%,2—3小时占17.1%,3小时以上占4.9%,半小时内占2.1%。

人们大多接受一到两个小时的车程,能够离开日常居住地而又不会因长距离行程而感到疲倦或耽误游览休闲。

对于北京郊区旅游来说,这是可以实现也是比较现实的。

5、最喜欢的出游方式在出游方式上,选择和朋友一起出游的人数最多,占48.5%;选择和家人一起出游的其次,占42.3%;选择单独出游以及和同事一起出游的分别占4.6%和4.5%。

从年龄特征上看,年轻人更喜欢和朋友一起出游,年长者更喜欢和家人一起出游。

从人们旅游通常追求放松、娱乐的目的上看,和朋友、和家人一起出游,能共度欢乐时光,共享天伦之乐,也应当是最主要的出游方式。

6、选择旅游景点时最看重的因素对选择旅游景点时最看重的因素,被访者中57.5%的人回答自然风景,13.0%的人回答交通便利,9.4%的人回答服务态度,7.9%的人回答文化氛围,5.2%的人回答娱乐设施,3.9%的人回答价格,3.1%的人回答接待设施。

这里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自然风景,也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希望远离城市喧嚣,更加偏爱和渴望亲近的还是郊区的自然山水;交通排在第二说明人们对出游距离和出游的便利性比较在意;服务态度排第三说明市民对旅游地的旅游从业者素质有所要求;娱乐实施的重要性比例不是很高,但随着休闲度假人数的增加,这一项应该是越来越被看重的;价格相比来说不是重要因素,再次说明人们追求的还是旅游品质。

另外,目前景点的接待设施、娱乐设施、服务水平都没能成为争取旅游者的主要因素,一个是景区方面在这些地方应该说做得还不是特别出色,另一个从游客角度来看在各项设施都还基本能够接受的前提下当然还是最看重景区资源的特色,但并不能说明这些辅助设施和服务不重要,这将是各旅游吸引地不可缺少的竞争力。

7、北京更应该开发什么类型的旅游项目在问卷给出的十类旅游项目中,允许多选,对休闲度假类项目持肯定态度的人数比例最高,达78%;接下来分别是生态环境类48.3%,文化古迹类17.4%,探险拓展类14.0%,农业观光类13.8%,娱乐项目类13.4%,体育竞技类8.6%,节庆活动类5.5%,旅游房地产类2.1%,会议会展类2.0%。

可见,人们对休闲度假类的旅游项目是比较青睐的,这从上文休闲度假发展的背景可以看出人们对它的需求的确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对郊区旅游而言;对生态环境类项目的肯定者人数也较多,说明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态;其次是文化古迹类,说明人们渴望旅游的文化体验;探险拓展和娱乐项目的比例相当,这类项目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应是很大的;农业观光也有需求,对于目前开展的比较红火的民俗旅游、生态农业观光园区等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相比来说,会议会展和旅游房地产的选择人数较少,主要是相比其他旅游项目对普通旅游者的的吸引力不大,特别是旅游房地产的发展,还为普及。

8、目前郊区旅游发展的主要劣势在对目前郊区旅游发展主要劣势的评价中,认为管理最差的最多,占22.5%,接下来依次是旅游接待19.2%,交通16.8%,景点品位与特色15.0%,人才匮乏14.0%,生态环境脆弱10.0%,其他2.5%。

管理差通常表现为景点的秩序混乱,各种拉客宰客现象;旅游接待差主要是在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上的缺陷;交通主要是景点离城区的距离以及景点的可进入性;景点品位与特色主要是景点自身的开发规划和吸引力;人才匮乏是缺少旅游专业人士从事旅游开发和管理工作;生态环境脆弱是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不足。

9、年收入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调查中发现,随着年收入水平的增加,郊区出游频率在增加,而年收入15万元以上的出游频率低于年收入5至15万的人群,除去样本数量的局限性外,也存在高端消费者更多选择外地旅游甚至出境游的原因。

收入水平和旅游消费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平均每次旅游花费500元以上的比例都随着年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在选择旅游景点时,相比来看低收入者对自然风景的好坏更加看重,他们的旅游更多是观光游览性的,而高收入者可能更多偏向休闲娱乐型旅游,对自然风光的要求相对小一些。

10、教育程度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对于被访者的教育程度,我们分为研究生及以上,本科,大专,高中及以下,调查中发现学历水平越高,郊区出游频率越高,平均旅游花费越高,对生态环境类项目的偏好也越高,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